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網頁變遷
龔俊哲
南華大學社會所研究生
第壹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就在上高中的那個夏天,我得到人生中的第一台電腦,電腦裡塞了當時最新的作業程式Windows98,以及當時最新的看圖軟體、電腦遊戲、微軟的office,還有對電腦陌生的我,就這樣踏上與電腦互動的旅途。當時看到的畫面就如同下圖:
儘管電腦裡塞滿了最新奇的玩意兒,最後卻發現對我來說,那只不過是一台影片播放機,甚至只是一台打字機、遊戲機罷了,與電視收音機之類的「硬體」沒什麼差別,直到有一天發現「它」的存在,這個它就是網際網路。一條電話線、一組帳號,讓我得以開啟塵封已久的IE瀏覽器,抵達與別人交流的網路世界,很快的,瀏覽各式各樣不同的網頁和討論區,變成當時每天必做的「工作」之一,這也使得我不知不覺中越來越無法脫離每日電腦的使用直到現在。
(當時的網頁就像這樣,充滿了連結和資訊,滿足一種搜尋的樂趣)
眾所皆知,網際網路在現代資訊傳輸佔有重要地位,其中最令人矚目的當然不是舊的網頁、BBS、討論區,而是Blog、Wiki這類Web 2.0平台。不論是新聞網站、個人或藝人網頁、個人作品發表等,一切本來和其他網路使用者無關的網頁,突然和人產生連結(或者說路人與路人之間有了連結,因為過去僅有資訊發布者和瀏覽者的封閉關係),使得時常在瀏覽網頁的我或他人不論停留在何處,都能注意到其他人的蹤跡,當我瀏覽著最新的網頁內容時,心理不禁冒出一個問題:以前我喜歡瀏覽的網頁到什麼地方去了呢?
(現在的網頁大多是這樣,除了廣告、搜尋以外,還能寄給朋友、發討論文)
這個問題或許可以這麼回答:瀏覽現在的網頁事實上還是在瀏覽網頁,只是網頁的技術更新、能做的事情更多。一個電腦行家或網頁設計師或許會這麼回答,從技術的層面來說這點是無可否認的,但現在網頁上人們的活動,卻和過去有所不同。過去當我使用網頁時,幾乎只會注意到網頁內容本身,偶爾才會去看網站作者是誰,除非作者留下了電子郵件地址或設置留言板、討論區,否則網頁對我來說,就只是作者單方面和匿名者(例如我)間接(藉著網頁)的交流。
現在我眼前的,幾乎都是Blog、維基百科、或一些被稱為Web 2.0的新網頁,不只是留下作者本身更詳細的(包含私密的)資訊,還可以看到其他網頁使用者的蹤跡,這些蹤跡的成果就是Blog上的爭辯、維基百科上面大量的資料。不只如此,我開始關心Blog上的回應和內容,試著加入其中;在搜尋常識性資料的時候,會先到維基百科,而不是大英百科全書。我,似乎變了,變得關心同一個網頁使用者的心情、想法,變得關心網頁上的資訊是否需要修改。相對的,我還發現朋友、家人和網頁的關係也有所不同,不會電腦的家人卻開始懂得如何瀏覽網頁和收發電子郵件,朋友大部分在網路上的時間花在Blog上。然而,這些人的電腦專業知識並沒有增加,卻會使用網頁,似乎有一種力量讓人們必須面對網頁。
網頁為何變了?為何我和它的關係不是過往資訊和人的單一關係,而加入人和人之間的交流?為何網頁的使用如此普遍?本研究帶著這個人經驗為出發點,開展整個研究本身。
第二節 研究背景
網頁最初的發明時間並不明確,可以確定的是:它介於網際網路和現在所謂Web 2.0之間。
網際網路(Internet)發源於冷戰時期,1958年美國為了獲得科技領導優勢開始的一連串研究,造就網際網路的誕生。當時國防部成立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不過用途僅侷限在軍事,直到1969年ARPANE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成立,才使這項技術得以在軍事用途之外使用,並連接了美國四所大學(分別是南加大洛杉磯分校、史丹福研究機構、南加大聖塔芭芭拉分校、猶他州大學[1])。
1974年美國向全世界免費提供TCP/IP技術,使電腦間通信的問題得以解決,並在1983年TCP/IP技術成為網際網路標準通訊協定,一直到今日,網際網路已經連接世界上無數的電腦,使得部落格這類線上互動技術得以實現。
就當前流行的部落格而言,1997年John Barge在其網頁上首創了Weblog一詞,但在1999年,Peter Merholz在他的網頁上表明要將weblog唸成wee-blog,weblog因此被裁剪為blog(
