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配偶之報紙形象研究
賴文祥
銘傳大學傳播管理所研究生
壹、
前言
在全球化的效應下,我國對外政策大幅開放,造成女性移民(中國大陸或東南亞的女性),較低度發展地區的嫁往我國較高度開發地區;透過類似市場商品買賣的仲介關係形成了跨國婚姻,在跨國婚姻成為風潮下,外籍人士和國人結婚的新移民快速增加,造成我國家庭組織逐漸改變;而社會的環境快速發展,價值觀變遷,伴隨著這些婚姻移民女性對我經濟力的嚮往與婚姻憧憬,其與實際生活的差距,以致各類社會問題產生。(張婉縈,2007)
一九八○末期以來,所謂的「外籍新娘」或「大陸新娘」開始出現在台灣農村,並形成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她們多來自大陸、越南、印尼等地,在媒體的眼中她們是一群教育程度低落,來自貧困國家,而她們所結婚的對象則是台灣社會中低階層的男性。在媒體報導中,外籍配偶多半被形塑為弱勢者或社會問題製造者,如「來台淘金者」、「家暴受害者」等。
研究發現(夏曉鵑,2002:123-129),媒體通常藉由以下幾個面向將外籍
配偶形塑成社會問題的製造者:
1.「外籍新娘」的來台動機,通常容易被解讀是來台賣淫。
2. 外籍配偶的家庭容易淪為破碎家庭。
3. 外籍配偶的家庭為兩造低學歷的結合,這種結合往往被媒體形塑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問題,尤其將嚴重危害下一代的人口品質。
而媒體報導對於「外籍配偶」的媒體呈現之所以重要,正因為大眾傳播有提供替代性參與的功能。我們依賴大眾傳播瞭解無法親自參與的事件資訊,依賴大眾傳播提供的資訊來瞭解環境、適應環境,是故大眾傳播也影響我們如何瞭解所處的世界,甚至進一步影響個人的社會關係、讓個人習得自身在社會中的定位。
媒體也提供人們於不同社會團體及他們社會認同的圖像與描繪,當他們從沒接觸過某一團體的成員時,他們傾向透過媒體提供的框架與形象來認識這些不同的團體成員。而媒體是如何呈現一個團體的成員呢?
基本上,媒體呈現社會中不同群體的認同就好比刻板印象,似乎是暗示社會團體的認同有一些「正確」的形象,有時候刻板印象是忽略某些社會群體的形象。以此觀點看來,刻板印象是扭曲一些社會團體的過程,媒體幫助形塑甚至創造團體的刻板印象。即使刻板印象只是形象,但有時候刻板印象一直不斷被重複的結果是:人們會完全忘記他們看到的只是形象,變成是人們行動的依據。(張敏華,2005)
本篇研究旨在了解「外籍配偶」在報紙媒體上的形象是否遭受到污名化;以及過去研究顯示出弱勢團體在主流媒體中往往是失聲的一群,主流社群藉由媒體強化自身的地位優勢,甚至加深社群間的差異與不平等。故了解外籍配偶在主流媒體上的能見度也是本篇研究動機之ㄧ。
貳、文獻探討
一、形象的概念
形象一詞最早是心理學上的名詞。在《心理學百科全書》中將形象解釋成為是一種態度(attitude)或是心理的畫像(mental representation)。Boulding 在其1956 年所出版的《形象》一書中,論及形象是人類對於外在事物的主觀知識,也就是人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切事物,不斷透過感官知覺外界給予的訊息,因此對於外在的一切事物均保持著某種程度的認知,而對這種認知將隨著訊息的傳入而產生一些改變,這種認知便是形象(Boulding,
1969)。所以,形象是一種主觀的認知並受訊息影響而改變。他指出:「訊息的意義就是改變形象」(Boulding,1969:7)。因此,形象並非天生就有,而是後天培養而成的。
談到形象的功用,Boulding 也表示,人類心智所能處理的現象和刺激是有限的,因此會試著將情況簡單化,只摘要部份的訊息而形成一種象徵性的形象。例如人們以卡通人物「John
Bull」代表英國,而以「Uncle
Sam」代表美國。這些簡單象徵性形象會再度被綜合成複雜的價值與意義。著名的學者Lippmann(1922)在其著作《民意》一書中指出,對人們而言,這個世界有太多繁複及細微的事物是我們無法親身體驗,為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化,我們必須建構一個易於處理且可簡化事物的模型,這個模型就是所謂的刻板印象。
由於形象是一種簡化的主觀認知,人們重視高效率,忽略低效率的結果,以致形象或刻板印象是否傳能達正確的訊息一直是學者關注的焦點(簡琬璧,2002)。Lippmann(1922:81)指出,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是先下定義,再做觀察。我們的觀察也會盡量符合既有的定義,也就是我們還是會用既有的刻板印象來觀察新事物。
形象與刻板印象經常被一起使用或混用。Merrill(1962:203;轉引自王嵩音,1998:16)認為兩者在性質及程度上雖有一些差異存在,但基本上是同義的,故本文不會刻意區別形象與刻板印象。
二、弱勢社群的分類
所謂的弱勢社群是指,在生活上遠比起其他人有較少的控制力與主宰權;並處於由其他人所支配的社會,其接受教育、追求個人成功與幸福的機會遠較其它社群有限的一群人(Schaefer,
1979:5)。雖然弱勢社群的人數通常少於其他強勢社群的人數,但即使前者的人數多於後者,也未必能支配一個社會。因而相對於主流(dominant
group)或強勢社群(majority group)而言,弱勢社群有以下五項基本特質—不公平待遇、肢體或文化上的特徵、與生俱來的身分、向
心力與群內通婚(Harris, 1964:4-11):
1. 弱勢社群會感受到強勢社群的偏見、歧視、隔離等形式的不平等。
2. 弱勢社群在生理及文化上不同於強勢社群。
3. 每一個人無法選擇成為弱勢社群或強勢社群。
4. 弱勢社群的成員通常互相通婚,然而這並非是巧合,而是強勢社群自我優
越感作祟所致。
5. 由於弱勢社群意識到自己的附屬地位,這種認知導致強烈的族群孤立;當一個族群長期被歧視,其成員不但會形成對彼此的歸屬感,而且與日俱增。由上述特質不難發現:弱勢社群形成的原因可能肇因於生理、先天性因素,絕大部分來自於與其他社群的關係、互動與彼此的認知等。
根據Schaefer(1979:5-11)的區分,弱勢社群有種族(racial group)、族裔(ethnic group)、宗教(religious group)和性別(sexual group)四種類型。
1. 種族社群:與強勢種族的差別在於生理特徵及文化差異,例如人種的不同。
2. 族裔社群:語言、飲食等差異為部分弱勢社群與其他社群的分界。因此,族裔社群的國家起源與文化模式是阻礙其融入主流社會的原因。
3. 宗教社群:宗教涵括神聖的文學、經典、宗教儀式、機構、信仰等,在某些單一宗教信仰的國家,其他的宗教信仰便會成為弱勢社群。
4. 性別社群:在男性主導的社會,女性儘管條件不輸於男性,卻仍可能居於弱勢。
