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頁 下一頁

書寫傳統:編輯與思維模式的變遷

王 璿(南華出版所研究生)

 

壹、書寫傳統

 

一、書寫傳統的演進

文字→書寫傳統的建立→書寫媒介的發明與改善→編輯與思維模式的變遷

(一)年代

始於5000年前。

(二)原因

1、            溝通更多的人;

2、            因應複雜的社會組織;

3、            傳承經驗與知識。

 

二、語言與文字的分野

(一)    語言的發明:人類學會把聲音和它們所指的對象分開來。[1]

(二)    文字的發明:人類學會把聲音和發出聲音的人分開來。[2]

 

三、文字的起源

最早出現的文字都是圖形文字。例如:

(一)象形文字

西元前4000年,兩河流域及埃及出現了將圖畫像型化、表形化的文字,即象形文字。在象形文字系統中,每個符號代表一個觀點、事物和概念,要進行複雜的傳播,文字的書寫者和信息接受人都得掌握大量這樣的圖形符號。

 

(二)楔形文字

西元前1700年,居住在波斯灣以北的蘇美人在軟土泥板上書寫,筆是用蘆葦、木或骨削成的帶三角形尖頭的小棒,由此刻壓的楔形字跡被稱為楔形文字。

其最大特點在於:每個符號代表一個具體的聲音,觀念和景象。因此不再需要成千上萬個單獨符號代表各種事物和觀念,而只需少量符號代表組成音節的聲音。這是語音文字發展的第一步。[3]

 

(三)古埃及文字

象形文字→複合文字(表意、表音、部首等符號組成,書寫不便)→草書體文字(書寫在紙草(papyrus)上)

 

(四)字母文字

希臘人有效簡化和標準化字母文字系統,到了西元前500年,他們已廣泛地使用一套字母。這套字母後來傳到羅馬並且進一步得到改進。

 

(五)甲骨文

中國的文字出現於商代。已發現的文字資料都是商代後期遺物,主要保存在龜甲和牛肩胛骨上,故稱甲骨文。內容多為多為紀錄占卜記事,因而也稱卜辭。甲骨文構造以象形為主,還有指事、會意、假借、形聲等類型。

 

四、小結

文字是紀錄和傳達人類語言的書寫符號,是人們思想的新工具。它的產生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沒有文字,人類就不可能創造高度發達的文明。

貳、文字傳播

由於文字的發明和應用,使人類傳播行為由口語進而為書信、報紙、雜誌、書籍等,現在的網路傳播也是透過文字為媒介。

 

一、文字傳播

其特點為:文字傳播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不同語言的人可以透過文字的翻譯、轉載、同步接收一些訊息,或者閱讀異地異國出版的書刊。[4]

 

二、印刷時代的文字傳播

印刷術發明於中國,西元450年南北朝宋文帝時出現雕版印刷術。唐朝刻印的《金剛經》是世上現存最早的印刷書籍。然而雕版印刷費時費工,不利於大量複製信息。

 

(一)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西元1045年,宋仁宗慶歷年間,平民畢昇發明膠泥活字印刷術。到了元代王楨改良成木活字。後來隨蒙古騎兵傳到了歐洲。西元1450年德國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隨後傳遍歐陸。

 

(二)活字印刷術的影響

1、                人類可以大量地、高效率地得到信息;

2、                大量複製降低書籍的成本,促進書籍的廉價化;

3、                文化得以拓展和廣泛傳播;

4、                加速新思想、新觀念的傳播。

 

三、大眾傳播時代的文字傳播

(一)    大眾化報紙;

(二)    廣播;

(三)    電視。

 

四、網路時代的文字傳播

建構在電腦網路技術與多媒體技術兩個基本要素之上其最大特性在於具有綜合性和充分的互動性。同時突破了大眾傳播時代大眾化、非目標性、單向、區域傳播的侷限,而以個人化、目標性、雙向互動、全球性傳播成為第四媒體。

 

