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最初的老師>>專書評論

李錦綉

 

壹、前言

遇見這本書是很特別的一天。

平日周旋在工作、家庭以及研究所課業之間的我,閒暇時間實在少之又少。這一天,任教的國小剛剛考完第一次月考,一時興起,放下手邊不急著改好的作業,來到學校附近的書局逛逛。才準備挑幾本書好好放鬆一下,那鮮豔的黃色書背立即吸引了我的目光,從書架上取出這本書,在書局角落找了個舒服的位置,我開始細細的品嘗閱讀……

才看了幾篇內文,作者小女兒書旂的插畫便強烈的吸引我。因為,我也很愛畫畫,於是,欣賞著穿插在篇章之間的寫意塗鴉,是我閱讀這本書的樂趣之一 ; 透過圖片,除了感受到專屬於小女生的纖細溫柔,也在閱讀文字之外得到另一種享受。除此之外,作者寫出的文字段落相當細膩動人,或是跟孩子寫寫信對話,或是記錄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這樣的閱讀實在相當舒服,一點兒也不教條或生硬難懂。

因為我有兩個寶貝女兒,平日除了基本的生活照顧之外,隨著孩子年齡漸漸長大,我和先生所必須面對的教養問題越來越多也漸漸產生難度。很多時候夫妻之間難免有所爭執,爲了在雙方不一致的教養方式及態度之間找到平衡點,也希望自己更提升教養孩子的功力。

只是,認真翻了翻書的內容,才發現坊間教養類的書籍,絕大部分的內容都等同於教戰手冊,甚至總是把教育孩子的目標訂得相當遠大。比較歸納許多親職專家給的教養建議及看法,卻始終都不及蔡穎卿女士在這本「媽媽是最初的老師」書裡的親身分享那樣撼動我 ; 正如同鄧美玲在序文中所寫: 「這年頭賣弄文章的人很多,說一套做一套,文字早已失去了力量…..。」

作者不躁不火,行之於無形的文字,溫柔又堅定的表達一位母親教養孩子的努力,雖說是一位母親的手札,實際上卻能透過文字,讓人充滿愛及智慧,也在內心深處提升更多能量。

 

 

貳、簡介

一、作者簡介

蔡穎卿,,一九六一年生於台東市。成大中文系畢業後,任職於新加坡航空公司。一九八六年底,初為人母,在尿布、奶瓶與親手縫製的蕾絲提籃中發現,「母親」是培養創意與磨練耐心最好的工作。而後的二十年間,便倚靠這樣的靈感泉源兼顧各階段的工作,包括餐飲設計、撰寫雜誌飲食專欄、兼職企劃與文案工作。曾在台灣、曼谷、新加坡三種不同的教育環境中教養兩個女兒。

 

二、內容簡介

蔡穎卿女士說:「做為台灣父母的一份子,與經歷十多年來在各國漂蕩教育孩子的特殊經驗,我很願意能與其他父母共勉。」因此,書中所提及的是樂旂與書旂這對可愛又善良的姊妹,跟隨父母親轉戰各個教育現場的學習經驗;書中也描述了親子之間親密的互動歷程、溫馨的對話方式,以及分享身為一位母親的教養隨寫。書的內容共分為深根、蓄積及展翅三部。

()深根-1996年蔡穎卿女士和先生及兩個女兒一起離開台灣飛抵曼谷。孩子轉換新環境後,根本來不及發生所謂的適應問題,便得積極投入全新領域的學習。準備進入曼谷國際學校就讀仍須候位,於是利用入學前的空檔,兩姊妹先爲入學考試加強語言能力,經過不算輕鬆的努力適應,四個月之後,樂旂和書旂都順利成為曼谷國際學校的新生。蔡穎卿女士重視且關切孩子們的學校生活,但也不忘紮根孩子們的家庭教育,因為她認為:教育與生活是緊緊相連的,知識也不是只存在於書本課業中……於是「炒蝦的學問」也要跟孩子們一起分享; 「寫在書上的筆記」是充滿回憶與感觸的生活紀錄; 「營造媽媽氣氛」令人感受滿滿的母愛。

