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化意涵之探究

台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柯佳伶、李杏津、陳永男

 

異化的概念涉及範圍廣、複雜且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曾在宗教、政治學、哲學、社會學及日常生活等出現過,因此,以下將列舉異化的詞源考察、百科全書及辭典對異化的解釋及思想淵源三部份,來認識種種異化概念。

 壹、異化的詞源考察

     英語中異化「alienation」源於拉丁文「alienatio」。在神學和經院哲學中,拉丁文alienatio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指人在默禱中使精神脫離肉體,而與上帝合一;另一意思為聖靈在肉體化時,由於顧全人性而使神性喪失(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2001)。

     另外,哲學界有學者稱德語中的異化「Entfremdung」一詞譯自希臘文 「allotriôsis」,意為分離、疏遠、陌生化,後來由馬丁•路德於西元1522年在翻譯聖經時,從希臘文《新約全書》移植到新高地德語中,轉為指疏遠上帝、不信神、無知。而「Entfremdung」一詞在德語非宗教用法中,融匯了拉丁語abalienare alienatio 兩詞的內涵,有著陌生化、剝奪、取走、脫離、權利和財產的轉與及讓渡等意(梁清,2006)。

     從詞源上看,可以得知異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不是自然現象,是人社會本質的表現,而不是人的自然本質的表現。且無論是德文Entfremdung,還是英文alienation 都具有分離、疏遠和喪失等釋義。而異化的不同詞源,便可看出異化含意之複雜性及歧異性,一方面表明異化之不同歷史來源,另外一方面也表明異化問題多種可能的內容。

貳、異化的界說

     百科全書及辭典對異化意義闡述如下:

1.Grolier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異化這個詞語被廣泛使用在個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生活或者與自己本身疏離的狀態。異化形成的原因也許是個人或外力的作用,如政治、社會規範或整個社會的作用。另外,這個概念雖然被廣泛使用,但其意涵相當不一致(Alienation,2009)。

2.《不列顛百科全書》

     將異化的概念闡釋為:社會科學中指一個人感到與自己的環境、工作、產品或自我本身處於分離或疏離的一種心態。雖然異化這個詞在分析現代生活方面很流行,但它一直是模糊及意義含混的概念(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不列顛百科全書編輯部譯,2001)。

3.蘇俄《哲學百科全書》

      異化是反映人的活動及其結果客觀地轉化為統治人本身且與人敵對的獨立力量的哲學社會學範疇,也就是人由社會過程的積極主體變為客體(引自梁清,2006)。 

4.美國《哲學百科全書》

     異化這個術語在日常生活、科學和哲學中具有多種不同涵義,其中大部分涵義都可以看成是由詞義學和語源學所提出來的一種廣泛涵義的修正。就此種涵義來說,異化就是一種活動或活動結果,某物或某人由於這種活動結果變得同某物或某人疏遠了(引自梁清,2006)。

5.社會科學辭典

     異化指的是個人與其環境、團體或文化等疏遠的感覺。異化也是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使用的一個概念,指的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核心關係及其對人和心理的影響(周業謙、周光淦譯,1995)。
    
從以上各種關於異化概念的界說可以看出,異化指的是人的無力、不自由、或是與自身和其他事物疏遠的狀態,也可能是人在活動中產生了客體,客體反而凌駕於主體之上,而造成異化的原因有來自自身或其他外力的作用。此外,異化雖然廣泛使用在各領域,但含意相當不一致。

参、異化的思想淵源   

     異化理論的研究是直到1932年後,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被發現後,才形成研究異化理論的熱潮(王東良,1999),因此,以下我們將以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為分界點,先探討《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前的異化觀點,其後再探討《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後的異化觀點。雖然黑格爾及費爾巴哈異化觀早於《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異化勞動論,但由於黑格爾及費爾巴哈的異化觀影響馬克思至深,因此,特將黑格爾、費爾巴哈與馬克思的異化觀,一併在「馬克思異化勞動沿革」中作深入探討。

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前的異化觀

     異化的含義最早可在柏拉圖(Plato)那裡找到它的雛形。在柏拉圖的理念世界裡,靈魂本在其中悠然自得,具備所有的知識,可是一旦靈魂憑肉體來觀察、來聽的時候,它就被肉體帶進了變化無定的境界,就此迷失了方向,糊理糊塗、昏昏沉沉的像個醉漢了,這就是靈魂異化的過程(楊絳譯,2000;趙偉,2008)。而在新柏拉圖主義的開創者普羅提諾斯(Plotinus)及其追隨者的觀念中,人從他自身異化出來是真正的沉思之必要條件與過程,透過這個過程,人脫離並超越自身,且超越認識者與被認識者的分別,而提升到一個充滿神性的整體。異化代表著一個超越與掙脫,超越外在世界的束縛,掙脫現有的人性,通往神性或更高存有的境界Nathan,1989)。