這四種類型除種族及性別社群有先天的差異性之外,文化的異同、類似與否,都可能影響四種類型的歸類。而傳播學者張錦華(1997)主張較為嚴格的族群分類觀點,對有血緣文化淵源者稱為「族群」,對一般社會弱勢團體,如婦女、殘障、同性戀等則泛稱為「社群」。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外籍配偶」,與主流社群有文化與語言差異,這群女性外籍配偶有來自印尼、緬甸、泰國、中國大陸等不同國家,綜合Schaefer
與張錦華的分類方式,外籍配偶子女應歸於族裔族群。
三、媒體與弱勢族/社群
探討媒體與弱勢族群相關議題的文獻,大致有以下幾個方向(黃葳威,1999):
(一) 由媒介使用層面探討弱勢族群使用時間或頻率多寡(黃葳威,1995;Chaffeee, Nass, and Yang, 1989)、喜好的節目內容(黃葳威,1995)、或使用動機(黃葳威,1995);
(二) 由政經結構分析弱勢族群媒介經營策略(劉幼琍,1997;Novek, 1995);
(三) 分析傳播媒介內容或觀點的呈現(謝敏芳,2004;賴至巧,2003;倪炎元,2002;王嵩音,1998;Bretl & Cantor, 1988);
(四) 由媒體近用權的觀點審視弱勢族群如何參與傳播(江冠明,1996)。
本研究主要著眼於弱勢族群的媒體呈現,有關弱勢族群媒體呈現的文獻大多探討弱勢族群如何被主流媒體所報導。例如Entman(1994)分析美國媒體對黑人的報導發現,主流媒體對於黑人的報導的確存在刻板印象。根據Entman(1994)分析美國三大電視網對於黑人與白人的新聞報導結果顯示:報導中的確對黑人存有刻板印象,其中對於白人的報導方式較多元化、較正面。
賴至巧(2003)探討我國國際新聞中對於伊斯蘭世界的形象,選擇九一一恐怖攻擊到阿富汗戰爭期間的中文報紙的報導發現,西方世界與伊斯蘭世界競相爭取媒介近用權,然而,西方媒體在此事件中不只是報導者,更身兼參與者的角色,所以西方媒體成功地塑造出二元對立的國家形象,以獲取國內或世界各地的寬容或支援。相反的,伊斯蘭世界的形象經由西方媒體的塑造,長久以來一直與宗教狂熱或恐怖主義等負面形容詞劃上等號。但是事實上,政治因素的介入使得媒介真實與客觀真實之間產生了極大的落差,伊斯蘭世界的形象完全建立在衝突性之上,缺乏其它面向的報導。
謝敏芳(2004)在探討報紙如何呈現外籍勞工的形象時發現,外籍勞工長期以來的「媒介刻板印象」包括:「非常虛榮的」、「勤奮的」、「非常和睦共處的」、「非常被善待的」、「生存本能非常高的」、「適應非常良好的」、「非常有害的」、「非常非法的」、「非常危險的」、「抗爭的」,其中「極正面」和「極負面」的形象兼有之。根據分析結果顯示,總體新聞報導中所呈現的外勞形象並不顯著,可見外籍勞工的報紙形象可能是偏頗、不全的。
最早對於美國電視性別刻板印象進行系統化研究,是由Dominick &
Rauch在一九七二年所進行的,該研究針對紐約市電視台一千多個電視廣告進行內容分析,結果發現電視廣告中出現一個非常重要的性別刻板印象類型:百分之七十五的廚浴用品使用女性作為代言人、百分之七十六以上的女性被描繪成家庭主婦、而男性則被描述成權威角色比起女性,他們經常被顯現在戶外或是商業的場景裡、百分之八十的旁白使用男性的聲音,只有百分之六使用女性的聲音。
儘管這幾年來女性在媒體上被呈現的方式已有些微的改變,但仍然具有性別的刻板印象(Bretl
& Cantor, 1988)。
國內對女性媒體形象的研究,在女性政治精英的媒體形象上,其容貌、表情、妝扮、肢體動作經常都會在女性政治精英的形象書寫上,成為媒體文本中顯著的內容;女性精英的衝突也經常被媒體框架為「女人的戰爭」,這說明台灣報紙所呈現的女性精英依舊難免於扭曲的刻板印象,也依舊難免於主流社會對女性參政的種種迷思與意識形態(倪炎元,2002)。
綜上所述,主流媒體用來區分差異的類目大致包括,階級、性別、年齡、國別、種族、語言團體、宗教等,這些類目即是將人群區分為中產階級/勞動階級、男性/女性、本國人/外國人、主流族群/少數族群、教友/異教徒。當然類目可能不只這些,但就上述分類而論,已經是被標籤化或刻板印象化的初階。換言之,差異辨識即是他者再現的開始(Hall,
1997)。在把一部份人類目化、標籤化為他者的同時,刻板印象化的再現操作也開始了,操作方式是將這些類目化約成幾個簡單的、本質上的特徵,並將其放大並固定下來。而一旦這種刻板印象化的操作被固定下來,媒介再現時就可以輕易將這些某特定個體加以類目標籤化(倪炎元,2003)。
然而,不禁讓人疑惑何以弱勢社群在媒體形象的呈現上,幾乎很少例外的「偏向」負面,媒體往往加以貼上負面標籤?雖然批判學者早就揭穿媒體是再製優勢階級意識形態的場域,是權力的傳聲筒。許多研究亦發現媒體宰制的現象普遍存於性別、階級、族群與世代等等。總之,這些只出現宰制者或優勢階級聲音的媒介內容,絕對稱不上「真實」,以這樣的方式,要呈現「真實」,無異是天方夜譚。那麼媒介究竟呈現了什麼樣的真實?媒介內容與真實的關係究竟為何?是接下來要探討的重點。
四、媒介真實與社會真實
(一)新聞媒體與社會真實
媒介真實(新聞報導)與社會真實(新聞事件)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傳播學界一直有不同的觀點。
傳統新聞學強調新聞的客觀性,換言之,在傳統新聞學的領域中,雖亦強調新聞須符合時間性、鄰近性、影響性、顯著性和人情趣味等新聞價值,但多半認為新聞價值原本就附著於新聞事件上,是新聞事件的特質,記者只是根據這些特質來選擇新聞罷了。這種新聞選擇的模式被稱為「功能模式」,新聞要素是自變項,記者報導是依變項(Staab,
1990)。換言之,新聞報導就是要盡可能去反映新聞事件的特色。
「功能模式」基本上也排除記者主觀選擇新聞的可能性。它認為新聞選擇基於客觀標準與工作規範,反映了真實的某些面向。然而從許多研究中卻發現,當新聞事件是關於政治或社會問題時,或者是衝突或危機事件時,新聞的選擇往往是扭曲的(翁秀琪,1997:5-6)。林芳玫(1996)從女性主義的觀點分析師大強暴疑案的報紙報導,指出新聞中具有「有利男方」的偏向。倪炎元(2002)在分析女性參政者的形象時亦發現,媒體往往從父權體系下的價值觀來報導女性參政者。
此外,媒介組織(陳雪雲,1991)、意識形態(Hall, 1982;張錦華,1991;林宇玲,1991)等也都會影響新聞事件被呈現出來的樣貌。Said(1997)在其著作中批評美國報導伊斯蘭教及運用的形象方式報導時,如何將原本多元、異質、繁複的伊斯蘭加以扁平化(flatten)、同質化(homogenize),並探討閱聽眾長期接受這種媒介訊息,最終會使得他們所認為的伊斯蘭教與媒體報導的伊斯蘭教的形象一致。
因此,近年來有許多學者從詮釋社會學的角度看媒介真實與社會真實的關係,主張新聞報導與新聞價值都是記者建構出來的(Tuchman,
1978, 1972)。其中的代表人物Tuchman(1978)認為,新聞是主、客觀辯證關係中產生出來的社會真實。亦即,媒介真實是由記者根據某些規則建構出來的成品,此成品也視為是社會真實的一部分。
既然建構論的學者認為新聞是一種建構的過程,那麼新聞是如何被界定出來的呢?
