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模式的挑戰
蔡麗娟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
摘要
當參與專案學習的教師團隊賦予小組學生一項生活化的任務時,該組的學生就必須群覽眾多網站,儘可能廣博蒐集資訊以供小組討論交流。在專案主題學習模式中,學生必須清楚問題是什麼?有什麼任務是需要去克服解決的?除此之外,學生也在活動中釐清問題所在,才能習得更深層的知識;教師同時是課程的設計者、活動的引導者、也是問題的諮詢者,在此活動中肩負著不同於以往傳統教室授課的使命。不僅學生接受任務時面臨挑戰,設計課程的教師們也無時無刻不在因應學生遭逢難題的壓力。運用資訊媒體的專案式學習使得教師與學生都必須接觸資訊科技,不僅教師要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同時也要培養學生也要具備資訊素養,成為新資訊時代的科技公民。活動的難題不僅僅是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的,學生也能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出與人合作愉快的團隊精神,在漫長的合作時間內,同儕能有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全球熱門議題,提高學生關注人類生活的使命感。
一、專案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PBL)的定義
專案式學習是一種透過經驗而來的學習型態。在專案式學習模式裡,將學生分組,同組的學生必須接受一個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難題,全組學生共同為這個目標而努力,一起來解決問題。當團隊老師為這種學習模式選擇了一個特定的主題,通常專案式學習的主題是相當實際的,與我們的生活密切不可分(Gwen Solomon, 2003;Harry Scarbrough;Michael Bresnen;Linda F. Eselman;Stephane Laurent;Sue Newell;Jackey Swan, 2004;R. J. Fang, H. J. Yang, C. C. Lin, H. H. Yang, and J. C.Yu,2007)。一旦接受任務,同組的學生就必須一起努力,共同規劃工作,最後在多媒體方式的網站展現出小組工作努力的成果。這群學生分頭去搜集不同來源的資料,研讀資料,理解、分析與組織資料,最後在終點站也從雜亂的資訊中建構出專案課程所要學生們達成的學習目標,即獲取課程該有的認知與人文關懷的精神。
二、如何去挑選適宜的專案
既然專案學習模式對學生是一種生活化的創造思考展現,那麼良好的專案學習更能讓學生獲益良多,為此,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如何在眾多主題中去安排適宜的專案呢?參與別人設計的專案或是參考別人已做過的案子都是不錯的選擇,例如WebQuest就是一個目前相當受到好評的專案式學習模式之一。在WebQuest這個學習活動中,無論對教師或學生而言,都是提供一個學習參考的典範,學生可從合作學習中相互溝通分享,進而取得最新的訊息與知識(R. J. Fang et al.,2007),最後引發新的創造與思考。
三、良好的專案式學習該具備的模式(一)專案式學習應該要有一套標準,審核學生在過程中為達學習目標,所做的努力與工作項度。
(二)學生必須要有能力去設計處理專案,去組織、架構、分析最後的成果。
(三)學生必須有團隊合作的精神與共識。例如團隊研究工作,小組間的溝通與協調,以及做決定等等,在在都需要每位組員誠懇無欺的彼此提供真切的回饋,以作為小組合作的動力泉源。
(四)計畫要與生活內容相關。焦點或探討的主題都將會影響到學習者和他人的生活。舉例來說,生活中的汙染問題就是一個亟需具體方法的主題,因為它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威脅到我們的生命。當學生探討這個主題,能促使他們關懷這個地球,靠集思廣義的力量來提供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提醒學生來關心我們的地球,盡一份小小的心力。
(五)必須拋棄傳統舊有的思維,必須以創新的手法去完成專案,專案計畫同時也像在執行一種任務,需要費時去體驗對與錯的經驗思維,是一種深度的知識探訪之旅。
(六)一個好的專案模式必須具備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兩者。評量用來評估學生在挑戰中學到了什麼,以及學生又如何去因應與克服專案所形成的挑戰。學生同儕努力的歷程也好、教師對學生專案成績的審核也好、同儕間的回饋與省思等等,這些評估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
