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現代化的推手?國小社會領域對劉銘傳在台建設之貢獻探討

郭彭淇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壹、前言

  藉由評價歷史人物達成歷史教學之目的是戰後台灣歷史教育的特色之ㄧ,其實歷史人物的評價會因為不同的時代、立場、觀點給予不同的評價。筆者預定以清朝後期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為例,評價其國小社會領域中關於劉銘傳在台建設部份,以「對台灣的貢獻度」、「劉銘傳的性格」、「自強新政」、「開山撫番」等四大部份,來檢討教科書中對劉銘傳的評價是否客觀公正。並從國小社會領域教科書三版本(康軒、南一、翰林)來檢視文本、圖片以及內容。

關於臺灣對於劉銘傳治台之研究成果,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種觀點,一是對劉銘傳治台表示肯定、讚許的評價,最早是以連橫的《臺灣通史》以及矢內原忠雄的《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為代表,稱許劉銘傳「皆有功勞大於國家者也」與「資本主義開拓的先驅」。再來更進一步發展,戴國輝提出劉銘傳的新政對臺灣的貢獻最大,並為後來日本殖民統治立下堅固的基礎。郭廷以對劉銘傳治台的評價更是極為推崇,文中言及:「劉銘傳是近代偉大的人物,他的豐功偉業實在不在鄭成功之下」。此論點開啟了「內地化論」的先驅,奠下後來臺灣學者以中原文化本位主義的觀點研究劉銘傳的方向。

另一是以臺灣主體觀點來討論,引發臺灣近代化論爭,以楊碧川為代表,楊碧川認為後藤新平才是臺灣現代化的奠基者,認為後藤新平為了剝削臺灣而推行臺灣現代化、劉銘傳為保護中國東南而推行洋務,兩者的出發點都不是為臺灣人民設想,對於劉銘傳的評價是持否定的,也否定劉銘傳治台的相關建設。

第三種觀點是1980年代以後,新史料的發現使台灣史的研究開展出新的研究方向,所以對劉銘傳的評價也有所修訂,其中以許雪姬、廖風德為代表。這一派多持著持平的觀點,認為劉銘傳的施政固然有不足的地方,也必定有施政較成功的地方。

台灣的教科書對劉銘傳推崇的原因,推測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為國民黨經過抗戰、剿匪而退守臺灣,正需要民族精神教育與愛國教育來延伸中國的道統,劉銘傳的出現正好符合這個原則,教科書中描述劉銘傳建設與開發臺灣的偉大,正好給國民黨政府及台灣民眾一個很好的學習效法的對象。第二是近年來台灣的歷史教育推崇劉銘傳為台灣現代化建設的開端,而非日治時期的相關建設,基於民族主義中心的作祟,而且寧願中國化也不願日本化,所以教科書極力推崇劉銘傳的自強新政對台灣的貢獻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貳、劉銘傳相關之評價分析

一、對台灣的貢獻度:

    教科書對於清末台灣現代化的貢獻大多推崇於沈葆楨、丁日昌以及後來的劉銘傳三人,甚至認為是日治時期現代化的「台木」,但其實還有一些當時促進台灣現代化的人物,基於想要神話劉銘傳的考量而隻字未提,根據郭志君(1996)的研究,當初當任台灣道的劉璈,對當時台灣的貢獻很大,只是因為和劉銘傳是屬於政敵的關係,最後終被劉銘傳編織罪狀而流放黑龍江。

    接任的邵友濂對臺灣的貢獻也是很大的,但是教科書刻意的去忽略。劉銘傳的新政其實不能說完全成功,新政成為台灣財政上重大的負擔,而且赤債累累很嚴重。劉去職後邵友濂接任,採取穩健的態度,將一些效果不彰的新政紛紛停辦,除了讓台灣當時的財政赤字能夠稍稍紓緩之外,更澄清吏治、整頓兵務,對台灣也頗多貢獻,但歷史教科書為了要推崇「劉銘傳」的個人地位,刻意將邵友濂描寫的短視與僵化,負面的批評邵氏沒有延續劉銘傳的新政,其實對邵友濂是很不公平的。

 

二、劉銘傳的性格:

    劉銘傳的個性其實也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除了跟劉璈因為政爭的關係,公報私仇、編織罪名陷害劉璈入獄一事,可以看出其「自私」的缺陷之外,根據陳怡如(2004)的研究,劉銘傳的性格其實過於自負,一但沉溺於理想,就容易形成偏執。劉銘傳的個性也偏於暴躁殘酷,在推行「郵政」新政時濫殺一個過失疏忽的郵政差役。

 

三、自強新政:

    關於劉銘傳的「自強新政」方面其實也是有若干問題,也沒有完全像教科書中寫的那麼完善無缺,有的部分成功,有的部分是失敗,以下分別敘述。

1成功部分

(1)   交通建設之電報:陸線電報雖然因為台灣地形而出現比較多問題,但是水線電報尚少問題發生,為少數不虧本、成功的建設。

(2)   交通建設之郵政:劉銘傳改革舖遞辦法,創立新式郵政,奠定今日郵政現代化的基礎。

   