(二)媒體如何建構新聞
客觀真實的各種現象,若非透過新聞媒介的採訪與整理,是無法形成有順序、有組織,能為閱聽人所理解的有意義之事件。但也就是因為媒體的刻意整理,反而形成有意識的詮釋,使得新聞對真實的呈現受侷限。過去不少傳播學者批評新聞不客觀、報導不公正,甚至是偏頗、歪曲的,所以Lippmann(1922)早就明示新聞並非社會的一面鏡子,而是對自行凸出的某社會層面作報導。
新聞雖然來自於真實世界的某一事件或人物,但由於新聞事件原本就包含多種面向,而媒體限於版面或截稿時間,因而只能就多種面向中取出少數加以描述。另外,由於受到媒體組織常規的限制,任何新聞事件都是經過新聞從業人員加工處理,才可成為新聞媒體所能接受的形式。如電視或廣播新聞受限於時間壓力,因而必將社會事件濃縮播報;平面媒體則透過文字或視覺符號轉換新聞事件成為新聞體裁(臧國仁,1999)。由此可知,社會事件或多或少都經由新聞工作者的加工之後,才成為閱聽人所接收的新聞。
Fiske & Hartley(1978)認為新聞記者並非故意操弄或改變事實,而是所有中介過程必然對原有事實有所反映與扭曲,而此一過程乃經由符號的處理才能達成。Fair(1996)等因而認定新聞實際上是建構或再建構之後的產物,符號內容與原始真實事件不必然有相對應的關係。
因此,國內學者張錦華(1994)認為媒體並非被動的反映社會現況,而是從無數紛亂龐雜的社會事物中,主動加以挑選、重組、編排,以圖像或文字等符碼組合一套有秩序、有意義、可理解的敘述方式。新聞價值即是記者合理化新聞選擇的工具,Staab(1990)稱為「工具實現化模式」(Instrumental Actualization
Model)。所謂「工具實現化模式」是指記者在報導政治、社會新聞時,通常已預設某種政治目標,而用新聞報導來達成其目的,因此新聞價值只是一種工具,並合理化新聞記者的選擇政策(翁秀琪,1997:7)。再加上媒介運用特定的語言建立社會事件的真實效果,讓一般人將媒介真實視為是真實世界的呈現(林
芳玫,1996)。
綜合以上多位學者的看法,我們可以得知媒介以文字、圖像、聲音等符號並透過一套有秩序的類型化過程,將社會事件自然的呈現在閱聽眾的面前。因而新聞實際上是建構或再建構之後的結果,未必等同於原初的社會真實。
五、框架理論
媒介在報導新聞的過程中,不但加入了自身的立場與角度,並建構出不同的框架用來”框出”其希望公眾接收到的真實世界之樣貌,並使公眾信以為真。媒介在傳遞訊息的過程中,已經將事實挑選並重新排列過,再將其呈現給公眾,這代表著媒介使人們特別注意某些事,而使人們忽略掉另一些部分。
框架的概念源自心理學對於認知基模的解釋,而從社會學領域所發展出的框架理論,已被廣泛運用在傳播研究中。傳播學者不僅關心到底什麼新聞內容設定了公眾腦中的圖像,甚至更進一步關心新聞傳播媒體的內容是如何決定的,因此締造框架理論的出現。
社會學家Goffman 在1974 年所出版的《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一書中首度開啟框架研究,使得框架理論開始受到社會學與傳播學領域的重視。從框架的相關研究中得知,當然不只是新聞會形成框架,就連「意識形態」本身也是框架的一種。這些框架的存在對人類而言,具有自然化的效果(張錦華,1994),許多認知在生活中不知不覺的形成。而近年框架這個概念逐漸在傳播領域中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轉引自趙嵩仁,2002:23),藉由框架的概念,傳播學者可以瞭解事件是如何被描述而可能成為新聞的故事,而傳播領域的新聞框架研究,關心的是傳播媒體如何運用框架來再現社會的真實(簡佳偉,2005)。
日本學者Takeshita(1997)將框架研究的傳統研究分為三種類別:
1. 社會學傳統的框架研究:包括Goffman(1974)、Gamson(1989)、Giltlin (1980、1984)等,採用的是質化研究取徑。
2. 心理學傳統的框架研究:包括Iyengar
& Kinder(1987)、Iyengar 等(1991) 等, 探討媒介框架對公眾所接收的訊息造成之效果。
3. 結合社會、心理的框架研究:例如:Entman(1993)、Kosicki(1993)。
三、 框架與框架化
1. 框架(frame)的定義
框架一詞來自「架構」(framework),指涉我們用以理解複雜資訊的脈絡背景(黃慧新,2003)。其概念,最初源自於人類學者Bateson,其將(1972)框架界定在心理的層次,意指「成組、成群的訊息或是具有意義的行動,其特性類似窗戶的概念,窗框的大小與組合便限制了我們所能看見的範圍」(黃美惠,2001)。框架代表了個人組織事件的心理原則與主觀過程,雖然有時可試著藉由具體的意識或語文來解釋框架的意涵,但大部份的時候是無法明確指認框架代表的意義,也因此主體常難以察覺框架的存在。
Goffman(1974)借用了Bateson 對框架的概念,將之應用於傳播領域。他強調框架乃是在特定的心理情境中,將分散於各處彼此間本無歸屬的社會事件,由一群語言符號訊息所發展出來的經驗,透過轉換,成為與個人內在心理有所關聯的主觀認知。人們藉此建立了觀察事物的基礎架構,用來處理或分析外在世界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這個過程就形成所謂的「框架」。Goffman
並強調框架是人們將社會真實轉換為主觀思想的重要依據,人們藉由框架整合訊息、瞭解事實(轉引自臧國仁,1999:28)。
Gamson(1989)則是從媒介層次研究框架,其將框架定義為「一種具組織的中心思想,不但賦予相關事件某種意義,並能決定議題所在位置」(吳碧娥,2005)。其後,Gamson,et al.(1992)更進而將框架區分為兩類:一是指對於社會事件規範的「界線」;另一類則指人們用以詮釋社會現象的「架構」(臧國仁,1999)。而延續Gamson 的定義,Tankard, et al.(1991)指框架乃是「新聞內容的中心思想(Central
organizing idea)」,在大眾傳播的過程中,「框架」經過新聞報導過濾後,所呈現出經過選擇的社會真實,也就是媒介報導所框限出的社會真實之範圍與其性質。此外,Neuman
等人於1992 年將其定義為「媒體和個人所賴以傳達、詮釋和評估資訊的概念工具」;1993年Wolfsfeld 指出,可以將框架視為是認知基模,是人們詮釋、處理以及儲存資訊的組織工具。
