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學童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計畫
-以台北市學生為例
陳慧敏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所研究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近年來全球不少國家研究發現,新一代青少年的呈現的情緒能力有偏低的傾向,同時也產生一些具體問題,例如:焦慮、沮喪、在專注與思考上有困難、退縮、社會性問題以及打架滋事等方面有逐漸惡化的現象,令人憂心(Goleman, 1995)。國內的情況也不樂觀,社會上出現不少青少年與兒童犯罪或不當行為,究其原因可發現,情緒問題與困擾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王春展,1999)。顯示不少未成年人在情緒智力或情緒管理上並不理想,值得重視;而根據王春展在小學教學的經驗與觀察,發現不少兒童同樣也有情緒問題或潛在危機,日後對於兒童本身及他人都有深遠的負面影響(王春展,1999)。因此,種種有關青少年與兒童的駭人聽聞事件與社會治安數據在提醒我們情緒智力惡化的警訊。
張春興(1992)提出,兒童時期的情緒發展對其未來有相當深遠的影響,隨著年齡增長,習得經驗的擴展以及家庭教養等因素的影響與化育,兒童的情緒智力不斷發展與成長,逐漸分化與複雜化,同時情緒智力也漸趨發展與成熟;Goleman(1995)也說明:兒童時期是腦神經聯結與成長最快的的關鍵時期,童年經驗與學習會在情緒中樞形成恆久的神經連結,這種基本情緒架構不容易改變。在小學階段時期的兒童,對情緒的瞭解漸趨複雜,體驗到不同的情緒經驗可以同時存在,或是不同順序出現,他們反應出多面向的情緒特徵,這些現象反應出了此階段兒童情緒調整策略的快速成長(江文慈,2000)。從上述觀點看來,兒童的經驗與教養是養成每個人一生情緒與特性的重要時刻,所以兒童的時期情緒智力的情況,值得父母、學校以及社會的重視與研究,因此,了解國小兒童情緒智力發展成熟的重要因素有其必要性,此為本研究以國小兒童的情緒智力為變項的動機。
家庭是學習情緒智力的起點,親子之間無數次的情感互動與溝通,是兒童情緒智力的基礎,而且,兒童早期會承襲父母處理情緒的模式,重複過去的情緒經驗及習慣(張美惠譯,1996)。而Bowen(1978)認為個人情緒病症的產生是整個家庭的力量所造成的;在他臨床實務的觀察中發現:精神病患的問題是源自整個家庭的情緒糾結,尤其是母子之間的共生關係,在治療過程中,若能將父母及其他家庭重要成員納入整個治療過程,則能有效減輕病患的症狀。從Minuchin(1974)家庭結構取向的觀點而言,家庭系統中有不同的次系統(父-母、母-子、父-子等次系統),以維持家庭功能,而家庭次系統之間應有一定的界限,以保護次系統之間的分化;當家庭系統有清晰的界限時,次系統在開放與封閉之間有適度的平衡,能允許次系統中成員的自主性,也能維持系統之間情感的溝通協調。
Seiffge-Krenke(1999)的研究發現:親子之間的情感溝通對子女的情緒適應有關。此外,研究結果也指出家庭統分化的程度會影響個體在情緒處理、人際溝通以及人際情緒界限等方面的適應(邱秀燕,2000)。所以,個人是成長在家庭的脈絡中,家人的情緒、思考都互有關聯,如果父母能提供一個溫暖的情緒聯結環境,子女較能培養其情緒表達及管理的能力,因此,家庭系統分化的程度與個人在情緒處理、覺察、人際界限及溝通等方面的適應密切相關,故本研究致力於探討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智力之相關。
國內有關情緒智力的論述與書籍雖然不少,然而,針對兒童情緒智力的研究並不多(江文慈,1999;王春展,1999;徐振堃,2001),其研究範圍有:情緒智力的發展(王春展,1999;江文慈,2000)。雖有學者從事國小兒童情緒智力相關研究,但較少探討與家庭系統分化的關係(陳騏龍,2001;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探討以台北市國小兒童為研究樣本,採實證調查的方式,來探討國小學童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智力之關係研究。
基於上述問題,提出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了解目前台北市國小學童家庭系統分化和情緒智力的狀況。
二、探討不同人口、家庭變項(包括性別、出生序)的國小兒童在家庭系統分化和情緒智力的差異情形。
三、分析國小學童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智力之關係。
四、探討家庭系統分化能否有效預測國小學童的情緒智力。
第二節 研究問題
一、目前國小學童家庭系統分化的表現狀況如何?
