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成學習在企業訓練的運用
*何源成 **陳聰浪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技職管理研究所
**育達文教事業集團人力資源管理顧問
摘要
混成學習已是未來學習方式的主要趨勢,企業訓練旨在提升企業人力素質,其訓練方式亦應與時俱進,方能迎合員工教育訓練需求,提升訓練成效。因此,本文旨在闡釋混成學習的意義、模式與方案評估,俾供企業人力資源主管規劃企業員工教育訓練之參考。
關鍵字:混成學習、企業訓練
壹、前言
企業訓練是提升企業人力素質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企業訓練成效,已成為企業關注的議題,而訓練方式則是影響訓練成效的關鍵因素。由於資訊科技發達與視訊設備的普及化,使用運用傳統實體教學與應用數位媒介學習的混合訓練方式,已成為新興的學習模式。Rooney(2003)即明確指出混成學習(blended learning)將是知識傳達產業的趨勢之一。Garrison與Kanuka(2003)、Sparrow(2004)亦認為混成學習是未來學習方式的主要趨勢。
因此,世界各先進國家為提供最有效率的知識資訊,強化其知識資本,建立完善的資訊化社會,紛紛積極制定相關政策,並全力推動與數位學習相關之計劃與行動。鄒景平(2003)指出混成學習已在台灣遠距教育中使用,例如空中大學或空中商專等,除運用電視或廣播來傳遞課程外,並結合教室面授的時間為學生複習上課重點或解答疑難,乃是臺灣最早的混成學習原型。
貳、混成學習的意義
「混成」運用在遠距教學上,最初係以「Hybrid」一詞呈現,是混合數位學習與傳統學習方法加以發展而成,合稱混成學習。
Smith(2001)認為混成學習係指透過整合資訊科技(如衛星電視、網際網路或視訊會議等)與傳統教育訓練的方式來達成遠距學習,故學習者可用多樣化的管道取得教育訓練內容,並得以較不受時間與空間侷限,且具彈性方式的進行自主學習。Troha(2002)指出混成學習為數位學習的自然演化,意即混合數位學習與其他形式的訓練傳遞方式(通常是面授教育訓練)而成。Valiathan(2002)則指出混成學習是指結合多種不同教育訓練傳遞方式(delivery methods)來完成的學習,例如透過合作學習的軟體、網路課程、電子績效支援系統(EPSS)與知識管理工具等之運用,將不同事件本位(event-based)的學習活動,包括如面對面的課堂學習活動、即時的數位學習與自我導向的教學活動等加以混合而成。Bersin等人 (2003)亦指出混成學習係指整合各式各樣的學習媒介,包括如講師主導(instructor-led)、網路輔助教學的課程軟體、模擬教學(simulations)、工作輔助單或手冊(job aids)、網路專題討論(webinars)或文件等,融入於一特定完整的訓練方案中,以期訓練方案的落實,俾供解決組織所面臨的特定問題。因此,為整合諸如面對面的課堂學習、即時的數位學習及自我導向的學習等事件本位式的活動,混成學習通常即混合了傳統講師主導式的訓練、同步的線上會議或訓練、非同步的自我導向學習,或由具經驗的導師(mentor)所帶領的結構式工作崗位之訓練(structured on-the-job training)等。混成學習方案即包含數種不同形式學習工具的應用,例如:即時的合作學習軟體、自我控管的網路課程、運用於工作環境中的電子績效支援系統以及知識管理系統等(Singh,2003)。
Graham, Allen 與Ure (2003)則將混成學習歸納出三個最普遍的定義,包括:(一)混合不同的教學媒介(Bersin & Associates, 2003; Orey, 2002; Singh & Reed, 2001);(二)混合不同的教學策略(Driscoll, 2002);(三)混合不同的教學環境(Rooney, 2003)等;而Bonk與Graham(2006)亦認為混成學習有三個主要定義,即:(一)合成教學形式;(二)合成教學方法;(三)合成線上和面對面教學等。
綜合以上的定義,可知「混成學習」即是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教學媒體素材及教育方式以協助員工學習的方式。由於教學科技的快速發展與教學方式的日新月異,混成學習乃是結合傳統課堂授課與線上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其目的在藉由整合多元教育訓練的傳遞形式(delivery modalities),提供學習者兼具效率與效益的教育經驗,同時提供部分習慣或偏好傳統面授方式學習者的另一種折衷之道。
參、混成學習的模式
Valiathan(2002)、Singh 與 Reed(2001)將混成學習模式分成三大模式:(一)自訂學習特定知識的「技能趨動模式(skill-driven model)」;(二)發展新態度新行為教材的「態度趨動模式(attitude-driven model)」;(三)以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轉移隱性知識的「能力趨動模式(competency-driven model)」等三模式,其內涵及實施方式之說明,如表1所示。
表1 混成學習的模式