()蓄積-2001年這一家人做了第二次遷徙。這一次是從曼谷回到台灣。樂旂回到台灣立即投入國三生如火如荼的暑期輔導生活,一個月後,對於中文幾乎陌生的書旂也進入小六就讀。孩子們必須再度面對轉換環境的適應問題,也在父母細心陪伴之下一一順利解決。「一百九十六題數學功課」「讀書讀飽了嗎?」「要晚餐不要夜輔」「是做功課還是抄功課」透露身處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之下所必須面對的壓力及反省; 「想到書法就興奮到要發抖」「殺魚?鯊魚!」「牽你的手我們一起慢慢走」寫出書旂在轉換中英文教育之間的努力及成果。

()展翅-2002年之後回到曼谷並於2004年再赴新加坡。「家在心就定」……不管在哪裡、不管有多忙,晚餐都會是全家分享情緒的時間,在那段團聚的時間中,孩子們的笑容很燦爛,而作者的心情也特別安定。因為這段時間,除了再度離開台灣回到曼谷的變動,因於先生的工作考量,兩姊妹又有了第四次的轉學,蔡穎卿女士深深感受家對孩子以及自己的重要性,於是難以數計的行李都未及整理,抵達異地便立即在飯店裡打理好簡易環境,烹煮一頓豐盛晚餐等待家人歸來。

「發現弱點才能強壯起來」「法語課的挫折」「陪女兒挑燈夜讀」「少了耶魯,妳仍是最棒的孩子」「送她展翼生活」,則是描述了樂旂從曼谷國際學校的十年級生進入美國賓州大學就讀的階段歷程,也因為有了大女兒離家後獨立生活的經驗分享,作者得以確認自己堅持的許多並未白費,孩子因此豐厚羽翼,盡情的展翅飛翔。看起來蔡穎卿女士扮演的多半是陪伴的角色,實際上卻默默給予孩子在心靈上最需要也最穩定的力量,於是,兩姊妹隨時都能充滿能量蓄勢待發!

作者最喜歡的一句印度諺語可幫此書做最佳註解,那就是:「孩子小的時候,幫他們札根;孩子長大了,給他們翅膀。」

 

 

參、欣賞及評論

一、以教養的迷思為對照

Judith R. Harris2000年出版教養的迷思,藉由本書之論述,她認為人的性格形成過程中,遺傳自父母的基因和同儕都很重要,但父母的教養方式並無決定性的影響,所以,生命自有其歷程,輕輕鬆鬆的養育小孩就好了。初次接觸到這樣的看法及見解,除了驚訝Judith女士對教養觀念竟有如此大膽的假設之外,也感覺她提出的解套說法似乎頗有道理。畢竟身為父母之後,肩頭上承擔了許許多多教養責任不說,箇中辛苦及壓力實在也非外人所能輕易了解。因此,有這麼一個讓人頓時覺得輕鬆多了的說法,讓學生閱讀書本內容的同時,因為不必再爲養不教,父之過有其母必有其女這樣的話做任何自然的連結,心情也跟著放鬆不少。

了解人類的發展歷程後,便自然會發現本書有許多錯誤,其實一個人的發展有許多隨機因素,任何因素有個區間(渾沌理論),當因素介入便有許多可能。父母、同儕、學校教育以及生物性遺傳……等各個因素都會影響個體發展,非如作者所言之單一因素可解釋一個人全部的發展。」因而自己得到了另一種收穫:那就是任何事物都應該試著從不同角度切入來看,或許會激盪出更多令人欣喜的火花也說不定。

而對照Judith提出的見解,蔡穎卿女士則是相當強調父母角色介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例如,在自序篇章中她說:我是個既脆弱又堅強的母親,愛哭的程度不輸給任何一個孩子。…我的堅強都是跟前輩母親們學來的,那就是把日常生活的力量展現擴大,不管處境如何,都維持一個家庭生活的溫暖與正常的節奏。

又好比在「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營造媽媽氣氛」以及「珍惜每一雙小腳印」的篇章中,作者一一分享其為人父母所堅持的教養信念,並再三點出「家」對孩子的深遠影響力及重要性。所以,要輕輕鬆鬆的養育孩子談何容易?完全忽略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亦不可能,畢竟孩子除了要去適應生活中可能隨時發生的波動變化,也有許多課業學習、人際交往以及價值觀念澄清等多元課題必須攜手面對,這和Judith 所主張的明顯有所不同,或許這也多少反映了東西方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性。

