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層級分析法評估資訊種子學校之創新教學績效指標
陳冠瑋
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壹、緒論
教育部於九十年舉辦數次座談,邀集專家學者、教師、校長、教育局/縣市教育網路有關人員參與,經意見彙整、多次討論及在各方的協助下,逐漸形成共識,完成了「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的初步規劃,並由各地方教育局積極推動,實施「資訊種子學校與教師團隊培訓計畫」,持續推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並加強培訓中小學教師資訊應用教學素養、充實教學軟體及教材資源、建置資訊種子學校。
近幾年來,有許多中小學校實際參與資訊種子學校的計畫,使得整個資訊融入教學的設計,呈現多元發展的模式和策略,各個老師所發展的教學模式和策略,各有其思考的面向與應用方式。資訊種子學校在政府投注大量的經費補助下,有了教學應用之相關軟硬體設備、校園網路、數位化教材之後,資訊種子學校是否能持續有效地推動資訊融入教學、用以創新教學,是值得我們去關切的
貳、文獻探討
一、我國資訊教育現況
八十三年六月由行政院特別成立一跨部會之「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計畫專案推動小組」(簡稱NII推動小組),分設五個執行小組,作為我國推動NII之核心組織,其中教育部負責「人才培育及基礎應用組」。教育部為配合該項計畫之推動,陸續研訂「改善各級學校資訊教育計畫」、「電腦輔助教學及推展計畫」、「資訊人才推展教育計畫」,並於八十七年七月開始實施「NII人才培育中程發展計畫」、「遠距教學中程發展計畫」及「社會教育發展計畫」、「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等,期望將資訊教育由大專院校全面延伸至中小學。
「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乃由教育部電算中心所訂定,執行時間從八十六年七月至九十六年六月,此項計畫整合了「電腦輔助教學軟體發展與推廣計畫」、「改善各級學校資訊教學計畫」及「TANet至中小學計畫」。其短程目標是延續及拓展前述計畫中的各項重點工作,而長期目標則是希望建立一個全方位的資訊教學環境,普及全民資訊教育。而資訊建設乃是提升國家競爭力之基礎,故凝聚各界之共識,勾勒並完成全國各級學校及師生之資訊教育藍圖,實施「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教育部,1999)。為加速資訊教育之基礎建設,配合擴大內需政策,教育部在民國八十八年追加了六十四億七千二百三十萬元預算,預定提前二年完成建置中小電腦教學環境。
教育部推動中小學資訊融入教學,以培育符合時代需求之國民,而面對全球化競爭的挑戰,各國接連提出國家資訊教育白皮書或總藍圖,故於九十年二月、三月舉辦數次座談,並召開「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全國座談會」。各次座談與會人員之意見經彙整、討論及各方的協助下形成共識,於四月底完成了初步的規劃,並向全民徵詢意見。各界建議經檢視、討論與融入,於六月完成了總藍圖,將於四年內投注一百億,完成高中職以下學校「師師用電腦,班班上網路」的目標,透過各項培訓讓所有教師具有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專業能力外,同時要求教師應用資訊科技需佔其教學總時數應達20%,讓學生體驗不同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品質。
為達成願景,教育部於民國九十年推動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加強培訓中小學教師資訊應用教學素養、充實教學軟體及教材資源、建置資訊種子學校,以作為日後全面推動的模式。在未來三年內預計建立 600 所(20%)種子學校,發展資訊教學特色,並充分發揮在校內及校群中之示範作用,進而提昇同一地區學校資訊教育的水準。
二、創新的意義
根據吳惠林於《經濟發展理論》(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一書的中文譯本導讀中可了解到:創新(Innovation)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Schumpeter所提出。Schumpeter 所謂的創新,是將各種生產要素加以「新的組合」(new combination),所以,所謂的創新也就是創造一種新的生產函數,使各個生產因素在不同組合下,能得出更多的產出(何畏、易家詳譯,民90)。隨著時代的演變,創新的定義也變得十分多元,茲將國內外學者之看法列示如下:
吳清山、林天祐(2003)指出:創新涉及到改變,但不是所有的改變都會用到新觀念或產生顯著的改進效果。
張明輝(2004)認為:創新是落實創意的一種過程、行動和結果,其目的在提升個人或組織的績效。
吳清山(2005)則將創新定義為運用創意點子,將其轉化為有用的產品、服務或工作方法的過程,使其促進組織品質改進與提升的過程。
Robbins 與Coulter(2002)認為創新指的是用有創意的點子,並將其轉化為有用的產品、服務或工作方法的過程。
Certo(2003)指出創新是採取有用的點子,並將其轉換為有用的產品、服務或作業方式的過程。
三、創新教學的意涵
進入二十一新世紀,「創新」成了大家的熱門話題,隨著知識半衰期的愈來愈短,世界各國莫不致力於改革創新提高國家競爭力,而全球高度工業化國家在近十年中逐步轉型為「知識經濟」的社會發展,這股趨勢使得「教育」在新經濟社會體系中所扮演角色日益吃重。知識經濟和傳統經濟不同的地方是「勇於打破傳統,改變過去做事的方法,以創造新的遊戲規則」(姚榮華,2002)。從這個角度出發來看我國的教育改革,將可了解現行九年一貫課程,在教改中所具有的六大特徵:反集權、反知識本位、反精英導向、學校本位、能力本位、課程統整。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蕭富峰、李田樹譯,2002)指出「創新」是可以訓練、可以學習,和可以實地運作的。為了推廣新的教學理念,鼓勵教師追求專業教學的「創新」,許多國家都有創意或創新教學獎的舉辦,也有提供基金給創新教學的研究進行發展計畫。這些創新(創意)教學獎都有評選的標準,競賽中獲獎的老師,除了有公開的表揚肯定外,也必須在發表會中分享教學的構思與創新設計的歷程。藉由這樣的分享,這些創新教學與創意就成了「教學知識」領域的一部分。
在的「全國知識經濟發展會議」中,政府強調培養國民「創新」及「再學習」能力是未來之教育主軸;希望能在2010年落實創意思考教學,以迎戰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規劃創意思考及整合性學程」與「推動創意思考教學」正是其中重要的具體措施之一。故中華創意發展協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開始聯合舉辦「GreaTeach 全國創意教學獎」,讓教師們能彼此觀摩切磋相互的各種教學策略。藉方案發表會的舉行,提供教師一個相互觀摩學習及共同討論交換心得的機會,提升教師的教學技巧並鼓勵在創意教學上有實質成就之教師。另外教育部和人本教育基金會也曾舉辦了一場教學創新快樂學習博覽會,邀請了全省的創意教師示範教學,引起了熱烈迴響。這些國內外的創意教學獎,除了提供標竿之教學經驗,並能進一步鼓勵每位教師發展更具創意的教學技巧。
從這些國內外創新(創意)教學獎及評審標準中,我們可以了解教學的創新,其意涵應包括:
(一)在內容方面,可能是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或策略、教學活動、評量方法等。
(二)須達成教學目標,啟發學生思考判斷能力,教學的內容也必須能適應個別差異。
(三)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成效也有正面的提升。
(四)是新奇的、新穎的、獨創的、賦創造力的想法與內容,包含三個部分:
綜合上述,本研究中的「創新教學」係指因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促進了中小學教育鬆綁,為了因應未來教室的教學,教師如何激發個人潛能,在群組的協同教學設計中,以創意的想法教學,除了自己想出或修改他人的教學產生新的構想,也鼓勵他人共同參與,而且透過資訊科技的協助,進行課程統整與創新。
四、教學績效
評鑑(evaluation)是最近半世紀以來,深受教育界重視的一個課題。自從教育部對大學院校實施評鑑以來,各個教育層級的學校均開始實施評鑑。在我國教育基本法之第十三條條文中,明訂政府與民間應加強教育評鑑工作,提醒我們評鑑對教育的重要性。
教師的工作是一個專業的工作,而做為一位專業人員的教師自應接受合理的教師評鑑。教師評鑑是一種對教師表現作價值判斷和決定的歷程。其步驟為根據教師的表現,收集一切有關訊息,以瞭解教師表現的優劣得失
及其原因,而教師評鑑之目的在改進教師服務品質和確保教師工作績效。因此,「教師評鑑」(teacher evaluation)是近年來用來評量教師績效的方法,因此本研究將教學績效評鑑的結果視為教學績效。