模式 |
內涵 |
實施方式 |
技能趨動模式 |
結合自修和面授兩種模式,學員可與講師透過電郵、討論區、面授等方式接觸,解決在網上自修遇到疑問。在此學習模式中,講師扮演催化劑角色,學員在學習中產生化學作用,以加快學員學習速度。 |
1.學員設計緊密的自修課程表。 2.於網上或課室內舉行同步的實驗和示範。 3.提供電郵支援。 4.讓學員繳交頗具分量的功課。 |
態度趨動模式 |
包括傳統課室學習、不同的網上協作學習項目及媒體傳送,課程開發人員需凝聚一個低風險的環境,讓學員能學習和嘗試全新的行為和態度。 |
1.於網上舉行同步會議。 2.要求學員與其他同事完成團體學習項目。 3.角色扮演練習。 |
能力趨動模式 |
員工訓練成功與否,取決於需要作決策的時間,部分決策需要最基本的事實與工作準則的知識,同時需要透過觀察及與專家間之工作互動,參考專家過往的經驗。因此,這類學習應混合知識資源管理及顧問諮詢,以協助員工發展。 |
1.委派富經驗的專家協助學員。 2.利用LMS建立知識庫。 |
資料來源:Singh, H., & Reed, C. (2001); Valiathan(2002)。
Smith(2001)認為混成學習不只以一種方式進行,而是替學習者找到最適當的學習形式。Singh(2003)提出混成學習可分許多構面,混合多種學習模式,包含:(一)同步實體;(二)同步線上;(三)線上自學;與(四)非同步學習等。
Mishhra與Jain(2002)指出混成學習模式最常用的分類為:
一、學員自訂進度與講師主導學習(self-paced and instructor- led learning)的混成學習:
即指混合學員自行安排學習進度及講師掌控學生進度的學習方式而言。
二、推式學習與拉式學習(push and pull learning)的混成學習:
即指混合推式學習與拉式學習者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習方式而言。
三、有管理與非管理的學習(managed and unmanaged learning)的混成學習:
即指混合學習者需被管理與學習者不需被管理的自主學習方式而言。
四、定點學習與移動式學習(fixed and mobile learning)的混成學習:
即混合固定地點的學習與不限地點的學習方式而言。
Singh(2003)又歸納出五種學習模式,以提供規劃混成學習訓練計畫之參考:
一、離線學習(offline learning)與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的混成模式
離線學習是指課堂的面授教學(face to face classrooms),而線上數位學習(E-learning)則是透過網際網路或組織內部網路的學習活動,二者予以交互運用。
二、自我導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與互動合作學習(live, collaborative learning)的混成模式
自我導向學習是由學習者依個人的學習步調,自行主導學習的進行;互動合作學習是經由學習者所組成的團體,一同來進行知識分享的學習。
三、結構式學習(structured learning)與非結構式學習(unstructured learning)的混成模式
結構式的學習是經過規劃的特定程序步驟來完成的學習;非結構式的學習是學習者透過平常的經驗分享互動、電子郵件與對話中產生的學習。
四、客製學習內容(customized learning content)與套裝式學習內容(off-the-shelf content)的混成模式
客製學習內容係根據學習者獨特需求量身訂做,可以因應學習者的情境,提供個別化學習內容,以滿足學習者的需求;套裝式學習內容係自行製作或委外的製作方式,或直接購置的套裝軟體,而套裝內容購置成本較低,亦可以滿足部分學習者的需要。
五、學習(learning)、工作實務(practice)及績效支援系統(performance support)的混成模式
理想的混成學習是指運用工作實務以輔助學習,並結合即時的績效支援系統,以促進工作或學習任務的有效達成。
Curt Bonk博士應我國工研院產業學院的邀請來台演講,並提出透過四種層次模式交互運用,可以有效的推動混成學習(工研院產業學院,2007):
一、現場互動層次模式(activity level)
如面對面互動、即時線上互動,以及混合兩者的互動學習。
二、課程內容層次模式(course level)
係透過無遠弗屆的數位媒介,將遠距離學員與課堂內面對面的學員混合,大家一同進行學習。
三、專案計畫層次模式(program level)
參與成員以電話會議、數位、面對面研討會、顧問指導等數種管道進行學習。
四、企業組織層次模式(organization level)
利用面對面、數位與自我學習等方式混合進行的學習活動。
其中,企業講師引導在第一、二種模式扮演重要角色;而第三、四種模式,則建議由企業高階主管擔任指導,將更具成效。
綜合上述可知,已被應用的混成學習模式繁多,人力資源發展主管可根據組織員工訓練需求予以彈性規劃。
肆、混成學習的應用實例
