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批判主義哲學觀點看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

楊惠萍

屏科大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摘要

「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是相應於二十世紀科技文明而崛起的一種社會思潮,所質疑的是在社會既存現實背後的合理性與其生成的歷史脈絡。而多元入學方案主要建構在「多元智慧」及「把每個學生帶上來」的理念上,目標是「學生學習多元化」、「教學正常化」及「紓解升學壓力」。但實行以來也引發諸多問題,本文嘗試以批判理論的觀點對多元入學方案提出批判,其中包括:1.設計理念理想太高,未顧及實際面;2. 以基測成績為主要入學標準;3. 多元入學方式複雜,造成學生家長困擾;4. 升學壓力和考試有增無減;5. 影響正常教學的實施;6. 阻礙社會階級流動。再進一步提出相關之建議,希望透過對事實或現實的批判或否定,達到多元入學方案之解放與重建。

關鍵詞: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批判主義、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批判

壹、 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

一、   前言

近年來台灣邁入多元、民主、開放的社會,教育改革的呼聲風起雲湧。在行政院「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提出教育鬆綁、帶好每個學生、暢通升學管道、提升教育品質、建立終身學習社會做為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針。其中「帶好每位學生」及「暢通升學管道」等方針,便是在建議政府推動多元入學制度。但實行以來也產生許多負面的影響,其中包括:

1.學校教育目標受到扭曲。

2.「一試定終身」的升學方式。

3.考試與教學都過份強調制式答案,考試領導教學、學生失去創造力。

4.明星高中與大學科系的排行,使學生難以適性選校系,校系難以適材選學生。

5.無專責辦理機構試務經驗無法傳承等。

多元入學方案的實施,其目的是希望能改變聯考時代智育掛帥的情況,學校教學正常化,並使得招生多元化,提供學生更多突顯個人特質的機會,可以適性選擇升學管道。

二、   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之演進

(一)        83年 民間四一○ 教改運動萬人大遊行,提出教育改革的呼聲。

(二)        84年 全國第七次教育會議彙編「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 開創美好高中職教育遠景, 規劃發展方向,其主軸為「紓解升學壓力」、「教育自由化」。

(三)        85年 「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有關高級中等教育入學制度改革方面,論及教育改革的背景及教育改革理念, 並做綜合性建議。

(四)        87年 「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第三部份中,揭示未來後期中等教育各類機構應彈性建構多元入學管道。

(五)        87「教育改革行動方案」中提出高中職入學制度改革-- 暢通升學管道(行政院八十七年五月二十九日, 台八十七教字第二六六九八號函核定)

(六)        90年 「二○ ○ 一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 ─ 新思考、新行動、新願景」, 此大會結論暨建議提出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未來努力方向: 教育體制改革、暢通升學管道、改進教育內容。

(七)        90年 全面實施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及高級職業學校多元入學方案。

三、   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介紹

(一)        多元入學基本精神

1.    多元智慧:藉由多元入學方案,促使國中教學正常化,發展學生多元性向。

2.    多元選擇:高中高職自行選擇多元招生方式,國中學生主動選擇入學方式。

3.    多元特色:藉由多元入學方案,促使高中高職發展多元特色。

 

(二)        多元入學管道

入學管道

申請入學

甄選入學

登記分發入學

特色

提供對有特色之學校或科別具有興趣之學生就近入學鄰近高中高職或直升入學。

提供具有特別性向或才能之各類學生入學。

提供學生依其國中基測分數及志願分發入學。

辦理時間

第一次基測後

第一次基測後

第二次基測後

申請成績計算

1.        第一次基測成績。

2.        另得選擇一科或二科加權計分。

3.        基測之寫作測驗分數,作為報名資格條件或加分條件。

4.        採學生在校成績(限直升入學)、日常生活表現或特殊事蹟等。

1.第一次基測成績,其權重不得逾甄選總分之百分之五十。

2.配合招生之科、班性質參採學生在校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表現、日常生活表現或其他才能等。

以二次基測成績擇優(電腦自動選擇)錄取參加,不得另行加權計分。

辦理方式

採書面審查方式,各招生學校不再另辦任何形式之測驗。

除書面審查外,各招生學校可另舉行實驗、口試、小論文、實作、表演或術科測驗等。

由統一登記分發中心辦理統一分發作業。

辦理限制

1.不得跨區(15區)

2. 申請校數如下:
(1)
可以向一所高中提出。
(2)
可以向一所高職提出。
(3)
可以同時向一所高中及一所高職提出。

1.得跨區報名

2.五專甄選入學:學生得同時向北、中、南區聯合甄選委員會報名,但放榜後僅能擇一報到。

3.高中高職甄選入學:學生應就單一學校或跨區聯合甄選委員會擇一報名。

1.    參加登記分發入學,選填高中高職志願時,應以報名參加國中基測時所選填的登記分發區為依據。如有參加第2次國中基測者,則應以第2次報名時所選填的高中高職登記分發區為依據。