參、編輯與思維模式的變遷

一、編輯與社會文化的關係

編輯出版是繼承社會文化遺產的重要手段。[5]

 

二、編輯的社會發展論:

編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不同,經濟、政治制度的不同,編輯也具有不同性質與特點。編輯既受一定的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制約,又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6]

 

三、編輯的作用論:

(一)導向作用;

(二)淨化作用;

(三)協調作用。[7]

 

肆、結論:新時代的編輯思維

任何一種大眾傳播媒介在誕生之初都會面對毀譽參半的評價:既能為公眾帶來一種普遍的樂觀主義情緒,同時也能將社會結構中不易察覺的細小裂痕放大、撕開,對公眾的心靈造成劇烈的衝擊。……要不斷完善自己所從事的這一事業,能夠恪守自己的職業道德,忠實於事實、忠實於生活本質應是最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以更具創造力的思維方式為大眾傳播事業、為整個社會進步注入新的活力。[8]

 

心得與推薦網站

王 璿

內心將如何表達它自己?

他人將如何理解?    〈F.尤契夫〉

 透過《心靈、思想與表達法》一書的介紹[9],吾人對於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界限可說是建立起初步的理解──口說文化和書寫文化是兩套完全不同的社會構成原則。

口說傳統由套語(formulas)、主題(theme)、故事類型(story pattern)、功能(function)、結構(structure)的運作方式表現出人類心靈在傳遞訊息時所依賴的表達手法。書寫傳統在教育普及與識字率提高的過程中,逐步取代口說傳統的重要性,同時口說傳統的發展規律受到書寫傳統的制約,最終哲學思辯與邏輯將取代修辭學與詩歌而構成知識的基礎。口說傳統植基於團體的心靈,是集體意識的反映;書寫傳統則將口說傳統固定下來成為標準的文本(text)。

西方啟蒙時代將長期被貴族與教士階級壟斷的知識散布於民間,使得理性成為一切的價值,才有後來的民主與科學。

中國近代的新文學運動在胡適先生提出「文學改良芻議」後波瀾壯闊的展開[10],以白話文來取代半死文字──文言文,可與書寫傳統發展規律作一番對照。書寫傳統在中國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後繼無力,要求從上流知識階層解放出來,回歸到平民百姓的通俗文學。

 

康代育

 

口說及書寫皆為一種文化傳遞之方式。兩者皆以傳遞資訊為主要目的。

口說,為最早的文化傳遞方式,一開始為父子口耳相傳,再者有說書人及老師的出現,並將其口說內容發揚光大;而許多民族或國家文字發展甚晚,便延用學習而來的口說再轉成文字或來傳遞,以台灣為例,早期原住民並無正式之文字,但卻有正式之語言,便能使人們得以繼續流傳其文化。由此可見口說文化的先行性及重要性。

任何文化皆有凋零或轉變之際,然而當口說文化面臨轉變之際,出現了正式的文字來記戴資訊;繼續背負著傳遞的任務,此種文化便為書寫文化

書寫,可以有很多種形式,舉凡將文字表現出來者皆為書寫型式的一種,如書本、海報甚至於近年來興起的電腦使用,更將文化表現的書寫文化推至網路上流傳。書本比起口說能夠長期保存,人的記憶隨著時間容易減少、破碎;而書本除了不正當保存會損毀外,能夠一直保存下去,任何人在任何時間拿起書本便能充分的得到資訊傳遞,保存性及方便性是無庸至疑的。

在今日,口語文化不再那麼狹義,轉變為有聲光的傳播,如電影等;而書寫文化亦由原本單純的記錄傳遞資訊到今日的精緻排版出版。在愈來愈求進步的社會中,口語文化與書寫文化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文化;口語文化方面,近年來也有口傳教育盛行,書寫文化方面,亦有出版教育;在相輔相成之下,盼文化能夠藉由口語與書寫及不可預知的傳遞方面繼續流傳。

 

 

