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學生所需之科技素養探討

李春炘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系研究生

 

一、前言

教育是國家的百年大計,一個國家是否能興盛由此國家的教育政策便可以觀察出來,國家的教育政策只有在目標正確以及確實分配教育資源情形下,教育才能往下紮根、茁壯,而台灣的原住民教育政策在受到長期的忽視之後,隨著社會現代化以及民族覺醒的浪潮興起,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重視這塊教育領域,根據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04)的統計,台灣的原住民人數約有42萬餘人,佔台灣總人數的1.9%,先天上人數居劣勢再加上目前的教育政策大都以漢民族的主流文化為主,造成了原住民學生在學習上的適應不良,也衍生了許多的原住民教育問題,諸如:民族自信心的喪失以及學習意願低落等問題(蔡文山,2006)。目前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現況據高淑芳(1999)的統計,國小學生的轉學比例相當的高,國中學生則是缺課、中輟以及轉學情形非常嚴重,這些原住民學生的教育問題,都是值得我們正視並思考改進的。

生活在現今科技社會,科技素養已經變成了相當重要的一項能力,學習科技素養可以讓學生瞭解科技發展的內涵,從中提昇自己科技哲學的眼光,懂得科技所帶給我們的好處、也能夠避免「科技上癮症」等負面的影響,不會迷失在現今的科技洪流之中。原住民處於現在這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到底需要怎樣的科技素養,才能夠在現代科技化的社會中站穩腳步,且同時將自己的文化保存發揚光大,則是這篇文章所要探討的重點。

 

二、台灣原住民教育現況

由於在台灣原住民民族數多,但大多又人數稀少,加上居住生活環境資源的缺乏,以及目前教育仍是以漢民族的文化為主,對原住民族來說容易造成隔閡,也相對居於教育的弱勢,衍生出相當多的教育問題。筆者在原住民地區任教,願意就任教期間所發現的教育問題,提出來做討論:

 

(一)原住民現今的教育問題

1、學區範圍廣以及學生人數偏少的情況

原住民地區學校大都位於偏遠地區,而這些學區又大都幅原遼廣,各個部落與部落間的距離遙遠,造成了有些學生上學需步行半小時以上才能到校,對學生的安全是一大隱憂,而因為離校太遠,也容易變成某些學生不來上學的藉口,很容易就形成中輟的情形。而經濟景氣不佳,山上謀生不易,造成了很多原住民家長下山尋找就業機會,此時家長往往會將小孩一併帶到平地就讀,這也讓學區的國中小學生有銳減的情況,而跟隨父母至平地就讀的原住民學生,部分也會出現對於學習環境適應不良,無法融入平地主流文化,而有學習焦躁的現象。

2、單親家庭與隔代教養的比例偏高,造成子女中輟、轉學的情況增加

原住民家長大都擔任低收入、或勞動性高的工作,其社經地位往往較平地學生的家長來的低,因為山上謀生不易,所以大都往平地尋找工作機會,而早出晚歸或者在外地工作的情況,造成原住民地區夫妻感情不睦、失婚或分居,而單親家庭以及隔代教養的比例很高,形成了原住民學生在學習上不利的因素。林清標(1999)的研究指出原住民家庭結構的不利,是造成原住民學生學習成就比漢族學生還要低落的原因。家庭是一個學生是否能安心學習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孩童的成長求學階段,沒有父母在一旁關心與鼓勵,相信小孩的學習成就也會大打折扣的,根據國立新竹師範學院(92)91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報告」顯示,國中與國小原住民學生中輟的比例,是同級全體學生的四倍到五倍,高中階段達3.33倍,高職階段達3.55倍,而高中、高職原住民學生休學的比例也是全體學生的兩倍,在退學方面,高中原住民學生退學率是全體學生的1.88倍,大學原住民學生則是全體學生的1.33倍。在這些中輟或休學的背後,家庭因素佔了相當大的部分,而學校教育也應該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來輔導這些蹺課的學生,降低中輟的比例。

3、原住民地區師資流動率偏高,形成學生學習上的中斷

因為原住民學校大都位處偏遠地區,如果老師不是當地居民的話,往往容易存有過客的心態,有機會可能就往平地學校調動,而這也形成了原住民教育上另一層的隱憂,優秀的人才無法留住,對於學生的教育也無法做系統性的延續,在學校上位的教育者如果只是將學校當作跳板來辦學,也會讓學校跟社區脫節,無法凝聚家長還有社區對學校的關心。