(一)教學評鑑定義
黃琇屏(2004)認為評鑑是一種價值判斷的專業活動,根據標準,客觀的收集評鑑者的相關資料,對其作價值判斷與評析,並依照結果提供問題以及改進缺失。評鑑是針對某事物的優缺點,有系統的加以評估其結果,藉以提供改進的重點與方針。
而後學者指出教師評鑑是鼓舞教師並激發教師潛能的途徑,它具有建設性、回顧性以及前瞻性的特質。國內學者如黃德祥(2000) 提出教師評鑑就是對教師的教學、學生輔導、行政協助,或一切與教師角色與功能有關的行為效果加以評估與衡鑑,藉以提昇教師專業水準的歷程。黃琇屏(2004)認為教師評鑑是根據評鑑標準,運用客觀公正以及有系統的方法收集資訊,對於教師在學校各層面表現,作審慎的評估以及分析。依據結果,協助教師改進教學,並配合教師學校共同需要,達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目標。
換言之,教師評鑑的意義包括協助教師改進專業成長,以及作為教師任用獎懲依據的績效意涵。因此,教師評鑑是一個連續且系統的過程,藉由一公正公開的評鑑規準,蒐集教師相關的表現資料,對教師表現作價值判斷與決定其績效,讓教師從中得到回饋,了解教學的優缺點,並協助改善教學品質,促進專業發展。並且根據評鑑結果協助教師改進教學與幫助其專業發展,進而提升學校教育品質。
(二)教學評鑑之方法
過去在評鑑領域中雖曾歷經量化與質性方法的論爭,唯現今評鑑者均以實務為最大考量,站在實用的立場而言,質量方法均是評鑑應當使用的方法之一。從相關文獻可歸納出教師評鑑常運用的方法與策略,分為下述兩類,茲說明如下:
1.以評鑑者身份區分
依據評鑑者身份之不同,評鑑方法可分為同儕互評、上級對部屬評鑑、自我評鑑、小組評鑑、校外人士評鑑、非教育人員評鑑、學生評鑑教師教學、校友評鑑、多向度回饋模式等。
2. 評鑑資料蒐集的方法區分
教師評鑑資料常見的蒐集方法包括教師面談、能力測驗、教室觀察、學生成就、教學錄影、教室日誌、教學檔案與問卷與面談等。
(三)教學評鑑的項目
Harris 與Hill (1982)在發展性教學評鑑系統手冊(The De TEK Handbook) 中,發展出的評鑑標準為:有效率、友善、口語交互作用、激發、運用多樣媒體。Seyfarth (1991)則以教師教學效能評鑑的觀點列出學科知識、準備和計畫、教學實施和管理、學生評量、班級環境等。而學校中的教師評鑑大致以五個標準來評鑑教師:一、學科知識;二、教授知識的能力;三、
維持教室秩序的能力;四、維持合宜教室氣氛的能力;五、與學生及其父 母建立和諧一致的關係。
張德銳、簡紅珠等(2001)所發展出的「發展性教學評鑑系統」,其評鑑領域及大致規準如下:清晰、多樣性、關懷、溝通技巧、工作取向、教室管理與紀律
李榮東(2003)在國民中學教師教學評鑑內涵之研究,將教師評鑑的評鑑領域歸納成下列四個教學評鑑項目:教學規劃與準備(教學前)、教學策略與運用(教學中)、教學評量與回饋(教學後)、教學專業與成長(教學專業)。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試圖應用Saaty(1971)所提出之層級分析法(AHP),建構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指標,做為未來有效評估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的依據。
二、層級分析法
層級分析法由Saaty(1971)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決策模式,主要應用在不確定情況下具有多個評估決策的問題(Saaty,1980),AHP已被廣泛應用於各領域之多準則決策問題。創新教學績效指標屬於一種多目標與多準則的問題,本研究選擇以層級分析法(AHP)做為研究分析工具,正符合其應用環境條件,並能解決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層級分析法(AHP)之優點在於對問題系統所認定的要件組成幾個「互斥集合」而形成上下「隸屬」的層級關係,並可藉由一致性檢定,篩選有效問卷以控制結果的可信度;其模式操作較簡單且無繁複的運算,可處理之問題規模較大,考慮之層面及準則較完備,更能掌握實際問題狀況,因此AHP法較一般方法更具邏輯基礎,同時是以數量的方式處理,可提供決策者較明確之參考資訊,能夠將學校經營的複雜問題予以系統化、層級化與數量化。
層級分析法的流程可細分為下列幾個階段(鄧振源、曾國雄,
1. 問題的認定與羅列要素:對問題下定義,清楚瞭解決策目的,且對於評估要素之分層,能充分掌握問題之方向。
2. 建立問題層級結構:將各項評估要素,依各要素之相互關係與獨立性程度劃分層級。
