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子女基礎教育的問題與因應策略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學位班研究生
王永裕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台灣在1990年代起,透過婚姻仲介業者的引進下,越來越多外籍與大陸女子透過婚配關係成為我國的新移民(夏曉鵑,2002),至民國九十八年十月我國總人口數為23098049人,而外籍配偶總人口數則為427779人,其在總人口數中所佔比例為1.85%(內政部戶政司,2009)。此種人口結構的改變,不僅對於社會文化產生衝擊,在兒童教育方面也產生許多問題。
此外,根據教育部統計處資料顯示,新移民子女就讀國小階段的學生數近年來有逐漸增高的趨勢,在民國九十四年時,就讀國小的學生數計有1827281人,其中新移民子女則有53334人,及至民國九十七年時,就讀國小的學生數計有1672764人,而新移民子女則有113173人(教育部統計處,2009)。
由上述資料可知,民國九十四年起,臺灣地區國小學童總人數成減少之趨勢,然而新移民子女卻逐年增加,其在國小學童總數中所佔比例由2.92%逐年增加至6.77%,可見台灣人口結構已逐漸產生質的變化,人口異化的程度越見顯著,不僅對我國未來人口素質有所衝擊,亦影響到我國未來教育發展。誠然新移民子女對於減緩我國少子化的現象有所助益,但新移民也常因為語言、文化及生活習慣的不同,而衍生出許多適應上的困擾,此外,部分新移民對於下一代的教育方式也有許多潛在的問題。因此,這些新移民子女的學習適應問題,自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所在。
第二節 新移民的定義
新移民係指甫移民到另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士。在台灣,部份新移民人士本身的謀生技能不及本地人士,使得不少的新移民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因而需要社會保障的支持。而本研究所指稱的新移民子女,係指本國籍男子與外國籍女子結婚所生之子女,亦即原國籍為中國大陸、越南、印尼、泰國、緬甸及菲律賓等國家女子與台籍男子婚生之第二代。
第三節 新移民面臨的適應問題
一、社會歧視
外籍配偶於1980年代末期開始普遍出現於台灣各地,由於她們多係來自大陸、越南、印尼、泰國、緬甸及菲律賓等較貧困的地區,且其外貌及語言腔調與台灣地區人民有所差異,而在台灣媒體眼中這些外籍配偶又是一群教育程度低落的外來者,她們所結婚的對象則又多是台灣社會中低階層的男性。因此,在台灣社會中,常可見到外籍配偶被形塑為弱勢者或社會問題製造者,不被台灣社會所認同。
及至近年來,台灣社會開始思考外籍配偶此一名詞可能帶有歧視的意思,同樣是居住在台灣的人,不應因為其原國籍而被冠上如此刻版化的稱呼,此後,方才以新移民稱之。張敏華(2005)於其研究中指出,我國媒體長期對新移民以「非我族類」的新聞框架加以呈現,對主流社群而言,無非就是經由此一框架繼續強化其優勢的地位,但對弱勢族群而言,產生的效應可能不僅只是將之邊緣化而已,一如媒體報導的各種治安、族群問題都可能真的產生,媒體與為政者不可不慎。
二、文化適應困難
新移民中除中國大陸籍移民所信仰之宗教與我國大致相同外,其餘國籍者多有所差異,其中越南及泰國籍移民信奉佛教,菲律賓籍移民則信奉天主教,印尼、馬來西亞籍移民則多信奉回教,不同宗教衍生出不同背景的生活習性,而不同生活習性的人生活在一起時,其內心調適自有一定的困難度,如要完全融入我國文化,勢必需要經歷長時間的適應才能完成,期間,或會因無法適應而與夫家間產生衝突,造成社會之負擔。
此外,新移民的飲食文化與我國亦有極大差異,新移民來到異鄉後需重新適應新的飲食習慣,例如飲食上,東南亞地區吃不完的東西不習慣放著第二天再吃,此外,他們喜歡原味的東西,煮菜也多半是原味的,不太會加太多的配料。因此,除了文化差異造成新移民精神層面之壓力外,飲食問題亦造成其困擾,使其在此雙重壓力下文化適應愈趨困難。
三、語言隔閡
新移民女性多來自中國大陸、越南、印尼、泰國、緬甸及菲律賓等國,除中國大陸籍女性可用中文或閩南語與家人溝通,印尼籍女性可用客語與本地客籍丈夫及家人溝通外,絕大多數新移民女性都無法以中文、閩南語與家人溝通。而他們遠渡重洋來臺灣,思鄉的情緒在所難免,若夫家不予以體諒,外籍配偶來臺生活適應更是雪上加霜(陳恕烈,2008)。故此在言語溝通困難的情形下,使得新移民女性的人際關係大為降低,無法融入我國社會文化,形成生活適應之困難。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瞭解新移民子女於國小階段所遭遇的學習問題,並進一步去探討影響新移民子女學業成就的相關變項,從而提出相關解決策略。因此本章分為二節,第一節論述學業成就之定義,第二節則就與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成果加以整理論述。