而「框架化(framing)」的概念已逐漸成為傳播理論的重要研究課題(Tankard,1991)。此一名詞已被傳播學者、媒體評論者、政治人物等廣泛使用。簡而言之,當「框架」作為動詞就是「框架化」的概念,指的是框架在建構各種真實時,所運用的技巧、策略或方法的轉換和再現的動態過程。就新聞媒體而言,「框架化」在探討新聞論述的建構策略以及如何建構其意義的問題 (李金山,2000;黃美惠,2001)。
綜合上述學者定義「框架」的概念,框架指的是用來框出社會真象的外框,其所指出的是一個有邊框(範圍)的世界,並非真正的全部事實。框架的內容會跟隨著架設此認知視線範圍之個體產生差異,因為每個個體的經驗值及其對事物的認知並不相同。而在對外在事物或社會真實建立心理架構的過程中,可藉由語言、文字、符號、影像等訊息做為認知轉換的基礎,但基於個體對這些訊息認知的差異,便造成特定的社會文化與意識形態的出現。但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框架具有排他性(exclusive)和含括性(inclusive),故其運作過程中必定涉及選擇或排除某些特定的意義與訊息,因此框架同時具有正面與負面的意涵存在(吳碧娥,2005)。
2. 框架的機制
至於框架運作的機制為何?學者們提出不同的看法:Gitlin(1980)認為是「選擇」、「強調」及「排除」三者;Tankard,et
al.(1991)則主張,透過「排除」及「含括」的原則,框架則成為新聞內容的核心意義。
他們並強調,「選擇」、「強調」、「排除」與「詳述」四項方式,就是形塑出新聞框架的主要機制。臧國仁則舉出「選擇」與「重組」這兩種框架機制,認為新聞框架概念的重要部分,在於了解新聞媒體為何選擇某個特殊的內容,及選擇的比重為何(臧國仁1999:45-47)。而在Entman(1993)的研究中表示,框架主要牽涉了「選擇」與「凸顯」兩個作用,其認為框架具有四大功能:
1.
界定問題(define
problems):社會問題的處理方式、成本及利益評估、 社會文化價值觀如何反應等。
2.
診斷原因(diagnose
cause):判定問題產生的原因。
3.
道德判斷(make moral
judgment):評估社會問題的影響與結果。
4.
建議解決方案(suggest
remedies):提供對問題的補救方法,並預測其效果。
在彙整框架的相關文獻後( Marc Benton & Jean
Frazier,1976;Noelle-Neumann & Mathes,1987,1993; McCombs,1996;
Ghanem,1997;Takeshita,1997),將其進一步分類,可以歸納出學者對於框架的觀點、角度與詮釋方向大致為以下幾種:
1.
框架呈現(presentation):意指媒介版面、配置、標題、圖片等呈現方式。
2.
界定問題:說明問題情境並予以定義。
3.
歸因(attributes
causes):說明問題成因、因果詮釋。
4.
解決方案(proposed
remedies):提出問題解決的建議方案。
5.
判斷或評估:採取某種評述立場。(接近McCombs
的情感框架)
6.
個人特質:指形象。
表二 新聞框架之面向
四、從框架、新聞框架到形象框架
在傳播的過程中至少有四個部分與框架有關,包括傳播者、文本、接收者與文化(Entman,1993)。對傳播者而言,在決定傳播內容的過程中,便已經不自覺(有時是自覺的)受到框架所引導;文本方面則是藉由突顯或規避一些關鍵字、消息來源以及刻板印象等呈現框架。接收者接觸訊息時,不一定會全盤接受傳播者與文本所給予的框架,往往會再加入自己的知識經驗與印象;而文化則是經過框架產生的,可被解釋為社會團體中大多數人較相近的論述及想法,而形成對特定人、事、物的共同認知與看法。
1. 新聞框架的形成
直到1990 年初期,傳播學者才開始引用框架的概念來解釋新聞價值(臧國仁,1999)。而「新聞框架」是什麼呢?就是把「框架」的概念放在大眾媒介建構社會真實的過程中,也稱為「媒介框架」(Tuchman,1978)。
而傳播領域對新聞框架的研究,在於探討傳播媒體如何運用框架來再現社會真實,以及研究新聞中所隱含的框架17(轉引自陳韻如,1993:5)。因為新聞乃是建構出來的,是社會創造出的產物,新聞媒體並不建構真實,而是再造社會主流意識形態,或者說是將社會原料(raw
material)加工轉換成新聞素材(Shoemaker
& Reese,1991)。
這種建構社會真實的新聞框架,卻也成為公眾日常生活真實當中的一部分。Gamson
& Madigliani(1989)表示媒體為議題文化產生之論域,透過各種社會團體、意識形態進行框架競爭,以定義議題和建構真實。Tuchman(1978)指出,新聞是一種社會建構的真實,提供了社會大眾對於所發生之事的選擇性提要與再現,並且型塑這些事件的公眾定義。Giltin
則將媒介框架界定為「認知、闡釋、呈現、選擇、強調以及排除的固定模式」。Pan
與Kosicki(1993:57)認為,新聞框架是一種可用在處理訊息的製碼、譯碼及檢索時所使用的認知工具,其將新聞框架視為「在資訊製碼、詮釋和回饋時所使用的認知技巧」(轉引自Perloff,1998:237)。
若從新聞工作者的角度來討論:其透過新聞框架組織並報導世界中的事,詮釋新聞故事, 為閱聽人建構社會真實, 並讓讀者仰賴其報導內容。框架使得媒體工作者可以迅速、例行的處理大量的資訊,並且將其有效率地包裝(package)並傳送給閱聽人。由此可知新聞工作者經常透過操弄符號,使閱聽眾得以瞭解與接收資訊,所以新聞實際上是建構或再建構的符號內容,與原始真實事件不必然有相應的關係(吳芳如,2002)。就如媒體透過新聞報導塑造政治人物或候選人形象,其所形塑出的樣貌,往往是經過媒體挑選或排除了某些訊息後而創造出的,並非政治人物本身想要傳達給公眾的形象。
當然並非指新聞工作者作假,而是說他們會「製造」新聞,這裡的「製造」是指經過建構之後才呈現的真實,而非全然虛構,新聞仍然有其信度可言(Tuchman,1978:97)。若從解釋社會學的觀點來看新聞報導和新聞事件之間的關係,則認為新聞工作者將新聞價值當成「工具現實化模式」(Staab,1990),建構了新聞報導,因此,新聞工作者所選取的新聞價值與客觀報導之間,是無法劃上等號的;新聞與客觀的社會真實,也不必然有對應關係(吳芳如,2002)。
