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歌唱選秀節目看迷群與偶像認同關係的轉變
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班研究生
陳亭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歌唱選秀節目的再度崛起
在台灣電視史上,選秀節目一直都在各個年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早期的歌唱選秀節目—「五燈獎」為台視寫下歷史上收視輝煌的一段時光,除此之外,其他還有才藝、舞蹈、美少女選拔、童星選拔等等選秀節目,即使未能作出如五燈獎那樣的佳績,也都見證了選秀節目在台灣電視史上不間斷的存在。
近年來,頻道的開放與節目類型的多變與嘗試,養大了廣大閱聽眾的胃口,就在選秀節目吸引力似乎已消退之時,中視自2006年開始製播「超級星光大道」,往年五燈獎的輝煌收視再度登場。「超級星光大道」以冠軍能獨得一百萬獎金與一紙唱片合約的報酬吸引國內外參賽者,邀請陶晶瑩、黃韻玲、袁惟仁等等知名音樂人擔任主持人與評審,「超級星光大道」成功的塑造一個培育歌手、明星、偶像的舞台,捧紅了許多有潛力的歌手,更成功的是,它締造了原本國內電視台已經低落多時而今為之一振的收視紅潮。
在「超級星光大道」獲得廣大迴響後,2007年年底台視也跟進這波選秀節目熱潮,製播了名為「超級偶像」的歌唱選秀節目,同樣也以歌唱比賽的方式進行,總冠軍能夠得到百萬獎金以及出唱片的機會,邀請國內另外一批專業的音樂人及唱片製作人擔任評審,包括陳珊妮、黃國倫、陳樂融等等,至今已成功打造一批第一屆參賽者成為歌壇的新秀,與「超級星光大道」並列為當前台灣兩大歌唱選秀節目,各自有許多忠實支持者。
《超級星光大道》可說是全球一片真人實境節目熱潮的台灣在地版。
(簡妙如,2007)
值得一提的是,和過去的選秀節目不同,「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更具有「真人實境節目」的特點,利用攝影機鏡頭捕捉幕後的畫面,捕捉平凡人在鏡頭前的情感流露,營造了「真」人「實」境的展現並滿足閱聽人潛在窺伺的的慾望,藉由真人平民的參與、創造平民偶像與素人明星的訴求,吸引閱聽人的收視。而閱聽人藉由觀賞素人參賽者的表現,進行反身的替代式參與,每一次的觀賞都彷彿是進行了一場模擬與想像,想像站在舞台上參賽的是自己,將參賽者的生活經驗與音樂體驗投射於自己的日常生活,使得在這過程中的觀看經驗更加豐富與享受,而這正是真人實境節目中一貫的賣點。
然而,當代閱聽人不只收看節目,在非播出時段更透過網路將節目內容當成茶餘飯後閒聊的素材,從全台最大流量的電子佈告欄(BBS)-PTT實業坊的節目討論版(SuperStarAve、SuperIdol),可以看到最新的戰況與各主題的討論串,從版友發文表明支持哪位選手的現象開始,進展到各個參賽者粉絲團、後援會的組成,參賽者彷彿已經成為真正的明星、偶像,具有共同支持對象的閱聽人互相交流形成社群,型塑出同樣的偶像認同。此時,閱聽人以不再只是單純的閱聽人,迷群已然形成。
第二節 偶像認同的轉變
觀察這波歌唱選秀節目的風靡,可以發現偶像認同的型式正逐漸的在轉變,首先,選秀節目中明星塑造過程和過去明星的塑造過程有明顯不同,造成迷群和偶像認同關係的不同;其次,「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這兩個台灣最具規模的歌唱選秀節目之間也能觀察到差異,從節目風格、偶像形象、標準到偶像認同,都將在以下進行更細緻的討論。
隨著「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至今的播出,不只是帶起了近期台灣選秀節目的製播熱潮、創造了許多的話題,更重要的是,這兩個選秀節目創造了許多的素人歌手、素人明星。比賽尚未結束時,許多參賽者就已經擁有自己的粉絲團,儼然已經成為明星,已經被迷群視為「偶像」。比賽結束之後,不只是冠軍,前幾名的參賽者也得到和唱片公司簽約並發片的機會,正式成為所謂的明星、歌手、偶像這樣的身分。
在過去的偶像產製過程中,迷群的出現和形成是在很後面的階段,偶像在曝光前是經由唱片公司私下簽約,經過專業訓練,專輯一推出在閱聽人眼前時,這些人都已經是「明星」的形象了,看到的是名設計師重金打造的外型和音樂專輯,呈現的是有魅力的、有音樂才華的偶像,而迷群也隨之出現,集結成所謂的歌迷團體、粉絲團。
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過去的偶像產製和現在從歌唱選秀節目出身的偶像明星產製過程的不同點,過去的偶像一出現即是「標準的」偶像形象,而選秀節目的偶像初登場在眾人面前時只是個平凡人。迷群看著這些選秀節目的偶像從平凡人慢慢進步,比賽途中參賽者也許也會出現失誤、遇到瓶頸,也不減迷群對於偶像的支持,或許也可以說,這麼真實的明星養成過程才是最吸引他們的關鍵。對於現在的迷群來說,「偶像認同」的標準已經逐漸的在改變了,他們不是要一個一發片就光鮮亮麗的偶像,而是想要參與平凡人變成偶像的過程,崇拜一個這樣出身的明星,他們認同的是一個跟他們一樣有平凡背景的小人物,認同的是一起走過的參賽過程,就彷彿是自己也走過參賽的日子一般。
