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內容適切性之研究

 

陳芳慶、楊雅華 

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研究所

 

摘要

 

本研究以高雄市國民小學三年級使用康軒版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的自然科教師為研究調查的對象,採取普查的方式對研究對象施以問卷,以期瞭解教師在施教過程中,對於教科書在「出版特性」、「課程目標」、「學習內容」、「內容組織」、「教學實施」及「輔助措施」六個向度之適切性評估意見。共計發出102份問卷,回收102份問卷,得有效問卷99份,將所得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獲致以下結論:

一、  高雄市國小三年級自然科任教教師以女性佔多數,平均年齡為35.45歲,以大學畢業且畢業於非理工或非科學教育相關的科系組居多數;任教自然科的平均教學年資為4.51年,其中以任教一年者最多。

二、  教師對於教科書的適切性評估,由高至低的排序依次是出版特性、輔助措施、內容組織、教學實施、課程目標、學習內容。每個向度的得分都大於4分,顯示教師對康軒版三年級自然與生活領域教科書的適切性評估持肯定的態度。

三、  「跨頁裝訂穩固安全,便於使用」是出版特性的評估題項中得分最高的,也是適切性評估的六個向度所有題項中得分最高的。

四、  適切性評估得分最低的題項是「內容與時代潮流相契合,適時融入重大議題及鄉土題材」,其次是「符合學生認知和身心發展成熟度,並兼顧個別差異」。

 

 

關鍵字: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教科書評鑑

 

 

 

第一章      緒論

 

內容充實、編輯結構嚴謹的教科書是教師教學上的利器,也幫助學童循序漸進的學習,紮下基礎。好的科學教科書,在教師的教學引導下,讓學生產生有意義的學習,才能真正彰顯教科書的教育功能。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調查高雄市國民小學,選用三年級康軒版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自然科教師在施教過程中對於教科書適切性的評估。本章將分別就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名詞釋義和研究範圍等部分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歐盟為引領所屬的成員國家進行教育現代化工程,以提升公民素質及歐盟未來競爭力,於2002年提出八項關鍵能力,包括:用母語溝通的能力、用外語溝通的能力、運用數學/科學與技術的基本能力、數位學習的能力、學習如何學習、人際社會與公民能力、企業與創新能力及文化表現能力(劉蔚之,彭森明,2008),其中運用科學與技術的基本能力列為教育現代化工程的關鍵能力之一。相較於歐盟,我國更早進行教育改革,九年一貫課程將「自然科學」與「生活科技」兩個領域統整為「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自然科學在國中、小階段包含生物、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等學科,而為滿足人類生活所需或渴望,運用知識改善或設計、製作物品,這些知識則屬於的生活科技的範疇。人類日常生活環境被科學與科技所圍繞,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然後運用知識以滿足或改善生活,所以學習科學和科技是有其必要的。

九年一貫課程將國小低年級階段的社會、藝術與人文和自然與生活科技三個領域統整為生活課程,理念是希望處於國民教育初端的學童能在生活當中,統整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發展出生活的互動能力,奠定下在生活中學習的基礎(教育部,2003)。依J. Piaget的觀點,小學低年級為前運思期,心智、運思能力均未發展成熟,教材宜與日常生活相關,透過教師的引導,協助學童由自我中心觀,走向社會中心觀。生活課程滿足了國小一、二兒童天生好奇、喜愛探索的習性,所以是最受低年級兒童喜愛的課程,到了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亦是如此,王美芬(1993)的研究:兒童喜歡自然課主要的原因是可以從事「實驗活動」,因此教材是否能滿足中年級認知階段的發展需求,興起了研究者想進行研究的念頭。

對教師而言,內容充實、編輯結構嚴謹的教科書是教學上的利器;對學生而言,則可以幫助學童循序漸進的學習,紮下基礎。大多數的科學教師在其科學教室中的授課內容或活動有75%或更多是來自教科書(Weiss, 1993) ,可見教科書在科學教育方面也扮演重要的角色。霍秉坤,黃顯華(1995)指出一般自然科教科書常見的編寫問題多是內容太廣泛或太淺顯,常以學者的角度來編寫,所以忽略學生既有的知識與認知發展,對概念的解釋僅提供一種方式來說明,還有課程中的活動與實驗和教科書中想傳達的概念未緊緊相扣,所以造成學生在學習上只記憶片斷的知識,無法使自己的想法與教科書知識相連結,「做」(doing)與「閱讀和思考」不相關,無法改變過往的想法,反而又繼續堅持其偏頗的概念,不能幫助學生發展出較佳的概念理解。科學能力的培養,並非一蹴可幾,藉由好的科學教科書,在教師的教學引導下,讓學生產生有意義的學習,才能真正彰顯教科書的教育功能。

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賦予教師教學自主權,教育當局要求教師有檢視教科書的能力,依照課程綱要規定:「國民中小學教科用書應依據課程綱要編輯,並經由審查機關(單位)審定通過後,由學校選用。」教科書之選用時機,多在每學年第二學期結束前召開教科書評選委員會,審核下學年度教科用書,此時正值學期結束之際,是教師最繁忙的時候,評估時間匆促,易導致過程不夠嚴謹;此外選用版本時若教師缺乏足夠的選用訊息,往往只能依照當時的感覺來判斷,教科書是否適合師生運用,往往需要實際使用一段時間後,才能確實瞭解其優缺點(鄧鈞文,2002)。若能在教科書使用一段時間後,依各項內容及使用情形進行整體與系統性的評鑑,透過教師反映實際的使用狀況,將有助於作成具體的修正,讓教科書更貼近最實際的教學需求(李萬吉,1997;藍順德,2003)。教師在教科書評鑑過程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教師不僅僅是教科書的選用者與使用者,更是評鑑者,所使用的教科書適用與否,透過教學現場進行實地教學檢驗出來的這些資料正是評鑑教科書最寶貴的資料,可作為選用與修訂的最佳參考(張素貞,民86),因此在經過實際進行教學後,自然科教師對所選用的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適切性評估意見為何,亦為研究者想研究的動機。

基於上述因素,本研究擬針對三年級擔任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的教師對於教科書的使用意見,進行教科書之適切性分析研究,期望藉由分析在教學現場實際授課的教師對於教科書適切性的評估,作為日後教科書編輯、修改或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基於以上所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目的在於透過文獻探討,了解教科書的特性,自然科課程的沿革,並透過問卷調查方式,了解高雄市國小選用康軒版作為教材的三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對於康軒版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的評估意見,以作為教科書編輯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研究的目的與研究的問題分述如下:

一、   研究目的

(一)         探討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評鑑規準的內涵。

(二)         探究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學歷、學科背景、自然科教學年資)的教育人員對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的適切性評估。

(三)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的建議,提供學校、教師與教科書編輯者及出版商參考。

二、   研究問題

(一)        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學歷、學科背景、自然科教學年資)的教育人員對於教科書適切性之評估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之目的、內容以及探討的問題能更加清晰明確,茲將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名詞,說明如下:

一、   教科書

教科書的定義,狹義可指依政府明令公佈的課程標準(綱要)編輯而成的,供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所使用的課本,廣義則可包含習作、教學指引及按各科課本內容需求所隨附的各式媒體教材。本研究中所指的教科書,採狹義的定義,指根據民國九十二年教育部所公布的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綱要所編寫,經國立編譯館審定,適用於國小三年級上學期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本。

二、   適切性

本研究所指的適切性係指有關國小三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在「出版特性」、「課程目標」、「學習內容」、「內容組織」、「教學實施」及「輔助措施」六個向度的評估調查結果。

三、   審定版

指由民間出版業者依照教育部頒佈的課程綱要所編輯的教科書,經「國立編譯館」審查通過後,由各學校選用。

四、   部編版

指由「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編的教科書版本,目前部編版的教科書已出版的僅有國小第一至第七冊數學課本、國中一至三年級數學課本及國中一至三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而以前由「國立編譯館」所主編的「國編版」教科書已成為歷史名詞,現今的國立編譯館是負責教材的審查單位,在組織上是隸屬於教育研究院的下屬單位。

第四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高雄市為研究調查的範圍,探究康軒版三年級上學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之適切性。

在文獻分析方面分自然科課程之沿革、教科書的研究與評鑑、自然科課程之相關研究加以探討,而問卷調查則針對高雄市三年級自然科教師對於康軒版國小三年級上學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的適切性評估為調查內容。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目的在於透過文獻整理,探討我國的自然科課程以及教科書制度發展及評鑑,以下分別就自然科課程的發展沿革、教科書的研究、教科書的評鑑及自然科課程的相關研究等部分加以說明。

第一節    自然科課程的發展沿革

中國科學教育興起於清末,國民政府遷台後更積極推動科學教育,我國國小自然科教材歷經多次的修訂,發展至今日之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茲將我國自然科課程發展沿革簡介如後:

一、   中國科學教育的興起

清末政府及有識之士體認了體認西方技藝與科學的重要,因而設置軍事學校及職業學校,開設科學課程。光緒年間,因應時局先後公布了兩次的學制改革計畫,將科學課程納入中小學教育,首先是光緒二十八年的欽定學堂章程,高等小學堂教授「理科」課程,還有光緒二十九年的奏定學堂章程,初等及高等小學堂設有「格致」課程教授自然科學。宣統年間,又將格致課程併入文學讀本中。從清末到民初,科學教育實施的理念為中體西用,是以崇實為主的實利主義,科學課程受到肯定只因其實用價值(楊龍立,2002)。

二、   民初的小學科學教育

民國元年的小學仍分初等小學及高等小學兩個層級,初等小學無科學課程,高等小學設「理科」,民國四年又將之區分為「理化」及「博物」,民國十二年的小學課程標準綱要合併而為「自然」,增設「園藝」課程,「自然」的名稱於此時首次出現。民國十八年初等小學消失,從低年級開始有了自然科。民國二十五年修正課程標準,中、低年級改設「常識」科,高年級為「自然」(楊龍立,2002)。此時期自然教科書的編寫方式與教學方式仍承續過去,以文字敘述及背誦理解為主來(甘漢銧、熊召弟、鍾聖校,1996

三、   國民政府遷台至民國五十年間

民國四十三年成立科學教育委員會,這是中央教育主管機關首度成立的專責推動科學教育的組織,負責學校科學設備的改進、推動科學教育(楊龍立,2002)。民國45 年,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成立,藉以提升科學教育的水準(鍾聖校,2000)。民國四十九年,為鼓勵中小學生研習科學,教育部制訂「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舉辦計劃」,這項計劃的實施,補充了當時科學教育之不足,更重視學習者的興趣及創造力的培養。

為了加強國家經濟建設、提升國民素質,政府積極推廣國民學校的科學教育,這段時期科學教育的目標侷限在實用層次(楊龍立,2002),國小科學教育課程並沒有改變。

四、   民國五十一年國民學校課程標準

民國51 年完成修訂的中小學課程標準,原在中、低年級開課的「常識」科改在低年級開課,包含自然與社會,中、高年級設「自然」科;此次課程修訂,就小學階段而言,為適應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和生活經驗的逐漸擴充,課程組織由統整而分化,在低年級偏重合科,到了中高年級則依序由合而分,以利用自然及應用科學知能以改進生活為科學教育目標。

在這段時期,我國國民小學科學教育建立了良好的發展基礎(甘漢銧、熊召弟、鍾聖校,1996)。

民國57 年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政策,教育部重新訂定並公布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教材遵照九年國民教育一貫的精神(鍾聖校,2000),低年級仍設「常識」科,中、高年級設「自然」科。

民國五十八年。國科會執行十二年科學發展計畫,為了和此計畫相應,教育部也訂定十二年長期發展科學教育計劃,對中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及教材教法進行實驗研究。民國五十九年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召開,會議中特別強調「加強科學教育方案」,方案中說明科學教育包含人文、社會、自然、應用科學各方面,以數學及自然科學為重點,並配合國家經濟建設之需要做重點發展(楊龍立,2002

五、   民國六十四年國民小學課程標準

民國六十一年,成立國民小學科學教育實驗研究指導委員會,以及教學及自然科學課程研究小組,指定板橋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負責執行課程教學研究計畫,除了研究世界各先進國家自然科課程,並經由實驗研究,編輯小學科學課程教材,逐年試教,教育部也根據此實驗教材再修訂課程標準,在民國六十四年公布,對於科學教育的課程教學及課程研究發展的成就,奠定了往後科學教育的基礎,國小的自然教學步入了嶄新的階段。(王美芬、熊召弟,2005;王彩芬,2004

民國六十四年頒布的自然科新課程標準及開發的教材,於六十七學年度由一年級開始逐年施行新課程。課程名稱由「自然」改為「自然科學」在一到六年級開設,自然科的教學形成六年一貫(鍾聖校,1999;楊龍立2002)。以指導兒童接近自然,瞭解其周圍的環境,增進科學知能與科學情趣,熟練科學方法,養成具有科學素養的國民為自然科學教育目標。

六、   民國八十二年國民小學課程標準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電腦的普及,教育部於民國七十八年著手修訂中小學課程標準,民國八十二年公布所修訂之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訂於民國八十五學年度起逐年實施。這次修訂的課程標準,教育部考量國小階段重在概念的學習與科學態度及科學精神的陶冶,無法與科學研究相並提,因此將「自然科學」改回「自然」科(教育部,1993),教育目標在於指導兒童接近自然,瞭解人與其周圍的環境和諧共存之重要,增進科學知能與科學情趣,熟練科學方法,以養成具有科學素養的國民,與六十四年版的課程標準自然科學課程目標相似(魏明通,2002)。

七、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民國八十三年的四一○教改大遊行促成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為了因應世界教育改革潮流,提升國民素質、促進社會進步以提升國家競爭力,同時也順應社會對教育改革的企盼,民國八十五年底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在「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提出了課程與教學的改革建議。民國八十七年教育部頒布「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由小一至國三,採取九年一貫的設計,強調統整學科之間的知識體系,同時符應修訂目的「課程發展以人的生活為中心,培養學生具備科學知能及適應現代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因此「自然科」發展成「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減少每週教學時數。而「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於民國八十九年公布(教育部,2000),民國九十二年公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自九十學年度起由國民小學一年級開始實施,九十三學年度起,已全面實施。

九年一貫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的主要目標在於提昇國民的科學與科技素養(教育部,2003)。

 

中國早期的科技表現在農業栽種、生活工藝、工程建設、命理卜卦、天文星象和醫療中,雖無政府規模性的辦理,但因影響民生,因此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關注。清朝時因應時局所需,新式學校成立,中國朝科學化邁進。國民政府遷台後,更是不斷有組織、有計畫的推動科學教育,使科學教育的進展更能符合國際教育的趨勢。茲將我國國小自然科教材從早期的「理科」、「自然」、「自然科學」、而至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的演變,簡介如表2-1

 

2-1  國小自然科學教育的發展歷程

年代

科學課程內容

特 色

民國元年

初等小學無科學課程

高等小學設「理科」,一到三年級每週2小時。

 

民國四年

高等小學

一、二年級:博物,每週2小時。

三年級:理化,每週2小時。

l     區分為「理化」及「博物」。

 

民國十二年

小學課程標準綱要

合併「理化」、「博物」,改稱「自然」

,增設「園藝」課程

初小設自然園藝

高小設自然、衛生、園藝

l     「自然」的名稱於此時首次出現

民國十八年

小學課程暫行標準

低年級:自然,每週 90分鐘。

中年級:自然,每週120分鐘。

高年級:自然,每週150分鐘。

l     初等小學消失

民國二十五年修正課程標準

低年級:「常識」,每週 90分鐘。

中年級:「常識」,每週 180分鐘。

高年級:「自然」,每週 150分鐘。

 

民國五十一年

國民學校課程標準

低年級:常識科(包含自然、社會)

每週150分鐘。

中年級:自然,每週180分鐘。

高年級:自然,每週150分鐘。

l      利用自然及應用科學知能以改進生活為科學教育目標。

l      強調統整的精神。

民國五十七年

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

低年級仍設「常識」科

中、高年級設「自然」科

l     民國五十七年國民義務教育延至九年。

民國六十四年

國民小學課程標準

低年級:自然科學,

           每週3節(120分鐘)

中年級:自然科學,

           每週3節(160分鐘)

高年級:自然科學,

           每週3節(160分鐘)

l     教育目標:指導兒童接近自然,瞭解周圍環境,增進科學知能與科學情趣,熟練科學方法,以養成具有科學素養的國民。

l     強調科學概念、科學方法及科學態度的平均發展。

l     形成六年一貫的自然科學。

民國八十二年

國小自然課程標準

低年級:自然,每週3(120分鐘)

中年級:自然,每週4(160分鐘)

高年級:自然,每週4(160分鐘)

l     教育目標:指導兒童接近自然,瞭解人與其周圍的環境和諧共存之重要,增進科學知能與科學情趣,熟練科學方法,以養成具有科學素養的國民。

民國九十二年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低年級:生活課程(含自然與生活科技、社會、藝術與人文),

         每週至少6(240分鐘)

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每週3(120分鐘)

高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每週4 (160分鐘)

l     科學教育目標:提昇國民的科學與科技素養。

l     低年級生活課程的教學時間最低應佔學習領域學習節數(20節)的30%

資料來源:整理自楊龍立(2002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1963);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1976);教育部(1993);教育部(2003