 

二、親職發展階段探討

Benedek(1959)是最早從發展觀點來看親職的學者,他認為養育子女的任務、責任在成為父母時被了解。只是,父母個人無法覺察自己也有需要成長,但有時也會過度投入親職角色。發展危機論、認知發展論以及心理動力論等都曾提出相關論點,以認知發展論的Newberger(1987)提出的親職發展階段來看:利己、傳統、主觀-個性化到分析-系統等四個取向中,在曼谷-台灣-曼谷-新加坡的轉受教育中,蔡穎卿女士對於孩子的教養偏向主觀-個性化取向的階段發展,因她視孩子為獨特的個體而回應其獨特的需求,並且從親子關係中了解自己再進而組織自己的想法。

2001年,回到台灣進入小六就讀的書旂,因為尚在使用中文表達的適應階段,老師派出的日記作業除了夾雜英文及插圖而且錯字不斷,但作者並未修改孩子的錯誤而是希望留給老師去慢慢欣賞。因為,「牽妳的手,我們一起慢慢走」如此,一路上才能充實、愉快而進步。「寫在書上的筆記」中也提到,「孩子和我一起渡過許多美妙的心靈時光,她們學習克服自己的困境,而我學習做個盡心盡力的母親。」作者經常在書本角落紀錄生活裡瑣碎的感懷或加點註解,潛移默化淺的傳達著身為母親的努力與堅持。

當大女兒樂旂成功申請多所美國大學時,查榜後的樂旂卻掩不住被耶魯大學拒絕的失望,因為這樣的情緒起伏,以致親子間產生了一小段衝突。作者為了讓孩子知道「少了耶魯,妳仍是最棒的孩子」,於是寫了封信告訴有些失意的樂旂 :

爸爸和我的決議是,完全尊重妳自己的選擇。因為,十八歲之前妳確實遵守著我們所訂定的家規,循規蹈矩的長大。現在妳是一個大孩子了,我們希望妳爲自己的人生之船起錨掌舵,我們爲妳即將獨立的生活寄予無限的祝福,也與妳同樣的興奮。

以心理動力論的Galinsky(1981)所提出的親職發展六階段來看,作者之親職發展正值獨立及脫離階段,孩子已成熟到必須自己能做決定並爲決定負起責任,除此之外,這對父母所做的就是讓孩子知道,家裡永遠無限量供應她所需要的愛與陪伴。

 

三、影響親職的人格因素

心理分析論主張,成為父母是自我統整的機會,父母人格決定親職亦決定親子關係,以致影響孩子的發展。而人格心理學認為因與環境互動,人格也可能會改變,如 : 心理愈成熟則分化愈好,親職工作也就愈勝任愉快 ; 相反的,負向情感愈多或有愈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就愈無法勝任親職。

閱讀本書不難發現,蔡穎卿女士自小熱愛烹飪及家事的人格特質,深深影響著其親職角色之扮演。此外,她的思考總是細膩而敏銳,教養孩子的觀念態度開放而堅定,凡此種種,都能感受她在執行親職的過程中,總是自信多過擔憂一些,肯定多過懷疑一些,樂觀又多過消極一些。

記得多年前有句電視廣告詞這麼說 : 許多人都是當了人家的爸爸之後才知道怎麼當爸爸的。但是仔細去想,就算知道怎麼當人家的爸爸或媽媽其實還是不夠,為人父母必須與時增長自己的親職知識、不斷適時修正自己的教養期望,而去敏感的覺察自我人格表現也就顯得相當重要。儘管目前還沒有可以測量表現親職人格的量表工具,但是個體內在歷程與外在行為之間依舊有脈絡可循,為人父母最需要的不過是能對親職角色更積極主動投入。

 

四、親職知識與期望

在提供親職教育或規劃親職方案時,有哪些所知的資訊是有用的?而我們所知的知識又有哪些明顯的落差?因為專家與父母所想的非完全一致,企圖去影響父母時就該以澄清彼此的認知是否一致,並具體給意見及做法,並條列清楚的目標為策略。畢竟專家給的教養建議常反而給父母許多壓力,不能確認提供給父母的教養資訊達到目的,再多知識的輸入反倒適得其反。除了上述策略外,父母與專家兩者之間也需要建立良好的關係,暢通彼此溝通管道,並選擇於適當的時機給予必要的訊息。

