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共賞
楊雅雯
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結束生命」已成立委諸公新口號?
自殺已連續八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九名,由於自殺率居高不下,奇美醫學中心甚至建議媒體緩和對自殺事件的報導,以免引起仿效。
沒想到政府及社會不斷致力於降低自殺率,立委們反而頻頻以激烈手段來證實自己的清白,前有費鴻泰表示馬英九敗選要結束生命,後有關中說如有賄選要切腹自殺,這無疑是對社會做了最不良的示範!
自殺並不能解決問題,是謠言或是事實,時間能證明一切,身為一位民意代表,是不是應該對自己的言行更謹慎一些?不要再將「結束生命」這要命的口號傳播下去了!
Long stay的時間不宜過長!
報載馬英九希望各部會首長能下鄉,筆者真是百分之一百贊同,總算不會出現「只可遠觀」的政府官員了!
身為教育人員,對教育部的一些「突發奇想」頗感無奈。教育問題層出不窮或許與教育部長長居廟堂之中,無法適切體察民意有關,而由政府官員及眾多教授所制定出的「高調」政策,或許理論精闢,卻無法切合實際需求,更是會讓位於教育現場的家長、學生、老師們錯愕、迷惘,也因此出現反對「天上飄」的中研院士、大學校長出任教育部長的聲浪。
但算算當初馬英九的long stay,時間長達一年多,當初他的身分是總統參選人,並無任何職位在身,因此可以花時間與各鄉鎮人士親近溝通。目前人民對新任政府的期望很高,都希望他們能做些什麼改善現況,部長long stay或許能體察民意,但不應囿於形式,也不能流於制式,不然僅是stay,而無任何作為也無用。
大家一起搬到台中市吧!《刊登於聯合報》
政治人物首重誠信,但這優點早在政壇消聲匿跡,好不容易有胡市長堅決表示不入閣,原本以為市長可以為政壇帶來一股新氣象,但是經過幾天的時間,出現不少支持他入閣的聲音後,胡市長似乎態度有些軟化,希望以民調來作為考量的參考依據,今天更出現了多名市議員串聯支持其入閣,未來動向頗受矚目。
我不是台中市民,但看見議員們說「送胡志強到中央,幫中部發展」,「希望台中市民化小愛為大愛,支持胡市長入閣」,不禁讓我想到,那馬總統的戶籍台北市及蕭副總統的故鄉嘉義市,在未來是否也會因此而蓬勃發展?這對其他縣市支持者是否有些不公平?還望胡市長能做通盤考量,務求全民福祉。
全民成冤大頭?
浮動油價主要是讓國內油價回歸市場機制,雖導致升斗小民叫苦連天,但這是國際趨勢,臺灣沒有產油,自得任由石油產國宰割,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除了多多宣導節約能源,及開發替代能源外別無他法。
近日行政院評估各種因素後,宣佈油價凍漲至五二零,只為了讓全民看見表面的油價維持一定,行政院致力照顧老百姓生活的錯覺,但實際上,臺灣中油與臺電早已說出真話,「如不調整油價,將會虧掉半個資本額」,國庫不斷失血,政府不思解決之道,反倒坐視漏洞越來越嚴重,到底是何居心?原本應擺脫政治干擾的機制,卻因為政府介入控管,沒有確實反映國際行情走勢,而使得國營事業虧損日益擴大,財務也益加惡化。
凍漲油價看似為了穩定物價,避免國際油價上漲對人民生活的衝擊,對全民有利,但這樣的作法豈不是認為臺灣人民成了短視近利,只求眼前荷包不傷,導致禍延子孫的愚民嗎?而臺灣目前國庫負債十數兆,繼續維持表面,只為了給全民一個民進黨政府對油價嚴格把關,不致損傷臺灣經濟的假象,這又是何必呢?
而這數百億的虧損由全民一起買單似乎不太公平?何不回歸使用者付費,由直接需要用油的消費者自行負擔,才合乎公平正義的原則!也呼籲臺灣中油高層展現魄力,讓看守內閣了解嚴重性,別盡做些表面功夫了!
有誰關心公投?
記得在大選前,中選會強力放送宣導影帶,希望民眾領取公投票,「公投與大選結合在一起是為了節省經費,先進國家早就這樣子做了!!」,但看看這次幾次公投開票的結果,真的節省經費了嗎?身為一個選務人員,只看到納稅人辛苦賺的錢被浪費!看到地球資源被浪費!看到民眾的時間被浪費!!