而探究新聞報導的內容:一則新聞事件的報導大致包含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與事件、有關的人、事、物,發生的理由與原因,以及可能的後果與造成的影響等(陳韻如,1993)。van Dijk(1988)的新聞機模(news schema)提出更詳細的新聞結構,包含標語、導言、事件、背景及評論;這些主結構還可以再進一步區分其包含的支結構,例如背景內含了情境和歷史。新聞框架的差異,主要是在形式與結構方面,當針對主結構與支結構做選擇與排除時,其過程中即可能形成差別;即使不同則新聞報導具有相同的形式結構,但卻會因陳述的內容或方式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意義。
2. 新聞框架的分析途徑
目前新聞框架的分析已發展出幾種可能的研究路徑,如下圖:
表三 新聞框架分析路徑分類圖
資料來源:(吳立婷,2007)
「實證研究取向」:
(1)「框架清單」分析取向
Tankard,et al.(1991)所提出的框架清單研究取向,認為媒介在呈現某一事件或議題時,皆有其特定的位置,並以此觀察、組織、引導出一種「偏好閱讀」的方向。此研究取向即用以揭露媒介文本所提供的「示意框架」,找出其可能的「發言位置」或「框架方向」(羅世宏,1994)。此分析路徑為:先針對新聞事件訂定架構目錄,再為目錄上的每一種「框架」建構定義與指標;登錄員透過內容分析找出新聞事件中所謂的「框架表格」,並從樣本中找出指標,然後將這些樣本分類到框架類目之下。本研究事先訂定形象框架類目,並以此分析報導謝長廷新聞的形象分類,即屬於此分析取向。
(2)「詮釋包裹」框架分析取向
此取向視框架過程為一種「附加價值過程」(value-added
process),亦即指媒介框架是一種建構過程。此取向代表學者為Gamson、Gamson & Madigliani(1989)以及Rayn(
a.「詮釋包裹」:詮釋包裹是新聞故事中的主框架(master frame)或敘
事主線(story line),一個議題可能被不同的行動者框架成不同面貌,而媒介可以決定要接受或再現何者的詮釋框架。
b.「框架裝置」:Meaning & Hawkins(1990)指出,框架裝置則具有裝配、襯托及強化詮釋框架的作用,運用符號、隱喻、修辭、情節選擇等方式,達到「框 入」(frame)或「框出」(frame out)的效果,所以框架裝置類似詮釋包裹的次框架。而框架裝置還可以再細分為兩類,一是裝配框架(assembly
frame),如譬喻、史例、流行語/警句、對行動者的主要描述、視覺形象;二是詮釋框架,如問題根源、問題結果、因果關係等。
「詮釋批判取向」:
(1)「批判論述」分析取向
以認知心理學為主要取向,並用以研究報紙言說的領域,採用新聞基模
作為新聞的文本敘事體,並拆解新聞的意義,是為言說分析(van
Dijk,1988; 吳芳如,1992)。van Dijk(1993)將論述區分為文本、認知與社會文化三個向度,而連結文本分析與社會文化分析的及是社會認知。他指出新聞文本的分析架構包括新聞結構、新聞生產的過程、新聞理解的過程三部分,而分析路徑的標的即是鎖定此三者的關係,以及其與社會脈絡間的連結(倪炎元,2003)。文本分析的終極目標在於批判,語言載負了意識形態,從而能夠製造、再生產或改變社會結構,而透過文本分析正好可以揭示語言所進行的意識型態「工作」(李金山,2001)。批判語言學主張語言的文法、字彙等形式要素的使用,皆是言說者根據不同社會情境所做的選擇,不同的選擇自然呈現不同的意義,故分析文本中人、事、物再現,便是由語言中的字彙與文法下手(黃美惠,2001;吳碧娥,2005)
(2)「論述結構」分析取向
Pan & Kosicki(1993)所提出的框架分析,採取一種建構論的取向來檢驗新言說的觀點,除綜合整理學者「框架」的定義及概念外,也引用van
Dijk 的新聞言說分析,對新聞文本進行由基本微觀命題到鉅觀命題的拆解,利用言說分析來尋找新聞框架。他們兩人認為框架是心中的內在結構,用來協助個人組織事件並為事件賦予意義(張甄薇,1992)。
Pan & Kosicki(1993)所提出新聞文本的論述結構,主要包含以下四種符
號設計:
a. 句法結構(syntactic structure)
指新聞報導中使用主動辭態、語氣強調來表達對事件、過程、以及參與者的 安排。
b. 情節結構(story structure)
又可稱為故事文法,如新聞寫作的方式依重要程度排序,愈重要或愈與讀 者相關的情節愈亦受到記者妥善處理,也因而與記者自我認定的「重要性」或「接近性」有所關聯。
c. 主題結構(thematic structure)
記者常使用「因為」、「如果」、「假使」等詞彙表達事件組成彼此間的聯,不同的因果關係當然產生不同的文本框架結構。
d. 修辭結構(rhetoric structure)
即新聞工作者實際選用之修辭風格,Lee & Craig(1992)稱此為「新聞記者以事實偽裝以達成說服目的的一些標準策略」, 類似Gamson &Madigliani(1989)所提出之框架設計,包括譬喻、短句、視覺符號等(臧國仁,1999)。
此外,Weiss(1992)則致力於考掘媒介內容刻板印象和衝突化過程所發展出來的「論點結構」框架分析(羅世宏,1994;李金山,2001)。近年來開始有研究者從文本框架的角度去研究新聞框架 (Lee
& Craig,1992;Pan & Kosicki,1993; Gurevitch & Kavoori,1994;
Lipari,1996; Chung &Tsang,1997;Fang,1994;轉引自吳碧娥,2005:35),欲瞭解如何將語言與其他符號訊息轉換成社會真實,因而強調新聞報導的寫作內容不但含有價值判斷,更是賦予語言另一種意義的製造過程。
因為語言並非中立體系,不論選擇何種語詞、句法或是切入點、描述方式都代表了媒體工作者與編輯希望傳遞給公眾的訊息,並希望他們如此理解與認知。所以,新聞語言可謂是新聞工作者與讀者間的一種連結、溝通的介面,一篇新聞報導的寫作呈現方式,均代表了新聞工作者所欲界定的社會真實,寫作者一來相對受到語言機制的制約,另一方面閱讀者也受到文本內在語言形式的限制,這種文字挑選的過程,成為研究者在研究新聞文本框架時,必須特別著重的議題(臧國仁,1999)。
参、研究方法
由文獻探討可得知一篇新聞報導的寫作呈現方式,均代表了新聞工作者所欲界定的社會真實,而報導的框架更引導公眾對於弱勢社群的形象知覺。
媒介在此認知的過程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過去的研究結果證實了媒介甚至可以主導公眾看待弱勢社群的角度與眼光,所以欲了解「外籍配偶」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媒體報導的切入點與設定的框架,甚為重要。故本篇研究運用內容分析方法來了解報紙媒體如何呈現外籍配偶之形象,以及外籍配偶在主流媒體中發生的能見度。