聖經舊約中出現了「從上帝異化出去」、「從榮耀中沉淪下去」的語句。這是因人類原祖亞當犯了罪,違背了上帝的戒命,人類從「上帝的道路上」自我異化出去,人類與神疏遠了(李超宗,1989)。其次,聖經舊約亦指出偶像崇拜的實質在於,偶像是人自己雙手所做成的東西,它們是無生命的物,而人卻向物跪拜,對物尊敬,崇拜他自己創造的東西。人在追求物時,也使自己變形成物,他把自己的生命特質完全賦予他所創造的物,不覺得自己是有創造能力的人,反而只有在透過對偶像的崇拜時,才感覺自己的存在,這使得他變得與自己的生命力相疏遠與自己陌生徐紀亮、張慶熊譯,1987)。

     中世紀哲人奧古斯丁(St. Augustine)吸取柏拉圖在《理想國篇》(Republic)中所用的希臘文的alloiosis說明alienatio,將其視為一種宗教的冥想活動。透過冥想活動,自己暫時脫離肉體的束縛,將自己昇華到與神合一的境界(Schaff,1980)。

     荷蘭法學家格勞修斯(Hugo Grotius)是用拉丁文alienatio這個概念說明權利轉讓與放棄的第一個人,他認為將權利轉交給國家或君主來行使,從自然狀態下自己保護自己,變成由國家或君主來保護自己。(王章陵,1987;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2001)。在近代,霍布斯(Thomas Hobbes)則是第一個使用異化概念的哲學家。他主張人性惡,認為人與人的關係像狼一樣,總是處於戰爭狀態。自然狀態的恐怖及種種不堪,人要如何奮起自救?霍布斯認為:有了法律,使人人服從法律,受法律的約束,人與人間就能畏懼不敢相互冒犯,但法律由誰來定?由誰來執行?是人人的困境,每個人害怕吃虧,害怕他人對自己不利。因此,解決之道就是人們被迫訂立契約,將旁雜、衝突的個人意志轉化為單一意志,並轉讓自己的自然權利,集中起來由「利維坦」,即眾人之代表,形成一個絕對的威權來保障大家的安全。因此,契約理論的異化主要是指一種「轉讓」的概念(彭淮棟譯,2000Thomas,1955,引自陳瑞崇2006)。

     此外,異化代表著有條件的「轉讓」。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認為國家出現後,個人必須轉讓部分權利給政府,以便透過政府保護自己的其他權利,但洛克認為權利是不可永久轉讓的,只能有條件的「借」給政府。政府可說是人民發明的機器,倘若政府權力與人們自然權利的根本原則相牴觸,人民可以改善甚至不要,但人是理性的,不會為「輕微且一時的理由」而拆掉這部機器,但拆掉這部機器的可能性永遠存在(凌渝郎著,2000;彭淮棟譯,2000)。

     除了洛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在《社會契約論》中亦說明了人類為了逃離自然狀態禽獸般的生活,必須簽訂社會契約,將其權利轉讓給整個的集體,即為國家,國家是具有意志的實體。要維護社會契約的繼續與可能,一定要接受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否則政府無法運作(何兆武譯,1987;凌渝郎,2000)。其實盧梭的全部著作可被理解為一種反對社會不平等的抗辯書,因此,盧梭的異化概念不僅是限於在權利「轉讓」的意義上來使用,它更重要的含義應該是對現象世界中「疏離」的批判,也就是自由與必然、理想與現實、主體與客體、個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關係。如他曾在《愛彌兒》及《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中提出,文明使人腐敗;背離自然使人墮落;人變成了自己製造物的奴隸等概念。總而言之,盧梭的異化思想主要是對支配、強制、奴役、不自由等否定性價值的批判(王曉紅,2005;李常山譯,1986)。

     在文學上,詩人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藉著批判勞動分工所帶來的危害,深刻地揭示了異化的實質。席勒敏銳地認識到,人們越來越屈服於肉體,生活的物質需要,人的精神日益淪喪。在自身的分裂狀況中,享受與勞動、手段與目的、努力與報酬都彼此脫節了。且人永遠被束縛在整體的一個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個碎片(楊家友,2007)。