二、目前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的表現狀況如何?
三、不同人口、家庭變項(包括性別、出生序)的國小學童,其家庭系統分化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人口、家庭變項(包括性別、出生序)的國小學童,其情緒智力是否有顯著差異?
五、國小學童家庭系統分化和情緒智力是否有顯著相關?
六、家庭系統分化能否有效預測和解釋國小學童的情緒智力?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一、國小學童
本研究所稱國小兒童,係指 x 學年度下學期就讀台北市市立國民小學普通班之四、六年級學生。
二、出生序
本研究所探討的出生序包括:獨生子、女、老大、中間子女以及老么。
三、情緒智力
本研究綜合情緒智力理論的文獻,參考各學者的研究架構,將情緒智力定義為:「個體能覺察、分辨並處理情緒訊息來促進思考、行動與情感成長之能力,此能力同時可應用於自我和他人的情緒處理。」本研究所指的情緒智力是以王春展
(1999)所編制的「國小兒童情緒思維情境測驗」、「兒童情緒思維自陳量表」兩者的得分為情緒智力的指標。
四、家庭系統分化
家庭系統分化是指家庭中人際距離的調整模式,亦即家庭對「親密性」與「個體性」的包容程度。家庭系統分化越高,能允許個人獨立自主,同時也能擁有與家人的情感聯結。反之,則可能阻礙個人的獨立,也可能過於疏離,而缺乏情感的支持。本研究中,家庭系統分化,是指研究者修定王大維(1996)根據Anderson和Sabatelli(1992)發展的「家庭系統分化量表」上的得分,包括「父子次系統」、「母子次系統」、「婚姻次系統」、「親職次系統」,得分越高,表示兒童所知覺到的家庭系統分化程度越高。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智力的相關為何?本章的內容分為以下四節探討之:第一節為家庭系統分化理論及相關研究、第二節為情緒智力理論理論及相關研究、第三節為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智力的關係及相關研究。
第一節 家庭系統分化理論及相關研究
一、「系統」的意義
Hall 及 Fagan (1956)認為系統是指一組事物集合在一起,互有關係,彼此之間的特性互相影響;Goldenberg 與 Goldenberg(1991)則認為系統是由組成份子所構成的實體,每個組成份子都和其他組成份子的狀態密不可分,且在每種情況中,成分間彼此互相影響,集合成為一整體,亦即一整個系統,比互相依存的總合還大(引自吳佳霓,2002)。可知系統強調的是整體大於部分之總合,亦即所有部份加在一起,並不產生整體,因為整體是來自部分之間的互動,因此,系統不僅包含了組成的成分,也包括了成分彼此間的關係,而系統內的任何成分或元素,不能單獨解釋,也不能單獨運作,應該置於系統之內,才能顯示其意義。
二、「家庭系統」的意義
而家庭系統的意義則是指:家庭好比是一個系統,將各個與家庭有關的部分,組合成一個系統,這些組成份子包括家庭成員、家庭互動型態、家庭規則、關係結構、溝通方法與態度…等等,其中某部分的改變,都將不可避免地會牽動另一部分與其之關係,同時也影響了整個家庭系統的運作與平衡狀態;一旦因不平衡而帶來緊張與壓力時,家庭會做某些改變(例如:家庭失功能的形成、家庭成員行為的偏差),來達到系統的再平衡,所以家庭系統最終都會發展一套獨特的家庭規則、權力架構、互動型態及解決問題的模式(Minuchin, 1974)。
Bowen(1978)認為個人情緒病症的產生是整個家庭的力量所造成的;在他臨床實務的觀察中發現:精神病患的問題是源自整個家庭的情緒糾結,尤其是母子之間的共生關係,在治療過程中,若能將父母及其他家庭重要成員納入整個治療過程,則能有效減輕病患的症狀;Bowen鑑於病患的徵狀並非只是個人內在的衝突,而是整個家庭系統病症的冰山一角,所以強調從「家庭系統」的角度看個人的發展,才能有較全面性的觀點。
所以當個體身心失調、行為出現問題時,實際上是反映出整體家庭系統的互動失去了平衡點,從另一角度來看,個體所產生的症狀,也正巧發揮了維持整個系統穩定的功能。
