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魅力對台灣青少年之影響
楊宏格、呂昭玉、曹岡筠、費聿明
東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摘要
台灣HIPHOP街舞在2002年後大放異彩,帶領風潮的有羅志祥(一枝獨秀)、蔡依玲(舞孃),與麻吉等人,使台灣街舞文化進入另一種風潮。本研究針對街舞工作者及愛好者進行訪談及實地拍攝授課,由此過程所收集到的質性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跳街舞的年輕人大部份不是舞蹈系出生的,許多是經由電視節目宣傳薰染以及學校社團帶領下,吸引青少年來學習街舞。青少年學習的過程中,由簡單到複雜,排舞到SOLO等各種動作,會漸進地增加青少年的學習意願。本研究指出青少年對街舞的專注力,會相對加強個人創新創意的思維風格,因而促使發展出個人舞蹈風格。 除此之外,本研究發現街舞對青少年的魅力具有長效性,因此青少年會體會分配時間的重要性,能適當地規劃學校課業及練舞活動的時間。
關鍵字:青少年、街舞、魅力
壹、前言
街舞運動的好處,除了強健身體、增強及刺激心血管機能、預防高血壓、中風和糖尿病等疾病、減緩關節炎增加關節韌度、以及對壓力的應變處理能力。
街舞是在隨和舞蹈的同時鍛鍊身體的。素質訓練的枯燥和單調與優美多變的舞蹈動作結合起來;不僅加強有氧訓練的作用;更兼具趣味。在動作節奏快速變化的時候,學習街舞會不由自主地集中精神,力求完成得更漂亮更精準;街舞的舞風也是非常的多元化,各種不同的風格都有不一樣的元素在裡面,音樂上面也是結合各種不同的節奏,而這些節奏更是要加入舞蹈的元素,這種專注也是極好的放鬆精神的辦法,街舞之所以吸引人,不是因為高尚的氣質、深刻的內涵;而是它直接、不做作(林伯勳, 2001)。將緊張有壓力的生活暫時放置一邊,沉浸在舞蹈中,享受汗水的快感,則是現代人緊湊生活最好的潤滑劑。
一、研究背景
台灣街舞大約在民國80年初,(MISS FUFU杏君口述)由一代巨星歐陽菲菲出境入境MV專輯裡的舞者BOSS帶領日式HIPHOP的街舞風潮,90年代開始吸引一群年輕人的LA BOYZ熱情活力使得台灣街舞文化進入另一種潮流,街舞至今仍在世界各地流行,也流行於台灣(李文心,2006)這句話一點都沒錯,2003年開始台灣街舞進入所謂戰國時期,不管是在健身房或者是傳統的舞蹈工作室,以及學校社團陸續都有HIPHOP的街舞課程,包括娛樂圈早期也是與傳統的馬雷蒙或者是張勝峰舞蹈工作室,改由各唱片公司的經紀人覓尋各表演優勝的團體接洽伴舞的CAES。
本研究發現早期人們對於HIPHOP街舞一直是與販毒、黑社會、畫上等號,但由於台灣年輕人的努力,顛覆了許多父母對於傳統觀念的改變,甚至支持自己的子女往街舞方面發展,除了青少年對於街舞的專注力以外,因為學習街舞甚至可以創業以及當老師,如此大的魅力及發展,到現在2007年還在持續的蔓延中。
二、文獻探討
貳、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會以「訪談」、「錄影」及「紀錄」的方式探討,訪談對象以一些舞者以及在學的學生為主,且會針對不同的風格進行訪談,例如:CAPOEIRA、Hip Hop、Reggae、Jazz……等等,進而了解「舞者的甘苦」、「以及街舞所帶來的收穫為何?」、「了解各年齡層學舞的動機,以及為何忠誠街舞的原因?」、「研究各種舞風的魅力何在?」、「為何會讓這些受訪者堅持自己所喜歡的街舞?」、「紀錄跳街舞是否在內在,以及外在上面有多大的改變?」,希望能藉由這些受訪者更深入的了解街舞所不為人知的秘密以及他的精神為何?
