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的同儕關係、師生關係與學習適應
之相關性研究
鄒欣純
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摘要
學習不僅是一種認知的行為,更是一種社會的行為。不過台灣教育環境,在教學上多著重於認知部分的操作與技巧,卻常忽略社會性的教學歷程,對學生也是很重要的。學校中人際關係之情感互動,不僅影響自我認同的發展過程,更影響著學習方面的適應程度。
本研究在於探討同儕關係、師生關係以及學習適應之相關性,其研究目的有五:一、探討國中生性別、年級和獨生與否之背景變項,在同儕關係之差異情形。二、探討國中生性別、年級和獨生與否之背景變項,在師生關係之差異情形。三、探討國中生性別、年級和獨生與否之背景變項,在學習適應之差異情形。四、探討國中生同儕關係、師生關係與學習適應之相關性。五、探討國中生同儕關係、師生關係對學習適應之預測能力。
研究對象為台中市某國中127位學生,包括國一、國二與國三。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為同儕關係量表、師生關係量表和學習適應量表。
關鍵字:同儕關係、師生關係、學習適應
壹、
研究動機與目的
學習不僅是一種認知的行為,也是一種社會的行為(郭秀緞,2003)。但台灣的教育環境,在教學上多著重於認知部份的操作與技巧,而忘卻社會性的教學歷程,可以為學生帶來更豐富的學習成效。
台灣教育數十年來如一日,至今大部分仍是為了考試而唸書。如果實行某種教育方法,沒有提升成績的快速效果,通常都會在短時間內被棄之不用。課堂裡多數實行的教學方法,是最單一的講述法,學生多數實行的學習方法,是最「快速」的複習背誦法。「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是一句激勵人心的至理名言,所以學習彷彿不應該是一種充滿歡笑的樂趣,而是身為學生該負的責任。時間一到,就交一張業績出來,如果成績不如理想,那這一次學習不管做了什麼,都算是白費。
如果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呢?如果學校環境能夠帶給學生開心的想法呢?學習不是1加1等於2,念一本書等於學一本書而已。如果能夠引發學生的學習潛力,注重學生情感的發展以及態度、品德、價值觀念的培養,那麼即使不讓學生求學唸書,學生也會想盡辦法,主動積極地去尋求任何學習的可能性。
學習如果只注重於學業成績的結果達成,「欲速則不達」,那麼成效將容易事倍功半。但反之如果能夠注重學生的學習歷程,如Maslow(1970)所言,設置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其能夠在充滿安全、愛與隸屬、自尊的環境下學習,效果也許會不同於往。
新佛洛依德學派Erikson(1968)的心理社會期發展論,說明青少年此階段面臨了「自我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發展順利者將有明確的自我觀念和自我追尋的方向,而發展障礙者將會覺得生活無目的無方向,時而感到徬徨迷失。人際之間的情感互動,更影響其自我認同的發展過程。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裡生活,學校裡的教師與同儕們,是相當重要的人際關係。
同儕的認同與接納,將會影響自我觀感與學習成就(蘇秋碧,2000;Berndt, 1982;Buhrmester,
1990),師生關係不僅影響班級的氣氛,學生學習的成就,更能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羅寶鳳,2005)。而且,如果師生之間有較佳的關係,雖然和同儕關係較為不良,在測試學校人際關係適應之上,仍然能夠達到平均以上的水準,也能夠提升幸福感(Konu et al., 2002;Wentzel, 1995),可見師生關係在學校生活之影響力。
同儕和教師,同為青少年時期的重要他人,其影響力不僅是學習成就方面,更涵蓋了生活的全面性。與同儕和教師之間的關係,如果能夠擁有正向良好的發展,不僅能提高學習的動力,也能使青少年的在校生活,充滿快樂的幸福感,並提高學生的在校適應(Ladd, 1990)。
此外,在背景變項部分,本研究文獻探討中,性別、年級和獨生與否等背景變項,在同儕關係、師生關係與學習適應上的差異情形,因在文獻彙整部份尚未有所定論,或者探討此背景變項方面的研究結果甚少,因此本研究將上述背景變項,納入研究架構之內。期以使研究架構更為完整,並了解尚無定論之背景變項,在同儕關係、師生關係與學習適應之差異情形為何。
綜上所述,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性別、年級和獨生與否之背景變項,在同儕關係之差異情形。
二、 探討性別、年級和獨生與否之背景變項,在師生關係之差異情形。
三、 探討性別、年級和獨生與否之背景變項,在學習適應之差異情形。
四、 探討國中生同儕關係、師生關係與學習適應之相關性。
五、 探討國中生同儕關係、師生關係對學習適應之預測能力。
貳、文獻探討
一、同儕關係與學習適應
同儕關係是個人發展和社會化的基本人際關係(Lair, 1984),又稱為「社會關係」或「友伴關係」等(馬藹屏,1987)。人際關係包括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師生關係即親身關係等等各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動,Erwin(黃牧仁譯,1999)說明,同儕關係有兩個簡單的特色,可與其它的人際關係作一明顯的區分,即兩者在平等以及擁有權力程度兩個方面的差異。通常在同儕間的關係中,雙方的地位大概都是平等的,擁有的權力也是均衡的。
同儕提供給青少年的社會建構,是一種雙向溝通,不同於父母的影響模式(Hunter,
1984),隨著青少年認知能力的發展,他們更能與同儕分享想法與感受,一個緊密且穩定的同儕關係,有助於青少年的利他行為及自尊,增進其社會適應(Berndt, 1982)。如果青少年覺得他們的同儕關係良好、親密而令人滿意,將提高其身心適應,他們能夠更善於社交,降低在校的焦慮與沮喪感,減少在校的負面行為(Buhrmester, 1990)。