就台灣網際網路使用率方面,創市際於2004-2006年,與全球第三大市場研究機構Ipsos合作執行台灣上網行為基礎調查發現:
在2004-2006年進行的調查當中詢問民眾過去一個月的上網經驗,發現台灣10歲以上的上網人口,已在去年(2005年)突破五成,衝破千萬大關;今年(2006年)更高達1185.6萬,上網率接近六成(59.1%)。顯示網路媒體的使用已漸漸深入台灣民眾的生活當中。…受訪民眾中表示過去一日曾經上網者,從2004年的36.1%已提升至42.5%。顯示台灣民眾網路依賴程度亦日漸提升[2]。
網際網路不僅是連接電腦,民眾使用率同時也不斷提高,顯示網際網路的使用已經深入日常生活之中。而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於2007年7月進行的調查還發現:
調查中有68.2%的網友表示目前有經營部落格,其中以無名小站與Yahoo!奇摩部落格為主要使用的部落格平台,其後則分別為Xuite日誌、yam天 空部落、以及Windows Live Spaces,為前五大部落格平台。而經營部落格的動機方面,網友表示「透過文字、照片紀錄生活」(72.6%)、「抒發心情、表達想法」(69.6%) 為最主要的使用原因。在更新頻率方面,有經營部落格的網友(N=3215)表示,一周內會更新自己部落格的佔了44.8%,顯示部落格服務使用的活躍程度[3]。
網際網路使用者不再只限於瀏覽網頁、交換檔案,他們在線上經營部落格,紀錄生活、表達想法,甚至發起聚會、社會運動,最為人所知的例子就是樂生串連活動,表示大量部落格使用者除了在網際網路上寫寫文章,還具有推動社會的力量。
第三節 問題意識
有人說,新的電腦硬體出現了,使得電腦的使用更加方便快速;還有人說,網際網路速度的提升,讓人與人的距離更近;更有人說,更加方便使用的網頁(如Blog),讓人們得以發表文章和圖片。最後,有人得到一個結論:新的科技發展引導著人們未來的道路。那麼,當網頁技術有所突破時,人與網頁的交往是否同時改變,使得我們得以將網頁當做一個公共領域,或是一個表現的空間?
從生活周遭常使用的必需品來看,每項新科技的出現似乎主導人類生活的樣貌,電話、電視、收音機、電腦等等,都讓每個人的生活發生改變,但我們可以用科技決定論的方式就這樣說明科技與人的關係嗎?如果我們討論新網頁的到來人們是否更自由的問題,就會認為那些仍然只使用電子郵件、只把網頁當資訊的使用者似乎更自由(或更不自由):不同文化、社會、習慣的使用者被化約為只有技術是自由與否的因素,好像新技術的到來人們就馬上面臨到自由的問題。
這種看法是難以讓人同意的,達成網頁的使用,還包含和網頁使用者(作者、讀者、回應者)的聯繫。一個成功的Blog,除了充分運用(並非所有,也不一定是新技術)Blog技術允許的結構以外,作者必須時常寫作和回文,和讀者建立互相交談的關係,現代更要求以數字的方式檢證:每日讀者數。所以,在思考網頁為何有所轉變的時候,同時也必須考慮網頁週遭的關係。
就像「數位之牆」黃彥達(2007)說的[4]:
簡言之,1.0 時代的商品是「資訊」,所有發展都圍繞在「如何處理資訊爆炸」,不論新聞網站還是搜尋引擎。而Web 2.0 時代的商品則是「關係」,議題是「如何處理關係不足」及「如何處理關係爆炸」。
那麼,網頁究竟帶來什麼關係?這些關係如何轉變(如同我自己的轉變)?這些關係人又為網頁帶來什麼轉變?當前的網頁、讀者、作者如何轉變過去,形成另一種情況?使得當前的網頁使用模式較為流行,另一種網頁被認為是舊式的。對這些問題的探求正是本研究的目的。
第貳章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探討三個詮釋帶來現代轉變的觀點。
首先是科技決定論。主要從流行的轉變論點:Web 2.0到來。Web 2.0到來是否因為Blog、維基百科等新網頁的發明?在這裡用Marx對異化關係的描述來說明科技決定論觀點所忽略的層面。
第二節則是社會決定論的觀點,探討資訊分配不平等、身分地位等社會結構因素所帶來的轉變。可以看到,雖然議題不同,但都試圖從社會結構面解釋網頁居中,人和人之間的宰制、權力關係,網頁是關係的工具。