看看這次中選會公布全國性公投的投票結果,兩項公投案的投票率都未達到法定門檻的百分之五十,均遭否決。到底國民兩黨所提的公投案是為了讓「誰」有充分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比較讓人質疑的是,如果公投兩案通過了,台灣就真能如投票結果進入聯合國嗎?還是依然只能停留在口號階段?
筆者昨日在嘉義縣某投開票所擔任選務人員,將近四點時,投開票所就湧入一大群關心結果的民眾,專注的看著開票的每一個過程,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與身旁的朋友討論,但在總統票開票結束,所有人隨即閃電消失,留下滿室空蕩,只剩下選務人員對著空無一人的座位,盡責的高聲唱票。
事實上,在領票過程中,不少老先生、老太太先對著選務人員靦腆一笑,然後詢問「這個公投票是要投誰?」,礙於選務規定,選務人員不能多說些什麼,只能交由主任管理員處理,但其實心裡不免嘀咕著,既然民眾不了解公投屬於「直接民權」的行使,能藉此表達自己對於入聯及返聯議題的意見,那辦這次公投有什麼實質意義呢?無法真正落實人民的需求,只是淪為特定政黨操弄的手段罷了!
公投是一種民主進步的表現,是一種公民發聲的方法。但以台灣目多數民眾只關心自己支持的候選人的情況,實在不適宜為了節省經費而將公投與大選綁在一起,既然公投是為了展現人民意志,不如單純的舉辦,將公投與大選脫鉤,讓所有人民理解公投的意義,並真正投下自己神聖的一票,這才是真正民主政治的體現!
放過孩子,給他們喘息的空間吧!《刊登於國語日報》
現今孩子的童年到底剩下些什麼?不就是考試、補習、學才藝嗎!剩下多少時間留給孩子自己呢?
台北縣為提升語文程度增加學習節數可謂用心良苦,但語文程度是否能因節數的增加而提升就有待商榷了!生活中時時可學,不需要把學習場域限制在學校中,讓孩子在潛意識中將上學與痛苦畫上等號!
教育部規定中年級學習節數為29-31節,各縣市可彈性規劃,因此節數不盡相同,台北縣為29節,通常是週五下午不上課;嘉義縣大多為31節,也就是除了週三下午,每一天都是全天課,雖增加的2節課不見得用於語文教學,但或許台北縣可參考嘉義縣的相關資料,看看是不是增加了學習節數,就等於搶救了學生的程度?
若是為了弱勢家庭的孩子著想,不需將所有孩子都綁在學校接受相同的課程,可以由家長依照個別孩子的狀況,安排適合的活動,補其不足。以本校為例,週三下午為親子英語班的時間,採自願的方式,留下來的並非全是弱勢家庭,而是家長認為有需要加強自己與孩子的英語能力,或者是單純想陪同孩子學習英語,就可以參加,這不也是提升學生程度的一個方法嗎?
週三下午為進修時間在當初是經過爭取才成功過關,而今要走回頭路是否應有相關配套措施?筆者以為,不應由少數教師的研習態度來否定大多數教師自我成長的心意。對於提升學生語文程度及教師專業成長的進修時間一定還有更適切的解決方式,應該多聽取各方意見,而非莽撞施行,才能創造學生與教師雙贏的局面!
堅持台灣主體意識 永保教長職位安康?
看了陳總統14日在TVBS的專訪,「台灣現階段需要的教育部長,是要像杜正勝這樣可以堅持台灣主體意識的人。」深感錯愕,原來想要擔任教育部長,只要堅持台灣主體意識就好!
筆者以為,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短時間內很難看出立竿見影之成效。若要由杜部長的作為來判定他是為台灣教育注入活水,或是殘害國家民族幼苗,似乎是言之過早,也或許他的某些決策真能為孩子帶來新生活。
教導孩子對自己的土地有認同感是件好事,但筆者不理解的是,陳總統以為的「堅持台灣主體意識」竟是以「杜部長堅持不承認中國學歷」為指標,而不是以一個身為教育部長應有,提出真正有益於台灣教育的政策!
細數杜部長的表現,可說是罄竹難書!或許是媒體的過於關照,他所呈現在人民面前的大多是負面新聞,真正稱得上福國利民的政績實在少得可憐!
建議未來有意擔任閣員的大人們,記得,你只要咬住上司某一項政見不放,換來的就會是一個維持數年的工作機會!