Hurrelmann 和 Engel(1992)發現,青少年的犯罪行為、學業失敗與同儕關係具有顯著相關。黃德祥(1988)針對國中與國小學生所做相關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的研究中,也發現學生的四育成績,與其同儕關係有顯著正相關。
涂秀文(1999)的研究顯示,人際關係越好的國中生,他們的快樂程度越高,外在客觀的生活環境,會影響到國中生的快樂程度;且研究也發現,國中生主要的快樂來源是來自與朋友之間的相處。朱經明(1981)研究亦發現,國中生之友伴(同儕)關係與學業、德育、群育成績間有正相關存在。
二、師生關係與學習適應
師生關係的內涵與範疇包含甚廣,不僅是只有認知上的教學活動,亦包含更多社會人際方面的互動過程。綜合學者所述(王逢賢,2004;楊昌裕,2000;
Dobransky & Frymier, 2004),師生關係的意涵應包括認知、情意與行為等成份,不僅具有傳授知識的教學過程,亦包含生活互動與輔導層面。而這些不同成份在師生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不僅互相關聯,並具有磁性、轉化與推擠等各種狀況存在。
師生關係的發展,與學生在校適應和學業成就,具有相當的關連性(Birch
& Ladd, 1998)。對於特別是高風險(high-risk)學生,如果教師能夠提供情感上的支持,正向的獎勵及提升學生自尊,將使學生更能調適及面對學校生活上的壓力。一個支持性的師生關係,對於青少年階段的學生,調適其認同危機,及其未來發展將有著重大的影響(Murray & Greenberg, 2000)。
Lanpan(1976)以高中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師生之間的信任,會影響學生的成長、學習及生活態度。Rosenthal、Underwood 和 Martin(1969)研究亦發現,在溫暖、關懷型的教師教導下,學生的生活適應較為良好(引自趙梅如,1989)。
三、同儕關係與師生關係之相關性
王柏壽(1989)指出,教師喜愛與同儕接納成正相關,亦即愈受教師喜愛的學生,在班級團體中愈受同儕接納。孫敏芝(1989)研究表示,學生在面對常受教師責罰的同學時,常會自覺高他一等,而且一有機會,便會加以嘲弄、欺侮,使得這些學生更為退縮孤立。
White 和 Kistner(1992)研究顯示,教師對學生合宜或不合宜的教室行為之反應,除了影響學生的表現外,也會影響其在同儕間的聲望。Konu等人(2002)與Wentzel
和 Asher(1995)研究顯示,當某學生和同儕關係較差,卻和教師有較佳關係時,其在學校的人際關係適應,仍能達到平均以上的水準,也能提升其幸福感。
四、背景變項之探討
(一)性別方面
在同儕關係上,涂秀文(1999)、邱招婷(2002)、Bendnt(1982)和Buhrmester(1990)認為女生的同儕關係優於男生;而徐慶娟(1996)和黃文瑛(1977)認為男生的同儕關係較佳。
在師生關係上,黃恆(1980)和溫麗雲(2002)認為男生與老師的互動較為頻繁,但也較易受罰。而Felsenthal等人研究認為,老師對學生的互動,不受學生性別的影響(引自郭榮澤,1985)。
在學習適應上,陳英豪等(1989)、高明珠(1999)和王振宇(2000)認為女生的學習適應大致上優於男生;不過黃萬益(1975)和李坤崇(1985)認為性別在學習適應上並無差異。
(二)年級方面
在同儕關係上,Berndt(1982)和Urberg等人(1995)說明隨著年級增加,同儕關係愈為良好;但涂秀文表示(1999)和Epstein(1984)認為隨著年級增加,同儕關係愈為不良。
在師生關係上,程紋貞(1995)提出師生衝突行為將隨著年級的升高而增加。
在學習適應上,陳英豪等人(1993)和高明珠(1999)表示學習適應不良的問題,會隨著年級而升高;但王蓁蓁(2000)和袁麗綺(2002)認為適應問題未隨年級而升高。
(三)獨生與否方面
陳靜宜(1997)和張怡貞(1998)的研究顯示,家庭兄弟姐妹的人數,與其在校之人際關係有所相關。非獨生子女比較懂得與他人互動,較表現出合群、合作的利社會行為;反之,獨生子女在家中缺少與他人相處的機會,反社會行為較為顯著。
另外,也有不同的研究結果。黃光明(1983)表示,如果父母教養態度得當,獨生子女的發展並無不利。李麗日(1986)、黃琴雅(1991)研究發現,獨生子女與同儕間的關係較為良好,其社會適應也較為良好。而黃文瑛(1977)和顏裕峰(1992)研究顯示,國中與國小學生之手足人數,與同儕人際關係之間,並沒有顯著相關。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架構
依據文獻探討之結果,同儕關係、師生關係與學習適應之間有相關性,而背景變項亦會影響同儕關係,茲將本研究的架構列於下圖:
B2
二、研究對象與工具
研究對象為九十七學年度,就讀台中市某國中127位學生,包括國一、國二與國三。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為SPSS10.0,問卷為同儕關係量表、師生關係量表和學習適應量表,皆採六點量表,從「完全不符合」、「相當不符合」、「有點不符合」、「稍微符合」、「相當符合」到「完全符合」各為1、2、3、4、5、6分。
(一)量表編制與信效度分析
1.同儕關係量表
同儕關係量表上,研究者採用林世欣(2000)的同儕關係量表,編製而成,共18題。內部一致性係數達.6756,KMO抽樣適當性檢定值為.800,Bartlett球形檢定達顯著,表示題目信效度良好。
2.師生關係量表
師生關係量表上,研究者採用張菁芬(2007)與張楓明(2006)的師生關係量表,編製而成,共18題。內部一致性係數達.8696,KMO抽樣適當性檢定值為.846,Bartlett球形檢定達顯著,表示題目信效度良好。
3.學校適應量表