第一節 學業成就
一般而言,學業成就乃指學生在學業成就測驗上的得分(吳裕益,1993);簡單地來說,學業成就乃學生在校學科上的學習結果(黃淑玲,1995)。亦即,教師透過課堂間的紙筆測驗、觀察、各式評量方式等客觀公正的方式,用以判斷及衡量學生的學習成效。
影響學生學習成就的因素繁多,綜觀國內學者之論述可知,其探討的範疇約略可分為「個人」和「環境」兩方面,「個人」方面的研究乃以智力(兒童的天賦能力)或遺傳為主, 牽涉個體的生理(如視、聽覺等機能的障礙以及一般健康狀況等)和心理因素(個人的人格適應、動機、態度與學習習慣等),而「環境」方面則以家庭(如家庭社經背景、父母職業、教育程度、父母教養等)和學校的因素(師生關係、同儕關係、教學方法、課程與教學等)為主要論述範疇(陳仕宗,1995;陳怡華,2001)。
第二節 學業成就相關研究
謝佩均(2001)於其「原住民國小高低學業成就生學習適應之比較」研究中,綜合了歷年來有關影響學業成就相關因素的研究,指出除了智力之外,影響學業成就的後天因素很多,舉凡心理、家庭、學校皆是,其中又以自我概念、成就動機、學習適應、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的教養態度對學生學業成就有影響,而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的教養態度更是其中影響最大的因素,亦因這兩項影響學生學業成就最大的因素都來自於家庭,因此,家庭的因素對孩子來說格外重要。
陳美惠(2002)則在其研究中發現到新住民女性母親教育程度愈高,新住民子女學業成就愈高。她們因本身在原屬國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又有語言隔閡問題,無法適切輔導子女的課業,以致新住民子女在學習行為和學業表現遭致莫大困擾。而謝慶皇(2004)在其「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研究中則發現,新移民子女並非全屬於學習的弱勢,新移民子女在注音符號、國語科的學業成就的學習上並沒有受到不利的影響。
此外,廖張鷬(2008)在其「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及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中縣某國小為例」中則指出外籍配偶家庭氣氛越和諧,其子女在語文領域、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領域的學業表現越佳。而家庭經濟狀況越好,其子女的學業表現亦較佳。
賴建戎(2008)在其「高學業成就之新移民子女家庭教養方式與學習適應之研究」中指出,和諧的家庭氣氛,父母教養角色的互補,有助於新移民子女獲得較好的學習成果。曾馨儀(2008)亦發現,家庭對子女教育的態度也會嚴重影響新住民子女的學業成績,所以在進行學童課業輔導時,要先瞭解學童學習成就低落之原因,才較能有效提升學童學習成效。
綜合上述研究可之,新移民子女的學業成就與家庭密不可分,在探討其學習問題時,除需注意其學習能力其學習態度外,亦因考量其家庭環境,方可提供新移民子女最好之學習輔導。
第三章 新移民學童國小教育問題分析與因應
第一節 新移民子女就學現況分析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資料顯示,民國九十七年新移民子女就讀國小學生人數計有113173人,其分布多位於臺北縣佔總數之比例為17.18%,其次則為桃園縣佔總數之比例為10.9%,其後則為臺中縣、臺北市、彰化縣、高雄縣、高雄市、雲林縣、屏東縣、臺南縣、嘉義縣、苗栗縣、新竹縣、南投縣、臺中市、臺南市、宜蘭縣、基隆市、新竹市、花蓮縣、嘉義市、臺東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等(教育部統計處,2009)。
而在新移民子女國籍分布方面則以中國大陸籍佔36.33%最高,其次則為越南籍31.26%,印尼籍18.24%,菲律賓籍3.73%,泰國籍2.76%,柬埔寨籍2.24%,緬甸籍1.53%,馬來西亞籍1.08%,而其他非東南亞地區國籍者總和則佔2.83%(教育部統計處,2009)。