「超級星光大道,你就是大明星!」—這是「超級星光大道」節目開播時期主持人陶晶瑩掛在嘴邊的節目開場白,也是節目的口號,可以從這裡看出來,「超級星光大道」的訴求,就是邀請平凡人一同來參賽,告訴觀眾,即使是素人參賽者,只有你有歌唱才華,有成為明星的潛質,就歡迎你來挑戰。
「蔡依林、周杰倫、張惠妹,一場歌唱比賽,讓他們從此顛覆華語歌壇,現在…有一個讓夢想成真的舞台,在這裡,讓我們聽見你的歌聲、看見你歌聲背後的故事,你!將會是下一個憾動全球華人的超級偶像」,「超級偶像Super idol,一個讓人成為超級偶像的舞台、一個真實反映人性的節目、讓平凡人有機會實現夢想」,以上是「超級偶像」的節目slogan。就如同這些文字的訴求,與「超級星光大道」比較起來,「超級偶像」更加強調了平凡出身的故事與夢想成真的可能,而不是以「你就是大明星」來吸引參賽者。
我們可以看出這兩個節目內容風格的不同,以及主持人、評審風格的不同,並發現兩個節目所吸引的支持者、或者稱之「迷群」的不同。從觀察網路上論壇的討論,這兩個節目似乎形成了兩群分化的擁護者,各自被不同的偶像所吸引,具有相異的偶像認同、偶像形象與標準;一個是重視具有傳統觀念中偶像形象的標準,而另一個則是特別支持外表不那麼直接具有明星特質者,而是強調普通的外型、小人物背景和優異才華、最終的成功之間的反差。
第三節 迷在哪裡?
在過去文獻中,「迷」被視為是閱聽人的一種,或是在某段時間內,為特定文本或流行明星的特質所吸引,並有相當程度之認同與涉入的閱聽人,所以迷間接的被理解為明星系統的產物(Jenson,1992:10)。另外,「迷」也被視為一種「過度的」(excessive)閱聽人,指的是迷在心理層面和外顯行為上,都表現出比一般閱聽人更為強烈的涉入和認同。因此,當「迷」被特定文本或流行明星、偶像所吸引時,有可能在心理層面上產生迷戀、認同或愉悅的情感,但同時在外顯行為上,也可能會有尋求資訊、消費、生產、參與活動、和其他迷進行互動,甚至是和過去著名的「星艦迷航記」(Star Trek)的迷群一樣有再製文本的行為產生。
因此,本研究所要討論的歌唱選秀節目中的迷群,指的也是具有「過度」閱聽人特質的迷群,不是指單純固定收看「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這兩個歌唱選秀節目的閱聽人,而是在收看之外,會在PTT的SuperStarAve、SuperIdol兩個討論版上針對節目中特別喜愛的參賽者進行深入分析、討論,或者更進一步因為有特定支持的對象而報名到現場參加錄影的閱聽人,更甚者,則是有加入參賽者的後援會、粉絲團的閱聽人,這三個層次的閱聽人都是本研究鎖定的研究對象,及在文中所重複提及的歌唱選秀節目中產生的「迷」。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歌唱選秀節目中的閱聽人位置
一、「主動」閱聽人的改變
70年代,霍爾(Hall, Stuart)提出製碼/編碼(encoding/decoding)模式,提出閱
聽人有優勢、協商、抗拒三種解讀取向,帶動了從接收端之閱聽人思考問題的趨勢。但Silverstone (1994)認為,閱聽人儘管在解讀等層面具有創造的空間,閱聽人不是自己創造或是改變了文本,再產生主動的解讀,只是在既定的文本上,尋求不同的解讀可能。
現代閱聽人不只有歧異解讀,更自發性組成討論社群,彼此互相討論後更相互影響對節目的看法,閱聽人也可能是因為和其他人結成好友,才更喜愛看節目。此外,競賽節目如《Big Brother》,選秀節目如《American Idol》、《超級星光大道》、《超級偶像》,當代許多真人實境節目會以閱聽人電話、簡訊、上網投票等行為,而決定節目參與者的去留輸贏,這種閱聽人互動性更加使得學者重新思考閱聽人和文本之間的關係。
另外一個和過去的「主動閱聽人」概念的不同點在於,真人實境節目中,閱聽人的主動性已經不再是展現於所謂的解讀取向之上,究竟是優勢解讀、協商解讀還是抗拒解讀已經不是討論真人實境節目中閱聽人的重點。真人實境節目除了電視轉播外,網站還提供24小時的現場畫面,節目內容將許多參賽者私下的畫面剪輯播出,更有許多網路上的分享空間如Youtube可供隨時重溫節目內容,論壇上也充斥著每一集「超級星光大道」的錄影內容提供下載或線上收看。這些網路上流通的節目內容都是由閱聽人自行錄影、剪輯而成的,這樣的閱聽人的主動性是展現於他們自己主動參與節目的產製、自行傳佈而來的,不再只是居於解讀的位置,從真人實境節目、選秀節目中主動閱聽人的生產、消費關係和過去有明顯的不同,可以看出閱聽人和文本間的互動關係是越來越緊密的。
二、躍上舞台的擴散閱聽人
以閱聽人為研究主體之接收分析脈絡中,Abercrombie
& Longhurst(1998)的