     在德國古典哲學方面,是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利用與異化概念相似的外化概念,粗淺地來說明異化的問題。費希特的知識學原理中:自我設定了一個非我與自我相對立,藉此來實現絕對自我,在此過程中,自我外化為非我,從而使原來與自我同一的東西變成異己的東西(洪漢鼎,1995Robert,1989)。此外,他在《試評一切天啟》一書中使用了「異化」(Entausserung外化)一詞來說明宗教的本質,認為「將上帝看作以我們之內的道德規律為依據的立法者觀念,是基於我們的東西的外化,是基於一種主觀東西之轉化為我們之外的存在物,並且就宗教用以規定意志而言,這種外化是宗教真正的本質」,此一觀點成為後來黑格爾異化論的先驅。洪漢鼎、夏鎮平譯1995)。

     從上述可知異化代表著疏離、超脫、轉讓、喪失。在疏離方面有:人因罪而與神疏離。人創造偶像,崇拜偶像,卻疏離了自身。在超脫方面:人脫離肉體進而人神合一,到達更高的境界。在讓渡方面十七、八世紀,專注研究自然權利論、自然法和社會契約論的思想家們,大談特談權利讓渡的問題。然而,讓渡意涵在此又有些差異,有的認為權利可以永遠讓渡,有的認為權利只能暫時讓渡,必要時,人民可以取回其權利。在喪失方面:人屈服於物質,造成精神的淪喪。根據異化所代表的意義,可以發現異化有著中性、負面及正面意涵。另外,異化也是一種發展的過程,亦即從主體產生出來的物,逐漸跟自己疏遠化,從而成為異於主體、支配和統治主體的一種過程。

二、馬克思異化勞動論的沿革

馬克思的異化勞動論受黑格爾及費爾巴哈的異化思想影響頗深,因此,將依序先介紹黑格爾及費爾巴哈的異化觀,並探討其對馬克思異化觀的影響,最後再探討馬克思異化勞動論的四面向,以求對馬克思的異化勞動論有較完整的了解。

(一)黑格爾的異化觀

     德國古典哲學裡第一個把異化概念具體運用到哲學理論的人就是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黑格爾的異化思想不僅受到法蘭西啟蒙思想家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和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斯圖亞特(John Stuart Mill)、李嘉圖(David Ricardo)等人的影響,而且受到德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和詩人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的影響。他沿襲了前人的思想,把異化發展為一個完整的哲學範疇(蔣志紅,2007

Johnson1973)提出黑格爾的異化有兩種意思:第一種異化意思是與疏離的形成有關,意指個體會從現實社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疏離。異化的第二種意思則是製造疏離的活動狀態,是指「交出或是把權力轉讓給其另一人」,在此種情況下,有著更多的敵對及不友善。另外,黑格爾異化內容也可說是一種辯證上的三部曲,首先是本然的存有,由它產生的是倫理學;其次精神被說成經過一個自我疏離(外化或異化)的期間,其中精神屬於外化的存有的狀態,這屬於自然哲學中的討論;到最後精神完成其辯證的往返過程,而重回自身,對應於此的則是精神哲學(何保中譯,1986)。

     要談論黑格爾的辯證式的「異化」概念,就不得不提到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在《精神現象學》中,黑格爾緊緊抓住「人的異化」這一核心問題,展開對整個社會、國家、宗教的批判,這種批判明顯地具有唯心主義神祕的和思辨的性質(萬丙策,2008)。

     而要掌握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提到的異化,就必須了解「絕對精神」這個概念。絕對精神不是一系列固定的物,也不是各種靜止的特性的總和,絕對精神可視作始於絕對精神、回歸絕對精神的圓環或過程。在黑格爾螺旋式的辯証體系中,絕對精神以否定、顛覆的能力作為本質,任何一切斷定、決定、限定、界定精神的事物都會被精神所否定、顛覆,其後進而自己超越自己。這種向外發展的衝力,其實是精神的自我異化所造成,自我異化後,才能進到下一個環節,最終目的為在它物之中反映出自己的本質。因此,異化可說是推動整個意識完成其歷程,最後到達絕對精神的必要力量。(王郁雯,2004;陳樂,2008葛淑玲,2002蔡美麗,2003)。

     誠如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說到的:

    精神所以變成了對象,因為精神就是這種自己變成他物、或變成他自己的對象和揚棄這個 

    他物的運動。而經驗則被認為恰恰就是這個運動,在這個運動中,……先將自己予以異化,

    然後從這個異化中返回自身,這樣,原來沒有經驗過的東西才呈現出它的現實性和真理性,

    才是意識的財產(賀麟、王玖興譯,199723)。

    綜上所述,在黑格爾的觀念中,異化並非一個最終的狀態,它是轉化的過程,最後使主客體之間的區別消失,達到絕對狀態,也就是「去異化」再回歸自身,因此黑格爾的異化觀並非是負面的,反而具有積極正面的意義。