最後第三節是從技術物的本質出發,Heidegger、黃厚銘等認為技術是一種展現,有其自己的特性,問題不在社會結構,而在於技術的本質和人們如何使用的問題。
第一節 科技決定論
「Web2.0時代,你就是新媒體。」[5]
天下雜誌網站(2008)斗大的標題,正向人們大喊現在是Web2.0的時代,除了Blog以外,Wiki百科、Youtube等,都是天下雜誌視為新媒體的媒體。Web2.0是什麼?有1.0或更之前的版本嗎?那些又是什麼?關於Web2.0為主題的文獻,蘇建華(2007)在《資訊社會研究》第十三期有詳細的整理。
根據該文獻,Web2.0的定義並不明確,不過Web2.0一詞的發明者Tim O'Reilly(2005)曾經提出Web2.0的主要包含的內容:
Web 2.0 is the network as platform, spanning all connected devices;
Web 2.0 applications are those that make the most of the intrinsic advantages
of that platform: delivering software as a continually-updated service that
gets better the more people use it, consuming and remixing data from multiple
sources, including individual users, while providing their own data and
services in a form that allows remixing by others, creating network effects
through an "architecture of participation," and going beyond the page
metaphor of Web 1.0 to deliver rich user experiences.[6]
從Web 2.0的角度而言,現代網際網路軟體提供的是一個平台(platform),根據不同使用者而讓內容有所不同。過去的網頁提供的是由少數某一群人的成品,現在的網頁則儘可能提供個人可編寫、修改的部份,讓更多的網際網路使用者的網頁參與模式改變,不再只是瀏覽和搜尋資訊,而是去產生資訊。
因此,就如同當下上網就能看到的那些網頁(Blog、amazon、Wiki),網頁這項技術本身的轉變,就在於讓更多的個人或團體能夠有機會作為網頁編寫的主角,在被稱為Web 2.0之前的時代,不論是電視、收音機、報紙,就算直到網頁剛剛興起,這些媒體都是由資本家、教育機構、國家所控制,無關的個人根本沒有機會在那些機構上插嘴,Web 2.0則希望這些無關的個人多參與,然而,為什麼這些掌握著資訊傳遞工具者,願意將發布的權力給予個人呢?長尾理論(Long-Tail)從Google的成功推論現代網站經營模式的改變,獲利不需要單方面提供更多的更新,經營者只需要提供一個平台,讓網路使用者們自行編輯即可。因此,也使得現代網路使用者有空間討論網頁作為公共領域的可能性。
葉允斌(2004)的研究就以Blog為例子指出,Blog的發展,將表現一股挑戰既存封閉系統的巨大力量,即平等、開放、自由的交往互動模式。同樣的,Blog 於社會實踐的意義,將有可能提供網路空間一個理想的交往、言談情境,尤其面對封閉威權勢力,Blog更能展現其反動的特殊性格。
而Web2.0中的Blog,根據維基百科(2008)指出,早期的網誌只是手動更新的一般網站。然而,工具的改進有助於以在時間上倒序方式張貼的網路文章的製作和維持,使更多的、比較缺乏技術的人們可以編寫網誌。
以上這些看法,似乎當技術更新了,就馬上將人們帶往某種未來。技術更新了,公共領域便能在網際網路實現;技術改良了,自由便能夠到來。或許我們應該想起Marx對於異化的看法:
人怎麼使它的勞動外化、異化?…我們把私有財產的起源問題變為異化勞動同人類發展進程的關係問題,也就為解決這一任務得到許多東西。(伊海宇譯,1990)
並不是工廠林立後才帶來異化,而是資本家對於生產工具的操作(工廠),以及僱傭勞動者期望從資本家身上從過去的束縛中解放,結果使得這些勞動者更不自由。換句話說,技術的進步固然重要,但社會結構及人的選擇在形成某種制度或秩序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因此,像Web 2.0這樣對現代網頁說明的科技決定論觀點,雖然為我們展示技術轉變所帶來的可能性,但相對忽略了社會、文化因素帶來的另一種可能性。
