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及個人特質

與台灣都會區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研究

 

The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n Internet Usag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Metropolitans of Taiwan.

 李芝熒 董旭英**

李芝熒Chih-Ying Li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董旭英Yuk-Ying Tung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本文通訊作者-E-mailyytung@mail.ncku.edu.tw

 

人際關係及個人特質與台灣都會區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一)人際關係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二)外控人格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三)自我韌性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四)憂鬱情緒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五)人際關係、外控人格、自我韌性、憂鬱情緒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關聯性之彼此影響。研究對象為台灣北、中、南都會地區之國中生,採分層隨機抽樣,抽取六所國中共937名學生,將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之巢式迴歸模型技術等統計方法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1)除了親子關係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具有顯著的影響,同儕關係、外控人格、自我韌性、憂鬱情緒等因素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不具相關性;(2)同時考量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外控人格、自我韌性、及憂鬱情緒等變項,只有親子關係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具有關聯性,同儕關係、外控人格、自我韌性及憂鬱情緒等因素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並無關聯;(3)進一步探討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外控人格、自我韌性及憂鬱情緒與不同性別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相關性時,結果顯示親子關係同時對國中男、女生皆有顯著的負向效應;而同儕關係僅對國中女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外控人格對國中男生網路使用行為有顯著的負向效應,對女生則為顯著的正向效應,顯示影響國中男、女生網路使用行為之因素也有所差異。最後,依此實證結果,本研究對家庭、學校與未來研究提供相關建議,以茲參考。

關鍵詞:人際關係、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外控人格、自我韌性、憂鬱情緒、網路使用行為

 

The Effect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n Internet Usag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Metropolitans of Taiwan.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internet usag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xternal control and internet usag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go-resilience and internet usag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d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ve mood and internet usag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the link betwe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external control, ego-resilience, depressive mood and internet usag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ample in this study consisted of 937 students from 6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he metropolitans of Taiwan. In this study, statistical analyses includ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nested regression model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a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has effect on internet usag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ut peer relationship, external control, ego-resilience and depressive mood do not; bwhen controlling  the effect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eer relationship, external control, ego-resilience, depressive mood at the same time, only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has relationship with internet usag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cwhen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impacts of gander, the results found that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has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male and female. However, peer relationship only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female; external control has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male while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female.  These findings showe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fluenc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n internet usag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cross gander.

Finally, suggestions for parents, teachers, and further researches are provid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this study.

 

Keyword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parent-child relationshippeer relationshipexternal controlego-resiliencedepressive moodInternet usage

 

一、研究背景

青少年對網路的高度使用及日漸依賴網路的習慣,使其看待自我與現實世界的方式也隨之改變。虛擬生活的來臨會對人們自我認同及人際關係產生重大影響,使用者的各項特質影響個人的使用行為(McKennaBargh, 2000)。網路社會的來臨,不只帶來資訊傳遞的迅速及便利,也改變我們與他人的互動方式,透過網路可以發展親密的人際關係,也可以與他人連繫感情。在青少年時期,同儕成為青少年的第二個重要他人,生活範圍正由家庭逐漸的向外擴散,由於網路的發展與普及化,青少年可以依個人喜好結交朋友,只要一上BBS、聊天室、留言板等分享共同興趣與秘密,不必擔心受到取笑或父母師長的指責、免去心理上的孤單與寂寞,滿足青少年各種心理需求,降低在現實生活中的焦慮,在虛擬社群中找到自我認同(陳增穎,2000)。對使用者而言,網路情境不只是遊戲的場所,也提供了與他人互動的機會。而在現實生活中遭遇人際挫折的青少年,不僅將網路視為情緒的緩衝,更是解決人際困境的另類方式。透過電腦進行交談不似面對的透明化和步步為營,雙方可以不遵守一般交談規則,無論是在時間同步或不同步的情形下,加上使用化名,基於想要蒐集資料了解對方的情況,都會表現的比較坦白,可以感受到較高的親密感,進而提昇網路友誼(郭欣怡,1997;施香如,2001;嚴增虹,2002)。

青少年是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除了學習課業,對未來自我角色的認同與生涯方面的尋求是其重要發展任務,網路可以滿足他們對外在世界的好奇,快速擴展他們的生活領域,並藉由角色扮演提供他們實現自我、展現成就感的機會(施香如,2001)。網路的主動性、立即性、互動性與可提取訊息的近乎無窮性,突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自此,人際互動由面對面演變為人經由電腦互動或單向運作的結果。這種轉變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何種影響或衝擊,自然成為學者們及研究者所關心的焦點(郭欣怡,1997)。

科技網路建立的同時,人際網絡也隨之延伸。當人們在享受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時,人際關係的本質已經慢慢改變,原本需要建構在真實接觸中的人際關係已經受到挑戰。面對全球資訊網絡的變動,本研究主要想探索人際關係、外控人格、自我韌性以及憂鬱情緒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影響。以下首先回顧相關理論及有關文獻,從而擬定出具體的研究方向及目的。