張弘毅

誠如老師對口說及書寫關係的定義:是編輯與思維模式的變遷,更有甚者,是文化的型態的轉移。

        然而對你我而言,似乎很難體會到,一則蘊含想像力、充斥著不確定性般的枕邊故事,和躍然紙上的山水筆墨,曾經對人類文化影響卓著。哪怕它們是無來由的稗官野史,還是如生的造假膺品,除了在所謂文學上紀錄、美學上藝術的工具角色,更完美地完成了一場無盡的" 意象表演 ",從前人到後人,從粗糙到精緻,從翔實到杜撰,不論是口說還是書寫,都賦予想像一片天地。

      早已式微的口說,近年來又幾度重返舞台,帶來許多難以抹煞的回憶,除了記得鐵獅玉玲瓏裡許許多多捧腹的冷笑話以外,也忘不了許效舜白鼻心般的莞爾" 妝 "扮,除了一次次抑揚頓挫的犀利語鋒外,也忘不了馮宋兩人一套套的古裝。口說,的的確確是情境、是概念、也與生活息息相關。就像語言的學習途徑,聽說讀寫永遠比寫讀聽說的效果來得好,我不曉得感官上的設計,是否天生是聽覺先於視覺,亦或是聽覺記憶優於視覺記憶,總感覺聽起來的東西都較易於記誦,如同一首悠揚的歌曲奏過,沒幾次就能朗朗上口。而書寫,在灌輸了我們大腦的資料庫不知凡幾後,更建構出一套屬於個人的思維軟體,讓人在書寫的同時,也以高倍的速度運轉著考慮、反覆著私忖,這是大多時候求短、求快的口說不足的之處。因此無數磅礡的巨作、華麗的詩詞應運而生,而我們也屢屢醉倒在金庸的段譽、古龍的蕭峰身邊,還說著要再喝一杯。

         正因為我們花盡一輩子心血都有聽不完也看不盡的敘述及描寫,才得以襯托出言語和文字的偉大。口說是一種價值,書寫也是一種價值,從口說到傳統,也是一種價值。我們也正用口說書寫,來珍惜、研究著這些口說書寫,在這影音崛起的時代,我想,價值又再次衍生。    

 

玉仙

研究荷馬史詩的學者帕利〈Milman Parry)和勞德(Albert Lord)以「套語」、「主題」、「故事類型」區分出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不同的運作和思維模式,然而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都是人類傳遞訊息的表達方式,口說傳統因書寫體系出現而式微,教育使書寫體系更形完備與鞏固。相同的,以中國的詩經為例,經孔子刪訂到漢朝被視為學子作官的必讀經典,顯然東西方文化在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的演變過程中有相同的經驗。

我們很少有能力對抗歷史的潮流,當書寫傳統成為傳播的主流媒介時口說傳統自然退位,而今網際網路成為傳播的主流媒介,書寫傳統顯然正以極快的速度退居次要的角色,人們在對應這種轉變的同時也調整了不同的編輯方式和思維模式以鞏固主流傳播的地位,簡單的說就是載體變了人的腦袋也變了〈因此,文盲之於書寫傳統亦等同於不諳電腦者之於網際網路,似乎無暇它顧弱勢或文化詮釋權的問題 〉如果我們回顧:電影的出現並沒有使小說的書寫消失,電視的發明並沒有使廣播消失,而是擷取了彼此的特徵或觀點然後繼續進行,口說傳統、書寫傳統和網際網路是否也維持了若即若離的關係呢?或許這中間只是人們有了更多的選擇罷了。

將來會有一本電腦編輯專用手冊,說明電腦編輯如何使用「正確的」---符合電腦精神的字辭、語彙、符號等〈編輯工作的完成表示有一套完備的理性思維作支撐〉,而它會是一本電子書。
語言向來具有包容力,儘管這些電腦語言在書寫傳統裡的老傢伙們看來是嗤之以鼻,但實無損網路世界在虛擬空間裡自建天堂。於是我們也能理解柏拉圖如何對荷馬史詩採取嚴厲批評的態度。當我們歡欣於人人可以成為編輯之際,可從來沒有保證過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好的編輯,千萬別製造太多電子垃圾!