觀展/表演典範為新典範代表之一,它的特點是注重反身性(reflexivity),包括閱聽人注意自己的反身思考,及研究者認識自己介入閱聽人生活的反身性(張玉佩,2003: 34)。Abercrombie
& Longhurst(1998)將閱聽人經驗區分為三種,分別為簡單閱聽人、大眾閱聽人、擴散閱聽人,下表是他們對於三種閱聽人的簡單比較:
表1 閱聽人經驗之模式
現代社會中充滿了擴散閱聽人,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是一種「有意識」的展演,在展演的同時,不只是意識到自我的展演,注意他人的樣貌,也是透過他人的眼光審視著自我的樣貌,這也是一種日常生活的美學化,日常的舉動都化為在舞台上表演的一種展現,人們開始逐漸習慣於這樣的生活與行為。
在歌唱選秀節目中,亦可發現許多擴散閱聽人的蛛絲馬跡,即使是在幕後的一舉一動都是一種表演,素人參賽者私下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言談、表情與練習狀況,一旦這些行為暴露在鏡頭前,並經由鏡頭呈現出來就成為了「奇觀」(Spectacle),參賽者是「有意識」的展演所謂的幕後生活。
然而,歌唱選秀節目和其他真人實境節目不同的是,它吸納參賽者去參與節目的原因以及特別之處一方面是在於它的表演不是專業的歌手表演,而是一種「業餘」的表演,參賽者不需要已經有一個很專業的音樂人身分參賽,而是單純「作自己」,用自己業餘的身分去參賽,去展演自我;另一方面來說,許多人對於參賽躍躍欲試也符合了擴散閱聽人的概念,這正是現今社會中擴散閱聽人躍上真正的舞台、躍上電視螢幕的展現。擴散閱聽人對於上台表演已經如家常便飯般稀鬆平常,因為在日常生活中閱聽人無時無刻在表演,但歌唱選秀節目給了擴散的閱聽人一個實現這些表演、擴大這些展演的場所,在短短的時間內將表演的影響力可傳佈的範圍擴到最大,歌唱選秀節目給了擴散閱聽人合理展演的場域、也透過這個場域,創造了從擴散閱聽人的角色成為「偶像」的機會。
第二節 「自戀式」偶像認同
在「認同」的概念與定義上,學者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見解。班都拉(Bandura,A.,1969)
認為「個人套取他人的思想、感受、與行動為己有,感同身受,如出一體,即為認同作用。」;對「明星認同」、「偶像認同」而言,青少年所喜歡模仿的電視明星,即班都拉在認同中所指的「他人」。
帕申 (Parsons,T.,1951),對於認同的看法,則著重價值的內化與判斷,他認為:「認同是接受一套價值模式,也就是將一套價值內化(internalizing)到個人的學習過程。」,明星認同就是青少年接受他所感知的明星價值,內化於個人的價值結構模式中的學習過程。
賽門 (Simon,H.A.,1957)則以行為傾向來表示認同的作用,他認為認同是「想成為某個人的傾向」。明星認同則可說是「想成為明星的傾向」。這種傾向也就是價值內化後,進一步的外傾表現。凱根 (Kagan,J.,1958)則強調認同的認知部分,他認為「認同是一種獲得個人內在認知的反應,這種反應的內容是以被認同對象的性質或特性成為個人心裡結構的一部份,視發生在其身上的事情就如同發生在自己身上。」而明星認同,就是個體經過認知的反應,肯定明星的性質與特性,進而在明星與自己間產生了感同身受的替代式的感情。
「超級星光大道」和「超級偶像」的迷群透過觀賞節目產生了偶像認同,透過評審的評語、分數與自我判斷,進而肯定某些參賽者的特質,之所以形成了偶像認同,可說是結合了這兩個歌唱選秀節目的特點和認同作用的概念,因為這些參賽者都是素人歌手,閱聽人在觀賞的同時一方面意識到這些參賽者和自己同為平凡人的身分,另一方面也產生了認同作用,也想成為這些素人明星、素人偶像,視發生在參賽者身上的事情就如同發生在自己的身上,進而在偶像與自己之間產生了感同身受的替代式的感情,就如同自己也參與了選拔,自己也同樣具有「偶像特質」。
這種歌唱選秀節目的迷群產生的「偶像認同」和國外學者E.Ann Kaplan所提出「自戀式認同」的概念相似,其認為年輕人與偶像間的關係是一種自戀式的認同,歌迷藉由模仿偶像行為,將對偶像的認同具體的行動化,雖然歌迷終究不是偶像本身,但透過模仿及想像,可以讓自己具有心儀偶像的特質,似乎搖身一變,成為更理想的主體,對自己滿意,達到一種「自戀」的滿足 (引自謝錦芳譯,1990)。因此,藉由不同的偶像特質標準,不同的社會文化形塑的明星形象與氛圍,自然也會形成相異的偶像認同,換句話說,若能夠從「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這兩個特定文本的迷群行動以及所展現的偶像認同著手,也許能描繪出各自特定的迷群與偶像認同的關係。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將鎖定「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兩個節目進行觀察,提出以下研究問題:
1.