 二、網路使用行為

網路使用行為是指網路使用者在網路空間中使用網路與其他個體互動的行為,包括:網路使用時間、上網頻率、接觸網路時間、上網地點、使用網路動機及網路上常使用的功能等。

(一)網際網路的特性

網路之所以成為現代人,特別是青少年相當依賴的傳播工具,是由於網路具有下列特性:1.匿名性:指使用者利用一個代號或化名代表自己出現在網路上,在網路世界中,使用者可以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重新建構自己的人際網絡。因此,使用者不必擔心在網路世界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到真實的生活,這種特性讓使用者感到安心,進而在網路上建構出新的友誼,­而且也讓人們能夠更自由地表達憤怒和挫折(Cooper Sportolari, 1997Reingold , 1993)。2.高隱私性:只需透過簡單的密碼與存取設定,使用網路便具有高隱私性,意即只有特定人士或族群可以閱讀設限的資訊。因此,使用者可以在網路上隨心所欲而不必在乎他人的眼光。3.高互動性:指的是使用者在網路上自行選擇所需訊息,並自由發表言論(戴怡君、董旭英,2002)。使用者可以自行在網路上讀取和傳送資料、發表意見與其他使用者交流互動。4.便利性:相較於其他傳統的傳播媒介,網路讓使用者可以迅速地傳播訊息,每位使用者都可以透過網路散佈各種資訊,可以隨時隨地搜尋或傳送資訊,也由於網路的便利性,讓人們可以更快速地和未能保持聯繫的人們溝通聯絡。5.無國界性:使用者可以自由決定使用網路的時間與空間,不受時空限制。透過無國界性,使用者可以隨時使用網路與其他人聯絡,網路形成虛擬的網路空間(cyberspace),延伸原本人際關係的範圍,讓使用者能夠超越地域的限制,也擴張其人際交往的管道。

    網路的上述特性,使青少年獲得許多的滿足,如經驗、情感的分享,生活資訊的取得,更可結交各式各樣的網友。也由於網路具有匿名、高隱私、高互動、便利及不受國界限制等特性,人們可以快速地透過網路滿足其親和需求,特別是在現實中感到寂寞的使用者,可以在網路世界宣洩秘密,以及內心深處的渴望,不但可以獲得同儕間的情感,更能擴大同儕間的共同話題,開闢新的交友管道促進人際關係。

(二)網路使用行為的類型

    Scealy , Phillips , & Stevenson2002綜合相關文獻,將網路使用類型歸納為下列各種類型:1.資訊搜尋:網路形成的龐大資料庫與提供便捷取得資訊的管道,讓使用者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在網路上搜尋自己需要的資訊。此外,使用者還能透過傳遞電子郵件、聊天室、討論區以及BBS等互動功能進行更深廣的資訊交流。2.溝通:網路可以拓展世界,讓足不出戶的人能夠與世界上的其他人或是眾多的資料庫互相連結。就擴展人際關係的特點而言,網路延伸了人際關係的範圍,使我們的人際關係可以超越地域的限制,也增加我們認識不同人種的可能性。換言之,網路的溝通及聯繫功能,帶來了訊息雙向交流的潛力,讓原本沒有機會相識、或是無法保持聯絡的人們,得以相互了解,維繫感情。3.娛樂:聊天交友與連線遊戲是青少年在網路上最常進行的娛樂活動,當人們心情不好時,可以跳脫現實環境的束縳,到網路空間抒發心裡的壓力;透過連線遊戲,人們可以暫時拋下真實身份扮演不同的角色,也許是令人嫉妒的美貌女子,或是人人景仰的萬人迷,總之,絕大部分是與現實狀況有所差異的角色。人們可以從角色扮演的過程尋求不一樣的身份認同,彌補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缺憾。

 三、人際關係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係

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是一種人與人相處的情況,人是社會的動物,無法離群索居,在人生的各階段中,不斷地與其他人發生相互的人際關係,並經由模仿、認同等社會化過程,個體會逐漸發展出基本的行為模式,並從中學習到與人相處的態度及技巧。張春興(1989)界定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交互關係;人際關係的和諧與否繫於個體待人處事的態度與能力。楊國樞(1984)主張人際關係是指人們相互交往中一些較持久的行為模式,在交往的過程中,人與人彼此構成對方的刺激,進而影響起對方的感受、想法與行為,而對方的行為又轉成為自己的社會性刺激,這種連續而互動的關係就稱為人際關係。而國外學者則認為「人際關係」,意指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影響的狀態,是一種社會影響的歷程,會藉由思想,感情,行為表現的交流,而產生的互動關係(Brammer, 1993Michael Argyle, 1996)。

