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風險商品的考察
-以慈濟成員的多元宗教參與為例
莊翔宇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
一、摘要:
以過去三十多年的宗教發展來看,無疑慈濟的發展算是發展相當快速、擴張有成的一個範例。這種多元參與的狀況比以往更多也更複雜。就研究者的觀察及瞭解,部份慈濟的成員同時也參與其他宗教活動,同樣也有不少其他宗教的信徒同時參與了慈濟不同形式的活動。因此,就反應宗教多元參與來說,慈濟是一個不錯的觀察對象,可以藉以來考察宗教的多元參與。是以本研究將以慈濟為例來考察台灣社會中,多元宗教參與背後的文化基礎及背景。本文試圖用宗教經濟理論,探討慈濟人改宗背後的避險理由。
二、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
在台灣的路上,很容易見到不同宗教的廟宇、祭壇、佛寺、教堂,等等的宗教建築物,不僅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基本的五大宗教,還有存在於台灣已久的本土宗教。由於多元宗教的關係,許多宗教經過長時間的並存,而融合在一起。其中以道教、佛教最為明顯,他們會融入民間信仰中,例如:一些大型的道教法會當中會出現祭拜觀世音菩薩。將台灣民間信仰納入道教體系,佛、道兩宗教的信教人數具有相當程度的重疊性(《國際宗教自由報告》2003)。
宗教多元文化提供了可選擇性,在台灣的宗教自由度高,選擇性十分的多元,但宗教選擇並不是不受社會文化背景影響的,社會關係在宗教領域裡往往產生相當的影響作用。例如家庭因素、同儕關係、生長環境,都可能會影響到個人的宗教選擇(參考 林本炫 1999:175)。而宗教選擇,往往是對宗教參與有一定價值或實際回饋的預期的選擇,就這角度來看,宗教選擇就和其他商品的選擇一樣,都是種在一定評估、考量下的選擇,特別是在台灣這個宗教選擇相對自由的環境,宗教選擇儘管有社會關係的影響,卻是一種有自我自由意識的選擇,所以在理論上和理性選擇論有對話的空間。在西文研究中,近年來也有出現宗教經濟的理論探討可供參考,因此本論文將參考宗教經濟理論的觀點來探討台灣宗教經濟的多元現象。由於本研究是考察多元宗教參與,為求描述上的方便,在以下描述將以「第一宗教」來指稱信徒在重疊參與的宗教中首先接觸的宗教,而以「第二宗教」來指涉在第一宗教參與的前提下所參與的其他宗教。
在1987年,解嚴後,台灣佛教思潮可粗分為有三大體系:人間佛教、南傳佛教、藏傳佛教(廖淑珍2002:11),而人間佛教是近代漢傳大乘佛教中最流行的。這主要是由印順導師所提倡的,其主要立足於關懷此人、此地、此時,開展大乘「嚴淨國土,成熟眾生」的菩薩道(廖淑珍2002:87),也就是先重視環境和生態,再來則擴展到政治關懷,就是從佛教文化和教育事業衍生出人間佛教的重要內涵。而佛教慈濟功德會的創辦人,證嚴法師,就是繼承人間佛教的理念,發展出:四大志業,八大腳印。慈濟功德會由原本的只有六名會員,到現在分佈41個國家,會員人數達1000萬(中時電子報
三、研究問題:
1.什麼樣的宗教條件讓台灣的信徒可以進行宗教的多元參與?
2.比較第一宗教是慈濟的成員和第二宗教是慈濟成員的不同宗教參與類型,有否規避風險的差異性?
3.本研究試圖探討能夠吸引不同宗教信仰的信徒來參與的宗教活動,是否有共同的特徵?
四、文獻探討與回顧
本研究由慈濟會員的多元參與來開始研究,了解慈濟提倡的基本理念:『人間佛教』。由慈濟信徒的宗教多元與宗教經濟學的觀念做結合,有哪些規避風險的可能性或做法,可從所找到的文獻來了解和發現,並做適當的研究分析。
(一)人間佛教
1.人間佛教的簡介和理念
人間佛教是當代漢傳佛教界最流行的思想潮流。雖然其受到太虛大師「人生佛教」 思想的啟發,不過兩個本質上相差很多。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在《妙雲集》和一些著作中即蘊含著,1971年出版的《佛在人間》[1]一書中,則有對人間佛教有詳細的描述,不過卻沒有冠上「人間佛教」一詞,而許多的學者為人間佛教就是印順導師對整個佛教思想的主軸,產生誤解。印順導師有鑑於此,乃在1989年出版《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2],正式宣揚人間佛教的思想,其真正目的是為了振興純正的佛法而倡導人間佛教思想,他的著作《印度之佛教》[3]自序中即可看出:「不是復古,也決不是創新的,是主張不違反佛法的本質,從適應現實中震興純正的佛法」。而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有三個特點:一、突顯出強調佛教適應社會的重要性;二、從系統研究佛法中開發佛教最寶貴的精神資源;三、確立「以人為本」的原則,把尊重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貫穿到「人間佛教」理論的精髓。 (魏道儒 2004:4-5)
印順導師因《阿含經》中的啟示,奠定他對人間佛教佛陀觀的基礎,其主要是「此人、此時、此地」的精神,而「佛在人間」、「即人成佛」是人間佛教的原則,就是在這世間,非只有釋尊一人而已,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於人間成佛(廖淑珍,2002:88),所以說,成佛並不再是那些高僧的專利了,平常人做一些利於眾生的事情,也是可以成佛的。也就是說,人間佛教的重點是實踐於日常生活當中來體驗佛法的精神。
2.