和過去相比,現今歌唱選秀節目中迷群與偶像認同關係的轉變為何?
2.
「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兩個節目迷群的偶像認同關係有何不同?
3.
這兩個節目中真人秀的特點是否為促進迷群偶像認同關係轉變的因素之一?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探討的文本為「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這兩個台灣規模最大的歌唱選秀節目;閱聽人部分之研究對象是鎖定在這兩個節目中的迷群,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首先是長期以來固定收看這兩個節目、並在PTT SuperStarAve、SuperIdol兩個討論版上針對節目中特別喜愛的參賽者進行深入分析、討論者,更進一步則是因為有特定支持的對象而報名到現場參加錄影的閱聽人,最後則是有加入參賽者的後援會、粉絲團的閱聽人。
本研究將針對PTT SuperStarAve、SuperIdol兩個討論版進行討論串的分析,觀察過去各屆參賽者迷群的形成過程,以及迷群彼此的互動及實際進行的活動,並討論迷群如何塑造各社群的偶像認同,並試圖比較兩個節目、兩個討論版中呈現出的迷群偶像認同的差異,最後探討節目內容及討論版的呈現,觀察真人實境秀的特點是否也是造成迷群與偶像認同關係轉變的因素之一。
第四章 新迷群與新偶像認同
第一節 參與偶像產製的迷群
若同樣以出片歌手為例,和過去偶像產製過程相比,從歌唱選秀節目中產生偶像的過程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過去的偶像之所以成為「偶像」,開始被崇拜、被追逐、被喜愛的時間點,都是這些歌手已經正式發片,或是以演藝圈的說法,正式「出道」了,才吸引閱聽人並形成迷群。而在正式出道之前,則是幕後由唱片公司所操手的偶像打造過程,這樣的過程可能包含了歌唱的訓練、錄音準備、台風訓練、口語表達訓練,更重要的是外表形象的打造,期盼出道後,就能馬上抓到吸引的目光,馬上受到各界的矚目,不管是在歌聲、才華、形象方面,都期盼有一定的「明星」水準。
然而,在「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這兩個節目中,參賽者都是平凡人,即使是在Pub駐唱的駐唱歌手前來參賽,也還是一般人的身分,並不會有已經出片的、現在還在出片的歌手來參賽,從一方面來說,這些節目打著平凡人也能當明星的口號,發片歌手顯然與節目本身訴求平民參與的定位不符,另一方面,這樣的節目,強調可以幫助參賽者達成對於歌唱、當明星的夢想,對於發片歌手來說,也沒有相當的吸引力。
令人驚訝的是,過去我們認為的,在典型的偶像形成、迷群形成的要素中,包含了歌手的明星特質、包裝、才華與形象,在歌唱選秀節目中,迷群所追逐的這些偶像,居然是沒有歌手、明星身分的一般人,在比賽還沒有結束之前,他們沒有真正的明星身分,沒有經過唱片公司調教訓練完成的歌唱技巧,也沒有經過唱片公司交由知名造型師所打造的明星外表,在節目百人海選的階段,幾乎所有參賽者的裝扮都被評的一文不值,表演的能力更是就如同身邊的你我一般生澀,也許就像是走進KTV唱歌一般的水準,然而,這樣未經打造的平凡人,卻在一層一層的比賽過程中,得到了以往必須經由出片當歌手才能享受到的迷群。
觀察PTT SuperStarAve、SuperIdol兩個討論版,可以得出幾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對於歌唱選秀節目中的迷群來說,他們一開始受到吸引的地方有許多不同的可能性,也許是出眾的外貌,也許是特別喜愛的唱腔、嗓音,也許是持續出色的表現。星光一班中人氣很高的潘裕文近期也發片了,在比賽期間也有一批很死忠的粉絲團,支持潘裕文的其中一個網友曾在版上這麼發表:「彼得潘,你沒有翅膀,但你的歌聲就如同翅膀,在短短不到5分鐘的飛翔時間裡,我知道,就算音樂停下來,我也離不開你的聲音了...........」、「從那些影音中,被你的歌聲吸引、被你的溫柔吸引、被你的靦腆笑容吸引」,除了被這些個人特質與歌聲所吸引之外,迷群特別讚賞的也可能是經由節目中訪問、參賽者個人部落格發言去觀察各個參賽者的參賽態度,就如同網友所提出的:「更為了看為了朋友義不容辭的你,忘不了你答應宗緯穿泳褲的堅定表情,更為了看每當戰友淘汰,總是站在後面邊啜泣邊遞衛生紙給其他戰友的你」。
