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影片後製問題初探:以新聞影片中的字幕為例

王錦萍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

 

摘要

電視新聞影片中,將受訪者的話加上後製字幕,乃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作法,檢閱過去文獻,並無探討此一環節,雖然過去的相關文獻,未觸及如此創新的新聞影片呈現手法,然基於媒體本該中立、獨立、客觀報導的天職,後製字幕是否更加深化、強化了媒體導引閱聽人理解新聞的預設立場值得研究。

 

電視新聞的作業方式日新月異,拜科技之賜,一則簡單的新聞內容,往往運用大量的鏡面效果,多樣花俏的電腦後製,令閱聽人目不暇給,究竟這樣的後製流程是否必須,是能夠輔助閱聽人理解新聞,亦或者是否過於繁複,以致反而干擾了新聞的本身。

 

而新聞影片的時間限制,或者約定俗成的作業方式,使得新聞從業人員出現將受訪內容精簡濃縮,甚至代為解讀的字幕後製方式,究竟是否為獨立報導可容許的範疇內。加上錯字、同音不同義的錯置,上字幕造成對新聞即時性的疑慮,以及觀眾的視線轉移等問題,都是電視新聞在後製流程中值得探究的部份。

 

本研究之貢獻除了將理論與實務結合之外,並確實呈現出新聞與新聞字幕的後製流程,以深度訪談線上資深從業人員,作為未來學術界與實務界思考新聞中立議題時的參考。

 

關鍵字:電視新聞字幕

 

緒論

電視新聞影片中,將受訪者的話加上後製字幕,乃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作法,檢閱過去文獻,並無探討此一環節,雖過去的相關文獻,未觸及如此創新的新聞影片呈現手法,然本研究基於媒體本該中立、獨立、客觀報導的天職,後製字幕是否更加深化、強化了媒體導引閱聽人理解新聞的預設立場值得探討。

 

今日電視新聞早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人們藉由極為普及的電視新聞來做為獲取資訊的重要管道,克拉克(clark,1983)提出媒體為訊息傳遞工具,而麥克魯漢(Marshall cluhan,1999)認為「媒介即訊息」,可見訊息與媒體間的密切關係。電視新聞報導即是一種訊息的傳遞過程,意即電視可用影音圖文來呈現所有的語文和內容(陳定邦,1995)

 

李溫提出而由懷特形成的「守門人理論」,其核心概念主要是指關於消息的來源,在新聞的產製過程中,並不會被全部採納,而可能依循新聞組織的立場有所取捨與社會控制,甚至淘汰、擷選,就好像守門一樣,每一個訊息在通過門檻時,都會經過守門員的選擇。因此,所謂新聞守門人,可以說是只將消息來源的全部訊息,透過篩選而產製成新聞的機制或過程,都可稱之為新聞守門人。

 

今日的電視新聞無疑將守門人理論更加強化,甚至不停擴張的做極致發揮,每一個新聞產製過程的環節,都極可能將真實縮減,並將守門的功能擴張。其中,更為甚者,近幾年來在新聞影片中的後製過程尤其明顯,像是將受訪者的說話加上影片字幕便是一例。

 

究竟加上字幕後更加清楚傳遞訊息,或者妨礙訊息傳遞,更或沒有影響或其他可能,是進行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研究背景,第二節研究動機,第三節為研究目的。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新聞本該是以忠實完整而客觀中立的方式,將事件呈現在閱聽人面前,以電視新聞來說,每一則新聞報導的整體結構乃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現今新聞媒體的作業方式日新月異,拜科技之賜,一則簡單的新聞內容,在後製時,卻往往運用大量的鏡面效果,多樣花俏的電腦後製,令閱聽人目不暇給(江茂山,2005)檢視其中,唯一能短暫忠實呈現受訪者內容的部分,似乎唯有短短數秒的受訪影片片段。

 

但新聞影片的時間限制,或者約定俗成的作業方式,使得新聞從業人員出現將受訪內容精簡濃縮,甚至代為解讀的字幕後製方式,究竟是否為獨立報導可容許的範疇內。本研究特以國內有線電視新聞台為研究背景,現今台灣地區有線新聞台所播放的新聞影片,作為研究對象。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受訪者往往具有新聞事件當事人的情緒,在受訪時面對鏡頭可能更加強烈,受訪的說話內容上,其情緒性的字眼、語助詞、停頓、音調的高低起伏都有其意義,而若以字幕呈現,卻是經過再度篩選、精簡濃縮,甚至捨棄助詞而以更為理性簡要的文字輔助表達。因此,在新聞影片的後製字幕出現後,電視新聞從業人員對新聞的詮釋權是否傾向更加強化與擴張值得探討。

 

由於文字所呈現的方式與語言的情緒結構不同,並且再一次被新聞從業者所篩選,詮釋,濃縮或不同表達,會不會因此將使閱聽人被新聞從業人員導引認知,而更強化了新聞從業者導引閱聽人對此新聞的判別與認知,甚至影響對此新聞的關心程度,是本研究的動機所在。