人間佛教與慈濟
證嚴法師於1966年創立了「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到目前為止,全球的會員約有1000萬(中時電子報 2007),分慈善、醫療、教育和人文四大志業,進年來又衍伸出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社區志工、環保,共八大腳印,是台灣最大的慈善團體。而慈濟現象蘊含著傳統台灣佛教的世俗色彩、日本佛教的現代化、西方天主教的福利措施,並融入中國佛教的改革派傳統之中(李丁讚1996:36)。證嚴法師是幾乎不講佛法的,而是主張由實踐和行動入手,讓佛理在自然中自然彰顯,也就是說,實際去做或佈施是屬於核心位置,「聽」只是輔助性質,這和「原始佛教」、「人間佛教」,有著細小卻清楚的不同。人間佛教只是為了賦予其實踐的合理性的基礎,所以說,慈濟裡頭並不會一直弘揚佛法的精神,主要都是以實際去做、去了解來知道佛法中的內涵。證嚴上人曾表示:「希望佛教不只是掛在嘴邊而已,而是要彰顯出來,把佛陀的精神以實際的行動來表現,從事(慈濟精神)、理(佛陀精神)並行。」(證嚴1991:11,110) 這裡可看出,證嚴法師認為只是講經弘法是沒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要以行動來彰顯佛理,而且「行動」先於「理論」,就像慈濟裡頭有一個很重要的指導精神「濟貧教富」,就是透過去救濟窮人來教育富人,透過實際關懷互動的過程,比較自己和他們的生活而更知道知福惜福(李丁讚1996:44),從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腳印更可以看出證嚴法師所倡導的實際去實踐的精神,例如:1999年證嚴法師在幸福人生講座的演講中提到:「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慈濟人便開始以積極的行動,實行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的環保工作,不只是對於環境的保護,許多人也從做環保當中得到許多法喜和體悟。從1986年花蓮慈濟醫院啟業開始,同步推動「醫療志工」制度,是醫護同仁最佳良伴,亦是病患與家屬心情之依託,醫護與志工團隊相伴,做到全程、全人、全家、全隊之「四全」照顧。從來醫界追尋之「身、心、靈」統合療護目標,慈濟醫院做到了!(慈濟功德會 2007),從實際去擔任醫療志工,看盡人間的生老病死,實際的去關懷問候,來了解健康的身體是最好的。從中可看出,證嚴法師依附人間佛教的理念來實行實踐精神。「做就對了!」更是許多慈濟人依循不變的道理。
從70年代民族晚報的報導,「佛教徒慈悲為懷,慨捐鉅款救災,十二年捐獻一千五百萬,證嚴法師將受省府表揚」(
(二)宗教經濟理論
從艾納孔(Iannaccone)依照Gary Becker的理性選擇論推演出的宗教市場理論中,有三個基本的假設:1.個人的行動是理性的,對於可能的行動是以衡量成本效益來做個以最大化總效益的選擇行動。2.個人所評估的成本/效益分析得到的最後偏好、需要,是不會因人、因時而有差異的。3.社會的結果是由現有的個人行動之加總或互動而達到的平衡所構成的(Iannaccone1997:26)。主要的意涵是,每個人都會有種想選擇最好的,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雖然要實際體驗後才能知道是否有收穫,但在得到結果之前,都會先評估好最大的利益去參與,不會因為人或時間的關係而有所改變。
理性選擇論者認為,人們在選擇宗教信仰時,跟他們原本在選擇其他物品的方式是相同的,都是要計算成本和效益的評估,這也就是宗教成為市場中商品的前提。以下將以兩點來結合艾納孔的宗教經濟觀點:
1.宗教風險商品:
宗教經驗是一種「風險性產品」,宗教經驗的價值在它被真實消費之前,是無法被個人所體驗到的,而宗教經驗的消費將會爲個人帶來宗教資本的擁有(林本炫,1999:181)。因為個人無法在消費宗教之前先去實際體驗這宗教的價值所在,沒辦法有試用期,所以說個人在參與宗教團體時,就必須先花費時間、精力和一些挑戰,在這不確定的信仰上,所以說宗教經驗是一種風險性產品,在還沒參與時,是無法確定使否會有收穫,必須承擔非預期的風險。
2.降低風險的兩種宗教參與模式
由於參與宗教經驗是一種有風險性的參與,在參與投入的過程中,無法預期到是否會有收穫,因此宗教團體勢必得發展出一些機制讓信徒能在降低風險的前提下願意參與所規劃的活動,也便能讓自己的宗教組織更加的龐大、完整。分散風險的機制有兩種:
1.一種避險策略是宗教團體不排斥信徒也同時參加其他宗教團體,基於「ㄧ堆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原則,信徒會同時參與多個宗教團體,如此便可降低風險,這是指『風險分擔』模式,意旨民眾選擇宗教團體時,會去參加不同的宗教團體來分擔本身參與宗教的不確定性。才不會參與後不如原先預期,而失去了依靠,假使選擇這避險的方法,便會再去多選擇宗教來參與,降低了宗教參與的風險。台灣本土民間宗教的組織大多屬這類型。
2.另一種避險策略是宗教團體的論述要求信徒要忠於一個宗教團體,這類宗教團體會透過信徒間彼此加強信念、彼此說服來讓參與的信徒相信,所參加的團體能給予最大、最有效的宗教需求,這是指『風險共擔』模式,意旨所參與此宗教的信徒,共同護持和參與同一宗教,同時宗教也會給與穩定的依靠。這類宗教就必須遵守宗教的規範,來維持宗教的完整性,此宗教也不會同意參與者再去參與第二宗教。基督教是這類型的代表。基督教徒只參與一個教團或團契。(Iannaccone1997:37)
五、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構想
本研究方法從文獻探討和實際訪談來瞭解信眾選擇多種宗教來參與的動機和目的。試著由文獻探討中了解一位信徒參與宗教信仰時所面臨到的抉擇和考量,也可先知道宗教是種風險產品,參與的信徒在選擇和參與的同時,要承擔很大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因為無法真正瞭解在參與宗教後保證會有收穫,這是無法預期的,所以參與宗教的同時,也會尋找降低風險的方法,來減少自己的失落感,是種避險的策略。從實際訪談來瞭解,受訪的信徒是否符合文獻中所提出的理論,對於那些降低風險的策略來進行選擇的改變或是其他的因應對策。是否有另帶社會文化的背景在內,在所經歷的人事物當中所去選擇多元宗教,而不是因為文獻上所說的風險因素,並且由於宗教上的自由,造成台灣有多元宗教並存的現象,是否也會影響到受訪信徒參與宗教時選擇上的考量?這些都可藉由實際訪談來瞭解。
(二)研究對象
至於訪談對象的選擇上,分成兩種類型,第一類型是以第一宗教為慈濟的信眾,而再去參與第二宗教的。第二類型為第一宗教為其他宗教,而再去參與慈濟的信徒。藉由這兩個不同宗教參與的類型,瞭解到所參與的宗教有什麼相關連之處,在心態上或習慣上有什麼不同的部分,都期望可藉由實際訪談來瞭解到。
訪談大綱的主要方向為:所邀請受訪的對象都為多元宗教參與的信徒,其主要的動機為何,是藉由什麼因緣去加入第二宗教的,在參與第二宗教的過程,有什麼特別的感想,和第一宗教的理念相同和不同之處,都可從參與第二宗教的方面為出發點來進行訪談,或是因為生活環境的人事物相處不同而有所宗教選擇的考慮。還有在多元參與宗教活動時,是否和文獻當中提到的避險的概念一樣,是利用多元參與不同宗教的方式來分攤風險,而增加自己參與宗教的信心,也可能受訪者的宗教選擇原因並沒有考慮到風險部分,而是很單純的個人因素選擇,這也會讓信眾去尋找最適合他的宗教,都可從實際訪談和討論的問題當中了解到。研究者所提到的第一宗教和第二宗教不一定是時間上參與的先後順序,也包括對於那宗教的投入程度和付出時間,訪談結果就有信眾很早先認識慈濟,但只繳功德款而已,沒有再做進一步的認識。所以筆者認定的第一宗教和第二宗教的參與除了參與先後順序之外,還必須加入投入的時間和心力的因素,才可以真正的分別第一宗教和第二宗教。
六、訪談結果
這次計劃的訪談結果,總共有三位受訪者,而受訪者的宗教選擇因素都不同,有兩位受訪者,A君和B君原來都是參與其他宗教團體的活動,像是誦經或是朝拜,而且都是滿虔誠的信徒,但是由於一些因素而認識慈濟宗教團體,便開始接觸到慈濟的種種事物。另一位受訪者C君在大學時期都是參與慈濟團體的活動,而且一段時間是很深入了解且長時間參與的,但是因為個人的心得與深入體會過後,便發現慈濟這團體是和他所想要的不一樣,於是開始參與其他宗教團體,還皈依其宗教,有了很大的改變,這是研究者覺得很有趣的部分。而三位受訪者的訪談經過和結果,都會一一呈現,並且仔細訴說訪談經過和受訪者的宗教選擇理由和個人體悟。
(一)第一宗教為其他宗教,並且第二宗教為慈濟團體的受訪資料整理
善女信眾A君是位生意人,做賣麵線的生意,同時也是位虔誠的慈濟人,本身的熱心和愛幫助苦難的人得了許多好評,而她所參加的第一宗教在三十年前左右去三峽的恩主公廟宇朝拜,那時幾乎是每個禮拜都去,A君也覺得很不錯,就會常常去朝拜,而且那間廟宇也會倡導說要多做好事的演講,感覺就深植A君的心,在接下來的受訪題目都有感受到,不管是後來加入的慈濟團體,還是嘉邑行善團、法鼓山、榮民之家等等的,都可以發現A君的慈悲心,會覺得他很想利用自己的力量多去幫助別人,縱使A君所做的生意很辛苦,但是她總覺得是在自己能力範圍,覺得人就是要多做多付出,感覺是實踐了慈濟所倡導的人間佛教一般,對於從做善事裡頭得到修行,可在A君的行善理念稍稍發掘。
