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現象與Freire解放教育理論之探討
李宗薇 陳瑞烜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
摘要
Web2.0互動、分享的精神,使得部落格(Blog)成為這股風潮下最具代表性的新興媒體。
部落格強調自由、分享與知識和權力去中心化的媒體特性,與巴西教育學家Paulo Freire反威權、主張解放、民主、對話、互動的解放(liberation)教育精神不謀而合。本文引用Freire解放教育理論中「意識覺醒」(conscientização)的概念,採文獻分析進行資料整理,針對部落格興起、部落格發展歷程,部落格與解放教育理論間的關聯進行探討。
部落格除了是一種溝通媒介,在部落格經營的過程中,有形、無形的對話產生了賦權(empower)的觀念,使用部落格所蘊含的賦權意義除了讓我們擁有主動參與媒體的權力、批判開放的知識等正面效果,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部落格擁有意識覺醒影響力為何部落格經營與意識覺醒間所產生的社會現象,值得我們持續觀察。
關鍵詞:部落格、Freire、解放教育
Abstract
The sharing and interactive spirit of the Web2.0 have made the Blog the most typical up-rising media under the tide of Web2.0.
The Blog features on the free, sharing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the power and the knowledge, this happened to match with the spirit of the pedagogy of liberation that advocate of liberation, democracy, dialogue, interaction, hold by the Brazil educator, Paulo Freire, who is anti-authority-oriented. In this context, I adopt Freire’s concept of the “conscientização” from the theory of pedagogy of liberation, using literature analysis to organize the data, and focu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Blog,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log and the theory of pedagogy of liberation.
Exception of the Blog is a media of communication, the notion of the “empower” occurs in the running of the Blog’s concrete and non-concrete dialogue. The meaning of the “empower” include possessing the right of the pro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to the media, and the open and versatile to criticizing knowledge. Since the Blog has it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 we’ll still keep watching to the social phenomena that are concentrated by the the conscientização and the running of Blog.
一、前言
在全球化的風潮下,部落格(Blog)成為Web2.0概念[1]最具代表性的媒體。部落格是一種由個人經營管理,可定期張貼新文章、圖片或影音的個人網站。其特性是技術門檻低,人人可接近使用,亦是實踐民主的公共論壇。它不但是全民媒體,也是實踐自我、產生批判意識的一個利器。部落格的出現解構傳統媒體權力,媒體權力從中央下放到個人,使個人、社會小眾及弱勢團體有了發聲的管道,因而擁有草根媒體[2](We the media)[3]的稱號。