(一)訪談對象:會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為在校生(包括有工作的學生),第二部份為出社會的人士。
(二)訪談地點:以訪談人的練舞地點為主。地點為:雙連捷運站地下街、爆米花福福公關有限公司。
(三)電話拜訪:會先以電話拜訪受訪者,確認受訪者練舞時間、地點,會與受訪者約練舞前30分鐘做訪談。
(四)以錄音記錄:在訪談的過程中,會以錄音的方試記錄訪談的內容。
(五)最後會以錄影的方式記錄受訪者的練習過程。
一、研究流程
先利用「文獻」與「實際觀察」的方法,初步討論出訪談的問題及資料收集,經由實證後提出理論的修正,最後再次討論更深入的實證資料,得到最後的理論與結論。
參、研究結果
一、訪談過程
這幾次訪談的過程中,有很大的意外收穫,畢竟她們不是閒閒沒事,本身都需要上班上課,像訪談中的第一位(P6)受訪者,其實之前並不在設定的訪談對象中,而是在偶然的機會(恰巧遇到)請他作為訪談的對象。
而這幾位舞者由於年齡經歷的不同,以一般的觀察並無法了解街舞的魅力在哪?像是第二位(P5)受訪者他是在澳洲留學的過程中接觸到CAPOEIRA之後回台灣才無師自通慢慢拓展出來、而第三位(P4)受訪者他則是一位有點自閉的女孩由於接觸到街舞,使他個性大大的改變成為非常陽光的REGGAE女孩,所以必須靠著訪談以及敘述的方式,才能了解研究的目的為何(表 1),在訪談的過程中,因為本研究需要受訪者可以盡量多發表自己的想法,所以並沒有設定題目給受訪者回答,而是讓受訪者在訪談的過程中隨機藉由受訪者所敘述的內容隨機訪談受訪者,在邀約受訪者訪談的過程中,一律先採面對面口頭告知受訪者,訪談的目的為何,再以手機以及MSN邀約受訪者訪談的時間地點,在訪談結束後再利用受訪者的訪談內容畫出概念圖(圖 1)加以分析研究,好了解受訪者學習街舞的心情及感受。
表1、訪談記錄表
訪談者編碼 |
時間 |
地點 |
年齡 |
概述 |
喜歡的舞風 |
第一位受訪者(P6) |
|
MM(圖2) |
21歲 |
櫃檯行政 |
HIPHOP |
第二位受訪者(P5) |
|
雙連捷運站地下街(圖3) |
31歲 |
教學 |
CAPOEIRA |
第三位受訪者(P4) |
|
MM(圖4) |
25歲 |
教學 |
REGGAE |
二、感覺、新的嘗試
有時就是因為沒有過才想嘗試,然而受訪者是如何接觸到這個圈子,像第二位受訪者就是因為喜歡漫畫書所虛構的人物,所以才嘗試CAPOEIRA「我以前小時候就喜歡武術的漫畫跟電動尤其是(功夫旋風兒),國小的時候也不知道什麼是CAPOEIRA,以為裡面的武術是作者虛構出來的。(P5-02)
....之後是在加拿大唸書學校社團裡面發現有教CAPOEIRA,而且跟以前小時候看的漫畫、電動的武術一樣,所以很開心的跑去學。」(P5-04)
而另外一位第三位受訪者就截然不同,他不像一般的年輕人想成名或者是虛榮,而是很單純的想要測試自己的身體「恩、高中之前我是完全,就是不知道怎樣用身體的人,到高中那個時候有韻律舞課,然後我發現原來人的身體可以延伸到這麼大,這樣子,所以我後來就想說,那其實我覺得跳韻律舞的時候,我覺得還滿開心的,那我想試試看自己,就是不曉得做到怎麼樣程度,所以我後來跑去上街舞課,所以就是從那個時後開始跳街舞這樣」(P4-06)
第一位受訪者他則是朋友的邀約所以就來嘗試街舞的運動「我阿、我當初是學管樂的(吹小喇叭那種)高中本來想繼續參加,不過發現社團太簡單了,所以朋友就邀請我參加熱舞社,所以我就想說試試看所以就參加了,不然我媽本來是希望我可以繼續往國標學起,哈哈因為她們是老人家總覺得跳國標會比較有氣質」(P6-02)研究發現學街舞的人,絕大部分都是想嘗試自己所沒有接觸的事物,想要挑戰自己,讓自己有更多不同的生活經驗。
三、自信、風格