一、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研究者用來對書寫、口語、出版等形式的傳播內容進行一種系統、客觀與量化的分析方式(Zito,1975;轉引自黃毓茹,2006:43),適用於任何形式的傳播媒介,尤其是媒介「說了什麼」、「對誰說」、「為什麼說」、「如何說」及「產生什麼影響」。其以訊息的實質內容為研究對象,方法含括量化的編碼與統計的過程:先將訊息內容進行分類,加以編碼後進行分析,再將文字、圖像等描述方式與之結合,就性質而言是屬於量化分析;分析範圍可是具體的傳播內容,也可是整個傳播過程的總體分析;分析單位能是一段文字、一篇文章、或是一連串的傳播過程。內容分析在價值上不僅分析了傳播內容的訊息,也為傳播內容做了描述性的解說,更為其找出所具有的特殊價值(黃毓茹,2006)。此研究方法也適用在Tankard,et al.(1991)所提出的實證框架清單研究分析取向。Berelson(1952:15-18)認為內容分析,有下列四項特點:(江孟穎,2004;吳碧娥,2005)
(一) 分析明顯的傳播內容
依據分析歸納傳播內容的結果來作推論,所分析的對象必須是明顯的傳播內 容,而非傳播內容潛在的意義及其可能引起的反應。
(二) 客觀(objectivity)的要求
分析的類目必須加以精確的定義,每一步驟的進行皆以明確規則為依歸,使 不同的分析者依照既定類目與單位來分析相同內容,可獲得相同的結果。
(三) 系統化(sysrematicity)的要求
研究某一問題所有相關的內容要用全部有關的類目去分析,內容與類目的採 用與取捨,必須符合始終一致的原則,避免分析者只選擇適合其主題內容要素的偏差,同時必須將資料針對某一科學問題或研究假設作有系統的分析,盡量應排除研究者依主觀意願來建構分析類目。
(四) 量化(quantitativity)的要求
這是內容分析的主要特徵,即是須將研究資料依照規則,對擬定之類目與分 析單位加以計量,以數字來比較符號或文字出現的次數,以量化的方式以便於統計分析,達到結果準確之要求。
內容分析法的運用,Wimmer & Dominick(1983)認為最主要有以下的功能:(王石番,1996;張祐齊,2004)
(一)
描述傳播內容
研究傳播內容在一個或多個時間點上的特性,以傳統的與描述性的方法來檢 視媒體的內容。
(二)
檢驗訊息特徵與假設
試圖探究消息來源與訊息特性之間的關聯。
(三)
比較媒體內容與真實世界
研究內容的真實性,以事實的標準檢驗媒體對某個團體、現象、性格與特點 的描述,同時對媒體內容和事件的一致性作比較。
(四)
評估社會團體的形象
應用於探討少數民族或其他引人注意的團體在媒體的形象。
(五)
建立媒體效果研究的假設
把內容分析法作為後續研究的起點,是晚近研究的趨勢。
當然,內容分析法,仍有其優、缺點與研究限制,本研究整理相關文獻如下表:
表四 內容分析法的優、缺點
資料來源:(吳立婷,2007)
二.樣本選取
本篇研究運用內容分析法,對國內兩大報聯合、中時進行內容分析,選取兩報的主要考量因素在於聯合報、中國時報為國內主流報紙,其報導內容對於外籍配偶的整體形象具有指標作用。其次考量報紙的發行量與資料取得的完整性。雖有調查顯示,若以發行量統計,蘋果日報已成為國內第二大報,但因其在台發售時間較短,無法涵蓋本研究所有範圍,故本研究的樣本選取以聯合報、中國時報為主。
三、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研究範圍界定為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一日至民國九十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本研究以報紙對外籍配偶的新聞報導作為研究對象,希望了解自外籍配偶開放來台以後,媒體對於為數越來越多的外籍配偶的報導。自外籍配偶開放來台起,關於外籍配偶來台可能給台灣社會帶來的各種問題的報導就一直持續不斷。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範圍為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一日至民國九十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四、 抽樣
研究樣本選取方面,採用立意抽樣法,選取中國時報與聯合報中對外籍配偶的相關報導。樣本是在聯合報電子資料庫以及中國時報電子資料庫輸入「外籍配偶」、「外籍新娘」的關鍵字,查尋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一日至民國九十六年一月一日的相關報導,中國時報出現212筆、聯合報出現518筆,若內文提及外籍配偶之新聞僅為因其他主題而提及,並非以其為要角或報導主題,將直接刪除該則新聞。結果得中國時報為100筆,聯合報為164筆,此處需注意,媒體亦多以「外籍新娘」一詞來概括陳述來自東南亞地區,與台灣籍男性結婚的女子,對於大陸籍的女子則以「大陸新娘」稱之,而晚近則以「外籍配偶」的稱呼取代「外籍新娘」與「大陸新娘」,媒體對於這群來東南亞及大陸籍女性的污名化總是與「外籍新娘」、「大陸新娘」掛勾,較少以「泰國新娘」、「印尼新娘」……等僅涉及單一國家的女性進行污名化,故本文所設定之關鍵字不包括「泰國新娘」、「印尼新娘」……等關鍵字。
五、 類目建構
本篇報告所建構之類目系統包括五部份:「報導形態」、「報導主題」、「消息來源」、「報導立場」及「形象框架」五個主要的類目(請見附錄一)。
一、報導形態
1.純淨新聞
2.專欄/專題
3.讀者投書
4.社論
5.精確新聞(以統計資料、民意調查所做成之報導)
6.其它
二、報導主題
1. 政治面向:
關於外籍配偶之政策(包含教育政策、社福政策)、法令等。
2. 社會面向:
關於外籍配偶之天災病禍、人為事故、健康問題、社會生活及問題。
3. 教育面向:
關於外籍配偶之子女教養問題、學習問題、學校生活等。
4. 人情趣味面向:
關於外籍配偶子女之社福或非營利組織所提供之關懷。
5. 其它:
非屬上述類目者,則為其它。
三、消息來源
1.官方消息來源
2.非官方消息來源
3.外籍配偶及其親屬
4.其它消息來源
5. 無消息來源
四、報導立場
1.正面
2.中立
3.負面
五、形象框架