四、簡介WebQuest教學模式介紹及應用實務
台中市國教輔導團資訊深耕種子教師王勝雄教師(2004)在「WebQuest教學模式介紹及應用實務」一文對WebQuest在教學實務有詳盡的介紹,使人對WebQuest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以下就其意涵、特色、學習層次與組成要素等方面做概要陳述:
(一)WebQuest的意涵:
什麼是WebQuest?在1995年,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Bernie Dodge與Tom March兩位教授首先提出WebQuest的概念,就是要整合學習策略與應用網路資源,規劃探究導向的教學活動(inquiry-oriented activity)。
(二)WebQuest的特色:
1.由教學目標出發,老師必須先整理好相關資源網站,引導學生針對此主題進行探索了解。
2.在有目的地問題安排與任務規劃下,幫助學生針對手邊資訊進行分析、整合、評鑑的高階思考。
3.避免學習者在多元的全球資訊網中盲目瀏覽和接觸不適宜資源,同時又能激發學習者的主動性、探究精神和創意思考。
(三)WebQuest的學習層次:
WebQuest的學習層次可分成「短期」的學習與「長期」的學習兩種:
1.短期的WebQuest學習:
(1)短時間的單元學習,例如一到三節課。
(2)主要目標是獲取和整合知識。
2.長期的WebQuest學習:
(1)時間拉長,可能是一星期到一個月時間。
(2)學習目標是擴展和提煉出新的概念。
(四)WebQuest的組成要素:
1.情境介紹(Introduction):
(1)一個構建“知識鷹架”的導言,提供該次探究的背景資訊。
(2)提供一些背景材料,喚起學生原有舊知識經驗,為新的學習作好準備的教學設計。
2.學習任務(Task):
(1)一個可能完成的並且是有趣的任務。
(2)這個解決問題的任務是WebQuest的核心部分。
3.探索過程(Process):
(1)一個探究學習的過程描述。
(2)學生探究學習的步驟,每一步驟都有清晰的指導說明。
4.網站資源(Resources):
(1)完成任務所必須的資訊資源。
(2)通常是將許多資源以超連結在WebQuest文字中,作為問題探究的“定錨點”。
(3)資源包括:網站資料、透過E-mail聯繫的專家、實際的參考資料、在網路上的調查資
料庫,也包括傳統印刷的書籍和文獻。
(4)引導學生不至於盲目地漫遊、留連不必要的網路空間而分心,甚至忽略了探究學習的主要目標。
5.評鑑(Evaluation):
(1)模式一:問題求解的“導航”,或是如何完成任務的指導框架,如時間進度、概念圖
表、因果分析圖示等等。
(2)模式二:對探究學習效果與可行性的評價。
(3)網路探究學習是一種較高水準的學習,在布盧姆Bloom’s教育目標分類(知識、理
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中,處於最高的層次。
(4)這部份的評估系統是開放性的,用來對學生解決問題的結果而創作的作品進行評估。
6.結論(Conclusion):
(1)完成這次探究學習的結論。
(2)提示學生已經學到了什麼,並鼓勵他們發表這次探究的經驗如何擴展到其他領域、發
現什麼新問題,以及有何感想等。
以上簡單介紹WebQuest的學習特色、學習層次與組成要素,學生在步驟化的引導與創意思考下,在「動手做」的活動中逐步增進對學習主題的探索與了解,最終便是希望活動結束後,學生是否能在主題活動中啟迪出另一番新思維。
五、科技所扮演的角色與定位
凡是搜尋資訊或是建置網站等等,專案式學習都需透過網路媒介來學習。因此拜科技之賜,專案式學習得以順利進行。舉凡電子郵件(E-mail)的往返、同儕的討論或其他線上討論,都是因為有了進步的科技關係,使得專案式學習得以與傳統式的教室學習有了劃時代的區隔。
透過科技,使專案學習以此合作學習方式,順利的與教室外的世界順利有了連結。網路世界提供了一條捷徑通往世界聞名的博物館、圖書館與其他學術研究殿堂,學生就透過繁雜的網路資料搜尋,建構了世界圖像。同組的學生為完成專案,一起合作,去理解、完成一個與全世界全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期望投入研究的行列,能對全球熱門議題提供綿薄之力。
凡是與人類相關的任何議題都是學生所必須關心在意的事務。在學生了解議題現況,對問題做了一番解讀與關注後,最後以網站的方式呈現行動的可行性,不只是出任務的老師、完成任務的學生或是該所學校,有機會來了解問題,而是四海一家的地球村人們都有機會來檢視關注成果(H. H. Yang et al.,2007)。