教師也應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近來一連串的校園安全事件又再度引發了學校對導護工作的討論。
導護工作規定由七點執勤到下午五點,主要目的在維護學生上、下學及在校期間之安全。相信所有執行過導護工作的老師都有相同的經驗,常常在提早到校時發現已經有少數孩子上學了,原因是家長要上班,所以六點三十分就讓他們到學校來。放學後也是,五點後孩子遊蕩在校園中的情況屢見不鮮,上個星期更出現孩子留到七點多的情況。
老師們都樂意在家長臨時有事不能準時來接送時,給個方便,照顧孩子們,大家彼此相互幫助,成為一種良性互動,但可惜的是,偶有家長會在老師伸出援手後,「習慣性」的晚到學校來接孩子,甚或越來越晚到學校,就因為吃定老師一定會負責照顧孩子,所以常見四點放學直到五點多要離開學校時,還發現學生呆坐在學校穿堂等待。甚有家長要求老師在放學後騎車在學區巡視,叮嚀在外逗留的孩子儘早回家,以免發生危險。
當看到有孩子放學後逗留在校園裡,導護老師會主動聯絡家長,或是將他們叫進辦公室裡寫功課,不會讓他們就在校園中閒逛,但偶爾也會擔心,如果因為多做了這一個步驟,孩子在辦公室中發生了什麼事,那是不是得要擔負這個責任?
再者,當學校沒有導護老師執勤時,孩子出了事又該由誰來負責呢?學校是開放空間,形形色色的人在校園中來來去去,學校又沒有足夠人力可以管制人員進出。老師維護孩子的安全是責無旁貸的事,但是否有一定的限度?
「國民教育法」、「教師法」等相關法規,並未具體敘明教師應擔任導護之規定。筆者並不希望家長與老師之間的關係由法律規定的死死的,好像毫無情理可言,相反地,兩者關係應建立在互信互諒的基礎上,但不可諱言的,近來逐漸增多的糾紛,不也是因為法律沒有「明文規定」惹出來的嗎?希望主管單位能重視這個問題,讓老師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吧!
第一線教師的難處,您看到了嗎?
拜讀楊朝祥教授的「學習成果的品管」一文,身為教育第一現場的教師,有些話實在不吐不快。如果「竭盡心力,將孩子送到學校」,就能期待孩子的學習效果達到預期的目標,請恕直言,「這家長也太好當了吧!」
筆者任職於小學,見過形形色色的家長,有些家長真的對孩子的教育付出很多的心力,每學期的親師座談必能見其蹤影,每場親職講座絕不缺席,與學校保持良好互動的結果就是孩子的日常表現優秀,學業成績毫不遜色。
但也有家長任憑教師苦口婆心,還是不見其對孩子的生活教育有所關心。以筆者任教班級為例,班上有個孩子,每晚總是超過十二點才上床睡覺,這造成他每天早上遲到,八點半後才到校是家常便飯,也由於睡眠不足,常見他上課時趴在桌上睡覺,一覺睡到午飯時間,學習成果可想而知,而依據輔導與管教辦法,筆者僅能以面談及家訪來輔導孩子,但與家長經過多次溝通,甚至連同訓導主任一起家訪,希望能注意孩子健康,儘量別讓孩子熬夜,情況仍未見改善。
近日正值天氣不穩,容易發燒感冒的時候,許多孩子紛紛掛病號,需要吃藥的孩子不在少數,多數孩子都能了解吃藥是為了讓病趕快好,所以不需要提醒,吃飽飯後就會主動拿藥出來吃,但也有少數孩子需要提醒才會記得要吃藥,如果家長在聯絡簿寫上「請老師記得提醒某某吃藥。」通常老師就會叮嚀孩子,但也有家長反其道而行,直接告訴孩子:「叫老師要提醒你吃藥,否則媽媽就要去找校長,告訴校長老師不負責任。」什麼時候「沒有提醒吃藥」,就會變成不負責任的教師呢?
教師的管教權利被剝奪,責任卻無限上綱,是現今許多教師共同的心聲。筆者相信大多數教師都不吝付出自己所有心力在孩子身上,但若要提升孩子的涵養、素質,單憑教師微薄的力量是不夠的。在校八小時的時間,教師們無不想盡辦法,務求孩子品行端正,但一回到家,卻又被家長的身教、言教所影響,在校的努力完全歸零,又如何期待孩子有良好的表現呢?這對一個教師來說,又怎能不痛心?怎能不充滿無力感?還望教育當局正視親職教育這一環,否則再多的學習時數也枉然啊!
