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理論與實務探究

壹、前言

    近年全體國民生活水準提昇,使社會大眾更加重視身體的保健與修養,更由於騎單車、樂活等新興活動的興起且蔚為風潮,帶動整體健康促進之風氣。

    雖然醫藥科技的發達,研發許多過去視為絕症或重症疾病的解決之道,然而時代的發展卻似乎也趕不上疾病蛻變的腳步,各種病症大量出現,深深困擾著一般民眾,加上生活條件優渥,一般人吃好喝好,卻也缺少時間進行健康保健的活動,加之各項生活壓力龐大,以致一般人「聞病色變」。探究國人近幾年風靡「健康」之因素,除了上述由於疾病威脅所帶來的恐懼,更因為在政府機關推動、學者專家的呼籲、企業廠商的包裝,使原本僅具有「健康保健」的各種健康活動,更成為一種流行、風潮,甚至一種生活品質,或者奢華消費的代表,確實有促進一般人進行運動的效果(即使部份人士的原意並不在於健康)。

    常人或許不瞭解甚至不曾耳聞「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但一般人,卻是有意或無意間的在生活中實施相關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舉例而言,較為人重視的不外乎作息規律、正常飲食、保持身心愉快等,各種生理、心理的相關防護保健措施,皆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理論內容深深切合。以下,將先針對健康促進型態的各種理論構面,作一介紹與界定,最後再從理論面出發,針對健康促進型態給予實務上的建議。

貳、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理論探討

一、健康的定義

    一講到「健康」,一般人對於「健康」二字的印象,大多會和「疾病」、「醫院(或醫師)」、「治療」、「藥物」等較近於醫學上的相關詞彙產生聯想。「健康」二字為「醫學」上一重要概念,而醫學上的「健康」也的確脫離不了上述相關詞彙之連結。醫學上究竟是如何對於健康給予定義?健康係指身體毫無任何疾病的病徵(signs)與症狀(symptoms),病徵與症狀不僅是醫師用以判斷身體生病或健康與否之標準,病徵與症狀也意味著某些正常生理機能出現了某些負面狀況或有所下降,有賴治療以回復至原本「健康」之狀態(李卓倫,1985)。此定義很直接明瞭地以「無病(包括:病徵、症狀)」的狀態來定義一個人的「健康」,將「健康」與「無病(包括:病徵、症狀)」劃上等號。然而,衛生署(2007)卻認為,僅僅「無病」並不能完全的代表一個人的健康狀態,健康除了人的器官組織如心臟、肺臟等無病正常,並且在正常機能的運作下,人體能夠擔負工作、生活、娛樂甚至應付突發狀況。綜上所述,以「醫學」角度來定義健康,「健康」即是個體身體、生理無病的狀態下能正常運作,並足以應付個體日常工作、生活、娛樂甚至應付突發狀況。然而,Wylie1970)即提到,健康的定義,會隨時間有所變動。傳統醫學上對於健康的定義,似乎已經無法應付現代人對於健康的要求。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健康:「健康是身體的、心理的和社會的完全安適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殘障發生而已。」,此定義不僅將健康的概念由原本的身體、生理健康擴充至心理、社會的健全安適,更明白的否定過去對於健康只講求「無病」狀態之說法。今日,健康的定義不再是如此「單一」、「狹義」的,而是「廣義」、「多元」的。相關學者研究亦支持「多元」的健康定義取向。Herberts & Eriksson1995)針對20位護理領導人及49位護理人員研究其對於健康的觀點,發現其所持之健康觀點係「多面相」的。而Rogers1970)於The Science of Unitary Human Beings中以「整體」的觀點來看待「個人」,其對於健康的定義自然也以「整體」的角度考慮,Rogers1970)認為健康 (health)是生命過程的經驗(as an experience of the life process)。換句話說,生命當中任何的經驗、事件都有可能導致個人的健康狀況。舉例來說:個人童年時期所養成的生活習慣,可能會型塑個人日後的生活並影響健康。Reynolds1988)指出測量健康宜以多面向及整體觀的學理信念思考,並於分析十七篇護理研究時以主觀、客觀、生理、心理、單式或多元式探討,其中又以生理及主觀的探討為多。Baumann1961)以 201 位臨床病人和 262 位醫學院學生為對象,研究其對健康的看法,發現人們的看法主要如下:一、是具有健康的感覺(feeling of well-being);二、是沒有生病的症狀( absence of symptoms of disease );三、是能執行身體狀況良好人應該做的事,半數以上的研究對象認為健康是包含多向度的概念。而上述Baumann的看法更可說是為各家說法做了最佳總結。

