1.李維史陀的結構主義 | 2.皮亞傑的結構主義 | 3.傅科的結構主義 |
4.Foucault-瘋癲與文明 | 5.Foucault-規訓與懲罰 | 6.Foucault的核心思想 |
皮亞傑的結構主義
一、生平 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法語區人,自小就聰穎過人,1921年獲法國國家科學博士,並在巴黎的一間小學中的比奈實驗室,擔任名醫西蒙的助手,研究兒童的智力,他也因此發現到比奈測驗的不足,開始嘗試使用自己發明的「臨床詢問法」研究兒童的心理。而隨著他的小孩相繼出生,他們也成為皮亞傑就近觀察和研究的對象,之後在妻子的協助下出版了一系列的專著和論文,成為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 二、發生認識論 1956年,皮亞傑在日內瓦大學創立「國際發生認識論研究中心」,希望從不同學科的角度對發生認識論進行科際整合的研究,試圖回答皮亞傑早年的問題:「知識是怎樣增長的?」 1交互作用論:對於知識的生成和增長,皮亞傑是個「交互作用論」者,認為知識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客觀存在之物,而是認識主體在認識過程中,與認識客體交互作用的產品。 2基本生物功能-組織和適應:結構會不停地在變化,但皮亞傑認為「組織」和「適應」這兩個基本的生物功能,卻是穩定而很少發生變化的。所謂「適應」是指已結構化的有機體不斷地周圍環境協調,將環境因素整合進有機體中,轉化成自身的一部份。有機體的「適應」又分作兩種:一是「同化」,把環境因素整合進有機體的結構中,其二是「順化」,有機體以改變自己來應付環境,隨著環境變化,有機體也發生變化。 3圖式的概念:所謂「圖式」,就是以不同的方式重複和運用同一種活動,其中共同保持之物。圖式本身就是一個活動的結構,能夠協調具有相同性質的各種行動,並統率其中共同特徵。 4兒童智力發展的階段: (1)「感覺/運動」階段:嬰兒沒有能力區分自己的身體和客觀環境,在這個階段,他的「圖式」是種沒有思想、沒有表象的工具,但他也有其「外延」和「內涵」,「外延」指的是圖式所適用的情境,「內涵」則是該圖式可運用情境的共同特性。 (2)前運思階段:此階段的兒童會經由延遲的模仿,象徵性遊戲、繪畫、心理表象和語言等方式,進行以模仿為主的活動。他能夠學到每一客體都有其對應的心理圖像,並能夠利用符號或象徵來代表,但此時期的兒童的思惟是表象的,和個人特殊經驗有關,因此稱為前概念的思惟。 (3)具體運思階段:在此階段的兒童會逐步發展出守恆觀念的整體圖式,物理的守恆、空間的守恆等,「守恆」指的是智力運思的對象由狀態a轉化成狀態b的過程中,至少有一性質不變,兒童可藉此發展出可逆性的運思能力。除此之外,兒童還會發展出分類、列序、數量的具體運思能力。 (4)形式運思階段:此時少年的思維能力會逐漸超越具體事物的束縛,開始可以用「假設和演繹」的觀念,進行抽象式的推理,從而得到結論。 三、結構主義 1結構的特性:結構主義的理想是希望知識具有內在可理解性,亦即一個結構可本身自足,理解一個結構,不需要藉助於跟其本性無關的任何因素。結構是由種種轉換規律組成的體系,其中包括三種特性分別為: (1)整體性:一個結構是由若干成分組成,他們遵從某些規律,這些規律說明了該一體系的特點,任一結構作用,必然只能在一個轉換體系內進行。 (2)轉換性:結構具有轉換性,否則就跟那些靜止的事物一般,也會失去解釋事物的作用。 (3)自身調整性:一個結構內的各種轉換必然會遵循該結構的規律,並產生屬於這個這個結構的成分,而不會超出於結構的邊界之外。 2兩種結構主義的對比-和李維史陀的比較 (1)共時性與歷程性:對李維史陀而言,結構是一完整的個體,他是由許多元素組成,但這些元素卻是相互制約的,其中一個都無法發生變化,因此他強調的是結構元素關係間的不變性和固定性,而當一個結構中的所有元素都發生變化,這個結構就成了另一個結構,因此他所談的結構是「共時性」的。皮亞傑的結構則是歷程性的,結構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認識的進步總是從簡單到複雜,益形增多的事實。 (2)潛意識和意識:李維史陀認為結構是理性在潛意識中所創造的,研究者要找出文化的結構,必須依靠天賦理性和直覺,他並不重視被研究者的主體性。皮亞傑則認為結構是個體與環境互動後,經由反思和抽象所提供的材料逐漸形成的,結構是人們有意識建構出來的,並不是預先存在於客體的。 (3)固定結構與辯證發展:皮亞傑認為結構含有動態轉換的性質,經由辯證的發展,會使體系更趨於複雜,層次更高、統攝性更大。李維史陀的結構是種固定結構的形式,而又因為初民社會的成員生活在最自然、最原始的環境,因此他們的思維最接近人類先天結構的模式。但在皮亞傑看來,他並不認為人的思維具有不變的結構,人的智慧或精神是演進的,原始人的思維活動並不會比文明人更「深刻」、「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