三、「家庭系統分化」的意義
家庭系統分化這個概念是由「自我分化」再衍生出來的,自我分化是由Bowen所提出來的,自我分化是指個體能夠在情緒及認知層面區分自己與原生家庭的程度,自我分化的個體夠在接收自己情感的指引和接受思考的指引兩者之間做選擇;未分化的個體很難分辨和他人的界線,往往會混入家庭中一些支配性的情緒模式,這些人的自主性低,反應情緒化,對事情很難有明確的立場(鄭玄藏等譯,2002)。
而在家庭系統中的分化是重視家庭中成員的互動,必須藉由一個互動方式來維持一個平衡狀態,當有外在壓力或是家庭成員的改變時,此平衡狀態會受到挑戰而使家中焦慮升高,此時,家庭發展出對於人際親密性與個別性的容忍度,可重新調整彼此的人際距離,使得系統達到新的平衡狀態;Anderson和Sabatelli(1990)把這種距離調整模式定義為「分化」,透過這種互動模式,家庭得以在「親密」與「個別」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引自王大維,1996)。
從Minuchin(1974)家庭結構取向的觀點而言,家庭系統中有不同的「次系統」 (父-母、母-子、父-子等次系統),以維持家庭功能,而家庭次系統之間應有一定的界限,以保護次系統之間的分化;當家庭系統有清晰的界限時,次系統在開放與封閉之間有適度的平衡,能允許次系統中成員的自主性,也能維持系統之間情感的溝通協調,如果家庭系統界限不清楚時,則可能形成「糾纏型」或「疏離型」的家庭,「糾纏型」是次系統的界限模糊,彼此的人際距離縮短,有較多的溝通和關懷,但可能阻礙個體的自主性;「疏離型」則是家庭界限過於僵化,彼此溝通困難,缺乏互相依賴以及情緒的相互支持。
Sabatelli和Mazor(1985)認為整體而言,家庭系統分化是「家庭人際距離的互動模式」和「家庭適應水準」兩種基本歷程的交互作用,所謂「家庭人際距離的互動模式」,是指家庭對個體情感聯結與分離自主的包容程度;而當家庭系統在因應生活壓力及改變時,「家庭適應水準」可促使家庭的人際距離做適當的調整(引自邱秀燕,2000)。而Anderson
和 Sabatelli(1992)提出:家庭系統分化程度可劃分為「分化良好」與「分化不良」的家庭,「分化良好」的家庭系統,家庭成員間的情感有良好的分離和聯結程度,家庭系統具有較通融的因應壓力的方式,而「分化不良」的家庭系統,家庭成員間的情感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或是完全的融合,當個體要求與家庭維持適當的情感分離時,對整個系統的穩定造成威脅,系統以僵硬的方式回應。
所以,個人是成長在家庭的脈絡中,整個家庭的互動狀況會影響個人的發展,個人的行為也會影響整個家庭的運作。而家庭系統分化即是從整體、寬廣的觀點看個體在家庭脈絡中與家人的互動狀況。
第二節 情緒智力理論理論及相關研究
一、情緒智力的意義及重要性
Greenspan(1989)、Salovey 與
Mayer(1990)分別提出「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EI)的概念,而後Daniel Goleman於1995年10月出版情緒智力一書,對情緒智力的概念做一詳盡的介紹,成為全球矚目的熱門話題與注意焦點(江文慈,1997)。Goleman反思傳統智力(Intelligence Quotient, IQ)的限制與迷思,推崇情緒智力的重要性和情緒的價值,他提出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20%歸諸IQ,80%則受其他因素影響(張美惠譯,1996)。心理學家霍華.嘉納(Howard Gardner)說過:「一個人最後在社會上佔據什麼位置,絕大部分取決於非IQ因素,諸如社會階層、運氣等等。」因此,情緒智力一書中探討的正是其他因素-EQ,包括如何激勵自己越挫越勇、如何克服衝動延遲滿足、如何調整情緒,避免因過度沮喪影響思考能力、如何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對未來永遠懷抱希望;諸多證據顯示,EQ較高的人在人生各個領域都較佔優勢,無論是談戀愛、人際關係或辦公室不成文的規則,成功的機會都比較大,對生活較滿意,較能維持積極的人生態度;此外,他也指出生命的成就同時取决IQ與EQ兩種智力,絕非IQ可單獨主宰,事實上,如果缺乏EQ的配合,智力絕不可能做最大的發揮,應該在兩者之間求取平衡(張美惠譯,1996)。
