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台灣小而美》
論及糧食,中國先哲的「民以食為天」首先宣示人類吃的權利,兩千多年後西洋的馬爾薩斯第一個指出「吃權」之先天不足,人的再生產速度快過於生存資料的生產速度時,何以可能人人享受吃飽權呢?於是談糧色變,兩百年來一旦出現問題,無不祭起馬氏定律之大旗,把人口問題當著標的,讓學術的理論,政治的利益任意投射。 全世界每年有八.四億人營養不良,在非洲每五人之中有兩三個在挨餓,何以如此?是人的再生產速度快過糧食之生產,從而每個人頭的糧食平均數下降嗎?非也。FAO世界糧農組織在十一月的羅馬糧食高峰會議上有一個「走向二○一○年報告」,指出三十年來每人每年的糧食生產量平均以百分之一.五的速度成長;三十年前全世界平均,每個人獲得二千三百卡的食物熱量,今天增加到二千七百卡,提高了百分之十八。即便到二○一○年全球人口增加到七十億,每人每天的熱獲得量就生產可能性而言仍舊在提高。開發中國家可提高到二千七百三十卡,發達國家為三千三百卡。既然有足夠的能力生產糧食,何以有飽有饑?乃因「吃權」依靠購買,貧者鈔票不足於是免談。 第二個談糧色變的問題,是所謂全球糧食的庫存安全係數問題。一九九五年美國農業部發布危機預報,說一九九六年全球穀物減產百分之三.七,全球庫存量將降到消費量的百分之十三.四(僅供全球四十九天之消費),然而羅馬會議上,英國的IGC報告(以及FAO),卻估計一九九六年穀物生產增加百分之二.五,其中小麥更高,是百分之四,庫存安全係數可能是百分之十六左右,雖然仍不滿足FAO之安全標準。 一九九三年以來全球庫存安全係數連續下降,確實令人擔心,原因何在?美國有一種說法叫做「窮國暴發戶」,許多亞洲高成長窮國,有了相當的外匯,於是逐漸減少農業的自給率而擠入傳統的國際糧食市場,由於他們的「搶購」行為而使均衡的國際糧市價格飆漲和庫存減少,這些暴發戶主要是指中國大陸、印尼等高成長人口大國。對於這種似是而非的理論,歐洲人的看法卻不同,他們說九四年以前大陸一直是糧食淨出口國,九四年也只淨進口四.九百萬公噸的糧食,而日本才是天字第一號淨進口大國,日本國內的糧食只夠一個月的消費,下一個月的糧食正在運輸的海洋上,為什麼沒有人責難日本「寅吃卯糧」的不安全係數呢?為什麼國際糧食賣主不願買主越來越多,買賣越做越大呢?原來糧食出口大國,等待更高的糧價刺激,然後再逐步擴大種植面積,避免因為突然變化而引起的糧食過剩的風險。 GATT的烏拉圭回合之後,全球糧食市場面臨結構性變化,即買賣雙方的管制大氣候已改變,糧市由相對剩餘過渡到以需求導向的賣方市場,這樣的轉變其實大大有利於糧食出口大國(諸如美國)。英國的專家們認為要想糧食安全係數長期穩定,開發國家應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和國際貸款的良好信譽,以滿足日益成長的淨進口需求,尤其要有能力承受短期的糧價升高。此外,進口國應有足夠的經濟機制把國際糧價轉化為刺激本國糧食生產潛能的訊號;為此必須不斷增加國際糧市的透明度,將各國政府干預減至最低程度,使糧食的進出口流動切實反應自由競爭的能力。 在中長程發展上,FAO在羅馬會議上有兩個詳盡報告,均預測未來人口平均的糧食生產量仍將不斷提高,即使到二○五○年人口增加到一百億,糧食也不成問題。然而營養不良與饑餓現象尚難消除,因為非洲的許多糧食進口國有效需求不足,沒有足夠的外匯購買力,因此發展經濟才是解決全球糧食問題的根本所在,那些人口過剩、生產極限等等理論不是表面觀察就是有意渲染。 (本文原載於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五日《中國時報》) |
[ 上一篇 ] | [ 回《我愛台灣小而美》目錄 ]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