4、現今課程仍以漢族主流文化為主,容易造成原住民學生的學習意願低落

造成原住民學生的學習成就不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個重要原因就是現今的課程還是大多以漢族文化來做編纂,原住民在歷史文化、風情民俗、語言以及生活習慣上,都與漢族大相逕庭,因此要求原住民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時,用他非母語的語言,去學習與瞭解漢族的文化歷史及價值觀,所以原住民學生往往要在求學初期比平地學生,花更多心思來學習及適應新的語言跟文化價值觀,這也形成了原住民學生的學習意願低落,雖然現在社會已形成一股尊重多元文化的風潮,政府的某些施政措施及教育方針,也都有顧及到原住民的風俗民情而做考量,但還是希望教育當局在教材編纂上面,可以多尊重台灣各原住民族文化的差異性,發展設計出適切又貼近風俗民情的教材,以提高原住民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意願。

 

(二)為何原住民學生需要科技素養教育

具有完善科技素養的學生,在未來的科技社會裡更能得心應手,可以對科技發展擁有適應與控制能力,面對自己的生涯規劃時更能做出明智的選擇,同樣科技素養對於原住民學生也具有相同重要的意義,具備完善科技素養的原住民學生不但可以適應未來科技潮流,更能建立起優異的個人特質:

1、培養豐富的創造思考力

透過現在國中小科技素養課程,可以培育出學生的創造與設計能力,根據創造者特質與創造環境等實施要點(林坤誼、游光昭,2004),科技素養課程可以逐漸增強學生獨立自主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增進創造思考力。

2、連帶提高數理領域成績

根據彭重恩在2004年的問卷調查結果中指出,學生在校生活科技的成就表現越高者,其數理科的學習成績也會有較好的表現,這個結論跟MST相關文獻的探討結論符合,在學習科技之前必須要先有數學及科學的概念,所以科技、數學還有科學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在科技素養程度越高的學生,在數理方面也能擁有較高的成就。

3、增加運用未來科技產品的能力

現今社會充斥著先進科技產品,而科技產品的汰換週期也越來越短,如何不罹患「科技上癮症」,並確實審思自我的需求選擇適合的科技產品,只有從提升本身的科技素養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4、建立起團隊合作的觀念

生活在現代社會中不能只靠單打獨鬥的方式工作,必須要懂得怎麼與人互動合作,利用科技課程中的專題模式,可以訓練學生思考能力之外,在整個過程裡,學生也可以學到怎樣與人溝通理念、相互合作的精神,這對學生未來踏入職場工作也是大有助益。

 

三、科技素養教育

談到科技素養,不可否認的科技素養越高的國民在面對現今社會變化時會有更好的適應力,所謂科技素養的定義根據(羅文基,1988)指出,除了需要具備一般科技知識,瞭解科技的意義、內涵及其演進與發展趨勢之外,還需培養科技哲學的眼光,體驗科技對人類生活乃至整體文化的影響與衝擊,並建立正確的觀念,透過積極的參與、評估,以適應、控制及引導科技社會的正常發展。由此可知具備科技素養是現今社會公民不可或缺的一項能力。

 

(一)科技素養的內涵

科技素養的意義從涵蓋的範圍到解釋的層面,國內外的學者都有屬於自己不同的見解,有些學者從思考的方式來切入探討,也有學者將科技素養所要達成的目的來加以討論,不管思考模式的出發點為何,都豐富了科技素養的含意,在這裡將國內外學者專家對於科技素養的定義做列舉的分析與討論。

學者

時間

對科技素養之定義

Rudsill

1976

科技素養就是瞭解科技和工業的基本運作程序

Branscomb

1981

能瞭解和選擇最適合我們自己需要和興趣的科技工具與玩具,同時,我們需要具備處理汽車、電鋸、電腦和微波爐的基本能力。

Deforge

1981

整合工作與生活、對技能與地理提供彈性和可動性、發現有意義之價值所在。

Stashak

1981

認為所謂科技素養就具備聰明使用科技的能力,具備這種素養的人更能:1.促進科技的進步2.評估當前及未來的科技3.控制科技4.適應變遷的世界

Blankenbaker

1981

認為科技素養,一般而言乃是讓人們能有效適應高度科技發展的社會。

Bowden

1982

在我們社會中所隱藏之經濟、社會、政治結構之技術方法,能具有創造、使用和控制的能力。

Shamos

1982

科技素養即只一個人能概略瞭解抽象理論與科學概念架構,主要目標是希望個人能對其周遭環境感覺舒適,不是以敬畏或猜疑的心來面對現代科技產品,而是瞭解其運作,並進而控制它。