    然而,當我們要對健康做一「全面」或「多元」的定義,我們到底應該考慮哪些面向、角度、層級。首先,Roy1976)認為健康並非「健康或疾病」此二分法,健康應該是個體從高層次的安適狀況(high level wellness)、健康狀況不錯(good health)、健康狀況普通(normal health)、健康狀況不佳(poor health)、健康狀況極差(extreme poor health)、最後是死亡(death)的線性持續狀態,個體並非單純的屬於「健康」或屬於「不健康」,而是個體在各不同的時、空環境下的身心狀況不同,於上述線性狀態中之不同位置的移動。此一觀點較為細膩的將健康到不健康的狀態中又細分許多不同的層級,此為健康「程度」上得差異。加拿大衛生福利部部長Marc Lalonde1974)指出,影響人類健康的因素有四:(一)醫療體系(二)遺傳(三)環境(四)生活型態。另外,Ness1997)對於健康的定義給予兩個標準,即穩定( stability )與實現(actualization)穩定,並將此二標準套用於心靈、身體、靈魂、和環境相關因素上,以期最後個體的自我實現。此觀點為「面向」上的不同,採用多元觀點。由此可知,欲探討健康,不僅有程度、層次上的差異,更有面相、因素上的不同。

二、健康促進行為

    首先,Laffrey1985)很明確的指出認為「健康促進」係以獲得最高層次健康為目標所採取的行為。Brubaker1983)則認為健康促進是導引自我成長,增進安寧幸福的健康照顧。此說法稍微明確的說明健康促進之內容,的確,健康促進之健康照顧能夠導引自我成長、增進安寧幸福,相對而言,能導引自我成長、增進安寧幸福之行為,並不一定是健康促進。其他有許多學者也提出類似的概念、定義,諸如:Orem1995)認為健康促進在於增進潛能並進入更適當的功能狀態;O’Dennell1986認為健康促進可協助人們改善生活型態朝向最佳健康狀態;Grasser & Graft1984)認為健康促進之目標為安適狀態(wellness),方式為透過個人環境、習慣之改善;Kulbok et al.1997也提到健康促進的最終目標在於「well-being」(幸福)。整理上述說法,皆提到健康促進的目標不外乎「幸福」、「安適」,更甚者有「增進潛能」、「自我成長」。除了Grasser & Graft1984)有提到其相關方式為透過環境、習慣之改善外,其餘大都未對健康促進之手段、方法進行說明。

    綜合上述,認為健康促進行為有助於人們從病痛之狀態,進而不斷提昇至更佳的健康、幸福狀態。顯然上述定義係以一般所認知的生理健康為基礎,卻已清楚表明健康促進係以生理健康為目的。Pender1987指出健康促進是一種開展健康潛能的趨向行為(approach behavior),包含任何以增進個人、家庭、社區和社會安寧幸福(wellbeing)層次與實現健康潛能為導向的活動。此定義明確的將健康促進之範圍加以說明,涵蓋個人、家庭、社會安寧幸福。而黃松元(1993)亦認同上述看法,將健康促進的定義由個人擴及至社區,認為健康促進始於個人,並及於尋求發展社區和個人策略,以協助人們採行有助於維護和增進健康的生活方式。此論述更可呼應上一章節所提到健康之範圍,不僅止於個人,更擴大至個人之生活環境、人際社群。

   但是,健康促進的行為究竟包含哪些?Shamamsky & Clausen 1980)亦提出健康促進行為包含個人對身體、情緒之管理,更須著重營養、運動、衛生習慣、避免危險因子、增加身體免疫力等行為。黃淑貞(1991)指出健康促進係鼓勵民眾避免有害健康之生活方式,包括抽煙、飲酒、藥物濫用等。綜觀上述,可發現大多文獻在於探討,「避免」掉有害的生活習慣,諸如:酗酒、檳榔、不運動、壓力、肥胖等。認為避免掉上述不良生活習慣,即可達到健康,然此處又出現與上述討論「健康」定義相同的問題,避免掉上述問題的人就真的能達到健康?又或者上述「避免」的健康促進僅能達到最低限度之健康?