1.不被善待的
2.被善待的
3.適應不良的
4.適應良好的
5.虛榮的
6.樸實的
7.低水平的
8.高水平的
9.其它
肆、分析與結果
報導型態:
|
中國時報 |
% |
聯合報 |
% |
總和 |
% |
|
報 導 型 態 |
純淨新聞 |
72 |
72% |
138 |
84.1% |
210 |
79.5% |
專欄/專題 |
20 |
20% |
1 |
0.6% |
21 |
8% |
|
讀者投書 |
0 |
0% |
3 |
1.83% |
3 |
1.1% |
|
社論 |
0 |
0& |
1 |
0.6% |
1 |
0.4% |
|
精確新聞 |
7 |
7% |
4 |
2.4% |
12 |
4.5% |
|
其他 |
1 |
1% |
17 |
10.4% |
18 |
6.8% |
中國時報的純淨新聞佔了報導的72%,聯合的純淨新聞佔了84.1%;兩報的純淨新聞共佔總報導量的79.5%。而中國時報的20%專欄報導比聯合報的0.6%專欄報導高出許多。
報導主題
|
中國時報 |
% |
聯合報 |
% |
總和 |
% |
|
報 導 主 題 |
政治面向 |
8 |
8% |
10 |
6.1% |
18 |
6.8% |
教育面向 |
11 |
11% |
28 |
17.1% |
39 |
14.7% |
|
社會面向 |
28 |
28% |
45 |
27.4% |
73 |
27.7% |
|
人情趣味面向 |
25 |
25% |
42 |
25.6% |
67 |
25.4% |
|
其它 |
28 |
28% |
39 |
23.8% |
67 |
25.4% |
中國時報的報導主題多為社會面向與其它佔28%,其次為人情趣味面向佔了25%;聯合報的報導主題最多的也是社會面向的報導佔了27.4%,其次為人情趣味的25.6%與其它23.8%。兩報的總報導主題是以社會面向為最多佔27.7%,其次為人情趣味與其它佔25.4%。
消息來源
|
中國時報 |
% |
聯合報 |
% |
總和 |
% |
|
消 息 來 原 |
官方消息來源 |
32 |
32% |
51 |
31.1% |
83 |
31.4% |
非官方消息來源 |
41 |
41% |
64 |
39% |
105 |
39.8% |
|
外籍配偶及其親屬 |
20 |
20% |
30 |
18.3% |
50 |
18.9% |
|
其它消息來源 |
4 |
4% |
11 |
6.7% |
15 |
5.7% |
|
無消息來源 |
3 |
3% |
8 |
4.9% |
11 |
4.2% |
中國時報的消息來源最多來自非官方的消息來源佔了41%,其次為官方的32%,相較之下外籍配偶及其親屬成為消息來源只佔了20%;聯合報的消息來源非官方的39%為最多,其次為官方的消息來源31.1%以及外籍配偶及其親屬的18.3%。兩報報導之消息來源最多來自於非官方的消息來源佔39.8%,其次為官方消息來源31.4%以及外籍配偶及其親屬的18.9%。
報導立場
|
中國時報 |
% |
聯合報 |
% |
總和 |
% |
|
報 導 立 場 |
正面 |
22 |
22% |
28 |
17.1% |
50 |
19.9% |
中立 |
35 |
35% |
53 |
32.3% |
88 |
33.4% |
|
負面 |
43 |
43% |
83 |
50.6% |
126 |
47.7% |
中國時報的報導立場以負面的43%居多,其次為中立35%最後為正面的22%;聯合報的報導立場也以負面的50.6%為最多,其次為中立32.3%,最後為眾面報導17.1%。兩報的總報導立場以負面為最多佔了47.7%,其次為中立33.4%以及負面的19.9%。
形象框架
|
中國時報 |
% |
聯合報 |
% |
總和 |
% |
|
形 象 框 架 |
不被善待的 |
30 |
30% |
22 |
13.4% |
52 |
19.6% |
被善待的 |
0 |
0% |
4 |
2.4% |
4 |
1.5% |
|
適應不良的 |
19 |
19% |
65 |
39.6% |
84 |
31.8% |
|
適應良好的 |
2 |
2% |
1 |
0.6% |
3 |
1.1% |
|
虛榮的 |
18 |
18% |
6 |
3.7% |
24 |
9.1% |
|
樸實的 |
1 |
1% |
5 |
3% |
6 |
2.3% |
|
低水平的 |
13 |
13% |
20 |
12.2% |
43 |
16.3% |
|
高水平的 |
0 |
0% |
3 |
1.8% |
3 |
1.1% |
|
其他 |
17 |
17% |
38 |
23.2% |
45 |
17% |
中國時報對外籍配偶的報導形象框架最多為不被善待的佔30%,其次為適應不良佔19%,再來為虛榮的佔18%,以及其它17%;聯合報最多的報導形象框架為適應不良的佔39.6%,其次為其它佔23.2%,再來為不被善待的13.4%以及低水平的12.2%。兩報的報導形象框架最多為適應不良的31.8%,其次為不被善待的19.6%,以及其它17%、低水平的16.3%。
結論:
1.
兩報的報導型態以純淨新聞居多,另外中國時報的專欄報導型態明顯比聯合報高出許多。
2.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皆對涉會面向有較多的主題報導,其次是人情趣味的報導,對於政治與教育面向的報導較少關注。
3.
中國時報關於外籍配偶的報導消息來源多來自於官方與非官方的消息來源,相較之下外籍配偶及其親屬成為消息來源的比例較小,聯合報亦同,可見外籍配偶及其親屬在媒體報導上發聲的能見度是相對弱勢的。
4.
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對於外籍配偶的報導立場大多呈現負面的報導,給予她們正面的報導較少。
5.
在中國時報的報導框架下,外籍新娘大多被塑造成適應不良以及虛榮的形象;聯合報大多把她們塑造成適應不良以及不被善待的形象。綜合兩報之結果,推估台灣的報紙透過報導的形相框架,將外籍配偶塑造成適應不良、不被善待以及低水平的形象。
未來建議
1.
未來在類目建構上應該再更詳細的區分,因為媒體的報導相當多元繁複,造成本篇報告所建的類目無法有效的囊括,以至於在結果的呈現「其它」佔的百分比稍高。
2.
因為時間的關係,本篇報告無實施前測工作檢測其信度,未來在類目建構後與編碼前應實施前測,以及多和不同的人討論其類目的定義,已達到研究信度效度的完備性。
3.
