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台灣小而美》
論迷信問題,近來成為台灣社會的熱門活動。迷信不僅是台灣現象,也許是後現代的一種返祖現象。迷信一詞在歐洲源自拉丁文
Supersitio,始終是一個貶意的字眼兒,至少在德文中,說你迷信(Aberglaube)等於說你愚蠢(Dumm),原因何在?其中一個可能,在於迷信是「顛倒了的信仰」,顛倒了什麼?據德國哲學界的解釋,顛倒了十五世紀正統的、主流的基督教信仰,因為迷信者迷於非神的超自然力,勝過迷於耶穌也。 大多數人從科學的定義討論迷信是否為科學,然而十分遺憾,至今「科學」並沒有精確無誤的定義,在「科學學」甚為發達的德國,大體上對科學有兩種界定,一種是:科學是一定領域內獲得論據支持的知識和創造性研究;另一種是:科學是一定時期內確保人類取得必要知識的研究、學說和文獻的總合。可見核心定義是知識,那麼什麼又叫知識呢?知識是符合一定檢驗標準的各種資訊。由此出發在狹義上,迷信不符合科學的定義,因為缺乏滿足嚴格檢驗標準的前提;但在廣義上,迷信也可認為是科學的研究方法之一,因為人類的知識是發展的,今天尚未獲得論證支持的認知明天則未必,這種知與無知的轉變正是科學的活動結果。也許因此,在德語國家迷信、占星術、玄學等列入民俗學,而民俗學是科學體系中的一個部分。 台灣的迷信問題並非上述的迷信科學性爭論,而是社會病問題:一、什麼樣的社會能形成如此龐大的複雜的迷信市場,買者上至達官顯貴,下至一介平民;賣者上至學富五車,下至目不識丁,尤甚者台灣的迷信市場是邊際遞增的,賣迷信的增加速度不如買迷信的速度,因此是一個超利潤的賣方壟斷市場;二、為什麼迷信能成為政府公權力失效的補償品;三、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相信迷信而不是研究迷信;四、為什麼在大眾傳播媒體上迷信會氾濫成災。 答案分別如下:一、民眾因社會之亂而失去安全感,政府的「寬心丸」價廉物不美,遠不如算命先生推銷的古老秘方--「好不好命中定」。於是命相士的門庭若市、車水馬龍,祈福禱運的信眾中改命換運的寵兒機率幾何無從稽考,但算命先生因此鴻圖大展,獨占「好命」確是不爭之事實;二、民主社會的建設好像寫一本書,有作者更有校者。民主的「校者」是在野黨和民眾,任務在於「校對」錯誤。儘管政府標榜「民眾是頭家」,其實只是欺人的口號,校對的權力旁落於各路政客,不幸的是政客們向來只有「公正與道義」之標籤,而瓶子裡裝的卻是爭權奪利。權力與權力制衡的灰色地帶形同真空,迷信自然趁虛而入;三、批判迷信的力量來源於本世紀末最新的哲學智慧即決定論與非決定論、因果論與非因果論的統一。很遺憾台灣的大眾哲學,在目前國內外政治環境下決定論、因果論是主流。面對「統、獨」決定台灣前途的意識流;面對「娼則富」的因果律,有幾多先知先覺者有勇氣逆水行舟;四、一個病態的不健康社會,麻醉和笑料一定是娛民(說是愚民未嘗不可)的最佳商品,真真假假一定是這種商品的最佳行銷策略,因此「鬼話連篇」這樣的節目也可明目張瞻的在電視媒體上大放異彩。 社會假定由三部分人平均組成,三分之一的賣迷信,三分之一的買迷信,三分之一的不聞不問。如果不制止迷信,這種三分天下的均衡就會破壞,因為迷信會傳染,幾年之後這個社會就會變成一半人賣迷信,一半人買迷信,沒有了不聞不問者。試問誰又來「創造」鈔票呢?沒有了鈔票,還有人賣迷信嗎?恐怕不會。等到這時候買迷信的人方有覺悟為時已晚,因為全社會的經濟已經破產,嗚呼!迷信。 (本文原載於一九九七年八月四日《中國時報》) |
[ 上一篇 ] | [ 回《我愛台灣小而美》目錄 ]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