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豐光
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所研究生
摘要
行動手機的運用在日本儼然成為一種重要的生活趨勢,促進資訊隨手得、處處可學習,對於青少年學子的影響更加普及。最近在日本二維條碼與Quick Response (QR) code被視為一種最新穎的資訊科技媒介。透過照相功能取得條碼後能夠讓手機迅速登入網站。研究者透過兩個月的日本交換研究,進入課堂進行觀察、訪談大學教師與研究者,目的在了解與反思日本東京一所大學如何運用
關鍵字:
現代的資訊科技PDA、Mobile Phone、Tablet
PCs與網際網路等,已經變成組織與個人進行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E-learning在小學至高等教育等各種教育機構中,被視為一個不可輕忽的地位 (Jefferies et al., 2007)。此外許多先進國家如日本、美國、德國等,對教學的變革中特別強調整合資訊科技促進創新教學實務(Storm & Storm, 2002)。Uden (2007)也特別提出手機科技能讓學生能隨時隨地的學習。Sugawara,et
al.,(2006)調查大學學生使用手機在課堂上的態度發現以下幾點結果,(1)大約有60%學生喜歡嘗試使用手機在他們的課堂學習,(2)最常使用的是傳送網路信件功能,(3)每位學生平均每天花一小時時間在他們的手機使用上。Yamamoto, et al
(2006)指出日本的行動學習對課堂學習產生了很多助益,並且研究中也發現85%的學生每天使用網路信件與連線到課程教學網站。基於行動學習能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原因下,發展使用QR codes與Java系統整合後運用在課堂實務Chaisatien & Akahori (2006)為一股新的趨勢。本研究目的旨在發展整合QR
code於手機之系統,並且運用在大學大班課堂教學使用;從需求分析至研究構想與結合手機與二維條碼系統開發與設計後,進行教學實驗活動與修正系統,最後則進行形成性評估,藉此評估
2. QR code與日本手機業介紹
2.1 QR code
QR code (詳見圖1)是由日本Denso公司(a division of Denso Corporation, Japan)在1994年所開發的圖像,它是一種二維的條碼,早期主要運用在掃描物品上,現今QR code已經能被靈活地寫入三百六十度並且容納高達1,817個日本漢字符號(Denso Wave Inc. 2003)。隨著手機內含照像功能的普及後,Denso公司發現申請使用QR code功能的使用者激增,再者日本的手機功能都內涵有照像功能元件,因此可以容易透過QR code讀取網址或是名片上個人的資訊。此外 QR code最大的優點在於它除了可以輸入網址或大量資訊之外,使用者還可以透過它立即的使用與儲存資訊,因此QR code克服了當今行動手機儲存資訊空間不足的最大障礙。另外使用這編碼並非容易閱讀,因為他需要特殊的辨識元件來讀取它隱含的資訊,此特色有保有他資訊輸出輸入的安全性與資訊的隱密性,QR codes已經被視為很重要的輸出與輸入的工具,並且促進行動學習使用上的快速成長(Eurotechnology 2006).
|
圖1
QR code |
2.2 QRcodes課程學習單
教師在每堂課程上課前需要先設計好QRcodes課程學習單(詳見圖2),整合運用於大班級課堂教學活動之實施,學習單上列有教師這堂課程教學大綱與學生該使用手機照相的Qrcodes碼與登入教學系統後所進行的各種票選活動。
|
|
圖2 QR codes課程學習單範例 |
2.3日本手機業介紹
日本有三大手機公司分別為NTT DoCoMo、KDDI au、SoftBank Mobile(詳見表1),其中以NTT DoCoMo業者佔的最大的手機市場,其次為價格較為便宜的KDDI au手機,廣受學生歡迎,第三大公司則為SoftBank Mobile。由於日本的手機業者免費提供原件,任何人均可以對手機進行手機的運用與開發。SoftBank和DoCoMo公司也分別在他們的網站提供了提供Java套裝工具,而KDDI au則需要從該公司網站下載C++編輯器與BREW資料庫才能進行編輯與開發新功能。此外有些業者也會要求在手機進行運用與網路功能時進行註冊與繳費。
表 1 日本三大手機業者
公司名稱 |
市場佔有率 |
傳輸服務 |
可支援的程式語言 |
NTT DoCoMo |
54% ( |
i-mode |
Java (Doja) |
KDDI au |
28% ( |
EZ-web |
C++ (BREW) |
SoftBank Mobile |
16% ( |
Yahoo! keitai |
Java (MIDP) |
資料來源: Chaisatien, P. & Akahori, K.
