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教育與升學主義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社會所研究生 周蕙茹
一、
前言
補習是多數台灣學生的共同經驗,根據「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調查
顯示,中學生(國中、高中職與五專)補習的比例高達68﹪,而有21﹪的學生
每月補習費高達4000 元以上,花費3000-4000 者也有16﹪,可見父母投資子女
教育之經濟壓力極大(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2006)。但為何許多父母情願承受極大的經濟壓力,要花費這麼多錢讓子女去補習呢?
二、升學主義與補習教育間的關聯
在目前整個社會求職過程中皆以文憑為重,而劉正(2006)指出,升學主義(Entering higher
school )被社會普遍認為「考上好的高等學府」是唯一的道路,所以為了取得好的文憑,升學就顯得格外重要。
以目前實施的高中多元入學方案而言,教育投資對教育成就的影響可能較聯考時期來得大,因為入學管道變得多樣化,除了接近聯考的登記分發外,還有申請入學與甄選入學,評量的範圍也擴大到社團參與、競賽成果、藝能表現、擔任學生幹部等,其立意即是透過多元的入學管道,紓解學生的升學壓力(教育部,
2006)。然而,在文憑主義的影響下,學生和家長為了擠進理想學校還是會想辦法競爭,補習的現象就很難避免。為了因應「申請入學」與「甄選入學」管道,除了英、數等重要科目外,又參加「申請入學」與「甄選入學」相關項目的補習。過去聯招補習盛行的弊病,不但沒有改善反而越趨惡化(王雅蘭,2003)。
三、九年一貫對補習教育的影響
政府實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即為降低升學壓力,讓教、學更為多元化,期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與能力(教育部,2003)。但結果卻是「一綱多本」變成「每一本都要讀」,康軒、翰林、南一版,教科書、參考書、測驗卷,本本必買;補習班數量十年來成長超過五倍,孩子們補習年齡越來越低,時間越來越長。
在民國80年代推行教育重大改革前,大部分的家長皆可根據其過去的學習經驗來指導學童的學業。但是教育改革之後,小學的課程、教學評量出現極大的變異。實行一綱多本之後,教科書版本變多了,家長不知道學童到底學到怎樣的程度才算是夠了,甚至覺得學校所上的版本內容是不夠的,在學生、家長、老師都無力統合各家說法之下,而許多家長也無法再以舊經驗教導子女的功課,於是就算家長沒有工作在家,小孩課後仍選擇送到課後托育機構完成作業,或將小孩送到才藝補習班增廣學習學童在校的教學內容(馮燕,1999;黃怡瑾,2000;李新民,2001)。另外有一些家長則是不相信教育改革,認為教育改革可能會造成學生基本能力下降,於是家長紛紛委託安親班來加強傳統的課業學習,例如勤做紙筆測驗或背誦書籍,以便能在傳統紙筆測驗中爭取高分(李新民,2001)。也因此,補習班有規劃的課程安排就脫穎而出。
劉正(2006)並指出,補習風氣之所以在台灣盛行的原因,有二類較為常用的實際說法:
1、受到教育改革的影響:
教育部改革主要是希望能破除「升學主義」與「文憑迷思」、減輕「升學壓
力」、使教師「教學正常化」、使學習「課程生活化」、建構「多元學習能力」。雖然在過去的經驗裡認為,只有高中、國中學生才會有的升學壓力,但多元入學的教育制度形成學生為了多一項專業多一個進入機會,進補習班學習技術與藝能,或長時間的培養專長。另外,九年一貫課程包含七大領域且內容包羅萬象,與學校教師所受過的專業訓練條件並不符合或不足以應付,造成學生向家長反應說學校教師教的太模糊、太難或太簡單,形成家長心中的焦慮,只好透過補習班再學一次正式的學校課程內容或更具深度的課外課程,以此應對教育部所說的「多元學習」課程。
2、受人口社會結構改變的影響:
台灣比起歐美國家於更短的時間做到人口轉型的過程,新生兒人口數逐年遞減,也形成現在學習階段的學童其擁有兄弟姐妹的數量,比上一個世代較少。以家庭資源固定的情況來看,子女數較少的家庭所分配到的資源會更多。相同的子女數較少的家庭,父母對子女期望值更高。這種資源集中的情況也間接的形成學童大量參與補習的主因。
所以,教改至今似乎尚未見到成效,反而是補習班更多,學生壓力更大。可見國人對於補習教育在教改之後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更加強化了學生對補習教育的依賴。九年一貫課程的主軸與設計都是好的,為的是讓學童降低學習壓力,使孩子擁有更多元的學習管道,在課程上的學習結合度更高。硬體(政策)是沒問題,但家長的思維(軟體)與教師的思維(軟體)與現實政策理想悖離,產生出今天補習風氣興盛的結果。
四、階層複製的產生
Bourdieu and Passeron(1990)和Bourdieu(2007)認為教育可以累積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掌握較多的上階層之精緻文化,生活風格就越接近上階層,較容易獲得上階層的認同。Collins(1971, 1979)認為教育所產生之文化資本有助於取得上層職位與較高工作報酬。Coleman(1988)將父母的教育程度視為人力資本,父母教育成就越高者,代表人力資本越高,能夠提供子女較好的學習環境及學習上的認知,進一步提升子女的學習成效及升學機會。