鄒景平(2003)認為我國最早混成學習的原型,係被運用在空中大學及空中專校的遠距教學上,是同時結合電視廣播與教室面授的一種混成學習方式。美國田納西大學所開設的PEMBA 學程係採用混成學習模式,針對在職醫師提供所需的進修課程,其執行結果發現:藉由大量整合數位媒體教材內容及科技、網路技術與實體面授課程的混合運用,確實可協助醫師縮短幾乎一半的訓練時間及成本,同時在學習者滿意度、學習動機及學習策略等方面亦呈現明顯的進步,整體學習成效更是比傳統課堂教學提高了10%(許巧齡,2003)。
Bersin 等人(2003) 針對30 家企業所執行的16 個混成學習教育訓練方案,發現混成學習具有以下的優點與特性:
1. 改善人力素質與提昇績效
有效混成學習方案的推行,不但可改善組織的人力素質與有助於組織績效的提昇,且可以增加訓練效益的產出,而影響混成學習成本的三大關鍵因素為:學習人數、採用的學習媒介以及資訊基礎建設等。
2. 有效的訓練創新
僅透過線上教學的數位學習,對於組織教育訓練確實會遭遇到許多問題,而混成學習的導入被認為是相當有效的訓練創新之舉。
3. 無「一體適用」(general)的混成策略
無適用於所有組織問題或狀況的「一體適用」混成策略,各式學習媒介的混合,端視所遭遇到的問題本質與學習者特質而定。
4. 學習的品質不下降
組織可輕易地透過各種學習媒介的運用,即可改變每位學習者所需的訓練成本花費,且不會因此而降低學習的品質。
Brennan(2004)認為混成學習均可運用在產業界及政府部門的人力資源發展之中。在企業教育訓練方面,混成學習可以為企業整合、運用各式各樣的學習傳遞媒體(learning delivery media),並用來設計規劃解決特定的產業營運問題。例如美國IBM 公司的Basic Blue 初階經理人培訓課程,運用混成學習模式,讓學習者獲得比傳統訓練更好的學習經驗,企業同時獲得高投資效益。瑞士羅氏大藥廠結合WBT(網路化訓練)、ILT(講師指導式訓練)及OJT(在職訓練)的模式,運用學習者觀看案例,以學習如何解決問題的概念後,再配合面對面的行銷訓練,指導員工品牌策略,行銷與銷售的技巧。此種搭配現有品牌的課程,讓員工有更多彈性學習管道,以深入學習關鍵品牌的行銷方法與能力。以台灣的政府部門為例,包括行政院人事行局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地方行政研習中心以及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等,最近辦理相關政府人力訓練規劃,也運用混成學習的模式,嘗試透過多元訓練方式,以提高訓練的成效(工研院產業學院,2007)。由此可知,混成學習的應用成效已備受學界及業界的高度肯定。
至於如何整合不同的學習媒介,以形成混成學習方案,學者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議。但最簡單的原則就是:發展出數位化學習內容,並結合以人際互動的學習方式加以混成,讓數位學習的方案透過人際互動,以提昇學習者的動機與興趣,例如:Bersin 等人(2003)提出運用講師主導式(instructor-led)的面授或視訊會議(conference call)的方式進行課程介紹;然後運用網路輔助教學的課程軟體來執行數位學習;再輔以講師主導式的練習(exercise),最後運用評量(assessment)以檢測學習成效。由此可知,學習媒介的選擇與安排,對於建構成功的混成學習,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表2即在彙整各式學習媒介種類與特性的各項評估。
表2 混成學習媒介的選擇評估
特性
媒介種類 |
學 習 價 值 |
學 習 規 模 |
發展 時程 |
發 展 成 本 |
實 施 成 本 |
評估 可行 性 |
可 追 蹤 性 |
課堂訓練Classroom |
高 |
低 |
3-6週 |
中 |
高 |
中 |
低 |
網路輔助訓練WBT |
高 |
高 |
4-20週 |
高 |
低 |
高 |
高 |
光碟輔助訓練CD-ROM |
高 |
高 |
6-20週 |
高 |
中 |
高 |
低 |
視訊會議Conference Call |
低 |
中 |
0-2週 |
低 |
低 |
無 |
無 |
網路專題討論Webinars |
中 |
中 |
3-6週 |
低 |
中 |
低 |
低 |
網路或電腦模擬教學 Online Simulations |
很 高 |
中 |
8-20週 |
高 |
中 |
高 |
高 |
實驗室模擬教學 Lab-based Simulations |
很 高 |
低 |
3-6週 |
高 |
高 |
中 |
中 |
工作輔助單或手冊Job Aids |
低 |
高 |
0-3週 |
低 |
低 |
無 |
無 |
網頁Web Pages |
低 |
高 |
1-8週 |
低 |
低 |
無 |
無 |
網站Web Sites |
低 |
高 |
1-8週 |
低 |
低 |
無 |
無 |
導師Mentors |
中 |
低 |
2-3週 |
高 |
高 |
低 |
低 |
網路聊天或討論社群 Chat-Discussion Community |
中 |
中 低 |
4-6週 |
中 |
中 |
無 |
低 |
影片教學Video (VCR/Online) |
高 |
中 |
6-20週 |
高 |
高 |
無 |
低 |
電子績效支援系統EPSS |
中 |
中 |
8-20週 |
中 |
中 |
無 |
中 |
資料來源:Bersin , & Associates. (2003).