部落格解放解構傳統媒體的特性,使我們聯想起六?年代在巴西東北部推廣文化識能(literacy)三年(1961~1964),最後遭軍政府驅逐而流亡他鄉的巴西教育學者Paulo Freire(1921~1997)。Freire所倡導的解放教育,主要在於教導農民識字改變現狀,發展具有改造社會的「批判意識」(critical consciousness),目的在使個人的知識和意識,獲得自主的解放,並追求社會的正義和平等,使社會邁向民主。而部落格的出現,讓個人擁有發聲的管道,正如Freire所說,個人意識獲得解放,即部落格可能成為促成自我意識發展最有利的管道,因此我們可說,部落格的誕生,提供個人批判意識覺醒發展的空間,部落格的出現,引發全民媒體實踐的可能性。
部落格強調自由、分享與知識權力去中心化的媒體特性,與Freire反威權、主張解放、民主、對話、互動的解放教育精神不謀而合。因此本文引用Freire解放教育理論中「意識覺醒」的概念,使用文獻分析來探討部落客經營部落格的動機與意識發展的歷程。即部落客透過經營部落格,是否形成批判意識的覺醒,也就是神奇意識(magic consciousness)轉化為素樸意識(naïve consciousness),進而完成批判意識(critical consciousness)。並探討部落客批判意識形成後有何具體的社會實踐,最後再分析部落客在實體社會和虛擬社會所形成的影響力,進而思考部落格能否真的成為完成解放自我、與實踐自我的個人媒體。
二、部落格的出現與影響
「部落格」一詞最早出現在1997年,由Jorn Barger所提出(Blood, 2002a)。2004年是部落格的發展期,2005年逐漸成熟。然至今日,部落格所形成的議題,仍是全球網路媒體中最熱門的話題,甚至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部落格是一新興媒體形式,其特性如BBS和個人新聞台,是一種個人網頁。相較於傳統媒體,部落格使用免費、技術門檻低、訊息由公民自主發布、參與,有別於由電視、報紙集中發布訊息的傳統媒體。而部落格去中心化、訊息權力由下而上、與他人立即互動的媒體特性,改變大眾對報紙、電視等媒體在傳播模式的認知。加上主流媒體對部落格的另類宣傳下,使部落格聲名大噪。美國重要部落格軟體公司Pyra實驗室的創辦人之一Hourihan曾說:「我,書寫部落格;所以,我存在。」(Ojala, 2005)。
2001年美國「九一一事件」發生後,在部落格上書寫成為美國同胞抒發情緒的重要管道。2002年∼2003年間,美伊戰爭促成美國部落格迅速發展,美國民眾紛紛使用部落格表達美國出兵伊拉克的個人看法,當時網路媒體部落格呈現美國出兵伊拉克的左、右派看法,與傳統主流媒體所呈現的左、右兩派看法截然不同,甚或有部落格發表兼容並蓄派看法(Gillmor, 2004)。此外,駐紮伊拉克的美國士兵用部落格紀錄前線戰況,將駐外心情真實呈現在大眾面前(Haas, 2005);一位伊拉克女孩在美伊戰爭時,用部落格紀錄下自己的生活和心情,為世人帶來不同於主流媒體的觀點。
2002年盧武鉉靠著網路個人媒體Ohmynews打破傳統媒體壟斷力,贏得南韓總統大位(Gillmor, 2004)。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時,競選幕僚企圖透過部落格的網路力量影響選情;美國CBS主播丹拉瑟(Dan Rather),在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報導未經查証的錯誤訊息,經部落格的揭發,後在輿論的壓力下道歉下臺(Pein, 2005)。2004年底的南亞海嘯,部落格發揮即時播報的功能,並透過部落格彼此間的串聯,迅速將訊息傳送到外界,全球人力、物資、關懷得以集中到南亞。2008年美國民主黨兩位重量級總統候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歐巴馬(Barack Obama),也紛紛在知名部落格平台申請部落格,企圖透過網路拉近與年輕選民的距離。
部落格的興起或許源於個人心情抒發、或對政治權力的角逐,甚至形成自發性、關懷人類全球性的社會運動。然而發展至今,「部落格」的崛起不僅是一種網路文化,其對真實生活的影響也已逐漸成形。從社會結構角度來看,部落格代表一種新的媒體形式,象徵一種權力的誕生,這股權力流動於網路世界;對個人而言,部落格讓每個人有機會擁有自己發聲的管道,意味傳統媒體權力中心的衰退。學者李宗薇(2005)認為部落格具備實踐個人的觀點,能增加傳播者與讀者間互動的優勢。在個人主義漸顯、自我解放聲浪喧囂的當今,部落格的出現讓每個人有掌控自己媒體的機會,也讓每個人有實踐自我的空間。
部落格現象已成為當今網路研究的新興主流,「個人化媒體」是部落格所強調的重要精神之一。在網路媒體的研究中,Herring(et al., 2004a)指出部落格吸取網路上所有媒體的資源,而非複製其他媒體特性。MacDougall(2005)認為部落格和其他媒體特性不同處在於,部落格存於公領域和私領域之間,部落格的經營介於個人和團體之間,部落格所呈現的內容介於真相和杜撰之間。部落格的影響力已從網路社會滲透進實體社會中,部落格的出現讓網路文化出現新契機,這股新興的網路勢力能否持續蓬勃發展,亦或泡沫化;部落格的興起能否取代實體社會的權力關係,或形成相互影響、達成牽制的關係,此一有趣的現象,值得我們探討。