 

第三節 研究目的

一、對學術界之貢獻

研究貢獻

本研究之貢獻除了將理論與實務結合之外,並具體而完整呈現出電視新聞產製的整體流程,以及新聞字幕的後製流程,以及深度訪談線上從業超過十年以上的資深人員,以本研究作為學術界未來對於新聞學與傳播學,以及廣播電視等相關傳播媒體學術領域的相關研究參考依據。

對實務界之貢獻

以本研究探討守門人理論在今日的台灣有線電視新聞台中,是否被再度強化與深化,新聞影片的後製字幕是否必須,會否引導或妨礙閱聽人對資訊的取得,這些種種結果將顆作為新聞從業人員,未來製作新聞影片過程中秉持專業態度的參考依據。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大眾傳播媒體的功能與社會角色

本節旨在探討大眾傳播媒體所具有的功能及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因此將由三個方向進行。首先,先認識大眾傳播媒體的特質與演進;其次,說明大眾傳播媒體的功能;最後則歸納大眾傳播媒體與社會的關係,以瞭解大眾傳播媒體所扮演的社會角色。

 

大眾傳播媒體的特質與演進

大眾傳播媒體具有下列兩項基本特質,第一項特質是將同一訊息普遍地傳布給大量的受眾,受眾只要有機會接觸該訊息,即可得知不會因為性別、年齡、貧富、智商等而有所差異。其次是大眾傳播媒體係由訊息傳播者藉由某種傳播科技將訊息傳送給目標受眾(target audience)。例如報社藉由報紙的發行,將每日發生的新聞傳送給讀者;電視台藉由影像聲效的播放,將新聞等訊息傳送給觀眾。因此報紙、雜誌、出版品、影片、廣播與電視節目的播放等皆是大眾傳播媒體。(游梓翔、吳韻儀,民83) 如今更加上無遠弗屆的網路新媒體。

 

大眾媒體的演進可分為四個時期,這四個時期的傳播發展均相互累積,並且都建立在某種技術的創造發明上。第一個年代是西元前三五○○年,蘇美的書記與字母開始了歷史的紀錄。其次為西元一四五○年現代印刷機的發明,使人類能更廣泛的用書寫設備,讓訊息或事件的紀錄與流通更為便捷。再者為西元一八四○年左右,工業革命與傳播發生關係,攝影與電報科技的開發,電學與光學的進步,促成了媒體的空前發展。最後是西元一九四七年電晶體的發明,更促成晶片與其他電子微處理器的誕生,為現今的網路文化埋下種子(游梓翔、吳韻儀,民83)

 

2_1大眾媒體的演進

時期

第一個時期

第二個時期

第三個時期

第四個時期

年代

西元前

三五○○年

西元

一四五○年

西元

一八四○年

西元

一九四七年

傳播的發展

蘇美的書記與字母開始了歷史的紀錄

現代印刷機的發明

工業革命,電學與光學的進步

電晶體的發明,為網路文化埋下種子

 

由大眾傳播媒體的發展史得知,隨著傳播科技的進步,使得各項傳播事業日益蓬勃,現代人的生活更是與大眾傳播媒體息息相關。所以徐佳士(1984)曾說,二十世紀是「大眾傳播時代」,而二十一世紀恐怕更加印證了這個看法。

 

大眾傳播媒體的功能

一向有不少的學者提出討論並加以肯定,美國傳播學者Lasswell(1948)首度從結構功能論的觀點,指出傳播的主要功能,在調節社會的「體溫」,以保持社會適當的平衡狀態。Lasswell認為媒體在社會中至少提供以下三種功能:守望環境、協調社會各界對環境的反應及傳遞文化。

 

社會學家Wright1960年針對Lasswell所提出的觀點加以補充,認為傳播的功能有好的影響,但也有其負面作用。守望是一種功能,即提供資訊或新聞,告知環境中的危險,使閱聽人能妥為因應,但大眾傳播媒體若過度強調危險時,可能引起大眾的過度恐慌。協調反應是第二種功能,媒體選擇和解釋與環境有關的訊息時,並對事件提出批評及若干解決之道,但功能有時也會變成一種障礙,當媒體持續的灌輸刻板印象且強化人民安於現狀時,便會阻礙社會的改變與新事物的發明,使批評的聲音受到壓制,並保護和擴張需要被檢查的勢力。

 

傳遞文化則是將訊息價值觀和規範傳遞給社會的新成員。至於媒體的娛樂功能則能為人們從每天的問題中提供喘息的機會和休閒的時間。

 

Lazarsfeld & Merton(1948) 亦曾提出媒體具有授與社會地位、倫理的約束功能,以及麻醉人心的負功能。授與社會地位係指某些人或意見被媒體注意或報導時,其重要性與意義將大增。倫理的約束則是說明媒體藉由凸顯某些脫離社會規範的偏差行為,強迫人們認識這些偏差行為並採取立場,選擇為被規範或遵守規範。麻醉人心則是指媒體每天向大眾送出大量的媒體刺激,但對事件的報導卻停留在表面的層次,久而久之,大眾反而對社會現象漠不關心,甚至缺乏應變能力。