參與第一宗教A君感受到可以幫助別人的幸福,不過後來由於在樹林開始做生意,生活過得比較忙碌,而且小孩子也長大了,就沒有常常過去朝拜,便和三峽恩主公廟斷了聯繫,而再來第二宗教的參與就變成了在樹林這地方深根發展,由於一場證嚴法師的幸福人生講座,便開始了A君的慈濟參與之旅,藉由鄰居的帶領還有聽廣播電台的演講,開始認識了慈濟團體,並且時常參與慈濟的活動,在平時工作之餘還會去幫往生者助念,還會做資源回收,除了A君去幫助他人的這種善行之外,個人的長時間參與,也讓A君有了不一樣的體悟,參與慈濟這團體認識了很多人,也改變自己的脾氣,使得自己更有修養。而參與慈濟團體的20多年當中,A君感到很歡喜,縱使會有工作上的疲累,但由於是做善的付出,A君還是非常的歡喜。
由於時間上的關係,A君縱使有那份心,去幫助更多的人,不過因為生意忙碌,工作的時間很長,無法參與太多的活動,只好專注於慈濟,而其他的宗教團體只能夠捐款或是撥空去參觀參觀,即使A君有捐款給許多宗教團體,但研究者不認為是第二宗教、第三宗教的參與,而是台灣多元宗教文化的特色,就像是會去朝拜許多廟宇,但並不是專注於那多種宗教,會有固定且虔誠的宗教信仰和參與。
善女信眾B君參與宗教團體的過程較為特殊,順序性可能沒這麼明顯,不過還是可以從參與的時間和投入的程度來分辨第一宗教與第二宗教的主要參與程度,B君在多年前就有繳功德費給慈濟團體,不過卻沒有深入的參與,也不常參與慈濟的活動,所以即使B君碰到的第一個宗教是慈濟團體,不過還是不能將它視為B君的第一宗教。而真正的第一宗教在研究者認為是B君所去擔任志工和誦經的佛寺,因為對於誦經很有興趣,會常去佛寺學習,並且擔任志工,不過因為B君的家中經濟程度不是很好,而且佛寺常會舉辦法會,藉由法會的名義收善款,所以長時間下來無法負荷,B君變得不常出現在佛寺當中。直到研究者的母親和B君參與慈濟的籃球隊組織(以下簡稱為慈籃)結識過後,便知道B君想參與慈濟的活動但是苦於沒有管道,所以研究者母親有慈濟的訊息和活動都會告知B君,帶領她出來參與,也讓她感受到慈濟和之前單純誦經的不同之處,所以研究者在此認定B君得第二宗教參與是慈濟的團體。而經過一段時間的參與,B君明顯感受到不同的地方,她會覺得慈濟的團體比較生活化,藉由幫助有需要的人,會覺得慈濟是倡導行經的觀念,不是將時間耗在經文上面,縱使念到會背了,也大約了解經文的意思,但是沒有實際去進行,也沒有將本身的壞習慣改掉,雖然經文上面講了許多好話,但沒有實際去做還是沒有用。而她認為慈濟就有所不同,由於B君所做的工作為環保回收業,工作時間很長,只有禮拜天的時間有休假,慈籃時間也是禮拜天,B君就利用放假時間來多投入,雖然已經剝奪她的放假時間,不過因為慈籃的課程豐富,除了最基本的籃球教學之外,還會有人文課程,出去外面做志工,去老人院付出,這些都是讓B君有不同的體悟,即使假日時間都投入在慈籃,不過她還是相當的歡喜,也從許多課程學習到許多。
在訪談過程中B君有提到工作和做志工的不同,會覺得工作是出賣勞力和有趕工的壓力;不過做志工就不一樣,雖然也會覺得要付處點勞力,不過因為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跟很多人一起相處,還可以學習到許多工作上學不到的事情,所以B君特別有提到去慈籃當志工付出是賺歡喜的,會覺得去做志工特別的開心,因為沒有壓力的去做,會覺得自己從付出的過程中得到許多,不管是在慈籃的參與過程,或是慈濟活動的參與,B君都覺得自己成長了許多。
參與慈濟會讓B君覺得沒有壓力,因為捐款都是隨喜的,不過強迫說一個活動要收多少錢,都事依自己的心意和能力去付出,這讓B君更有動力參與下去,而且也比較適合她,畢竟還有家庭要顧,加上慈濟所倡導的理念是從付出的過程得到人生的體悟,也就是行經,這讓沒有很多時間的B君更會想要持續下去。
(二)第一宗教為慈濟團體,第二宗教為其他宗教的受訪資料整理
善男信眾C君是一位大學畢業正在準備研究所的人,他的參與經驗也很特別,由於他在學校學習時間有學習關於佛學的研究,而他老師因為出國的關係,介紹他去找聖嚴法師,不小心打錯字,打成證嚴法師,便開始了他的慈濟生活,不只是打錯字的關係才認識慈濟,主要是慈濟在校園裡有成立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以下簡稱慈青社),裡面的服務項目和類別都讓C君會想要加入,也因為他的高中經歷,會想多去幫助弱勢團體的人,這些的結合C君進大學後就開始參與慈青社的活動,即使大二那年有參與系上系學會,不過卻發現不好的狀況而毅然退出,專心參與慈青社,並且參與得更認真,因此研究者認定C君所參與的第一宗教為慈濟團體。