三、部落格的起源與發展
網際網路的發展徹底改變了人類生活。網路的第一次革命起於1994年瀏覽器的出現,第二次革命是1996年Yahoo等公司提供入口網站平台,第三次革命是1998年電子商務的活絡,第四次網路革命是2001年搜尋引擎的出現,第五次網路革命就是2003年部落格的誕生(李欣岳,2005)。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茲則指出「部落格」是繼e-mail、BBS、MSN之後,第四個改變世界的網路新媒介。到2008年,部落格依舊是網路文化熱門話題,因此我們知道,部落格一直是最新一波網路與媒體革命的關鍵。
(一)部落格的起源
Blog這個字彙由Web log延伸而來,Web是網路(World Wide Web)縮寫,log是電腦運作時將過程或錯誤記錄下來的檔案,因此Web log指的是網頁伺服器存取資訊的紀錄。「Weblog」的名詞在1997年由Jorn Barger首度提出,他指出「Weblog」是一種以網頁(Web)呈現個人紀錄(log)的網路媒介。1999年Peter Merholz將Weblog這個字拆解唸成「Wee-blog」(我們blog),此後blog取代Weblog成為一個新的動詞(Blood, 2002a)。
由blog所衍生的單字有許多,如「blogger」是blog的作者、「blogging」是正在使用blog中的人;「blogosphere」是集合blog網站、blog作者、blog內容、blog讀者的總稱。台灣稱blog為「部落格」或「網誌」,中國則稱blog為「博客」。
(二)部落格的定義
部落格定義廣泛,沒有一定的標準。在美國韋氏字典中,「部落格」遴選為2004年最具代表性的英文單字,並定義部落格為線上的個人日誌,日誌中包括作者個人反思回顧、個人評論迴響、及作者本身所提供的相關超連結網站。推動台灣部落格發展的林克寰(2004)認為,部落格並非任何一套特定軟體,也非特定的系統或服務。部落格實際上是一種強調吸收資訊及分享的生活態度,象徵著作者的價值觀與信念,是一種以作者為中心的傳播媒體。
歸納以上說法,本文對部落格的定義為:部落格是一種方便在網路上書寫文字、張貼圖片、同時容易更新的個人網站。部落格最重要的媒體精神在於,部落格是可分享、傳閱,並實踐個人的想法的媒體。
(三)部落格的性質
部落格的性質依內容可分為過濾器(filter)、個人日記(personal journal)、筆記本(notebook)三種。過濾器型部落格是指所載內容以世界上、網路上發生的新聞事件為主,和部落格作者本身無關;個人日記是以部落格作者的思維和想法為主;筆記型部落格的內容則包含前兩者,有新聞時事也有部落格作者本身的想法心得,不同之處在於筆記型的文章較長,且每篇文章均有一個議題。部落格的使用狀況早期多為過濾器型的部落格,目前則以每天呈現新觀點給讀者的個人日記型部落格最常見(Blood, 2002b)。
Halavais(2002)的研究進一步印證此項趨勢。Halavais隨機抽樣美國125個部落格,結果顯示「熱門新聞」是部落格當中最常討論的話題;Krishnamurthy(2002)的研究發現爭議性越高、見解越深入的新聞評論文章,獲得的迴響越多,說明了具備評論新聞事件的過濾器型部落格,是讀者獲得新聞訊息的方式之一。
但自2003年開始,以個人或家庭使用為主的部落格人口開始增多,成為最多讀者閱覽的部落格類型;而以評論新聞事件為主的部落格,則成為讀者閱讀的第二順位(Whelan, 2003)。Herring(et al., 2004a)針對部落格使用目的抽樣美國203個英語系部落格進行內容分析,研究發現將部落格作為「個人日記」的使用人口高達70.4%,新聞評論型的部落格佔12.6%,綜合前兩者類型的部落格佔9.5%。
(四)部落格的發展趨勢
根據部落格趨勢發展的Technorati公司指出,2004年7月全球使用部落格的數量超過300萬人口,到了2007年4月,Technorati偵測到全球部落格的數量已超過7000萬人口,且每天以增加12000個的使用速度持續向上成長,平均每秒誕生1.4個部落格(美國部落格搜尋引擎Technorati, 2007)。
[1] Web2.0是一個新生的術語,象徵網路運用的新時代,第一個提出這個名詞的人是Tim O'Reilly於2004年在一場國際研討會開始討論。許多人以為Web2.0是一個技術的標準,其實Web2.0只是一個用來闡述技術轉變的術語而已。Web2.0的核心概念是互動與分享,而Blog就是詮釋Web2.0精神最典型的代表。
[2] 「草根媒體」一詞為《We the media》一書在台中文書名,該書書名由部落客透過網路部落格投票誕生。
[3] 《We the media》原著作者吉摩爾(Dan Gillmor),是美國聖荷西水星報專欄兼部落格作家,他指出部落格出現對傳統新聞界最大的意義是,讓群眾從過去的受「控制」,轉變為主動「參與」,即人人都有表達想法的空間和權利。
1.1.1.美國
美國研究機構comScore在2005年調查部落格