 

此外,McQuail(1987)也從功能論的基礎上,以社會的觀點解釋媒體的功能,包括:告知、聯繫、傳遞、娛樂、動員等功能。其中動員的功能在社會主義或第三世界國家最具成效,此即藉由傳播媒體推動某種社會目標,例如團結人心、鞏固社會、推廣教育、發展經濟或改造社會等。

 

下表係針對上述學者所提出的大眾傳播的功能,加以整理而成(蘇芳瑩,2000)。由表中可見,學者對大眾傳播的功能相當一致,多數學者同大眾傳播應具有充分報導,提供意見,娛樂及教育大眾的功能。

 

2_2各學者所提出的大眾傳播的功能

學者

大眾傳播的功能

Lasswell(1948)

1.守望環境2.協調統合3.傳遞文化

Wright(1960)

補充Lasswell的觀點,增加「娛樂」一項。

Lazarsfeld & Merton(1948)

1.授與社會地位2.倫理的約束 3.麻醉人心

McQuail

1.告知2.聯繫3.傳遞4.娛樂5.動員

 

大眾傳播媒體與社會的關係

由對媒體個性的認識與功能歸納得知,大眾傳播媒體與社會的關係,至少有以下三種:

媒體影響社會發展,亦受社會影響

由於大眾媒體的發展,媒體成為影響社會的主要力量。但影響並非是單向,換言之,大眾傳播媒體影響、控制與改變社會,社會也影響了媒體本身的型態內容與傳播方式。例如執政者可藉由傳播媒體(民調),知道社會中個人進行的事情及感情,並藉由調查結果的揭示決定其政策方向。

 

然而,大眾傳播媒體也是社會體系裡的一支,在與其他體系交往中,仍不免受到其他體系的影響,諸如政治體系、經濟體系及文化體系等。例如在共產國家中,媒體即成為政府宣傳的工具;而在工商業社會中,媒體常不能免於商品化的汙染。

 

媒體反映社會動態

由於傳播的迅速,使得事情發生後不久即可傳遍全世界,故可即時反映社會上的現象,並且造成輿論的效果。此外,藉由傳播工具的發達,可以提供訊息接受者替代性的經驗,例如外國人或明星等的生活方式。

 

媒體記錄社會的發展

隨著傳播科技的進步,傳播媒體可提供較完整而永久的紀錄。例如報紙、電影、書籍雜誌、CDDVD等,在數年後都可做為參考及引證用。從以上對大眾傳播特質與演進的認識、功能的探討與社會的關係,可發現大眾傳播媒體與人們生活的密切。媒體不但影響人們的認知,同時也被人們所型塑。(蘇芳瑩,2000)

 

電視的定義與功能

一、電視的定義

()、電視的定義

「電視」是利用各種光學電學機器將不能放射之聲音與影像變成能放射之電波,經過一定程序,重現在電視用戶之螢光幕上,可傳達人物景像於遠處的物理現象。簡言之,即將光變為電,電變為光之過程。(李建民,2000)

 

()、我國廣播電視法有關電視的釋義

「電視」是以無線或有線電波傳播聲音影像,藉以提供公眾直接之收視(新聞局,1999)

()、綜合定義

「電視」是利用電子傳播媒體將影音訊息傳遞給觀眾,並以符合聲音和影像美學的型式表達呈現,提供給大眾自由收視的一種傳播藝術。

 

二、電視的特性

電視兼具視覺與聽覺功能的電子傳播媒體,其所具有的特性如下述(黃新生,1993)。:

()傳播速度最快。

()接收皆具普及性。

()收發訊須同時。

()只做單向傳播。

()屬於時間藝術。

()電視屬電子媒介除了傳播聲音之外,還可以傳播影像,如色彩、光影、動作、姿態、表情、景物、文字、圖表等。

()近來成功發展數位行動接收技術,故在收視上已不再受定點之限制,非常自由。

()電視觀眾收視享用獨佔性,須專注螢幕,無法邊看邊做事。

()電視節目製作費及製播費比較昂貴,且其節目內容多元化。

 

三、電視的功能

傳播學者宣偉伯(Wilbur Schramm)和皮特遜(Theodore B Peterson)

認為電視的主要功能在:

()推廣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準。

()健全輿論,服務民主政治。

()協助經濟發展,促進國家的現代化。

由於電視已經深入每個家庭,也改變了社會價值標準與社會風氣,因此,電視富有引導社會風氣、促進政治溝通、推廣社會教育、加速國家發展、提供健全娛樂等使命。(李茂正,1997)

 

電視具有大眾傳播媒介的各種功能,尤其對報導新聞、傳播知識、提供娛樂、促進工商發達、服務大眾及服務民主政治等功能,更是其他大眾傳播媒介所不及,此乃電視之所以能在大眾傳播中傲視群倫之所在。(黃新生,1993)

 