(二)費爾巴哈的異化觀

費爾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接受了黑格爾辯證法思想,尤其是關於異化的概念。不過他不像黑格爾把異化概念用在「絕對精神」的轉化過程,而是把異化用來分析「宗教」現象。費爾巴哈哲學的主題是人,他認為哲學上最高的東西應該是「人的本質」,人是肉體和靈魂相統一的現實存在的感性實體,是有感覺、能思惟、有意志、能依照目的活動的。他從人的某種屬性出發去考察異化,認為人的本質的異化跟宗教有相當密切的關係(蔣志紅,2007)。

     費爾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質》中提到人的本質為:

就是理性、意志、心。一個完善的人,必定具備思維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維力是認識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愛。理性、愛、意志力,這就是完善性,這就是最高力,這就是做為人的絕對本質,就是人生存的目的。人之所以生存,就是為了認識,為了愛,為了願望(榮震華譯,199731)。

      由上述可知,一個有完美本質人必須有理性、意志、愛。正好符合神的全知、全能、全善,所以,完善人本質的形象就是完美的神的形象。

      費爾巴哈指出人本質中所實現的理性、意志、愛是有限的、缺乏的,於是人往往不由自主地使自己的內在本質直觀化,他使它離開他自己而顯露於外。而這個被直觀化了的、被人格化了的本質,透過想像力的加持,成為難以抗拒的力量,反過來對人發生作用,並作為人思想與行動的法則,這就是上帝了Feuerbach,1841/1957)。

      費爾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質》中提到:上帝的意識,就是人的自我意識;對上帝的認識,就是對人的自我認識,因此可以從人的上帝認識人,反之,也可以從人認識人的上帝。人崇拜的上帝,其實就是人的精神、靈魂;而人的精神、靈魂、心,就是人創造出的上帝。上帝是人公開的內心、坦白的自我。上述說明了宗教中的偶像膜拜,不過是人對自我本質的敬拜(鄭景澤,2006)。

由於人將自身本質投射在神身上,也導致人與宗教異化的產生。費爾巴哈指出:宗教在本質上揭露了人性的奧秘。神愈是全知全能,人愈是無知無能;宗教把本來屬於人的種種特性,都用來描寫神的特性,其結果造成神的豐富,也導致人的貧窮;宗教用上帝是目的否定了人是目的,把人當作存在物使之成了上帝的工具,從而根本否定了人的價值取向和評價;人對上帝的愛取代了人對人的愛;犧牲對人的義務,因人為了對上帝盡義務李毓章,1995洪鎌德,1997。上述在在顯現出人因為把太多屬於他自己的優點本能都交給了神,因此造成了人的自我異化。

      費爾巴哈以為欲揚棄這種異化,必須消滅宗教,廢除宗教禁慾主義對人的自然本性的扭曲和自然需要的禁錮,並找到被宗教奪去的人的本質。為了使人找到人的本質,使人能夠過符合自己本質的生活,人就應該崇拜自己,體認到上帝的本質就是人的本質,不再相信上帝,而相信自己,這才是人的歸復,人文主義的表現(王章陵,1987蔣志紅,2007;劉慧娥,1998)。

      綜上所述,費爾巴哈的人的本質異化理論雖然包含了人的本質的異化和復歸,但他把人的本質的異化限制在宗教領域,並不以社會歷史的角度為出發點,去分析異化。

(三)黑格爾及費爾巴哈對馬克思異化論的影響

      馬克思的異化思想經歷了一個曲折前進的演化過程,其異化觀建立在繼承及直接批判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異化理論的基礎上,並經過不斷地改造,逐步地確立起其異化理論(王章陵,1987;卿臻,2004)。

      馬克思在批評黑格爾異化範疇時,從根本上改變了異化藉以自我表現的場所和異化藉以傳導的條件。馬克思把黑格爾以「異化」來考察人這個歷史行動者普遍的悲劇困境的「大型理論」,轉移到更具體的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活動之中。對馬克思而言,異化的主要場所不再停留在人的一切的對象化活動中,它被緊縮到「生產活動」這個範圍內。另外,馬克思認為黑格爾僅看到了勞動的積極方面,即其揚棄異化的作用,忽略了勞動消極方面,也就是異化勞動阻斷人對自身解放之覺悟(宋國誠,1990;趙偉,2008)。在繼承部份,針對黑格爾的異化觀,馬克思除了吸收了黑格爾否定性辯證法的批判成分,注意到黑格爾的辯證三段論式中的主客體之間的對立關係,更強調客體對主體的支配性問題,也就是強調勞動消極方面的影響(葛淑玲,2002)。