3. 問卷調查:層級結構建立以後,將問卷設計為各要素的成對比較項目,進行兩要素之重要性或影響力成對比較。
4. 建立成對比較矩陣:成對比較矩陣之建立以每一層的評比要素作為基準,並以其所屬之下一層的n個評比要素進行成對比較。
5. 計算特徵向量(Eigenvalue)及最大特徵值(Maximized Eigenvalue)。
6. 一致性檢定:在進行成對比較時,專家對於評估指標間可能無法完全一致時,須進行一致性檢定,一致性比率在0.1以下是合理的,若超過此水準,則表示前後判斷不連貫,不具一致性。
7. 整體層級的一致性檢定:對於整體層級的一致性(Consistency
Ratio of the Hierarchy,C.R.H.)亦應予以評量,當C.R.H.< 0.1時,整個層級的一致性達到可接受的水準。
三、建立AHP 層級架構
本研究使用的統計方法是AHP 層級分析法,藉以建立影響C
(一) 建立AHP 層級
1.最終目標(Goal):
探討影響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指標優勢向量以及其權重。
2.目標構面(Objectives):
本研究經文獻整理後,整理出影響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指標的五大目標構面:
(1)「前瞻思維」
(2)「善用科技」
(3)「社群環境」
(4)「教學方法」
(5)「多元評量」
3.評估指標(Sub-Objectives):
(1)「前瞻思維」包含三個評估指標:「能察覺創新教學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了解創新教學的改革理念與現況」、「時常閱讀或進修以獲取教學或課程的新知」、「能接受新的觀念與事物」。
(2)「善用科技」包含四個評估指標:「配合教學使用單槍投影機、實物投影機」、「使用電腦製作教材或設計教學」、「使用網際網路蒐集資料並在課堂中使用」、「能利用多媒體的聲光效果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3)「社群環境」包含五個評估指標:「能與同事進行教學心得交流與分享」、「定期進行教學觀摩相互砥礪」、「學校提供充足的硬體資源」、「學校有充足的技術人員提供即時技術支援」、「建置線上教案或經驗分享平台」。
(4)「教學方法」包含四個評估指標:「與別人不同的教學方法」、「察覺學生學習狀況,適時變換教學方式」、「及時修正教學達到教學目標」、「克服教學中遇到的難題」。
(5)「多元評量」包含四個評估指標:「評量的多樣化、適性化」、「進行評量時能考量學生差異」、「強調並運用標準參照測驗」、「兼顧總結性評量與形成性評量」。
圖3-1 影響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指標之AHP 層級架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四、問卷填寫方式
藉由AHP的兩兩因素比較來設計研究問卷,可將複雜的決策問題予以結構化,由此得知影響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指標的目標構面及評估指標之間的權重,作為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的參考。
AHP問卷的填表方式(如圖3-2)是以左邊、右邊之相對重要性強度做比較。在□勾選認為適當之數值。評比尺度共分九等級,若勾選愈靠左右兩邊的數值,若數值愈大,表示愈偏好該因素,若勾選1,表示認為二因素同等重要。
圖3-2 AHP 問卷評分方式
五、問卷調查對象
並非每個人都實際參與過資訊種子學校計畫,故本研究之問卷調查對象是以台中縣學校曾參與資訊種子學校計畫的種子教師,並有實際設計教案、參與教學者為研究對象,較能確保研究資料之效度,但也因調查對象限制在台中縣,壓縮了受測樣本數。
肆、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論文應用Expert
Choice 2000 軟體來計算、分析影響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指標的優勢向量以及其權重
一、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指標目標構面之成偶比較矩陣與優勢向量
由表4-1得知,最大特徵值λmax=5.38938,一致性指標C.I.=0.09735、一致性比率C.R.=0.08770,均小於0.1,符合Saaty 所提的要求。