使用行為的研究顯示,美國有30%的網路使用者曾瀏覽熱門部落格,約5000萬的美國人在調查期間閱讀部落格,和2004年相比成長了45%。(台灣科技資訊網,2005;陳信宏,2006)。
1.1.2.歐洲
根據產業調查機構Forreste顯示,歐洲有400萬的網路使用者會自發性的撰寫部落格。歐洲部落客具有比一般網路使用者較為年輕、新科技之早期採用者、重度網路使用者、互相信任及心胸開闊等特徵。南歐如法國、義大利與西班牙在歐洲部落客比例佔了57%,而德國僅佔13%。法國有近100萬主動部落客,為歐洲領先之國家。21%的歐洲部落客使用RSS訂閱,80%會每天上線收信、發表文章及讀取訊息。這些部落客每週主動花16小時的時間上線,比起一般網路使用者多出了5小時(資策會,2006)。
1.1.3.台灣
美國市場調查公司Universal McCann針對全球29個國家17000名16∼65歲網路使用者所做的調查中發現,台灣有86.6%的網友上網時有閱讀部落格的習慣,而有70.9%的網友擁有自己的部落格,台灣網友書寫部落格的風氣,則名列世界第二,僅次南韓(Universal McCann,2008)。
根據資策會2007年針對台灣網友活動調查的結果顯示,「撰寫文章」是台灣網友部落格使用的第二順位,「瀏覽文章」則排名第一順位(表一)。
表一:2005~2007年台灣網友部落格使用行為
資料來源:資策會(2007)
1.2.部落格的發展趨勢
Web2.0的精神在於互動、分享,無疑的,部落格是Web2.0風潮下最典型的代表。部落格自1997年問世至今雖已超過10年,但2003年∼2004年才是部落格風起雲湧的年代,從2003年至今,部落格已風光五年,許多人都在思考部落格是否會泡沫化,但這股風潮似乎尚未停歇,甚至形成以下社會價值或現象:
1.2.1.尊重認可、樂於分享
鄭陸霖(2005)認為「部落格」是網路數位時代的古騰堡革命,他指出部落格的出現彷彿十五世紀的印刷革命,是數位時代的印刷機,部落格的興起是「後古騰堡革命」時代的來臨,透過此一載具,社會將從資訊社會邁向知識社會;他同時致力推動台灣學術圈使用部落格建立學術社群,強調知識共同分享、公開共有的精神。從鉅觀而言,部落格是一種媒體形式,從微觀而言,部落格是一種「個人」媒體,是一種生活態度(Blog is an attitude)的展現,鄭陸霖認為尊重認可、樂於分享是部落格最重要的精神。
1.1.1. 自我治療
Dvorak(2002)指出鍾情於部落格使用的人口已成形,甚至有人沉溺無法自拔。雖然大部分的部落格以個人日記形式出現,但藉由閱讀他人生活紀錄,以滿足自我工作成就,進而排除生活挫折,使部落格成為自我治療的方式之一。2005年America Onli引用數位行銷公司(Digital Marketing Services)的調查發現,受訪的600位部落客當中,近半數表示寫部落格是一種自我治療,約31%的部落格作者認為在高度焦慮時,他們不尋求心理諮商,反而是進到自己的部落格,藉由寫文章抒發想法,或閱讀他人的部落格,以尋求解決之道(郭宣靆,2006)。劉維公(2004)分析部落格與個人的關係,他認為人們生活在疏離感強烈的現代社會,距離最遠的網路世界反而為人們帶來熟悉的感覺,許多人願意在網路上暴露不為人知的一面,劉維公認為部落格的出現,是另類的社會治療。
1.1.2. 意識覺醒
從以上的訊息我們發現,部落格不但是一種可滿足自我書寫、自我創作、充分顯露個人風格的媒體,也是心理治療的方式之一。個人透過部落格書寫,與他人互動、對話,經沉澱後反省,形成具有批判的想法或行動,透過部落格書寫的歷程,將成為Freire意識覺醒中,反省、思考與實踐的重要關鍵。
2. Freire解放教育理論之內涵
Freire的解放教育理論近年在台灣成為重要論述。過去對於 Freire的介紹多在成人與社區教育,較少提及Freire的解放教育理論。而「意識覺醒」則是Freire解放教育理論中重要的核心概念,Freire希望人們透過意識覺醒,能獲得批判、反省、行動的能力。此「意識覺醒」的概念,恰與新媒體「部落格」能提供個人表達自我,形成批判意識的覺醒相互對應,然人們能否透過部落格的經營達到批判意識的覺醒,值得探討。
2.1. 意識覺醒的三個階段
Freire指出「意識覺醒」是發展意識的歷程,個人意識經由教育的轉化形成批判意識,接著轉化成批判行動,進而改造生活現實中的非人性現象(施宜煌,2005)。Freire將意識分為神奇意識、素樸意識、批判意識三個層次(Freire, 1973)。
2.1.1. 神奇意識(magic consciousness)
神奇意識是意識的第一個層次,是一個封閉的結構,處於此意識階段的人,會陷入一種「人」比「自然」更為卑下的迷思中,也就是人無法超越自然,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個體只知道自己在做事,卻不知自身的行動已介入歷史中。此時個體以非人性化的方式去命名自身所遭遇的問題,以神奇的方式去解釋其生命情境,此種神奇的解釋方式使人們被動接受事實,順應並服從所生存的情境(Smith, 1976),如此一來,人與動物毫無差異,都只是處於沉默文化中(施宜煌,2005)。
2.1.2. 素樸意識(naïve consciousness)