人際關係在Maslow的需求層級中為第二層的社會承認與交換,因此網路行為有不少動機是為了滿足心中的與人互動需求。Maslow1970)主張人類有七種主要需求:生理需求(phys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與隸屬的需求(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s )、尊重需求(esteem needs)、自我實現需求(need for self actualization)、知識與理解的需求(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needs )、審美的需求(aesthetic needs)。青少年有歸屬和愛的需求,還有自尊的需求,希望自己有成就、能獨立自由,並渴望得到重視和尊重。在愛與隸屬的需求中,青少年渴望與別人有友誼關係,感覺自己是團體的一份子,並不是離群索居的。因此,當青少年在真實的人際關係中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尋求網路上的虛擬人際關係,以得到歸屬感。依據Maslow需求層次理論,上網活動可以滿足青少年下列需求:1.去除現實生活中所無法發現的匿名性,讓使用者可以感受到安全感,達到安全需求;2.人際交往、社會承認、歸屬感的需求;3.學習的需求、自我尊嚴重,以及4.自我實現的需求。

在家庭人際關係互動方面,由於社會快速發展,父母與青少年兩個不同世代在生活習慣、價值判斷、道德觀與責任感等方面存在著明顯差距,因此容易造成親子間的溝通不良。當溝通不佳,便會產生衝突與爭執,為了逃避因衝突與爭執所造成的壓力,青少年會轉而使用網路,藉此得到歸屬感與快感,忘卻與父母間的衝突。對青少年而言,同儕關係不但是青少年階段之重要任務,也對其發展具有重要功能,並影響其日後人際適應及社會能力之發展。同儕是青少年重要的社會資源之一,且同儕關係是青少年建立平等、相互關係,邁入社會的開始,對青少年往後的人際網路與社會適應具有重大的影響力。Dyson1997)認為網路提供了社群發展的必備條件-人的互動,在網路上,人們再也不會侷限於他們原始出身的社群,只要擁有共同的興趣或目標,就可以脫離時空的限制找到興趣相同的人。由於在網路世界中,人際互動具備了隨時參與的可能性及自我的選擇性與匿名性。且網路中的人際互動不像現實世界的人際關係,會對當事人造成自卑與壓力。因此,青少年在網路人際互動中快速且大量的認識網友,特別是現實生活無法滿足其交友與親密關係等社會性需求時,青少年自然會尋求網路建立進一步人際關係,以減輕青春期的角色混亂與衝突(翟本瑞,1999;施香如,2001)。相關研究也指出,在真實生活中人際關係較差者,由於缺乏與人溝通的技巧,因此無法順利與人溝通,故透過網路與他人進行互動的頻率較高(戴怡君、董旭英,2002;劉家儀,2001),而面對面情境人際關係較差者,較常利用虛擬的人際關係來彌補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不足的缺憾(朱美慧,2000;黃瓊慧,2000Morahan-Martin Schumacher, 2000)。

所以青少年在面對家庭與同儕人際關係不順暢時,比較會投入網路使用之虛擬世界,以彌補在真實世界的人際互動不足。

四、個人特質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係

(一)外控人格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

制握信念(Locus of control)源自J.B.Rotter1954年提出之社會學習論,認為制握信念係指個人對其行為與增強之關係以及生活的事件責任歸屬所持有的信念(Rotter,1966)。Rotter將制握信念區分為「內在制握」(internal control)與「外在制握」(external control),又稱為內控與外控。當個人相信行為發生之後所得到的增強,來自於機會、運氣等外在環境的力量,當個人不受此行為影響,稱為具有外控人格特質;反之,個人認為正負增強作用的產生是因為個人本身行為的結果,是個人能夠預測者,則稱為內控(蔡美雪,2006)。

人有接納、控制、情感等三種需求,人都希望被父母接納,並渴望得到支持(Schutz, 1973);然而,處於青春期的國中生,開始接觸到家庭以外的人、事、物,必須嘗試去面對自己可能不熟悉的情境,倘若本身的人格特質就比較傾向於外控人格,一旦遭遇到挫折,就會把一切的不順利都歸諸於命運的捉弄,若父母無法給予足夠的情感支持,會加重青少年的挫敗感,為了紓解挫折感,青少年就會轉而向虛擬的網路世界尋求支持。在愛與需求的隸屬中,青少年不但希望自己有成就,能得到他人的高度評價;也渴望與別人建立友誼,感覺自己也是團體中的一份子,並不是孤單的,希望能被他人接納。因此,當青少年在真實的人際關係中無法滿足時,就可能會尋求網路上的虛擬人際關係,以獲得歸屬感。

(二)自我韌性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

自我韌性(ego-resilience)理論係由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的學者Block1980)所提出,是指個體在改變的情境要求下,特別是遭遇挫折與壓力時,所採取的彈性而非僵硬的反應傾向。從相關研究中發現,自我韌性的兩端分別為「自我韌性(ego-resilience)」與「自我易碎性(ego-brittleness)」,前者有豐富的而機智的適應能力去改變情境或應付環境中的偶發事件,在環境要求的限制和推展自我的行為可能性之間可以取得平衡點,能夠彈性運用問題解決策略來解決自我與環境之間的衝突;而後者則是指個體擁有較少的適應彈性,無能力去應對情境的動態要求,當遭遇環境改變或處於壓力之下,會傾向持續固著亦或是瓦解崩潰,而且很難從創傷經驗中走出來(Block Block , 1980

