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與閱讀的未來
南華出版所研究生 康代育、林小玲、蘇秋文
壹、
回首過去:1970-90的出版
貳、文本(作者)的未來
一、
書寫者對文字的態度
二、
作者與讀者的互
三、
出版者選書的標準-
參、出版管理(發行者)的未來
一、傳統出版VS 電子出版
二、討論成本對傳統出版與電子出版的影響
三、出版產業於網路的使用現況
四、未來管理型態
肆、閱讀(讀者)的未來
一、閱讀能力的定義
二、閱讀的重要
一、
閱讀是教育的靈魂
四、各國對閱讀的重視
五、知識的殿堂
六、新讀書主義
七、文化產品豐富,才是現代社會的驕傲
伍、展望未來
陸、同學心得交流
壹、回首過去:1970-90年代的出版
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九年國教有成,精神食糧的需求更形迫切,台灣的出版進入躍昇期,無論質量均有驚人成長。此時的年輕人只要有理想、肯奮鬥,拉人湊錢,成立出版社,幾本書暢銷,便可站穩腳跟。這一時期令人印象深刻的出版社如遠景、遠流、長橋、桂冠、四季等,無不赤手空拳,打出一片天下。
出版朝向多元發展,是此時期最重要的特徵。出版量從1970年代每年8,000種,遽增到世紀末35,000種、出版社突破5,000家;出版企劃新穎,種類繁多,人文、社會、自然、財經類無所不包;形式上也由單書進入套書階段。大手筆的投資,如遠流《中國歷史演義全集》、時報《中國歷代經典寶庫》、戶外生活的《台灣最佳去處》系列,無不令人刮目相看。行銷手法也另起爐灶,除了店銷,也透過報紙、廣告信件,甚至到戶直銷,競爭激烈,堪稱戰國時代。
1980年代,書店發展出現新面貌,金石堂等連鎖書店成為店銷主力;透過排行榜及促銷活動,暢銷書銷量動輒幾十萬本。大型書展也不再局限於本地。1987年起舉辦的台北國際書展,成為亞洲的出版盛事,吸引各地書商前來與會。台灣的出版人更是世界各大書展版權交易上的常客。1987年解嚴後,出版業更顯蓬勃。新出版社紛紛成立,更多的本地、外地資金加入戰局;1996年,結合多家出版社成立的城邦出版集團,更將出版界的經營方式與競爭局面推向新的時代。
除了一般的圖書之外,雜誌也是我們閱讀生活中的一部份。
因為創辦雜誌所需具備的條件較易獲足,可由較有限的人力、物力來辦理,因此雜誌具有小眾媒體的特質(當然,它也可以是大眾的)。在戰後台灣的文學發展歷程中,雜誌便屢屢成為一些文學集團在發展上的根據地,藉著創辦雜誌,來凝聚團體的力量,也向外開拓局面。從戰後初期一些本地、外省文人急切地透過辦雜誌來推展文藝,到1950年代官方發行反共文學刊物推行國策;從1960年代現代文學的引進,到1970年代鄉土文學發熱,文學雜誌一直扮演著文學發展的指標與媒介功能。1980年代開始,隨著政治社會議題成為社會焦點,文學雜誌漸趨消沈。至今還具商業經營實力的純文學雜誌只剩下《聯合文學》了。
──錄自「台灣世紀回味」電子報 2002/11/04、2002/11/11
貳、
人們與文字的關係
一、書寫者對文字的態度
1. 手寫的感覺
張曼娟在一場演講(91.12.72:00-4:00pm,台北市誠品敦南店B視聽室)裡面說到手寫情書和用e-mail寫情書的大大不同。
她說:「現代生活,由於電子郵件相當發達,隨時都可以發e-mail給想念的人,但也因為太快,許多的幽微與美妙也隨之喪失,好比說等待、相思的密度、心情的拉扯也消失。當大家已經習慣快速的應對時,往往也逐漸喪失耐性,可是在寫情書的年代裡,等待就變成情感化學作用裡很棒的一部分。」在紙張上面書寫感情,可以讓感情在自己的腦袋、思維裡慢慢發酵。因為要咀嚼再三,所以可以寫出最誠懇的心。
她也認為:「其實手寫情書的美,不僅在於我把我的感覺告訴你,其實也是在體會你的感覺之後再把我的感覺告訴你。當我收到手寫情書的時候,我首先會看信紙,然後是筆、墨色與字跡,因為從一個人的字跡可以窺見他寫信的心情,最後再觀察信封和郵票。其實手寫情書是一件可以發揮創意的東西,不管生活多麼地倉促,都不應該放棄手寫情書的情調。因為當你手寫情書的時候,不僅在跟對方坦白,同時也是在跟自己的內在對話,我覺得跟自己的內在對話是非常珍貴的情感。」在紙張上就是多出那麼一點實體的感覺,不像電子郵件,看過之後就砍掉,或是存在電腦裡,就是沒辦法隨時隨地拿出來再三品味。
王文華也贊同她的看法,他說:「對我而言,情書是一個實體,信上有筆跡、名字、地址,上面有郵票、郵戳,你可以拿著它,讀很多遍,之後可以放在箱子裡,這是非常實體的經驗。今天的e-mail儘管很方便,但通常刪掉e-mail的時間比讀e-mail所花的時間還多,值得看的也比值得刪的信件來得少。但手寫情書是特地寫給你的信,經過兩、三天的流浪之後,輾轉傳到你手上,裡面有很深的情意。」
他甚至說到手寫情書的重要性。「因為情書是百轉千迴,有很多思考、假設與期待,而這些不是現在的科技可以做到的,手寫情書最大的特別之處,是在寫每一句話的時候,都曾反覆地思考,將所有的情感發洩出來。我覺得最可愛的情書就是上面塗了許多的立可白,因為人們就是不能忍受情書上有那麼多的錯字,不精確地表達他的感情,被筆劃掉的錯字足以破壞煎熬了三、四個小時的情感。」
正因為以前的人們是這樣的重視手上那隻筆所寫下的東西,所以他們會認為文字是神聖的。每一篇文章的書寫動作都是謹慎的,作家們若要發表他們的作品,則更是再三斟酌淺詞用字和文中所要表達的意涵。
2. 紙張到網路
由於以前的文字是被重視的,要發表的作品都得經過層層挑選,有多層關卡,無論是報章雜誌書籍之類的,能被出版就是一種對於文思、才華的肯定。
現在則是網路太方便了,只要你敢發言,無論是WWW或是BBS,是心情是評論是無病呻吟,只要說得有道理有人按時收看,就可能出名。哪需要受守門人把關之後退稿的不好受呢?由於發表管道的開放,書寫有一種越來越隨便的趨勢,文字不再是需要再三琢磨的東西。
「在以前平面媒體獨大的時代,每一個創作者最終的考驗來自於媒體的審稿者,或是文學獎的評審。為了在這些前輩大家的評判大筆中殺開一條血路,創作者總是無奈地抓著頭、咬著筆,希望能將自己的才華迫至極至之境,讓作品得到面世的機會。也許能跳過這一關的人不多,但只要跳過了,就等同於成功。縱使銷量再怎麼差,這種被少數「精英」認可的成就感,就已不是單憑幾個數據就足以涵蓋的了的。
現在可不一樣了。網路可沒有「審稿」這回事,就算有審,也是網棧的經營者在審,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棧主都是沒沒無名的網路一份子,就算採事前審稿制,也是聊備一格。一方面沒有公信力,一方面也要顧及網棧的更新率,所謂審稿,也不過就是將少數與自己理念不合的作品剔除罷了,不可能真的做到精細的評鑑制度。更何況,網路上的文學棧何止百千,送上門來的作品還推出去,網棧還要不要生存下去啊?」
──錄自蘭流〈漫談網路創作的迷思〉
現在談「網路文學」的人,多半會將網路上的文學現象區分為二大類別,其一為「超文本創作」,也就是利用網路特有的軟體及運作模式所創作出來專屬於網路世界的文學作品。其二便是超越界面限制的「純文字創作」,由於文字創作千百年來就是文學作品的主體,本身並不會受到簡帛、紙張或是網路等等傳播媒介的太大的限制(除了篇幅長短之外)。
一般作者在寫作時,多半採取的是即時創作的模式,也就是快寫快登的模式。大多數的作家並沒有經歷太長的沉潛練筆期,在發表作品的同時,也是在找尋自身最適合的創作模式。換句話說,某一位作家在形成特定且具有閱讀價值的文風之前,可能已有以百計的「習作」出爐。
──錄自蘭流〈網路文字創作的我思我見〉
書寫方便、發表方便,文字的產生已經不是一個神聖、謹慎的過程了,似乎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3. 年代價值觀差異
以下我們由詩人羅智成(一九五五年生於台北)談文字來了解四五年級與五六年級對文字的差異看法。
作為一個詩人,羅智成對文字充滿依戀,雖然科技日漸發達,影像、電子媒體對文字造成許多威脅與影響,羅智成仍堅信文字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和地位。但他不諱言,整體看來文字媒體在量上似乎並沒有太大的下降,但是其所佔比重已大幅下滑,而且文字已不再是文明的獨一象徵,更甚者,現在人類所有文化的累積與教養也愈來愈不是依靠文字,而是依靠影像來達成,意即:在羅智成成長那個年代所教養出來的人類和接下來的人類──由影像文明所教養出來的人類──此兩種人類對文字或世界的感受一定有很多不一樣,別的部分先不論,至少可以確定文字文明所教養出來的人對文字的感情和理解都是很多的;而影像文明所教養出來的人類對文字的理解力相較之下顯得更粗糙、對文字也愈沒有感情、需要量也更低弱、操作更簡化。「當媒體愈完美化,相對的人類的準備工作就變得很低了,例如看書時大腦是動得很快的,看電視時大腦說不定是像發呆一樣,你不需要花力氣去感受、去理解,只需非常被動地接受。我很好奇這樣趨近完美的媒體(電視、網路…)對人類將會造成什麼影響?」羅智成表示。
文字是最接近思考的媒介,電子媒體做出來的東西比較接近於事實真相,但也同時離腦袋較遠,而文字較接近人類的思考結構卻也較遠離世界的真相。所以,文字有其不可取代性,不過羅智成也表示,若要讓文字在這個時代繼續有效地運作,就不能再像過去的冬烘老師一樣,抱怨現代人都不用典故、說話修辭粗糙,羅智成自己也一直在嘗試文字的各種可能性,其中也包括了和繪畫、電視、廣播、攝影等等媒體的結合。
──錄自〈果是附中人──訪羅智成〉
現代人對於文字也不再要求正確,也沒有了堅持。有個BBS的站長,就說到她在工作上遇到的困難。
「我發現,許多以前堅持的對與錯,在這邊都不再堅持,許多以前認為的錯字,現在成了通用字,甚至本來有所區分用法的字,因為要通篇統一,所以通用某字的情況更常見,標點符號的用法不明確,不該逗點的地方逗點,不需要分號的地方亂分一通,的、得的用法已經不是那麼容易區分,現在甚至明知該用「得」也因為通篇他用「的」而被告之不要校正出來。……一堆亂七八糟的詞語,不知哪邊來的,反正大家都這樣用,也就習以為常,眼眸、眸子、眸光、目眸、曈眸眸來眸去,又不是牛,哪來這麼多哞?動不動就來個俊臉、一抹、嫣紅、紅灩灩、大手、小手、檀口、嗤笑……哎……。」
──轉錄自KKCITY
BBS站buscopan分站 By buscopan
雖然文字對錯不再被速食年代重視,但是我依然認為,編輯要有其堅持,「文字潔癖」何嘗不是一種美德?