 

第二節    教科書的研究

教科書在學校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老師教學的主要材料,學生參與學習及評量的主要工具,茲針對教科書的定義與功能及教科書的定位敘述如下

一、         教科書的定義

檢視相關的文獻與研究,對教科書所下的定義與範圍陳述不同,但內涵大同小異,將學者看法列出以下:

曾火城(1996)認為狹義的教科書是指專為學校教學活動所需而出版的書籍,多以學科、學期或學年為編輯的單位,且以書籍紙張印刷的方式呈現,廣義的教科書則包含教師的教學手冊、學生習作、參考書或教學媒體等多種形式的材料。

此外,美國出版學會認定凡是為提供學校教學使用,以教學的需求來編排裝訂的課本、手冊、相關的測驗、材料、地圖等均可稱之為教科書(陳明印,2000)。

綜合上述,多由編輯的方式與呈現型態對教科書做定義,而研究者綜合以上論述,認為「教科書」依內容與範圍,狹義可指依政府明令公佈的課程標準(綱要)編輯而成的供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所使用的課本,廣義則可包含習作、教學指引及按各科課本內容需求所隨附的各式媒體教材。

本研究採教科書狹義之定義,僅就依政府明令公佈的課程標準(綱要)編輯而成的,供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授課所使用的課本做探討。

二、         教科書的功能

教科書在學校教育中廣泛運用,佔有重要地位,學校課程發展以選用教科書為核心,教師教學以教科書為最主要的材料;教科書是依據政府制定的課程綱要編寫而成,再由學校選用,所以無論學生所在地域背景為何,都能接受相同程度的教育內容,維持一定的教育水準,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學生透過教科書,在課堂上參照教師的指引,便於學習,並可提供自我複習、預習及評量的依據(陳伯璋,1987)。

教科書也是家長與子女相互了解、溝通的管道,家長應配合教育新理念,透過教科書和老師共同關心子女的成長和發展(莊梅枝,2003)。此外,教科書將人類知識、價值與經驗去蕪存菁,有系統的組織知識脈絡、陳述學科內容,一般中小學教師,很難同時具備各領域的專業知能,教科書為教師節省了自行編選、組織教材的時間與精力(周珮儀,2002)。

教科書的影響力並不僅僅侷限於教室中,「教科書是意識形態的承載品」(周淑卿,2003),評論家兼社會學家阿普爾(Apple)指出,教科書是爭論知識、政治過程的副產品,承載著某些價值觀和價值體系(李寅濟,2008)

教科書傳遞事實和知識,也傳遞社會想要下一代所具有的國家認同、社會價值等觀念( Georg Eckert Institute Textbook Research,2005),所以被視為教育政策中的一個核心關鍵。

研究者依據以上各學者的看法,將教科書的功能,整理如下所列:

(一)   教科書是達成教育目標的工具

教科書傳遞文化遺產與社會的共同價值,培養學生具備適應現代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能,保障全體學生受教育機會均等,更是政府藉以達成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   教科書是教學的依據

教科書是教師教學重要的依據,為教師節省了選編教材的時間,讓級務繁重的教師有更多精神進行班級經營。

(三)   教科書輔助學生學習

教科書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資源,提供自我學習的依據,省時有效率,家長也得以藉由教科書瞭解學校教學進度及子女的學習狀況。

(四)   教科書有助課程改革

教科書在學校教育中做為教與學的媒介,為了提升全民教育品質,教科書的內容及編輯能否符應學習的需要,一直受到社會關注,成了課程改革的指標。

第三節    教科書的評鑑

儘管課本並不是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它對學生的學習仍然十分重要,因為課本不單是教師授課的教材,也是學生在家裡預習或溫習的自學材料;優質課本除了涵蓋各科目課程的核心內容外,內容編排亦應符合學習需要並提供有助學生研習該科的學習策略。由於課本是學生重要的閱讀材料,課文的質與量就應審慎留意,因為它讓學生「從閱讀中學習」,從而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事實上,優質課本除了能引發學習動機,更能令他們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此外,優質課本的教師手冊還包括教學策略,以供教師參考 (林智中,2008)

教科書是「教」與「學」間的重要媒介,因此教科書的選用,成了教學過程重要的程序之一。選用規準是一種選書的參考指標,目的在幫助教師做出更客觀、周延的判斷,選擇出最合適的教科書。目前我國教科書選用多以學校為選用單位,也可以採用聯合的方式來選用,由數個學校聯合或是鄉鎮、分區聯合的方式;選用層員包括行政人員、教師及家長。將教科書的選用層級下放至學校,能維持教科書的多元性,有利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避免中央的意識形態集權之嫌,同時也確保教師專業自主權(蔡清田、謝慧伶,2003)。一般教科書選用的運作程序通常可分為四個階段(鄧鈞文,2000)

(一)        準備階段:

指選擇教科書前所應進行的相關活動,包括建立教科書選用辦法、成立教科書評選委員會、收集通過審查之各版本教科書。

(二)        分析階段:

分析階段為教科書選用的主要歷程,包括:發展建立適合學校教科書遴選所需的選用規準及檢核表、分析比較及紀錄各版本教枓書之特色與優缺點、進行部分教材試教。

(三)        決定階段:

經由討論、溝通,選出適合之教科書、公布選用結果並將檔案紀錄留存、進行採購。

(四)        評鑑階段:

教科書選用後,應針對實際使用情形進行追蹤評鑑,以瞭解師生反應並檢討優缺點。

選用教科書是一項高度專業性的行為,應尊重教師的專業選擇(吳明清,1995),教枓書內容複雜,為兼顧專業與防弊,必須經過系統、縝密的評選過程,選用適切版本之教科書。選用的規準可能因科目、年級、學校與地區特色而有所不同(黃政傑,民82),規準也會因時代、社會變遷以及學術思潮的發展,而不合使用,因此要不斷修訂,使選用規準更臻於理想(歐用生,民85)

教科書評鑑,狹義係指教科書正式發行使用後,依據完整的評鑑程序與規準,對教科書的品質及使用情況,進行系統性的描述與價值評估的過程。而廣義的教科書評鑑,則包含了教科書編輯、審定及選用的過程,進行有計畫、系統化的資料蒐集與分析,尋求教科書發展的問題與影響因素,以產製出優質的教科書為目標(藍順德,2006;吳俊憲、黃政傑,2003)Erant (1990) 也指出教科書評鑑的三個主要目的為(一)修正或改善;(二)選用或選購;(三)為實際教學。

教科書是文化的產物,也是經濟的產品,教科書制度不僅是文化政策,更是政治的、經濟的政策,因此建立公平、專業且客觀具公信力同時有益教育發展的教科書評鑑指標,是極重要的課題,實施教科書審定制或自由制的國家對於教科的評鑑、審查、選用莫不訂定一套規準,以期確保教科書的品質(歐用生,1997)

教科書的選用,由於選用者通常為使用者,因此選用的規準用來分析教科書成品及與教科書發展相關的優劣特質,功能則在瞭解教科書品質的好壞、判斷教科書是否適合使用者的需求。而教科書評鑑的目的是為了整體判斷教科書的價值,希望藉此改進教科書品質。評鑑、審查與選用的規準依目的而言是有差異的,一般來說,教科書的選用常利用評鑑規準,只是選用者在利用評鑑規準時,主要在比較不同版本間的優劣,而不在意教科書的改進問題,而評鑑者卻意在改進,評鑑要求不斷的改進,標準較高;審查所要求的只是基本水準,不須評比不同版本間的高下,亦無精益求精的任務(許美瑞1999教科書實際使用一段時間後,觀察學生反應及教學狀況,對使用中的教科書進行整體性、系統性之評鑑,更是完成教科書發展程序不可或缺的一環(藍順德,2003)

教科書的選用是為分析教科書的優劣特質,判斷教科書是否符合需求。教科書是發展出來的,教科書是否適合師生運用,往往需要實際使用一段時間後,才能確實瞭解其中的優缺點;在使用一段時間後,若能依各項內容及使用情形進行評鑑,並予以回饋,必能真正提高教科書品質,因此,評鑑亦應是教科書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民國85年國小教科書全面開放後,就有民間學術團體與學術單位合作對國小教科書進行了評鑑,中華民國教材發展協會在民國八十八年邀請了專家學者建構一套教科書審定制度,用以提供教科書出版業者、教科書審查者和使用者作為參考指標。此外,教育部也於民國九十一年間委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籌組研究小組,發展出「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領域教科書評鑑指標」,延請學者專家,依領域別審查及修正後,於民國九十二年二月完成評鑑指標,以提供國民中小學教師、家長、學術研究人員、教科書編輯及出版業者和一般社會人士作為評估、判斷國中小各領域教科書品質的參考工具。茲就各學者專家所提出之評鑑規準分述如下:

一、         學者所研究的評鑑指標

黃政傑(1994)於師大教育研究中心主持的研究中,將國家審定層次的「教科書審查標準」分成「必要標準」及「一般標準」兩部分。其中必要標準為:檢送有關教科書發展資料、符合國家整體利益與國家法律、符合課程標準、反映社會基本價值與多元文化觀等四個項目。而一般標準為:選材及組織、物理屬性、文句可讀性、教學設計四類。

歐用生(1995)提出評鑑和選擇教科書的一般性效標歸納為:物理特性、內容屬性、使用屬性、發行屬性。

黃瓊瑱(1996)在「國小自然科學教科書之意見調查表」的研究中,訂有七個評鑑項目,分別為:教科書內容、組織、閱讀層次、圖表說明、課文中的實驗活動及習作、教學指引、教科書的容貌。

黃政傑(1997)認為教科書所含評鑑項目為:內容與組織、物理屬性、文字可讀性、教學設計。

歸納分析有關學者所提出之教科書選用評鑑規準,大致可區分為出版屬性、物理屬性、內容組織及教學屬性四個範疇。

二、         中華民國教材發展協會所建立的選用規準

中華民國教材發展協會在民國八十八年邀請專家學者建構教科書審定制度,以提供教科書出版業者、教科書審查者和使用者作為參考指標。其中針對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所建立的審查規分為「必要規準」與「一般規準」(中華民國教材發展協,1999),內容如下:

(一)    必要規準

1.    符合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課程改革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基本能力指標及相關議題。

2.    符合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綱要、分段能力指標及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教材選編原則。

3.    具備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一至九年級各冊教科書編輯計畫、各冊內容大綱。若認為有必要也可附送一些相關的資料與附冊

4.    符合教材發展的完整資料(各冊架構、編輯理念、編著者專長,及教材發展過程及教材發展人員名單及相關資料。

(二)    一般規準

1.    結構:

有關結構的一致性、邏輯性、完整性的呈現與銜接、順序的安排、單元連貫性及不同年級內容延續性。

2.    內容:

內容的適切性、正確性、年段及科際間的統整性、難易度、趣味性、內容生活化、多元化、時宜性、啟發性、培養情意面及實驗或活動合宜性。

3.    教學與評量:

單元目標與本階段能力指標契合程度、教學活動的適性化、活動示例的適當性、能啟發學生的潛能、教學資源的配合與提示、教學分量與教學時數必須配合及評量適切性。

4.    圖文使用:

文字可讀性、重要概念和用語應具可理解性、圖文合宜性。

5.    編印設計:

版面設計安排完整且合適、色彩運用美觀均衡,有助視覺之引導作用,吸引學生閱讀。

三、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領域教科書評鑑指標」

教育部於民國九十二年完成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評鑑指標」之一般性指標區分為出版特性、課程目標、學習內容、內容組織、教學實施及輔助措施六大項目30個細目,茲將一般性指標的六大項目其定義說明如下(黃嘉雄,2003):

(一)                出版特性:

即教科用書的物理屬性,包含使用的文字敘述、字體大小、紙張的選用、印刷及色彩、裝訂及耐用性等。

(二)                課程目標:

是否能實踐課程綱要中的能力指標,符合學生的科學認知發展階段及認知、技能和情意等目標層面。

(三)                學習內容:

學習內容應能實踐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領域課程目標的原理原則,能有效達成目標,內容生活化、正確且合時宜,份量及難易程度適中。

(四)                內容組織:

內容組織必須具有整體性與結構性的安排,符合科學概念與科學技能的發展層次,學習內容難易應合乎邏輯性、順序性及擴展性,各部份和各要素銜接整合良好。

(五)                教學實施:

應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習動機與興趣來進行探究,培養學生創新的意向、解決問題的能力、愛護環境的態度及善用科技與資訊的技能。在評量方面重視科學概念、科學技能、和科學情意的學習成就,並採行多元評量的方法進行。

(六)                輔助措施:

出版者所建議或提供的各種教學資源與服務,也影響教學與學習,所以教科書相關輔助措施也列為評鑑指標的項次之一。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評鑑指標以此六大向度為主軸,發展各學習領域評鑑指標,以下就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科書評鑑指標六大向度所評鑑的內容及評鑑指標分別說明如下(黃嘉雄,2003):

()出版特性

使用的文字敘述應淺顯易懂,所涉及的專有名詞、概念、圖表要力求一致、正確,選用良好紙張,印製美觀,裝訂堅固耐用。評鑑指標有六點:

1.  用語清晰,字義明確,文句流暢,表達通順,符合學生認知發展階段,適合學生學習;

2.  圖片呈現該單元的概念重點與學習活動,文字敘述簡單明確;

3.  紙質優良,不會反光,字體清晰,適合閱讀;

4.  印刷清晰,紙張利於書寫、作記號,且不易破損;紙質、磅數、厚度等符合操作活動需求;

5.  跨頁裝訂穩固安全,便於閱讀、翻閱與使用;

6.  其他;

()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學習領域的指引方向,教科書除了必須能實踐課程綱要中的「十大基本能力」、「課程目標」和各階段的「分段能力指標」外,並須符合學生的科學認知發展階段和科學認知、科學技能和科學情意等目標層面。評鑑指標有六點:

1. 教科書能實踐總綱綱要之「課程目標」及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的「分段能力指標」,並能使分段能力指標於各年級(學期)中逐步完整達成;

2. 教科書所彰顯之課程目標及其來源能清楚呈現,並符合「自然、科學、技術關聯」之科學教育理念;

3. 教科書所彰顯之單元教學目標具體明確,且能有效達成其相應之能力指標;

4. 能達成培養學生科學認知內涵,增進運用及操作各項科學儀器的能力,及涵養學生具有理性批判思考的科學態度;

5. 教科書所彰顯之課程及單元教學目標符合各學習階段學生身心發展層次;

6. 其他;

()學習內容

學習內容是教科書的核心,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強調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活動為導向」、「重視自然、科學、技術關聯」,所以教科書學習內容應包含自然界的組成與特性、作用、演化與延續、生活與環境和永續發展等課題,並融入重大議題,結合科學史實資料、本土化傑出科學科技發展實況等生活化的素材,兼顧科學認知、技能和情意的學習,份量、難易適中。評鑑指標有八點:

1.       學習內容與十項基本能力相契合,並能達成本學習領域六項課程目標及分段能力指標;

2.       學習內容包括自然科學和生活科技的重要事實、概念、原理原則、方法和價值;

3.       學習內容符合自然科學及生活科技概念發展順序與科學方法的實證,且不違背事實;

4.       學習內容與時代潮流相契合,並適時融入課程綱要之「重大議題」及鄉土題材;

5.       學習內容與學生實際日常生活經驗相結合,題材為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及活動,結合科學發現過程史實,並兼顧本土科學、科技發展題材;

6.       每個學習階段的單元數目與實驗活動和實作所需時間適當;

7.       學習內容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和身心發展成熟度,並且兼顧學生個別差異;

8.       其他;

()內容組織

教科書的內容組織,必須具整體性與結構性的內容安排,學習活動、實驗操作及設計與製作等應符合科學概念與科學技能的發展層次,學習內容難易合乎邏輯性、順序性及擴展性。各學習階段的科學與科技主題軸,應適度銜接整合,並且配合地區性、季節性等因素而適度調整單元順序。評鑑指標有四點:

1.    學習內容或實驗操作等之安排,由淺入深,由簡至繁,合乎邏輯性、順序性;

2.    重要學習內容在不同學習階段,有適度延續、連貫與加深、加廣;

3.    學習內容具有整體性與結構性安排,在不同學習階段應適度銜接整合,傳達的概念組織完整;

4.    其他;

()教學實施

教學實施應以學生為中心,活動為導向,透過生活議題和學習資源來進行探究。多提供學生參與探索、表達、應用所學的機會,激發動機與興趣,培養主動積極創新的意向、解決問題的能力、愛護環境的態度及善用科技與資訊的技能。評量應重視科學概念、技能和情意的學習成就,並採行多元評量的方式進行。對教師而言,評量目的應在於瞭解學生學習實況,以做為改進教學、促進學習的參考;對學生而言,則在於引導學生珍惜自我心智的成長,持平的面對學習成就,審察學習方式之優缺點。評鑑指標有八點:

1.  教學活動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參與各項學習活動;

2.  配合能力指標、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提供合適的教學與實驗之策略及活動;

3.  兼顧科學概念、方法及態度之學習成就,採行多元評量方式,評量設計並能強調引導教師的教學改進及引發學生的自我了解與省思;

4.  教學設計與實施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提昇科學探究的能力;