1983年嘉納出版深遠的《心理架構》(Frames of Mind),駁斥IQ決定一切的觀念,指出人生的成就是取決於多方面的智能,主要可以包括七大類;最後兩項是人際智力與內省智力,他就個人智力提出一個精闢的說明:「人際智力是能夠認知他人的情緒、性能、動機、慾望…等等,並能做適度的反應;內省智能則是指的是能夠認識自己的感覺,辨別其異同,作為個人行為的依據。」細察嘉納對個人智力的描述,對情緒的角色與掌握可獲不少啟示,是其理論中的一個重點,雖然他側重在感覺的認知問題,不過,嘉納也了解情緒與人際能力對人生的重要;他說:「很多IQ160的人為IQ100的人工作,原因就是前者的內省智力較低。在日常生活中,人際智力更是最重要的一種能力,人際智力低的人可能會結錯婚,找錯工作……因此我們應該從小教育起。」(張美惠譯,1996)。
根據Goldman(1996)、Mayer、Salovey(1993)等人所提出的EQ內涵是:個體能體認到自己的情緒感受,也能開放的表達個人的喜怒哀樂,學習正確的情感處理方式;也能判讀別人的情緒,培養對他人感同身受的同理心,而與他人有較良好的人際溝通,這是全人的教育,能協助個人自我了解、自我接納、解決衝突、及發展人際溝通技巧(邱秀燕,2000)。
近年來全球不少國家研究發現,新一代青少年的呈現的情緒能力有偏低的傾向,同時也產生一些具體問題,例如:焦慮、沮喪、在專注與思考上有困難、退縮、社會性問題以及打架滋事等方面有逐漸惡化的現象,令人憂心(Goleman, 1995)。國內的情況也不樂觀,社會上出現不少青少年與兒童犯罪或不當行為,究其原因可發現,情緒問題與困擾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王春展,1999)。顯示不少未成年人在情緒智力或情緒管理上並不理想,值得重視;而根據王春展在小學教學的經驗與觀察,發現不少兒童同樣也有情緒問題或潛在危機,日後對於兒童本身及他人都有深遠的負面影響(王春展,1999)。因此,種種有關青少年與兒童的駭人聽聞事件與社會治安數據在提醒我們情緒智力惡化的警訊,可知兒童時期的情緒發展對其未來有相當深遠的影響。
二、情緒智力的相關理論
近年來,智力的研究以突破了以往對智力過於偏窄的觀點,而將實際生活的社會情感能力列入智力的重要面向;認知(理性)和情感(感性)是人類心靈的兩大核心,兩者交互作用,構成了完整的心理功能;感性的認知提供理性判斷的基礎,經過理性判斷可修正,甚至否決情感的衝動,彼此是互相關聯的(Goleman, 1995)。情緒智力即在闡述兩者的交互運作。以下介紹一些情緒智力的相關理論,最後歸納並參考王春展(1999)提出的情緒智力理論模式,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與依據。
(一)Goleman情緒智力的內涵
Goleman於1995年出版了《Emotion
Intelligence》專書,綜合了Salovey和Mayer以及Gardner等學者對情緒智力的見解,將情緒智力擴充為五大類:認識自己的情緒、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的情緒以及人際關係的管理(張美惠譯,1996)。
1、認識自己的情緒:
認識情緒的本質是情緒智力的基石,這種隨時隨刻認知的能力,對了解自己非常重要;不了解自身真實感受的人必然淪為感覺的奴隸,反之,掌握感覺才能成為生活的主宰,面對婚姻或工作等人生大事較能知所抉擇。
2、妥善管理情緒:
情緒管理必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如何自我安慰,擺脫焦慮、灰暗或不安;這方面能力較匱乏的人常須與低落的情緒交戰,掌握自我的人則能很快走出生命的低潮,重新出發。
3、自我激勵:
無論是要集中注意力、自我激勵或發揮創造力,將情緒專注於一項目標是絕對必要的;成就任何事情都要盡情感的自制力-克制衝動與延遲滿足,保持高度熱誠是一切成就的動力。一般而言,能自我激勵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有其效率和效果。