2失敗部分

1)行政組織的調整:劉銘傳因為之前後劉璈的政爭,使得故意在政治上「重北輕南」,因此得不到南部士紳的信任,也造成近百年來南北發展的嚴重失衡。

2)土地改革:歷史教科書描述劉銘傳新政的「重新丈量土地」,讓台灣未丈量的土地能夠納入政府的丈量中,使稅收能夠順利收取。可是這項措施其實是沒有成功,由於當時士紳的阻饒,也發生很多丈量不公或官員收賄的情形,使得無法公平清賦以減輕人民的負擔,最後還造成「施九鍛之亂」。

3)交通建設之鐵路:劉銘傳最令人後是稱讚的鐵路建設政績,其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好。陳怡如認為當初劉銘傳本來是規劃建設「基隆到彰化」段,但是由於資金籌募不足,且工程艱鉅,只能縮水從基隆到新竹段而已,而且施工品質是粗糙不齊的,日本來台便放棄這段鐵路,重建新路重便可以證明,因此基隆至新竹的鐵路在日治時期已大幅改變,已很難看到劉銘傳的舊跡。

4)防務建設:防務工作為劉銘傳在台的重要施政,在添購槍砲、修築砲台、添購兵輪、設局立廠多所努力,但建設僅在器物技能方面,並沒有往下推展到制度層次的現代化。

5)實業部分:煤礦部分虧損連連,是不成功的。樟腦剛開始帶來相當利潤,後來受列強干預。

6)新式教育:新式學校僅設立於台北城,並未普及全台。再者,邵友廉繼任後,因財政不足予以裁撤。

7)拓展街道、裝設電燈、自來水等:現代化建設相關的拓展街道、裝設電燈、自來水等,均

     只限於台北,而無法普及全台,也因為經費的關係,劉銘傳下台後即停止。

 

四、開山「撫番」:

        自從牡丹社事件之後,清朝開始重視台灣,於是派任沈葆楨來台灣處理事務並積極治台。為了要開發東部,沈葆楨與劉銘傳相繼的實施「開山撫番」的政策。教科書三個版本對於沈葆楨與劉銘傳的「開山撫番」政策皆有相當的撰寫。根據教育部的網路辭典,「撫」字意思是「輕輕觸摸」或「養育、保護」之意思,可是根據吳宗富(2006)的研究指出,劉銘傳對於原住民的「開山撫番」政策其實很令人詬病的,雖然說是「撫剿並進」,但其實是「剿」大於「撫」,「血腥鎮壓」是大於「和平安撫」的。在「開山撫番」期間,劉銘傳不但派遣軍隊用槍炮射傷原住民,更用精銳的北洋船艦砲轟東海岸原住民的村落,屠殺為了要保護家園而起身抗暴的原住民,迫使其滅族,殘餘原住民逃入中央山脈的深山區,而讓漢人能順利的獲取樟腦的資源,難道這就是「撫番」嗎?應該是「剿番」吧!

 

参、各本版文本分析

一、字數、圖片分析

 

南一

翰林

康軒

字數(含標點符號)

44

596

126

圖片數目

3

9

7

動動腦(回答問題)

1

0

1

 

二、分析結果:

(1)    以文字數來說,從上表我們可以知道翰林版中關於劉銘傳現代化建設相關的字數達596個字,是最多的,在整個台灣史所佔的比例相當高,而南一版本是最少的。

(2)    以圖片來看,翰林版的圖片是最多的,南一版是最少的。

(3)    動動腦或回答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在思考中重新釐清整個問題與脈絡,南一和康軒版各有1個動動腦,翰林版沒有。

 

三、文本分析

 

文本內容

分析檢討

對台灣的貢獻度

三版本皆推崇沈葆楨和劉銘傳對台灣的貢獻,尤其是劉銘傳奠定台灣現代化的基礎。

其實在劉銘傳之前的丁日昌與劉璈,之後的邵友濂對台灣貢獻也很大,但三版本都未提起。

性格

三版本雖然未直接推崇如民族聖人一般偉大,但文句中還是如統治菁英一樣推崇。

性格有他的缺陷之處,但三版本都未提起。

自強新政

行政組織的調整

康軒版只提到「調整台灣的行政區」;翰林版提到「將行政中心移到台北」;南一版都未提起。

三個版本都未提起劉銘傳調整台灣行政組織的部分原因是因為南部士紳和官員的反對,也造成台灣百年來重北輕南的現象。

土地改革

康軒版提到「積極清理土地」;翰林和南一版未提起。

土地改革雖然沒有成功,受到保守士紳的反對,但確還是台灣初步的土地改革,但只有康軒本提出,而三版本皆沒有說明土地改革的失敗。

交通建設之鐵路

康軒與翰林版有提及「建設基隆到新竹之間的鐵路」;南一版只提到「鐵路建設」而已。

鐵路建設其實是未成功的,而且品質不良,日治時期又再重新打掉重建。教科書中說劉銘傳時期的鐵路是現今台灣鐵路的基礎,其實是言過其實。

 