就是這些經歷讓C君參與慈青社到畢業,不過因為一個關鍵點讓他開始思考不同的方向,由於慈濟倡導的理念是多幫助有需要的人,所有的體悟都是需要從親自參與過後才能明白的,要多出去付出自己才能所有體會,不過偏偏學生因為課業上的關係,無法長時間參與慈濟的活動,而C君當時恰巧擔任慈青社的重要幹部,加上C君正在準備研究所,慈青社的許多活動讓C君漸漸無法負荷,那種退出的念頭悄悄升起。縱使他有這種想法,不過因為長時間參與慈青社,會讓他覺得慈青社的好朋友他不能放著不管,而且還有許多學弟妹需要傳承和分享經驗,所以他就開始陷入兩難的情況,到底是要為自己還要要為別人,也就是這種想法,開始讓他的選擇方向有所不同,就在那時,C君的老師也覺得他修行已經夠了,鼓勵他去皈依法鼓山,C君同時也會去搜尋法鼓山的訊息,也從聖嚴法師演講的理念來去尋找自己所煩惱的地方,他也覺得很巧很不可思議,會覺得說他所煩惱的部分剛好都跟法鼓山有所契合,至少在那情況是這樣,因為法鼓山都是鼓勵自己要先照顧好,要多去修行、打禪,當自己的能力達到一個程度以後,才去幫助其他人,這邊是和慈濟很大的不同之處。當時經過C君的思考過後,加上自己在慈青社的經歷和遇到的事情,讓C君暫時的離開慈青社,投入法鼓山的行列。在此研究者認為C君所參與的第二宗教為法鼓山團體,雖然C君正在準備研究所考試而沒有太多時間去參與法鼓山的活動,但都會定期收看電視和郵件訊息,他發覺有一個特別的部分,就是法鼓山所寄的信件都是教導我們如何安住自己的心,像是如何去打坐,學習讓自己的心更加沉靜,生活中遇到甚麼事情就要用甚麼心態去進行調整,努力照顧好自己的心理,以提升自己的慧命。
由於皈依法鼓山的時間還不是很久,C君對於法鼓山的認識其實不算多,只能從電視、書籍、演講、信件消息得到法鼓山的訊息,真正讓C君有所體悟並且愷愷而談的參與慈青社的經歷,主要談了兩點:第一點就是不斷邀請學弟妹出來參與活動和擔任幹部。由於慈青社很注重傳承,常會希望已經參加慈青社多年的學弟妹擔任幹部,只是C君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規劃和發展的方向,只是因為他在慈青社比較努力,比較盡心在慈青社的事務上,你就要求學弟妹來承擔幹部,卻不替他們想想他們未來的考慮和發展,他們並不是不愛慈濟,而是因為個人的考慮必須要離開一陣子,做為幹部的卻不能體諒那些學弟妹的想法,有點壓力的逼迫學弟妹出來擔任幹部,這樣的結果可能造成學弟妹從原本喜愛慈濟、熱愛慈濟的狀態下開始感到反感,會覺得他所想要的慈青社不是這樣,變得很想逃開。C君也以自己的例子來說明,當時他也面臨承接重要幹部和考研究所之中在做抉擇,雖然他那時接下幹部了,不過卻開始擺爛,因為他覺得要別人選擇的過程是一種風險,因為最後的結果是好是壞都必須要自己承擔,沒有人可以跟你負責的,C君那時就有一個想法浮現了,既然是好是壞都要自己負責,那難道不能多為自己想一點嗎?他覺得在那種搖擺不定的狀況下沒有人會快樂,而當時許多他的慈青好友也全力協助他,讓C君可以專心在準備研究所的課業上,在這邊C君還蠻感謝他的慈青好友的。
第二點就是利用人情壓力的問題,在慈青社由於常會舉辦活動,企劃人、主持人、工作人員的需求就會大為增加,而並不是所有慈青社成員都這麼有空,所以就會想利用個人的人情壓力來邀請慈青社成員擔任負責人,C君發覺剛開始可能會有用,但是一次次的結果會讓人產生反感,變成說原本很喜歡參與慈濟活動,但可能會因為承擔太多事情而開始反感,而許多的幹部可能活動沒有規劃好,都是很匆忙的邀請工作人員,起初會用人情壓力在做事情,一次成功過後,發覺這方法不錯,就會常常用這方法,不過卻沒有考慮到好好得聯繫學弟妹的心,少了那鼓團結和熱誠的感覺,似乎是為了辦活動而辦活動,少了那股凝聚力,這讓C君感到不是很好,會覺得說這樣的手段不太好,會讓許多人因為這樣子而產生退轉心。
C君也強調學弟妹在加入慈青社之後,如果想要退出不要是抱著遺憾和不瞭解而退出,希望是全部都了解以後,發覺自己的志向不在這邊或是有甚麼自己不習慣的部分那時再提推出,這樣的差別心態,讓C君在慈青社的時間更努力接引有興趣的新生,也將自己感受到的法喜告知給學弟妹,把所學習的告知學弟妹。訪談中提到第一宗教和第二宗教結合的問題,C君聽到也很認同,他會希望未來有機會再加入慈濟的時候,能夠將法鼓山的好,不同的理念帶入慈濟裡。這邊覺得C君還是很想回來慈濟的,只是因為目前的狀況無法將心力付出這麼多,而他也期待自己有朝一日回來慈濟以後會更加的投入。
七、訪談分析
(一)風險管理模式分析