學生在學校裡把他們的作業與工作歷程以電子方式傳輸上網,透過大量的數位資訊數據方式呈現成果,科技在此時即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評鑑角色。新興科技提供了教師在教室內傳道、授業與解惑的另一種絕佳工具和途徑,其多元價值是傳統教學所不能比擬、望及項背的(Brigid J.S. Barron, Daniel L. Schwartz, Nancy J. Vye, Allison Moore, Anthony Petrosino, Linda Zech, John D. Bransford, 1998)。
六、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與定位
對於一位想要推展專案學習的教育工作者,首要之急便是要清楚了解全球熱門話題。瞭解全人類關心的焦點主題,之後再去設計一個專案學習是非常重要的。當專案學習推動後,團隊學生開始合作,而團隊教師也應該適時在旁伸出援手,隨時觀察學生的學習困難,給于有意義的建議與方向,因此教師在專案學習模式中的角色是一位諮詢者,輔導者與建議者,使得學生得以在教師所搭建的鷹架中更進一步的學習與收穫。
七、推行專案式學習的困難
(一)教室情境
在專案學習模式中,成功的首要條件就是教室裡的設備。一個設備齊全良好的教室,可以使學生蒐集更多資訊、學得更豐富。給于學生一個沒有風險的安全環境,使學生在工作過程中可以儘可能使用各種多元的方式去嘗試與學習。對教育工作者而言,如果想要檢閱學生在課程中的學習成效,網站就是一個不錯的檢視方法,除此以外,網站還可視為提供另一種層次的學習體驗。
(二)評量
評量也是專案學習模式不容忽視的一環。根據指導「Challenge 2000 Multimedia Project」的Michael Simkins學者所言「教師應該同時要建立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換句話說,教師必須吸收新知,並且要能去收集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確實掌握學生到底學到了什麼,是否如期達到課程所設定的目標。」傳統式的紙本紀錄、上台報告、階段性成果展現、非正式溝通與問題協調、觀察紀錄以及最後的多媒體網站建置等等,都應該是教師在專案學習模式中所該有的評鑑項目。專案成果評估的成員可以是教師、學生,更可以安排社區居民來評鑑專案的可行性,重要的是希望所有的人一起來參與、關心熱門話題,並給專案有意義的回饋與反思。
(三)標準與回饋
想要使專案更具品質與精緻化,標準的建立是必要的。在專案裡,什麼是教師期待學生必須學習到的,標準提供了答案。標準的建立使學生更清楚掌握專案主題的內容與目標為何,標準使專案品質更明朗透明化。專案裡的標準帶有批判色彩,對於關注此專案主題的學習者而言,標準在專案裡頭必須是醒目的、論理清晰與誠懇真切的。因此,專案裡的標準也可以說是另一種方式的回饋與學習。
(四)師生互動
曾有專家研究指出,在專案學習模式裡,對於某些缺乏自信心的學生而言,非常亟需老師在旁適時的搭鷹架,若能保留一些傳統教室的互動與環境特質也許是有利於學習的。在小組長時間的投入於專案合作學習,師生之間通常缺乏互動,因此有些學生也會因學習興趣不再或挫折而中途退出專案學習,如此一來,師生的互動變成是一份吃重的工作。因此,要如何來協助學生搭鷹架卻又不能過度干涉,對於新手教師而言便是一項棘手的技巧,過與不及的拿捏技巧也考驗者教育工作者的教學經驗。
八、無遠弗屆的網路世界
在1980年代,從美國開始興起了一股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WWW)的旋風,而這股旋風席捲全球人類的食、衣、住、行、育、樂等各方面,將全球資訊交流與資訊分享透過眾多的網路串成了資訊網,讓人們可隨時隨地取得想要的資訊或是聯繫朋友,也就是說,人們從中從事知識管理與資訊交流、創新的活動。經由網站架設為資訊交流平台,遠端的人們可以密切的互動,電子郵件的傳遞、檔案下載、資料數據的儲存與處理(方榮爵等人,2007.),複雜的網路世界結合全球所有的網路使用者,處理電子交易、視訊會議、遠端控制與網路資料庫等多項應用,艱鉅複雜的工作往往在彈指之間便一切搞定,不費吹灰之力。
透過電腦多媒體的資訊傳播,教育環境已與傳統教室的學習大相逕庭。教育工作者是必要有開放的心態去面對外界的快速流通與改變,要有樂意的心去學習,並且本身就要具備基本資訊素養,才能教育出具有新時代資訊素養的學生。這裡所謂「資訊素養」則包含了一、視覺素養,二、媒體素養,三、電腦素養,四、資訊處理及取用的素養。前述這四項新素養提供了一個現代人在傳播科技社會中所應當具備的重要能力(游光昭、宗靜萍,2005),若要學生在使用資訊科技能具備該有的能力,為人師表者則不能不做楷模表率。
九、結語