      至於費爾巴哈對馬克思的影響,就如馬克思說到:「宗教異化本身只發生在意識的領域,在人的內心生活、而經濟異化則是現實生活的異化(Bottomore,1988)。」可看出,馬克思把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運用於不同於宗教問題的政治和經濟問題的探究,擺脫了費爾巴哈宗教異化的抽象性,將異化勞動植根於私有財產的現實關係之中,試著考察和批判資本主義的社會現實,從中恢復人的本質(方以啟,2008;王章陵,1987;趙偉,2008)。

      綜上所述,在馬克思的異化論中,異化的主體既不是黑格爾的「人的一切的對象化活動」,也不是費爾巴哈所提到的「抽象的人」,而是「現實的、具體的人」,異化的領域是「生產勞動領域」,馬克思是從現實的經濟事實出發來闡述自己的異化勞動思想。

(四)馬克思的異化勞動論

      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把異化問題的研究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結合了起來,從純理論領域轉移到了實踐領域,提出了異化勞動的思想(張仁健,2009)。馬克思認為勞動是人的本質的具體實現,因此勞動本身應具有自主性及創造性,但在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過程中,勞動反過來控制及支配人,變成異於己的一種力量,人在勞動中失去了主體性。亦即,在資本主義生產分工及私有財產制之下,本應為活動主體的人,在勞動過程中,卻反過來被奴役、支配和統治(Marx&Engels,1844/1963)。

      一般來說,馬克思的異化勞動所談的是,在資本主義下由於私有制及分工的關係所導致的四種異化現象,分別是:人與其勞動產品、人與其勞動過程、人與人的「類」本質及人與他人的異化現象,以下將分別介紹這四種異化現象。

1.人與其勞動產品的異化

      馬克思認為勞動是一種有意識、自覺性的生產活動,而勞動產品是勞動者之目的與意志的成果,勞動的產品應屬於勞動者本身(葛淑玲,2002),但是,在資本主義制度生產工具私有制度下,資本家雇用工人生產並支付工資,工人則是放棄他所製造產品的所有權而支領工資(王東良,1999;簡惠美譯,1999)。因此,人在生產活動的過程中,先將自我意識投射至客體(商品)上,客體雖自主體產出,卻與主體對立,主體反而無法自由支配其所產出的客體,也就是人無法自由支配其生產的產品(Ollman,1976)。生產者實際關心的首要問題,不是勞動產品對自己的具體實用性,而是它能換取多少別人的產品,也就是說,他所關心的不是勞動產品的使用價值,而是其交換價值(張仁健,2009),這使得人不能從產品中肯定自身的價值,勞動產品與勞動者甚至是對立的關係。

      誠如馬克思所說:勞動的產品像是一種異己的存在,與勞動者對立,像是一種獨立於生產者的力量工人愈努力工作,所創造的與他自己對立的對象世界就變得越有力量,他的內心世界就變得越貧乏,他屬於他自己就越少;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產品的力量和數量越大,他就越貧窮,勞動者的貧窮和生產能力成正比;工人創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成廉價的商品;工人生產的越多,他能夠消費的就越少,他創造的價值越多,他自己越沒有價值,越低賤;工人的產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創造的對象越衣冠文物,工人自己越野蠻(伊海宇譯,1990Marx,1844/1988)。

2.人與其勞動過程的異化

      在勞動過程中,人逐漸脫離了生產的原始目的(滿足自我需求、發揮自我創造力),生產活動完全脫離人的意識活動而行,勞動對於人的自我而言,變成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人無法在勞動中,成就其主體性,反而在勞動過程中,受制於勞動,失落了自己。(葛淑玲;Ollman1976)。

正如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哲學手稿》中所提到:

    勞動對工人說來是外在的東西,也就是說,不屬於他的本質的東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勞

    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他的勞動不是自願  

    的勞動,而是被迫的強制勞動。……外在的勞動,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勞動,是一種自

    我犧牲、自我折磨的勞動。……   

  (伊海宇譯,199051-52

 

3.人與其類本質的異化

      費爾巴哈對「類」的說法,似乎只是一種原子式的個人主義,他意識到人與人的聯繫是一種個別的原子聯繫,他掌握了人與自然,卻忽略有機的人與社會的關聯,馬克思認為這是一種狹隘的類,狹隘的社會關係,且沒有從宏觀的角度即「社會框架」及「社會架構」中,來看待人這個類存在物。因此,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類」除了指的是一種有意識的生命,更強調其社會性,主張人在社會中,與社會脫離不了關係(王郁雯,2004;宋國誠,1990)。

      人與動物間的差別在於:人類有自主意識去支配統馭環境的潛力,而動物僅能被動的適應環境,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無法藉由勞動來確立與彰顯自己生命的本質。勞動被迫淪為僅是維持生存的手段,喪失其改造對象世界的意志與能力,人的類生活倒退至動物的類生活,不再具有「意識性」與「實踐性」,此即為人與人的類本質的異化伊海宇,1990;宋國誠,1990)。