5.  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可以提供學生有機會表達和應用習得的知識於日常生活中;

6.  符合學生中心和活動導向的原則,以問題為核心,善用科技與資訊的技能,並進一步激勵學生學習動力;

7.  提供適應學生個別差異,促進主動思考、認知理解、科學情意及科技操作的學習機會;

8.  其他;

()輔助措施

教科書的評鑑除了以教科書為主體之外,出版者所建議或提供的各種教學資源與服務,也是影響教學與學習的關鍵因素,因此教科書相關輔助措施也可以列為評鑑指標的項次之一。評鑑指標有四點:

1.研發出版可公播之教學媒體、教具、實驗器材、參考書籍等之教學資源,或提供教學網站,協助學生學習和老師教學;

2.教科書的設計與發展,能持續精進,並適時更新內容;發展、研究與更新的內容等資料,能於教科書或教學網站中說明敘述;

3.對於教學疑難問題和使用說明,提供專業完整的諮詢服務,破損更新、增購等售後服務方便迅速;

4.其他;

 

學者們所提出的評鑑規準在類別和細項都有不同,教科書選用評鑑規準,不外乎出版屬性、物理屬性、內容組織及教學屬性四個範疇。本研究擬採用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領域教科書評鑑指標」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科書評鑑指標」作為教科書適切性評估的架構。

第四節    自然科課程的相關研究

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以「提昇國民的科學與科技素養」為科學教育目標,教科書在自然科的教學佔有重要地位;因此本節將針對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內涵、科學教科書及自然教科書的相關研究進行探究。

一、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內涵

教育部自九十學年度起由國民小學一年級開始實施,民國九十三年起,已全面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強調統整學科之間的知識體系,同時符應修訂目的「課程發展以人的生活為中心,培養學生具備科學知能及適應現代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因此「自然科」發展成「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綱要,明訂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由小一至國三,採領域統整、合科教學方式實施。在國小一、二年級,整合社會、藝術與人文、自然與生活科技三大領域合為「生活」領域;從國小三年級到國中三年級,將生物、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生活科技等五科整合, 統稱為「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王美芬、熊召弟,2005)。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主要學習內涵:包含物質與能、生命世界、地球環境、生態保育、資訊科技等科學與技術認知學習,並著重科學與科學研究知能及態度,尊重生命與愛護環境的情操,以及善用科技與運用資訊等核心、基本能力之習得,同時應能將此能力轉化、實踐於日常生活中,終身學習。為達成十大基本能力,規劃有六個課程目標,分別為:

(一)       培養探索科學的興趣與熱忱,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二)       學習科學與技術的探究方法和基本知能,並能應用所學於當前和未來的生活。

(三)       培養愛護環境、珍惜資源、尊重生命的知能與態度,以及熱愛本土生態環境與科技的情操。

(四)       培養與人溝通表達、團隊合作及和諧相處的能力。

(五)       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激發開展潛能。

(六)       察覺和試探人與科技的互動關係。

所培養之國民科學與技術的基本能力,依屬性和層次分成八個要項,並依階段訂定分段能力指標,以作為選編教材、實施教學與學習評鑑之依據,分別為1.過程技能;2.科學與技術認知;3.科學與技術本質;4.科技的發展;5.科學態度;6.思考智能;7.科學應用;8.設計與製作;用以檢核學生在學習各階段所應習得之能力及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有所依據的基準,並於教學中達成(教育部,2003)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多元與適性化,希望培養學生「帶的走的能力」,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也希望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以探究的活動及實作的過程來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瞭解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學會使用和管理科學與技術以適應現代化的社會生活。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要點說明中亦強調教師在進行教學或教材選編時,皆應掌握統整之精神,並視學習內容之性質,實施分科協同教學。

國外的研究:大多數的科學教師在其科學教室中的授課內容或活動有75%或更多是來自教科書(Weiss, 1993),教科書在自然科的教學中深具影響力,教科書是否適切,關係著課程能否完整呈現,有良好的科學教科書,在教師有效能的引導下,幫助學童循序漸進的紮下基礎,產生有意義的學習,才能真正彰顯教科書的教育功能。

二、   科學教科書

優良的科學教科書,在於能有效培養具有科學素養的國民(鍾聖校,2000),運用科學知能以適應未來的生活。科學教科書的內容應與符合國家科學課程目標,呈現科學知識的觀點,並兼顧主題之平衡性(ColletteChiappetta1994)

(一)  完整的科學教科書應具備以下六個條件(王彩芬,2004):

1.      內容:教科書的內容應與目前的課程目標一致,當目標改變時教科書也應隨之調整。

2.      組織:教科書內容的排列以對學生最有意義的順序來設計的。教科書編排須注意下列幾方面:

(1)    教材選擇:受課程標準的規範,但能反應最新、多樣化的知識。

(2)    內容編排:水平統整與縱向連結兼顧。

(3)    內容選擇:除涵蓋本科知識外,內容要能引起學生興趣,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連結,重視科學的實用性。

(4)    內容設計:課文的設計要基於學生的先備知識,內容結構有連貫性,圖解及說明清晰。

3.      易讀性、型態和字彙:教科書裡的文詞要採用兒童能理解的,以生動活潑、簡潔有趣的方式來表達,敘述完整,勿過於強調太多的科學術語,以免學生只背誦術語,忽略對科學原理原則的理解(Collette Chiappetta, 1994

4.      圖表說明:教科書內容最好圖文並茂,圖或表要有明確的說明,圖表和所要呈現的主題置於同一頁。

5.      參考資料:章節後的建議活動應與內容有密切的關係,教材最好附帶有教學指引、習作甚至教具等。

6.      教科書的容貌:字體大小要合宜,印刷清晰、色彩柔和,用紙不反光、厚度適中且便於書寫。

(二)  愛荷華大學的Yager教授指出,理想的、符合科學教育目標科學教科書其內容應注意下列幾點(Yager, 1989)

1. 增廣科學的定義(broaden the definition of science);

2. 運用及擴充學生的好奇心(utilize and expand student curiosity);

3. 應用適當的教學策略(imply appropriate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4. 鼓勵使用課外讀物(encourage use beyond a given course);

5. 強調內容及方法要適合弱勢團體(emphasize content and approach appropriate for the underrepresented and inderserved);

(三)  國小自然的科學教材架構安排,應依循的原則(王美芬、熊召弟,2000):

1.    由周遭所見聞、所接觸者,發展至不常見聞、不常接觸之自然現象。

2.    由具體而至抽象的概念。

3.    由重要的、基礎的概念,而至次要的、特殊的概念。

4.    由微觀事件至巨觀的,亦即由小處著點,大處整體考慮。

5.    對於物體現象而言,由大而易見至小而不易見的。

6.    先「現象」的觀察,而後「原理」的探討。對於某現象或事物,先「靜態」的一元觀察,而後「動態」變化的二元觀察,以至於「交互作用」的多元觀察。

 

綜合上述的文獻可以得知,理想的科學教科書在內容的選擇、編排、要能符合學習者的心理認知發展,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以達成科學教育目標,擔負能有效培育具有科學素養的國民之任務。

三、   自然科教科書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經由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以關鍵字國小、教科書及滿意度搜尋結果顯示,共計4篇針對教科書使用的滿意度情形進行研究的論文(陳怡芬,2003紀薇婷,2005;涂勝勇,2007;朱理蓮,2007),其中並無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使用滿意度的研究,但有部分研究者將自然教科書的使用滿意度列入研究問題之一。研究者將與國小自然科教科書之選用或滿意度之相關調查研究,整理如下所列:

 

(一)        陳甲辰「我國國小中年級自然科教科書內容分析之比較研究」

陳甲辰(2001)在「我國國小中年級自然科教科書內容分析之比較研究」中,以內容分析法針對科學教育目標來分析比較我國國小中年級審定本自然科教科書的課本、教學指引及習作,探討自然科教科書的內容、實驗活動及作業問題型態,同時調查當時國小自然科教師對教科書的使用意見,以期瞭解各審定本教科書的優缺點,研究發現審定本自然科教科書教師使用意見調查得分最高的是康軒版。

 

(二)        陳中德「台中縣市國小自然科教師對於教科書選用之研究」

陳中德(2002)在「台中縣市國小自然科教師對於教科書選用之研究」中,以問卷為研究工具探討台中縣、市國民小學擔任自然科學教學工作之教師,對於教科書之評選。研究的結果發現:物理屬性是教師評選的重要考量因素,但是物理屬性只是其中一項,不應是唯一的考量重點;教師評選教科書時,應重視國小和國中教材的銜接,教師將教科書視為教材來源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教材來源;建立適切的教科書評選制度,有助於教師評選出合宜的教科書;教師應具備發展與調整教材的能力,視學生能力與實際需求加以調整;教科書的組織內容與教學設計因素,應為教科書評選時的重要參考依據;擴大參與教科書評選的層面,集思廣益做出合宜的抉擇。