2.    高中職、五專可混合選擇。

(三)       多元入學招生管道流程圖

壹、 批判主義

一、   起源及時代背景

批判理論起源於1920年代初期,在德國法蘭克福所成立的社會研究所,它是由霍克海默及幾位德國年輕人共同策畫成立,這個研究所以瞭解社會生活之整體為目標,從經濟基礎到各種制度乃至於思想觀念,並且避免與現實政治發生關連。在名義上及行政上這個研究所係隸屬法蘭克福大學,因此習稱為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法蘭克福學派」之名亦是由此而得的。他們則自稱其立場為「社會批判理論」或「批判理論」。

二、   批判理論概述

「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是相應於二十世紀科技文明而崛起的一種社會思潮,採用批判的觀點來看社會現象。批判理論的出現,使社會科學的研究,逐漸由傳統的「實證論」研究典範,轉向新的研究典範建立。

批判理論所承襲的思想傳統主要來自黑格爾的辯證觀、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與意識型態批判以及弗格伊德的心理分析。但是其思想淵源是多方面的,對任何一方都採取批判的態度,從未全盤接受任何一個思想來源。批判理論者相信,經過自我反省後所得的知識是融合自主性與責任的知識,除自我反省外,「解放」與「重建」,也是批判理論的重要概念。解放的目的是為了拯救人類理性,使免於受任何一種興趣所侷限,而導致偏見。而在與傳統理論的比較上,批判典範所質疑的是在社會既存現實背後的合理性與其生成的歷史脈絡,更重要的是,批判理論的主旨「不在於解釋世界,而在於改變世界」。

批判教育學不同於傳統學校教育以教師為中心,而主張在對話溝通過程中,師生共同探究、建構認知、彼此教導,傳統的「學生」和「教師」轉變為「同時身為教師的學生」和「同時身為學生的教師」(陳得文,2006145)。批判理論在教育上的應用重視溝通、知識引導的興趣、培養成熟的人,以及善於利用大眾傳播媒體達成教育目的。

三、   傳統理論與批判理論

傳統理論是為研究某一種經驗現象之所得,其目的在於精確地描述、說明及預測該現象。而批判理論主要是一種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希望透過對事實或現實的批判或否定,來喚醒或轉變群眾意識,達到改革社會現狀,邁向合理的社會秩序。要批判社會現象必須要先分析與了解,固批判理論與傳統理論並不是一種對立的關係。兩者之比較如下:

    傳統理論

    順從現況,做為發展的起點

    理論做為建構知識的基礎

    標榜客觀主義,卻導致了理論與現實的切割

    強調實證主義與現象學的重要

 

    批判理論

    對現況的事實持批判的態度

    知識用於社會的解放

    把理論、實際、研究與應用結合起來

    以辨證哲學與政治經濟學為基礎

 

四、批判理論的三角點:辨證---批判---否定

在批判理論中辨證、批判與否定三個概念交互運用,辨證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否定的過程,所以辨證的思考方式也就是一種否定性的思考方式(Negative Thinking)。如果應用到社會政治現象,就是透過不斷的批判、否定,而使社會現實朝合理的方向轉變。

壹、 多元入學方案的批判

一、 設計理念理想太高,未顧及實際面

多元入學設計原希望學校能發展特色,學生能發展多元能力,以國中在校成績(或作為門檻)和各項能力表現(如社團、服務、領導才能、特別才能等),作為推薦甄選和申請入學的參考依據,讓國中教育能教學正常化,教師有專業自主依理念施教,家長能協助孩子選擇適性教育,學生都能「選其所愛,愛其所選」。但是台灣多元的入學方式,各管道多沒有明確的定位,一個學生可能為了進入所謂的『明星學校』,都會嘗試各個管道,結果造成多次入學、多次挫折、多次花錢,弊多於利,故被批評為「多錢入學方式」。

二、 以基測成績為主要入學標準

多元入學設計之初,是想改變過往以聯考做為入學分發的唯一依據,而把基測只當作國中學生學力的一個門檻,再採計其他多元能力的評量,做為入學標準。因此基本學力測驗早期發展的目標是用以了解國中畢業的同學是否達到應有的學力水準,它應屬「效標參照評量」,但是在實際申請入學方案中,在校成績及其他加分指標所佔入學分數非常小的比例。以建中為例,去年建中簡章裡要求五科量尺分數總分達二五分即可申請(五科加作文滿分三一二分),但申請入學的學生基測,成績多有二八分;建中校長吳武雄表示,百分之九十幾還是以基測成績高低決定。雖然方案設計之原始理念是想要追求多元的企圖,卻抵擋不了社會對追求公平的壓力。因此基本學力測驗就被當作具有篩選功能的「常模參照評量」使用。基本學力測驗是高中職多元入學的主要依據和關鍵,仍受到大環境「升學主義」的影響,可以說是「一種考試,多管道入學」,與多元入學的精神相互違背。