Gibbons

1983

科技素養能增加個人創業的能力、提供資訊以幫助個人作職業選擇,並使個人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公民與消費者。

Hersh

1983

科技素養即指具備複雜思考所需的能力,包括存取不同資訊的知識與技能、使用如電腦等機器科技的能力,而其最終的目的在於使人能從事批判性思考與終身學習。

Dyrenfurth

1984

持有廣泛的科技知識,並能具備安全、適當、有效、有影響力的應用這些知識之態度與能力,同時亦要求一個人能使用科技工具、機器、材料和過程來完成其工作。

 

其他學者對科技素養的定義則有:NYS(1984)指出科技素養即指使個人能成功地與科技互動之特性。包括:消費者、使用者能力、技術能力、評估科技對每天生活之衝擊的能力、瞭解民主科技社會問題之能力、應用概念知識以解決科技問題之能力、在科技相關領域之生涯抉擇的知識。Hameed(1987)則是認為科技素養是具有對目前人類適應系統所使用之技術方法的知識,及創造和使用這些方法的能力,並能理解這些方法對系統的潛在影響,進而控制其對文明的不利衝擊。其他還有Croft(1991) 瞭解科技對社會、文化、政治和環境的衝擊,處理科技的應用,發揮社會中公民與消費者的角色功能,具有一般的讀、寫、算與科學的能力,並能瞭解科技的系統與相關的概念。而ITEA(2000)對科技素養的定義是使用、評估、瞭解、管理科技的能力。

至於國內學者的看法則有李隆盛(1992)認為科技素養則是人類在為解決實務問題以改善生活環境的前提下,善用知識、創意和機具、材料及產品等資源,以便適應科技社會和在科技社會中發展的基本能力。陳舜田(1992)則認為科技素養指擁有一般科技常識,能夠安全、適切及有效運用這些常識於日常生活,便能瞭解四周所發生之事務,以及能處理一些事情來增加生活之方便性。其他學者包括楊深坑(1992)的看法,將科技素養定義為個體依其身心發展及所屬社會文化狀況所應具備之基本技術能力與知識,並能將之靈活運用於四常生活中,進一步而言,科技素養也指個體善用科技以為自己生涯進行規劃,也有能力積極參與社會文化發展,因此,科技素養也應包括對科技發展之社會文化意義做睿智判斷的能力,還有學者從技能方面來論述,謝清俊(1992)認為科技素養是指一個國民能適應現代團體、社會生活應具備的基本技術科學知識及應用的技能。

也有國外學者嘗試從向度的觀點來提出探討,具備科技素養的人們應有怎樣的特質,Person&Young就將科技素養分為三個向度來加以討論:

 

向度

特徵

知識

.認知日常生活中科技無所不在。

.瞭解基本工程概念和術語,如系統、束縛和利害。

.熟悉工程設計程序的本質與限制。

.知道科技型塑人類歷史和人類塑造科技的一些方式。

.知道所有科技帶有風險,有些風險可被預見,有些則否。

.體認科技的發展和使用涉及利害相權和成本與效益的平衡。

.瞭解科技反映社會的價值和信念。

思考與行動方式

.詢問自己和別人有關科技利益和風險的問題。

.尋找新科技的資訊。

.適時參與科技發展和使用的作決定。

能力

.具有廣泛動手能力,如使用電腦進行文書處理和投入網際網路及操作各種家用和辦公室器具。

.能辨認和解決家中和職場中簡單機械或科技問題。

.能運用和機率、比例和估計有關的基本數學概念,就科技風險和利益做出知性判斷。

科技素養向度圖

圖一:科技素養向量圖

 