第三節 守門人與媒體再現理論

傳播學中有所謂的「守門人理論」(gatekeeper)由懷特(White)提出,其主要論點認為訊息在到達閱聽人之前,先要經過守門人主觀的干涉、過濾等過程。

 

也就是說,守門人理論發現,閱聽人從媒體所接收到的訊息,其實都經過媒體從業人員把關、篩選後的結果呈現。馬克思主義學派認為,媒體操縱在大財團手中,因此媒體的訊息篩選過程皆以符合媒體自身利益為基礎,甚至為特定政治立場隱惡揚善。同時,守門人可能基於媒體所有人的屬性,媒體的經濟效益,守門人自身的社會階級、品味、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性別、年齡、種族省籍等各種可能來進行訊息篩選。

 

而傳播學中另有一「媒體再現」的理論,與守門人理論正好相互呼應,其意義也就是說,媒體在接收訊息時,會加入主觀的觀念,例如有政黨背景色彩的新聞台,會對己方的政黨報導正面訊息,相對的,對方則多有負面消息,或同一則新聞,在不同屬性的新聞台中,閱聽人將得到不同立場的引導解讀。

 

第四節  電視新聞字幕相關理論

一、視覺過程

人類視覺認知過程的三個層級:

()從眼睛到大腦

()從視覺到知覺

()從認知到訊息。

視覺傳播的目標是在於產生有力的圖像讓觀者能注意、認知、記憶其所傳達的訊息內容,也就是提升觀者到「看見了」的層次,而「看見了」就是傳播。(劉立行、沈文英,2001)

 

二、視覺訊息接收理論

心理學家Messaris(1994)主張,人們對影像與圖像刺激的感應,是與生俱來的本能,而對文字訊息的理解,則是後天學習的結果。由相關研究顯示,人們對影像與圖像的記憶遠超過文字的記憶(Ashcraft1994)

()「線索累積理論」(cue-summation theory)

「線索累積理論」是指當閱聽眾接收到的訊息線索愈多時,如果影像與文字線索同時提供給閱聽眾時,閱聽眾處理此訊息的能力將會因累積而加強,在電視新聞中亦是如此。

()「雙元編碼理論」(The dual-coding theory)

「雙元編碼理論」認為閱聽人於接收訊息時,自身有兩種處理系統,一種是專司語文部分,另一種是專司非語文部分(意即影像與圖像部分),此二系統是同時並用的,當同一時間,同一訊息以語文和非語文傳達給閱聽人,將比只給其中任何一種形式傳達給閱聽人來得有效果,且閱聽人對此資訊的接收,將增強其認知與記憶(Broadbend1956)

 

三、電視語言

電視呈現的型式包括:口語、文字、圖像與音效等,由於「圖像部分」呈現方式包括運鏡方式、轉接技術、燈光明暗、色彩變化、剪輯技巧等;「文字部分」呈現方式包括字卡與字幕之變化,配合口語播出。

 

除了鏡頭語言與構圖方式會影響閱聽人對電視新聞的收視理解外,電視新聞的重點標題字幕與輔助的圖畫影像,也會影響閱聽人對新聞的理解。因為重點標題和字幕結合旁白和圖像的雙管道傳播,將會使觀眾集中注意力專心收視,迅速掌握新聞重點。(陳定邦,1995)

 

在電視稍縱即逝,一閃而過的特性下,視聽符號的大量運用,未必有助於訊息的傳達。因此,電視媒體所使用的視聽符號,亦應配合傳播內容與收視者的特性而設計,以求正確的傳達,務使收視者能明瞭傳播內容的本質與意義(陳定邦,1995)

 

小結

傳播學者威廉斯(Williams1980)提出「傳播革命」的說法,傳播科技的發展與各種新技術的結合,可整合出多樣的傳播資訊服務,形成媒體整合大媒體的時代(謝章富,2001)

 

由於傳播科技日新月異發展,因此,電視新聞不但在軟硬體設備應隨時更新,電視新聞製作過程也必將隨時重新定位與調整。

 

新聞影片中呈現訪問的用意,無非是藉由受訪者現身說法加以對其報導佐證,除見證新聞報導的即時與真實外,並增加臨場感。但若為強灌訊息傳達給閱聽人,而以過多的後製手法,則反而將降低新聞報導特有的真實公正客觀等等權威性,而淪為失真的加工報導,並在短短的一分三十秒的報導中,含圖像影像文字等等,閱聽人恐怕未必能將所有訊息全部概括接收。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一、定義:

()新聞影片_指新聞中所播放由記者拍攝採訪的影片

()後製字幕_指新聞影片在播出前,由採訪記者或編輯根據受訪者說的話,所加上的字幕

()閱聽人_觀看電視新聞的大眾

 

二、研究方式:質化研究

由於國內新聞字幕最先起於中天新聞,後於各家新聞台普遍實施,根據深度訪談發現,此一分水嶺約起始於十二年前,也就是中天總部由香港搬遷至台灣時(1997)。因此,根據文獻探討的分析進行研究之外,並以深度訪談(in-depth interview)的方式,訪談新聞工作的新聞從業人員,以及新聞資歷超過十二年以上的資深人員,以了解現階段新聞影片加上字幕,與過去未加字幕的不同與比較。