時至今日以及更久的將來,我們仍會利用電腦來傳遞訊息,與全人類溝通,沒有地域的界線,肯定的是:如同口說和書寫的傳統一樣,在網際網路時代中將由電腦擔任主要的傳播媒介,並藉由傳播於大眾,將它的思維法則延伸為全體的行動模式,然後成為文化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意象的流變      蔡英俊  聯經出版
民間文學與語言關係探討芻議__以原住民口傳文學為例    浦忠成   臺原出版
網路文化   翟本瑞    揚智出版
網絡社會的崛起    夏鑄九譯   唐山出版
網際權力      江靜之譯     韋伯文化

(列為讀書計畫書目,受限時間未能竟讀)
推薦網站

http://www.tomorrowfree.com/clickfuture/

http://www.netandbooks.com

~~~~附記(這是我上第一堂課後的心情)

當老師溫和的說明課程進行的方式時
我只有一個念頭___把電腦丟到大海裡
對於電子媒體狂潮我毫無抗體
卻仍依戀著原有的閱讀姿勢
筆端輕揚美麗的文字線條
人與人之間緩慢而攸遠的情意
啊!The good old time
這堂課是我告別的紀念碑
終將如夸父逐日般在無邊的電子資訊中
解我突如其來的生存的焦慮

 

蔡坤哲

 

在世界各地各文明的發展中,書寫傳統不約而同的取代了口說傳統,各有各具特色的文字,而文字本身就是其文明內涵的一部分,如中國、馬雅、埃及的象形文字及西方世界的拼音文字,每個民族都靠著它們使自己的文明能傳承持續下去。其文字中相異的文法、邏輯、造型也反應出獨有的文化特點,法文的爛漫、德文的嚴謹、美語的通俗、中文的豐富與美(如看過周星馳主演的「唐伯虎點秋香」就能深深體會!),反觀只有口語傳統的文化不是已經消失就是瀕臨滅絕,像台灣的原住民單單靠他們獨有的語言來溝通與傳承,卻沒有相對發展出文字來記載,也像是客、佬及南島語系在早期並非具有政治力量的語言,所以他們的文化也就慢慢的斷層而流失不見。

 

    雖然書寫傳統是如此重要,但是口語傳統還是有其不可抹滅的重要性,像是現今有線電視中還有「講古」的節目存在,以及之前風靡一時的「鐵獅玉玲瓏」,其內容多半是中國著名小說、典故,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故事的精采其實就牽繫在主講人的音調、手勢、表情的豐富程度,若化為純文字的閱讀我相信必會遜色許多,更不可能做到雙向互動直接產生的情感與情境,兩者一動一靜各有不同。

 

    上述兩者其最大的不同處是在於有無面對人群,口說傳統需要直接面對,所以必須掌握住當時的氣氛、環境以隨時調整語調,其特色為補充敘述而非從屬敘述、多贅詞或冗長敘述、與日常事物關係密切、強烈的口吻等等;書寫傳統下作者無須面對人群,重點在於腦中思緒的激盪與遣詞用字的拿捏在此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在思維上是如此,而在編輯上現今因有了網際網路的超連結、超本文以及電子書、電子紙的出現而有了大變革,於是乎多元的閱讀與寫作形式應運而生,文本連貫性、線性思考、讀者參與度以及原本作者-編輯-讀者此固定關係也必然面臨重大挑戰!

 

推薦網站

http://www.jfps.tpc.edu.tw/~yoyo/New13_2/cp008.htm   電子紙

    http://home.kimo.com.tw/gggg999999/e04.htm  捲筒式螢幕

     上面兩個網站中有對於此兩種革命性載體作簡單介紹

    http://www.tomorrowfree.com/clickfuture/article.asp?sid=0901

    此網站中有數篇文章對於電子書這個未來出版趨勢的介紹與看法,裡面也有翟老師的文章在其中。

 

陳淑萍