 

(三)        黃瓊瑱我國國小自然科學教科書之分析研究」

黃瓊瑱(1996)在「我國國小自然科學教科書之分析研究」中採內容分析、問卷調查蒐集和分析資料的研究方法,以1980年代以後的科學教育目標來分析我國國小自然科教科書之課本、教學指引及習作,探討教科書的內容、實驗活動及作業問題型態,並調查國小自然科教師對教科書的使用意見。發現:國小自然科教師對教科書的整體意見為滿意。可是教師對於教科書的內容並不滿意但尚可接受;其他各項來說,教師對教科書的組織、閱讀層次、圖表說明、課文中的實驗活動及習作、教學指引、教科書的容貌均呈滿意的態度。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確定研究目的、研究範圍與待答問題後,進行文獻探討的蒐集與探討,以作為研究的理論基礎。本章將依據研究架構、研究樣本、研究方法與工具、研究步驟與過程等分別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為研究高雄市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對於康軒版三年級教科書適切性評估,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來實地了解教師之想法,設計有五個自變項,分別是「性別」、「年齡」、「最高學歷」、「學科背景」和「自然科教學年資」;依變項採用教育部「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科書評鑑指標」,分「出版特性」、「課程目標」、「學習內容」、「內容組織」、「教學實施」及「輔助措施」六個向度編制而成,對調查對象施以問卷,並於事後進行統計分析。擬具研究架構如圖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是以任教於高雄市國民小學、擔任三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教學的教師為調查對象,研究的範圍為高雄市使用三年級康軒版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之國民小學。

經向康軒文教及南一文教兩書商取得高雄市九十七學年度上學期教科書版本表,進行比對後得到初步資料,對於兩家書商所提供的資料不相符的學校版本,則透過各校網站查詢年度課程計畫或以電話諮詢學校的方式取得確切版本。

截至九十七年九月一日止,高雄市設有國民小學,國立1校、市立87校(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網站)。使用康軒版三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學校計有51所,擔任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教師計有102位。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以問卷進行調查,再將回收的問卷資料應用視窗版SPSS 統計套裝軟體及Microsoft Office Excel做統計與結果分析。

一、問卷的編製:

本研究之主要工具為「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適切性分析研究問卷」,問卷內容依據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評鑑指標」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科書評鑑指標」所編輯而成。

二、問卷的內容:

問卷內容除簡函之外,主要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為基本資料,教師的背景變項,第二部份則為問卷主要內容,以下分別加以說明:

(一)        基本資料:

主要為調查教師之背景資料,本問卷之基本資料的變項說明如下:

1.  性別:分為男性、女性。

2.  年齡:由填答者填寫年齡。

3.  最高學歷:分為碩士、大學、師專及其他。

4.  畢業科系:由填答者填寫畢業科系及組別。

5.  自然科教學年資:由填答者填寫其擔任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的年資。

(二)        問卷內容:

問卷的主要內容分「出版特性」、「課程目標」、「學習內容」、「內容組織」、「教學實施」及「輔助措施」六個向度,共30題。問卷的填答與計分方式,採用Likert 五點等距量表編制問卷,於每題之後附上五個號碼選項,依適切性程度高低,請教師依實際的感受與使用情形來填答給分,適切性程度愈高者,給分越高,依次為5 分、4 分、3 分、2 分及1 分。詳細問卷內容請參閱附錄一。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過程

本研究在確定研究主題後,開始蒐集並整理相關的文獻探討與分析,其次進行問卷調查及問卷回收與統計作業,最後經資料處理及分析後,提出結論及建議。

有鑒於合於問卷調查的對象人數不多,因此本研究採普查的方式進行調查。為確保問卷得以全數回收,除透過同學、同事及友人的協助發放,對於問卷回收後在資料填寫不完整的部份,以電話聯絡的方式取得完整資訊,回收困難的問卷也親自到校拜訪後取回。總計發放問卷102 份,收回問卷102份,剔除填答過於齊一且草率的3份問卷,得到有效問卷為99份。問卷發放、回收及篩檢的統計數據列載於表3-2

 3‑3  問卷發放、回收及篩檢一覽表

 

份數

百分比

發出問卷

102

100%

回收問卷

102

100%

無效問卷

3

3%

有效問卷

99

97%

 

為期能使研究計畫及結果更為嚴謹,文獻的蒐集及研究作業在研究過程中持續進行。整個研究實施流程如圖3-2所示

 

 

 

第五節    資料處理

因本研究採取普測方式進行調查,因此以描述統計的方式,進行各變項之次數分配、百分比以及平均數和標準差。

將本研究採取的統計方法敘述如下:

一、   次數分配及百分比

(一)分析教師基本資料的分布情形。

(二)              描述教師對於教科書適切性評估六大向度之各題項的評分情形

二、   平均數與標準差

了解教師對問卷各題項之評估的平均值及分散情形。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將依據問卷調查所得資料的統計結果進行,以瞭解教師對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適切程度的看法。共分七節,首先進行問卷回收情形及基本資料的分析,其次,就背景變項與教科書適切性評估向度之出版特性課程目標學習內容內容組織、教學實施和輔助措施進行統計資料分析

一、   基本資料的分析

本節茲就研究對象之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教師的學科背景及擔任自然科的教學年資之統計結果分別陳述如下:

(一)               年齡

99份有效問卷中,任教教師年齡分佈於235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45歲(±7.19)。

(二)               性別

高雄市國小三年級自然科任教教師以女性佔多數,為78.8%,男性則占21.2%。

(三)               最高學歷

研究對象中,以擁有大學學歷者67.7%為最高,碩士32.3%次之,並無師專或具其他學歷之教師。

(四)               教師學科背景

高雄市國小三年級自然科教師以畢業於非理工或非科學教育相關的科系組居多數,佔70.7%,擁有理工或科學教育相關的學歷背景僅29.3%。亦即高雄市國小對於三年級自然科教師的編配在擁有理工、科學教育相關背景與非理工、科學教育相關背景者的比例約為二比八。

(五)               自然科教學年資

在年資的分布上,任教教師平均年資為4.51年;最高為28年,最低則為1年,其中以任教一年者佔最多數為27.3%。

二、   研究發現

本節將就本研究之資料統計及教科書適切性評估結果做系統性歸納整理,說明如下:

(一)   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

高雄市國小三年級自然科任教教師以女性佔多數,年齡最低者23歲,最長者50歲,平均年齡35.45歲,多數學歷為大學畢業且畢業於非理工或非科學教育相關的科系組;任教自然科的教學年資最低1年,最高28年,平均自然科教學年資4.51年,其中以任教一年者最多;此結果與林玉祥(2004)的研究發現高雄市自然科教師以女性居多,自然科教學年資不長且多畢業於非科學或科學教育相關系組相符。

(二)   在「出版特性」方面

整體而言,出版特性的平均值為4.34分,各評估項目中以「跨頁裝訂穩固安全,便於使用」此項的得分平均數(4.47)最高,教師對於其他題項的評估也都高於得分平均值3分,顯示康軒版三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在語義表達上清晰明確、流暢,符合學生認知發展,圖片能呈現單元概念重點與學習,文字敘述簡單明確,紙質優良不會反光,字體及印刷清晰適合閱讀,紙張不易破損、紙質符合操作活動需求,跨頁裝訂穩固安全,便於使用。陳中德(2002)的研究發現物理屬性是教師評選的重要考量因素,由本研究結果顯示,康軒版三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在出版特性向度上得到自然科教師的肯定。

(三)   在「課程目標」方面

整體而言,課程目標的平均值為4.14分,,各評估項目中以「所彰顯之單元教學目標具體明確,有效達成其相應之能力指標」此項的得分平均數(4.23)最高,教師對於其他題項的評估也都傾向正面肯定,顯示康軒版三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能實踐總綱綱要之課程目標及分段能力指標,並能使分段能力指標於各年級(學期)中逐步完整達成,教科書所彰顯之課程目標及其來源能清楚呈現,並符合自然、科學、技術關聯之科學教育理念,單元教學目標具體明確且能有效達成其相應之能力指標,能達成培養學生科學認知內涵,增進運用及操作各項科學儀器的能力,及涵養學生具有理性批判思考的科學態度,所彰顯之課程及單元教學目標符合各學習階段學生身心發展層次。

(四)   在「學習內容」方面

整體而言,學習內容向度的的平均值為4.04分,各評估項目中以「符合自然科學及生活科技概念發展順序與科學方法的實證」此項的得分平均數(4.23)最高,自然科教師對於學習內容其他題項的評估也都傾向正面肯定,但本研究結果發現「內容與時代潮流相契合,適時融入重大議題及鄉土題材」這一個題項是六大向度所有題項中得分最低的,顯示不同性別、年齡、學歷、學科背景及自然科教學年資的教師都認為此題項適切性有待加強。

