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台灣小而美》
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一九九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在北京落幕,在這個號稱「迎接跨世紀」的重要會議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發展『九五計畫』和二○一○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按慣例此建議將在一九九六年三月的「全國人民代表會議」上審議,通過後則正式執行。 大陸自一九五三年開始實行五年計畫,一九九六至二○○○年的五年計畫是為第九個,故簡稱「九五」計畫。「九五」的目標是甚麼?「九五」完成後大陸的實力又如何,這些諸多的未來風雲台灣自當未雨綢繆。 「九五」的總目標可概括為鄧小平復出政壇時的一句口號:本世紀末實現人平GNP「翻兩番」。即二○○○年是一九八○年時的四倍,由此算得二十年間所需要的年平均成長率是百分之七.二。這是一個怎樣的水準呢?恰巧是台灣創造奇蹟的二十年黃金時代所曾保有的世界優秀紀錄,大陸確能做到嗎? 一九八○年大陸人平GNP是四百五十六元人民幣,去年這個指標已成長到三倍多,過去十四年內平均成長率為八.五,已超過上述平均七.二的要求,未來的六年實際上只需要有百分之六的平均成長率即可完成任務。據我統計,過去四十年間大陸執行計畫指標的成績並不錯,超額完成年成長率計畫的年數係百分之六十五,而且超額的幅度大於計畫欠債的幅度。由此觀之,若無重大不測因素出現,翻兩番不僅不是空話,而且極可能提前實現。面對這個無情的「現實」,大陸與台灣難道還在龜兔賽跑嗎? 至於美元計算的GNP總量,國際上目前有兩套算法。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公布,九一年按人民幣實際匯率(一美元兌四.七人民幣),大陸的GNP是四千三百億美元,排名世界第十位。按照大陸的發展規劃,二○○○年將成長到九千三百億美元,由第十位升到第七位;二○一○年為一兆九千二百億美元,升到第四位。若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九一年為一美元合一.二元人民幣),二○○○年大陸GNP將成長到三兆六千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二位,無論兩種算法差異如何,大陸成為經濟大國將是事實。 然而經濟大國與富國之間並無等號相連,國家之富與強取決於人口平均的物資產品生產量和消費量。美國哈佛大學珀金教授(D. Peking)做過一次詳盡的比較分析,按鋼、水泥、化肥、棉布以及每日食物的熱量攝取量和醫生數量考核,大陸九○年代初只相當於「四小龍」七十年代的水準,實際的人平收入在一千美元左右,與四小龍相比大約落後四分之一個世紀。 大陸真正達到「跨世紀轉變」的目標,還有三個「老大難」(大陸俗語,老的大的難的問題):人口、農業和低效。 人平收入公式中人口數是分母,人口越多在相同收入情況下人平收入下降,這就是一般的「人口論」看法;居民不僅是消費者更是生產者,人口多也會刺激生產上升,這是「人手論」的人口觀。「人手論」不無一定道理,然而在十八歲之前,人口增加始終是人之口增加,而非人之手增加,八十年代裡鄧小平指示大陸人口在本世紀末控制在十二億之內,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顯然已無可能,鄧氏遂而改口為「十二億左右」,增加了彈性,遺憾的是大陸人口已突破十二億。雖然各家人口預測的結果有不小差異,但比較一般的結論是,二○四○年以前大陸人口仍然繼續成長,此後方將進入零成長和負成長階段,人口最高數在十四至十五億間,換言之比今天還要增多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大陸農民能養活自己的同胞嗎?這是目前國際上第一個有關的爭論(詳見《中國時報》一九九五年十月六日)。第二,最近十年內至少有兩億個農村剩餘勞動力,每年至少有一千五百萬雙手等事做。第三,九十年大陸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是百分之五.六,估計到二○四○年左右這個比例將上升到百分之十七,屆時三億左右的老年人口將為另一項世界之冠。七八年老年人口的離退休費為十七億,八六年為一百七十億,下世紀初這筆費用將加到三千億而超過國防開支,養老金制度如改革,這個老年的包袱交給誰? 大陸農業的先天問題是人多地少。隨著現代化的發展,農業用地日減,田野上生長的不再是綠色的莊稼,而是與日俱增的瀝清。在過去的十多年中,日本種糧地轉向非農用的比例是百分之五十二,台灣為三十五,大陸正在以差不多每年一個台灣國土面積的速度減少可耕地,後果不堪設想。中共元老陳雲有一句名言,無工不富、無農不穩,如果大陸快速成長中失去農業,美妙遠景面目全非。 最後一個老大難便是效率,這不僅是個技術問題,更多涉及制度,例如如何解除企業的投資饑渴。遏制投資無效膨脹,如何打破鐵飯碗提高工效?從改革的經驗來看,「不改無效,一改就鬧」,真是進退維谷,企業破產法遲遲不見落實就是有著難言之一例。 儘管如此,大陸的現代化已是推上跑道的飛機,是起是落歷史自有評論。說句書生氣十足的話,兩岸如果情同手足,台灣會看熱鬧而不幫大哥一把嗎?大陸會顧面子而不說拉大哥一把嗎?於是洋人驚呼:「江山萬里情,中國人真行!」 (本文原載於一九九五年十月十日《中國時報》) |
[ 上一篇 ] | [ 回《我愛台灣小而美》目錄 ]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