 

()深度訪談的定義

訪談是一種收集資訊的工具,如果能經由適當的控制與安排,訪談人就能夠探詢對方的想法,得到所想要的答案。此外,訪談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經由非標準、非結構化或開放式問題的探索,由外圍逐步切入問題的核心,也可以透過標準、結構化或封閉式的問題,來探討比較成熟的議題。(萬文龍,2004)

 

根據學者文崇一的定義,深度訪談指的是希望透過訪談取得一些重要因素,而這些重要因素,並非單純用面對面的普通訪談就能得到結果。深度訪談有別於單純訪談,深度訪談的目的在於透析訪談的真正內幕、真實意涵、衝擊影響、未來發展以及解決之道。(文崇一、楊國樞,2000)

 

()深度訪談受訪者選取說明:

為了解電視新聞影片產製的變化,本研究採深度訪談,訪問曾工作橫跨1997年前後,服務於國內電視新聞頻道工作超過十年以上的資深新聞從業人員,為避免造成受訪者日後困擾,因此本研究不公開受訪者的真實姓名。而選定的受訪者為擔任電視新聞工作的文字記者A、主編B及新聞製作人C等,符合本研究所需要。

 

第二節 研究實施過程

深度訪談的進行步驟如下:

() 就參考文獻作問題設計(附錄一)

() 選取符合研究設定的受訪者並約訪。

() 訪談前說明。

() 播放同一則新聞影片未加字幕前與加上字幕後的兩段新聞影片。

()進行訪談並同時側錄。

()事後將訪談內容逐字聽打整理。

 

深度訪談內容

本節內容將所有受訪者的回答整理後,以題號配合ABC的代號來顯示本題答案的全部完整內容(附錄二)

 

研究結果

第一節 新聞字幕之現況

一、綜合受訪者敘述發現,目前台灣有線電視新聞除了live的現場連線之外,普遍皆將新聞影片中受訪者的話以加上字幕的方式呈現,此一現象遍及各新聞台以及各整點新聞。

二 、研究發現,目前各新聞台上字幕的人員,依專業度分為文字採訪記者__編輯_專業聽打人員_工讀生等,並皆並未接受專業的新聞聽打訓練。

 

第二節 新聞字幕的障礙

綜合受訪者敘述,可以得知目前新聞影片加上字幕的障礙有:

一、時間緊迫下的重要性新聞。由於某些新聞有其重要性,在搶獨家或時間緊迫的壓力下,會在第一時間先播出,於第二次以後的播出時才加上字幕。

二、聽打人員的誤差。由於聽打人員不一定和現場採訪記者同一人,因此可能聽錯字或聽錯意思。

三、記者的誤差。記者聽錯受訪者的意思或上錯字幕。

四、觀眾的誤判。加上字幕後,閱聽人受限於更多的引導,或加強或減輕受訪者的意思,因此可能產生對新聞的誤判。

五、閱聽人對新聞即時性的觀感。上了字幕後會不會使閱聽人對新聞的即時性此一特點產生懷疑值得後續觀察。

 

第三節  新聞字幕的改進

檢視上字幕的時機與必要性。

提昇上字幕人員的專業度。以現場採訪本則新聞的記者負責為最佳,以減低誤差機率。

編輯台加強控制錯別字。

 

第五章  結論

研究摘要與發現

本研究試圖找出新聞影片的後製流程中,將受訪者的話加上字幕後對新聞本身是否有所影響。綜合前章文獻探討,新聞的產製過程,從一開始選定採訪主題、採訪對象、後製時擷取的受訪段落、新聞影片呈現的背景角度、形式,以及後製的字幕等種種過程,這樣重重過濾、篩選,擷取,替代說明等,其實就是一個不斷重複行使守門人理論的過程。

 

從深度訪談的結果可得知,新聞從業人員本身,對於在新聞影片中,將受訪者的話加上字幕此一作法,並不全然認同,而是傾向視需要而為的,是站在替閱聽人設想的出發點前進而為,為幫助閱聽人更加理解新聞內容而為,並非現今呈現凡有受訪者必上字幕的現象,似有新聞工作者的再度篩選與代替解讀的疑慮。

 

綜合以上研究發現,新聞影片中的字幕使閱聽人對新聞的判斷影響程度,也就是是否限制或導引閱聽人的判斷線索值得觀察,而此項作法,更恐將是台灣有線電視新聞台,近年來限縮新聞中立客觀的一項新證據。

 

第二節  研究限制及未來建議

本研究在經濟、人力及時間的限制上,即便花費許多心思,仍不可能將每天每台每個整點新聞側錄,以便觀察追究其中的障礙部份,例如錯別字或取代說明、替代解讀的程度究竟如何,以及針對每一台做詳細比較,因此,僅選取每日處在新聞工作線上的從業人員進行深度訪談,藉由他們的經驗及見解,梳理清楚研究脈落。