經過訪談過程後,了解不同的宗教避險模式。原本常去三峽拜拜的善女信眾A君,由於後來的生意忙碌和距離因素,便開始捨棄去三峽拜拜而轉來參與慈濟,分析訪談內容後得知,她常做許多善事,有固定的付出、做善事的事蹟,了解她的付出模式是儀式性的,也就是說可代性高,不管去哪個宗教團體她都可以做同樣的善事和付出,在參與慈濟時沒有任何的不適應,也是參與得很快樂,可知是屬於『風險分擔』的模式。
善女信眾B君所參與的佛寺誦經,是很強調修行意義的特殊性,是由很多人一起參與此團體的誦經活動,這讓B君起初常常去誦經。藉由慈籃進而參與慈濟的過程,這讓B君了解慈濟的理念和做為,這和他的工作時間、各人的磁場認同有相當的契合,很快的轉移到她可以得到慰藉的慈濟團體。她所參與的歷程都是大眾集體參與,不管是佛寺誦經或慈濟活動,讓B君覺得大家參與的想法都差不多,容易產生群眾的集體感,讓B君可以放心參與。
參與過法鼓山與慈濟的善男信眾C君,由於參與要付出很多的時間,且對於許多事項、規範上都有所要求,這便讓C君思考對於他有幫助、可以找到慰藉的宗教團體參與,讓他覺得這宗教是適合他的。但是不管是在哪個團體,C君所參與的團體都會強調那宗教的理念和做為,並且會努力去實行、倡導,那種集體意識就容易產生。最後得知B君和C君的宗教參與都是求得那份集體感,不管是他們所參與的宗教團體先後,那份集體感讓所有信眾可以共同分擔、支持、為這宗教團體努力,這可得知是『風險共擔』模式。
(二)改宗的因素分析
第一宗教和第二宗教的參與經歷大約都在訪談結果和訪談分析都介紹過,也將訪談過程整理出一個結果分析的大鋼,接下是要分析細節部分。本研究分為兩部分,第一宗教為其他宗教,第二宗教為慈濟的受訪者。第一宗教為慈濟,第二宗教為其他宗教的受訪者,會從這兩面向下去分析,做一個脈絡上的了解,同時也試著結合文獻上的宗教風險理論,看有哪些方面是有契合到的,可以做為文獻上的論證。
就由這兩面向為主軸進行深入的分析,善女信眾A君和B君同時為第一宗教為其他宗教,可以發現跨宗教參與的人都有種宗教的寄託感,不管是參與任何的宗教團體,他們都是持續參與的,會想要有種心靈上的寄託,這是很特別的一部分,還會隨個人喜好的方式進行參與,像是A君就很喜歡拜拜、聽人演講,因此他就常常一家人去三峽的廟宇拜拜,並且在那聽演講,而且後來她會參與第二宗教也是一場演講的因緣,讓她開始參與第二宗教;B君則是因為喜歡誦經才認識了第一宗教,雖然她很想要學習誦經的方法,不過卻因為佛寺常常辦活動需要收錢讓她無法負荷,所以才離開的,要不然B君起初是很喜歡誦經的,直到去了慈籃才開始第二宗教的參與。就是這樣的宗教寄託感,讓A君、B君都有持續在參與宗教團體。
善男信眾C君在參與的過程由於第一宗教參與的因素,讓他覺得被剝奪很多時間,也萌生要先照顧自己還是照顧別人的想法,由於在學校對佛學有研究的老師,便讓他認識不同宗教團體的理念,這讓C君在原本宗教參與的理念和他的實際面臨困境有了不同的想法,開始認識法鼓山,讓C君認同法鼓山的理念並深知目前狀況是要先照顧好自己,開始參與法鼓山的活動並且皈依,這是為第一宗教為慈濟,第二宗教為其他宗教的參與經過。
再來討論會從第一宗教到第二宗教的改宗媒介因素,在所有訪談過程中發現幾個點,經過研究者整理總共有五點,第一:親朋好友介紹,第二:慣性、參與經驗、自己去尋求最適合自己的宗教,第三:媒體的介紹和播放,第四:可能是互斥性、宗教團體的勸說、地理位置和時間上的安排,第五:個人磁場的感受。這五點貫穿了三位受訪者的參與經驗。
第一:親朋好友介紹。因為參與某項活動認識那團體的人,就會開始認識那宗教,B君就是個例子,因為參與慈籃而認識到筆者母親,便開始接收慈濟的訊息和活動,也從第一宗教的佛寺誦經轉向第二宗教的慈濟參與,而且感到更加認同,覺得慈濟的理念和人間佛教的觀點是很適合她的,同時個人的磁場感受也很契合,讓她覺得付出很歡喜,去做志工都是賺歡喜、去學習的。C君也是同樣情形,因為老師的介紹,加上那時候課業上的問題,所以就開始認識法鼓山倡導的理念和做為。
第二:慣性、參與經驗、自己去尋求最適合自己的宗教。這裡談到的例子是A君,因為她本身就有樂善好施的性格,所以訪談過程中提到她30年前就開始去三峽拜拜聽演講,她會覺得這是最適合她的宗教參與方式,這也影響了A君在後來的宗教參與也是從一場演講開始的,她會覺得說這種聽演講、捐款、到各地的宗教團體去參觀看看是她的宗教模式,也事很適合她的,由於生意上的忙碌使得沒有很多時間的A君能夠有休息的機會。C君在宗教參與的轉變過程中,也思考過到底慈濟是不是他想要的這樣,會讓他覺得實際情形與慈濟所倡導的理念有所出入,於是藉由老師認識了在那時候很適合他的法鼓山。