    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經常被混用,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是不同的。健康促進並不是以疾病或特殊健康問題為目標,而疾病預防則是避免性的行為(avoidance behavior )(Pender , 1987)。結合上一章之說明,「無病」不能稱之為「健康」,「預防、避免疾病」自然亦不能稱之為「健康促進」。筆者擷取Pender (1996)提出的「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或「健康保健(health protection)」於理論上之差異來加以說明:第一,健康促進並不限於疾病、傷痛,「疾病預防」或「健康保健(health protection)」卻僅限於疾病、傷痛;第二,健康促進係一種趨向性之行為,而「疾病預防」或「健康保健(health protection)」卻是迴避性之行為。相同之概念,國內也有學者提出類似之概念,李(1991)將健康行為區分為「預防疾病」和「健康促進」,「預防疾病」僅消極地以減少或除去高危險性的行為為目標;「健康促進」則積極地以建立良好且有益健康的行為為目標。因此,健康促進於概念上更加之正面、積極,不僅以最低限度「無病」之「疾病預防」為目標,而更是要主動建立能達到健康之正向、趨向行為。

    既然,傳統上所認為之「迴避」、「預防」性之行為(例:避免抽煙、酗酒、藥物、肥胖等)僅為最低限度之健康,尚不屬於「健康促進」性為,究竟哪些行為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健康促進」行為?Pender1996)提到相關之健康促進行為,除了將上述迴避、預防性的行為列入外,另外還提到身體活動、健身活動、家庭計劃、心智健康、教育、社區等相關向度行為之建立。而世界衛生組織亦強調健康促進不能僅止於健康促進行為,更應擴大至社會福利及公共政策。以下,將繼續討論那些行為之產生、實行,方能構成一般學理上所認定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何謂「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或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需要力行哪些行為、活動?針對第一個問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係以公共衛生觀點出發的一種「健康促進行為」;許多文獻之學者將健康生活型態(life style)以健康行為(health behavior)之名詞來呈現(丁志音,1988)。健康行為雖然有可能是健康生活型態中的一環,但是研究者以為,既名之為「生活型態」即有「持久」、「持續不斷」之意涵;然「健康行為」僅能算是暫時性、偶發性的行為。因此兩者是否能劃上等號,係有待商榷的。不過,Pender 亦認為健康促進行為是健康生活型態的要素,個人健康生活型態中的健康促進行為可視為正向的生活方式,引導個人體認其自身具有高度地健康潛能( Pender , 1987 )。可知,雖然健康促進相關行為並不一定代表其個人擁有健康促進生活方式,但卻是養成健康促進生活方是不可或缺之因素。至於「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定義,參照美國健康教育與促進術語聯合委員會( Joint Committee on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Terminology , 2001 )的定義,其中所收錄的健康生活形態( healthy lifestyle 。)一詞的定義是:「可將個人生活品質極大化,並可降低對於負向健康結果易感受性的行為型態」。此定義認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功能不僅能促進健康,並能提昇個人生活品質。而Walker , Sechrist & Pender . ( 1 987 ) 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定義為「個人為了維持或促進健康水準、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的一種多層面的自發性行為和認知」。而此定義中,更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擴及個人自我實現、自我滿足的精神層面,對照筆者前述對於健康的文獻整理,其理念並無二致,健康當然包含心理、精神層面的健康。

    上述都只是粗略說明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目的、功能、重要性。以下,將以較為實際、具體層面,論述「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大致包含哪些活動、習慣、理念或者生活型態、方式。健康的相對概念就是不健康,而前文也討論到,近年這幾波對於健康的重視與推動,大多源於「不健康」的問題,例如:疾病、死亡。而不健康的個體大多是採行較為不健康的生活型態(Bien & Burge, 1990; Dallongeville, Marecaux, Fruchart, & Amouyel, 1998; Wankel & Sefton, 1994 )。而不健康的生活型態包含:過度油膩的飲食、不運動、營養缺乏蔬果纖維和鈣、減餐(Chen et al., 2002; Neumark-Sztainer et al., 2002)。至於,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有哪些?不外乎每天吃早餐、正常規律地吃三餐而不吃零食、適度每週23次的運動、每天睡眠78小時、維持理想體重、不吸菸、不飲酒或淺酌等(Belloc & Breslow, 1971)。簡而言之,生活作息、習慣、嗜好(飲食、喝酒、抽菸、嚼檳榔)、是否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及均衡的飲食等方面的調整,雖然非常基本,但卻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尹祚芊,2000)。此外,對應前文提到健康不僅有生理層面,更需要健全的心理、精神。Travis( 1977)認為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包括自我責任(self- responsibility)、飲食(nutrition)、身體認知(physical awareness)以及壓力控制(stress control) 等四個層面的行為。由此可知自我責任、壓力控制等精神、心理層面的部份,亦被學者納入考量。另外,Ardell1979)更增加且重視了人與環境間的互動,而修改擴展為1.自我責任(s e l f- responsibility)、2.營養的認知(nutritional awareness)、3.壓力處理( stress management)、4.健康體能(physical fitness)、5.對環境的敏感性(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等五個層面。除了上述,Walker等學者(1987)的研究中,又加進了「人際支持」(interpersonal support)此一向度,而提出自我實現(self- actualization)、運動(exercise)、健康責任(health responsibility)、營養(nutrition)、人際支持(interpersonal support)和壓力處理(stress management)等六個面向。。而其後Walker等學者(1994)又再度修正自我實現為靈性成長(spiritual growth)。