科技素養是現代公民生活在科技社會不可或缺的,而在現今教育體系最能培養學生科技素養的科目非生活科技莫屬,但自從九年一貫教育實施後,生活科技本身的課程型態有了很大的改變,以下就生活科技在國中小的教育現況作探討。

 

(二)科技教育在國中小實施現況

自九年一貫將自然跟生活科技整合在同一領域之後,各校對於生活科技以及自然要以何種方式整合還是莫衷一是,據陳佑成在2005年所做的問卷調查,台北縣有一半以上的學校還是採取分科教學的方式,這跟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所揭示的「學習領域為學生學習之主要內容,而非學科名稱」,「學習領域之實施應掌握統整之精神,並視學習內容之性質實施協同教學」的原則相反,而根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學習節數分配上,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從國一到國三的節數可分配四節,生活科技應該可以分配到一節,但是在現今升學主義掛帥的情況下,生活科技課往往淪為配課的科目,在多數學校將生活科技拿來挪做他用,或任課老師非本科專業師資的時候,生活科技面臨式微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而國內的科技素養教育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余鑑(2004)提出兩個觀點,分別是研究科技素養的內涵仍以生活科技領域之成果最完整,以及重視科技素養的完整性,也可以兼顧與自然的整合,這兩個觀點說明了如果在只重視科學教育的政策底下,所學習到的科技素養也將會是片段的、不連續的,而透過漸進合作的教學模式,生活科技在自然領域之下,也能夠獨立擁有完整性,這跟領域整合的精神是不相違背的,如何在現今學科成就都以分數為主的情況下,教導學生科技知識及意涵,培養出完善之科技素養,這只能依靠每個生活科技教師的努力,也希望教育當局能夠面對目前科技素養教育的困境,提出改善的措施。

 

(三)科技教育在原住民地區學校所面臨的難題

科技教育在平地已是這樣的情況,那麼在偏遠原住民地區實施的情況又是如何?陳世明在2003年所做的調查發現,原住民地區的生活科技教育也有下列的問題存在,1.無合格教師2.生活科技被視為電腦3.無專科教室4.無系統性的知識體5.科技教育的內容貧乏6.學校行政單位放任教師的教學7.教學資源取得困難8.教師的進修意願不高,在上述的情況中,原住民地區往往缺乏合格的生活科技教師,而大多任課的老師也將生活科技課視為電腦課,在此情況下要提供學生完整的科技素養也就是難上加難了。

政府積極在原住民地區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目標在規劃資源分配的優先策略,改善文化不利的教育環境,及促進教育機會之均等發展(黃森泉,2000),但是如果沒有完善的規劃,也就失去了任何的效果,原住民地區的科技教育正是如此的情況,建議教育當局可以從多舉辦科技教育講習或巡迴教學著手,來充實原住民地區生活科技教師的科技素養,也能提高學生對學習科技的興趣,這樣原住民學生的科技素養教育才能有改善的空間。

 

四、原住民學生所需要之科技素養教育

普遍而言,原住民學生因為受到環境的影響,所受到的文化刺激均較平地學生為少,再加上文化的隔閡,所以也就非常容易造成原住民學生成績的低落,對數理科不感興趣,以及容易中輟還有逃學等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資訊科技方面著手,來加深原住民學生文化刺激,還有讓課堂內容活潑化以提高學生學習意願,透過資訊數位學習不但可解決時間、空間還有距離的限制,原住民學生的學習成效也大幅的提升(陳佩宜,2003),可是若沒有正確的資訊素養觀念,資訊科技也難以發揮其功能,所以原住民學生在學習一般整體性的科技素養方面同時,對於資訊素養也需同時增強,進而融合成為原住民學生所需要科技素養的內涵。

 

(一)原住民學生之科技素養教育內涵

綜合以上所說,原住民學生不但要充實整體性的科技素養之外,也要有完善的資訊科技素養,從知識、能力以及思考和行動模式三個向度,整合資訊科技素養的特性,與科技素養教育內涵的五大層面,建構出原住民學生所需要之科技素養內涵,如下圖所示。

原住民學生所需之科技素養

圖二:原住民學生所需之科技素養

 

以下就科技素養的三個向度來分析原住民學生所需培養的科技素養:

1、知識方面

1)能夠認識科技的各個階段且瞭解歷史上重要的科技發明

2)瞭解科技對個人、家庭、社會還有環境的影響

3)可以瞭解現代社會跟科技有關的職業

4)瞭解現在重要性的科技議題並能預測未來科技的發展趨勢

5)瞭解資訊科技的助益

6)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歷史以及在各學習領域的應用

7)認識資訊科技的系統、資源、程序以及產品

8)瞭解資訊科技使用的倫理規範和相關議題

2、能力方面

1)具備對科技發展趨勢的認知、瞭解與應用的能力

2)具有懂得評估新科技產品的能力

3)具備蒐集、分析以及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4)具備選擇、設計科技方案的能力

5)能夠自我調適科技衝擊所帶來的壓力

6)能夠利用電腦進行資料處理的能力

7)可以利用網路科技進行資訊溝通以及蒐集資料的能力

3、思考和行動

1)懂得利用科技來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2)對於資訊科技能夠有興趣來認識、使用

3)懂得利用資訊科技提升學習成效和生活品質

4)瞭解科技使用的真正意義並懂得珍惜環境資源

 

(二)資訊素養教育的內涵

資訊素養的定義如同科技素養一樣,也是有許多的學者提出討論,而最早提出資訊素養這一個名詞的是Zurkowski所提出的,他認為資訊素養就是指個人具有蒐集、鑑別、利用各種不同資訊來源的能力(林美和,1996)。後來的學者通常以「資訊素養」或「擁有資訊素養者」來定義資訊素養,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1989)認為資訊素養是指賦予個人力量的手段,可讓民眾驗證或反駁專家的意見,並能獨立追求真相,它可提供個人建立自己的想法,感受到追求知識的樂趣,同時讓個人準備成為終身學習者。Kirk(1990)認為資訊素養是有目的與有效率的使用資訊能力,國內學者吳美美(1996)認為資訊素養則是描述一個人在資訊社會中有效知道自己的資訊需求並有尋找資訊與使用資訊的能力,且能與別人做有意義的溝通。可以分別從「內在」的能力和「外顯」的能力兩方面來解釋:內在的能力是指能思考釐清問題所在、分析所需要的資訊是什麼、能正確解讀資訊、能分析、合成、組織有用的資訊,而外顯的能力則是知道資訊的所在、知道如何獲取資訊、能用合適的方式將組織及內化後的資訊呈現出來、能力用資訊解決相關的問題。而Rader&Coons(1992)是從特質與技能方面來討論資訊素養,他們認為一個有資訊素養的人,應該具備下列七種相關的特質與技能,(1)能在資訊和科技的環境中有效的學習(2)在自由民主的社會中經營有生產力、健康和滿意的生活(3)在迅捷的社會中有效率的工作(4)能克服各種挑戰(5)能有效地利用資訊(6)能夠利用書寫和電腦等工具從事工作(7)掌握研究方法和學習的技能,換句話說,資訊素養就是指一個人能夠啟發與思考,在現今的資訊社會中透過各種可以獲得資訊的管道,來實踐終生學習的目的。

 

(三)從事原住民學生教育之教師應具備的作為

教育政策實施成功與否重點在於人,如果有再好的硬體設施,但沒有適合的人選來推動,結果也將是枉然,而在原住民地區的教育也是如此,政府提供了許多經費,希望可以減少偏遠地區還有離島的數位落差,至於執行成效是否良好,就要依賴在這些地區工作教育同仁的努力了,原住民學生不但有地處偏遠環境的影響,再加上先天文化不同於傳統漢文化的因素,更需要在原住民地區教師的關懷跟努力。下列提出幾項作法可供原住民地區的教師參考。

1、尊重多元文化,建立原住民學生自信心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楷模,所以教師本身的言行跟舉止對學生會有相當大的影響,如果教師本身能夠確實建立尊重多元文化的觀念,徹底融入到教學中,相信一定可以減少很多跟原住民學生之間的隔閡,在上課的流程中,可以讓學生瞭解族群與族群之間的文化差異,而這些文化差異彼此之間並沒有高下之分,一方面尊重其他族群的文化,另一方面懂得欣賞自己族群文化的優點,建立自己正向積極的自信心,這樣不但可以減少學生因為文化上的差異產生的誤解及歧視,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及動機。

