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語融入餐飲科中餐烹調技能教學策略之探討

林巧惠、鄭依佳、吳如寳

彰化師範學工業教育與技術系

 

摘要

教育基本法第八條及第十五條修正條文已於95年12月27由總統明令公布,納入「並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等文字,明文規範了體罰之不當性,以杜絕因體罰學生所造成之身心傷害,保障學生之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教育部,1996)

師長應稟持愛的教育在學生行為表現良好時多給予讚美在學生犯錯時以理性雙方都可以接受之處罰方式來處理學生問題,如學生在學校出現暴力行為或在教室裡做危險動作,教師應當先了解學生之家庭背景與其動機為何,以軟柔理性之態度對話解決問題,硬碰硬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造成其它不良之傷害,用愛心找對方法,有效之溝通方式,師長應循循善誘引導學生自我負責且快樂學習。早期教育方式大多採用權威的方式多責罵少鼓勵、少讚美或用嚴厲的語氣教導學生,犯錯誤便以半諷刺、半責罵或體罰之方式懲罰。甚至當著眾人的面前給予難堪,認為這就是一個最佳的記取教訓的方式,但日積月累的傷害烙印在心頭令學學生不僅在學習態度、自信心、自尊心受挫,甚至進而退縮或自卑變自大等後遺症產生。

畢馬龍效應、月暈效應或霍商效應等理論說明了師長對學生的評價與行為態度皆為影響學生對自我評價與未來行為發展的依據,於校園人際互動中,師生的相處模式、師長處理事務的方式與課堂上互動之言行舉止皆於無行之中深刻的影響著每個學生的行為表現,其中尤以師長之當眾之嘉許讚美或嚴厲的斥責與辱罵是讓學生最印象深刻難以忘懷的,一個善的舉動造就一個健全快樂的學生,但一個無心的言語或動作之傷害卻往往會造成學生久久揮之不去的陰霾進而造成心裡上的障礙。

美國心理學、威廉詹姆斯說:「大部分的人,一生只發揮一半不到的才能,其他潛能在不知不覺中退化了,但是鼓勵與讚美可激發潛能;批評與責難卻會使人心靈憔悴喪失戰鬥力」。讚美與鼓勵是一種積極的語言,稱讚他人的行為表現及給予肯定且運用正面積極之回饋,是身為新世紀時代教師運用讚美與鼓勵的方式於教學過程中不失為最佳表現技巧之一。

 

壹、讚美的類型

操作制約:

學習中之正增強原則(reinforcement)運用在學習歷程中之激勵因子,正增強中之讚美語策略乃為行為改變技術中之社會性之正增強物),在正確行為之後鼓勵學生可直接強化學生之正向行為,經常用於酬賞、激勵學生的行為或表現。

讚美的類型:

在任何一個適當的時機,不吝啬給予學生正面積極的語言、眼神的嘉賞、豎起大姆指肢體語言之讚賞,如何在適當的時機運用讚美語給予學生正增強,可依據學生個別差異之能力與目標高低,給予正面之讚美,可提高學生之學習動機與成就感。教育大辭書(2000)解釋讚美是一種令受者愉悅的經驗,對引發或維持合乎規範的行為的一種鼓勵,使對給予者或其他有關事物產生積極的態度。讚美類型之歸納(李咏吟,2001;周弘,2002;林宜貞,2004)

(一) 一般性讚美:是指對於表現或行為沒有較具體及明確的稱讚,如:「Good!」、「Great!」、「Excellent!」。

(二) 表現的讚美:是指明確傳達表現中哪個部份被讚美或為何會被稱許,如:「你煮的菜很好吃,很入味,做的很好!」。

(三)歸因式的讚美:是指在表達對造成個人表現背後原因的主觀臆測及看法,且常將個人表現的成敗,歸因於個人的能力或努力的程度,如:「嗯!做的很好!你一定很努力練習吧!」。