二、作者與讀者的互動
在現存的網路創作生態中,不論是提倡網路文學的人,或是否定網路可以出現文學的人,當他們在談及網路創作的一切現象時,多半是將焦點放在創作者身上,少有人會去關心讀者的感受或存在價值為何。這或許是因為長久以來,不論古今中外的文學理論多半建立在創作論上頭,即便是以讀者為主要意義對象的文學理論,也都是在學院或學術研究中打轉,並不能真正地在一般的讀者心中得到該有的份量。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所謂的「一般讀者」,由於並未受過適切的文學涵養,在共同的意義上,根本沒有自我定位的自覺,只把自己當成了某一種娛樂的消費者;同樣地,當長久居於學院的研究者想去談一個新的文學現象時,雖然研究者本身理應也是一個讀者,而且是受過基礎以上文學創作、評析訓練的專門人材,但由於學院所構成的研究生態與所需的研究目的遠不同於一般,造成研究者在述說的同時卻將自我的定位放大,將自己幻化為作者的一份子,以重新創構作品意義為基本理念,對於讀者所欲看、所能看的到的事物,反而少有能貼合之處。
然而,網路特性所引發的創作風潮,在某種意義上,卻破壞了這個奠基於商業取向的傳統出版機制。創作者無償的創作模式,讓網路創作得以在一定程度上脫離商業取向的宰制。而網路通暢的發聲管道,也足以讓讀者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視。
就平面媒體來說,不管是書報還是雜誌,讀者最有利的武器,便是消費行為的施行與否。在暢銷與滯銷之間,其壓力足以推動作者與媒體對自身走向重行檢視。也許消費行為並不能完全將讀者的心聲表現出來,也不足以作為作品意義的唯一指標,但至少能夠反映出沒有任何發聲管道的讀者所共同具有的意識傾向。但在網路則不然。網路即時反映的特性,足以讓讀者的心聲擁有適度表達的管道,現實世界的銷售數字在網路根本不存在任何意義,也沒有任何的指標作用。讀者的個體意義遠大於任何形式的數字意義所能代表的一切。
或許是網路創作的素質不夠高,又或許是獲取網路作品的成本較一般書籍來得低。網路讀者一般來說,似乎對網路創作所訂下的標準明顯偏低。不但易於滿足,也不吝於讚美,而其發出的正面的鼓勵也遠多於負面的質疑與指責。這對網路無償作家們來說,也許能提高創作的能量,但長此以往,這種隱惡揚善的回應模式,對作品的品質來說,卻不見得能夠產生多大的幫助。問題是,這些具有高度回應熱誠的人,多半也是願意花時間仔細閱讀作品的讀者,更有可能同是網路眾多創作者中的一員。當這些對作品掌握度高,而自身又有創作經驗的人都不能針對作品作洞見的分析、批判時,一般以正常速度閱讀且無創作經驗的讀者,又要如何才能表現出自身的觀感與看法?
同樣地,網路作者對於讀者所抱持的應對態度,也頗值得我們深思。筆者一直在強調,在網路進行創作行為的創作者們,其最大的共通性在於他們都是以無償的方式在進行創作,為了創作所拋出的心血與成本,可能永遠不能有回收的一天。這種為理想而付出的態度,的確值得眾多喜好網路創作的讀者予以一定的肯定。但是,我們如果深入地探究便可以發現,有許多的作者在面對讀者的回應時,常不自覺地流露出自高一等的態度,對於正面的評價太過理所當然,對於負面的評價又抱持著高度的敵意。這種過度激化的對應模式,也許並非是所有致力於網路創作者的通性,可是具有種傾向的作者,卻往往是具有不錯創作力的作者。對一個自信且真的具有相對應文筆的創作者而言,無法說出深刻見地的回應,又怎能真正地敲擊到作者心靈的深刻處?
身為讀者,雖然應以閱讀作為參與作品的主體,但適時的回應仍是網路創作不可或缺的一環。讚美,當然足以鼓勵作者進行下一次的創作,但適度的批評更足以表達對作品及作者的敬意。有條有理的讚美與批判,的確可以增進作者與讀者的互動,但沒有來由、情緒性的喜好或厭惡更應該讓作者知道,畢竟,這才是絕大多數讀者的真實心靈狀態。沒有任何一位讀者可以拋卻自身的情緒,以客觀的角度來看待文學作品。
身為作者,接受讚美與批判固然可說是該然的風度,但對溢美之辭的戒慎恐懼,以及對直覺情緒批判的樂於接受,更是身為創作者應有的胸襟。或許就習於創作的作者來說,言之有物、論之成理的言談並不稀奇,但對沒有創作意願的讀者而言,直覺情緒批判才足以呈現讀者最真的一面。對於作品的創作模式、文句分析、意識重現、時代意義、文學價值等等足以劃規文學理論範疇的種種探討方式,都只是文學作品的第二層價值,文學作品的首要意義存在於讀者的心靈層次。
──錄自蘭流〈從閱讀者的心靈談起〉
三、出版者選書的標準
賴以維持作為一名文學編輯的動力,恐怕就是那一份對文字的敏銳感受與熱情期待。期待一篇千呼萬喚、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好作品,能經由編輯之手,為讀者帶來一次心靈的饗宴。
文學編輯必須是伯樂,能識得千里馬。魯迅《阿Q正傳》享有盛名,成為中國近代文學史中短篇小說的必讀之作,可是誰認識它背後的催生者孫伏園?巴金和丁玲提到他們的創作歷程,總是對《小說月報》的葉聖陶表示感激。當作家成名後,編輯,卻仍往往隱沒於黑暗之中。
──錄自《聯合文學》第209期 周昭翡〈作為一名文學編輯……〉
1. 文學獎
文學獎鼓舞寂寞寫作,使投資報酬率極低的行為,也有機會分紅奪彩。特別是
校園文學獎,當年輕學子猶不知自己能不能寫作、能寫什麼文類時,經由練習、競
爭、評判,往往能幫助他們作出去留抉擇。
有人因而樂觀地認為校園文學獎是培育新生代作家的搖籃,搖醒了他們的寫作意識,為他們開啟了一條和文壇相通的路,例如曾一舉囊括成大鳳鳳樹文學獎小說、新詩、散文、評論四獎的陳國城,以「舞鶴」的筆名專事小說寫作;但也有人持保留看法,說這些校園寫手能不能蛻變為新銳作家,還要看個人的性向、追求和畢業後的行業──大約在出版、傳播媒體工作者較不會放下筆,否則儘管學生時光燦一時,其意義仍難突破時空限制。
介於校際與社會之間的「全國學生文學獎」就不一樣了,他說,主要是參加者的態度積極,不是偶然的遊戲衝動。誰敢忽視這一股新浪潮?全國學生文學獎創始於民國六十九年,由明道文藝、中央日報合辦,中間停了兩年,至今已公布十一屆,許多得獎當時不滿二十歲的作者,至今都成了文壇主力。難怪人稱它是造就文壇新生代作家最重要的搖籃。
──錄自【1994-03-24/聯合報/35版/讀書人】
有人因而樂觀地認為校園文學獎是培育新生代作家的搖籃,搖醒了他們的寫作意識,為他們開啟了一條和文壇相通的路,例如曾一舉囊括成大鳳鳳樹文學獎小說、新詩、散文、評論四獎的陳國城,以「舞鶴」的筆名專事小說寫作;但也有人持保留看法,說這些校園寫手能不能蛻變為新銳作家,還要看個人的性向、追求和畢業後的行業──大約在出版、傳播媒體工作者較不會放下筆,否則儘管學生時光燦一時,其意義仍難突破時空限制。
介於校際與社會之間的「全國學生文學獎」就不一樣了,他說,主要是參加者的態度積極,不是偶然的遊戲衝動。誰敢忽視這一股新浪潮?全國學生文學獎創始於民國六十九年,由明道文藝、中央日報合辦,中間停了兩年,至今已公布十一屆,許多得獎當時不滿二十歲的作者,至今都成了文壇主力。難怪人稱它是造就文壇新生代作家最重要的搖籃。
──錄自【1994-03-24/聯合報/35版/讀書人】
除了這裡所介紹的校園文學獎及介於校際和社會之間的「全國學生文學獎」,社會上也有幾個甚被重視的文學獎。
如:「聯合報文學獎」,得獎的作品常會由聯經出版社爭取出版,例如蔡素芬的《鹽田兒女》、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如聯合文學出版社主辦的全國巡迴文藝營期間舉辦的文學獎,常捧出幾位年輕新生代作家,例如成英姝、吳鈞堯等。
2. 網路
最近有不少小說原來在網路上發表,被網友們在各大BBS站台上廣泛轉貼、討論,甚至在海峽兩岸的網站上都廣為流傳,但在出版時仍獲得十分好的成績。目前市場上已有四、五家出版商找網路作家出書,例如成大貓咪樂園BBS站上的「痞子蔡」《第一次親密接觸》就賣了三萬本,銷售成績相當不錯,其他網路作家的作品也都有不錯的銷售量,成為市場上不可輕忽的作家。甚至,還火紅到大陸對岸去了。
在WWW則有優秀文學網,原本只是供網友發表作品、和讀者交流的地方,但是優秀為有潛力的作者洽談規劃出版平面刊物及電子書等事宜,已經出版多本書籍了。例子有《愛上麥當勞
》、《一杯熱奶茶的等待》等都創造出良好的銷售佳績。
商人們之所以會在網路文學投注大量心血,為的就是期待有朝一日能在眾多的網路創作者中尋得一個明日之星,作為平面出版事業的搖錢樹。雖然這也符合許多創作者的期望,但就整個大環境來說,無疑是將網路視為文字創作的習練場,真正好的作品,仍必需有平面出版品的「認證」,才足以為人所認可。這就如同痞子蔡要到《第一次親蜜接觸》出了書,拍成了電影後,才被人認同其專業作家的身份。
3. 選書機制
一個會發掘千里馬的伯樂是很重要的,能簽下的好書約的編輯更是難得。現在的選書機制,除了沿襲以前的辦法,如:作者毛遂自薦(如珍•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羅琳的《哈利波特》)、副刊結集(如:歐銀釧的多不作品,郝明義的《工作DNA》等)、簽下文學獎得主(如聯合報長篇小說獎的盧郁佳)、名人傳記,還多加入了「去網路上挖寶」這一種。「名人出書」就更不用說了,現在只要是名人,不管文筆好不好、書裡有沒有內容,出書都成為一種風氣,因為名氣成為暢銷的保證。這樣猛出書的狀況下,不禁讓人質疑起編輯的眼光,或是討論起編輯的價值觀了。
商業掛帥下的社會價值觀有一點扭曲了,但是就如周昭翡說的,「文學編輯要有道德勇氣。在戒嚴時代,有的編輯還為了一篇文章丟掉工作;那不是屈辱,只是一種不隨俗的、從容的工作態度。寫到這裡,我覺得最重要的,文學編輯得有一顆熾烈的心。」