 

其次,本研究最擔心的是上字幕後閱聽人究竟對新聞的判斷有何程度影響,由於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未及閱聽人,這部份並未獲得答案。

 

新聞內容日日更新,傳播科技日新月異,從網路與手機上網直播等新媒體全面改革傳播媒體傳統的單向觀念後,電視新聞的自我限縮是否仍能位居媒體龍頭的優勢,能位居多久,這些都是在本研究中難以得知,卻是十分值得後續觀察。

 

參考文獻

本國部份

文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東華書局。

江茂山,2005。《電視新聞播報鏡面呈現型式之研究》。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民,2000。《辭源》。增修台八版,頁756、頁2275

李茂正,1997。《當代新聞學》。台北:正中書局。

徐佳士(1984大眾傳播理論。台北:正中書局。

陳定邦(1995《電視字卡呈現型式對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空大教學節目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新生,1993。《電視與新聞(下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游梓翔、吳韻儀,1994。人類傳播史。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萬文龍,2004。《生活科技教育月刊》三十七卷 第四期

新聞局,1999。《廣播電視白板書》。

劉立行、沈文英,2001。《視覺傳播》。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蘇芳瑩,2000。由報紙內容分析家庭概念之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章富、陳雯琪(2001)。〈數位時代電視節目製作與企劃新趨勢〉,《藝術學報》,69:119-128

 

外國部份

Ashcraft, M. H.1993. Human memory and cognition,2ed..New Yark: Hamper Collings College Publishers.

Broadbent D. E.1956. ”Successive reponses to simultaneous stimuli”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8, 145-152.

 

附錄一

訪談問題

說明電視字幕在台灣的起源及發展

策略方面:

()問:貴媒體如何進行新聞影片後製?目前的過程與具體作法有哪些?

請詳述新聞的製程

()問:請詳述後製字幕的製程

()問:新聞影片後製的製程

()問:一般的新聞?

()問:貴媒體在新聞影片後製過程中,曾經遭遇哪些障礙?

()問:貴媒體在新聞影片後製字幕的經驗中,您認為有沒有需要改進的機制或環境?

()問:受訪者對該媒體新聞部門新聞影片後製字幕之綜合敘述與補充。

三、作法方面:

()問:新聞影片為什麼要加字幕?加不加字幕的決定因素有哪些?由誰決定?由誰後製?

()問:時間算不算呢?

()問:上字幕者的條件與年資為何?

()問:有沒有新聞部的工讀生經常會做這件事嗎?

()問:有沒有針對「上字幕」進行訓練?

(包括記者、編輯、聽打人員、工讀生等。)

()問:所以新聞後製字幕的流程中,除了文字記者跟編輯以外,唯一對新聞內容比較沒有訓練的就是聽打人員?這句話成立嗎?

()問:如何加字幕?如何將「話」轉成為「字」?

()問:遇到情緒性的字眼或語助詞如何處理?

()遇到受訪者吞吞吐吐或話語中斷情形時,如何處理字幕呈現方式?

()有沒有出現過字幕以成語或整理後的文字去「取代」或「增刪」受訪者的話?

什麼情況下會出現這種情況,這麼做的原因為何?

(十一)問:錯誤情況與矯正措施為何?

四、特定受訪者加問:

 

附錄二:

受訪者ABC回答整理後如下:

A:就電視新聞字幕部分來說,早期的電視新聞是鄉音很重,或是台語、方言才需要上字幕,發展到後期,所有的口白都上了字幕,不僅如此,在一些專題的新聞節目也都在記者旁白的部份也設計了口白字幕。

 

新聞的大約流程是先從調度記者做採訪_拍好畫面之後回來做剪接_同時文字記者寫稿_攝影記者根據文字的內容來剪輯,此時把記者覺得可以用的口白穿插進去_寫出新聞之後由各組的長官來審稿_長官可以增修或改寫新聞部份_做完一條sot新聞稿之後交給編輯台_那由編輯台的製作人來決定編輯的順序。

記者要先聽字幕把它寫出來。

 

新聞影片礙於搶時間播出,因此不太會做後製,目前的作法頂多上字幕。儘量在短時間內完成,沒有多餘時間讓障礙發生。一般的一則新聞中口白的部分還是由文字記者來負責。也因為時間緊迫,沒有太多機會校稿,因此字幕容易出現錯別字。錯別字儘量在當下就把字幕下下來,第二次播出時改正。

 

新聞在播出時間很趕的狀況之下,記者會把新聞先做出來,把新聞先播出為第一考量,在新聞台播出第二次的情況下可能才上字幕。不過現在幾乎每則新聞都會加上字幕了。

 

上字幕的人員中,文字記者就是看各個媒體的定位跟需求而招考進來的人員,並沒有針對字幕加以訓練或上課。第一次操作時會有同事協助告知電腦指令。至於額外的訓練是沒有的。

 