    綜上所述,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肇因於疾病發病率、死亡率的攀升,導致人們對於健康的重視,以及對於文明社會下不健康的生活型態之反絲,而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產生。而生活型態的養成,並非一時半刻,即使不論是「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或者不健康的生活型態,都是由單一的行為所構成,但長期下來所養成的習慣導致的生活方式,卻是左右健康的關鍵。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內涵,除了一般較常見的飲食、營養、睡眠、菸酒的生活生理層面,更包含環境、人際、自我、靈性等心理、精神層面。可見,如同前文對於「健康」的討論,「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也是全面、多元的,涵蓋了生、心理,以及人際、環境。

參、實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實務建議

一、兼顧生理與心理

    透過上述相關討論,可以理解,健康的涵義已不再像過去僅狹義的注重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對人的影響也很重要,甚至心理上的疾病亦有可能連帶影響生理上的正常運作。生理健康的重視、實行自不待言,但心理健康的之概念,仍待社會大眾的關注與正視,並且釐清過去以往的心理不健康即「瘋子」、「神經病」等妖魔化之惡名。生理上的健康保養,不外乎注重飲食、作息規律、保持運動等。然心理的健康,不似生理的健康,較為具體,可行的作法為培養樂觀積極的態度、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以及身邊親友的支持與協助等作法,皆有助於個人保持心理上的健康。

二、聯結個人與他人

    人類是群居的動物,過著團體之生活,任何個人皆無法離開他人離群索居,尤其在這個看似關係疏離卻又在各部分緊密連結的團體社會,學習如何與他人融洽相處、建立關係,更是個人「健康」與否之指標,此即為一般人所言之「人際」。人際關係良好,並非代表著個人長袖善舞、善於交遊,而是說明個人充分的認識、瞭解自己,掌握自己的個性,瞭解人我差異,而能適當的調適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融洽的連結人我之間的關係,增進人際關係之可靠作法如以開放的心胸接納他人、樂於對他人伸出援手、能適應並處理人我差異等。

三、協調自我與環境

    人所處的環境千變萬化、莫衷一是,個人身邊的環境也不斷在改變,環境的改變可能給個人帶來助益、支持,卻也有可能產生困擾、阻礙,如何瞭解自己,以求協調自我與環境,並能在環境的改變之後加以適應,是一很重要的課題。環境所指涉者,不只是有形的物質環境(如:天氣、城鄉、建築),更有無形的環境(如:人際、氣氛、風俗、文化),適應環境的可行作法如培養開放的心胸態度、減少適應期帶來的不適、多方面接觸多元環境培養適應利等。

四、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良好生活習慣之培養不僅能保持良好的生理健康,在良好生理健康的基礎下,更讓人有餘裕衝刺事業、照顧家庭、和諧人際,進而兼顧心理、人際、環境各方面的健全發展。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外乎上述一再強調的規律作息、飲食正常、保持運動等。

五、拒絕不良習慣行為

    現代人常見的不良習慣或行為,除了因為工作壓力、生活富裕所導致的飲食失衡或作息紊亂,更有抽煙、酗酒甚至吸毒等積極性的戕害身體的行為,飲食失衡、作息紊亂頂多引發生理上的不適,或是輕微的體力不佳。但是抽煙、酗酒甚至吸毒等戕害身體的行為,對生理的影響尤有甚之,更會扭曲、影響個人的人格、精神,產生精神、心理疾病,可行作法如: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出入較為複雜的場所(如:pub、電玩店)、慎選友人、拒絕誘惑、勿抱持姑且嘗試之心態等。

肆、結語

    健康的概念發展至今,不斷的擴充,「健康」二字之定義已全面、多元的包含身、心、人際、環境各層面之內涵。在此健康定義下所發展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亦整合各方面之概念,發展出一種多元化、全人化之以健康為最終目的之生活型態。