我們期許編輯在尋找「能賺錢的」讀物時,也能想到如何顧及讀者們的心靈需求。
貳、出版管理(發行者)的未來
一、傳統出版VS
電子出版
在未來出版方式及型態上,首先比較傳統出版及電子出版的不同。
1.傳統出版:
指利用印刷設備與印刷技術,將文字、圖像或其他表達思想的符號,以人類可直接了解的方式,附著在物體表面(紙張、皮革、塑膠製品…等),並重製達一定數量,散布於眾,是傳統的印刷出版傳統出版的行為,是由編輯、印刷與發行三大部分迴歸到出版成品。所謂的傳統出版可分為上游階段和下游階段。在上游階段,出版社的責任是將文本原稿或是出版企畫經由相當的作業處理,轉換成適合印刷出版的格式。經由印刷產業的加工,把印刷格式被製至紙本載體上。
作家對出版社而言,可說是原料提供者,作家經紀人屬於無家及出版社之間的服務仲介者,印刷產業則為加工者,各司其職。下游部分的架構,則組織在出版成品的銷售、宣傳、發行及一些後續的終端服務等工作,透過各個不同的零售點(書店、書攤、便利商店….等)與圖書館將資料或意念表達給廣大的消費者族群。
選題策劃 |
原稿加工 |
校對正稿 |
↓ |
↓ |
↓ |
合同簽約 |
版面設計 |
清樣製版 |
↓ |
↓ |
↓ |
作者撰稿 |
文稿發排 |
付印裝訂 |
↓ |
↓ |
↓ |
編輯審稿 |
插圖加工 |
入庫出貨 |
圖示:傳統圖書出版耗時費力的繁瑣流程
2.電子出版:
又稱數位出版,指運用光電技術之方式,將資訊以數位的方式,附著在易受光、
電、磁作用的物體上,必須透過電腦或其他資訊處理設備,才能將資訊以人類所能
了解的方式呈現,將此種數位資訊重製、散布於眾,即是數位出版。顧名思議就是
傳播或是互相流通的資料,是以數位化型態在進行的。電子出版業是將資料或訊息
儲存在光碟或軟硬碟上「電子出版」這名詞,是由1970年代後期才開始出弄在學
術文獻上的,雖然到目前為止僅僅歷經幾十年,但是由於它的影響甚遠,所以在很
短的時間內,已成為我們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名詞。
*註:名詞表
年份 |
發生事記 |
1948 |
美國貝爾實驗室晶體管的發明,使電路有小型化發展的可能性,為數位化的揭開序幕。 |
1960 |
單色的電子印前系統採用類比式的陰極射線管使相紙曝光成像的方 式。而美國標準交換碼ASCII 的制定與廣泛應用,統一了純文字所構成的檔案格式。 |
1965 |
隨著電腦產業的科技應用程序的日益加劇,各式儲存設備,如磁帶、磁碟與光碟的漸次出現。電腦業將傳統出版的兩大支柱文字與圖片與電腦結合,嘗試將平面資料轉移到數位載體的觀念首次出現,為傳統出版業揭開數位化的序幕。 |
1970 |
釋化技術研發到造字領域。 |
1980 |
Raster Image Processor及Bit Map、Display的成熟問世使影像技術更進步。 |
1983 |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WYSWYG)概念日漸成熟。 |
1985 |
APPLE電腦推出MAC系列,最早的多媒體電子書便由此編寫而出,為影像複製推入一個新紀元。 |
1987 |
繼MAC後,APPLE再研發HyperCard,為今日個人超媒體書寫工具立下基石。 |
1990 |
美國IBM電腦研發的桌上出版系統問世,個人出版系統技術更成熟。 |
2000之後 |
各方式出版系統的整合與標準備化動作,還有多新媒體的發展,刺激出版產業擬定了新方向。 |
出版觀念沿革(資料來源:圖書出版的數位化現象暨其科技歷程探索)
二、討論成本對傳統出版與電子出版的影響
不同於傳統的出版業是用紙張來儲存資料或訊息,它的特性就是利用它數位化型態(如:網路)的迅速流通速度與無體積的負擔,減少了時間與集貨成本的花費,所以在大部分出版業的產業裡,佔著相當大的優勢。
電子出版影響市場的原因、方向繁多,本文是挑對於傳統與電子出版市場影響最深的生產成本、行銷成本及人力資料成本三大類加以深入討論:
1.生產成本:
這是在印刷出版中所占比例渡大的成本。根據加拿大曾經做過的一個研究計畫顯示,這個調查不考慮初期的設備,單就期刊的編輯、銷售、訂購、傳輸整個過程的成本來看,電子出版的成本比紙本出版少了28%-48%。對出版商及製造商來說,以傳統印刷和新媒體來比較,傳統紙類印刷出版物的成本比數位電子出版實在高出太多,而這些成本,當然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間接減低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而降低了傳統出版的市場,而成本將反映在售價上,像是傳統紙張印刷生產的成本就占去總成本的七成,如表2-3說明了傳統紙媒體與其他新媒介的售價差異。售價的高低,會直接降低大眾的需求,而影響到其原有的市場占有率。
種類 |
紙本 |
多媒體CD |
標準CD |
線上使用費 |
價格 |
$44,375 |
$4,437 |
$3,017 |
$3,017 |
新興的傳播媒體與電子出版對傳統出版業的影響也並非完全是負面的。透過釋位化的改進,可以使得原本繁瑣的印刷製程,在人力、資本與時間上有了相當程度誤改善。例如製作成本降低、工作效率增加、環境改善…等優勢。數位化以後使平面媒體的作業流程縮短了許多,由此可見數位化也為傳統製程注入了一股嶄新的生命力。
由另一觀點來看,目前有些論點指出電子出版的成本會比傳統出版低,但其實不然,因為現階段的變因太多,很多變數可能無法精確的控制,譬如在版權的取得即是很大的變數。尤其從國外取得版權後在台灣製作中文偶本的產品則多在百萬台幣以上,但在網路電子市場上卻不見的可以將成本回收,更何況是從中獲利。
2.行銷成本
傳統圖書出版過程中,實體書本的上市發行,需要出版社耗時費力的功夫:出版社與作者溝通討論,從出書計劃到簽署出版合約,往往需要幾個月的起草時間,醞釀屬於智慧財產的創意;書籍撰寫完畢,出版社加以編輯修飾、版型美化、封面設計等;當書籍製版完畢、交付列印之後,在行銷人員進行市場銷售與印量預測的同時,考量市場反應。然後在行銷成本方面,無網路行銷之業者,只得靠著書店、便利商店等販買。其由出版社將書轉手至經銷中心(如農學社),再由經銷中心轉至書店,最後至消費者手中。往往消費者於書店中所購得的書籍折扣甚少。而廠商也在這層層的轉手中付出了成本。
網路書店開放了另一個管道讓大眾購書,以金石堂為例,新書大多為八折,且尚有折扣卷可使用。少了層層轉手的煩雜,也省下了行銷成本。
圖示傳統行銷通路
但並非所有書局都須經由經銷中心發書,例如誠品便能直由出版社出書至書店。
圖示網路書店、電子書行銷通路
3.人力資源成本
過多的出版社因過去輝煌時期內部員工編制過於完善,面對目前出版業應聲倒下(根據農學社的統計,去年共有16家圖書出版業者倒閉),而產生了人事成本過重的問題。
三、出版產業於網路的使用現況
除了無網站的出版產業外,目前出版產業於網路上的狀況如下:
1.出版社本身的網站類網路書店
在本版書因為成本低、為直銷管道、無庫存壓力等,所有差價都回饋給消費者,因此有價格優勢,但只限於本版書。但大部分此類網站多兼負行銷的任務,並且是形象的一部份。代表性的有遠流博識網、時報悅讀網、天下文化書坊。
2.傳統書店的網路部分
傳統書店與網路書店並存,代表的為金石堂與誠品,這類書局一方面有傳統書
店的庫存資源可分享,另一方面可以補足實體上架的書籍不足,資源整合適當時,
可以帶來最大的利多。
3.純網路書店
指沒有實體店舖的網路書店,國內的代表為博客來網路書店。在傳統書店的網路部門與出版社本身網站的壓力下,原本一枝獨秀的純網路書店,感覺上似乎面臨非常大的競爭壓力。但是,書種多與其先進者的地位,應該是可以穩健的成長,並有多面向經營的相當潛力,在未來發展上,其實相當樂觀。
以博客來為例,明顯的看出行銷費用比其他網路書店高非常多,像是買下雅虎奇摩的搜尋引擎,在其他的入口或相關性質網站,以不同形式的廣告出現,期以這種行銷方式包圍所有消費者,這的確使業績成倍數上揚,但是行銷成本加上規模越來越大所需的人事管銷費用卻也讓損益點提昇,想獲利的難度也越來越高。
看來網路書店的存亡,並不完全繫於競爭者,這是由於各類網路書店都有其優劣勢。近來,博客來增加音樂與雜誌多類產品的銷售,持續開發多樣化的選擇,就是尋找競爭優勢的方式,在網路的世界中,還有更多的行銷與經營方式可以發揮,倒是擔心失去網路特性,轉變成傳統產業的思維後,創意就越來越少了
四、未來管理型態
出版社未來管理方式可分為集團管理及小眾管理
1.集團管理
虛擬與實體結合是網路經營的大戰略,合併網站、合併傳統媒體、成立新公司,就是戰術。無論虛擬與實體、新式或傳統媒體以何種方式進行,主要的考慮關鍵就在如何把利潤提高。全球有許多語言世界擁有大型媒體集團,如在英文世界有美國線上時代華納(AOL
Time Warner)、德文有博德曼集團(Bertelsmann)、法文有費加洛集團(Figaro),但中文世界卻很少有數十本、上百本雜誌的媒體集團。以下以香港TOM
.COM為例,說明集團優勢:
二○○○年三月隆重在香港創業板登場的
TOM.COM在李嘉誠趕在網路沸點時開門做生意。TOM迅速找到輸血絕招,以收購具有立即貢獻業績能力的事業體作為經營策略。總計這兩年
TOM
花在收購兩岸印刷相關媒體事業的總金額已超過十億港幣。
相較於李嘉誠旗下在對岸動輒百億的投資,還算是小兒科,
但是 TOM
所掌控媒體的價值卻不可小覷。爭取兩岸三地的影響力才更是TOM.