分析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指標目標構面之優勢向量,發現「教學方法(優勢向量0.274)」是最重要的目標構面,其次是「前瞻思維(優勢向量0.214)」、「多元評量(優勢向量0.197)」、「善用科技(優勢向量0.166)」,最後,才會考慮「社群環境(優勢向量0.149)」對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指標的影響。
表4-1 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指標之成偶比較矩陣與優勢向量
目標構面 |
前瞻 |
善用 |
社群 |
教學 |
多元 |
優勢 |
重要性 |
前瞻思維 |
1 |
1.44225 |
1.78180 |
0.64805 |
0.93466 |
0.214 |
2 |
善用科技 |
0.69336 |
1 |
1.34801 |
0.55627 |
0.87358 |
0.166 |
4 |
社群環境 |
0.56123 |
0.74183 |
1 |
0.74183 |
0.79370 |
0.149 |
5 |
教學方法 |
1.54308 |
1.79768 |
1.34801 |
1 |
1.41421 |
0.274 |
1 |
多元評量 |
1.06991 |
1.14471 |
1.25992 |
0.70711 |
1 |
0.197 |
3 |
λmax=5.38938,C.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指標權重分析
(一)以單一目標構面為分析單位—全體
表4-2 以單一目標構面分析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指標
目標構面 |
評估指標 |
優勢向量 |
名次 |
C.R. |
前瞻思維 0.214 |
能察覺創新教學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
0.084 |
4 |
0.25 |
了解創新教學的改革理念與現況 |
0.307 |
2 |
||
時常閱讀或進修以獲取教學或課程的新知 |
0.250 |
3 |
||
能接受新的觀念與事物 |
0.359 |
1 |
||
善用科技 0.166 |
配合教學使用單槍投影機、實物投影機 |
0.144 |
3 |
0.34 |
使用電腦製作教材或設計教學 |
0.410 |
1 |
||
使用網際網路蒐集資料並在課堂中使用 |
0.316 |
2 |
||
能利用多媒體的聲光效果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
0.130 |
4 |
||
社群環境 0.149 |
與同事進行教學心得交流與分享 |
0.126 |
5 |
0.16 |
定期進行教學觀摩 |
0.167 |
3 |
||
學校提供充足的硬體資源 |
0.134 |
4 |
||
學校有充足的技術人員提供即時技術支援 |
0.240 |
2 |
||
建置線上教案或經驗分享平台 |
0.333 |
1 |
||
教學方法 0.274 |
與別人不同的教學方法 |
0.151 |
3 |
0.034 |
察覺學生學習狀況,適時變換教學方式 |
0.485 |
1 |
||
及時修正教學達到教學目標 |
0.224 |
2 |
||
克服教學中遇到的難題 |
0.139 |
4 |
||
多元評量 0.197 |
評量的多樣化、適性化 |
0.227 |
3 |
0.034 |
進行評量時能考量學生差異 |
0.192 |
4 |
||
強調並運用標準參照測驗 |
0.307 |
2 |
||
兼顧總結性評量與形成性評量 |
0.374 |
1 |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從表4-2得知,以單一目標構面為分析單位,在「前瞻思維」目標構面之下,影響最大的經營決策因素是「能接受新的觀念與事物(優勢向量0.359)」;其次是「了解創新教學的改革理念與現況(優勢向量0.307)」;再其次是「時常閱讀或進修以獲取教學或課程的新知(優勢向量0.250)」;最後才是「能察覺創新教學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優勢向量0.084)」。
在「善用科技」目標構面之下,影響最大的經營決策因素是「使用電腦製作教材或設計教學(優勢向量0.410)」;其次是「使用網際網路蒐集資料並在課堂中使用(優勢向量0.316)」;再其次是「配合教學使用單槍投影機、實物投影機(優勢向量0.144)」;最後才是「能利用多媒體的聲光效果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優勢向量0.130)」。