    而個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實施與踐履,有賴於個人對於健康之正確概念建立,以及對自己身、心、人際、環境多方面之認識與協調,最後才是對於健康促進行為之落實與持續,使之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成為個人之健康促進生活習慣。現代社會之各種疾病防治體系健全,一般人身染疾病的機會、比例大幅下降。反而是因為文明發展所衍身出之各種「文明病」,深深困擾著每一個人。職是之故,個人更有實施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必要。可行辦法除了最基本生理上之保健,更應顧及心理、人際、環境的協調,除此之外,面對多變、多元之社會,也要能避免、拒絕養成諸如抽煙、喝酒、吸毒等不良習慣。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丁志音(1988)。生活方式與健康-概念、倫理及政策的探討(上)。公共衛生151),16-26

丁志音(1988)。生活方式與健康-概念、倫理及政策的探討(下)。公共衛生152),157-171

丁志音、江東亮(1996)。以健康行為型態分類台灣地區之成年人口群-群聚分析之應用。中華衛誌153),175-186

尹祚芊(2000)。學校衛生護理。台灣醫學42),215-222          

仇方娟(1996)。南區五專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及其相關因素研究-論文。未出版

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高雄市。

行政院衛生署(1989)。國民健康生活促進研討會資料彙編。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7)。健康體能網站。 2007 12 25 日取自http://www. fitness.org.tw/TW/index.html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6)。社區健康營造中心運作之監測與評價。台北: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江東亮、余玉眉(1994)。健康促進:國民健康新方向。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35),381-387

李卓倫(1985)。健康的定義與假說。公共衛生12( 2 ) , 146159

李蘭1988。促進健康。於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主編。公共衛生學pp.576。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李蘭(1991)。健康行為的概念與研究。中華衛誌,105),199-207

林武雄(1986)。流行病學。台北:健康文化。

姚開屏(2002a)。台灣版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之發展與應用。台灣醫學62),193-200

姚開屏(2002b)。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概念與測量原理之簡介。台灣醫學會62),

    183-192

高美鈴、李玉蟬、李光大(1998)。台灣地區臨床護理人員生活型態與生活適應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87-2314-B-277-001

陳美枝、梁子安、應純哲(2007)。醫院員工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與健康生活品質相關研究。屏東基督教醫院九十六年度院內計畫。

陳美燕(1993)。公衛護士與健康促進的生活方式。護理雜誌403),43-47

黃松元(1993)。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的概念及其在健康教學上的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黃松元(2000)。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黃淑貞(1991)。美國推展健康促進之現況及其成本效益評估。公共衛生18 ( l ) 5563

黃毓華、邱啟潤(1997)。高雄地區大學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預測因子。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61),24-35

黃禎珍、鄭美惠 ( 2005 )。因應全球化的曼谷健康促進憲章。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5139-148

國語辭典(2004)。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

    2009年4月16。網址:http://dict.revised.moe.edu.tw/

劉雪娥(1999)。健康促進知概念。台灣醫學32),235-237

魏米秀、呂昌明(2005)。「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文簡式量表」之發展研究。

生教育學報2425-46

英文部份

Alexander, D. (1994).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 Overview. Preventive Medicine, 23,653-654.

Ardell, D. B., (1979). The nature and implications of high level wellness, or why“ normal health” is a rather sorry state of existence. Health Values, 3(1), 17-24.

Baumann, B. (1961). Diversities in conceptions of health and physical fitn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Human Behavior, 2(1), 39-46.

Belloc, N., & Breslow, L. (1972). Relationship of physical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 practices. Preventive Medicine, 1, 409-421.

Bien, T. H., & Burge, R. (1990). Smoking and drink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diction, 25, 1429–1454.

Brubaker, B. H.1983: Health promotion: A linguistic analysis. Advanced Nursing Science, 5, 1-14.

Chen, M.Y., Wang, E.K., Liao, J.C. (2002).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endance at breakfast and school achievement among nursing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Taiwan), 10 (1), 1–5.

Dallongeville, J., Marecaux, N., Fruchart, J. C., & Amouyel, P. (1998). Cigarette smoking is associated with unhealthy pattern of nutrient intake: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Nutrition, 128, 1450–1457.

Dever. GE. (1976).An epiderniological model for health policy analysis. SociaI Indicators Research, 2. 453-466.