(三)憂鬱情緒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

Cantwell & Baker1991)認為憂鬱情緒(Depressive Mood)係指一個人感到嚴重的心情低落,並伴隨著憂愁、悲傷、頹廢、消沉、食慾不振、失去精力、心理動作激進或遲緩、體重減輕、失眠等多種不愉快情緒綜合而成的情緒狀態,正常者與病態者都可能有此現象,只是輕重之分而已。而Lazarus1976)則認為憂鬱是一個人感到所處的情境是無助的,或是認為自己沒有價值,而且自認必須對問題負責的一種情形。Powell1983)提出憂鬱是一種複雜的感覺,包括無助的、低自尊心,並且內心時常覺得將有不吉利的事發生。綜合上述定義,本研究所指之「憂鬱情緒」的概念,是指個體感受到心理鬱悶,會有憂傷、頹廢、消沉等多種不愉快情緒綜合而成的心理狀態(張春興,1989)。

憂鬱和悲傷的情緒會使青少年變得自卑且自覺沒有價值,對什麼都缺乏興趣;而網路基於虛擬、即時互動、匿名等特性,使青少年得以從原有時間或空間的枷鎖獲得解脫,可以暫時忘卻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不良的痛苦。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正面臨著邁向成熟個體的過渡期,心中充滿壓力,想要追求自主性,不願受到父母的限制,不希望父母來督促或提醒他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在父母對兒女的期盼以及青少年想要獨立自主的衝突下,親子關係就隨時處於緊繃狀態,為了抒發這種精神壓力,青少年會投入虛擬的網路世界,希望透過網路虛擬、即時互動、匿名等特性,讓他們從壓力中獲得解脫。 

五、建構人際關係與個人特質對青少年網路使用之解釋模型

從上述的文獻回顧,發現青少年對於人際關係的需求,除了親密的需求性,還包括歸屬感與同儕團體認同的心理感受。而網路的匿名性、化名性、開放性等特性也正好給予青少年無盡的想像空間,加上青少年對網路技術的熟稔,讓青少年更容易透過使用網路以達到自我需求。同時,現實與網路中的人際關係兩者並非是互斥的,有更多的部分是相互影響的,因此網路同儕團體的影響力將可能展現在現實生活中的行為和思考方式等。所以,對青少年而言,現實與網路中的人際互動,都可以提供不同的社會支持,從與朋友或網友的聊天中,可以自行尋找需要的支持團體,並透過這些支持團體所提供不同功能性的回饋與支持,滿足其人際互動的需求。由於人格特質傾向外控人格者比較聽天由命,逆來順受,在面對複雜不清的人際關係時,更容易受到外在刺激的影響,而產生挫折感。而自我韌性高者在面對複雜不明朗的人際關係時,會表現出較高的能力、適應力及復原力,能夠以正面、積極的樂觀態度面對逆境,並且在社會環境中能夠自在生存,具有與他人互動的技巧;有憂鬱傾向的青少年在人際交往上會顯得非常退縮,親子關係不佳,也不願和同儕互動,由於容易發怒,常常顯得缺乏興趣,時間久了之後,同學、朋友會逐漸疏遠。綜上所述,目前尚無完整探討人際關係、外控人格、自我韌性及憂鬱情緒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希冀釐清上述因素間的關聯性,以填補過去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研究之不足。

六、研究方法

(一)分析架構與研究問題

    由文獻探討可得知,國中生的人際關係不佳時,會希望藉由使用網路獲得情感上的彌補並得到社會支持。因此,本研究想要探索當國中生的人格特質傾向於外控人格時,其人際關係的好壞是否會影響其網路使用行為的發生?當國中生具有高度的自我韌性時,其人際關係的好壞是否會影響其網路行為的使用?而國中生憂鬱情緒狀況究竟在人際關係與網路使用行為間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為釐清人際關係、外控人格、自我韌性、憂鬱情緒與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綜合上述各變項間之關係,本研究以人際關係為自變項,網路使用行為為依變項,並納入外控人格、自我韌性、憂鬱情緒等變項之效應,探討可能影響網路使用行為發生之關聯性。茲提出研究架構如圖1所示:

本研究希望回答的問題包括:1、國中生的人際關係與其網路使用行為的發生是否存在著相關性?2、分別考量外控人格、自我韌性、憂鬱情緒等效應後,人際關係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有何改變?3、同時考量外控人格、自我韌性、憂鬱情緒等效應後,人際關係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有何改變?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抽樣對象為台灣都會區國民中學學生,採分層叢集隨機抽樣方式。首先將台灣分為北中南三區,其中北區以台北市為主;中區以台中市為主,南區以高雄市為主,分別依學校所在地區之家庭社經地位高低各抽取一所學校,共計六所國中,再依據每所被抽取之學校的班級中,從一、二、三各年級隨機抽出兩個班級,共三十六個班級的學生作為施測對象。共計回收1020份問卷,有效問卷937份,其中男生462人(49.3%)、女生475人(50.7%);一年級334人(35.6%)、二年級328人(35.0%)、三年級275人(29.3%);北區247人(26.4%)、中區365人(38.9%)、南區325人(34.7%)。