本篇研究只利用一種內容分析法,未來可以加入質化的研究來輔助解釋,以增加研究的解釋力。
4.
本篇報告僅納入兩報來進行分析比較,未來研究可以加入更多元化的樣本來討論,可使研究結果更富延伸性。
5.
外籍配偶的法令為民國八十三年開放,故未來應把研究範圍往前追朔,藉此可更精確了解報紙如何透過長期的報導框架塑造「外籍配偶」的形象。
伍、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幼獅文化。
王嵩音(1998)。《台灣原住民與新聞媒介:形象與再現》。台北:時英。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江冠明(1996)。〈原住民觀點與原住民雜誌〉,《電影欣賞》,14(1):65-67。
林宇玲(1991)。《由霸權理論觀點解讀報紙對選舉的報導─以78 年台北縣長選舉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社會問題的建構與詮釋:婦女團體如何成
為消息來源 ?》。台北:巨流出版社。
簡琬璧(2002)。《李登輝的報紙形象──以「聯合報」、「自由時報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炎元(2002)。〈台灣女性政治精英的媒體再現〉,《新聞學研究》,70:17-58。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下化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
陳雪雲(1991)。《我國新聞媒體建構社會現實之研究─以社會運動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翁秀琪(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大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
的三角關係》。台北:三民書局。
張錦華(1991)。《電視及報紙選擇新聞報導意義分析》。台北,正中書局。
張慧貞(2004)。《外籍配偶子女數感表現之研究:以高雄市國小四年級為例》。
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婉縈(2007)。《外籍配偶的文化休閒活動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南華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張敏華(2005)。《「新台灣之子」的媒體形象:外籍配偶子女之新聞框架研究》。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葳威(1999)。《文化傳播》。台北:正中。
黃葳威(1995)。《瞄準有線電視市場》。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
黃毓茹(2006)。《2005 年縣市長與縣市議員選舉候選人網站與部落格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幼琍(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90 年代的電視媒體越聽人收視行為》。
台北:時英。
賴至巧(2003)。《我國國際新聞中的伊斯蘭──從九一一事件到阿富汗戰爭的
中文報紙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敏芳(2004)。《外籍勞工報紙形象之趨勢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
羅世宏(1994)。《後蔣經國時代的國家、大眾媒介與反對運動:國家認同議題
的媒介框架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的理論觀點》。台北:政治大學。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
三民書局。
英文文獻
Benford, R. D.
(1993). Frame disputes within the Nuclear Disarmament Movement.
Social
Forces, 71, 677-701.
Boulding, K. E. (1969).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
Bretl,
D., & J. Cantor (1988). The portrayal of men and women in
commercial,
Sex Roles, 18(9/10).
Chaffee,
S. H., Nass, C. I., & Yang, S. (1989). The bridging role of television in
immigrant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stitute fo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Entman, R. M.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
51-58.
Entman,
R. M. (1994). Representation and reality in the portrayal of blacks on
network television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y, 71, 509-520.
Fair, J. E.
(1996). The body politic, the bodies of women, and the politics of famine
in U.S. TV
coverage of famine in the Horn of Africa.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158.
Fisk, J. & Hartley, J. (1978). Reading
television.
Hall,
S. (1982). The rediscovery of“Ideology”in media studies. In M. Gurevitch et al.
(Eds.),
(1982).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pp. 56-90).
Goffman,
E.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Lippmann, W.
(1922). Public opinion. NY: The Harcourt Brace.
Merrill, J. C. (1962). The image of the
McLeod, J. M.,
Pan, Z., & Rucinski, D. M. (1989). Framing a complex issue: A cas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Paper presented to the Mass Communication Divisi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onference ,
Pan,
Z., & Kosicki, G. M. (1993). Framing analysis: 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0,
55-75.
Said,
E. W. (1997). Covering Islam: How the media and the experts determine how
we see the
rest of World.
Staab,
J. F. (1990). The role of news factors in news selection: A theoretical
reconsider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
423-443.
Schaefer,
R. T. (1979). Racial and Ethnic Groups.
Company.
Tuchman,
G. (1972). Objectivity as strategic ritu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7, 660-679.
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van
Dijk, T. A. (
Associates.
[回本期目錄]
附錄一
報紙名稱: 中國時報 聯合報
分析類目 |
統計類目 |
統計 |
|||||||||||
新聞順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日 期 |
|
|
|
|
|
|
|
|
|
|
|||
版 次 |
|
|
|
|
|
|
|
|
|
|
|||
一 報導型 態 |
1 |
純淨新聞 |
|
|
|
|
|
|
|
|
|
|
|
2 |
專欄/專題 |
|
|
|
|
|
|
|
|
|
|
|
|
3 |
讀者投書 |
|
|
|
|
|
|
|
|
|
|
|
|
4 |
社論 |
|
|
|
|
|
|
|
|
|
|
|
|
5. |
精確新聞 |
|
|
|
|
|
|
|
|
|
|
|
|
6. |
其他 |
|
|
|
|
|
|
|
|
|
|
|
|
二報導主題 |
1 |
政治面向 |
|
|
|
|
|
|
|
|
|
|
|
2 |
社會面向 |
|
|
|
|
|
|
|
|
|
|
|
|
3 |
教育面向 |
|
|
|
|
|
|
|
|
|
|
|
|
4. |
人情趣味面向 |
|
|
|
|
|
|
|
|
|
|
|
|
5. |
其它 |
|
|
|
|
|
|
|
|
|
|
|
|
三 消息來源 |
1. |
官方消息來源 |
|
|
|
|
|
|
|
|
|
|
|
2. |
非官方消息來源 |
|
|
|
|
|
|
|
|
|
|
|
|
3. |
外籍配偶及其親屬 |
|
|
|
|
|
|
|
|
|
|
|
|
4. |
其它消息來源 |
|
|
|
|
|
|
|
|
|
|
|
|
5. |
無消息來源 |
|
|
|
|
|
|
|
|
|
|
|
|
四 報導立場 |
1. |
正面 |
|
|
|
|
|
|
|
|
|
|
|
2. |
中立 |
|
|
|
|
|
|
|
|
|
|
|
|
3. |
負面 |
|
|
|
|
|
|
|
|
|
|
|
|
五形象框 架 |
1. |
不被善待的 |
|
|
|
|
|
|
|
|
|
|
|
2. |
被善待的 |
|
|
|
|
|
|
|
|
|
|
|
|
3. |
適應不良的 |
|
|
|
|
|
|
|
|
|
|
|
|
4. |
適應良好的 |
|
|
|
|
|
|
|
|
|
|
|
|
5. |
虛榮的 |
|
|
|
|
|
|
|
|
|
|
|
|
6. |
樸實的 |
|
|
|
|
|
|
|
|
|
|
|
|
7. |
低水平的 |
|
|
|
|
|
|
|
|
|
|
|
|
8. |
高水平的 |
|
|
|
|
|
|
|
|
|
|
|
|
9. |
其它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