綜合上述資料可知,我國現階段國小教育體制中,新移民子女多位於台北縣,且多數為中國大陸籍,其次方為越南籍,而其餘東南亞國籍者則僅佔少數。
第二節 新移民子女的教育問題分析
一、社會文化差異
新移民來自不同文化地區,常需面對跨文化適應與生活價值觀差異的衝擊,而新移民多數隻身在異地社會中生活,在受到社會文化歧視又缺乏社會支持與人際互動機會下,新移民對於養育子女的知識缺乏,此外,文化觀念的不同,亦使其無法輔導下一代課業及給予適當的關懷,使新移民子女在學習上之條件不如雙親皆為本國籍之學生。
二、經濟弱勢
外籍配偶來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為了改善原生家庭的經濟環境,或者說是為了改善本身的經濟狀況,所以遠渡來台灣,因為她們在當地的經濟生活較差,希望藉由婚姻來臺灣可以有良好的生活及經濟收入(廖張鷬,2008)。此外,若以社會階級來看,他們是屬於較底層的階級,若底層的結構增加了,能夠造成階級流動力量,唯一的就是透過學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養成(林式州,2009)。綜上所述,可知新移民子女多半來自於經濟弱勢之家庭,再加上新移民本身教育程度不一與語言隔閡的影響,從而導致新移民子女在求學環境上相較於一般學童弱勢,兼且生活無法得到妥適的照顧,因此成為弱勢中之弱勢,使其在學習上產生不利的影響。
三、語言學習問題
語言是兒童社會化過程與智能發展的重要媒介,而課業的學習亦須奠基於相當程度的語言能力。因此,語言能力的培養對於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發展影響甚鉅,就雙親皆為本國籍的兒童來說,在語言能力的培養上,問題自不甚大,然而對於父母親為非本國籍,亦或非中國大陸籍的兒童而言,其父母需以不熟悉的語言( 台語、國語或客語)教育子女,自然會遭遇許多的困難。
謝慶皇(2004)指出「語言」不外乎有三大作用:一是文化傳承的工具: 二是人際溝通的橋樑:三是知識學習的仲介。以台灣社會而言,環境中充斥著「雙語」的現象,從日據時期的皇民化運動,改說日語,但家庭中仍以閩南語為溝通的主要語言,到國民政府來台推行國語時,一般社會大眾仍是以閩南語交談。且台灣本就是移民社會,不同族群間的通婚甚為常見,對於兒童在語言學習與轉換的過程中,具備雙語能力的人其大腦的運作應該是更靈活, 對其往後更高層的認知學習也應更有幫助。
四、缺少親族支持
由於新移民女性多初為人母,加上欠缺語文能力,因此如無家人共同照顧孩子,那麼在面臨子女的教育問題時則常常會孤立無援,尤其是現今國小課程的作業常需親子共同完成,也因此,造成了新移民女性在教導子女課業時更顯困難。因此,若家人願意伸出援手共同協助新移民女性教養子女與指導其子女學業,那麼其在學業之表現、語言的發展,亦會有所進步。反之如果家人不協助,僅以責罵教育孩子,則更會加重新移民女性的負擔並使其子女畏縮恐懼,害怕學習,造成不良之影響。
第三節 因應策略
一、去除社會刻板印象
對於許多新移民極其子女而言,其所面臨的問題,部分是源於我國社會的偏見、歧視等現象,因此從政府到民間皆需加強對新移民的認識及培養多元文化的素養。就政府單位而言,除需針對處理新移民相關業務公務員,加強其對移民及多元文化的基本認識外,亦可藉由教育單位舉辦相關研習以增進教師對多元文化的認識與實踐。而在一般民眾方面,則可提供各種社會教育的機制,例如各地的社區大學,舉辦各式活動或課程,提供民眾認識東南亞和中國大陸的管道。
二、提升教師多元文化教育觀念
對於就讀國小階段的新移民子女而言,教師是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不論是教師的言教抑或身教,對於新移民子女往後的族群認同與自我概念的形成影響甚鉅。因此,教師若缺乏多元文化相關知能,則勢必難以滿足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學生的需求,甚或形成對種族的偏見或歧視。而學校應設置適當的輔導機制,落實認輔制度,對於產生學習障礙的外籍配偶子女,在心理上給予協助,在課業上給予適時的補救教學,使其能跟上學習進度(林錦煌,2008)。
此外,教師如能主動關懷並提供課後輔導,藉此刺激新移民子女的文化資本與豐富其心靈,再透過研發適性的輔助學習教材,弭平其學習落差現象,必有助於新移民子女適應校園的生活,從而提昇教育品質。
三、提供新移民家長親職教育
對於多數新移民家庭而言,語言環境的隔閡是其適應及教養子女的一大困境,因此提供新移民家庭雙親適切的親職教育,不僅對於雙親本身有所助益,對於其子女的學習亦可提供正面之助力,而我國的國小補校所提供的課程恰可對此提供協助。