黃毅志、陳怡靖(2005)進一步認為,高社經地位的學生擁有較高的文化資本,得到較多教師的關照及評分的優勢,對於低社經地位的學生,文化資本的不足,導致學習及升學的過程處於劣勢。
根據Stevenson 與Baker(1992)的研究結果顯示,家庭背景好或高中成績優秀的學生越可能補習,這些證據代表補習不是學業低落的學生所使用的補教性策略,相反地,補習是早已在教育系統累積相當優勢的學生,其所使用的積極性手段。再以現今入學制度來看,入學管道多元化,評量標準多樣化,影響考試成績的可能不僅是學生努力與否,其中可能隱含家庭教育投資之差異,例如才藝、校內外活動表現優異的學生,大多來自社經地位優勢的家庭,因為有關音樂、藝術等表現與家庭提供的文化薰陶息息相關(陳怡靖,2004)。
由此可見,在整個升學主義中,都是對擁有較佳的文化資本的學生有利,也就是說,有利者恆有利,而處於弱勢的要翻身的機會少之又少,階層複製的狀況又再度在教育中呈現。
五、心得感想
長久以來,學校家長總是要求六年級教師要衝刺資優班,幫學生上些較難的課程,甚至準備模擬考以隨時監測學生的程度;而教師們總是認為家長並沒有多的教育理念,他們總是藏有私心的只想著自己的孩子而要教師忽略中下程度的學童。
然而,在我們認為正確的教育理念中就真的正確嗎?真的沒有一絲一毫的偏頗嗎?在閱讀資料的過程中,讓我從新思考了自己的教學想法。在我們堅持所謂的正常化教學中,雖然保住了中下程度學童的受教權,但那些中上程度學童的受教權呢?他們總是要無聊的聽著老師一直複誦著他們已經懂得課程,這是否意味著教學過程他們已經無形的被犧牲了?
學區學童的家庭社經背景跟鄰近學區比較是略低的,更不用談與都會區的學童做比較了。所以這些學童相對之下得到的先天的文化資本是薄弱的,而家長們也清楚的了解這點,他們唯一的期盼就是學校教育可以讓他們的下一代擺脫階級複製命運,但我們卻無法正視到他們的焦躁與不安,一直拒絕他們於千里之外。這時,我們是否要從新思索常態分班的定位,是否能夠有個兼顧上與下的教育方式呢?
六、參考文獻
陳嘉良(2008)。【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實施後家長對補習教育之態度調查研究:以屏東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蔡依靜(2008)。【國中生家庭教育投資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大森(2005)。【大學多元入學制度與教育機會均等:以補習教育與跨組考試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系。
陳奕奇、劉子銘(2008)<教育成就與城鄉差距:空間群聚之分析>,《人口學刊》37:1-43。
七、意見交流
(一)、簡宇瑄
升學主義的台灣社會讓人詬病,但每個人都想升學到底哪裡錯了?如果大家的上進心都如此強烈,我想升學主義就這個部分來說是好的吧!
但升學主義的意義卻不是這樣解釋的,升學主義如此的氾濫我想有很大的原因是現在的社會中除了升學主義更大的問題是「文憑主義」,文憑主義只要不消失,升學主義的社會就不會消失殆盡,公家機關要的是高考及格,學歷越高升遷越快,企業要的是越好的學校越高的學歷,在這樣的環境中文憑主義要如何消失?
所以有了文憑你可以叫輕易的找到「理想化」的工作,這樣由上至下根深蒂固的觀念讓「大家」(不只是小孩,包含每個人)淪為考試機器。
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補習教育的出現就不難理解了吧!但補習的意義是什麼?是否有人認真的想過?是幫助學習課業的一個地方嗎?那學校呢?如果小孩在補習班可以學習的很好功課也可以變好,那為什麼同樣是在學習的學校裡頭反而不行呢?這常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
補習的年齡越降越低,教育部為了保護幼兒身心健康,計畫修法,禁止補習班招收六歲以下的幼兒,但消息一出父母並沒有舉國歡騰,反而提出質疑,家長說,學齡前才是學美語最好的時候,也不認為因此會影響幼兒身心健康,或母語的學習狀況,雖然大家都已經看見台灣教育的盲點也發現問題的根源所在,但現實更是家長望子成龍,希望孩子在起跑點就贏,即使修法禁止,恐怕也無法禁止父母對小孩期望的心。
短時間內補習教育不會瓦解,升學主義還是像病毒般的侵入家長的心中,但「父母」才是影響小孩最深遠的人,我想我可以理解父母那種望子成龍的心理,但不管是教育還是考試的學習環境,是一場長時間的競賽,先跑的不一定是最後的「WINNER」要能長長久久的耐力維持才是致勝的關鍵,成績的好壞隨時有人可以取代,唯有生活經驗的累積,父母教導孩子的價值觀,孩子的樂觀態度才能使得孩子這在個多變的環境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生存的方法,與其安排他怎麼走向成功,不如教導他如何排除障礙,我想會更實用的多。
(二)、戴毓玲
1、補習的數量與品質是否也有階層化?