4.人與他人的異化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佔有了自然、佔有了生產資料,因此,勞動者就無法擁有自己的類本質,無法自由自覺地勞動,進而,人與自己的勞動產品、自己的勞動過程相異化,所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人與他人的相異化。而這人與他人的異化關係,即是資本家與工人的對立或敵對關係(朱輝南,2005;呂艷紅,2009)。

      綜合馬克思的異化勞動論,可發現馬克思以「勞動」為中介來探討人與勞動產品、人與勞動過程、人與人的「類」本質以及人與他人之間四種異化現象。這四種異化現象表示出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的生產過程中,勞動不再是人自願性、創造性的勞動,而是被迫、重複、不自由的,而這四種異化現象在概念上是不可分離、緊密相關的。

三、《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後的異化觀

      以下針對盧卡奇(Georg Lukacs)、馬庫色Herbert Marcuse)、佛洛姆Erich Fromm)、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沙特(Jean Paul Sartre及阿多諾Theodor Ludwig Wiesengrund Adorno等人之異化觀進行討論。

      盧卡奇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一書中,結合了韋伯的「理性化」和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二概念,創造了「物化」(reification)理論。在此書中所談的「物化」與馬克思的「異化」有著十分類似之處,兩者都在說明一個人經過異化勞動(或物化過程)之後而疏離自我,結果成為一種個體存在的工具,也可說主體創造了客體,但客體的發展卻脫離了主體的控制,甚至反過來控制主體。更深入地說,盧卡奇的「物化」是指在商品生產過程中,人物化了,物人化了,而人的物化,物的人化,都是以人、物顛倒、本末倒置的方式出現和表現的,而物化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表現在物與物之間的關係的一種移轉過程。(李超宗,1989;宮敬才,1993)。

      異化問題在批判理論家馬庫色思想中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他在《理性與革命》一書中強調在資本主義物品生產律下,不是人類生產物品,而是物品決定了人類活動的本質與目的,完全違背了以人為本的人道精神,造成了嚴重的異化問題。在《單向度的人》一書中,馬庫色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兩大階級-資本階級及無產階級-已不再成為歷史變革的動因。當代工業社會是一個新型的極權主義社會,技術的進步是造成極權主義社會的原因。它成功壓制了這個社會中的反對派及反對意見,壓制了人內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從而使這個社會成了單向度的社會,使生活於其中的人成為單向度的人。「單向度的人」即是喪失否定、批判、超越和反省能力的異化人(劉清虔,1997;劉繼譯,2006)。

      佛洛姆將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與馬克思主義結合,成為新佛洛伊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並在社會學、心理學和哲學研究中,把異化概念作為主要的分析工具。佛洛姆認為由於官僚組織阻礙了個人思考和感覺的自由,使得個人無法產生批判性的思考,當個人的思想受到壓抑,他只好轉向非理性、非創造性的方向發展,此時個人藉著「與他人一致」、「符合他人及社會期望」的順從態度,消除自己的不安及焦慮,消除自我與世界的矛盾,但同時也喪失了寶貴的自由,此即所謂的「逃避自由」Fromm,1969)。  

      此外,佛洛姆以「市場傾向」的概念闡述異化。個人在官僚體制的指揮控制之下,其所能發揮的影響力有限,反而是市場的運作功能對人具有支配力,人將世界與自己視同商品,兩者具有貨幣性價值,作為交易之用,據此,人用以貶抑自我的價值而產生異化(Fromm,1955)。在《人類新希望》一書中,佛洛姆認為現代的社會像是巨大機械一般,致力於最大規模的物質生產和消費,生存於其中的人只是合規格的零件,是沒有感情的。人變成了消費人,只關心擁有更多的物質、消費更多的物質,藉此得到成就感或感受到生命的意義,但他卻喪失了自主權和獨立性,發生異化了問題(吳光遠,2006孟祥森譯,1992

      哈伯瑪斯在《溝通行動理論》中提出韋伯只討論工具理性及形式理性,忽略實質理性。工具性理性是指有目的的企圖影響他人,以成功達到目的為宗旨。形式理性在生活各面向、文化各系統中獲得支配力量,因而導致生活意義的萎縮與喪失,造成異化的現象。哈伯瑪斯認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異化是現今主要的障礙,所以主張用「溝通理性」取代「工具理性」及「形式理性」,「溝通理性」意味著參與溝通者皆能在平日生活情境中,以共同合作的態度來達成互動雙方的同意基礎,如此一來,人作為自主負責的主體性存在的自覺,經由互為主體的溝通消弭人與人之間的異化,免除人在工具理性膨脹下失去價值目標的理性討論,達到無扭曲溝通的理想言談情境(劉慧娥,1998Habermas,1984)。