學習適應量表上,研究者參考張菁芬(2007)和黃湘淳(2000)編製而成,問卷原本包括學習態度4題,學習方法4題,學習環境4題,身心適應4題,經由信度分析結果,刪除學習態度1題,刪除學習環境1題,身心適應1題,共留13題,以提高內部一致性係數。
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分別為.7029,.7538,.6138,.6219,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達.7289,KMO抽樣適當性檢定值為.757,Bartlett球形檢定達顯著,表示題目信效度良好。
(二)資料分析
1.以hotellingT了解目前不同性別、和獨生與否的國中生,在同儕關係、師生關係與學習適應上之差異情形。
2. 以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來了解不同年級的國中生,在同儕關係、師生關係與學習適應上之差異情形。
3.以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國中生同儕關係、師生關係與學習適應之間各變項的相關程度。
4. 以逐步多元迴歸分析了解同儕關係與師生關係,對學習適應各層面之預測力。
肆、研究結果
一、性別、年級和獨生與否之背景變項,在同儕關係之差異情形:
(一)性別在同儕關係之差異情形:
表1-1
表1-2
由表1-1,1-2得知,女生的同儕關係較為良好,性別差異性達顯著.028<.05。
(二)年級在同儕關係之差異情形
表1-3
由表1-3得知,不同年級在同儕關係上沒有差異情形,顯著性.971>.05。
(三)獨生與否在同儕關係之差異情形:
表1-4
由表1-4得知,獨生與否在同儕關係上沒有差異情形,顯著性.999>.05。
二、性別、年級和獨生與否之背景變項,在師生關係之差異情形:
(一)性別在師生關係之差異情形:
表2-1
表2-2
由表2-1,2-2得知,女生在師生關係上較為良好,顯著性達.002<.05。
(二)年級在師生關係上之差異情形:
表2-3
表2-4
由2-3,2-4可得知,年級在師生關係上有差異情形,平均來說一年級的師生關係較為良好,顯著性達.000<.05。
(三)獨生與否在師生關係上之差異情形:
表2-5
由表2-5可得知,獨生與否在師生關係上無差異情形,顯著性達.987>.05。
三、性別、年級和獨生與否之背景變項,在學習適應之差異情形:
(一)性別在學習適應之差異情形:
表3-1
由表3-1得知,性別在學習適應上無差異情形,顯著性達.470>.05。
(二)年級在學習適應上之差異情形:
表3-2
表3-3
由表3-2,3-3得知,年級在學習適應上有差異情形,平均來說一年級的學習適應較為良好,顯著性達.036<.05。
(三)獨生與否在學習適應上之差異情形:
表3-4
由表3-4得知,獨生與否在學習適應上無差異情形,顯著性.672>.05。
四、國中生同儕關係、師生關係與學習適應之相關性:
表4-1
由表4-1得知,同儕關係和學習適應具有中度正相關,師生關係和學習適應具有中度正相關,而同儕關係和師生關係之間較不具相關性。
五、國中生的同儕關係、師生關係對學習適應之預測力:
(一) 國中生的同儕關係對學習適應之預測力:
表5-1
同儕關係對學習適應之預測力:
由表5-1得知,同儕關係對學習適應具有預測力,顯著性達.000。
(二)國中生的師生關係對學習適應之預測力:
表5-2 師生關係對學習適應之預測力
由表5-2得知,師生關係對學習適應具有預測力,顯著性達.000。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一)依研究結果顯示,女生的同儕關係和師生關係,會比男生較為良好。女生比較主動去認識新朋友,也比較花時間培養友情;師生關係上,比較喜歡跟老師聊天,和老師有課堂以外的互動。
(二)依研究結果顯示,一年級的師生關係和學習適應,會比二、三年級較為良好,而三年級得到的數值又較為低一點。三年級來說課業較為繁重,身心需要調適,因為準備升學考試,師生之間的關係也會比較緊張一點。
(三)依研究結果顯示,獨生和非獨生的國中生,在同儕關係、師生關係和學習適應上,兩者均無差異情形。獨生與非獨生的國中生,在學校生活中,包括和同儕老師們的相處,以及學習方法、態度及身心適應等,皆沒有差別性。
(四)同儕關係和學習適應之間具有中度正相關,師生關係和學習適應之間具有中度正相關,而同儕關係和師生關係之間較不具相關性。
(五)同儕關係和師生關係皆對學習適應具有預測力,顯示同儕關係和師生關係,對學習適應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二、建議
(一)依資料分析來看,教師可多與班上的男學生互動,並多給予關心;而國中三年級的學生,面臨升學考試與未來前途的壓力,更需要教師注意,以及輔導。
(二)同儕關係、師生關係皆對學習適應具有預測力,並呈現中度正相關。是故同儕關係、師生關係的良好與否,都會影響學生在校的學習適應程度。如果學生同儕關係較為不良,那麼經由教師的溝通,關懷與輔導,學生的學習適應力將會有改善與提升的可能性。
陸、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王柏壽(1989)。國小學童受同儕接納的相關因素之研究。嘉義學院學報,2期,99-152。
王振宇(2000)。國中學生學習適應統整模式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王逢賢(無日期)。師生關係。中國大百科智慧藏。
王蓁蓁(2000)。台北縣國中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經明(1981)。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坤崇(1994)。國中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7,75-94。