4、認知他人的情緒:
同理心是基本的人際技巧,必須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具同理心的人較能從細微的訊息中。了解別人真正的感受,並察覺他人真正的需求。
5人際關係的處理:
人際關係就是處理他人情緒的藝術,一個人際關係圓融的人,較能理解並因應他人的情緒;此種能力與一個人的人緣、領導能力、人際和諧程度有極大的關聯性。
(二) Mayer與Salovey修正之情緒智力內涵
當Salovey 及
Mayer(1990)提出情緒智力的概念時,曾受到諸多批評。Mayer和 Salovey(1997)並對情緒智力提出新的定義和架構,如圖2-1架構圖的安排是從較低層的感覺、知覺和基本情緒反應處理至較高層的心理統整能力,發展的順序由下而上、由左到右,而每種能力皆包含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引自王春展,1999)。
1、第一層:覺察、評估與表達情緒的能力
最底層主要在說明一個人能正確地辨識情緒與情緒的內容;兒童不斷地學習辨識自己和別人的情緒狀態,隨著發展能辨別更複雜的情緒。
2、第二層:激發情緒以促進思考的能力
情緒對智力的影響作用,是指情緒事件對認知處理的促進;情緒是重要的警報系統,當嬰兒需要牛奶、溫暖或其他關照時,他會用哭來表示需要,用笑來反應快樂或滿足,情緒的產生反應著個人或環境有需要改變的訊息。
3、第三層:具有情緒知識,了解、分析情緒的能力
在認識基本情緒之後,兒童開始運用情緒知識,賦予情緒名稱,並了解情緒之間的關係;兒童進一步認識各種感受的關係,並把情緒聯結到情境中,以學習情緒推理;兒童也學習了解情緒在某些情況是同時存在著複雜與矛盾;此外,個體也可以推論情緒的順序,情感順序的推理在人際關係中是相當重要的,它是情緒智力的重要成分。
4、第四層:調整情緒,以促進情緒與智力成長的能力
一個人唯有留意、關心自己的情緒時,才能進行調整與學習;在某些情況下,情緒成為思考的對象;情緒發生時,有時候要容忍、有時要敞開。因此,情緒調整的第一步是情緒揭露;隨著成長,成人會教導兒童在某些情境下不要表達某些情感;以及一些基本的情緒控制策略,兒童得在適當的時機表達情緒;當個體成熟時,則具有心情和情緒的反省和後設經驗。
反省的調整情緒,進而增進情緒和理智的成長
了解和分析情緒以及運用情緒知識
情緒對於思考的促進
情緒的知覺、評估和表達
圖2-1情緒智力的新概念架構圖
(資料來源:Mayer & Salovey, 1997, P.11)
(三)本研究的情緒智力理論模式
情緒智力的理論如上所述,歸納並參考學者王春展(1999)提出的情緒智力理論模式,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與依據。
情緒智力涉及的情緒不僅發生在個體自身,同時也發生在人際間的各種情緒互動;因此完整的情緒智力理論須同時考慮自身與人際間的情緒智慧能力,因此本研究依據的情緒智力理論架構如表2-2所示。
表2-2 情緒智力的理論架構表
情緒智力內涵 |
主體 |
對象 |
情緒能力 |
自我情緒智力 |
自我 |
自己的情緒 |
1、能覺察自己的情緒 2、能了解自己的情緒 3、能推理自己的情緒 4、能判斷自己的情緒 5、能表達自己的情緒 6、能調節自己的情緒 7、能激勵自己的情緒 8、能反省自己的情緒 |
人際情緒智力 |
自我 |
他人的情緒 |
1、能察覺他人的情緒 2、能了解他人的情緒 3、能推理他人的情緒 4、能判斷他人的情緒 5、能表達他人的情緒 6、能調節他人的情緒 7、能激勵他人的情緒 8、能反省他人的情緒 |
三、人口與家庭變項的相關研究
(一)性別與情緒智力
蘇建文(1981)研究發現男女兒童在快樂、憤怒、懼怕等基本情緒的發展上,呈現明顯的差異現象,在情緒表現上女童感性反應較明顯。王春展(1999)探討國小二、四、六年級學童情緒智力中發現:女童情緒智力顯著高於男童。陳騏龍(2001)以高屏地區國小六年級學生進行情緒智力的研究中發現:女生的情緒智力顯著高於男生。徐振堃(2001)的研究也發現:無論是自我情緒智力、人際情緒智力或是整體情緒智力,國中女生均顯著高於國中男生。因此,本研究以性別為人口變項,欲探討不同性別國小學童在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智力的差異情形。