防務建設

康軒版只在圖片放置「二沙灣砲臺」的圖片及說明。翰林版文字都有提及「在安平、基隆等地修築西式砲臺,並設立槍砲的工廠」,圖片也有「澎湖西嶼西臺古堡」的照片與說明;南一版文字與圖片都沒有提起。

防務工作其實沒有完全成功,只注重新式武器的更換但沒有重視制度面的革新。

實業部分

三個版本皆未提起煤擴及樟腦的採收過程與結果。

煤礦採收是不成功的。

新式教育

康軒版提及「傳教士帶來西式教育」;翰林版提到「創辦西式學校,教授外國語言、數學等科目」;南一版提及「規劃各式新式學校」。

新式學校僅設立於台北城,並未普及全台。再者,邵友廉繼任後,因財政不足予以裁撤。

拓展街道、裝設電燈、自來水等

康軒本在文字中沒有說明,但是圖片只有「臺北初設電燈示意圖」;翰林版有「劉銘傳大力建設台北,例如:拓展街道、裝設電燈及自來水、設置機構負責清運垃圾」;南一版未說明。

現代化建設相關的拓展街道、裝設電燈、自來水等,均只限於台北,而無法普及全台,也因為經費的關係,劉銘傳下台後即停止。

 

開山「撫番」

連續著沈葆楨的政策,三版本用字都是用開山「撫」番的「撫」字。

其實是使用武力使原住民屈服的,而且幾近是使用「屠殺」的「剿番」,三版本以漢人觀點美化劉銘傳的政策,未能忠實且中立的寫出史實。

 

肆、教學批判與建議

    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是要很小心謹慎的,根據中學教師談宇權的研究指出,評價歷史人物應該要注意:1.描述歷史人物要避免政治服務及政治宣傳2.避免偏狹的愛國主義3.運用文學技巧,讓人物教學生動、活潑化4.切勿遽下評論,呈現人物正反面資料5.從全面(正反兩面)觀點評論歷史人物,學生才能獲得歷史的真相。學者李國祈認為批判歷史人物的標準有:1.應本之ㄧ般基本道德或價值標準2.應本之於國家民族的大義3.應根據當時和現代社會的看法4.人物事蹟對受教者能產生積極向上的作用。3.當避免的禁忌有:(1)切忌將歷史人物神聖化(2)切忌過分醜化反面的歷史人物(3)切忌將個人好惡作為權量歷史人物的標準。

   综合以上的觀點,筆者認為社會領域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歷史要避免為政治服務:在以前黨國不分的年代,很多歷史或政治人物為了要達到特定的目 

     的,因此評價都過於太偏頗或不實,比如蔣介石、鄭成功、劉銘傳等,是因為要塑造民族

     英雄的範本而因此偏離了史實,要引以為戒。所以教科書當中對人物的描述正反面都要兼

     顧,並且保持客觀,學生才能獲得歷史的真相。

2、兼顧當時社會的看法:歷史人物的評價要注重「神入」這個步驟,所謂的「神入」就是透過

     理解,體會古人看事情的方式去看歷史。假如歷史教學當中老師能引導學童進入神入的歷

     史訓練,配合價值澄清、角色扮演等教學法,能讓學童更了解歷史事件的脈絡。

3、歷史教學也不只是背誦與記憶:以往的求學經驗中歷史學習的經驗大部分都在背誦人名與年

     代,其實學童真正的歷史能力應該是獨立的思考能力,並且能對歷史脈絡提出解釋與思考

     才是。

 

伍、結語:

在研究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時,常常會因為不同的立場、觀點、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評價,

所以我們在進行歷史教學應該盡量從全面觀點去評論,學生才能夠得到歷史的真相。教科書的編寫,往往因為政治上的目的而有所偏頗或不實,這是我們要盡量去避免的,在康軒、南一、翰林三大版本的教科書當中,以劉銘傳為例,我們可以知道還是多少會有這種情形發生,我們應該真實的呈現史實出來,最後引導學生進行獨立判斷與思考的能力。

 

陸、參考資料:

書目:

1、康軒出版社社會領域教科書,20072月版。

2、翰林出版社社會領域教科書,20052月版。

3、南一出版社社會領域教科書,20055月修定版。

4、葉振輝,《劉銘傳傳》,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1998年。

5、許雪姬,《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台北:自立晚報,1993年。

 

期刊論文:

1、曹尚斌,〈劉銘傳治臺之文韜武略〉,《中原文獻》,第363(2004),頁102-114

2、郭崇美(Kuo, Chung-mei)紀錄,〈劉銘傳與臺灣現代化座談會紀錄〉,《台北文獻直字》,第143(2003),頁1-58

3、林秀玲,〈高中教材關於劉銘傳與後藤新平對臺灣現代化影響之探討〉,《歷史教育》,第77(2000),頁41-69

 

學術論文:

1、蕭正勝,《劉銘傳與臺灣建設》。(台北:文化大學政治學碩士論文,1969)

2、郭志君劉璈與劉銘傳在台施政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學碩士論文,1995)

3、陳怡如,《高 中 歷 史 教 學 人 物 評 價 問 題 之 研究─ 以 劉 銘 傳 在 台 建 設 為 例》。(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4、吳宗富劉銘傳在臺撫番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