COM的戰略焦點。
TOM
以收購為手段提升營業額的效果顯著。去年透過收購台灣商周集團、尖端出版、城邦集團、pc
Home
集團以及中國大陸廣告媒體、通路之後,全年營收比前年大幅成長六倍之多。
摘自《財訊月刊》
而在一片小眾出版事業倒下的危機聲中,出版集團化能殺出一條血路,小眾紛紛合併或購併形成出版集團,
勢必將形成一股勢力。
小眾出版又可分為:虛擬組織及代編刊物,介紹如下:
1.虛擬組織
又稱為網路組織,它是個小型核心組織,主要的企業功能是外授而來。在結構上,它是非常集權化的,部門化程度很低甚至沒有。現今,大部份的書籍都是集合一些人或小公司以專案方式完成。這種方式使公司得以依需要選擇最合格且適當的人選。
SOHO族盛行多年,作者、美編、譯者、校稿者等甚至總編輯都不需要在同一個辦公室即可完成一本書,彼此存在的是虛擬的團隊關係,虛擬團隊能降低一般組織的經常費用,因為它不必維持一個大型組織,也降低了長期風險及成本。主要追求彈性極大化,虛擬組織創造出一種網路的關係,這些關係能夠讓他們將編輯、行銷、印刷或其他企業功能,交給那些能以較低成本且做的更好的公司(或SOHO族)去執行。因為某本書的形成而組成一個團隊
圖示:虛擬組織間之關係
2.代編刊物
一般而言政府出版品、公司出版品等因出版量少且並非以獲利為主要訴求,往往缺乏專業技術人員,而在不以獲利為目的之前提下,自然無此支出長期雇用此一人才,因此代編刊物服務產生,以商業周刊為例則強調擁有資深專業的製作群能將雜誌更具品質、擁有行銷造勢能力、議價控管能力能夠大幅降低成本。其作品如台壽天地、文建會刊物、花旗銀行刊物等。
以商業周刊代編刊物服務選項如下:
(1).雜誌規格:
頁數:十六、二十四頁、三十二頁、四十八頁、四十八頁以上之八的倍數頁
尺寸:菊八開、八開、菊十六開、十六開、二十五開、其他
內頁紙張:100磅雪銅、120雪銅、其他
裝訂:騎馬訂、膠裝、其他
印刷:全部彩色、其他
(2).服務項目
企劃、採訪、文字編輯、校對、美術設計、印刷、發行郵寄、讀者名單服務
在強調利成本高獲利的時代,無法支付出版專業團隊的公司組織將愈來愈多,
這也給了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公司組織另一個思考方向。
叁、閱讀的未來
一、閱讀能力的定義
學生能理解及運用語言能力,從各類文章建構意義。他們能透過閱讀學習,參與社會活動,和享受閱讀的樂趣。
二、閱讀的重要
在此知識爆炸的時代中,國民的學習能力對於國家的競爭力有著絕對的影響,因此不論歐美或亞洲國家,近年來紛紛倡導終身學習,並強調閱讀之重要性,現代的父母及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視兒童的教育,也注意到培養兒童閱讀習慣的重要性。我們深知,兒童從閱讀書中的內容,可以拓展生活經驗,認識自身周遭以外的世界;透過書中人物的感受,了解他人的想法,發現人我的差異,產生同理心,增進人際間良性的溝通;而藉由文字、圖片的導引,激發孩子去思考、推理;大量的閱讀更可增進語文能力,作為它科學習之基礎。
曾有研究指出:長時間觀看電視,操作電腦、電動玩具的兒童,會影響其認知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而專注力更是下降。而閱讀書本遠比觀看電視、電動,更能啟發創造力、想像力,並提升認知層次。然而,兒童初始的閱讀是被動的,需要父母、師長的有計劃性的引導,引起孩子閱讀的熱情、興趣,進而養成自動閱讀的習慣,享受閱讀的快樂。
三、閱讀是教育的靈魂
四月二十三日,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這天是聯合國的世界讀書日。一九九五年以來,愈來愈多國家加入慶祝這個節日,把讀書變成一場熱鬧滾滾的歡樂節慶。英國去年(2002)更是早早在三月間展開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世界讀書活動,活動期間連續數週,讀者可以在書店、圖書館、文化中心,遇到心儀的作家,在電台聽到詩人的朗誦。全英國一三OO萬學童更是早拿到一英鎊的代幣,可以到書店去換取他們喜愛的推薦圖書。
在日本,東京上野公園中,日本史上第一座國際兒童圖書館全館正式開放。近年來,日本政府深深體認,下一代閱讀與否,攸關國家的未來,因此大力提倡兒童閱讀風氣。成立國際兒童圖書館,正是希望孩子能在豐富的館藏中快樂閱讀,從閱讀中孕育未來的夢想和希望。
站在高科技的二十一世紀開端,人類最古老拙樸的溝通方式----文字和書本,重新成為聚光燈的焦點。身處知識經濟時代,面對全球化的浪潮,每個人即使不是知識份子,也將成為知識工作者。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時,終身學習能力成為每個人最大的保障。
曾大力推動兒童閱讀的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指出,「閱讀是教育的靈魂。」自小養成的閱讀習慣,等於有了一生都能擁有的智慧。因為回有透過閱讀,才能打破可堂教育的限制,也才有終身學習的可能。
「每當我們翻開書頁,等於開啟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閱讀是各種學習得基石。在我們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們心靈的,莫過於學習閱讀,」四年前啟動英國閱讀年的英國教育部長布朗奇(David Blunkett)也指出。
但是,今天在電視、電玩和網路所構築的聲光世界中,孩子與書本的距離卻愈來愈遠了,因此近年來,世界各國所推動的教育改革,幾乎都把推廣閱讀風氣,提升閱讀能力,列為重點,甚至識字率或閱讀能力在全國名列前矛的英國、日本、芬蘭等國,都紛紛發起全國閱讀年的活動,希望傾舉國之力,塑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1.