(二)出生序與情緒智力
根據吳秋雯(1996)、范美珍(1996)、張麗梅(1993)以及蘇建文(1995)學者研究:不同出生序(包括獨生子、女、老大、中間子女,老么)會影響兒童的人格發展與行為模式,對於兒童情緒智力的發展也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引自王春展,1999)。
第三節 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智力的關係及相關研究
家庭系統理論學者Bowen(1978)認為家庭是一個情緒系統,家人之間的情緒、思考都互有關連;在他早期的研究中發現精神疾病的父母親,其表面上功能尚稱良好,但在區分感覺和客觀事件上是有困難的。尤其在親近關係中,更容易出現理性和情緒的混淆,當家庭的情緒融合程度越嚴重,情緒會掩沒理智功能,會衍生為身體、情緒、社會等方面的疾病,使個人適應功能越薄弱。
Ryan和Lynch(1989)則發現:若早期親子互動的品質不佳,子女常感受到父母的排拒,或過度的掌控時,或造成親子之間情感的疏離,而使子女情緒表達的能力受阻礙(引自邱秀燕,2000)。Papini等人(1990)研究174位青少年對父母、朋友的情感表露模式,其研究發現:當青少年知覺到家庭成員之間能有情感的凝聚力,同時能有開放性的溝通時,最能從此種家庭關獲得滿足,而且會對父母、同儕有較多情感的表露。Grotevant和Cooper(1986)也認為在一個支持溫暖的家庭中,青少年可以開放表達個人不同的見解時,青少年也會願意和父母討論自己的情緒狀態,而且在家中所培養的自我表達方式,會類化至其他人際關係中。
從Minuchin(1974)家庭結構取向的觀點而言,家庭系統中有不同的次系統(父-母、母-子、父-子等次系統),以維持家庭功能,而家庭次系統之間應有一定的界限,以保護次系統之間的分化;當家庭系統有清晰的界限時,次系統在開放與封閉之間有適度的平衡,能允許次系統中成員的自主性,也能維持系統之間情感的溝通協調。
Seiffge-Krenke(1999)的研究發現:親子之間的情感溝通對子女的情緒適應有關。此外,研究結果也指出家庭統分化的程度會影響個體在情緒處理、人際溝通以及人際情緒界限等方面的適應(邱秀燕,2000)。所以,個人是成長在家庭的脈絡中,家人的情緒、思考都互有關聯,如果父母能提供一個溫暖的情緒溝通協調環境,子女較能培養其情緒表達及管理的能力,因此,家庭系統分化的程度與個人在情緒處理、覺察、人際界限及溝通等方面的適應密切相關,故本研究致力於探討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智力之相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探討國小學童家庭系統分化與情緒智力之間的相關。本章共分為五節,以下依次就研究架構、研究對象與方法、研究工具、資料處理等各節內容作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根據本研究的研究動機、研究目的,以及文獻探討,提出本研究之研究架構,見圖3-1。
圖3-1 本研究的研究架構圖
根據圖3-1所示以及本研究的研究目的與問題,本研究的假設如下要項:
一、不同人口、家庭變項(包括性別、出生序、家庭社經地位)的國小兒童,其家庭系統分化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人口、家庭變項(包括性別、出生序、家庭社經地位)的國小兒童,其情緒智力有顯著差異。
三、國小學童家庭系統分化和情緒智力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四、家庭系統分化對國小學童的情緒智力有顯著的預測力。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以x學年度下學期台北市市立國民小學學童為研究母群體,因採用王春展學者(1999)所編制的「國小兒童情緒思維情境測驗」與「兒童情緒思維自陳量表」等研究工具,其編制是以二、四、六年級為施測對象,所以本研究以四、六年級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