徐意淳(2005)在其「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政策執行評估-以台北市國小補校為例」的研究中指出,目前國小補校所提供之師資、課程規劃與教材內容大致上可以符合外籍配偶對於識字的需求,對於其日常生活來說亦具有實質幫助,特別是在兒女教養與生活溝通部分,而這也是吸引外籍配偶與夫家來國小補校學習動機。但教材方面在政策執行者教師與教育局方面及外籍配偶夫家方面都認為目前所使用之教材內容過於陳舊應該需要隨環境變遷與實際需求而有所調整或是增加課程內容,如:專長項目訓練,甚至可考慮是否應該為外籍配偶特別規劃外籍配偶專用教材部分。
即便國小補校提供之教育有相當之成效,但目前臺北市國小補校在招生方面,仍僅透過學校體系或是依靠口耳相傳等方式來進行招生,成效自有所侷限,如可透過媒體力量進行宣傳,將可提供更多的新移民,獲得學習的相關訊息。
四、加強新移民子女之教育
學校教育是以學生為本位,並將學生視為教育過程的主體,因此,學校教育應重視兒童興趣、需要和能力,並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及個別差異。此外,學校教育的關注點應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上,而不是教學的內容上。
由於新住民子女本身的文化及成長背景已有所差異,兼之其家庭文化資本可能較一般家庭為低,學習動機亦相對較弱。因此,學校在設計課程及教學內容時應考量新住民子女的學習需求,衡酌其特質與實際狀況,提供新住民子女一個足以適應其個別差異的多元文化課程,讓學生自己決定學習的方式並能自己控制學習的進度,建構出一個使新住民子女充滿自信、舒適與不同文化互動的學習情境,以避免過多且不必要的學習失敗經驗。
第四章 結論
新移民來到台灣,由於文化的差異等許多因素使得她們在適應環境時感到困難,若又有了下一代且產生教育與養育子女的困難時,如果家人未即時伸出援手,學校及教師不重視這群弱勢學生,政府不制定相關政策來協助他們,那麼這些新移民子女未來將產生許多問題。也因此,我們應協助她們,讓她們順利的適應台灣社會環境,並且協助其解決在教育子女方面所發生的問題。
此外,現今台灣社會權利意識高漲兼且呈現多元文化之樣貌,我們亦應重視新住民子女的個別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同等的學習機會,以創造一個互相尊重、彼此關懷、容忍多元歧異的友善學習環境,使新住民子女在學習的道路上能更加順遂。
參考文獻
林式州(2009)。外籍配偶對子女教養方式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系所教育行政碩士論文,臺東市。
林錦煌(2008)。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及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中縣某國小為例。私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徐意淳(2005)。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政策執行評估-以臺北市國小補校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臺北縣。
張敏華(2005)。「新臺灣之子」的媒體形象:外籍配偶子女之新聞框架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陳恕烈(2008)。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之調查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曾馨儀(2008)。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支援與新移民子女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賴建戎(2009)。高學業成就之新移民子女家庭教養方式與學習適應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謝佩均(2001)。原住民國小高低學業成就生學習適應之比較。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