由表2可知,不同的學習媒介種類,有其不同的學習價值、學習規模、發展成本、評估可行性與可追蹤性,企業人力資源主管可根據該組織的訓練需求、員工特性、組織資源條件,做綜合評估,以選擇最適當的訓練方式。
伍、結語
混成學習的基本假定是認為每個學習者的學習背景與學習風格是截然不同的,混成學習旨在提供學習者在正確的時間,獲取正確的學習內容,以提升學習成效。因此,企業人力資源發展主管宜根據組織的訓練需求、員工特性、組織資源條件,做適當的人力資源發展規劃,以提供適合組織員工的訓練方式,進行全面提昇組織人力素質。
參考書目
工研院產業學院(2007)。職場學習力-混成學習提升學習績效。人才資本雜誌,6。
許巧齡(2003)。混成式學習新思維。游於藝,47。2006 年9月10日,取自於:http://www.hrd.gov.tw/09_DEVELOP/09_05_MONTHLY/number47/47-5-1.asp?version=47
鄒景平(2003)。E-Learning心法第134 講:混成式學習的典範Basic Blue。E-Learning心法。 2006 年10 月15 日,取自於:http://elearning.uline.net/guestbook/dir_show.asp?file=1010&mana=0&page=6&area=1
Bersin, & Associates (2003). Blended learning: What works? Retrieved September 10, 2006, from http://www.e-learningguru.com/wpapers/blended_bersin.doc.
Bonk, C. J., & Graham, C. R. (2006). Handbook of learning: global perspectives, local designs.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Brennan, M. (2004). Blended learning and business change. Chief Learning Officer: Solution for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Retrieved Oct. 5, 2006, from http://www.clomedia.com/content/templates/col_fairfield.asp?articleid=349&zoneid=13
Driscoll, M. (2002, Mar. 1). Blended learning:Let’s get beyond the hype. Learning and Training Innovations News Line . Retrieved September 10, 2006 from http://www.ltimagazine.com/ltimagazine/article/articleDetail.jsp?id=11755
Garrison, D. R., & Kanuka, H. (2004). Blended learning: Uncovering its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in higher Education.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7, 95-105.
Graham, C. R., Allen, S., & Ure, D. (2003).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T: Provo.
Orey, M.(2002).Defini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Retrieved October 8, 2006, from http://www.arches.uga.edu/~mikeorey/blendedLearning/
Rooney, J. E. (2003). Knowledge infusion. Association Management, 55(5), 26-32.
Singh, H. (2003). Building effective blended learning programs.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43(6), 51-54.
Singh, H., & Reed, C. (2001). A white paper: Achieving success with blended learning.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for e-Learning. Retrieved October 5, 2006, from http://elnpweb.ncu.edu.tw
Smith, J. M. (2001). Blended learning. Executive Update Online. Retrieved October 3, 2006, from http://www.gwsae.org/ExecutiveUpdate/2001/March/blended.htm
Sparrow, S. (2004). The trend to blend. Personnel Today, 22.
Troha, F. J. (2002). Bulletpro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 model for blended learning, USDLA Journal, 16 (5). Retrieved September 10, 2006 from http://www.usdla.org/html/journal/MAY02_Issue/article03.html.
Valiathan, P. (2002). Blended learning models. ASTD-Learning Circuits. Retrieved June 30, 2007, from http://www.learningcircuits.org/2002/aug2002/valiath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