第二節 社會決定論的觀點
在對於部落格有關的研究中,權自強(2004)以Tim Jordam「網路權力」的概念研究發現:
透過對多位部落格玩家訪談的結果,發現部落格之使用對他們在網際權力的上影響是相當明顯易見的,隨著經營部落格時間愈久,付出的心血愈多,也愈能在部落格的圈子裡得到相當的肯定。更因為部落格上引用與迴響機制的透明化,讓他們可以很清楚看到別人的回饋。然而,線上的虛擬權力並非也代表著線下真實生活的權力,目前國內絕大部份的部落格使用者,仍然將部落格的圈子與真實生活的圈子劃分得很開,彷彿是兩個世界的分身一般。
在Bolg上如何建構一個關係呢?答案看來是投入的時間。然而,Blog與真實生活沒有必然的聯繫關係。對比更新的研究,胡凱焜(2007)同樣指出,真實生活裡教育程度高、接觸網路久的族群仍化身菁英階層持續主宰網路空間。因此,要在Bolg上建立起權力關係的基本條件便是投入網路的時間,投入較久的網路使用者,容易握有主宰者的位置。在胡凱焜的研究中發現現實教育程度已經與Blog的主宰具有關聯,可見握有Blog的權力與人的社會階層有關,似乎這些網頁和使用者之間的關聯並沒有什麼改變:Blog只是體現線上權力爭奪的工具。然而,曹家榮(2007)認為:
…與其說知識,不如說是技術才是我們今天真正體驗到的形式,而知識則是隱而未現的幫手。(曹家榮,2007)
換言之,雖然網頁使用者背後的社會地位佔有網路權力一定重要性,技術如何被體驗?技術如何在這種社會關係中轉變等問題被忽略了,就好像社會階層、投入的時間等因素改變,技術也自然而然的跟著轉變。
另有一類以較宏觀的角度指出:資訊的內容由哪些人控制和是誰給予傳播內容的權力-數位霸權、數位落差。劉燕青(2003)在《揭開網路開放、自主的假象-從數位落差到數位霸權》便認為少數的國家與大型跨國企業掌握了全球性的經濟資源,進而控制了全球重要發展走向的決策權力,而部分的社會及國家卻沒有能力或權力參與決策的核心,網際網路資源的不平均,更加速了全球資源的傾斜、差異。
對於這類以社會結構的方式探討一件技術,黃厚銘(2001)則提出了他的看法:
…社會決定論的主張則著眼於社會的人口組成以及目前的使用狀況,仿佛科技沒有其固有的特性,社會的既定結構早已決定了科技將如何被使用。…資訊科技確實有其特性,但社會如何運用也會決定我們未來的走向,只是關鍵不在於既定的結構,而在於我們對資訊科技本質的認識,以及隨之而來我們如何加以運用的問題。(黃厚銘,2001)
社會結構的改變並不必然使得網頁和人的關係改變,就個人的例子而言,在接觸電腦之前網頁就已經被發明,可是我並沒有因為台灣越來越高的網路使用率而去接觸它,反而是由我決定要不要接觸、要不要繼續使用,才使得現在我和網頁是一種依賴它來和人交流的關係,這就使從社會的某些結構推論人和網頁關係的轉變變得片面,因為身為行動者的我給了網頁轉變的偶然性。
因此,固然社會決定論的觀點有其道理,可是技術和人的更細緻關係反而被忽略,使得那些同社會結構的不同網頁使用情況被視為同質。
第三節 網頁與其技術的本質
就網頁而言,那些組成元件被視作是為達成某種目的的產物。然而,Heidegger(1996)認為這樣工具性定義將掩蓋某些東西,原因在於和較為古老的時代,技術不是達成某種目的的工具,而是一種展現。所以,網頁技術不能當作僅是為了某種目的的純粹工具。技術是世界現實向我們展現的方式,它參與在我們的生活現實的構造之中(曹家榮,2007)。因此,電腦中介傳播理論這樣的說法看來是陷入一種科技決定論,而非Heidegger認為的技術是一種展現。使得談論網頁若是將它只視為傳播資訊的中介物,就會不知不覺將這類技術是外在於人們,並預言這類技術或新技術將引導人們走向某些結果(自由或不平等)。
所以,這個觀點排除科技決定論和社會決定論的觀點,另外開闢一條道路。人對技術如何認知和如何運用是這個觀點所注意的。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理解環繞著網頁的關係轉變,換言之,透過和過去脈絡中人和網頁達成的使用模式比較現代脈絡的使用模式,理解人和網頁如何從單純的互動關係,轉變為有機會建構網路公共領域、網路上信任問題等各式各樣的問題,以及這樣的轉變是如何運作。