因此本研究以x學年度下學期台北市市立國民小學普通班之四、六年級學生為對象。母群人數依照台北市政府教育局x學年度公佈之「國民小學歷年概況總表」,不計算籌備中的國民小學。研究者用兩階段抽樣的方式,先按照大中小學校規模分層隨機各抽9所學校,每校視其大小規模各抽取四、六年級1~3班,再以叢集取樣的方式,每班取10位學生。
由於本研究的對象為國小學童,因此問卷以大字體、標示注音的方式呈現,施測程序說明如下:
一、施測者簡要說明量表性質及研究目的,並鼓勵學生作答。
二、發下量表,對受試者說明作答方式、指導語、例題及注意事項後,才開始作答。
三、施測過程中注意受試者答題狀況,隨時給予協助,協助受試者了解問卷內容。
四、施測完畢,統一收回量表,並向學生致謝。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包括修定「家庭系統分化量表」、「國小兒童情緒思維情境測驗」與「兒童情緒思維自陳量表」,以下分述各項工具的內涵。
一、家庭系統分化量表
(一)原量表簡介
1、內容與形式
本量表是王大維(民85)根據Anderson和Sabatelli(1992)發展的「家庭系統分化量表」修定而成。本量表用以測量整個家庭系統的分化情形。本量表將一組相同的題目,重複六次詢問家庭中不同雙人組合的互動關係,共包括父親對母親、父親對子女、母親對父親、母親對子女、子女對父親、子女對母親等六個組合的分化情形。此六組分數的不同組合可代表家庭四個次系統的分化程度,包含「父子次系統」、「母子次系統」、「婚姻次系統」、「親職次系統」。本量表以李克特式五點量表形式作答,受試者選答「總是如此」給五分、答「經常如此」給四分、答「有時如此」給三分、答「很少如此」給二分,答「從不如此」給一分,負向題則以反向記分,題目共66題
2、信度研究
本量表以407名大學生為對象,進行內部一致性分析,求得各分量的Cronbach α係數在 .81至
.90之間。
3、效度分析
以90名大學生為對象,同時施測本量表與王沂 (1994)修定的「家庭關系量表」,求得兩者相關在 .53至 .67之間,具有不錯的效標關聯效度。
(二)「家庭系統分化量表」的修定
鑑於王大維在「家庭系統分化量表」的施測對象是以大學生為主,不符合本研究的樣本(國小學童),所以本研究將再作修定的工作。
二、「國小兒童情緒思維情境測驗」
1、 內容與形式
本量表是王春展(1999)探討情緒智力的相關理論與概念後所編製而成。內容包括自我情緒智力及人際情緒智力兩大部分,每個部分均包含8的分量表,自我情緒智力部分的分量表名稱依次為:能覺察自己的情緒、能了解自己的情緒、能推理自己的情緒、能判斷自己的情緒、能表達自己的情緒、能調節自己的情緒、能激勵自己的情緒、能反省自己的情緒;人際情緒智力部分分量表依次為:能察覺他人的情緒、能了解他人的情緒、能推理他人的情緒、能判斷他人的情緒、能表達他人的情緒、能調節他人的情緒、能激勵他人的情緒、能反省他人的情緒。此量表的適用對象為國小學童。
2、 信度研究
以內部一致性係數與重測信度為指標,全量表的內部一致性都高於 .70。
三、「兒童情緒思維自陳量表」
1、 內容與形式
與上述「國小兒童情緒思維情境測驗」相同。
2、 信度研究
以內部一致性係數與重測信度為指標,全量表的內部一致性都高於 .91。
第四節 資料處理
量表回收後,剔除作答不完全,有明顯反應心向者,以及為單親家庭,對有關父母或其中之一的題目無法作答的廢卷。將有效問卷的資料輸入電腦,以SPSS進行各項統計分析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大維(1996)。家庭系統分化與大學生的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春展(1999)。兒童情緒智力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江文慈(2000)。探尋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從兒童期到青少年期。世新大學學報,10,31-62。