 

(三)變項測量

1、依變項:網路使用時間

    本研究之依變項為國中生網路使用時間,主要參考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問卷」以及許明遠(2004)「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問卷」,並根據研究目的增編題目。以受試者平均每天上網時間為測量題目,依序為答「從來沒有」者給1分,「一小時以內」者給2分,「一小時以上,未滿二小時」者給3分,「二小時以上,未滿三小時」者給4分,「三小時以上,未滿四小時」者給5分,「四小時以上」者給6分,受試者的得分愈高,代表其使用網路時間的愈長。

2、自變項

1)人際關係

    本研究依據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問卷」以及許明遠(2004)「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問卷」作為參考,共有40題。可分為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茲分別列述如下:

    「親子關係」此變項的測量題目共計20,如我覺得家人都不了解我、和家人在一起,我會覺得很快樂、與父母談話時,我會談到心裡的感受或心情、父母親對我很關心,會問我的生活狀況、我常和家人發生爭吵等。依序為答「非常不符合」者給1分,「不符合」者給2分,「符合」者給3分,「非常符合」者給4分,受試者的得分愈高,代表親子間的互動愈佳。其內部一致性信度(Alpha)為.918

「同儕關係」此變項的測量題目共計20如班上選舉幹部時,我常被其他同學提名、同學常常欺負我、取笑我、我覺得沒有同學能了解我、與同學或朋友談話,讓我有一種歸屬感、我會與同學或朋友談談我的心情等。依序為答「非常不符合」者給1分,「不符合」者給2分,「符合」者給3分,「非常符合」者給4分,受試者的得分愈高,代表同儕間的互動愈佳 題如下,其內部一致性信度(Alpha)為.862

2)外控人格

本變項的測量工具,主要依據蔡美雪(2006)「青少年生活適應問卷」修改而成,此部分共8題,如我認為人生中許多不愉快的事,是因為運氣不好、有些事並不是我的錯,我卻經常受責怪、我覺得多數同學比我聰明,所以用功唸書是沒用的、我再怎麼努力,還是無法得到大家的肯定、我覺得有些人天生就是運氣好等。本量表針對外控敘述題項計分,故對內控敘述題進行轉碼。本量表為四點量表,答項為「非常符合」、「有點符合」、「有點不符合」、「非常不符合」等四者,計分方式最小值為1,最大值為4,分數愈高,代表人格特質愈傾向外控人格,其內部一致性信度(Alpha)為.752

3)自我韌性

    本變項的測量工具,主要依據郭芳君(2003)「自我韌性量表」修改而成,本量表共計9題,如老師要我回答問題,我能鎮靜地回答、不管到哪裡,我都會去觀察週遭的環境、我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滿了令我感興趣的事、我相信我有能力面對艱難的挑戰、遇到挫折,我會更激勵自己從失敗中掘取經驗等。依序為答「非常不符合」者給1分,「不符合」者給2分,「符合」者給3分,「非常符合」者給4分,得分愈高,代表其自我韌性程度愈高。其內部一致性信度(Alpha)為.783

4)憂鬱情緒

本變項的測量工具以董氏基金會(2004)「青少年憂鬱情緒量表」以受試者的得分來代表其憂鬱情緒,由20個測量題目所組成,我覺得現在比以前容易失去耐心我比平常更容易煩躁我想離開目前的生活環境我變得比以前容易生氣我心情變得很不好等。其反應項包括:「是」、「否」兩個選項。建構憂鬱情緒量表時,以上述20項目所取的平均值表示,其最小值為0,最大值為1,所得的值愈高,代表其憂鬱程度愈高,其內部一致性信度(Alpha)為.916

)研究工具與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自陳問卷調查方式蒐集資料。為了回答研究問題,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個人基本資料、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您的想法與性格、您的想法與個性、您的感覺與想法等。至於數據分析方面,本研究採用巢式迴歸模式分析(Nested Regression Analysis)檢視各自變項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分析過程中包含七個巢式迴歸模型,分別為:模型一先放入親子關係,分析其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的關聯;模型二僅放入同儕關係,分析其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的關聯;模型三同時放入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檢視兩者是否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有所影響;模型四加入外控人格,探討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影響是否有所改變;模型五加入自我韌性,探討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影響是否有所改變;模型六加入憂鬱情緒,探討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影響是否有所改變;最後,模型七同時加入外控人格、自我韌性與憂鬱情緒,探討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影響是否有所改變。

 