在專案式學習裡最有意義的便是它有許多不容忽視的優點,同樣的也有許多缺點不容否認(Brigid J.S et al.)。儘管老師及學生兩者有時要面臨許多挑戰與令人心灰意冷的挫敗,然而大部分的學生對專案式學習模式仍抱持正面的態度與看法,這時因應挑戰與挫折對大的關鍵點就取決於學生的態度;學習動機強的學生在遭逢難題的過程中會尋求資源來解決問題,學習動機弱的學生則因教師沒有適時介入引導而中途放棄。
為了要達成專案裡的目標,師生總是被要求要具備更多的資訊素養與組織能力,因此熟悉網路環境來學習是絕對必要的,也因此學生要經常與同儕討論各式各樣的網路資料。即使一個專案只要區區幾個小時、幾個星期或甚至幾個月來完成,但是畢竟給于有意義的支持和鼓勵,對學生來說卻是非常有實質助益的。在透過多元的活動,學生也可以自己去檢視是否有學習到較深層的知識,專案學習活動最大的收穫就是藉由如此的學習體驗,讓學生親自深刻的感受到學習的真正樂趣。
資訊科技與網路學習在近十年來蓬勃發展,多媒體與互動式網路學習縮短學生的數位學習落差,網路學習無時無刻不在挑戰著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思維與教學模式。教師也常藉由學生對連線網路的高度興趣而做一些有趣的線上學習,因此,處在數位時代的教學場域中,經由參與國際合作的專案式學習不僅擴展了學生的學習視野,豐富了學生的人文關懷,對於多元文化的交流與學習都有正面的幫助。
參考資料
中文部份
王勝雄(2004)。WebQuest 教學模式介紹及應用實務。台北:教師研習中心(網路中心)。
游光昭、宗靜萍(2005。)載於李隆盛(主編),生活科技概論。台北:心理。
外文部分
Brigid J.S. Barron, Daniel L. Schwartz, Nancy J. Vye, Allison Moore, Anthony Petrosino, Linda Zech, John D. Bransford(1998). The 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 Learning through Problem Solving.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7(3/4), 271-311.
Gwen Solomon(2003). Project-Based Learning: a Primer. TechLearning. Jan 15.
Harry Scarbrough, Michael Bresnen, Linda F. Edelman, Stephane Laurent, Sue Newell, Jackey Swan(2004).The Processe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Management Learning,35(4),491-506.
R. J. Fang, H. J. Yang, C. C. Lin, H. H. Yang, and J. C.Yu(2007). A Comparison of Applying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n Predicting On-line KT Intention. WSEAS Trancactions on Mathematics, 6, 432-438.
R. J. Fang, H. J. Yang, H. J. Tsai, C. J. Lee, and C. C. Lin(2007). Global d-Learning through Internet for grades 1-9 Students-Aviation Technologhy Education. WSEAS Transactions on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Educaion,4,17-25。
R. J. Fang, H. J. Yang, H. J. Tsai, C. J. Lee, and T. S. Tsai(2007).An International Culture Online Exchange Model of K-12 Students. WSEAS Transacions on Mathematics,6,426-431。
H. J. Yang, J. C. Yu, and H. J. Yang(2007).A Study of Statistical Software Acceptance Based upon TRA Model. WAEAS Trandations on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4,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