(五)   在「內容組織」方面

整體而言,內容組織的平均值為4.21分,各評估項目中以「內容在不同學習階段,有適度延續、連貫與加深、加廣」此項的得分平均數(4.26)最高,內容組織的其他題項也都得到正面肯定,顯示康軒版三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在內容之安排能由淺入深,由簡至繁,合乎邏輯、順序性,在不同學習階段,有適度延續、連貫與加深、加廣,而且具有整體與結構性的安排,適度銜接整合不同學習階段,概念組織完整。

(六)   在「教學實施」方面

整體而言,教學實施的平均值為4.17分,,各評估項目中以「可提供學生有機會表達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此項的得分平均數(4.29)最高,教學實施向度的其他題項也都得到正面肯定,顯示康軒版三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的教學活動能配合能力指標和內容提供合適的教學與實驗之策略及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採行多元評量設計,引導教師教學改進及學生的自我了解與省思,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提昇科學探究的能力,可提供學生有機會表達和應用於日常生活中,能適應學生個別差異,促進主動思考、認知、情意及操作的學習機會。

(七)   在「輔助措施」方面

整體而言,輔助措施的平均值為4.30分,各評估項目中以「出版商提供專業完整的諮詢服務,售後服務方便迅速」此項的得分平均數(4.42)最高,教師對於輔助措施向度的其他題項也都給予正面肯定,顯示康軒版三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在研發教學媒體資源、教科書的設計與發展及提供專業完整的諮詢及售後服務上得到教師的肯定。 

(八)   整體而言

自然科教師對於教科書的適切性評估,認為適切性由高至低的排序依次是:出版特性,輔助措施,內容組織,教學實施,課程目標,學習內容。教科書適切性評估整體得分結果如表4-1所示。每個向度的得分平均值都大於4分,顯示教師對康軒版三年級自然與生活領域教科書的適切性持肯定的態度,此結果與陳甲辰(2001)的研究發現「審定本自然科教科書教師使用意見調查得分最高的是康軒版」相似。

 

4-1 教科書適切性的整體評估結果

     評估向度

得分

平 均 數

出版特性

課程目標

學習內容

內容組織

教學實施

輔助措施

整體平均數

4.34

4.14

4.04

4.21

4.17

4.30

整體標準差

0.62

0.60

0.71

0.66

0.69

0.70

排序

1

5

6

3

4

2

 

研究者將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對於教科書適切性評估得分情形整理於表4-2,以下依不同背景變項分別陳述如下:

1.       不同性別

男性教師和女性教師都給予出版特性較高的分數,男性教師的評分是平均數4.38分,女性教師的評分是平均數4.33分,適切性較低的向度,依男性教師的評估是輔助措施,平均數是4.16分,女性教師的評估,適切性較低的是學習內容,平均數是3.99分。

2.       不同年齡

年齡在23-30歲之間的教師認為適切性程度較高的向度是輔助措施,平均數是4.41分,適切性程度較低的向度是學習內容,平均數是3.98分。年齡在31-40歲之間的教師認為適切性程度較高的向度是出版特性,平均分數是4.34分,認為適切性程度較低的向度是學習內容,平均分數是4.05分。而41歲以上的教師認為適切性程度較高的向度是出版特性,平均分數是4.44分,認為適切性程度較低的向度是學習內容,平均分數是4.11分。

年齡在31-40歲之間及41歲以上的教師,有相同的評估結果,認為適切性程度較高的向度是出版特性,適切性程度較低的是學習內容。

3.       不同學歷

碩士學歷畢業的教師認為適切性程度較高的向度是出版特性,平均數是4.39分,適切性程度較低的向度是學習內容,平均數是4.08分。大學畢業的教師認為適切性程度較高的向度是出版特性,平均分數是4.31分,認為適切性程度較低的向度是學習內容,平均分數是4.03分。

碩士學歷畢業及大學畢業的教師,有相同的評估結果,認為適切性程度較高的向度是出版特性,適切性程度較低的向度是學習內容。

4.       不同學科背景

有相關科系畢業背景的教師認為適切性程度較高的向度是出版特性,平均數是4.26分,適切性程度較低的向度是學習內容,平均數是3.94分。非相關科系背景畢業的教師認為適切性程度較高的向度是出版特性,平均分數是4.37分,認為適切性程度較低的向度是學習內容,平均分數是4.09分。

相關科系背景及非相關科系背景畢業的教師,有相同的評估結果,認為適切性程度較高的向度是出版特性,適切性程度較低的向度是學習內容。

5.       不同教學年資

自然科教學年資在1-2年的教師認為適切性程度較高向度的是輔助措施,平均分數是4.43分,適切性程度較低的向度是學習內容,平均分數是3.93分。教學年資在3-5年的教師認為適切性程度較高向度的是出版特性,平均分數是4.40分,適切性程度較低的向度是學習內容,平均分數是4.18分。教學年資在6-10年的教師認為適切性程度較高向度的是出版特性,平均分數是4.30分,適切性程度較低的向度是學習內容,平均分數是4.01分。自然科教學年資在3-5年及6-10年的教師,有相同的評估結果,認為適切性程度較高的向度是出版特性,較低的向度是學習內容。教學年資在11年以上的教師認為適切性程度較高的向度是內容組織,平均分數是4.56分,適切性程度較低的向度是學習內容,平均分數是4.33分。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對於康軒版國小三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科書評估有一致的看法,都給予「學習內容」向度最低的評價。

 

 

 

4-2   各背景變項教師對教科書適切性評估向度的評估結果

背景變項

平 均 數(M

出版

特性

課程

目標

學習

內容

內容

組織

教學

實施

輔助

措施

性別

21

 4.38

4.29

  4.24

4.32

4.27

4.16

78

 4.33

4.10

3.99

4.18

4.14

 4.33

年齡

(1)23-30

31

4.26

4.06

3.98

4.17

4.06

 4.41

(2)31-40

42

 4.34

4.12

4.05

4.21

4.21

4.24

(3)41歲以上

26

 4.44

4.26

4.11

4.26

4.24

4.26

學歷

碩士

32

 4.39

4.18

4.08

4.20

4.27

4.28

大學

67

 4.31

4.12

4.03

4.22

4.12

4.30

背景

相關科系

29

 4.26

4.14

3.94

4.14

4.12

4.25

非相關科系

70

 4.37

4.14

4.09

4.24

4.19

4.31

自然科

教學年資

(1) 1-2

46

4.30

4.03

3.93

4.12

4.07

 4.43

(2) 3-5

26

 4.40

4.23

4.18

4.36

4.32

4.18

(3) 6-10

18

 4.30

4.12

4.01

4.07

4.06

4.07

(4) 11年以上

9

4.44

4.42

4.33

 4.56

4.43

4.37

整體平均數

 

4.34

4.14

4.04

4.21

4.17

4.30

排序

 

1

5

6

3

4

2

   為不同背景變項中,適切性平均得分最高的向度。

為不同背景變項中,適切性平均得分最低的向度。

 

第五章    建議

 

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教科書出版業者、教師及未來研究者參考,茲分述如下:

一、         對教科書出版業者之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教師對於教科書的適切性評估,在六個評估向度中,都給予正面的肯定,望出版商業者能繼續秉持優點;同時,也對於教師給分較低的項目,能持續修正,讓教科書品質更臻完善。本研究對教科書商提供建議如下:

(一)  在教科書之學習內容上可再做適度的修正,例如:加強與時代潮流相契合的程度,適時融入課程綱要之重大議題及鄉土題材,或另提供於輔助措施中,依地區特性提供適當的教學方案或教學活動範例以為教師教學之參考。

(二)  教科書編輯應重視適應學生個別差異之教學內容,或可依據單元教學目標提供可供加深加廣的教材或補救教學活動以兼顧個別學生之差異。

(三)  教科書功能在協助教師教學及輔助學生學習,知識的傳遞重在內容的呈現,但根據本研究結果,學習內容卻是評估向度中得分最低的,建議教科書編輯者針對學習內容得分較低的題項,加強教科書內容之編輯。

二、         對學校行政單位的建議

根據本研究結果,高雄市國小三年級自然科教師不具備科學相關學歷背景的比例很大,且以認教年資一年者佔多數,建議學校行政單位對於教師的編制,能依專長適才適用為主要考量。

三、         對教師之建議

(一)      九年一貫課程,賦予教師的課程教學上有較多的彈性自主空間,教科書的編輯適用於全體學生使用,在無法兼顧個別差異的情況下,建議教師展現個人專業知能,熟悉或準確掌握學生能力、性向及學習習性,對於程度較佳者給予加深加廣的教學,程度較差者給予課後補救教學,讓學生在既有的基礎上,充分發展、自我實現。