李麗日(1986)。國中生人際問題之研究—以台中縣光復國中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邱招婷(2002)。國民中學青少年次級文化、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孫敏芝(1989)。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國小教室的觀察。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慶娟(1996)。兒童同儕地位之家庭因素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袁麗綺(2002)。獨生學童性別、年級與其依附關係、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台南師範學院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馬藹屏(1987)。家庭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友伴關係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高明珠(1999)。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傾向、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台南師院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怡貞(1998 )。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關因素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郭秀緞(2003)。後設認知的理論與其在教學上的應用。教育研究,11,149-158。
郭榮澤(1985)。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師生互動關係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英豪、林正文、李坤崇(1989)。國小學生學習適應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年刊,3,61-12。
陳靜宜(1997)。國小五年級學童性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相關之研究。傳習,15,1-20。
程紋貞(1995)。國小學童自我概念、社會技巧與攻擊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嘉義縣。
黃文瑛(1977)。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人際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117-142。
黃光明(1983)。社經地位、產序、家庭氣氛與高職學生自我概念的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恆(1969)。台北市國小教育問題研究。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研究專輯,17,31-50。
黃琴雅(1991)。不同產序子女之生活適應、學業成就及對父母管教態度知覺差異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萬益(1975)。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問題之研究。新竹師專學報,2,184-256。
黃德祥(1988)。國中與國小班級中影響學生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昌裕(2000)。教訓輔層面的師生關係。訓育研究,39(2),50-56。
溫麗雲(2002)。師生互動中的性別差異-一所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教室觀察。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趙梅如(1989)。國中學生教師信任感與生活適應、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顏裕峰(1992)。國中生的社會興趣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寶鳳(2005)。從字體心理學的理論分析施生關係及其對人格建構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8(2),325-352。
蘇秋碧(2000)。國小六年級被同儕拒絕兒童其被同儕拒絕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牧仁譯,Erwin P. 著(1999)。兒童到青少年期的友誼發展。台北市:五南圖書。
二、英文文獻
Berndt T. J. (1982). The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friendship in early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53, 1447-1460.
Birch, S. H., & Ladd, G.
W. (1998).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behaviors and the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4(5), 934-946.
Buhrmester D. (1990). Intimacy