七、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節分別介紹研究分析所發現之結果並加以討論。從表一及表二可以暸解本研究所包含之各變項的數值分佈情形及平均值狀況。在此就依變項及各自變項加以說明。首先,就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而言,研究發現近九成的學生有曾經上網的經驗;有九成五的學生家中都有電腦;每天上網時間以「一小時以內」的人數最多,佔22.5%;在「每天上網次數」方面,以「一星期二到三次」的人數最多,佔36.7%;在「接觸網路時間」方面,以「四年以上」的人數最多,共523人,佔56.4%;有近九成的學生最常上網的地點是「家中」,其次為「網路咖啡廳」;而最常使用網路的動機,以「打發時間」最多,佔38.9%;其次為「功課需要」及「搜尋資料」;在網路上最常進行的活動方面,以「玩線上遊戲」的人數最多,佔44.9%;其次為「聊天交友」及「資料查詢」,由此可知國中生使用網路的目的主要以聊天交友、資料查詢以及使用E-mail為主。(見表一)

其次,在自變項方面,親子關係之平均數為2.73(最小值為1;最大值為4),意即就整體而言,受訪國中生的親子關係良好。同儕關係之平均數為2.89(最小值為1;最大值為4),意即就整體而言,受訪國中生的同儕關係良好。外控人格之平均數為2.43(最小值為1;最大值為4),結果顯示,平均說來國中生的人格特質較傾向於外控人格。自我韌性之平均數為2.59(最小值為1;最大值為4),整體而言國中生的自我韌性程度略為偏低。憂鬱情緒之平均數為0.34(最小值為0;最大值為1),意即平均而言國中生的憂鬱情緒偏低。(見表二)

 

由表三之相關分析結果看來,本研究之五個自變項中,親子關係(r =-.234)、外控人格(r =.082)與憂鬱情緒(r =.108)等變項皆與國中生使用網路時間之存在著統計上的顯著相關,意即國中生與父母的親子關係愈差,其使用網路的時間愈長;相反地,外控人格及憂鬱情緒與使用網路時間呈現正相關,意即國中生的人格特質愈傾向外控或憂鬱情緒愈高,使用網路時間愈長。而同儕關係與自我韌性變項與國中生使用網路時間之相關則未達統計上顯著水準,此部份留待後續再進行探討。然而,相關係數是假設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顯示出各變項之間的相關程度,故本研究進一步使用巢式迴歸分析方法,除了檢驗變項間之相關性,並同時檢驗變項間是否存有假性相關,以期得到更詳實的結果。

表四摘要各變項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相關性之迴歸模型分析結果。首先檢視親子關係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參考表四模型一)。結果顯示「親子關係」(B-.721p.001)對使用網路時間達統計上的顯著相關,代表國中生的親子關係愈差,其網路使用的時間愈長。相關研究發現由於社會快速發展,親子兩代在生活習慣、價值觀與道德感有著明顯差距,加上現今社會雙薪家庭增加,許多父母因工作忙碌,無暇陪伴孩子,與孩子的互動便大大縮減(賴正佩,2002)。因此易造成親子間的溝通不良,當親子間的溝通不佳,就會產生爭執與衝突,為了逃避因衝突所造成的心理壓力,因此國中生會藉由使用網路得到歸屬感與快感,忘卻與父母親的衝突與爭執。整個模式能夠解釋國中生網路使用時間5.5%之變異量。

其次,單獨探討同儕關係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參考表四模型二)。結果顯示「同儕關係」(B-.142p.05)對使用網路時間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相關研究發現,同儕關係與網路使用行為之間有相關性存在(韓佩凌,1998;黃紹烈,2000);但本研究結果顯示,單獨討論同儕關係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係時,同儕關係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不具顯著的影響性,與國內研究結果不一致。這是因為對國中生而言,同儕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再加上現今家中電腦的普及,回到家後為了維繫與朋友間的感情,因此,國中生通常都藉由網路來與同儕溝通,與朋友維持友誼。整個模式能夠解釋國中生網路使用時間0.1%之變異量。

接著,同時納入「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變項時(參考表四模型三),結果顯示「親子關係」(B-.738p.001)對國中生使用網路時間有顯著的負向效應,但「同儕關係」(B.082p.05)對國中生使用網路時間未有顯著的正向效應,另外,分析結果亦顯示納入同儕關係效應後,親子關係與國中生使用網路時間之關係變化不大。整個模式能夠解釋國中生網路使用時間5.6%之變異量。