通常語氣中的「嗯嗯啊啊」這種語助詞是可以忽略的,或是語助詞如「是啊」、「對啊」,這個「啊」是可以忽略的。情緒性的字眼若跟新聞無關則不會採用。如果太囉唆了,在可允許的情況下,拍攝訪問時會請受訪者重講一遍較完整的。用成語替代可能是因受訪者太過囉唆,用成語或一些簡短的字眼可以取代,就會這樣作,播出時,影片還是維持受訪者比較囉嗦的說法,但在口白字幕呈現上就會出現取代的情況,會在不違背原意的情況下。

 

B:新聞專題設計口白字幕是塑造一種加重專題的重要性,才做這樣的設計,可是發展到現在,不論是任何新聞,都設計了口白字幕。那這樣的發展一方面是觀眾的要求,一方面也加重了記者的負擔,有好有壞,可能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一般來說新聞的製程是先從調度記者做採訪_拍好畫面之後回來做剪接_同時文字記者寫稿_攝影記者根據文字的內容來剪輯,此時把記者覺得可以用的口白穿插進去_寫出新聞之後由各組的長官來審稿_長官可以增修或改寫新聞部份_做完一條sot新聞稿之後交給編輯台_那由編輯台的製作人來決定編輯的順序。

 

新聞影片很少做後製,大概就是剪接和上字幕。字幕通常由文字記者聽打,如果記者必須立刻進行下一個採訪,沒時間進行聽打,便由新聞部的工讀生聽打。通常現場的障礙會即刻排除,以播出為首要目標。

 

文字記者上口白的方式不是逐字逐句,而是他覺得大意是什麼就大概上上去了。其實有時候是投機取巧的方式,其實有時候比較中肯的是逐字逐句上口白字幕,是比較能符合受訪者的原意,這樣也不會讓觀眾誤會。除非是獨家影片要立刻搶先播出,否則現在幾乎每則新聞都會上字幕,但是並沒有專業的上字幕訓練。

 

除了文字記者,工讀生或編輯助理也有機會幫忙上字幕,其條件就是看招考時的條件,如大眾傳播科系優先等,並沒有年資的限制。每天新聞的狀況都不同,有時候不需要工讀生或助理編輯幫忙,有時候需要,但無論誰上字幕,若有不會者,第一次操作時會告知。

 

字幕應該要逐字逐句去打出來,而不是話的大意。若是很重要的話,其中卻有口頭禪或爆粗口會用消音的方式去處理;情緒的高亢或低落無法增修,只能決定要或不要。基本上大部分比較盡責的編輯台都希望逐字逐句的進行。至於增刪,就是括號裡面的完整,這是必要的,因為有的是口語講話並沒有很完整,或者是剛剛他講的東西我們並沒有採用,我們採用後半段比較重要的部份,那可能就需要括號,因為可能有些東西前面已經說過了,後半段並沒有重複這個主詞,所以記者就會採用括號來輔助說明說他的主詞是什麼。

 

錯誤的情況有,第一個就是聽擰了受訪者的意思,也就是文字記者本身就誤會了受訪者的意思,或者文字記者斷章取義。受訪者講的可能是整個社會的整體現象,不是針對個案,但在不可能採用全部的長篇大論之下,去撿選的那段若正好是個案的例子,閱聽人並不知道原文,只聽到個案,容易誤解成受訪者針對個案來陳述或攻擊,會左右或扭曲了閱聽人對此新聞的了解,這也是媒體容易局部放大的詬病之處。因此,在選取新聞影片時就必須十分謹慎。

 

C:中天新聞目前是從主播的稿頭、記者的os口白的部份,都全部上了字幕,然後才在新聞影片上字幕的。由於中天早期是香港媒體,總部在香港,當時為了讓聽不懂華語的香港人或香港洋人看得懂新聞,所以加了字幕,為了統一作業,當時中天不論在何處播出,都統一上了字幕。後來辜家和信集團買了中天,把總部搬到台灣(1997),香港總部裁撤,一時間還是沿襲過去的做法。

 

目前新聞台的作法有兩種,一種就是直接在副控會有一個上字幕的人員,用電腦化的上字系統,把記者寫的口白字幕上在螢幕上,那另外一種是現場live的部份,有的電視台資金比較充足的,他會請現場聽打的人員來聽打,這聽打是很快速的反映出口白的部份,這個東西比較放在一些重大的節目,例如總統咨文或者院長在立法院第一次施政報告等,電視台判斷這樣的講話內容非常重要而必須要立即翻譯或上口白的話,就會花一筆錢請可以聽打的人員來做這個事。

 

因為臨時聽打受限於專有名詞、同音字,所以常常會出現一些錯誤,可是基本上觀眾可以立即在第一時間知道大部分的談話。這些從外面請來的專業聽打人員,聽跟打的速度都非常的快,相對的收費也很高。

 