積極溝通才能締造雙贏的局面
「數學老師飆學生 罰全班抄公式」又是一則爆料新聞!爆料管道激增,不論是任何雞毛蒜皮的小事,只要覺得自己受委屈了,都可以直接向全國大眾訴苦,而時效性常也讓這些未經證實的「新聞」直接公佈並傷害了被爆料者。
以這則新聞來說,如果罰抄數學公式也是不可接受的管教方式,不斷的剝奪教師的管教權,想請問下次又發生相同事件時,教師們應該要如何處理?依現今的輔導與管教辦法,教師們會採取的措施大多是保守的,如「請家長協助處理」,但通常是緩不濟急,而且,為了保障了ㄧ兩個影響上課秩序的學生的權利,誰又該來保障其他孩子的受教權呢?原本應是互信的家長與教師之間的關係也會因此大打折扣!如果能先全盤了解,而非單憑孩子的ㄧ面之詞,再來與教師及學校溝通,效果一定會比直接爆料的好!
退黨就能止血?
民進黨執政以來,大小弊案不斷,現在更爆發出十億元的醜聞,基層要求邱義仁及陳水扁退黨負責的聲浪不停的湧現,但這似乎無濟於事,我們期待的是政府以更積極且實際的作為來負責,蔡煌瑯說的好,「追回來十億的贓款最重要!」,我認為民進黨內無關痛癢的檢討已不再是重點了!
人家說公家的錢最好賺,雖然花一筆超過一萬以上的錢需要先經過首長同意,但總是不如平常百姓錙銖必較的花錢,在今經濟不景氣的社會,要花任何一筆錢不但是斤斤計較,更是一個錢打二十四的結,這次邱先生的大手筆看在我們眼裡實在是心痛!
我們想知道會計單位到底是在做些什麼,竟然任由十億元的經費流出而不需層層把關,也想告訴黃部長,您擔心您的妻兒子女的情緒問題,但在納稅人眼中更擔心,在未來,我們的下一代應該要多繳多少稅來彌補這個缺口哇!
真的繳不起午餐費嗎?
日前,某所國小將繳不起午餐費的學童名單公佈上網,引起喧然大波。
往昔,學校以繳交清寒證明作為免繳午餐費的依據,結果人數每個學期不斷攀升,甚至超過了縣政府補助額的上限,超支的部份得由學校另覓財源解決。
仔細檢視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有些真的需要援助,自然減免午餐費也就合情合理,老師甚至會主動幫忙申請其他補助幫助其度過難關。
但熟悉內情的人就知道,清寒證明只要向里長申請就可以拿到,所以有時甚至可以看到空白的清寒證明出現,相關資料還要老師幫忙填寫,也能發現你明明知道他家裡以賓士車代步,孩子的學用品雖不至於價值不斐,但都可以看出這並不是家境清寒者可以買得起的東西,他還是拿著清寒證明來申請午餐費減免,如果可以不用繳錢就可以吃午餐,在今什麼都漲的年代,能省則省,誰還願意交錢呢?里長為了選舉考量,不願意得罪選民,難道老師們也要昧著良心給這些人免繳午餐費的機會嗎?考量到公平正義的原則,或許主管機關應該要想些配套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吧!
自行車烙碼真可防竊嗎?《刊登於聯合報》
台北縣警局下月一日起要免費為民眾自行車烙碼,縣警局認為可減少三成自行車竊案。但筆者並不這麼樂觀,當初家中機車接二連三失竊,雖然都有向警察局報案,其實心中並不認為會找到,只好自認倒楣,對自己愛車的防竊也就更加仔細。
結果某一天接到警察局打來的電話說找到機車了,要我們到警察局去認領,心中充滿對台灣警察效率的感激,沒有想到,領回來的竟然是有烙碼的那一塊引擎蓋,最後那塊引擎蓋貢獻給資源回收車了。
我很肯定警察們對降低自行車失竊率的用心,但光憑在自行車上烙碼就就能減低失竊率嗎?這就得打個大大的問號了!
平時就與老師保持聯繫,效果遠勝ㄧ紙成績單
成績單可以說是一學期,孩子的綜合表現,除了各科分數的展現,評語是每個老師對孩子的鼓勵與期待。但若是平時就能與老師保持良好互動,許多事情不待老師說也可以了解,對於成績單上的各種等第就不需要太過在意了。
我習慣會在成績單上加註建議,孩子未來可以利用時間做些什麼補其不足,如閱讀理解能力不足,希望能利用暑假多讀幾本書。或是不常在課堂上發表,希望能多多培養發言勇氣…之類的建議,希望孩子真能付諸實行,補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