第三:媒體的介紹和播放。因為科技媒體的發達,讓許多人容易得到宗教團體的訊息,也藉由科技媒體的播放讓許多信徒可以很快的接受訊息,A君和B君都是經由媒體的傳播更認識了慈濟,因為她們從原本都是其他宗教團體離開而選擇慈濟,除了個人因素之外,媒體佔有很大的成因,廣播、電視、網路、電話、郵件等等的訊息提供,都讓A君和B君可以快速接收到許多活動訊息,在工作忙碌之餘也可以撥空參加,這是最有利的部分。C君對於法鼓山的認識也是藉由電視聖嚴法師的演講、法鼓山的活動訊息、自己上網尋找法鼓山的理念做為才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第四:可能是互斥性、宗教團體的勸說、地理位置和時間上的安排。由於每個人對於宗教參與的感受不同,在喜好度上和認同度都有不同的想法,或是時間上的安排都會影響到宗教參與的熱絡程度,也可能會影響到信徒在參與的選擇性,會離開或是留下來。A君的例子是她原本很喜歡到山上朝拜,但是後來做生意的關係讓她不得不停止每個禮拜的拜拜活動,也因為認識慈濟,活動都是在他所居住的範圍,她可以很方便的去參與,導致說她開始全心參與慈濟活動,也就是從第一宗教的拜拜到第二宗教的慈濟參與,因為地理位置和時間的安排讓她如此的選擇。B君原本是常去佛寺學誦經,但是佛寺常會藉由辦活動的名義收錢,讓B君無法應付,加上誦經的時間很長,漸漸讓B君開始不想去,加上那時認識了慈籃和慈濟,讓她覺得慈濟的觀念她比較喜歡,可以身體力行的去做,而不是將時間耗在誦經,所以就開始專注在慈濟第二宗教的參與上。A君和B君的參與密度上,都是因為時間上的安排,讓她們無法再參與其他的宗教團體,所以她們對於其他的宗教團體就只有捐款和參訪,並沒有實際參與活動的經驗。
第五:個人磁場的感受。這是B君有提到的部分,她自己有說到她覺得參與慈濟以後,感覺磁場跟她比較合,同時也是慈濟的理念比較適合她,有時間再出來做志工就好了,有多少錢再拿出來捐款,並不會說是強迫性值得,這讓B君參與五年多來都是非常歡喜的,她也不會覺得做志工很累恨辛苦,她總是很開始有這種機會,同時她也成長了許多。
就是從這五個點可以發現三位受訪者的因素都不太相同,可能一位受訪者會有好幾項因素,不過這些都會構成善女信眾A君和B君,善男信眾C君的宗教選擇,可以說是宗教風險裡需要尋找寄託感而選擇其他的宗教團體,受訪者不會認為選擇其他宗教的原因是要避開風險,但在研究者的角度看來,他們的這種選擇性宗教行為,也是為了降低參與宗教的不確定性與增加依靠、慰藉,是有規避風險的情形。但他們還是會依照個人的因緣、個人的時間配合度上來安排參與宗教活動,都是降低報酬不確定性(風險)的促因。
八、研究發現
本研究以宗教風險商品的選擇來進行研究,企圖了解宗教團體的信徒是否有對於宗教參與有避險的策略,或是單純的宗教信仰。經過實際訪談的結果,訪談三位受訪者,發現的宗教本身似乎就體現風險商品的選擇,是一種避險作為。在各種因素下,促使受訪者選擇參與其他的宗教團體,產生出避險的成果,讓受訪者尋找到更適合的宗教團體。事實上不論是由慈濟而進入其他宗教或由其他宗教進入慈濟,都是保障回饋的作為,讓自己的心靈上可以得到一種慰藉,有了宗教的依靠在生活上會更有意義,並且確定自己花時間在宗教團體參與上,不會是毫無收穫的。
而在慈濟成員的宗教參與順序上面,會發覺A君、B君參與慈濟是第二宗教的方向來看,她們所認識慈濟的因緣都是別人介紹或聽演講的,並沒有自發性的去認識慈濟,或許是她們社會經歷和年齡上的因素,並不會主動尋找適合自己的宗教團體為寄託,而是經由慈濟團體的成員介紹後才開始參與,後來的參與都讓A君、B君十分滿意、認同,也覺得是很大的收穫。C君是第一宗教為慈濟的例子,由於他跟著學校老師學習的關係,當他發覺慈濟不是她所想要的,他便開始尋找對於他真正有益處,可以幫助他度過那段時期的難關,所以會主動尋找發鼓山的訊息和聖嚴法師的演講,讓C君真正的找到方向,研究者認為C君是較有主動性的。
探討本研究事先所提到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信徒來參與不同宗教的活動之間,是否有共同的特徵? 這方面各有不同,對於A君性質是差不多的性質,都是倡導人要多做善事,多種福田。B君則是不同性質,因為原本的佛寺主要都是念經和幫往生者助念,都是口頭上的呈現,參與慈濟過後才是身體力行的開始,讓B君深深覺得這種身體力行、行經的觀念是很適合她的。C君也是有不同的參與性質,原本所參與的慈濟主張多替人付出,藉由付出的經過讓自己得到許多歡喜,是種以他人為重點的宗教團體,到了第二宗教法鼓山的參與,轉變為要先照顧好自己的心,有能力再去幫助有需要的人,這樣的參與讓C君所參與的模式和之前第一宗教慈濟的參與是不同。
九、研究限制
本研究中,研究者整理出幾項在研究過程中發掘的困難點。
1.受訪者不好尋找:由於無法大規模的詢問受訪者的宗教信仰如何,更不容易知道他們的宗教參與是否為多元參與,經過多人的篩選才尋找到兩位,另一位是因為社團的關係所認識,在這方面可能是因為題目訂得太狹隘的限制須要更多研究補充。