要培養兒童養成自動閱讀的習慣,首重營造良好的閱讀經驗:
(1).塑造閱讀的環境 :在家中(如:書房、客廳、浴室)或教室中隨處可拿到書,隨處可看到書,讓兒童習慣與書為伍,但不以逼迫方式要求他閱讀。如:父母正在忙碌,孩子因起口角爭吵著,爸媽憤而要求孩子別吵,「回房間看書去」。此時,閱讀成為一種懲罰。父母師長更應該身體立行,經常閱讀,作孩子的模範。
(2).親子共讀 :父母每天陪孩子閱讀至少10分鐘。心理學家西格曼博士曾提出:睡前10分鐘的親子共讀可幫助入睡外,對孩子的免疫系統,傾聽的技巧及想像力的發展都有助益。可採父母讀給孩子聽,或是一起讀,也可以孩子讀給父母聽。
(3).可以多元化的活動方式進行閱讀,增進閱讀的樂趣:在閱讀前或閱讀後,可進行多面向的活動,增加閱讀興趣,加強學習印象,發展多元能力。如:聯經出版的《臺灣欒樹和他的朋友們》一書,可在閱畢後,一起做葉子的拓印;觀察書中所介紹的動植物;為樹攝影…等。
(4).以開放的態度與兒童討論書中的內容,除可深入了解兒童的想法,也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師生關係,並經由此精讀,發展兒童的推理、分析、與鑑賞能力。
(5).慎選符合兒童年齡、程度、性向的閱讀材料:父母、師長在為孩子挑選書籍時,應考慮不同年齡層、不同程度及性向的孩子之閱讀材料,應有不同,購買時也該略覽過,也可讓孩子們提議想購置的書,供父母參考,並依此瞭解孩子閱讀的偏好。
(6).選擇延伸課本教材的課外書籍,豐富學習的層面:學校中所使用的教科書,係為專家學者依據教育目標及兒童發展指標所編寫,兼顧學習之階段性及發展性,但礙於篇幅有限,往往僅有概述而欠詳盡,為彌補其缺漏,課外延伸教材的補充更顯重要。
四、各國對於閱讀的重視
1.英國:打造讀書人的環境
一九九八年九月到一九九九年八月,是英國閱讀年,教育部布朗奇宣示要藉閱讀年的推動,改變英國人對於閱讀的態度,重拾閱讀的樂趣,「打造一個舉國揭示讀書人的國度」(Build a Nation of Readers)。在閱讀年,英國政府藉助各種傳播工具,從連續劇到網路,到處都看得到政府鼓吹閱讀的訊息。閱讀年的重點包括:
(1)送書到學校
(2)增加小學閱讀的課程
(3)和媒體、企業、民間組織形成夥伴關係
2.美國:把每個孩子都帶起來
不管是柯林頓的「美國閱讀挑戰」運動或現任總統布希的「閱讀優先」方案,美國每位總統上任後,幾乎都大力的提倡閱讀。同時,無論在柯林頓或布希主政時期,美國教育部都把暑假當作推廣閱讀風氣的黃金時間。圖書館邀請教育部長和各界名人親至夏季閱讀站,為孩子朗讀故事。「暑期閱讀之樂」網站中更提供各種下日閱讀的書目、指南和有趣的親子活動,鼓勵線上討論分享閱讀心得。
3.加拿大:及早開啟夢想之窗
為了讓未來世代在全球競爭中贏在起跑點上,加拿大選擇了「閱讀」。基礎國力愈穩,將來愈能勝出。但要開啟這扇夢想之窗,得趁早進行。「培養閱讀人」(Raise a Reader)計畫。這是《溫哥華太陽報》所屬的加西環球傳播集團(CanWesst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rp•)一九九七年在西岸的卑詩省發起、二OO二年擴散到全加拿大的提倡閱讀計畫,募款補助各地圖書館、社區中心、家庭援助中心與原住民、殘障兒童……,讓閱讀成為全民運動。
「培養閱讀人」主要的活動有二項,一個是宣傳閱讀的重要性;另一個是募款,贊助相關的活動。
4.澳洲:不用課本
培養一流公民
提升讀寫能力,是澳洲政府預算的第一優先。政府、學界、教育界、出版界乃至整個社區,全體動員、煞費苦心鼓勵閱讀。如同很多先進國家,澳洲也在加強中小學生的讀寫能力。自一九九八年起,聯邦與各州政府聯合推動「國家讀寫與數學計畫」(National Literacy and Numeracy Plan),為了因應競爭激烈的知識經濟世紀,不能只靠勞力發展經濟。
由於閱讀能力強,擷取知識與資訊、理解分析能力強,進而寫作表達,以及溝通能力也較強,不論寫廣告賣車,或發布新聞、召開記者會、發起保護動物的行動宣言,都能得心應手。澳洲政府認為,這是民主國家裡,公民得以信心十足地在各種領域進行公民活動、文化活動的必要條件。
5.日本:讓希望起飛
早在十年前,日本政府就開始積極推動兒童閱讀。國際兒童圖書館的創立就極
具象徵意義。二OO二,實施晨讀的中小學衝破一萬大關。連二年級的小朋友,都開始挑戰厚厚的《哈利波特》……。每天早晨第一節上課前,四百多萬名日本中小學生都靜靜坐在教室裡,沉浸在自己喜歡的課外書中。這顆兒童閱讀的種子是在一九八八年開始播下的。為什麼這樣的閱讀活動竟然會獲得各校師生的支持,而推行晨間閱讀十分鐘的學校已經突破一萬大關?其實秘密就藏在晨讀四原則中:「大家一起來,每天都讀,挑自己喜歡的書,而且只要讀就好」。在這十分鐘裡,師生一起輕鬆自在地享受閱讀的快樂,沒有評量和競爭,也不交心得報告,純粹為閱讀而閱讀。
6.台灣
大勢所趨,台灣近年來,也大力推動兒童閱讀。不但文建會將二OOO年定為兒童閱讀年,曾志朗兩年前出任教育部長時,也發起全國性的兒童閱讀運動,並提撥了二億幼教經費及一億的國教經費推動閱讀,不但大量贈書給偏遠學校及幼稚園,還編列預算推動親子閱讀及培訓三百位種子教師,希望三年內全國至少有一千所國小,都將閱讀列為課程學習的一部份。
透過媒體的大幅報導,一時之間,台灣似乎興起了一股推動兒童閱讀的熱潮。然而,一位長期推動兒童閱讀的出版界人士觀察,教育部長換成黃榮村後,由於施政重點不同,兒童閱讀運動似乎逐漸冷淡下來,學校老師對於參加閱讀教學研習的熱情也大不如前。
綜觀各國的閱讀運動,大致都包含兩大特色:
首先,儘管閱讀年的活動都是由政府主導,但是都能結合圖書館、學校、企業、媒體、社區等各種力量,相互呼應,閱讀風氣才能全面推廣,長久生根,而不只是曇花一現。
第二,公共圖書館在推廣閱讀風氣,縮小城鄉差距上,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而且往往能主動出擊,策劃有趣的閱讀活動。
因此在台灣,除了政府政策缺乏延續性外,平均每十萬人只有二•三座公共圖書館,以及中小學圖書館缺乏固定圖書經費和專業圖書館員,顯然也是推動閱讀風氣的一大限制。
五、走入知識的殿堂
1.做一個讀書人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中,我們祖先曾有三樣影響深遠的發明:火藥、指南針與印刷術。可惜,後代的子孫,並沒有因為火藥的發明,使我國變成一個強國;也沒有因為指南針的發明,使我們掌握住了正確的方向;更沒有因為印刷術的發明,使中華民族變成了一個受人羨慕的讀書民族。
在現代社會,「書」不僅是指狹義的「書報雜誌」,也要包括教育性的電視與廣播及其他的工具,如電腦。「書」的重要是因為它是一個現代人獲取知識的重要工具,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讀書之不普遍當然有很多因素,其中之一是「書」的價值一直倍低估了。我們要指出:
(1)花錢買書不是支出,而是一種長期的投資。一本知市性的書固然可以直接或間接增加生產力,即使是一本消遣性的書亦可增加見聞,擴大視野。
(2)財富與權力可能獨享,知識幾乎無法獨占。與人分享財富需要氣度,與人分享權力需要智慧,與人分享知識,不僅自己的利益不受影響,反而一面減少了「曲高和寡」的孤獨,一面因為相互激盪而產生共鳴的快樂。
(3)讀書幾乎不受場地、人數、氣候等因素的限制。游泳需要游泳池,爬山需要好天氣,但讀書卻可以隨時、隨地,並且可以獨來獨往,最富彈性。
(4)有些生產行為會帶來公害,有些消費行為也會帶來污染,但是讀書不會產生這種「社會成本」。讀書之所以值得提倡,因為對自己以及對社會,它是一ˋ種沒有污染的投資,也是一種沒有污染的享受。讀書的方式可以這樣平民化,讀書的結果又是這樣的高貴,那麼讓我們從自己及家庭做起。
但可惜的是各種統計數字卻顯示,儘管台灣每年出版三萬多種新書,但「從不閱讀,或者缺乏閱讀經驗的大人」似乎為數還不少。文建會的二OOO年出版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台灣十五歲以上的民眾從來不看書或幾個月才看一次的比例近四成(三八•七%),半年內,不曾購買圖書或雜誌的民眾更超過半數(五一•二%)。閱讀風氣也直走下坡。《天下雜誌》對全國所做的「全民閱讀大調查」中指出,台灣民眾每天讀書的時候,平均不到一小時。調查還顯示,台灣民眾休閒時寧可在家看電視,比例近二成八,比選擇閱讀的人口多了近一倍。而有四成六的小朋友,把玩電腦和看電視當作主要休閒活動。
2.讀書不能打折扣
(1) 有人諷刺地說:「在台灣出書的人要比買書的人多!」以《天下雜誌》刊出的數字,似乎提出了一個間接的證明。做為一個讀書人、寫書人、教書人、甚至出版人,對當前台灣讀書風氣的低落,實在感覺到失望與無奈。
(2) 現在的社會有太多的聲色娛樂在與「讀書」競爭,即使愛讀書的人,也在求快,求簡。因此,才會有書以「一分鐘」的管理與「一句話」的啟示來號召。
(3) 如果把「不打折扣」用在買書上,可能對出版公司也是一個最實質的鼓勵。
3.「學習」比「休閒」更引人入勝
由於近百年來國家的孱弱、社會的迷思與人民的貧窮,「學習」與「休閒」都沒有受到實質的重視。大多數人民只能嚮往--「學習」是那麼地難得,「休閒」是那麼地奢侈。當一週上班時間減少時,大家關心的似乎都集中在如何「休閒」。令人驚訝的是,討論中的「休閒」,幾乎都指自己或與家人一起外出:爬山、釣魚、駕車、去餐廳、看電影、逛百貨公司……。事實上,從一件事情的外表上,常不易分清工作、學習與休閒。那麼,如何界定「學習」?對有些人,「學習」就是一種樂趣,也就等於休閒;對另一些人,「學習」是一種壓力,想設法逃避,就像某些工作一樣。
「學習」可以透過不同的形式與方式:正規大學、研究中心、討論會、空中教學、短期訓練、腦力激盪、自修、書籍、雜誌、網路、旅行、考察訪問等等。
「學習」不論是在哪各領域:高科技、企管、人文、藝術……都需要持久地投入,才能有效。要不斷地提醒自己:透過學習,消極性地說,自己才不會落伍;積極地說,自己才會得到別人尊敬。
二十一世紀是終身學習的世紀。「學習」可以滿足自己的好奇,解答自己的疑惑,增進自己的知識以及所得。它是一種永遠在推動自己進步的力量,沒有一個現代
人可以置身於學習之外。如果年輕時為了應付考試的學習,是一種難忘的夢魘;那麼,再也沒有這種壓力的學習,實在是截然不同的解脫。這種解脫,就會使「學習」變得向「休閒」一樣令人嚮往,更可以比「休閒」引人入勝。
六、新讀書主義
傳統上,讀書人有他們清高的情操,但是「讀書」的動機,卻蘊含濃厚的功力色彩。在今天升學主義與考試主義主宰一個人早年的命運時,讀書、考試、就業,就變成了一個痛苦的三級跳。當「讀書」淪落到如此的工具話與世俗化時,怎麼還有可能有「讀書樂」?從幼稚園到大學,在二十年的讀書壓力下,誰會不厭惡讀書?這正是今天台灣讀書風氣低落的一個根本原因。