      海德格爾推展了關於異化的探討,他深刻地看出了異化的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把異化歸結為人們對「存在」的遺忘。海德格爾認為在當今時代,哲學已進入了它的終結。因為柏拉圖以來的道統形而上學犯了一個根本性的錯誤:在沒有了解「存在」本身究竟為何物以前,就肯定了其存在,將其視為可觀察、看到或毋需加以追問的事實,而不是被人體驗和思考的東西(王秋平、孫業偉,2008;滕守堯,1996)。

      對異化討論做了進一步推展的還有沙特,他一直把異化概念作為其存在主義的一個重要的概念。沙特認為異化作為一種特殊的「非人關係」,包括人與自然、人與人(社會)及人本身的異己行動等多重否定關係,它源於人的欠缺和需求。欠缺是一種否定的關係,它指的是為己存有的內在關係的否定,也就是我不與那被否定者圓滿為一。人的實在是欠缺,這使得人想超越現狀去渴求那個欠缺的部份,也就是說,人因為不圓滿而渴求圓滿。這使得人希望自己成為神,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完美的存有者,但是沙特認為這是人的悲劇,永遠不能成功。在「需求」部分,人因有了「需求」,就有實現目的的手段,但同時卻又給自己規定了反目的的後果,這就是沙特關於主客體內化與外化關係的內在矛盾。此外,欠缺與需求也引起人類自身相互威脅和衝突的後果,導致人與人、階級(集團)之間的鬥爭,使異化滲透到主體自身(邱奕森,2000;駱徽,2008)。

      阿多諾談及文化工業時,提及了異化概念。阿多諾認為市場法則進入到藝術領域後,文化工業就此產生。文化工業的產品僅僅是為了交換,而不是滿足任何真正的需求。文化工業採取了標準化的生產模式和虛偽的個性化形式,讓文化變成了商品,此時文化有著高度一致性,因而扭曲了藝術家的人格、退化了大眾的欣賞力。此外,藉著文化工業使得意識型態得以維持,其所提供娛樂的模式讓人們逃避現實、喪失了自我意識、個人獨立的自我判斷,進而認同於現行的秩序(李輝,2007;張靜靜,2008;鴻鈞,1990)。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後的異化概念主要是哲學、社會學及心理學等跨科際的概念。此時的異化觀承襲了馬克思的異化觀,強調在資本主義、科技意識、工具理性等原因的影響下,產生了大眾文化、消費及溝通等異化現象,人喪失否定、批判、超越和反省能力,成為一個異化人。此時的異化觀也探討了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係,主體創造了客體,主體反被客體宰制,主客體是分離的。另外,從人的「存在」概念來探討異化,更深入人的本質,異化成為深層的問題。

      綜觀異化的沿革,可發現異化涵義包括疏離、超脫、轉讓、喪失,及主客體相分離,甚至主體反被客體宰制等涵意,是較為艱澀及抽象的概念。

肆、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東良(1999)。金融危機的省思:金融性資本的異化與SSA的觀點。台北大學財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秋平、孫業偉(2008)。海德格爾之路【電子版】。太原師範學院學報,7420-22

王郁雯(2004)。馬克思論人的本質。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章陵(1987)。馬克思異化論批判。台北市:正中。

王曉紅(2005)。盧梭的異化思想初探。山東師範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山東省。

方以啟(2008)。論馬克思對費爾巴哈的迷信和超越—以《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為例【電子版】。蘇州科技學院學報254),23-29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編)(2001)。中國大百科全書。2008115日,取自http://210.240.188.84:8081/cpedia/Content.asp?ID=57957&Query=8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不列顛百科全書編輯部(編譯)(1999)。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公司編著。不列顛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北京:中國大百全科。

朱輝南(2005)。組織精簡、裁撤與異化的關係:以空軍飛機修護人員為例。私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伊海宇(譯)(1990)。K. Marx著。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臺北市:時報。

李常山譯(1986)。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台北市:唐山。

李超宗(1989)。新馬克思主義思潮 : 評介「西方馬克思主義」。台北市:桂冠。

李毓章(1995)。人:宗教的太陽 — 費爾巴哈宗教哲學研究。台北市:遠流。

李輝(2007)。阿多諾:文化工業批判【電子版】。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95),40-45

何兆武(譯)(1987)。B. Russell著。盧梭社會契約論(The social contract)。台北市:唐山。

何保中(譯)(1986B. Russell著。西方的智慧(Wisdom of the west)。台北市:業強。

呂艷紅(2009)。盧卡奇與馬克思主體異化思想差異辨析【電子版】。經濟與社會發展71),6-8

宋國誠(1990)。馬克思的人文主義。台北市:桂冠。

吳光遠(2006)。佛洛姆-說來也挺可笑,世上只有人是唯一自尋煩惱的動物。台北市:海鴿文化。

邱奕森(2000)。沙特《存有與虛無》的自由概念。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碩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業謙、周光淦(譯)(1995)。J. David, J. Julia著。社會科學辭典。台北市:貓頭鷹。