of friendship, interpersonal and adjustment during preadolescense and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61,
1101-1111.
Dobransky, N. D. &
Frymier, A. B. (2004). Developing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s through out of
cl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52(3),
211-223.
Epstein, J. L. (1984). School
policy and parent involvement: Research results. Educational Horizons, Winter, 70-72.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Norton.
Hunter, T. F. (1984).
Socializing procedures in parent-child and friendship relations during
adolesc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6), 1092-1099.
Hurrelmann, K., & Engel,
U. (1992). Deliquency as a symptom of adolescents? Orientation toward status
and succes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1(1), 119-138.
Konu, A. I., Lintonen, T. P.
& Autio, V. J. (2002). Evaluation of well-being in schools: 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general subjective well-be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13(2), 187-200.
Konu, A. I., Lintonen, T. P.
& Autio, V. J. (2002). Evaluation of well-being in schools: 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general subjective well-be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13(2), 187-200.
Ladd, G. W. (1990). Having
friends, keeping friends, making friends, and being liked by peers in the
classroom: Predictors of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1, 1081-1100.
Lair, J. (1984). Change
induction groups, group psychotherapy, integrity groups, peer counseling.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1(2),
493-494.
Maslow, H. A.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Murray, C. & Greenberg, M.
T. (2000). Children’s relationships with teachers and bonds with school: An investigation
of patterns and correlates in middle childhood.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8(5), 423-445.
Urberg, K. A., Degirmencioglu,
S. M., Tolson, J. M. & Halliday-Scher, K. (1995). The structure of
adolescent peer network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1, 540-547.
Wentzel, K. R., & Asher,
S. R. (1995). The academic lives of neglected, rejected, popular, and
controversial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66(3), 756-763.
Wentzel, K. R., & Asher,
S. R. (1995). The academic lives of neglected, rejected, popular, and
controversial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66(3), 756-763.
White, K. J. &
Kistner, J. (1992).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 feedback on young children’s peer
preference and perceptions. Development
Psychology, 28(5), 933-940.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