(二)教師多以教科書內容為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處於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教師身為知識傳授者,應有掌握知識脈動的能力,彈性實施教學活動,對於教學資源的取得,採取主動的地位,而不過分依賴出版商,針對地區特性、學生特質、季節時令等靈活運用教科書,酌予增刪或統整教材內容,以培養不同程度學生的科學認知。

四、         對未來研究者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將研究群體設計為高雄市國小三年級教師,研究結果僅能反映此地區教師的評估結果,因此,建議未來研究者能擴及其他版本教科書、其他研究地區或研究對象,以獲得更多教師對教科書適切性的看法。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方式是希望能透過普遍蒐集到的統計量,了解教師對本研究主題的初步意見,故研究結果只能呈現自然科教師對教科書適切性的初步評估,缺點是無法深入了解填答教師的想法,因此,建議未來研究者能進行深入訪談,更深入了解教師的使用意見。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才德隆(1999)。課程與教學研究。高雄:高雄復文。

王美芬、熊召弟(2000)。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王美芬、熊召弟(2005)。國小階段自然與生活科技教材教法。台北:心理。

王家通(1996)。主要國家教科書制度的比較一兼論我國現行制度的比較。臺灣教育5438-11

王彩芬(2004)。我國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之內容分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姮姬(2001)。從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探討我國教科書審查制度。國教學報13135-168

吳心怡(2003)。國小教師教科用書使用情形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明清(1995)。權力下放不等於民主。康橋1914

吳俊憲、黃政傑(2003)。健全教科書發展的機制:推動出版業實施教科書發展之自我評鑑。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高雄:復文。

李寅濟(2008)。韓國中小學教育的教科書政策。瀏覽日期:2008119日,取自網址:http://www.trd.org.tw/history/active.asp?UnitID=3&ID=44

李萬吉(1997)。堅持研究發展理念,積極推動教材改革。國民小學教科書發展理念和實務研討會7-8

李謙(2008)。教科書一綱多本檢討與策進。教育趨勢報導3021-30

周佩儀(2002)。國小教師解讀教科書的方式。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5115-138

周佩儀(2003)。教科書研究的現況分析與趨勢展望。載於中華母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周佩儀(2005)。我國教科書研究的分析。課程與教學季刊84),91-116

周淑卿(2003)。今是昨非,抑或昨是今非? 教科書一綱多本爭議之分析。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智中(2008)。香港教科書政策的理念和實踐,東亞教科書政策研討會。瀏覽日期:20088http://www.trd.org.tw/Cpast/D8.html

林貴美(1989)。法國教科書編輯的基本概念與評鑑要點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協會(主編),各國教科書比較研究。台北市:台灣書店。

林顯輝、林秀鳳、潘惠冠(1995)。符合科學教育新目標的自然科教科書,屏師科學教育113-24

林顯輝、邱照麟(1997)。理想的科學教科書,國教天地1214-7

高廣孚(1988)。教學原理。台北:五南。

康軒文教(2008)。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手冊三上台北:康軒。

康瀚文(2003)。臺北縣市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選用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素貞(1997)。教科書評鑑標準之建立(一)。「國民小學救料書審訂制實施現況與展望」研討會實錄暨「國民小學審訂教科書展」問卷調查報告51-56

張煌熙(2007)。教科書審查制度的發展與影響-為出版業與消費者築橋。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教科書之制度與影響台北:五南。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縣:臺捷。瀏覽日期:2009425日,取自網址:http://rs.edu.tw/primary/business/2215d.html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1963)。國民學校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1976)。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

莊梅枝(2003)。歐用生教授教科書之旅。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莊懷義、謝文全、吳清基、陳伯璋(1990)。教育問題研究。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許牧民(2007)。國中小學教師與教科書業者對「影響教科書產業品牌形象因素」認知差異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美瑞(1999)。高級職業學校一般科目教科用書審查標準之研究。瀏覽日期:2009225日,取自網址:http://www.nict.gov.tw/tc/filemgr/research/achievement/Achievement_28_04.pdf

陳木城(2000)。台灣地區教科書發展的回顧與前瞻。載於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陳甲辰(2000)。我國國小中年級自然科教科書內容分析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伯璋(1987)。課程問題。載於莊懷義等編著-教育問題研究。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伯璋(1993)。教科書的正用與誤用。載於莊懷義等編著-教育問題研究。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明印(2000)。國民小學社會科教科書評鑑規準及權重之建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曾火城(1996)。教科書評鑑歸準研究-以國中美術科為建構、適用實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4)。國民中小學教科書審定制度審查標準之研究。國立台灣

黃政傑(1997)。中小學教科書的審查與選用。教師天地8822-26

黃政傑(2003)。重建教科書的概念育實務。課程與教學季刊61),1-12

黃柏勳(2008)。臺灣中小學教科書一綱多本政策制訂過程分析。學校行政雙月刊53254-271.

黃嘉雄等著(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評鑑指標。台北市:教育部。瀏覽日期:2009225日,取自網址:http://teach.eje.edu.tw/9CC/textbook%20source/911textbook/index.htm

黃榮村(2002)。教科書開放審定本後所衍生問題之檢討與改進專案報告。立法院第五屆第一會期。

黃瓊瑱(1996)。我國國小自然科學教科書之分析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楊國揚(2005)。教科書制度與政策變革。瀏覽日期:2008922日,取自網址:http://www.edu-2.org/edu2/modules/article/sel.php?aid=4

楊龍立(2002)。中西科學教育發展簡史。台北:文景。

靳知勤(2007)。科學教育應如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台灣學術精英的看法科學。教育學刊156),627-646

廖乾佑(2003)。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之內容分析暨教科書使用意見之調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蔚之、彭森明(2008)。歐盟「關鍵能力」教育方案及社會文化意函分析。課程與學季刊11(2)51-78

劉興欽(2005)。國民小學教科書選用評鑑規準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3995-122

歐用生(1995)。加強教科書評鑑和選擇。台北市: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

歐用生(1997)。教科書事件評議。國民教育374),3-10

歐用生(2003)。教科書之旅。臺北縣: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歐用生、黃政傑等(1997)。國小審定本教科書評鑑報告。臺北市: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歐用生等(1996國民小學藝能科教科書評鑑研究。臺北縣: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蔡清田、謝慧伶(2003)。小學教科書選用問題之採究。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高雄:復文。

課程發展議會(2002)。景及優質課本基本原則。瀏覽日期: 200771 日,取自網址:http ://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842&langno=2.

鄧鈞文(2001 )。合灣地區國民小學教科書市場機制運作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霍秉坤、黃顯華(1995)。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看教科書之編訂。教育學報232),27-49

謝安邦(2000)。大陸教科書選用制度研究。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鍾聖校(2000)。自然與科技課程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藍順德(2003)。從教科書開放談教科書的定位。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高雄市:復文。

藍順德(2003)。教科書審定制度運作之問題檢討與改進建議。課程與教學季刊61),13-26

藍順德(2007)。從教科書開放談教科書的定位。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高雄:復文。

藍順德(2004)。二十年來國內碩博士論文教科書研究之分析。國立編譯館刊324),2-25

藍順德(2006)。教科書制度與政策。台北:五南。

 

英文部份

Apple, M.W. & Christian-Smith, L. K. (1991). The politics of the textbook. In Apple, M. W. & Christian-Smith, L. K.(Ed.), The Poliitics of the textbook. N. Y. :Routledge.

Armstrong,J. & Bray,J. 1986) How can we impove textbook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92208)

Chambliss, Marilyn & Calfee, Robert C.,1998Textbooks for Learning Nurturing Children’s Minds,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U. S. A. P.166-168

Collette, A. T. Chiappetta, E. L. (1994). Science Instruction in the Middle and Secondary Schools. New York, N. 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Farrell and Heyneman( 1994).The history and problems in the making of education policy at the World Bank 1960–2000

Weiss, I. R. (1993). Science Teachers Rely  on the Textbooks.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 Washington. DC20009.

Yager, R. E. (1989). Toward quality textbook to match science education goals. T. P. Schse,(Ed.), Science Education Occasional Paper Series,(No.12). Sacramento,CA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1-17.

Stinner, A.(1992).Science textbooks and science teaching: From logic to evidence. Science education, 76(1),1-16.

Georg Eckert Institute Textbook Research (2005). Retrieved Mat 20, 2005, from http://www.gei.de/english/index1.shtml

Erant, K. R. (1990). Evaluation of learning resources. In H.J. Walberg &G. D. Heartel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pp. 205-214).oxford :Pergaman.

 

回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