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空間言論廣場
編輯部
資訊社會學是一個新興的學術領域。雖然,長期以來,學界對於社會網胳以及電腦媒介溝通的討論已經累積出相當多的成果,然而,網路文化的發展也還只是這幾年間的事,網胳研究以及對電腦媒介溝通的討論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網路文化,但並不足以全面掌握網路文化的特性。網路文化發展迅速,甚至逐漸入侵到真實世界來,必須有一門專業學科,處理資訊社會的相關議題。雖然,大家都意識到資訊社會學的重要性,但對於資訊社會學在研究領域、研究方法、研究議題上的認識仍相當有限,大多只能從既有學科訓練和研究,來探討關於資訊社會的諸多議題。
社會學成立之初,許多學者針對此一新興學門多所爭議,為此一學科確立了研究領域、研究方法、研究議題,讓社會學成為不同於傳統社會研究的客觀學問。雖然,這些爭議隨著社會學的具體開展,有些觀點逐漸成為成為社會學的共識,也有不少討論被世人所遺忘,然而,社會學就是在這些爭議與討論過程中,逐漸確立了學科的性格。同樣的,我們期待在爭議過程中,台灣學界能夠孕育出資訊社會學的馬克斯、涂爾幹、韋伯,或是齊默爾。
由於資訊社會仍在快速發展中,很難完全掌握其特性,至少在資訊社會學發展初期,我們必須忍受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感,很難用當前嚴格意義的學術標準來要求它,所以更應該要有一個場域,能夠鼓勵有興趣的朋友,多多發表自己對此一領域在研究領議。為此,本刊特別設計本「虛擬空間言論廣場」,希望讓對此一領域研究取向有興趣的朋友,能夠針對某一議題,提出自己的想法,供他人參考討論。本期,先由本刊編輯委員率先提出各自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帶起大家對相關議題的興趣。
討論議題
網路上的身份認同
黃厚銘(政大社會系)
歷史發展與行動者
吳齊殷(中研院社會所)
數位落差
曾淑芬(元智資訊社會所)
資訊社會中之經濟行為研究
羅家德(元智資訊社會所)
網際網路與地震救難
張維安、胡嘉志、陳仲偉(清華社會所)
網路傳播
郭良文(世新大學傳播所)
資訊未來
翟本瑞(南華大學社會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