同時考量「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再納入「外控人格」時(參考表四模型四),結果顯示「親子關係」(B-.738p.001)與使用網路時間仍存在著統計上的顯著相關,換言之,國中生的親子關係愈差,其網路使用時間愈長;但「同儕關係」(B.081p.05)及「外控人格」(B-.001p.05)與使用網路時間皆未達著統計上的顯著水準。而外控人格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呈現正相關(r =.082p.05)(見表三),意即國中生的人格特質愈傾向於外控人格,其使用網路的時間愈長,單獨考量外控人格時,外控人格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有相關性存在,但同時納入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時,外控人格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的影響就消失(參考表四模型四)。原因是外控人格者個性比較聽天由命、消極,尤其在遭受挫折之後,外控人格者比較會採取破壞性的方式來面對問題,而人格特質傾向於外控的國中生常會因為與父母的親子關係不好,容易感到焦慮,一旦遭受到挫折,更容易導致其使用網路時間的增加;因此一旦控制親子關係後,外控人格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的影響也降低。整個模式能夠解釋國中生網路使用時間5.6%之變異量。

同時考量「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再納入「自我韌性」時(參考表四模型五),結果顯示「親子關係」(B-.726p.001)對使用網路時間仍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但「同儕關係」(B.101p.05)及「自我韌性」(B-.090p.05)與使用網路時間皆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換言之,自我韌性與國中生網路行為之間並不具相關性。根據Klohnen1996)的研究,認為高自我韌性者在面對生活壓力時能夠保持著樂觀的態度,表現出對生命正面、積極的思考,在面對複雜不明朗的人際關係時,也會表現出較高的能力、適應力及復原力。但是,同時納入親子關係、同儕關係與自我韌性時,只有親子關係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有顯著的影響,這可能是因為國中生的自我韌性常受到其親子關係的影響,會因為與父母親的親子關係不佳,導致其自我韌性程度較低,因此一旦親子關係受到控制後,自我韌性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的影響就沒這麼明顯。整個模式能夠解釋國中生網路使用時間5.6%之變異量。

同時考量「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再納入「憂鬱情緒」後(參考表四模型六),「親子關係」(B-.712p.001)對使用網路時間仍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但「同儕關係」(B.114p.05)及「憂鬱情緒」(B.150p.05)與使用網路時間皆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表三顯示憂鬱情緒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呈現正相關(r =.108p.01),意即國中生的憂鬱情緒愈高,其使用網路的時間愈長,但同時納入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時,憂鬱情緒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的影響就消失。可能是因為國中生的憂鬱情緒大多因為與父母的親子關係不佳而產生,因此一旦控制親子關係因素緒大多因為與父母的親子關係不佳而產生,因此一旦控制親子關係此後,憂鬱情緒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的影響也就降低。整個模式能夠解釋國中生網路使用時間5.6%之變異量。

最後,同時納入「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外控人格」、「自我韌性」及「憂鬱情緒」時(參考表四模型七),結果顯示除了「親子關係」(B-.705p.001)與使用網路時間仍存在著統計上的顯著相關,「同儕關係」(B.130p.05)、「外控人格」(B-.029p.05)、「自我韌性」(B-.093p.05)及「憂鬱情緒」(B.170p.05)等變項與使用網路時間皆未達著統計上的顯著水準,顯示同儕關係、外控人格、自我韌性及憂鬱情緒與國中生網路使用時間皆無關聯。換言之,親子關係仍是影響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的最主要因素,意即親子關係對國中生具有最重要的影響力,假如親子關係發展良好,對青少年未來的發展將有正向的影響。相關研究發現,在真實生活中人際關係較差者,由於缺乏與人溝通的技巧,因此無法順利達成與人溝通的目的,故透過網路與他人進行互動的頻率較高(戴怡君、董旭英,2002;劉家儀,2001),而面對面情境人際關係較差者,較常利用虛擬的人際關係來彌補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不足的缺憾(朱美慧,2000;黃瓊慧,2000Morahan-Martin Schumacher2000)。整個模式能夠解釋國中生網路使用時間5.7%之變異量。

綜上所述,親子關係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具有統計上顯著的影響力,但若同時置入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外控人格、自我韌性及憂鬱情緒等因素後,只有親子關係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仍具有統計上的顯著影響,顯示考量外控人格、自我韌性及憂鬱情緒效應後,只有親子關係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有顯著的影響,同儕關係沒有影響,意即惟有親子關係仍是影響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的最重要因素。

   表一  網路使用行為之次數分配表

變項

項目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是否曾經上網

933

4

99.6

0.4

937

家中是否有電腦

893

44

95.3

4.7

937

每天上網時間

從來沒有

一小時以內

一小時以上,未滿二小時

二小時以上,未滿三小時

三小時以上,未滿四小時

四小時以上

52

228

195

167

82

210

5.6

24.4

20.9

17.9

8.8

22.5

934

每天上網次數

一星期少於一次

一星期二到三次

一星期四到五次

每天一次

每天超過一次

164

342

122

180

123

17.6

36.7

13.1

19.3

13.2

931

接觸網路時間

一年以下

一年以上,未滿二年

二年以上,未滿三年

三年以上,未滿四年

四年以上

58

45

124

178

523

6.3

4.8

13.4

19.2

56.4

928

最常上網的地點

家中

學校電腦教室

網路咖啡廳

朋友家或同學家

其他

793

38

40

21

23

86.7

4.2

4.4

2.3

2.5

915

最常使用網路的動機

功課需要

搜尋資料

得到最新消息

打發時間

結交朋友

使用E-mail

扮演和現實生活不同的身分

網路性愛

其他

110

100

45

313

59

59

29

8

81

13.7

12.5

5.6

38.9

7.3

7.3

3.6

1.0

10.1

803

在網路上最常進行的活動

資料查詢

下載軟體

閱讀新聞/雜誌

玩線上遊戲

聊天、交友

上色情網站

使用E-mail

其他

147

31

28

362

159

11

38

30

18.2

3.8

3.5

44.9

19.7

1.4

4.7

3.7

806

 