(2007). An Application on
3.手機在課堂運用說明
研究者進入課堂觀察教師在課程中如何使用QR code在大班課堂教學運用,該班級共有107位女大學生修習課程為教育科技導論。該項計畫研究首先開發行動手機支援教師線上系統,其次為評估與了解學生使用手機後的態度,整個研究進行為期一學年的課程,上學期所實施結果作為下學期課程修正之依據。該計畫之研究流程如下圖三,並做以下說明:
(一) 需求評估:大班教學時常常遇到教師點名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及課程學習互動中,常只有固定的學生較能投入互動與學習,結合學生手機拍照功能,試圖減少點名浪費的時間並讓全班學生能投入課程學習與互動。
(二) 學習支援系統工具開發:QR codes與網站系統的整合設計使用,學生端透過QR codes參與與登入課程教學系統後,進行班級票選活動並將資料提交至管理者的伺服器端,管理者的伺服端將資料以網頁型態呈現給教師,教師可立即於網站取得與統計學生提交之資料,並作立即性的課堂回饋,教師將資料與課堂內容及相關暗示或回饋提交至伺服器系統端,再由伺服器傳送給每位學生。
(三) 設計活動:設計大班教學活動如QR codes小組海報展示、票選活動、QR codes學習單設計
(四) 教學實施:進行問卷前測與教師正式實施教學階段並且進行觀察學生學習反應
(五) 評估教學:使用問卷後測調查以評估手機整合大班課堂學習之狀況
(六) 反思研究:研究者參考期末學生調查意見與問卷分析後進行研究反思
(七) 修正:修正系統與教學活動
圖3 研究流程
4.推行結果與反思
研究者訪談推動本
(1)課堂活動須著重教學設計
大班課堂的教學的確讓教學者花費需多心思考量與設計相關活動,本研究課堂活動以個人登入票選與期末小組海報展為主要活動設計,未來的課堂應規劃更多元的教學活動並融合教學設計內容。
(2)班級秩序的掌握
觀察班級學生對於初次運用資訊科技在課堂學習,學生的反應與情緒都稍顯浮躁,雖然有助於提升學習興趣與課堂參與之動機,然而教室秩序的管理與掌握需要多費心思,另一方面也擔心同學借此手機登錄活動,而上其他網站觀看訊息或做非參與教室活動的事情,這些都是研究者該考量的因素。
(3)全班為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採女子大學為研究對象,對性別是否對科技接受與使用的程度不同?研究者認為未來研究將增加男性大學生一起實施研究以減少研究上的爭議以強化與本研究詮釋的說服力。
(4)研究限制的考量
此班級學生中有47%同學手機無法有照像辨識QR codes功能,因此只能直接在手機上打網址登入教學系統,若學生忘記攜帶手機或手機故障則以替代學習單方式讓學生簽到與票選與參與課堂活動,由於無法要求與提供每位學生手機均有照像辨識QR codes功能,因此研究中少數無手機的學生無法參與整個的手機對學習的活動為本研究計畫之限制。
(5)學生學習成效需要追蹤
由於本研究為上半學期之前導研究,因此著重在QR codes整合在手機上與學生課堂學習活動之態度調查,無法深入發現學生透過此資訊科技是否能具體提升學習成效之數據,建議未來繼續追蹤學生之學習成效。
由於大學教育中百人的課堂教學往往成效不彰,加上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在點名與記錄學生參與情形,因此日本東京女子大學設計與開發QR codes結合線上支援系統,整合在行動手機上的教學運用研究。由於本研究所實施的對象全為女大學生,建議未來研究上將囊括男學生一起作為調查對象,以避免性別對科技接受所產生的研究誤差。最後的研究成果雖未有顯著差異,然而本研究卻也提供了新興科技結合大學課堂教學的實務性運用,提供給台灣手機業者研發手機功能與高等教育行動學習之參考。
|
|
圖4 上課簽到系統 |
圖5 學生登入情形 |
|
|
圖6 網站立即統計學生出缺席紀錄 |
圖7 網站立即統計學生票選結果 |
誌謝
本研究得以順利進行,係接受日本交流協會(Interchang Association,Japan)經費補助年輕研究人員交流補助計劃。另外感謝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教育工學開發中心赤堀教授與Proach助教協助課堂觀察與接受訪談。
參考文獻
Chaisatien, P. & Akahori, K. (2006). Introducing QR code in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via Mobile Phone Application System. Proceedings of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Hyper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006,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 Chesapeake, VA.2181–2187.
Chaisatien, P. & Akahori, K.
(2007). Introducing QR code in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via Mobile Phone Application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EEE Conference on Aduance Technolgoy,
Chaisatien, P. & Akahori, K.
(2007). An Application on
Denso Wave Inc. (2003) QR Code Features, Retrieved
Jefferies, P., Carsten-Stahl, B., & McRobb, S. (2007).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dagogy, ethics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a framework for strategy development. Technology, Pedagogy and Education, 16(1), 111–126.
QR code software. http://www.psytec.co.jp/freesoft/
Storm, R. D., & Storm,
P. S. (2002). Changing the rules: education for creative thinking, Journal
of the Creative Teacher, 36(3), 183–200.
Sugawara, R.,
& Muraki, E., (2006)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ers’ awareness of use
of mobile telephones in university classes: Pay its attention to possibility of
e-learning and class support that utilized mobile telephones, Computer and
Education, 21, 95–100.
Uden, L. (2007). Activity theory for designing mobil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Learning and Organisation, 1(1), 81–102.
Yamamoto, Masayuki. & Akahori,
Kanji (2006). The practice and eval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phone in
the university class. Proceedings
of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6,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
Application and Reflection of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report and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and reflection
on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