早期的街舞只有一種,就是Hip Hop之後衍生出各種不同的風格,畢竟每個人的身高柔軟度的不同以及喜好的程度,所以自然而然發展出許多的STYLE,受訪者中的第一位受訪者最喜歡Hip Hop,但由於Hip Hop比較偏男生,所以他自己慢慢的發展出女孩的Girl's Hip Hop「我覺得我的風格比較偏Girl's Hip Hop不過因為我以前有學過國標,所以我跳起舞來,給人家很有架子的感覺」(P6-04)
而第二位受訪者的CAPOEIRA由於是很古老的運動,所以他的特色有非常崇高的意義「這怎麼說AEX CAPOEIRA它不完全注重在於它的動作,有它自己的理念,很多人會去學CAPOEIRA,也是相信他的理念,像是創辦人他就覺得CAPOEIRA這個運動,就像一個大家庭就像家人一樣,不像一般健身房只是做做運動,上課完就走了,每個人應該都像兄弟姐妹一樣互相的關心以及扶持」(P5-34)
就學舞的人來說能增進自己的自信心,以及喜歡跳舞的感覺,是學舞的人最基本的感受,此外還可以認識許多不同生活經驗的同好,更有機會嘗試不同新的組合。
四、人際關係、收穫
受訪者接觸的動機都不同,在各自發展上都獲得不錯的肯定,在收獲上自然也就都不同,像是第三位受訪者除了在個性上面有很大的改變,變的開朗以外,還獲得MM老師們的肯定,在去年的暑假正式加入MM老師群正式開始授課「就是其實在跳街舞之前我還滿自閉的,就是只要在公共場合,比如說就是在站在講台上報告,那我就會非常害怕,因為我沒有辨法,就是站在這麼多人面前,那當,就是開始跳舞之後,就是你跳舞一定是要給別人看見,所以要在別人的面前,就是很從容然後還要表達自己,那還要把自己整個身體都舒展開來,所以我覺得就是跳舞之後給了我很多自信,所以變得說就是比較敢在別人的面前表現自己。(P4-12)除了敢表現之外,也願意去認識不同的朋友講到認識人我覺得也還滿特別,每個人都會有固定的生長的環境,就比如說很會唸書的人,他可能從小到大都是在一堆很會唸書的朋友之間長大,或是很不會唸書的人他就會在很不會唸書的朋友之間長大,但是我覺得來跳舞之後,因為其實這個地方,就是跳舞是不分國際的,所以它也沒有分學歷,因為任何學歷、任何背景都以來跳,那所以我覺得只要喜歡是跳舞的人,跟他們認識之後,就會發現其實就是世界很大,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對生活的期望跟標準,那可能平常就是沒有跳舞的話我根本不可能跟這些人接觸這樣,那就是因為跳舞才認識那麼多人,也讓我覺得說原來這世界有這麼多不同的人這樣。」(P4-26)
而第二位受訪者他現在則是AEX CAPOEIRA台灣的授課老師,今年2007年4月還去香港接受了創辦人Barrão的升等考試,成為
至於第一位受訪者跟第三位受訪者則是非常的類似,除了自信以外還有機會到各地的街舞工作室嘗試教學的工作「對我來說就是比較有自信,做任何事都比較敢,也比較放的開。(P6-16)
所以我覺得就是跳舞之後給了我很多自信,所以變得說就是比較敢在別人的面前表現自己這樣。」(P4-12)
就因為跳舞而認識不同圈子的朋友,對學舞的人來說,是非常不一樣的體驗,也就是因為能拓展人際關係,更能堅持學舞的毅力。
五、小結
本研究訪談發現,年輕人喜愛跳舞,是因為它有很高的創作性、簡單易學,可以發展出自我的獨特風格(李書慧,2002、周純慧,2003)。且學街舞的青少年在自信以及人際關係占有很大的比例,因為朋友的介紹,以及朋友的鼓勵,更可以使的在學習街舞的青少年更能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在訪談過程中對於嘻哈少年的生命裡,看見了無比的勇氣與堅持,因為大部份跳街舞的孩子們,都經歷過師長父母對於未來前途的質疑。就因這個原因,使的學習街舞的青少年更能互相珍惜及有毅力對於街舞的喜愛,雖然訪談者的際遇截然不同,但對於熱愛街舞的程度卻是互不相讓。
肆、結論與建議
雖然學習HIPHOP街舞在現今的社會上非常流行,不過台灣因為沒有良好的街舞環境,而且不像日本沒有兵役限制,所以容易造成學習上的斷層,有許多的年輕人就是因為兵役的問題,導致退出街舞環境面臨出社會工作的壓力,再加上台灣傳統的電音文化,導致在傳統的社會裡甚至會把街舞掛上所謂的,幫派、色情化。