在沒有文字發明之前,訊息、經驗只能心傳口授。由於是口說傳承,即便是相同的內容,也隨著演說者而產生不同,每個敘說者在敘說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文本。

時代演進,將人類社會由口說傳統推向書寫傳統。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之間的不同,不僅是與文化表現上的不同,在思維邏輯上更是大異其趣。書寫傳統以哲學思辯和邏輯分析為基礎;口說傳統採情境式的方式,不單只靠內容來記憶,還包含語調、身軀姿勢、樂器操作等。口說傳統與書寫傳統,既是二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其在閱聽上的感知過程即不同。書寫傳統能將難以捉摸的聲音世界予以視覺記載,不過其亦減低了聽覺、觸覺與味覺的功能﹝註1﹞。在老師講義中亦提到「人類學中對初民、原始社會的討論,實際上是對『口說』和『書寫』的區分勞德(1970: 21ff)指出,沒有書寫的人們,是以聲音集群來思考,而不是以字來思考」。在此筆者想舉孩提時期的思維模式作一個小小的類比。我們知道幾乎所有的幼兒都是先學會語言表達後,再學會用文字表達,﹝譬如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也是先學會說,再認識文字,一般教兒童閱讀,也是先教朗讀,再進行到默讀。﹝註2﹞﹞所以在對書寫文字沒有概念的幼兒,他們的「閱讀」是媽媽的床頭故事,是一種聽覺而非視覺的感知過程。

 

1  Marshall  McLuhan的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中文為葉明德譯《傳播工
           具新論》﹞

在手抄文字一段中提到「音標字母是一種視覺官能的強化延伸,故在任何一個文字性的
文化裡,音標字母減低了聽覺、觸覺與味覺的功能。」

 

2  如何加強指導學生朗讀能力,張白珍

在小學的課程標準裡,規定年級愈低,朗讀教學份量愈重。以年段來說,低年級朗讀要
比默讀多,中年級朗讀與默讀各半,高年級默讀要比朗讀多。若依教材的性質而言,又
不同了。例如︰兒歌、民歌、新詩、謎語、戲劇、童謠、演說詞等等,不論年級高低,
就得用朗讀比較適宜了。

〈朗讀的教學價值〉

   ◎可以幫助初學文字的人,加強字音、字形、字義的結合,初學者可由「字聲」聯結字形與字義。

   ◎朗讀可以幫助記憶。因為朗讀的過程、經過︰文字↓眼↓腦↓口↓耳↓腦,所以可以幫助記憶。

   ◎朗讀可以幫助文義的瞭解,因為朗讀要用聲調、氣勢,抑揚頓挫、輕重緩急來表達文字意義與
      感情。

◎朗讀可以訓練說話的語氣,並從朗讀中,欣賞文章內容敘述情境。亦可提升欣賞的境界,有些文
    體,例如詩歌、戲劇等,若用朗讀,其欣賞的境界,自然比默讀高。

 

楊翔任

隨著時代的前進,紀錄的方式也跟著一直在進步,而最先開始是文字未發明時以口說傳統,第二是文字發明後以書寫傳統,第三現在則是以「圖為主、文為輔」的方式紀錄,例如:古人常用文章來歌詠景色,蘇東坡的赤壁賦如果無法用文字完整傳達旅遊的心得,而必須藉助影像去紀錄旅遊,影像就成為與讀者溝通的最佳工具。這點可以從五年前、十年前大部分的旅遊書籍都是用文字紀錄,演變至最近一、兩年的旅遊書改以影像來紀錄可以看出;因此如果不能用文字來感染讀者的心思,利用影像會是最直接而且效果最好的方式。

推薦網站

http://lib.ncl.edu.tw/isbn/index.htm

該網頁所屬資料庫由國際標準書號中心負責製作,收錄民國78年7月迄今,臺灣地區出版機構的基本資料,及其所申請之國際標準書號(ISBN)、新書預行編目(CIP)的書目記錄。除具完備之系統檢索功能外,並提供國內外各圖書館、ISBN 出版機構書目資料下載服務,及《全國新書資訊月刊》專文和新書介紹電子版。91年起新增ISBN、CIP及書目下載帳號的線上申請;申請進度查詢與電子報等服務項目,說明如下:內容有:

   1. 書號中心導覽:
   提供該中心各項業務介紹及申請表格,包括
ISBN(國際標準書號)、CIP(出版品預行編目)、ISSN(國際標準期刊號)及ISRC(國際標準錄音錄影資料代碼)。

   2. 新書月刊:
  
每月提供《全國新書資訊月刊》專文電子版內容。

   3. 新書介紹:
  
可檢索查閱《全國新書資訊月刊》近三期新書介紹,包括新書影像、書目資料、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提要、目次等。

   4. 書目資料庫:
  
可依各項檢索點查閱近三個月即將出版之新書、已確認出版的圖書、以及臺灣地區所有申請 ISBN的書目資料。

   5. 出版機構網:
  
具全文檢索功能,可檢索各項出版機構資本資料,例如輸入"重慶南路"即可查得所有重慶南路上的出版機構名錄。另可依出版範圍之分類,連結至各出版機構網站。

   6. 線上申請:
  
提供出版機構ISBN、CIP、書目下載帳號、申請進度查詢、確認出版回報等線上即時服務。

   7. 下載專區:
  
提供一般使用者查詢註記資料下載,以及已申請帳號者以ISBN或其它方式進行批次書目資料下載。

   8.電子報:依訂閱者所需,發送每月新書介紹內容。

 

陳應強

「阮是可愛的女紅妝,生做是古錐淡薄阿聳……。」還記得這個曾在電視界造成一股旋風的節目—「鐵獅玉玲瓏」嗎?穿著極盡誇張的兩位說唱人,坐在廟口,伴隨著樂器,訴說著那一段段從以前流傳到現在的故事。

    雖然說像說書這種口說傳統,在現在的社會祇是扮演著娛樂的角色而已,但是,在書寫系統還未臻完備的時期,它可是肩負著傳承文化和教育民眾知識的重責大任阿!我們不要追溯到四五千年人類還沒發明文字時的口說傳統時期,想想我們的爺爺奶奶就好。為什麼不識字的他們知道三國演義?知道做人的一些基本道理?

毫無疑問的,詩歌、廣播劇這類的口說系統是他們習得知識、做人道理的重要功臣。但是,以口說系統為交流的方式畢竟有其缺點。雖然看似很有創意,但若每個說書人為了創意或為了迎合聽眾的胃口,擅自添加或減少某些元素,這樣勢必會造成講同一件事,卻有很多版本的情況,則知識也會跟著紊亂,無疑會阻礙人類文明的發展。因此,隨著書寫系統發展完備以及政治力的強力介入,漸漸的取代口說系統。這不僅使的知識能夠定於一統,而且隨著時間的遞嬗,我們現今的文化也得於保留下去,不致被後人所遺忘。

到底口說系統和書寫系統哪個比較好;或者哪一個比較重要呢?老實說,這真的是無從比較。它們都滿足了不同時期人們對於知識的渴望,也都完成傳承文化的重責大任。慶幸的是,口說傳統因為科技的發明,結合了聲光影音文字效果,呈現更多元的生命力;而書寫系統的發展伴隨著印刷數的普及和網路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我們的知識流傳越來越快速。生活在這個口說系統和書寫系統共存而相得益彰的時代,誰說我們不是最幸福的!

 

推薦網站

        中文最早的書寫文字竟然不是甲骨文?這到底怎麼回事?到下述網址看看吧!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721000/7210412.stm

民間文學又稱口傳文學或口頭文學,一般認為民間文學有三個主要特徵,即口頭性(或口傳性)、變異性及集體性。

 

       

徐程遠

相對於作家文學的以文字傳達,民間文學以語言口傳,口傳性當然就是其基本特徵。口傳靠記憶,記憶卻常只能記重點,而不易記細節,因此經聽聞、記憶之後的再傳述,通常就不可能是完全的複述。特別是篇幅較長、內容較多的作品,更不可能完整地重述。加上講述人個人情性的差異,講述時空、情境的不同,在在都會使作品在流傳過程中有種種變異。也就是說因為口傳性,就必然會帶來變異性。而作家文學以文字為媒介,文字既經寫定,就可以不變,可以有著長存的預期。在流傳過程中,除分別會有的傳抄或印刷中無意的小誤之外,一般來說,作品一經寫定,就不再變異。也就是說,相對之下作家文學作品的常態是固定不變的,民間文學則是流動變異的,這應該就是口傳文學跟書寫文學的最大差異。