此外,經由一層一層的關卡比賽,參賽者會經過許多不同的考驗,經歷許多瀕臨淘汰的危機,在這個過程中,參賽者學習建立自己在這些參賽者中的獨特性,學習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曲風、歌路,並塑造自己的明星特質,讓自己不管在歌唱才能方面更加有競爭力,也能得到更多成為明星的利基,取得最終的勝利。對於在這樣的節目中的迷群來說,這樣的過程正是最吸引他們的,星光一班的冠軍林宥嘉的的支持者提到:「昨日的林宥嘉
,在經過崩潰大哭的重傷與黃大煒內力灌注加持下終於完成進化歷程,展現前所未有的雄厚實力,讓身為支持者的我看的爽快啊!」,潘裕文的支持者也提出:「雖然我不是專業的,但也不是聽不出歌聲中的小缺點(版友們的論點都很獨到)只是,我相信你會再進步,也相信你能在所有評審老師的帶領下,有所突破」,此外,迷群甚至也會在討論版上公然提出對於支持的偶像的建議,例如建議之後可選唱的歌曲、表演橋段的設計或者是表現歌唱情感的手法等等,吸引這些迷群、形成對於這些偶像的認同的因素,不在於這些偶像已經具備過去要當「偶像」就該有的武功了,讓迷群認同的,是這些偶像在追逐夢想、在讓自己更具備明星才能的過程中的那些付出和努力,或許不是一帆風順,但迷群參與到的跌跌撞撞的過程,正是最吸引他們的部分,迷群不在只是追逐的迷群,而是參與「偶像」產製過程的迷群。
第二節 明星化偶像vs.平民化偶像
「超級星光大道」在中視推出後,一開始並未受到相當大的矚目,但隨著時間的累積,直到星光一班的總決賽時,收視率已經從首播的0.76變成7.11的高收視率,歌唱選秀節目睽違多時的盛況再現,使得其他電視台蠢蠢欲動,在星光一班畢業後,台視也推出了全新的歌唱選秀節目「超級偶像」,選擇與「超級星光大道」在中天的周六重播時段對打,兩個節目的節目型態幾乎是雷同的,雖然「超級偶像」的製作單位認為他們本身是定位在亞洲選秀,異於較為類似校園選秀的「超級星光大道」,但其實大同小異,但較為特別的是,為了作出與「超級星光大道」的區隔,和「超級星光大道」第一屆不同的是,「超級偶像」對於參賽者沒有任何國籍、年齡、職業的限制,
然而,從收視率看來,「超級偶像」第一屆的選拔期間,並沒有成功的達到一開始所設定的目標,並未能與「超級星光大道」相抗衡,甚至是超越先前創下的高收視率,即使如此,「超級偶像」仍然保有他忠實收看的觀眾群,各個參賽者也有固定的支持群,從節目錄影現場的組成就可以發現,近期「超級偶像」的收視率已經開始可以和「超級星光大道」平起平坐,兩個節目的錄影現場也開始可以觀察到一些相似的現象,除了各個參賽者的家人到場加油之外,現場更是充斥著支持各個參賽者的迷群們,這些迷群有共通的辨識依據,通常都是舉著上面寫著參賽者名字、或是後援會名字,喊著加油口號,而這樣的情況與迷群到場參與錄影的人數也會隨著比賽的進行慢慢的增加聲勢,這是我們在這兩個先後出現的歌唱選秀節目中觀察到的相似之處,然而,更值得注意的也是更有趣的地方是,兩個節目同時創造了這個歌唱選秀節目當紅時代的偶像形塑過程與迷群,但是卻可以從許多地方進行更細緻的觀察,發現這兩個節目的迷群偶像認同似乎有其區別,形成了兩個不同的平民「偶像」,「超級星光大道」形塑而成的偶像可以說是「明星化偶像」,而「超級偶像」則可以以「平民化偶像」來試圖作出區隔,可以從以下各個不同的面向進行兩者的檢視。
從節目的slogan說起,「超級星光大道,你就是大明星!」是「超級星光大道」節目開播時期主持人陶晶瑩掛在嘴邊的節目開場白,也是節目的口號,可以從這裡看出來,「超級星光大道」的訴求,就是邀請平凡人一同來參賽,告訴觀眾,即使是素人參賽者,只有你有歌唱才華,有成為明星的潛質,就歡迎你來挑戰,而「超級偶像」的節目slogan則是「超級偶像Super idol,一個讓人成為超級偶像的舞台、一個真實反映人性的節目、讓平凡人有機會實現夢想」,「超級偶像」強調平凡出身的故事與夢想成真的可能,而不是以「你就是大明星」來吸引參賽者。另外,在節目本身的硬體部分,兩個節目也有較為不同的地方,「超級星光大道」的舞台設計,比較容易讓參賽者與現場觀眾進行互動,在中央像是演唱會一般有一條長走道延伸到評審座位區,讓參賽者瞭解這不只是場比賽,要把自己視為明星般,像是進行一場表演讓觀眾能夠享受在其中,在尚未成為明星前,「超級星光大道」就要求參賽者要把自己視為明星,反之,「超級偶像」的舞台設計就較為簡單,一個圓形的舞台,和評審席間保持一段距離,觀眾席圍繞著舞台但參賽者很難從舞台近距離和觀眾互動,就像是一般的歌唱比賽,單純是一個比賽的舞台,比起「超級星光大道」對於參賽者明星架式的要求,「超級偶像」似乎較為貼近我們熟悉的歌唱比賽模式,同樣散發著「平民」的氛圍。