三、 多元入學方式複雜,造成學生家長困擾

多元入學方案入學管道有申請入學、甄選入學、登記分發入學三種方式。每種入學方式辦理時間不同且各有其條件規定。造成學校行政工作比之前聯考制度之負荷增加。且其繁雜的實施模式,更造成家長及學生的混亂,徒增家長及學生的壓力。

 

四、 升學壓力和考試有增無減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第一、二項目標是「紓解國中學生升學壓力,多元評量學生學習成就,使學生適性發展,以培育五育並重之國民」,以及「重視學生之學習歷程,顧及學生之性向及興趣,以激勵學生之向學動機」。但是教改十年,也是補習班急速成長的十年。補習班從四三八七家成長至一七四二四家,成長幅度四倍。在台灣文憑、升學主義掛帥之下,考試競爭壓力似乎有增無減,不但扭曲了多元入學的本意,也可能擴大城鄉差距與貧富差異所帶來的教育機會不均。

五、 影響正常教學的實施

推甄和申請入學時間都在六月間辦理,當推甄和申請確定升學之後,因不需考試,反而終止了所有的學習,造成了國中與高中間學習的空窗期,等到上了高中、高職、五專時才發現許多該學的未學,增加高級中等學校階段教學的困難,也降低教學的品質。

六、 阻礙社會階級流動

從社會階級的變化的角度來看,學校教育具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能,即是促進社會階級流動的可能。十年教改以前,台灣的教育有很強的社會流動力量,窮人家或低教育程度家庭的小孩,只要能維持基本生活,本身夠聰明或讀書夠認真,雖然還是不利,但是相對起來,比現在可以得到較公平的機會,藉由學校教育這個管道,來和富人或教育程度高的家庭出身的小孩競爭。然而多元入學制度的設計造成許多低社經背景的小孩,無法和高社經背景的小孩競爭,最明顯的現象如基本學力測驗之英文科成績呈現極化的雙峰現象,家庭經濟較佳的家長從小就將孩子送到補習班,而較貧窮家庭的孩子一開始就輸在起跑點上,造成了考試成績呈現兩極化的現象,且差距更在逐年擴大當中。教改造成孩子能力更極端化的落差,教育本應是縮小社經差距,但為何成為深化社會階級的推手?

貳、 高中職多元入學的改進

一、 建立正確多元入學教育理念

依據哈佛大學迦納博士所提之多元智慧理論,每位學生都具有不同的智慧。在多元化的社會中,多元入學應肯定學生的多元才能,教育應提供學生多元智慧的發展機會和空間,因此在制度實施上,在多元智慧發展上,教育應與生活相結合,並重視統整的生活經驗和帶得走能力的培養,

二、 建立多元與客觀評量工具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原本只用來作為能力檢測的門檻,其用意旨在了解國中生基本學力達成的情形。而今,卻用來作為分發入學的主要依據,甚至惟一依據,不但不符當初的原意,更是一種換湯不換藥的分發形式。基本學力測驗應設計為「效標參照」的資格考試,測量學生基礎、核心、重要的能力,題目以簡易為要,以減輕學生考試和升學壓力,讓學生有快樂學習和成長的空間。

三、 建立優質高中和發展特色

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的目的在建立學生均可就近升學的學區制,與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之選才理念不同。故就政策發展而言,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之特色應為融合學區制的精神,重建入學新制度,朝向學校社區化的方向發展。

參、 結語

行政院青輔會調查結果指出,現代青少年最關心的議題竟然是「不補習」,學習不是只有課本的知識,知識也不等於孩子的學習,社會要多聽聽孩子的聲音,讓孩子在生活中多元學習,找到自己的舞台,才能發光、發熱。多元入學制度的設計是為了紓解國中學生升學壓力,使學生適性發展;顧及學生之性向及興趣,以激勵學生之向學動機。然而實施至今學生的升學壓力不減反增,顯見此制度確有其需修正之處。教育是百年樹人大業,教育改革更是影響深遠的工作,惟有不斷的修正及堅持到底的決心,教育才能在實驗和改革中走出希望與成功之路,孩子也才會有快樂的學習和明天。

參考文獻

中等教育司。了解高中及高職多元入學方案。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399

李雪莉(民97)。我不想上學 教改戰場下的百萬孩子兵。天下雜誌395期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34456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85)。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

教育部(民97)。97年國中畢業生多元進路宣導手冊。台北市

陳國偉(民92)。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方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高雄市。

湯志民。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之檢討與改進。http://www3.nccu.edu.tw/~tangcm/entrance_college.pdf

黃瑞棋(民85)。批判社會學。台北:東大出版。

蔡進雄(民96)。批判領導對學校領導的啟示。研習資訊24-2121-125

回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