素樸意識的階段是一個轉型的社會,人們開始體驗到社會不公,但尚未完全從沉默文化中解放出來。此階段的特徵是過度簡化對問題的看法,對過去充滿懷舊之情,缺少對事物探究的精神,容易附和大眾,個人情緒濃厚,但論證脆弱,只會在實務中爭辯非對話並做神奇的解釋等(Freire, 1973)。
Freire(1998a)指出,當個體開始對社會脈絡中所出現的建議和問題有所回應時,即表示他們的能力不僅能與其他人互動,甚至對所處的世界有所互動,此時人們的意識便轉至素樸意識階段(楊雅婷,2006)。這時人們能以自己的力量開始關切週遭的人事物,並能利用文字解讀與回應生活世界所發生的問題,以增加個體的省思能力。
2.1.3. 批判意識(critical consciousness)
批判意識是Freire所指真正能達到解放與自由的意識階段,此階段意識者會將自己視為有能力改變世界的行動者,他們會感受到一種力量,使他們對周遭環境有省思能力、有行動能力,且直接將環境與社會中更廣大的權力結構結合起來思考(林森富、湯郁純,2000)。而由素樸意識至批判意識階段,並非自動產生,而需透過積極的行動與改革性的教育計畫,此教育計畫強調社會與政治責任,以避免產生群眾化的危機(楊雅婷,2006)。
換言之,批判意識的發生是一種持續的歷程。人們透過自己跟自己、自己跟世界進行對話,進而成為自由的主體。為了要爭取自由的文化行動,必須去反抗壓迫去人性化的結構,此種文化行動的特徵是透過對話,手段則是對意識形態嚴格理性的批判,目的就是為了要使人意識覺醒(李奉儒,2003b)。這種使個體充滿行動力,將人的意識提升至批判意識,以對話方式為新的文化革命模式,也就是Freire所謂的人性化教育(humanistic education),這一人性的對話方式,造就批判意識的覺醒。
2.2. 意識覺醒的內涵
Shor(1993)歸納指出Freire從權力覺醒、批判素養、去社會化、自我組織或自我教育四個面向,來評斷個人意識是否達到批判意識的層次:
2.2.1. 權力覺醒(power awareness)
個人批判意識覺醒形成後,能瞭解到權力目的及明瞭誰擁有支配權力的能力,還能意識到權力如何取得、如何運用。重要的是,個人能透過組織團體行動來創造屬於自身的文化、社會和歷史。
2.2.2. 批判的素養(critical literacy)
批判的素養指的是擁有批判意識的人,在思考、閱讀、寫字、對話及討論方面,能穿透事物表面,發現事物背後所存在的脈絡,並能透視生活世界中的深層意識。
2.2.3. 去社會化(desocialization)
擁有批判意識的人,能挑戰傳統或主流文化中所存在的迷思、價值、行為與語言,為了達到去社會化的目標,個人會對內化在自我意識中的種族主義、沙文主義、性別主義、階級偏見、虛榮的消費主義、盲目的英雄崇拜等加以等批判。
2.2.4. 自我組織/自我教育(self-organization/ self-education)
批判意識形成後,個人經反省和行動主動參與社會改革運動,克服主流教育中形成的反智主義,並試圖打破學校和社會所形成的不民主、不平等的權力關係。
因此,Freire的批判意識覺醒,主張個體在瞭解社會、經濟及政治上的矛盾後,能對這些矛盾採取批判行動,反抗存於社會中「壓迫」的因素,並改變、轉化壓迫的本質,以達到Freire所指自由、民主、開放的人性化社會。
2.3. 意識覺醒與部落格現象的關連性
Freire(1975)指出「意識覺醒」最終目的在於「解放」(liberation),「解放」最終目的是為了使個體成為更完全的人(more fully human)。換言之,當個體「意識」進入「批判」境界,即能對所處的生活世界產生關聯,進而進行批判,這種「批判」的態度就是Freire所主張的「解放」。
2.3.1. 部落格經營與批判意識覺醒
部落格的出現讓每個人不分種族、年齡、性別、階級,都擁有經營媒體的機會,此符應Freire在批判意識覺醒中提及權力覺醒的部份,也就是個人透過部落格的經營,不但能體會到將媒體掌握於自己手中的感覺,還能擁有主動參與知識分享、與訊息交流的機會和權利,此與傳統主流媒體將權力壟斷於少數人手中、訊息單一來源是截然不同的經驗。加上部落格擁有「引用」和「迴響」的功能,更使人們能在開放的空間盡情書寫、享受對話。 此時讓我們想起Freire所提及的「解放」精神,即部落格能教導人們透過對話、分享、思考與行動,進而產生「賦權」(empowerment)的歷程。由於部落格擁有個人媒體的特性,能促使人們願意拋開自身的種種束縛,透過在部落格上的書寫、思考、批判反省等動作,完成個人對自身生活、對世界的批判意識覺醒。
2.3.2. 部落格經營與社會實踐
部落格除了能促成自我批判意識的覺醒,其「串聯」的功能更讓社會運動在網路社會中一再發酵。部落格串連、串聯、再串聯的傳播機制,在網路社會形成強大的連結力量,將組織動員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不管政治、性別、種族或環保議題,均可透過部落格的草根媒體特質,透過串聯、串聯、再串聯的媒體特性,實踐社會正義。因此當個人與生活連結產生「批判意識」後,也能對環境產生關聯進行批判,甚至產生對抗世界的能力。