通常都是新聞節目或專題才會做後製,可能會做例如壓縮,像是7:9,或是12:9的那個像電影的效果,然後再上字幕。若是30分鐘或一小時的新聞專題或節目,有些是記者會先寫,另一種情況是全部剪接好之後,再發包出去聽打,會寫成字幕稿,那時候再由剪接或由字幕人員來上,直接上在影片上,所以會有毛片。毛片就是沒有字幕的一段30分鐘或是60分鐘的節目,以及一個上好字幕的播出版,這有兩種作法。

 

一般即時新聞會上字幕的原因,首先是新聞的重要性,能讓觀眾希望在第一時間了解最多的重要性,而此重要性與否就由該媒體的製作人或長官來決定,其次就是因為鄉音或方言的因素而上字幕。不過現在普遍每則新聞大該都會上。

字幕的錯別字特別多而且愈來愈多,一方面是因為編輯的素質一直在降落,那一方面是文字記者不夠用心。未來在新聞播出的系統完全電腦化的狀況之下,恐怕新聞字幕第一次撰寫的人,人員的素質要提升很多,因為以後的電視播出系統完全自動化,以後第一次電腦出現的字幕成為以後不斷重複播出的版本,所以第一個版本如果錯誤的話,可能以後每個版本都會跟著錯。

 

需要聽打人員通常是比較重要的新聞,所以媒體願意花錢請專業的人員進行,這至少兩三年以上資歷。除非是記者來不及,要趕快再出去採訪或連線,才會由編輯或助理編輯把帶子拿去聽順便把口白部分上字幕。但不管是記者、編輯或工讀生打這個字幕,最後都必須經過主編審稿。

 

其中,外面的聽打人員在自己本身的公司就有進行訓練。通常上字幕文字記者是第一步,編輯臺審稿的部份是第二步,那另外副控的電腦操作人員,我們稱為「上」字幕的人員(非打字幕的人),這是第三個步驟。也就是「寫__上」,這是所謂上字幕的流程。

 

文字記者就是上字幕必須要有指令,他們所受的訓練就是跟他講寫稿需要哪些指令,那他就要學上字幕的指令是什麼,例如一行不能超過幾個字等,而編輯臺也要知道這些指令。

 

字幕「上」的部份必須要配合時間,必須要上到受訪者剛好講到這句話的時間,不能上得太快或太慢,這都造成閱聽的障礙。

 

並沒有專門的課程硬性規定誰去上,但在工作進行的時候都有人去告訴他們指令是什麼,速度是什麼,上的節奏是什麼,都會有資深人員跟他們講。這就不是專門開課去做訓練,而是在工作當中等於是「邊錯邊學」。例如通常會到播出的時候才知道口白字幕寫的是大意,有時候如果字幕實在太過「濃縮」了,這時候編輯要負責告訴記者的長官說這條新聞的口白字幕要重修,那長官就會把帶子拿回去要記者重聽口白重上字幕。

 

事實上,觀眾應該從受訪者的聲音情緒,眼神的閃爍去判定受訪者講的話其真實度。如果觀眾的注意力都跑到口白字幕上面,卻忽略了去觀察受訪者本身的態度或者聲音情緒及眼神,也就忽略了受訪者講話內容的可信度。因此,上了字幕後可能會造成觀眾懶惰。

 

儘量不要增刪或取代,若不重要乾脆整段不採用,若很重要,則用剪接的方式,不過這樣處理比較少,因為容易造成斷章取義的效果。

 

錯別字可以立刻矯正,可是斷章取義或者引導至某個報導方向,或局部放大等,這些矯正情形的部份,我覺得現在的媒體都有預設立場,所以常常會默許這樣的情形,甚至樂見,而且這樣的情形愈來愈嚴重,基本上正統新聞學是不允許的,可是很可惜現今的媒體漸漸往這樣去發展。真正矯正的情況只發生在錯誤,例如我講A,寫成B,那就去矯正,可是若為扭曲或暗示,這種情況其實我覺得媒體高層也在默許當中。

 

字幕能夠左右觀眾情緒上的是有可能的,比如說一些很情緒的字眼,觀眾會立即接受,這是有字幕的情況之下。比如以前有人打架,有人互嗆,有的觀眾聽不懂他們講什麼,可是現在有了字幕後是馬上理解,馬上就有情緒,這個是有了字幕以後會發生的,新聞的製作角度與觀眾本身的直接反應很有關,而字幕是輔助這種觀眾的直接反應更立即的爆發。

 

觀眾的習慣被建立後,以前看新聞用耳朵注意聽,專注的聽甚至還會觀察到受訪者的表情,從表情的部份,語氣的部份可以去觀察到受訪者講這段話的真實性或者可信度,可是現在習慣上了口白字幕後,觀眾會把注意力放在文字的部份,忽略了受訪者的表情或者是語氣,去做新聞的判斷。

 

另一方面是記者在聽口白的時候就已經聽錯了,導致觀眾也誤會了意思,這一點是比較嚴重的。

 

表附錄

2_1大眾媒體的演進

資料來源:(游梓翔、吳韻儀,民83)。人類傳播史。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2_1各學者所提出的大眾傳播的功能

資料來源:(蘇芳瑩,2000)。由報紙內容分析家庭概念之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