余振民、黃淑清、彭瑞祥、趙祥和、蔡藝華、鄭玄藏(譯)(2002)。G. Corey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
邱秀燕(2000)。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
、心理分離- 個體化、自我發展及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霓(2002)。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自我發展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就君等(1994)。青少年家庭親子關係中之情緒表露行為研究。衛生教育論文集刊,7,27-58。
莫麗珍(2003)。國中學生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台灣中部學生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振堃(2001)。台北市國中生情緒智力與自我概念、家庭氣氛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騏龍(2001)。國小兒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悅菁(2003)。台中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美惠(譯)(1996)。D. Goleman著。EQ(Emotional Intelligence)。台北:時報。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高賓(2001)。單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家庭環境與情緒穩定之關係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465-504。
楊妙芬(1995)。單親家庭親子關係、性別角色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秀宜(1999)。犯罪青少年的家庭分化系統與其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麗敏(1994)。國小兒童家庭因素、情緒困擾對成就與適應影響之分析研究。初等教育研究集刊,2,149-175。
蘇建文(1979)。兒童及青少年基本情緒之發展。教育心理學報,12,99-114。
蘇建文(1981)。兒童及青少年基本情緒之縱貫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4,79-102。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S. A.,
& Sabatelli, R. M. (1992). Th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family system
scale(DIFS). The American Joural of
family therapy, 20(1), 77-100
Bowen,
M. (1978).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Jason.
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New York:Bantam
Books.
Minuchi, S. (1974).
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