2、利用網路科技提升學生文化刺激的機會

原住民學生所處區域大都位於偏遠地區,所謂「城鄉差距」的效應在原住民地區更是明顯,利用資訊科技來拉近彼此之間的差距是最有效的方法,透過網路學習平台或遠距教學來減少數位落差的擴大現象,而教師也可以給予學生更多主流文化的接觸機會,去激發學生的創意思考及設計能力,但在給予啟發的同時,教師也需注意不要只是一昧宣揚主體文化,篩選適合原住民學生的教材,讓學生可以瞭解自己族群文化跟主流文化,進而建立正確的資訊素養觀念,最終可以在現代社會中適應良好並發揮所長。

3、將課程內容活潑生動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電腦網路學習跟傳統的學習法相較起來,無論在認知跟情意方面都能有學習效果的增加(黃淑敏,2001),所以原住民地區教師在教導學生課程內容時,也可以適度的將電腦網路教學引進教材內,藉此讓教材日常生活化,教法也能夠生動活潑,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意願,培養出正向積極的學習態度。

4、使用多元評量來量測學生的學習程度

因為原住民學生先天上的文化差異,所以教師在進行評量時更需特別注意,可以採取多元化的評量,例如實作評量或真實評量等方法,正確的測量出學生的程度,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意願,教師本身也需具備尊重多元文化的素養,可以將原住民文化融入評量中,透過評量來消弭學生對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自卑感,讓學生可以瞭解自己、認識他人,培養包容合作、尊重欣賞的多元文化精神。

 

五、結語

原住民處於現今主流社會中的情況,就好像目前生活科技在九年一貫教育體系的情形一樣,都是居於相對弱勢的位置,原住民學生如何才能重建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從多元文化的學習中瞭解彼此文化差異,懂得欣賞其他民族文化的長處,進而利用現今網路資訊科技的便捷性,來拉近彼此間的差距,培養出完善的科技素養,以便能夠在傳統部落生活還有現代社會生活中取得相當好的平衡點。

生活科技在原住民地區的教育現況也是一樣,需要從事科技教育教師的努力跟付出才能得到改善,透過學校網路科技來解決原住民學生與平地學生之間數位落差的問題,利用課程內容讓學生認識科技演進的歷史,瞭解新科技的知識與操作,建立科技哲學眼光來選擇適當的科技產品,最後建立起可以在科技社會發展的基本能力,相信只要每個科技教師都能堅持下去,未來原住民教育將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余鑑(2004)。科技素養在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發展困境之研究,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1),3-9

吳美美(2004)。資訊素養與媒體素養-數位時代的素養與素養教育。台灣教育,6299-14

李隆盛(1994)。科技素養的確認:三軸矩陣模式的應用。中學工藝教育,271),20-27

李隆盛(2000)。重視科技教育才能提昇國家競爭力。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35),1

林坤誼、游光昭(2004)。透過中小學科技素養課程以培育學生創造力之探討。南大學報,38215-30

林美和(1996)。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的關係。社教雙月刊,737-12

林清標(1999)。原漢族別、家庭結構與學業成就之關聯性。國立臺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高淑芳等人(1999)。八十七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現況調查報告。新竹市:國立新竹師院。

高淑芳、裘友善(2003)。91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陳世明(2003)。原住民地區國中的生活科技教學問題與解決。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64),15-19

陳佩宜(2003)。原住民數位學習之研究。龍華科技大學商學與管理研究所資訊技術組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彭重恩(2004)。高中學生生活科技及數理成績與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數理科成績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淑敏(2001)。電腦網路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後設分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森泉(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市:揚智。

蔡文山(2006)。現階段台灣原住民學生之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探討之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343),21-34

羅文基(1990)。技職教育專題研究。高雄市:復文。

ALA.(1998). AASL unveils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Americanlibraries,29(7),7.

Croft, V. E. (1991). Technological literacy: Defined for the profession, applications for the classroo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alt Lake City, Utah, March 18.

Hammeed,A.(1987). A global model of technological literacy.In Blankenbaker,E.K.& Miller A.J.(eds.),Technological literacy:The roles of practical arts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pp. 109-112).Proceedings from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chnological literac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91 956)

Smalley,L.1986.Technological literacy test.In Sanders,M.(ED.),Technological literacy:An educational mandate(pp.53-56).Blacksburg,VA: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ERIC ED 277 879.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