「新讀書主義」,所要提倡的不是消極地從「苦」讀書中得到「新」樂趣,而是全面改變對讀書的心態。不論自己已經就業或者是還在求學,首先必須下定決心告訴自己:
不再為應付考試而讀書;不再為應付就業而讀書。減少了讀書的強迫性,就增加了讀書的寬廣性。進入社會,再用功的學生也會立刻發現:在本科學業上,書到用時方恨少;在其他知識上,書到用時更恨狹。我們的大學教育中最欠缺的就是通識教育。因此一般大學生對本科以外的知識,從科學到人文,從藝術到宗教,都幾乎是「功能性的文盲」。
「新讀書主義」者,所追求的就是透過全方位的讀書,使自己、使家人、使同事,使朋友成為一個全方位的現代人。這是一個現代知識份子對自己,也是對自己所關懷的人的新要求。讀書是無法由他人代勞的。讀書是要自己投入的。一但養成了讀書的習慣,就能自己體會到「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的哲理。
愛讀書的人,一定讀過不少專業以外的閒書,一定讀過不少看來沒有實用價值的書。那些曾經拿過博士學位的首長,常見他們在高爾夫球場上揮桿、在宴會席上乾杯、在公眾場合上高歌,就是看不到他們在談書。讓「新讀書主義者」,來共同提倡,也更要身體力行:
自己再忙也要讀書;
收入再少也要買書;
住處再擠也要藏書;
交情再淺也要送書。
我們也要告訴社會各界:
最庸俗的人不是讀書的人;
最吝嗇的人是不買書的人;
最可憐的人是與書無緣的人。
七、文化產品豐富,才是現代社會的驕傲
在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先後經歷過勞力密集、資本密集、與技術密集笧品的輸出。近年來在外銷產品中,當高科技產品的比例越來越高時,我們感到格外地鼓舞---這是代表著台灣產業結構的改善與人力素質的提升。
一個社會真正的驕傲,還不能以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為己足。靠「書籍」輸出,也可以創造出巨額的外匯。文化產品的豐富---多采多姿、蓬勃發展與暢銷全球,才是現代社會的驕傲。「文化產品」可以廣泛的包括各類的書籍、雜誌、繪畫、書法、雕刻、攝影、音樂家演奏、藝術家展覽、舞蹈家表演、以及電影、電視錄影帶、唱片、CD等。
我們今天讀的翻譯作品與外國雜誌,看的外國電影及錄影帶,廳的外國的唱片與CD,買的外國的畫冊與樂器,在現場欣賞「三大男高音」音樂會,維也納兒童合唱團的演唱,以及「黃金印象」的展覽等等。全是由先進國家輸入的文化產品。隨著所得提高與精緻生活的提倡,大家對文化產品的消費逐漸增加,是個可喜的現象。
近年來不少專家學者都在大力提倡要做「文化大國」,當前的窘境是,在文化產品的輸入上,我們是「大國」;在輸出上,我們是「侏儒」。以一項關鍵性的指標來看---向國外購買書籍版權的數目與外國像我們購買中文版權的數目相比---兩者的差距約十七比一。在半世紀中,台灣的外銷已由農業品進入高科技產品,這真是一個經濟發展史上輝煌的紀錄。如果台灣再能以文化產品受到各國重視,那麼台灣所賺到的錢不僅是外匯,更是外國人的尊敬與自身的驕傲。
伍、 展望未來
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民國八十七年所發行的《行職業資訊研發成果專輯》裡,有對整個出版業的詳細介紹,包括出版業的定義、重要性、從業人員、相關行業等(http://www.evta.gov.tw/employee/emp/001/009/a052/),裡面的第六點是對於出版業的未來展望。羅列如下:
四十年來,出版業者在不斷求新求變的經營下,不但開創了當前出版業的高峰,並透過精心的創意編輯與包裝,以及有效的行銷企劃,同時也創下了諸多圖書的暢銷紀錄。隨著新修正著作權法草案的即將通過、翻譯權即將對外開放、積極地參與法蘭克福等世界性重要國際書展、臺北國際書展的陸續舉辦、國際標準書號
(ISBN )
與商品條碼化的大力提倡、以及國立中央圖書館預行編目 (
CIP )
制度的建立等等,我國圖書出版界的國際化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縱觀局勢、展望未來,我們要進軍國際市場之前,首先要站穩自己的腳步,才能紮下良好的根基;無論是政府主管機關或業者本身,在面臨未來挑戰與突破瓶頸的同時,大家必須要朝著下列幾個方向共同去努力,才能達到我們的理想目標。
活躍於國際舞台,為我國出版業最大的心願。吸收國外發展經驗,融合本土的特色,創造屬於自己風格特色的知識產品;管理企業化、人員專業化、內容多樣化和深度化;掌握世界書市潮流,理解社會動脈和計者的閱讀趨勢;制定加強兩岸文化交流,與進軍世界出版舞台的有力策略;建立有效的行銷通路與高效率的經營管理;整合有限的出版資源並加強與學術界的合作。
此外,由於電子科技不斷地革新,只要將數十鉅冊的文字書濃縮成薄薄的光碟片,放進「光碟唯讀記憶裝置」
( CD-ROM )
中,幾個按鍵之後,幾秒鐘之內,所要選讀的書使在電腦顯示幕上出現了。如此方便的「電子書」,已不再是人類的夢想,而是即將出現在跟前的事實。隨著時代與潮流的改變,國內出版界雖尚未踉上時代的腳步,以發展電子書的出版,但是如同日本東京神田「三省堂書店」設置CD-ROM專櫃的遠景,相信是指日可待的。
總之,面對未來的圖書出版事業,將不再是一場「無規則的單兵作戰」,而是一種從創意、編輯、包裝、廣告到行銷的「聯合作戰」手法;在邁進世界出版舞台之際,則更需要政府和業者制訂進軍策略,以進行一場浩大的「總體戰」。尤其即將面臨「電子書」掀起革命性的巨變,誰敢說未來電子書不可能取代紙張印刷的文字書呢?
這已經是五年前的資料了,裡面提到的未來展望,似乎過於樂觀,沒有看到台灣出版商和大陸競爭者同搶華文市場大餅的狀況。在文章的未來展望裡,他們最寄予厚望的是CD-ROM式的電子書,和紙本書籍一樣是實體的書本(至少都摸得到拿得到得以保存),所不同的是載具。五年前大概沒有預測到今日網路的發達,書本的呈現不再侷限於實體,而可能是在網路上的,是虛幻的,雖然不夠真實感,卻使用方便。除了出版品的數位化,就連出版商的公司編制也可以透過網際網路的e-mail、即時通訊、視訊而虛擬化。什麼料想不到的事都可能在明天發生。
電子書看起來很不起眼,可是它在舊思惟與新科技當中似乎想突出一絲曙光,讓共享與交換可以與現實的環境做妥協,創作者可以與網友共享,創作者也可以利用它與企業進行交換,企業則可以更準確的計算廣告的量與對象,看起來創作者、使用者、企業三者之間,似乎是個通贏的局面,可是在資本主義的市場邏輯運作之下,誰也不知道企業又將會宰制哪些管道?又會利用哪些方法讓利潤極大化?屆時,不知道電子書是
否又將會回到大資本家通吃的局面呢?
在五年內世界就能有這樣大的變化,我們何以去預測腳步越來越快的科技、難以捉摸的未來呢?
如果夠大膽,就讓我們鐵口直斷地預言未來吧!
附註:參考資料:
1 http://lib.fg.tp.edu.tw/news/1994/%E5%BE%97%E7%8D%8E.htm
2 http://unitas.udngroup.com.tw/b/200203/report.htm
《聯合文學》第209期【編輯室手記】周昭翡〈作為一名文學編輯……〉
3 http://home.kimo.com.tw/dixonjg/dixon/text29.html
蘭流〈網路文字創作的我思我見〉
4 http://home.kimo.com.tw/dixonjg/dixon/text26.html
蘭流〈從閱讀者的心靈談起〉
5 http://home.kimo.com.tw/dixonjg/dixon/text22.html
蘭流〈漫談網路創作的迷思〉
6 http://home.kimo.com.tw/lihsin227/reports2.htm
果是附中人──訪羅智成
7(90/05/23第72期《數位觀察者DigitalObserver》)
8. http://www.digitalobserver.com/111-120/112/ann.htm
【數位觀察者/聽見網路書店的號角聲/第 112 期 2002 年 3 月 5 日】
9.電子出版對傳統印刷出版市場的影響/世新印刷學報/吳宜群/張孟珠/王怡蘋
10.天下雜誌 263期 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 2002.11.15出刊
11.讀一流書 做一流人 高希均 天下文化 2001.07.24
12.http://www.chineseedu.hku.hk/pirls/pirls1.html#2
13.http://www.udngroup.com.tw/linkingp/promote/promote_let_s_read-01e02.asp
同學課前交流
【王璿】=============================================================
電腦的發明及IT革命已徹底撼動整個出版界,從原稿的完成至編輯、印刷、裝訂、流通,所有的出版過程都已受到影響,不停地在改變中。甚至連文章的表達方式都受到莫大的衝擊。
看到這樣的景況,我們無法預測出版界會往何處走去。唯一可諫言的是,出版界不應再拘泥於過去,而應展開全面的檢討,以因應今後任何可能的變化與衝擊。而這項任務,就交給不為過去所羈絆的年輕人去執行了。
~ 小林一博,《出版大崩壞?!》
因應時局,出版界藉由重組、轉型、策略聯盟等途徑,企圖扭轉原先的小格局,建立資金、人才、資源方面的競爭優勢。個人認為贏家將是由IT產業與傳統出版業結合下的「數位內容」產業。傳統出版業的隱憂在於IT產業掌握了傳統出版業的Know-How之後,傳統出版業將迅速萎縮凋零,IT產業軟硬體通吃的情形之下,我們對出版界的認知可得重新改寫。
對身為出版界成員的我們來說,未來可說是動盪不安的、卻是最光明的時代。儘管懷抱著不確定的心情走入廿一世紀,缺乏自信迎接IT革命後對世界帶來的衝擊。或許正如大家朗朗上口的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我們應該相信科技給人們帶來便利,加快資訊流通的速度,同時兼顧產品的質與量。
從國人的閱讀習慣調查可以得知,目前閱讀的群眾正在流失;弔詭的是,「知識經濟」時代,決勝負的關鍵不就是知識嗎?倘若不閱讀,知識將從何而生?個人傾向於相信螢幕上的閱讀行為逐步取代書面上的,並且適應的速度極快,將來若有更適切的閱讀載具出現時,屆時紙本書會成為麥克魯漢所說的「過時的媒介將成為被鑑賞的藝術品。」
年輕人,你認為呢?