在主持人的部分,「超級星光大道」選擇的是過去曾經發片,後來更是具有相當豐富的主持經驗的陶晶瑩來擔綱,也算是主持界中的一把交椅,明星架式十足,然而,「超級偶像」並沒有選擇任何同樣有歌唱背景、又有主持功力的其他明星,反而選擇從購物頻道出身,慢慢努力拿到知名電視台綜藝節目主持棒的利菁,似乎也象徵了這整個節目的訴求,不用擔心出身是多麼平庸,不用擔心背景、長相、身材等等任何問題,只要你具有歌唱才華,就能夠贏得獎金,就能夠一圓當明星的夢想,就像是主持人利菁一樣,只要拿出實力就有成功的機會。在評審群的部分,更可以看出兩個節目的差異,除了都有名製作人、音樂人的組合之外,「超級星光大道」特別將「為眾多知名天王天后作過造型的」知名造型師Roger也列為每集都有的評審團之一,並開出進入20強就可以被Roger進行從頭到腳的形象改造的支票吸引參賽者,更可以看出「超級星光大道」對於參賽者的明星外表、形象是在乎的,是存在著一定的標準的,不只要會唱歌,還要具有一定的可塑的明星特質和魅力。
在迷群的討論部分,「超級星光大道」的迷群也較常出現關於參賽者的明星特質進行的描述,不管對於參賽者的外表進行讚賞,或者是具有明星般穩健的架式,都是「超級星光大道」迷群彼此間共有的偶像認同標準。相對於「超級星光大道」來說,「超級偶像」的迷群討論中,則頻頻出現對於參賽者的小人物背景進行的描述,例如第一屆參賽者中的江明娟,她的職業是一位高爾夫球桿弟,不管是媒體報導,或者是觀眾的、迷群的討論,都圍繞著這樣的背景大作文章,然而,迷群之所以崇拜這樣的偶像,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們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背景,「第一次參加歌唱比賽,就引起矚目,不單是因為她動人的歌聲,也因為她讓大家看到,平凡小人物也能實現,站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的夢想。」就如同這段描述,小人物實現夢想的參賽者定位,使得「超級偶像」的迷群形塑出和「超級星光大道」相異的偶像認同,一個是特別強調外表光鮮亮麗的「明星化偶像」,另一個則是主打不起眼的小人物追逐夢想的「平民化偶像」。
第三節 真人實境的推波助瀾
回溯國內過去的歌唱選秀節目,「五燈獎」算是較令人印象深刻的,然而,即使當時「五燈獎」是家喻戶曉的節目,收視率很高,但卻沒有像近年來的歌唱選秀節目出現這樣的迷群現象與新偶像認同,試著探究其原因,過去的選秀節目跟現在一樣,都是鼓勵一般民眾參與的,雖然節目進行的方式不同,一個是由單人接受五度五關挑戰的方式,現在則幾乎都是一群人共同進行比賽的淘汰制,因此,或許可以由此推測過去「五燈獎」較無法形成顯著迷群、無法在節目中創造出「偶像」的緣故,因為過去只有單人參賽,不像是「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的多人淘汰賽制,相較之下較缺乏群體的競爭感,而這樣的群體競爭感也自然而然影響到迷群的群體競爭感,在討論偶像認同時曾提及,迷群對於偶像產生的認同是一種「自戀式認同」,很容易想像自己就是認同的偶像的角色,想像自己跟偶像進行相同的事物因此認同、追隨與投入,由於具有自戀式認同,隨著偶像在節目中進行團體式的競爭比賽,迷群也同時也具有競爭意識,不希望自己所認同的偶像會輸給隔壁迷群所支持的參賽者,因此更造就了在這樣的節目中迷群的高度投入,與過去「五燈獎」時期的節目相比是有其顯著差異的。