綜合以上所說,部落客批判意識形成後,網路社會或實體社會中所有的活動,均能透過部落格的串聯及迴響機制,將活動所要傳達的意識傳播出去,也就是說,部落格擁有凝聚群體智慧達成政治抗爭、解決社會衝突、實踐文化議題的能力。部落格不只是網路社會中的草根媒體而已,他也是能促成權力解放、批判素養形成、去除社會刻版印象,進而完成自我組織與自我教育,最具解放、批判、獨立意味的新興媒體。部落格是一個能促使批判意識覺醒、實踐解放教育理論的最佳典範 。
3. 結語
部落格出現至今,一再為網路文化製造新話題;部落格的出現已成為我們真實生活當中的一部分。甚至有些人將經營部落格,視為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而部落格的經營者的確如Freire所言,其意識的發展是透過個人與社會互動的結果,即部落格的經營者,透過部落格迴響與討論的功能進行自我反省,想法得以轉變為批判意識,並對社會付出實際的改革行動。
從部落格經營與個人權力轉變的層面來看,部落格經營者透過部落格經營,將自己從世界的「客體」轉變成為自我賦權的「主體」,這意味部落格的興起,顛覆了傳統媒體從上到下、單一發聲、中央集權的媒體權力模式。因此部落格的出現,解構了傳統媒體的權力機制,實踐了人人都能擁有經營媒體的權力,一但部落格經營者獲得批判意識的能力,並懂得透過部落格發展自我意識,也就能擔任轉換世界的角色,能參與歷史文化的創造,完成個人和社會的解放。
綜上所述,部落格的媒體特性如同Freire的批判意識覺醒階段所強調的精神,部落格是一個具有批判力、反省力、行動力,具社會實踐性的新興媒體。
參考文獻
[1] 李宗薇(2005)。「部落格」犯罪問題不容小覷,著重網路管理。銘報新聞。2008年1月7日取自http://mol.mcu.edu.tw/data/1118395210.pdf
[2] 李欣岳(2005)。席捲企業的部落格新勢力。E天下雜誌。2005七月號。
[3] 李奉儒(2003b)。Paulo Freire的批判教學論對於教師實踐教育改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49(3),1-31。
[4] 林克寰(2004)。“你不能不知道的部落格”。2005年5月30日取自:http://jedi.org/ blog/archives/003856.html。
[5] 林森富、湯郁純(2000)。Paluo Freire的學說思想簡介。教育社會學通訊,19,16-20。
[6] Technorat美國部落格搜尋引擎。Technorati部落格2007現況報告。
[7] 陳信宏(2006)。從Blog使用目的,探索部落格商機。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 施宜煌(2005)。弗雷勒意識覺醒理論及其德育蘊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9] 郭宣靆(2006)。Blog發展與網路文化大世紀-台灣觀點。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7。
[10]資策會(2006)。「歐洲部落客特徵研究」。2006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news/0105_news_disp.aspx?news_id=4580&SearchString=部落格
[11] 資策會(2007)。閱聽習慣的變遷與數位圖文載具的機會-電腦網路成為新機會。
[12] 楊雅婷(2006)。Paulo Freire解放教育思想即 對台灣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啟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劉維公(2004)。個人新聞台,匿名的八卦世界。遠見雜誌,第204期。
[14] 鄭陸霖(2005)。Blog the Future。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15] Blood, R. (2002a). Weblogs: A history and perspective. In J. Rodzvilla (Ed.), We've got blog: How weblogs are changing our culture (pp. 7-16). Cambridge, MA: Perseus Publishing.
[16] Blood, R. (2002b). The weblog handbook: Practical advice on 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your blog. Cambridge, MA: Perseus Publishing.