由於網頁不可能單獨存在而轉變,所以除了網頁技術的進步因素,還需考慮人的因素,因此本研究除了採用文本分析以外,還進行訪談,地區的選擇則是台灣的網頁、人。
一、 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透過作者的文本理解背後隱藏的意義,在Blog格中還能看到若干回應,這也有利於理解讀者如何和文本作者產生關係。「就本質而言,文本分析是將一文學作品拆解,觀察其部份之間是如何拼湊在一起(seeing how
the parts fit together),而詮釋則是將某(些)知識傳統相連的價值」(游美惠,2000:17)
1、對象的挑選
在這裡僅想分析的為網頁,故排除通訊軟體、P2P等非以流覽器頁面的工具。由於分析的重點在於網頁的轉變,和其中隱含的意義,挑選上分為三類:
A. Blog
身為熱門的新網頁成員,具有分析的必要。由於無名小站為台灣大多數熱門瀏覽Blog的所在處[7],故資料的搜集對象以無名小站為主。
B. Wiki
Wiki的集眾人之力編輯也是相當特殊的現在,與一般商業百科全書的模式全然不同。在此以維基百科(Wiki)為主要分析對象。
C. Page
這是指以資訊發布為主的網站,但與前兩者不同,這裡以機構的官方首頁為分析對象。在此以各大新聞網為主要分析對象,如聯合新聞網。
2、觀察的重點
不論是Blog、Wiki、Page上都充滿各式內容,無法分析所有內容,故只能選擇性的挑選。挑選的重點在於同性質比較,Blog便能和過去的相簿、網路日記比較,比較Blog的內容類型和相簿、網路日記有何改變;Wiki則當做一種共同編輯系統來與商業百科全書的運作模式比較,由於Wiki是當前流行的百科全書,故將它視為代表現代的百科全書新技術;Page則和無法同頁面回應、無法線上推介(如沒有寄給好友、介紹給朋友這類選項的網頁)的網頁運作模式比較。這裡不假設以上的它們是進步、進化的關係,原因在於新的模式不必然淘汰舊的,相反,那些網路日記、百科全書、舊頁面仍存在,只是更多的人將時間花在另一者。
二、訪談
為保持一定的彈性,本研究採用半結構的訪談方式,在保證與主題相關的原則問答。
1、 對象的挑選
由於現代網頁使用為普遍的現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使用網頁的經歷,故可訪談的對象相當寬鬆。但仍需區分各類不同經歷的使用者,本研究隨著文本分析的分類區分三種類型的網頁使用者以利訪談。以下為各類挑選條件:
A. Blog
指的是「過去曾經使用網路日記、相簿,目前為Blog的使用者」。
B. Wiki
指的是「過去曾經使用百科全書尋求資訊,現在則是Wiki的使用者」。
C. Page
指的是「過去為純資訊網頁編輯者,現在將網頁加入互動元素的使用者」。純資訊網頁代表只有資訊的網頁(如過去的個人網頁),互動元素則是能讓網頁接近Blog模式運作的元件,如聯合新聞網就是加入此種元素。
另外,由於網路上樣本眾多,故採立意抽樣的方式挑選適合的樣本,也就是根據本研究的判斷為挑選原則。
2、 訪談內容
首先,為訪談方式的選擇。進行訪談若能面訪是最好的情況,但網路大多為匿名使用者,不願透漏真實資料者眾,故另外的訪談方式為電子郵件和通訊軟體,並在徵求同意之後,將對話內容儲存為文字檔。
另外,內容方面,主要關注的是受訪者網頁的使用歷程,包含何時接觸網頁、何時自主編輯、如何發現新的網頁、哪些使用方式被放棄、為什麼和遭遇的難題,儘可能將受訪者的經驗挖掘出來。
第二節 分析架構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理解當前使用網頁模式的轉變和其運作模式,其中,使網頁使用運作的因素在於網頁和使用者(包含作者、閱讀者、回應者等)。故分為兩方面為本研究努力的目標:
1、 網頁
將網頁視為有其本質、能自主活動的中介物探討該技術物在整個網頁使用模式運行的作用。並且同時探討網頁作為中介物角色在不同時期具有的不同意義。
2、 使用者
在網頁作為中介之下,探討構成網頁使用條件的那些人在不同時期各自扮演什麼角色、面臨什麼問題,從中發現社會模式的轉變。