深入思考並觀察迷群的高度投入可以發現,使得「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的迷群能夠高度投入的原因,是當代歌唱選秀節目和過去「五燈獎」時期節目所具有的元素的不同,換句話說,「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具有過去節目所缺乏的「真人實境節目」(或稱「真人秀」)的特點。「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不只跟真人秀一樣強調平凡人的參與,更利用攝影機鏡頭捕捉參賽者在幕後練習、準備的畫面,捕捉參賽者在鏡頭前的情感流露,不管是信心滿滿、或者焦慮、挫敗,通通透過事後的剪輯播放在閱聽人眼前,營造了「真」人「實」境的展現,滿足了閱聽人潛在窺伺的的慾望,以其迷群更想瞭解這些「偶像」的慾望,也或者可以說,藉由這些真實感情與情緒的展現,吸引了迷群的集結並拉近迷群與「偶像」的距離,不再是像過去追逐偶像時,大部分時間看到的都是在鎂光燈前的姿態,而是能夠看到偶像私下的、居家的、素顏的、甚至隱私的層面,即使知道這些私下的曝光也是經由節目所設計拍攝的,仍然不減這些畫面對於迷群的致命吸引力。
另外,閱聽人藉由觀賞素人參賽者的表現,也同時進行了反身的替代式參與,迷群每一次的觀賞都彷彿是進行了一場模擬與想像,想像站在舞台上參賽的是自己,將偶像的生活經驗與音樂體驗投射於自己的日常生活,使得在這過程中的觀看經驗更加豐富與享受,而這也正是真人實境節目中一貫的賣點,在這兩個歌唱選秀節目中發揮的淋漓盡致。
除了真實的展現與替代式參與的吸引力之外,最重要的是由於網路科技的快速進步與便利,為當代真人實境節目帶來了豐富的「互動性」,一個社群的產生是需要平台的,而「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迷群的產生就是從全台最大流量的電子佈告欄(BBS)-PTT實業坊的節目討論版(SuperStarAve、SuperIdol)所逐漸形成的,由於這個BBS站台在國內的風行,不只是迷群、閱聽人會為了這些節目特定設立專屬版並常常上網互相討論、互相分享節目內容、影音檔案或者在版上集結成迷群、甚至藉由這個版集結了許多到錄影現場參加錄影的團體,後來更可以發現,會到板上瀏覽討論串的,還包括了參賽者,這些迷群心中的「偶像」,甚至還包含製作單位的人,迷群們會在版上貼上所有與節目或參賽者相關的報導,也會進行相關的討論,甚至對於節目提出批評或建議,許多迷群會推出「懶人包」分享給其他同樣喜歡某幾位參賽者的版友,所謂的「懶人包」就是指過去這位參賽者在節目中曾經演唱過的音樂檔案的搜集,像是真正的偶像明星一樣,「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的迷群不只是每週準時收看節目就算了,而是整理偶像的作品集,同樣是檔案型式,差別是出道的偶像是唱自己的歌,而選秀節目的「偶像」是唱別人的歌,此外,迷群還會為喜愛的偶像蒐集其他可以比賽時演唱的曲目,分析其適合的、擅長的歌路,有時參賽者也會主動至版上致謝,和迷群進行小型的互動,讓迷群興奮不已,因為偶像高度的親和力而更感到喜愛,強化了同一個參賽者的迷群的團結力量與歸屬感,增加對於偶像的群體認同。
因此,從以上的討論可以看到PTT這個平台的重要性,以及隨著網路科技而來的高度的互動性,對於「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這兩個歌唱選秀節目來說造成相當大的影響,更加幫助了這個節目吸引人之處,閱聽人不再只能坐在電視機前面觀賞,迷群不在只能默默關注偶像以及和社群中的彼此互相分享相同的情感認同,而是能夠報名參加現場錄影,近距離與「偶像」互動,透過電視機不再只是看到螢光幕前的表演,而是透過幕後剪接瞭解如平凡人一般親近的「偶像」,更令人興奮的,「偶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跟迷群本身相同的平凡人,迷群被賦有更大的權力,能夠透過網路平台共同追蹤「偶像」的成長,能夠對於「偶像」提出建議,而這些「偶像」也欣然接受,製作單位更趁勝追擊製作「給網友的歌」、「網友票選最想聽的歌」等等挑戰關卡,讓迷群覺得自己的聲音是重要的,而自己的投入與參與對於自己所認同的「偶像」是有一定影響力的,迷群不只是「看」著「偶像」成長,而甚至有時是「引領」著「偶像」成長,如此一來,真人實境秀的特點自然對於迷群與偶像認同關係產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素人明星的時代來臨?