 

 

八、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在於探討人際關係與國中生網路使用之關聯性,並進一步納入外控人格、自我韌性及憂鬱情緒等個人特質時,其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間之關聯性是否有所改變。並希望回答以下問題:1、國中生的人際關係、個人特質與其網路使用行為是否存在著相關性?2、分別考量外控人格、自我韌性及憂鬱情緒等效應後,人際關係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有何改變?3、同時考量外控人格、自我韌性及憂鬱情緒等效應後,人際關係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關聯性有何改變?依據分析結果提出下列結論:

首先,依據分析結果得知,假設其他條件相同時,親子關係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間為顯著負相關,外控人格、憂鬱情緒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間為顯著正相關;同儕關係與國中生使用網路時間之間呈現負相關,而自我韌性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則無顯著影響。其次,從較完整的迴歸分析結果而言,除了親子關係與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呈現顯著負相關,同儕關係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無顯著的影響。接著,分別納入外控人格、自我韌性、憂鬱情緒等變項後,結果顯示只有親子關係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有顯著的影響,同儕關係沒有影響。

最後,同時考量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外控人格、自我韌性及憂鬱情緒等因素時,除了親子關係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同儕關係、外控人格、自我韌性與憂鬱情緒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皆沒有影響。顯示考量外控人格、自我韌性及憂鬱情緒效應後,只有親子關係對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有顯著的影響,同儕關係沒有影響,意即惟有親子關係是影響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的最重要因素。

(二)建議

回顧本研究之分析過程與結果,研究者將提出幾項具體建議,分述如下:

1、未來研究方面

在研究內容方面,影響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之相關因素相當複雜,本研究限於研究目的,只擷取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外控人格、自我韌性及憂鬱情緒等變項進行探討,其他影響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的因素則不在本研究的範圍內,若可在未來研究中再加入其他影響因素,俾能有更深入的發現。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一般在學之國中生,在研究推論上有其受限之處。因此,在未來相關研究的抽樣對象上,樣本的年齡層可以向上或向下延伸,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比較出不同年齡層、不同學習階段的青少年在網路使用行為、人際關係與個人特質的實際狀況,研究結果也將更具代表性。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問卷採問卷調查法,以自陳問卷方式蒐集資料。其中若牽涉到較敏感問題的選項,受試者可能會有防衛心態而無法得知真實的情形,因而無法更深層瞭解個案行為背後的因素,故建議可再輔以訪談的方式,以質性研究來瞭解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因素複雜的脈絡。

2、實務應用方面

父母要與子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並給予適時關懷。研究結果顯示,影響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的最主要因素乃是親子關係,因此建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與子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嘗試了解子女心中的想法,並給予情感上適當的支持;除此之外,面對e世代的孩子,要阻止子女上網是不可能的事,因此父母應充分了解子女上網的情形,必要時可以參與子女的上網活動,並適時地給予機會教育,如此一來,既可以促進親子關係,也可以對子女的上網活動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與子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並給予情感上適當的支持,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朱美慧(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香如(2002)。迷惘、迷網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7418-25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2004)。青少年日常生活、網路使用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20061125日,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4&Page=1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2004)。青少年憂鬱情緒量表。20061125日,取

自:http://www.jtf.org.tw/overblue/young/

許明遠(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兩所國小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郭芳君(2003)。父母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性自我控制、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欣怡(1997)。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增穎(2000)。開啟或關閉?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的影響。師友392

27-30

黃紹烈(2000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高中高職學生及其父親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瓊慧(2000從沉浸(flow)理論探討台灣大專學生之網路使用行為。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懷瑩(2001)。MUD研究初探:多元方法探討「龍域傳奇」中的虛擬社區,

使用與滿足,以及使用者的虛擬化身。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1984)。青年的人際關係。中國論壇,20410-26

翟本瑞(1999)。網路上癮。網路社會學通訊2,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劉家儀(2001)。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美雪(2006)。生活壓力、制握信念、社會支持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正佩(2002)。國小學童父母管教方式、理性信念與A型行為之相關研究。立屏東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怡君、董旭英(2002)。使用網際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索。資訊社會研究,229-58

韓佩凌(2000)。臺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

沉迷現象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嚴增虹(2002)。國小學童網際網路使用者背景、行為與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

臺南師範學院教師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回主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