【楊翔任】============================================================
新知識的傳遞是必然的,只是延續的方式改變,而如何紀錄使後人能夠了解
接受呢?只能在實體出版與虛擬出版之中,作嘗試錯誤的學習,探索出最終的完美結果。
在這當中不僅探索,也包括了人性化的考量也是相對重要,因為在產品競爭後的,會被接受的就是最接近大眾使用習慣,所以在此之前大家先思考人性吧。
http://www.publishing.com.hk/
【紀玉仙】============================================================
我們用了極多的時間在討論、想像或模擬出版與閱讀的未來,關鍵都集中在電子載體的運用。對於一位出版工作者,顯然走不到參與新科技的研發,他能扮演的角色還是如同以往--傳播中介者,即如何運用載體將資訊知識傳達給大眾,在資訊量超爆的情況下,出版人能有效或有機組織資訊知識的能力,仍具有重要的地位。
讓我們回顧2002年出版景況,台灣出版業在紙本書上仍具精采,重量級的文學巨著「華太平家傳」、翻譯的「波赫士全集」、、、;在不景氣的情況下仍有新的出版社成立--共和國文化(木馬、左岸、遠足、謬思、西遊記),展現了十足的理想性;在「城邦出版集團」與Tom.Com合併,來勢洶洶的建構「華文出版平台」之際,小而美的出版社持續努力;編輯人精心選題、評估市場行銷、小心翼翼地預視閱讀者的喜好;出版商嚷著台灣出版市場過小,在前進「大華文市場」的旗幟下前仆後繼,前途光明的想望不過是個預估值,偶有即興式的成功,卻並未見誰真的風光逐鹿中原,而台灣出版市場即將崩解的警鐘響徹,出版人自嘲真不該唱衰自己的行業!
出版人仍要向前走、迎向前去,而隱約醞釀成形的生存法則是--虛實結合的模式(網路與實體通路結合),藉此能渡過出版寒冬的適者繼續生存,否則唯有自然淘汰一途。
校園裡未來的出版人朗朗讀書聲--出版管理、企劃、行銷、、、,校外的出版人如履薄冰、載浮載沉、各憑造化。我沒有很多的把握判斷未來,甚而找不到更好的視野,極其疲倦於電子之種種--真知灼見從不曾出現在人云亦云、眾聲喧嘩中,可不可以都明白了就專心安靜地進行出版革命呢?
因為閱讀所以出版,因為出版所以閱讀,
期待未來的出版人帶來綺麗的閱讀風景!
http://www.eslitebooks.com/reader/200212/index.shtml
12月的<好讀>有關2002出版備忘錄
【徐程遠】============================================================
還記的大學的某位老師曾經說過,「網路的快速發展,電子書的興起,對傳統印刷出版業的威脅絕對存在,紙本書的消失也是遲早的是,只是這一天,在你我的有生之年都看不到。」我想這段敘述應該就足以清楚的描繪出版的未來。
在電影「關鍵報告」中,人類在未來幾十年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一種可以將目的地輸入電腦之後就自動駕駛的軌道汽車,因為完全由電腦控制,所以絕對不會有車禍的發生,然而開著自己控制的汽車在真正的路上跑成為一種假日的休閒活動。試想想,在不之多久的將來,人們的閱讀是從手錶上投射出螢幕,而文本可以隨時隨地下載更新,紙本書卻淪為休閒用品,相信如果現在的出版人看到這一幕都會覺得怵目驚心。
其實整個世界的未來化是必然的趨勢,沒有人能阻擋此變化,只是出版跟印刷業首當其衝罷了,未來的各行各業也是要經過大規模的轉型,才能跟的上世界的脈動。
身為未來的出版人,當務之急還是多吸收知識,多關心產業相關訊息,積極跟業界接軌,以求能在畢業之後馬上投身戰場,為產業獻出最大的貢獻。
【蔡哲坤】============================================================
隨著科技勢力的延伸,出版界近年也涉入其中,最明顯的是電子書、網路書店、線上閱讀這三點,影響所及,既廣且深,電子書添加了紙本沒有的多媒體效果;網路書店除本身最基礎的通路優勢外,還加上網上書籍資料的參考;線上閱讀把每人手上的電子文本內容無限延伸成一本活百科全書;然而,過去使用活版印刷術五百年來人類已經相當習慣,而今,這些新科技的應用當然遇到了許多以前沒遇過的問題,譬如:電子書的消費者使用習慣、線上閱讀的付費機制、書商在實體書店與網路書店的銷售策略差異、印刷廠的衰落或是電子書的版權與格式問題等等,都等待著人們去一一解決,之後才能正式的算是人類文明的新一頁。
然而,前者談的是受新科技影響後載體的變化,出版一事上有作者、編輯,下有讀者,依然要靠傳統的人力透過大腦才能寫出、閱讀完一本本的書,也才能夠吸收理解裡面的內容,因此,「人」依然是處於關鍵的地位,只不過是出版與閱讀的風貌更加豐富多變而已。而且此變革的速度依目前來看,想要完全取代紙本書,仍需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就有如十八個月前成立的國際電子書獎基金會(The
International eBook Award Foundation ,IeBAF)宣佈於四月底「結束營業」,由其專職主辦的「法蘭克福電子書獎」(the
Frankfurt eBook Award),亦告停辦。而微遠科技卻宣告在歐洲成立國際電子書組織(International
eBook Association,IeBA),支援及推廣環球電子書出版事業。
出版與閱讀的未來,可能預見的是,讀的人變化不大,而被讀的東西變化很大且充滿未知數,但唯一確定的是出版在文化傳承上的重要角色是不變的。
http://www.chinesebooks.com/ebnews/default.asp
內有與電子書相關的豐富資料
【陳淑萍】===============================================================
「引用日本《文藝春秋》雜誌的創設元老池島信平的編輯六條準則:1.編輯必須制訂計畫;2.編輯必須約稿;3.編輯必須寫文章;4.編輯要進行校正;5.編輯必須主持座談會;6.編輯必須製作廣告。
現在還要加上第7條:編輯必須理解電腦以及應用網際網路。」
這是遠流出版公司副總編輯吳興文提出的,可以從中嗅出,未來的出版編輯概念完全改變了。
但可以知道的是,未來的出版工作更為複雜,我們不能再只專就“文字”為工作核心,未來的編輯人需要有整合的能力,也要能幫讀者分門別類,依讀者個人化的需求,去做量身訂製的編輯加值,編選出適合讀者看的書﹝註1﹞。
未來的圖書出版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編輯人會遇到什麼樣的工作挑戰,…很多問題都還沒有答案。甚至,是連問題都尚在形塑階段。
我們此時,站在傳統與未來出版的接續點上,該思考的是“電子出版的模式必須是更能延續傳統出版的價值及生命”。我們可以將未來的出版,看做是「知識」結合「資訊」,甚至是「知識」與「知識」之間超連結的閱讀。而我們不正是連結出這份價值的那個人嗎?大家共勉之。
註1http://www.newsfamily.com/mb3.asp?TYPE=editor&COUNT2=2633
推薦網站
1、http://www.gaya.org.tw/journal/m23/23-main1.htm
電子出版的歷史與未來/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邱炯友
2、http://www.lib.pku.edu.cn/xuebao/html/113bianweihui.htm
運籌帷幄 決勝未來《大學圖書館學報》﹝提高編輯人員的素質,特別是要加強信息技術的學習。信息技術在新環境下已成為編輯技能的一個重要方面,不掌握就不能自如地進行網上出版。未來的編輯將是半個學者、半個廣告員、半個系統管理員的有機結合…﹞
【楊坤潮】=============================================================
這邊先幫小東做個補充說明,他文中所提到的”某位老師”是巨光設計印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賀秋白先生,同時也是文化大學印傳系(現已改為資傳係)的專任講師。
大學課程中曾學過一些關於出版的課程,在出版品的分類上大致上可分為五類:圖書、雜誌、有聲、報紙、電子出版品五類,目前最有爭議的莫過於是電子出版品了,前一堂課中也對電子書做了一番介紹,在此也就無須贅述。在此想要強調的是,網路的發展,造就了現今的電子出版事業,網路已成為書的新戰場,透過網路,提升了讀者的自主性。
平面與網路出版,如何雙贏將是未來出版業的挑戰之一﹔兩者在未來未必是一種競爭性的關系,如何創造雙贏的局面,則是考驗著出版人的智慧,然而就讀者來說,網路閱讀時代裡的讀者有更多的選擇:平面書、電子書、網路書、光碟書、有聲書等等。網路的出現改變了我們對於書的觀念,書成為一種儲存與顯示的媒體。電子書雖可消解書籍的笨重與檢索的不便,卻未必能取代紙本書獨特的質感。在可遇見的未來,有可能是多元閱讀形式並存的態勢,而作家因為出版媒體的增加,創作空間也將會更加寬廣,但,也由於人人可以是作家的因素,出版品也會出現作家素質差異過大的狀況,這也是出版業界人士應注意的地方。
http://tknet.tku.edu.tw/~u5080724/right5.htm
http://www.cgan.org/science/publish/netpub/affectnetpub.htm
大中華印藝網-「網絡出版」對傳統出版業的影響
【張弘毅】=============================================================
『在電子書市場開始以前,出版界應該要知道如何避免唱片界的錯誤經驗』,這是今天看到的其中一個惠我良多的一段話。
MP3在剛開始流行之際,由於在唱片業者不屑一顧的坐視下,走在網際網路這個不需要發行成本的天空中,搭著比協和客機還快速、還安全的幽浮,免費環遊全世界,讓賣火車票的唱片業者一個個幾乎要露宿平交道。
很多人都認為出版的未來寄身在大陸,托孤在電子,無可厚非,然而就像許多仙朵拉的故事,很多事都可能一夜之間豬羊變色。現在大型連鎖書店紛紛進軍網路市場,提供廣泛的資訊與服務,哪怕網路書店的銷售量只佔全年書籍總銷售量的百分之零點五,可是不惜巨資砸下重金的人還是大有人在,成功與否我無從得知,然而絕非僅是妥善地管理攸關於物流、行銷、資金或是人事等管理要項就可達成。因為那是成功的必要條件,經營有缺失,縱使可以完成短期的高點,卻一定達不到長期的最大利潤。
回到出版未來,目前電子出版品在歐美已經逐漸流行,相信將來也會蔚為風潮。而從文字輸入開始,加以電腦處理的各種圖文並茂之電子出版物〈就是那種每天打開信箱都可以收到的stuff〉,現在也慢慢被影像出版物奪去風采〈很久以後可能都是出版機器人〉,並且透過每個人那隻骯髒且看得見的手,讓個人出版充斥整個網路。而除了這些電子展覽室、聲控電子書、電子書展、電子書書評、電子作者會員外,到底出版可不可以不要通電?