過去在探討歌唱選秀節目時,或者是真人實境節目這種以素人為主角的節目時,從未使用「明星」或「偶像」、「名人」來稱呼這些像是真正的演藝圈藝人明星一樣,時常曝光在螢光幕前的人,更從未思考過,這些素人參賽者、參與節目的素人角色,會如同上節目的一人明星一樣,會有自己的支持者、粉絲團,甚至是過度投入的閱聽人—迷群的出現,觀察國內這波由「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這兩個節目所帶起的歌唱選秀節目熱潮,以及從這兩個節目所衍伸出來的新迷群與新偶像認同,或許可以大膽預期「素人明星」時代的來臨。
從以上討論可以發現,和過去的偶像產製過程相比,「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這兩個節目帶起的偶像產製不同以往,是一個邀請閱聽人共同參與的產製,偶像的產製過程、訓練過程在過去是被視為不合曝光的,或者是極度機密的,但在歌唱選秀節目這樣的場域中,卻意外弔詭的達到了以往傳統偶像產制模式的相同效果,也因為這樣公開的產製過程轉化成一種對於閱聽人的致命吸引力,同樣吸引了一大批迷群,邀請迷群共同催生素人明星的誕生,讓這些素人歌手在尚未發片就能夠擁有各自的固定擁護者,無疑也是未來比賽節目後正式簽約發片時,一個可靠的唱片銷售來源保證。換個角度思考,或許這也正是唱片公司和歌唱選秀節目製作端兩者製造雙贏的方法,節目製作公司、電視台利用獨特的節目型態吸引閱聽人和迷群的收視與參與、投入,觀察迷群在網路討論版上的豐富討論串,我們甚至可以說這些迷群的投入與任何產製的文本,都是替節目製作公司、電視台所進行的免費宣傳;對於虎伺眈眈的唱片公司來說,觀察這些素人偶像在節目中的表現和各自吸引的迷群規模、人氣指數,更可以早在簽約前確認各個參賽者未來在唱片市場、偶像市場的競爭力,等到簽約之後,也不需要在進行過多的改造、訓練、宣傳,奠基在過去足夠的曝光率與人氣之下,自然能夠預期出片時有一定水準的銷售量,實為現今一片蕭條的唱片市場中,一個出奇制勝的方法。
或許可以期待,倘若歌唱選秀節目在近幾年能夠保住在電視圈的優勢地位,保住對於閱聽人的吸引力,未來的演藝圈將會充斥著從歌唱選秀節目中嶄露頭角的素人明星,迷群開始瘋狂追逐的不再是那些一出道就光鮮亮麗的大明星,迷群們的胃口更大了,他們不要只是被動的接收著訊息,或是作一些文本再製的工作,迷群期盼能夠擴大影響力,參與素人明星產製的過程,迷群著迷的將是他們「自行」參與產製過程的「偶像」。或許這樣的推測過於誇大了,在同一個社會中,也可能出現多樣的偶像產製模式,傳統的模式自然也有他屹立不搖的利基點,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迷群被賦與的權力比過去又再多了一些,這些新迷群的產生,帶來了不同於以往的偶像認同,和偶像之間的關係也有了新的、多元的樣貌,或許對於處於低潮的唱片市場來說,也會是一劑令人意想不到的強心針。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本研究以「超級星光大道」與「超級偶像」為研究文本,嘗試從轉變過後的主動閱聽人的特點、真人實境節目中強調的素人參與特點與高度互動性、自戀式的偶像認同,來探討在當代歌唱選秀節目中嶄露頭角的、與過去不同的偶像產製過程,以及新的迷群、新的偶像認同與迷群與偶像間的關係轉變,並試圖從比較這兩個節目的內容、形態、定位等等,作出迷群與偶像認同的比較,然而,在研究方法與分析的部分有需多限制與缺陷,以下將提出說明。
本研究由於時間關係,只針對網路文本、節目文本進行分析與討論,未能夠進行迷群的訪談,但由於網路討論版的資料有限,大多數網路迷群開設的討論區又有身為迷群成員之一才能進入的限制,因此本研究大多是以網路上的報導、討論版討論串擷取、以及部分由觀察節目本身進行初步分析,由於電子佈告欄討論版上會進行討論的版友不見得佔迷群的多數,也只能從發文中的文字敘述進行推測,這樣的作法或許沒有辦法真正探究迷群對於偶像的認同標準,難以看清迷群與偶像認同關係的全貌。
因此,未來研究建議應納入焦點團體訪談或深度訪談的研究方法,並能深入除了PTT之外的網路社群,由其是迷群的網路討論平台,提出更多值得分析的資料與現象,以支持本研究所提出的論點。
參考書目
中文書目
謝錦芳譯.(1990).消費影像-美國文化與文化研究中的影像與修辭.當代雜誌.51期:42-52。
新聞及網路文章目錄
簡妙如(2007年6月10日)。星光秀是超級好生意。中時電子報。2007年6月20日,取自: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page.htm。
英文書目
Abercrombie, N. & Longhurst, B. (1998). 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London & Thousand Oaks & New Delhi: Sage.
Bandura, A.
Principle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 N. 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1969.
Holmes, Su. (2004b). But this time you choose! Approaching the
‘interactive’
audience in reality
T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7(2): 213-231.
Jenson, J. (1992). Fandom as pathology: the consequences of
characterization. In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
9-29).
Kagan, J. “The
concept of Identific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65(5), 1958.
Parsons T. The Social System, Glencoe 111, Free press, 1951.
Simon, H. A.,
Administration Behavior: 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2nd ed., N. Y.: The Free press, 1957.
Sliverstone, Rogers. (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