[17] Dvorak, J.C., (2002). The blog phenomenon. PC Magazine. NY: Feb 26, 2002; Vol. 21, Iss. 4; p.51.
[18] Freire, P. (1973). 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 NY: Continuum.
[19] Freire, P. (1975). Cultural action for freedom. Cambridge, MA: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20] Freire, P. (1998a).Educational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Rev. Ed.)NY:The Seabur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9).
[21] Gillmor, D. (2004).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20-25, Sebastopol, CA: O'Reilly Media.
[22] Haas, T. (2005). From ”Public Journalism” to the “Public’s Journalism”? Rhetoric and reality in the discourse on weblogs. Journalism Studies,6, 387-396.
[23] Halavais, A.C. (2002). Blogs and the “social weather.”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et research 3.0, Maastricht.
[24] Herring, S.C., Scheidt, L.A., Bonus, S., & Wright, E. (2004a). Bridging the gap: A genre analysis of weblog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ty-seven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Los Alamitos: IEEE Press.
[25] Krishnamurthy, S. (2002). The multidimensionality of blog conversations: The virtual enactment of September11. In Maastricht, The Netherlands: Internet Research 3.0.
[26] MacDougall, R. (2005). Identity, electronic ethos, and blogs: A technologic analysis of symbolic exchange on the new news medium.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9(4),575-599.
[27] Ojala, M. (2005). Blogging: For knowledge sharing, management and dissemination. Business Information Review, 22(4),270.
[28] Pein, C. (2005).Blog-gate,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January/February, 30-35.
[29] Shor, I. (1993). Education is Politics. In P. McLaren & P.E., Leonard: Paulo Freire: A critical encounter. London: Roultedge.
[30] Smith, W.A. (1976).The meaning of conscientizacao: The goal of Paulo Freire’s pedagogy.Amherst, M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31] Universal McCann (2008). Wave.3: Power to the people, social medai tracker.
[32] Whelan, D. (2003). In a Fog About Blogs, American Demographics 25, pp.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