2.無法明確訂定第一宗教和第二宗教的參與類別:會覺得宗教的類型很多,到底要如何將那些宗教制訂在研究當中,因為台灣的民間信仰很多,沒有辦法將其一一細分,所以只能確定長時間且投入的參與,就是他主要參與的宗教。這在未來研究恐怕再一次進行操作上明確的定義,以讓研究趨於完善。
十、參考文獻:
論文期刊
丁仁傑,1999,<第八章 慈濟參與者的助人動機和對助人行為的「動機描述」>,《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頁275-276。台北:聯經出版社。
印順導師著,1992,《佛在人間》,妙雲集下編之一冊,頁15-17。台北:正聞出版社
印順導師著,1992,<自序>《印度之佛教》,頁2。台北:正聞出版社
印順導師著,1992<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華雨選集第四冊》,頁2-8。台北:正聞出版社
李丁讚,1996,<宗教與殖民:台灣佛教的變遷與轉型:1895-1995>,《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1期19-52頁,頁36、44。
林本炫,1999,<社會網絡在個人宗教信仰變遷中的作用>《思與言》
第37卷第2期,頁174-175、181-182。
廖淑珍,2002,《當代臺灣佛教的佛陀觀及其宗教實踐》,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論文,頁11、87、88。
鄭志明,1999,<台灣「新興宗教」的文化特色>。《臺灣新興宗教現象/傳統信仰篇》,頁27-48,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魏道儒,2004,<關於印順長老「人間佛教」理論的幾點思考>,收錄於李志夫發行,《「印順長老與人間佛教」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
釋宏印,1996,〈台灣佛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收錄於《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5。
Max Weber著、康樂等譯,1989,<卡里斯馬支配>,《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Ⅲ)》,頁61-69。台北:遠流出版社。
Iannaccone, Laurence R. 1997,“RATIONAL CHOICE Framework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In :
網路資料
中華民國(台灣)總統府,1996,國父暨行憲後歷任總統 蔣總統經
中時電子報,2007,《走出去 慈濟力量超越政府》 http://news.yam.com/chinatimes/life/200709/20070917751875.html
國際信息局,2003,《2003國際宗教自由報告台灣部份》 http://usinfo.state.gov/mgck/
慈濟功德會,2008,《大悲無怨∼醫療志業簡介》 http://www2.tzuchi.org.tw/medical/index.htm
附錄:
訪談大剛主要分成兩部份,第一部分為第一宗教(主要參與)參與的歷程和心得,第二部份為由第一宗教的參與轉移到第二宗教的經過,有什麼不同之處,
訪談大綱題目
1.第一宗教(主要參與)在什麼時間加入,是由誰介紹的?
2.有沒有鼓勵其他人參加本身參與的宗教活動?
3.在參與第二宗教的過程,和第一宗教不同之處,所獲得的東西、感應、感想?
這兩個宗教團體是否會儘量勸導你不要參加其他宗教團體的活動? (誰勸導?如何勸導?)
4.慈濟成員在參與其他宗教時,有沒有什麼規定?
5.原本是什麼宗教的信徒?
6.是誰介紹進來的,從不知道到知道的過程?
7.自從被介紹第二宗教了以後,參與活動和捐款的情形?
8.所參加的活動都是哪些類型的?
9.在過程中有沒有想要退出或放棄的時候?
10.在實際參予過程中,慈濟或其他宗教團體的捐款或活動是可以積功德嗎?
還是有特殊的感受或不ㄧ樣的地方?
11.為什麼會接收到新的宗教團體,有什麼管道和途徑?
12.參與第一宗教(主要參與)有什麼志工服務心得與法喜?
[回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