在「社群環境」目標構面之下,影響最大的經營決策因素是「建置線上教案或經驗分享平台(優勢向量0.333)」;其次是「學校有充足的技術人員提供即時技術支援(優勢向量0.240)」;再其次是「定期進行教學觀摩(優勢向量0.167)」;再其次是「學校提供充足的硬體資源(優勢向量0.134)」;最後才是「與同事進行教學心得交流與分享(優勢向量0.126)」。
在「教學方法」目標構面之下,影響最大的經營決策因素是「察覺學生學習狀況,適時變換教學方式(優勢向量0.485)」;其次是「及時修正教學達到教學目標(優勢向量0.224)」;再其次是「與別人不同的教學方法(優勢向量0.151)」;最後才是「克服教學中遇到的難題(優勢向量0.139)」。
在「多元評量」目標構面之下,影響最大的經營決策因素是「兼顧總結性評量與形成性評量(優勢向量0.374)」;其次是「強調並運用標準參照測驗(優勢向量0.307)」;再其次是「評量的多樣化、適性化(優勢向量0.227)」;最後才是「進行評量時能考量學生差異(優勢向量0.192)」。
(二) 以所有評估指標為分析單位—全體
表4-3以所有評估指標分析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指標
目標構面 |
評估指標 |
優勢向量 |
名次 |
前瞻思維 0.214 |
能察覺創新教學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
0.077 |
2 |
了解創新教學的改革理念與現況 |
0.018 |
21 |
|
時常閱讀或進修以獲取教學或課程的新知 |
0.066 |
4 |
|
能接受新的觀念與事物 |
0.053 |
8 |
|
善用科技 0.166 |
配合教學使用單槍投影機、實物投影機 |
0.024 |
17 |
使用電腦製作教材或設計教學 |
0.068 |
3 |
|
使用網際網路蒐集資料並在課堂中使用 |
0.053 |
8 |
|
能利用多媒體的聲光效果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
0.022 |
18 |
|
社群環境 0.149 |
與同事進行教學心得交流與分享 |
0.019 |
20 |
定期進行教學觀摩 |
0.025 |
16 |
|
學校提供充足的硬體資源 |
0.02 |
19 |
|
學校有充足的技術人員提供即時技術支援 |
0.036 |
15 |
|
建置線上教案或經驗分享平台 |
0.05 |
10 |
|
教學方法 0.274 |
與別人不同的教學方法 |
0.041 |
12 |
察覺學生學習狀況,適時變換教學方式 |
0.133 |
1 |
|
及時修正教學達到教學目標 |
0.061 |
5 |
|
克服教學中遇到的難題 |
0.038 |
13 |
|
多元評量 0.197 |
評量的多樣化、適性化 |
0.045 |
11 |
進行評量時能考量學生差異 |
0.038 |
13 |
|
強調並運用標準參照測驗 |
0.061 |
5 |
|
兼顧總結性評量與形成性評量 |
0.054 |
7 |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依表4-3,將二十一項評估指標依優勢向量排序,發現「察覺學生學習狀況,適時變換教學方式(優勢向量0.133)」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其次是「能察覺創新教學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優勢向量0.077)」;第三是「使用電腦製作教材或設計教學(優勢向量0.068)」;(4)「時常閱讀或進修以獲取教學或課程的新知(優勢向量0.066)」;第五名有二個,分別是「及時修正教學達到教學目標(優勢向量0.061)」與「強調並運用標準參照測驗(優勢向量0.061)」;(7)「兼顧總結性評量與形成性評量(優勢向量0.054)」;第八名有二個,分別是「能接受新的觀念與事物(優勢向量0.053)」與「使用網際網路蒐集資料並在課堂中使用(優勢向量0.053)」;累計前八大影響因素的優勢向量高達0.626。而其他評估指標依優勢向量排序如後:(10)「建置線上教案或經驗分享平台(優勢向量0.050)」;(11)「評量的多樣化、適性化(優勢向量0.045)」;(12)「與別人不同的教學方法(優勢向量0.041)」;第十三名有二個,分別是「克服教學中遇到的難題(優勢向量0.038)」與「進行評量時能考量學生差異(優勢向量0.038)」;(15)「學校有充足的技術人員提供即時技術支援(優勢向量0.036)」;(16)「定期進行教學觀摩(優勢向量0.025)」;(17)「配合教學使用單槍投影機、實物投影機(優勢向量0.024)」;(18)「能利用多媒體的聲光效果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優勢向量0.022)」;(19)「學校提供充足的硬體資源(優勢向量0.020)」;(20)「與同事進行教學心得交流與分享(優勢向量0.019)」;(21)「了解創新教學的改革理念與現況(優勢向量0.018)」。