最後,探討網頁模式的轉變和個人選擇政治的問題。我認為當前人們所面臨的不只有資源分配、階級不平等、種族差異等問題,像這種個人該如何選擇當下所面臨的事物,也是現代每天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參考書目
胡凱焜(2007)。《從科技及權力變遷角度再探網絡社會發展-由Web2.0崛起談起》。桃園:元智大學碩士論文。
曹家榮(2007)。資訊科技的權力問題:從網路空間的探問出發談親密歸訊與嵌入性價值的常規化,《資訊社會研究》,12:180-210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17
黃厚銘(2001)。《虛擬社區中的身份認同與信任》。台北:台灣大學社會所博士論文。
葉允斌(2004)。《網路「公共性」的考源、批判與重建--以Habermas 的「Intersubjectivity」觀點為中心》。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
劉依婷(2006)。《線上表演:部落格作者網絡關係對網路書寫的影響》。桃園:元智大學碩士論文。
劉燕青(2003)。《揭開網路開放、自主的假象-從數位落差到數位霸權》。
蘇建華(2007)。Web2.0發展介紹,《資訊社會研究》,13:1-124
權自強(2004)。《網路部落格使用對個人賦權之影響》。桃園:元智大學碩士論文。嘉義: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天下雜誌(2008)。「Web2.0時代,你就是新媒體。」http://ad.cw.com.tw/cw/web2/top10.htm。
宋祖良譯(1996),Martin, Heidegger著。《海德格爾的技術問題及其他文章》。台北市:七略。
伊海宇譯,Karl Marx著(1990)。《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台北:時報出版社。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6)。2006上網率創新高 近六成民眾連網,《新聞室》。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2_27_06.html,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7)。近七成網友坐擁部落格 部落客願為空間影音上傳付費,《新聞室》。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9_21_07.htmll,
黃彥達(2007)。Web 2.0 再思考(一)「關係」才是重點,《數位之牆》。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378,
維基百科(2008)。網誌。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6%B2%E8%AA%8C&variant=zh-tw
部落格排行(2008)。http://look.urs.tw/rank.php。
Tim
O'Reilly (2005). Web 2.0: Compact Definition?.
http://radar.oreilly.com/archives/2005/10/web-20-compact-definition.html
[回本期目錄]
[1] 參見 葉允斌(2004)。《網路「公共性」的考源、批判與重建--以Habermas 的「Intersubjectivity」觀點為中心》。嘉義: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5] 參見http://ad.cw.com.tw/cw/web2/top10.htm
[6] 參見http://radar.oreilly.com/archives/2005/10/web-20-compact-definition.html
[7] 參見 部落格排行。http://look.urs.tw/rank.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