從來沒有人說自己八卦的,因為所有人都指著別人說他八卦。正如有人敢說自己不八卦,可是有誰敢說沒看過壹周刊?這個小道雜誌滲透力、破壞力之強,除了令人不敢恭維,還忍不住想贓否它幾句。在佩服它之餘,我還想告訴你,它滲透、破壞的駭人威力,比起那些“政商藝名流”,不知道有沒有你我的十分之一〈不信去問那些人,一個個不是搖頭說沒看過、要不就是不想看〉。我想,它也不想攻擊那些人,它只想攻擊你的口袋。一本早就看過、想過、知道、天天出現、甚至讓人厭惡的書,竟然是最佳銷售雜誌?沒錯,它可能沒事不會出現在你家裡面、出現在學校,但是它卻是很多人排遣、茶餘、偷閒時手裡翻著看的那個出版品?還出現在任何地方?
當你畫一個圈圈時,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圈圈外面永遠都會比圈圈裡面大?!今天另外還看到一段相當具啟發的話,博客來網路書店總經理張天立所說:『不是跟人去挖市場的大餅,而是想辦法將整個市場變大。』
【陳應強】============================================================
從口說傳統到書寫系統;從紙本書到電子書,出版業隨著人類文明的演進與科技的一日千里,一步步的改變其原來的面貌。
出版業也與其他的行業一樣,唯有與電子科技結合,才能看到春天的燕子。上個禮拜我們談論到電子書、線上出版……等未來出版的趨勢,課後我天馬行空的想像,要是將來把書的內容融入一個晶片,再把晶片值於人的大腦中,頁碼隨腦波的控制來翻閱,內容將會呈現在眼前——這將會是出版的一大突破。但要注意的是,科技不管在如何進步,始終要兼顧到人性,我們更可以這麼說,如何改變人類幾千年來所養成的閱讀行為模式,是出版邁向電子化的過程中,需克服的一大難題。
新的媒體出現,就有的媒體是否被取代?從電視的出現,廣播並未消失的無影無蹤的例子中就可窺之一二。傳統的出版人員不用感到惶恐,電腦功能不管如的強大,它始終只是一台冷冰冰的「機器」而已。紙本書會不會消失,目前還是個未定數,但我相信,唯有科技與人性結合,才是未來出版業的康莊大道。
推薦網站:
http://www.printworld.com.tw/professional/publish/plan/PWK226.htm 相關文章
【康代育】============================================================
未來的出版可以分為很多角度去探討,就電子書可能的普及而言,首先是要出版業者都能夠接受電子書這個新事業,出版社不妨以加值應用的角度,看待旗下所屬的著作版權;原先出版社所簽署的著作版權合約,可能僅限制於實體印刷書,對於數位財的保障,並無多加著墨。從美國藍燈出版社的經驗,所有旗下的作家(包含其他出版社的作家),藍燈出版社給予15%豐富的作者電子書版稅比例;國內多家出版社已針對電子書版權進行合約簽署之前置工程(如松崗、城邦等)。
而根據IDC統計,伴隨網際網路寬頻時代的來臨,西元2003年全球華人上網人口將可達8,500萬人次,華文人口將成為網路第二大使用族群,僅次於英語人口;此外,資策會也預估,電子書即將為出版文化業界開創第二春事業,在這股不可忽視的數位經濟力量中,出版社面臨的是產業轉型的考驗,而且別於一般產業;此份報告中,列了一些未來可能的管理方式,但是未來如何應對,實在無法預知,任何產業都必須順應時勢來調整一切經營況狀。
【林小玲】============================================================
對於出版的未來,大多數都著重在於出版的轉型,就是從傳統的數位出版轉向數位、電子出版,但是出版業界卻甚少關心支持出版業的大客戶—讀者。其實讀者閱讀的方向也深深的影響出版的未來。
現在許多先進的國家都在推行閱讀年,從兒童到父母親、國中小的學生到老師,閱讀指的不只是學生上課死板的教材,而是泛指「讀」的這個動作,不論是讀書,看報紙、雜誌,甚至瀏覽網路,只要是有收集資訊,都是屬於「閱讀」方面。閱讀—或許沒有專家,也不必遵從專家的指示。每個人都可以按照個人的自由意志,閱讀自己喜歡得書籍;也都可以忠於個人的直覺感受,碰觸自己悸動的辭句。
由日本所推動的「晨間閱讀十分鐘」這個例子不僅讓我想起,國小的時候,教室後面都有一個小小圖書架,上面的書是由班上每個同學從家裡帶一本書,擺在書架上的,有些是老師提供的,因此書架上大概有50本書吧!那是給班上同平常下課時間、或者是早自習可以閱讀的,甚至也可以借回家。雖然沒有向日本那樣硬性提倡晨間閱讀,不過卻也是另外一種養成閱讀的方式。「書」是給大家一起看、一起分享的,而不是自己藏起來由自己獨占。
就向新讀書主義者所提倡的:
l
自己再忙也要讀書
l
收入再少也要買書
l
住處再擠也要藏書
l 交情再淺也要送書
或者是對自己終身得承諾:
l 與書相許,無怨無悔;與書結緣,有情有義。
l 閱讀,終身的承諾。
以上幾句與大家分享,共勉之!
推薦的網址:
http://www.smallcampus.net/readingland/info/
小小閱讀城」佔地4,000平方英尺,擺放了很多很多的書,上演著各式各樣的閱讀活動及講座。我們盼望每一本書、每一個活動都能帶領您於精彩、無邊無際的閱讀世界漫遊!
【蘇秋文】============================================================
隨著科技進步,人類的生活型態也跟著改變。
信少寫了,給以電話聯絡、以伊媚兒傳遞,為的是符合現在人對速率、便利的要求。書寫不再是要花去許多時間、絞盡腦力才得以抒發心血結晶的工作了。訊息在網路上流傳,WWW介面讓報紙、電視上的新聞都相形失色。閱讀型態更多型式了,光鮮亮麗多采多姿的多媒體吸引了眾人的眼光,分去了眾人的時間。
套用一個《食神》的句型:「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我想把作家、出版家、批評家這些名詞套進去都不成問題。
而因為這樣的趨勢,杞人也跟著憂心起來了。自十五世紀古騰堡發明排版印刷以來,出版的型態經過了五百年而沒有巨大改變,卻一下在二十世紀末起了劇變。會不會就讓新型態的出版把傳統的平面出版給取代了?
儘管型態改變了,知識在不同的載具之間轉換了,出版一樣要回歸到「人文的本質」。如果字典和百科全書沒有辦法因應以視聽效果為主的多媒體和網路載體,就難以呼應未來的時代需求。但是沒有人文精神,就建立不了相稱的內容和資料;沒有相稱的內容和資料,方便而絢麗的科技載體,只會導致直接的淘汰。
管家琪說:「現代社會有很多沒什麼「常識」的所謂「高級知識分子」,多半就都是因為從小不看課外書的緣故。」就是因為閱讀時間少了,去追求迅速、貪求「多」和「最好」,連該有的常識都給忽略了,不就是少了人文素養嗎?和人文有著高度相關的閱讀行為,不是當下人們可以忽略的。
科技的進步是一日千里,許多點子很早之前就被前人提出,但是因為需求度不高、接受度不強,等到哪時候環境許可順利發展的時候就像潛藏已久的爆竹被點燃了般的喧人。(最近最流行的
Tablet PC 就是最佳的例子,微軟把錢丟進去才爆開來特紅。)
我暫且無法對未來下定論,更無法去預測未來的出版會呈現怎樣的狀況。但是我樂觀的相信,未來肯定會更美好,不管我們站在怎樣的位置,盡守我們的本分就對了。(別忘了時時閱讀,增加常識,培養我們的人文精神喔!)
參考網址:
1 http://www.ylib.com/taiwan/hismain.asp
「台灣世紀回味」電子報
→已經停止發行,但是有許多和出版相關「前期回顧」可供閱覽。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
2 http://www.brainnew.com.tw/Article/Report2000/F_112000.asp
Adobe 的出版未來
http://www.brainnew.com.tw/Article/Report2000/F_022900.asp
誰來出版,誰來印──未來的出版印刷飯碗,大家都來搶
→呂理哲談新的排版、印刷技術對未來出版的影響
【黃珍妮】============================================================
自當初課程開始出版與文化研究相關主題中:「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編輯與斯維模式的變遷」,認為口說代表民族或國家的特殊、風俗習慣、文化以及傳統的思維,用來維持古代的知識和智力,從一代傳承至一代。「認知心理學與神經語言學」,給與我們更能夠了解認知心理如何相關出版界,媒介與資訊傳遞,許多學者往往根據M.Mcluhan理論批評媒體與資訊傳播,或者是「作者以死,讀著以生、的巴特理論與後現代主義,東方主義與文化霸權,由《閱讀地圖》本書中研究閱讀歷史。何謂文化霸權,則能夠透過「哈利波特」理解全球性閱讀以及大眾消費者,直至後現代之閱讀方式,比如;研究網路書店的成立邏輯,電子文書,電子出版,線上閱讀等等。直到最後的主題「出版與閱讀的未來」。
自以前的閱讀方式,跟著時間的變遷,不僅會影響出版與閱讀的模式,其他方面皆受影響,文化跨國的交流,科技一日千里的發達,網際網路可算每秒每小時的發展等,這些因素造成出版界的很大轉變,從在紙上印刷、製造紙本書籍、報紙的閱讀等,發展至人們在螢幕上閱讀,不少人尤其在學術界的人使用網路,由網路閱讀電子報、電子書,或使用閱讀器閱讀它等,本身認為是否我們開始跨入閱讀未來時代的來臨了,但是光是初期而已,因為目前兩種閱讀方式仍然相互通用,因而這些現在的閱讀工具就對於人們不是陌生的了,以及每個人都可以當出版人,因為如此,目前出版界也逐漸注意電子版權更蓬勃的興起,讀者更能接近出版界,雖然有很多人預計什麼時候傳統紙書會完全被電子書所取代,但是我仍然認為是大家共同等待的事情,其實跟著時間的改變及世界科技發展趨向,就無疑出版與閱讀未來要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