2、多元入學方案下補習是否也變「多元」?
(三)、忠詣
1、「補習」是否等於「補救教學」?兩者之間有無關聯性?
2、聯考是大怪獸,教育部想盡辦法想消除這隻大怪獸,希望升學主義氣氛可以降低一點,但努力卻失敗了。補習最大的目的或功效是為了考試拿高分,但為了這個目的而去補習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四)、惠文
1、升學主義一定得靠補習教育嗎
2、現在的社會唯智主義幾乎等於升學主義
這是正常的型態嗎?有沒有改善之道?
(五)、陳慶裕
一般認為多元入學和教改造成教育階層化更加明顯,家庭收入欠佳的學生因而失去公平的競爭機會,而一般學生功課也更加重。
在文憑主義的影響下,學生和家長為了擠進理想學校還是會想辦法競爭,補習的現象就很難避免。尤其國內的實徵研究幾乎都認為補習對升學的機會為正相關,只是過度補習會造成邊際效應遞減。另外為了因應「申請入學」與「甄選入學」管道,除了英、數等重要科目外,又參加相關項目的補習。過去聯招補習盛行的弊病,不但沒有改善反而越趨惡化(王雅蘭,2003)。另外,根據遠見雜誌2003 年所做的「全國教改大調查」顯示:有48﹪的學生沒有補習,究其原因不是因為支持教改,而是他們是中低收入的學生,沒有能力負擔補習費,因此無法跟上教改造成的補習風潮(引自周祝瑛,2003)。在多元補習的浪潮中,家庭社經背景不佳的學生,很可能因為無法支付沉重的補習費用,而失去公平競爭的機會。究其原因是「社經條件好的學生獲得的家庭教育投資,較社經條件差的學生更豐厚」。
陳怡靖在2004年的研究也發現:因為入學制度改變,入學管道多元化,評量標準多樣化,影響考試成績的可能不僅是學生努力與否,其中可能隱含家庭教育投資之差異,例如才藝、校內外活動表現優異的學生,大多來自社經地位優勢的家庭,因為有關音樂、藝術等表現與家庭提供的文化薰陶息息相關。也就是說,在多元入學管實施之後,家庭背景的中介作用似乎較過去有更大著力點。
也有學者認為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點上,補習越來越普遍,階層化現象不明顯(劉正),此一現象代表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補習的項目隨著多元入學而更多元化。
但是補習教育的階層化現象是不消失了呢?我認為補習教育的階層化現象以不同的方式存在:
雖然大家都補習,但是不同家庭收入的學生其補習方式可能不同,有的上大班教學的補習班,也有的是小班教學或是請到家中的一對一家教。也就是說不同社經背景的學生,所受的補習的品質是不同的,因此補習仍存在著階層化現象,只是內容不同而已。
然而這也有一些思考點,家長要學生補習並不只是要升學而已。有沒有研究可以證實高社經地位的家長讓小孩子補習的項目和低社經地位的家庭補習的項目是有差異的?
補習是累積自己優勢的方法,家庭背景好或高中成績優秀的學生越可能補習,這些證據代表補習不是學業低落的學生所使用的補教性策略,相反地,補習是早已在教育系統累積相當優勢的學生,其所使用的積極性手段。
教育經費的適足性,可以解決補習問題嗎?學校教育能彌補因為家庭資源不同而造成的學習機會不均等現象嗎?教育經費的水平公平、垂直公平以及適足性如果可以有效而確實執行,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良好的發展,補習還會存在嗎?我認為很悲觀:
陳嘉良(2008)的研究認為九年一貫政策實施後,家長對補習的需求增加。屏東縣市補習班由1999年的51家增加為2008年的321家。家長對教育政策不了解及對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升學方式的疑慮,把孩子送往補習班是永無止境的教學軍備競賽。家長別無選擇把孩子送到學校受教育,但是學校的教育目的和家長的目標不一定相同,教育的目的也不能由家長所決定。這是教育市場化的一種困境和衝突。
補習成了家長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