而如何將台灣HIPHOP的街舞平民化,本身還有賴於政府可以多增加練習街舞的環境與空間,以及多舉辦活動及比賽,讓青少年可以有發揮創意以及揮灑汗水的精力,使的台灣有個全民運動的環境空間。
伍、結論
本研究發現青少年對於街舞的魅力具有很大的專注力以及長效性,青少年正處於熱情與活力的階段,而朋友、與同儕團體佔有很大的影響力、也就是這個原因,了解到學校社團裡的群體生活為何這麼重要。
在構念圖中發現朋友的鼓勵,會讓學習街舞的青少年對於自己更有自信心,也讓自己對於做事情的態度更有持久力,也因為人際關係的影響,相反的也會使得青少年會有壓力、挫折、叛逆,就因為青少年有這樣的特質,使得一些幫派,及飆車族等問題在社會上一直是個學校輔導學生的重大課程之一。
雖然街舞在一般傳統人們的眼中一直是會把、夜店、喝酒、夜生活、畫上等號,也就因為這樣的因素,在2007年7月Twilight團體誕生,標榜著不上夜店、不吸煙、不喝酒、只要音樂及舞蹈一樣可以很high。再經由各學校社團的互相邀約,以及學長姐的帶領下,每星期都會在各大學的戶外舉辦派對,在戶外中同儕會互相圍成一個小圈圈,鼓勵著朋友在中間SOLO,讓表演者更可以增加自己的勇氣與自信,就因為這群青少年對於街舞的喜愛才會有這樣的活動誕生,也因為有這樣的熱忱才會願意把自己的微薄之力貢獻給其他人。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吳凱琳,2006,快樂工作的6道配方,Cheers雜誌,071期,P. 42-45。
李文心,2006,街舞介紹,臺大體育,P.79-88。
李孟智,1998,青少年身體及心理的社會發展,社教資料雜誌,237期,P.5。
李書慧,2002,舞動青春,來跳街舞,小作家月刊,P.47-49。
李雪莉,2007,青輔會主委
李雪莉,2007,活出二十歲的青春活力,天下雜誌,384期。
周純慧,2003,酷In靚生活
年輕不留白--街舞炫風與極限挑戰,臺北畫刊,P.41-45。
林伯勳, 2001,街舞、街頭舞者、與中正紀念堂―人、活動、次文化與公共空間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論文,未出刊,台北。
孫曉萍,1999,翁倩玉--人生有夢,絕不要放棄,康健雜誌,12期,P.12-20。
馬岳琳,2007,尋找真友誼的八個準則,天下雜誌,377期。
陳孟珠,2006,用國手的精神,跳街舞,天下雜誌,067期,P.69-71。
陳怡妘,2003,街舞與青少年的次文化,實踐大學,P.9。
陳雅慧,2007,空檔年一個漂亮的人生頓號,天下雜誌,384期,P.180-182、184。
黃惠鈴,2002,學跳踢躂舞的廣告人,康健雜誌,38期,P.30-31。
編輯部,2004,挑戰.未知在靈魂的最深處拓荒,天下雜誌,300期。
盧智芳,2005,亞力山大企業集團董事長
參考網址
http://www.merrymonarc.com/ 爆米花FUFU工作室
http://www.dancesoul.com.tw/ Dance Soul街舞工作室
www.thebestcrew.net TBC街舞工作室
http://www.capoeira.com.tw/ 台灣CAPOEIR
附圖
附圖1、喜愛街舞魅力之關係概念圖
附圖2、MERRY MONARC街舞工作室內部環境2007.4月拍攝
附圖3、MERRY MONARC街舞工作室外觀2007.5月拍攝
附圖4、雙連捷運站(地下街)2007.9月拍攝
附圖5、訪談者與受訪者,訪談完的合影2007.4月拍攝
附圖6、訪談者與受訪者,訪談完的合影2007.8月拍攝
附圖7、訪談者與受訪者,訪談完的合影2007.5月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