                      雖然以書寫方式傳承的文化在歷史上較具有一致性,但我認為深具地方文化色彩及傳承人的個人風格的口傳文化,在當時教育不普及的背景之下,說書人的確在文化的傳承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姑且不論內容的真實性,他滿足了當時沒有機會接觸到當代或歷代文化的平民百姓,讓他們成為另類的<歷史的見證人>。

          關於民間文學特徵,當然還有其他不同的說法,有的會在這三項主要特徵之外,加上「人民性」「民族性」以及「傳統性」「匿名性」等。但這三項是最為普遍提及的特徵。

 

 

林小玲

在教育尚未普及的時代,許許多多的人都是文盲,無法用文字來記載或表達一些事情,只好靠著傳統的口說來傳遞一些訊息了,口說傳統是利用人們豐富的表情,活潑的肢體語言,來傳遞人們當時的心境,也會受到當時的氛圍所影響。

荷馬的詩歌是利用套語來記憶,就像是相聲在演說時,總是有一定的韻腳在,利用押韻不但好聽,也好記。小孩子在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都是單音、雙字的發音,如:ㄇ一ㄢˋㄇ一ㄢˋ〈表示想吃飯〉, 雖然口說傳統的一些語詞,到了書寫傳統,並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書寫傳統必須靠邏輯來記憶〉,但是口說傳統可由歷代的累積來了解其意義。

書寫傳統必須是靠文字來接續,有了文字以後,人們的思想跳脫了時、空的限制,而發展出更複雜的邏輯思考模式。利用文字的紀錄人們可以認識了解到幾千年前祖先的生活習慣、文化風俗、歷史背景…等。這些如果是用口說傳統來傳遞的話,可能再經過幾千年後,一切都煙消雲散了吧。

可是誰能指出口說傳統語書寫傳統孰優孰劣呢?這是沒有一定的準則,因為其各有優缺點,只能說從口說傳統到書寫傳統,代表著人類的傳播媒介的改變,傳播媒介的轉變也表示了社會、文化的變遷。就如同現在的時代已經走向電腦的「超文本」時代,傳統的紙張、書籍都已慢慢的被變腦格式化所取代了。

推薦網站

http://www.wei1105.idv.tw/comp/d.journal/alit.htm


horizontal rule

[1]威爾伯施拉姆。傳播學概論。頁10。新華出版社。1984年9月。

 

[2] 同前註。

[3]袁軍。新聞媒介通論。頁10-12。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6月。

[4]張堂錡。編輯學實用教程─以報紙副刊為中心。頁5。業強出版社。2000年元月。

[5]中國出版發行科學研究所科研處編。編輯學論集。頁157。中國書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6]同前註頁156。

[7]劉光裕、王華良。編輯學理論研究。頁263-269。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9月。

[8]閔惠泉主編。出版編輯學通論2001。頁185-186。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年3月。

 

[9] 翟本瑞。心靈、思想與表達法(上)。頁262-299。1993年。唐山出版社。

[10] 1916年8月,胡適首次提出著名的「八不主義」,內容為:(1)不用典;(2)不用陳套語;(3) 不講對仗;
(4)不避俗字俗語;(5) 須講求文法;(6) 不作無病呻吟;(7)不摹仿古人;(8)須言之有物。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