 在成為父母之後,我們可能透過自己過去被教養的經驗、聽別的父母說、媒體報導其他父母的做法等學到知識和期望。本書作者對於孩子所堅持的生活教育,對家庭功能的看重,也的確源自母親及祖輩母親之影響,這從書中許多篇章都能窺見一二。

例如,作者在「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寫道:除了人類之外,似乎沒有其他動物有所謂的三代親情。能由父母帶領去親近祖輩的孩子,特別幸福,因為他們可以汲取的情感根源比較深。「今天可不可以不要洗碗?」中,女兒因為忙碌的課業希望免去慣例的家務勞動,但是作者並不希望孩子這樣,因為小時候,蔡媽媽曾帶她趴下來,指著擦得一塵不染、泛著亮光的木質地板說 : 「妳看!好美!」媽媽傳給她的,她也傳給了孩子。仔細想想,孩子能因此懂得享受勞動的快樂,實在也是無比幸福的一件事啊!

 

五、堅定的信念

 Sigel(1985)認為信念是父母行為的認知基礎,包括了父母對兒童發展的信念以及兒童發展如何開展的信念,他整理了27種父母信念並統整為認知歷程、直接教導、正向回饋及負向回饋等四類。而父母信念和行為的理論模式指出,母親年齡、家庭星座、社經地位、父親對孩子的信念及孩子本身認知發展的層次等,都可能會是影響母親對孩子的信念的幾個來源。

從本書書名:媽媽是最初的老師可知道,蔡穎卿女士相當看重自己身為人母的角色,也確實而認真的執行自己的親職工作。因為轉換幾個不同的國家居住,兩個女兒也正值求學階段,作者在教養札記中不乏有關於學校教育的篇章。但是一一閱讀過後便會發現,除了把孩子送到學校去接受數個小時的團體學習及各領域認知情意等訓練,回到家後,每晚都要在餐桌上或是愉快、或是激昂的討論著分享著學校大小事,有時還必須在事件之後透過不斷的澄清及討論,讓孩子更進一步有所成長 ; 或者是爲孩子每個月完成一份在家學習進度報告,在學校與家庭之間建構起無形的連接橋樑 ; 亦或是親身帶領,讓孩子從最簡單的生活瑣事入手,學習點點滴滴的生活哲學。

不把責任一概往外推,而是從媽媽自己本身做一個最真實的示範及引導。因為人育環境無法完全切割,所以更要從家開始,從父母本身開始,讓孩子在接觸變動的人事物當中,培養責任感及處世能力,而且還要不斷把這樣的根往下扎深。也許孩子行為的表現仍然可能不盡理想,但是作者不願急進,不求立竿見影,而是不急不徐的導引著孩子,秉持她的信念一直前進。總而言之,她深信:家庭教育遠重於學校的教育,尊重孩子,等於尊重自己;教導好孩子,也等於教導好自己。

 

六、積極的態度

在親職信念導引之下,未必立即產生相對應的親職行為或傾向,在兩者之間還牽涉了態度這個變項。Glueck(1928)就認為決定孩子的重要因素包括父母的特質、智慧和態度 ; 而且後來的學者認為親職態度對兒童發展的影響比親職行為更重要,因為態度基本上相當穩定和固定。而在Baurmind(1971)提出親子間的互動方式(或教養態度)對子女人格成長的影響。父母對子女愛或關懷及控制或程度會影響到子女的性格。要培養出獨立性高、適應力強,進取心強的個體必須提供適當的空間,以期個體有自己的試鍊空間,檢視自己的能力標準。此外,要培養個體自我控制的能力,內化外在的標準,必須提供說理的空間與獨立練習的時間