DOH (Department of Health), (2004). Public health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Executive Yuan,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Grasser, S. C. , & Craft. B. J. G. (1984). The patient’s approach to wellness. 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9 (2) , 207-218.

Herberts, S., & Erricson, K.( 1995). Nursing leaders’ and nurses’ view of health.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2(5 ), 8 8-878.

Hobson, J., & Dietrich, U. (1994). Tourism,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Challeng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using the traditional tenets of sun, sea, sand and sex in tourism marketing. 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 3(4), 21-38.

KuIbok, P.A., Baldwin, J. H., Cox. C. L., et at., 1997. Advancing discourse on health

promotion: beyond mainstream thinking.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20(l),

12—20.

Laffrey, S. C. (1985) . Health behavior choice as related to self-actualization and

health conception.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7(3), 279-300.

Lalonde,D. (1974)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Health of Canadians-A Working

document. Ottawa : Government of Canada.

Larson, J. S. (1999).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health. Medical Care Research And Review ,56(2), 123-136.

Lilienfeld, D.E.,(1994). Foundations of Epidemiology.(3nd.e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tthews, B., & Halbrook, M. (1990). Adult children of alcoholics: Implications for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16. 261-268.

Ness, P. (1997) .Understandings of health.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Occupational Health, 45(7), 330-336.

Neumark-Sztainer, D., Story, M., Hannan, P.J., et al. (2002). Overweight status and eating patterns among adolescents: where do youths stan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healthy people 2010 objective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2 (5), 844–851.

O’Donnell, M. P. (1986). Definition of health promo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 (1) , 4-5.

Orern, D. E. (1995). Nursing: Concepts of practices (5th ed.). St.Louis: Mosbv.

Pan, X.R., Yang ,W.Y., & Li, G..W.( 1997).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China. National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operative Group. Diabetes care,20 (11), 1664-1669.

Pender, N. J. (1987).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 (2nded.). Norwalk. CT:

Appleton & Lange.

Phillips, J. R.(1990). The different views of health. Nursing Science Quafterly3(3 ), 103-104.

Pender. N. J. (1996).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3rded.). Stamford. CT: Appleton & Lange.

Pender, N. (2000). Health promotion in nursing practice (4th ed.). Stanford, CA:

Appleton & Lange.

Reynolds, C.L.(1988). The measurement of health in nursing research .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10 (4),23-3 1.

Rogers, M.E. (1970).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nursing. Philadelphia: F.A. Davis.

Roy S.C. (1976). Introduction to nursing. An adaptation model.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chwartz, S. H. (1992). Universals in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values: Theoretical

advances and empirical tests in 20 countries. In M. P. Zanna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25 pp. 1—24).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Shamamsky, S. L., & Clausen, C. (1980). Levels of Prevention: 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ion. Nursing Outlook, 28, 104-108.

Smith, J. A.(1981). The idea of health :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 3(3), 43-50.

Smith, D. E., & Seymour, R. B. (2004). The nature of addiction. In R. H. Coombs (Ed.), Handbook of addictive disorders: A practical guide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p. 3—30).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Inc.

Sourtzi, P., Nolan, P., & Andrews, R. (1996). Evaluation of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of community nursing practic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4, 1214-1223.

Starfiled, B., Forrest, C., Ryan, A., Riley, A., Ensminger, M., & Green, B. (1996).

Health status of well versus ill adolescents. Archives of Pediatrics and Adolescents

Medicine, 150(12), 1249-1357.

Sue, B., & Chris, T. S. (2000). The health-promoting school in Wales: an overview.

Health Education, 100(4), 154-160.

Travis, J. W. (1977). Wellness workbook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Mill Valley, CA: Wellness Resource Center.

USDHHS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000). An increase in physical activity from 1997–1998 wa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ing relative BMI in girls and in overweight boys.

Walker, S. N., Sechrist, K. R., & Pender, N. J. (1987)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Nursing Research, 36(2), 76-81.

Wankel, L., & Sefton, J. (1994). Physical activity and other lifestyle behaviours. In C. Bouchard, R. Stephard, & T. Stephens (Eds.), Physical activity, fitness and health campaign. Illinois: Human Kinetics.

Wilhinde Tanner, E. K. (1991). Assessment of a health; primitive lifestyle. 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4rnerican, 26 (4) , 845-853.

Wilkin, D., Hallam, L., & Doggett, M. A. (1992). Measures of need and outcome for

primary health care. New York: The Oxford Press.

Wylie, C.M.(1 970).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health and disease. Public Health Reports, 85(2), 100-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