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研究係以台中縣學校參加資訊種子學校之種子教師作為研究對象,調查曾經參與教案設計、實際教學演示者的有效問卷受訪者,共15位。並應用「層級分析法(Analysis Hierarchy Process,AHP)」設計研究架構,了解影響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指標的優勢向量,研究結果具有實用性價值,可以提供給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上改進的參考,也可以做為有意參加資訊種子學校這個政策在決策、實施上的考量。
研究結果發現會影響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指標最重要的權重有六項評估指標:「察覺學生學習狀況,適時變換教學方式」、「能察覺創新教學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使用電腦製作教材或設計教學」、「時常閱讀或進修以獲取教學或課程的新知」、「及時修正教學達到教學目標」、「強調並運用標準參照測驗」。
此外,「與同事進行教學心得交流與分享」、「了解創新教學的改革理念與現況」這二個評估指標的權重屬於弱後指標,而這樣的研究結果顯示出與同事心得交流並無法完全達到創新教學,另外也表示大多數的老師也少去注意現今創新教學的改革現況。
(二) 建議
本研究參與問卷調查之專家學者皆為學校教師,為了得到更廣泛觀點之結果,未來可以針對其他的對象進行研究,例如專家學者,則可進行交叉比對之差異性分析。
後續的研究可就本研究建構完成的指標與權重體系為基礎,進行指標與副指標間的相關或因果分析。
以本研究建構的資訊種子學校創新教學績效指標,進行實證研究,藉以探討研究成果實際應用之可靠度與價值性。
參考文獻
何畏、易家詳(譯)(2001)。經濟發展理論-對於利潤、資本、信貸、利息和景氣循環的考察。臺北市:貓頭鷹。
李榮東(2003)。「國民中學教師教學評鑑內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名詞:創新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53,134-135。
吳清山(2005)。學校行政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姚榮華(2002)。知識經濟與九年一貫課程。教師天地,120,頁54-58。
張德銳、簡紅珠等(2001)。發展性教師評鑑系統,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明輝(2004)。精緻學校經營的理念與策略。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頁341-369)。臺北市:心理。
教育部(1999)。「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
http://www.networklab.csie.ncu.edu.tw/moeplan/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第廿七卷,六,七期,頁5-22。
蕭富峰、李田樹譯(2002)。創新與創業精神:管理大師談創新實務與策略。台北:城邦文化。
Certo, S. C.
(2003). Modern management.
Harris, B. M. and Hill, J.(1982). The De TEK Handbook. Nat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Publishers, Inc.
Robbins, S. P., & Coulter, M.
(2002). Management.
Seyfarth, J.T.( 1991). Personal Management for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