作者在「要晚餐不要夜輔」篇章中,提到不願孩子在課後繼續參加學校安排的課輔活動,面對老師對孩子團隊精神不夠好的質疑,蔡穎卿女士談了許多有關於留校夜間自習的看法。把國三生寶貴的一個小時或更多一點的時間花在餐桌上,是不是划算?這樣的問句,作者的回應其實很簡單:她說 : 「對一個飽受課業壓力的孩子來說,一個小時的情緒舒緩與經驗分享應該是有意義的。」這就是她不贊同夜輔的理由,因為,無法忍受晚餐桌上孩子的日日缺席!由此可知,作者強調孩子應該享受的是最親密的家庭功能外,自己的讀書計畫應該有效率的自我安排,而非由大人來決定你該花多少時間課後加強才足夠。

 

七、親密的依附

心理分析學派認為母親與嬰兒的互動開啟嬰兒的心智和內在表現,也開啟關係的互動。隨著而來發展中,良好的依附關係使孩童有基礎信賴;危險的依附關係使孩童產生焦慮。J. BowlbyAnna Freud Harlow的觀念發展出依附理論,他由生物學的觀點出發,認為早期親子間互動會影響到將來親子關係(Bowlby, 1969)。受Bowlby依附理論的影響。Ainsworth的「陌生情境」實驗研究發現,親子依附可分成三種型態:安全的依附,逃避的依附和亦避亦趨的依附。這三種依附行為充份展現親子間的關係。

 雖然本書並非作者初為人母的時間背景,因此無法得知作者與嬰兒時期的孩子之間是屬於何種依附模式。然而,從本書字裡行間的描述,總是能強烈感受作者與兩個女兒之間濃得化不開的母女情感,例如:

牽著她的小手走這段路的時候,我心裡總有很多感觸,眷戀這軟軟的手還依依握住在我的手裡,也一次次感覺到她嘰嘰喳喳的話語愈來愈成熟。

在中正機場送女兒的時候,我一想起這條遠路就心疼得止不住眼淚,樂旂抱著我說:媽咪!不要哭!回學校沒有那麼難的,我會安全到達。

母女這樣挑燈夜讀也自有一種知心與樂趣,至少燈下的孩子不是孤軍奮戰。我們通常面對交錯而坐,各自攤著書和電腦,埋首在自己的思緒裡,想說說話時只一抬眼也就有個安心的伴,感覺很踏實。

 

八、滿滿的父母之愛

Lester & Notman(1988) 認為成為母親的女性會去審視自己的母親在其生命中的意義,並重新定位自己。Benedek(1959)也認為成為母親是個人再次自我認同的催化劑,其間面臨的挑戰有:情緒共生現象、何時從Good mother成為Good self 、接受與克服失落及煩惱。而Josten(1982)則提出女性認同自己的母親角色是預測其親職參與及子女發展成就的重要因素。

面對現代的父職角色,父親除了要扮演家庭經濟上的提供者,還被期待能同時扮演不同的父職角色,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並擔負起夫妻間之共親職(coparenting)需求。近年來許多有關父職之研究探討,皆肯定父職角色對子女成長發展的重要性。此外,研究顯示父親參與少並不代表父親不適合或沒有能力照顧孩子,如Parke & Sawin(1975)的研究發現父親在判斷嬰兒發出的訊息敏感度和母親是一樣的,嬰兒被母親或父親餵食的喝奶量也差不多。因為多數家庭中,男性扮演隱形角色,不表達並不代表缺席,而是默默在做;也可能家庭中的母親扮演著守門員角色(gate keeper) ,以致於父親參與機會相對減少。

傳統觀念總認為母親才是養兒育女的當然人選,以往心理學家也認為,母親才是天生的好媬姆,然此種視親職即母職,或視養育子女為女性義務或天職的看法,已隨著女性主義運動興起、性別平權意識抬頭及女性大量投入職場等因素影響,而日漸動搖社會開始期望、鼓勵男性要走回家庭並共同分擔親職之責。父母能在親職角色上協調品質,建立溝通管道並持續滿足孩子的需求便可以說是良好的共親職。

本書是蔡穎卿女士整整十年的親子生活紀錄,因為內容是從母親角度所做的描述,想當然爾,書的內容重點是母親的教養經驗分享。而作者所再三強調的生活教育,有大半都是來自其母親的身教示範,於是,她把愛以及從小受到的庭訓,一點一滴繼續傳遞給她兩位女兒。搭配著書旂的寫意插畫,有幾則溫馨感人的短語分享,由以下摘錄可體會作者定位自己的母親角色所產生的點滴心情:

養育妳們之後 我才開始懂得探索自己 妳們是我成長的靈感

陪伴關懷 是我親子功課的第一項

因為我是母親 所以 我願意比孩子更積極地 面對成長的困難

無論什麼理由 設想妳們的快樂 就是我生活中最開心的計畫

此外,從作者在「愛的雙結」自序文中所寫的這段話可以了解到,樂旂和書旂的父親亦盡心盡力執行父職,只是因為本書主軸放在母親跟孩子們的互動紀錄,於是文章中未及著墨太多。

這本書看起來雖然只是一位母親的手札,但在文字背後其實是一對父母給兩個女兒愛的雙結 。如果我們的家庭在別人的眼中總是努力向前,那並不是筆記錄的我在前面指引,而是因為寬厚耐心的丈夫默默地在後面推動、守護著全家。

樂旂和書旂的父母跟世上許多父母一樣,總是給予孩子們源源不絕的愛,但是在這之外,他們也教導她們紀律、分享、妥協與互動的必要特質,如此,孩子們不但能擁有也知道要珍惜,不會被寵壞而是被寵愛。

 

 

肆、結語

對於媽媽是最初的老師以及蔡穎卿女士,個人有非常多的驚喜、認同及推崇。

令筆者驚喜的是兩個巧合點,首先,和作者一樣,我目前也有兩個女兒、年齡也都相差三歲,一邊閱讀這本書,總是忍不住聯想到學生家中歆喬及歆棠這對小姊妹,想像她們未來可能也一樣亭亭玉立,而藉由作者的文字分享,也提供筆者將來可能面臨相似的教養問題而稍做心理準備 ; 其次,筆者一直保有寫日記的習慣,升格為母親後,更在部落格中隨時記錄兩個孩子的成長點滴以及自己的心情想法,所以我們是都喜歡用文字記錄親子間的互動情形,以了解身為母親的各階段想法或是藉此反覆咀嚼箇中感受。

在閱讀過後,筆者更是打從心底佩服蔡穎卿女士。她總是讓孩子有自尊有自信,不強加父母的期望與目標在她們身上,多年來始終堅定而溫暖的支持著孩子們,因此,教養出兩個有能力又熱情奔放的好女孩。

天下文化親子生活系列主編-鄭惟和寫到她對蔡穎卿女士的感覺:「同樣是當媽媽,她怎麼好像受過完整「勤前教育」似的,那麼清楚、那麼篤定。」是啊!怎麼可以那麼清楚、那麼篤定。期許自己在教養孩子時,也能有堅定而清楚的原則,而在親職角色的扮演上也能更加稱職。

蔡穎卿女士說 : 「不是要養育十全十美的孩子,而是要讓自己成為盡心盡力的父母。」我相信這是許多父母可以努力並且容易到達的目標吧!

 

 

伍、參考書目

Baumrind, D. (1971). Socialization and instrumental competence in young children.

Benedek,T.(1959).Parenthood as adevelopmental phase:A contribution to the libido theor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7,389-417.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Glueck,B.(1928).The significance of parental attitudes for the destiny of the individual.Mental Hygiene,12,722-741.

In Hartup, W. W. Nancy, L. S. (Eds.), The Young ChildReviews of Research: Vol. 2. Washington, D. C.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Josten,L.(1982).Contrast in parental preparation for mothering.Maternal-Child Journal,11,65-73.

Judith R. Harris (2000) 。教養的迷思(洪蘭譯) 台北 : 商周出版。

Lester,E.P., and Notman,M.T.(1988).Pregancy and object relations:Clinical considerations.Psychoanalytic Inquiry,8,196-221.

Newberger,C.M.(1987).Time,place,and parental awareness:A cognitive-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family adaptation and parental care.In J.B.Lancaster and R.J.Gelles(Eds.),Child abuse and neglect :Biosocial dimensions(pp.233-251).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Parke,R.D., and Sawin,D.B.(1975,April).Infant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 as elicitors of maternal and patern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newborn period.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Denver,CD.

Sigel, I. E. (1985).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beliefs. In I. E. Sigel (Ed.), Parental belief systems.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Publishers.

蔡穎卿(96)。媽媽是最初的老師。台北 : 天下文化。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