孟祥森(譯)(1992)。E. Fromm著。人類新希望(The revolution of hope)。台北市:志文。

洪漢鼎(1995)。費希特。台北市:東大。

洪漢鼎、夏鎮平(譯)(1995)。H. G. Gadamer著。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台北市:時報。

洪鎌德(1997)。傳統與反叛:靑年馬克思思想的探索。台北市:台灣商務。

宮敬才(1993)。盧卡奇的哲學思想。台北市:唐山。

徐紀亮,張慶熊(譯)(1987)。E. Fromm著。馬克思關於人的槪念(Marxoncept of man)。台北市:南方。

凌渝郎(2000)。西洋政治哲學史。五南:台北市。

卿臻(2004)。試論馬克思異化思想的演變【電子板】。廣西社會科學,917-19                                                                 

陳瑞崇2006)。論利維坦的命令:「我們要造人」。政治科學論,305), 61-96

陳樂(2008)。法蘭克福學派異化理論探源【電子版】。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146),51-53

梁清(2006)。批判與揚棄:教育異化論。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吉林省。

張仁健(2009)。論馬克思的異化批判思想【電子版】。湘潭師範學院學報312),30-32

張靜靜(2008)。阿多諾對大眾文化的批判【電子版】。天津行政學院學報101),27-29

賀麟、王玖興(譯)(1997)。G. W. F. Hegel精神現象學上卷。北京:商務。

彭淮棟(譯)(2000)。J. S. Mcclelland著。西洋政治思想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台北市:商周。

葛淑玲(2002)。大眾文化所潛在技術的異化危機 - 班雅明論大眾文化。私立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楊家友(2007)。自由的人如何實現? ──席勒與馬克思的回答比較【電子版】。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5),668-671

楊絳(譯)(2000)。Plato 著。斐多─柏拉圖對話錄之一。香港:天地圖書。

萬丙策(2008論黑格爾哲學對馬克思哲學的真實意義【電子版】。魯東大學學報255),13-16

趙偉(2008)。淺析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電子版】。大慶師範學院學報284),1-3

榮震華(譯)(1997)。L. A. Feuerbach著。基督教的本質(The essence of Christianity)。北京:商務。

蔡美麗(2003)。黑格爾。臺北縣:左岸文化。

劉清虔(1997)。否定與合理-馬庫色《單向度的人》導讀。台北市:台灣書店。

劉慧娥(1998)。官僚組織的異化問題:台北市政府所屬一級行政機關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繼(譯)(2006)。H. Marcuse著。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硏究(One 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台北市:九大。

滕守堯(1996)。海德格。台北市:生智。

蔣志紅(2007)。青年盧卡奇與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比較研究。國立吉林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長春市。

鄭景澤(2006)。一路走來,何必如一—教師異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駱徽(2008)。薩特的存在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比較分析【電子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102),12-15

鴻鈞(譯)(1990)。Jay, M.著。阿多諾-法蘭克福學派宗師(Adorno)。台北市:結構群。

簡惠美(譯)1999)。Giddens, A.著。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ny an analysis of the writings of Marx,Durkheim and Weber。台北:遠流。

二、西文部份

Alienation. (2009). Retrieved May 5, 2009, from http://gme.grolier.com/cgi-bin/article?assetid=0007350-0

Bottmore, T. B. (1988). K. Marx early writing. NY: Mc Graw-Hill.

Fromm, E. (1955). The sane society. NY: Rinehart.

Fromm, E. (1969). Escape from freedom. NY: Avon Books.

Feuerbach, L. A. (1957). The essence of Christianity (E. G. Waring, & F. W. Strothmann, Trans.). NY: Ungar Publishing Company.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41)

Habermas, J. (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 Cambridge, MA: Beacon Press.

Johnson, F. A. (1973). Alienation: concept, term, and meanings. NY: Seminar Press.

Marx, K., & Engels, F. (1963).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 (P. J. Strunk, Trans.). NY: International Publisher.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44)

Wood, A. W. (Ed.). (1988). Marx selections.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Nathan, R. (1989). Alienation. NY: E. J. Bill.

Ollman, B. (1976). Alienation: Marx's conception of man in capitalist society.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bert, B. P. (1989). Hegel's idealism: the satisfactions of self-consciousness.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aff, A. (1980). Alienation as a Social Phenomenon. NY: Pergam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