(四)肢體的讚美:是透過身體語言來傳達讚美,讓他人一樣感受到重視,如:「點頭微笑」、「握手或拍拍肩等接觸」。

 

貳、技能學習策略的涵義

一、 技能學習之意涵技能的學習是多個動作的連續化,亦是多個動作有系統的適當配合(Sykes & Bird, 1992);為無技術能力者或技術能力尚未達到某一程度,在有計畫環境中接受一系列教育與訓練活動,而獲得或增進操作能力的歷程(趙志揚、鍾瑞國、張志隆、張鋒偉,1996)。

二、 技能學習的歷程技能學習可分為認知階段、定位階段、自動階段等三個學習歷程,需循序漸進才能獲得真正的技能(朱敬先,1986;張春興、林清山,1989;李堅萍,1996)

a、認知階段(Cognitive Phase)

此一時期,學生從「觀察」教師或榜樣學習所做之示範動作來進行技能之模仿。初學時,對分解的動作反應較慢,動作的感受性及控制度亦較差,所需時間長短,視技能之複雜程度與學生之學習能力而定。

b、定位階段(Fixation Phase)

此時技能學習旨在將簡單動作連結成複雜動作,亦即作, 再將各個大單元動作連結成整體動作的連鎖化歷程;整體技能是需要經由長時間,反覆多次的正確練習而趨於固定,方能達到準確無誤,這是技能學習中真正學到熟練技能最重要的階段。

c、自動階段(Autonomous Phase)

本階段是技能學習的穩定養成期,為技能學習的最高境界,學習者此時熟練的技能,表現既迅速又精確,已達到固定不變、得心應手,甚至出神入化的地步。

三、 操作制約學習的增強原則(reinforcement):增強原則是在學習歷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讚美是屬於行為改變技術中得社會性增強,獎(正增強物)在正確行為之後可以直接強化學生行為。常用於酬賞學生令人滿意的工作或行為,是廣為推介使用的一種。

四、 成就歸因理論:Weiner提出歸因理論與學生的學習產生直接關聯,認為學生的學習動機,受其學習類似事件的成敗經驗,以及其對成敗經驗歸因的影響。當個體完成一件簡單的事工作(作業、任務)卻得到老師過多的讚美,或是失敗時老師並不責難,只是同情時,學生很自然的推論自己的能力很差;相對的,事情做成功而老師只有中性的回饋,或做不成功時老師所表現的不是同情而是忿怒和責怪時,學生教會歸因於自己努力不足。(吳知賢,2002)

 

参、技能教學策略的涵義

教學策略(instructional strategies)泛指教師運用提供教材的方法(methods)、程序(procedures)與技術(techniques),在教學上採用的策略通常是多種程序或技術並用(王文科,1994;沈翠蓮,2001;Oliva, 1992)。設計教學策略與教學活動應考慮學科性質、學生程度、教學目標、與教材內容等要素(沈中偉,1998;張春興,1994)。

技能教學的原則與策略:

設計宜掌握多樣化、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由具體到抽象、由實際操作到抽象設計的原則(張春興、林清江,1989),幫助學生瞭解精熟技能需要的先備知能或程序,以操作示範說明動作或技能的性質。

一、了解學生之先備知識與個別差異

二、從原點重新開始視學生為白紙

四、多注重感官教學依學生反應調整教學步驟

五、了解學生之理解、學習、記憶等個方面能力

六、觀察並重新檢視學生學習過程中之錯誤

七、給予學生適當的學習空間發問的時間

八、每次的教學內容以小單位的教學為主

九、觀察學生之特性並善用學生的興趣和特長

十、注重並訓練養成學生自動化的學習之能力

十一、創新教學之方法與態度並融入新興議題

十二、多給予學生正向期待鼓勵與支持並有責任感

 

肆、讚美融入技能教學之建議

(一) 對課程規劃之建議:專業類科的學生以精熟專業相關技能為培育目的,因此技能課程之規劃,需有適切且足夠的練習時數,使學習者獲致得心應手的精熟技能,才能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有立錐之處。

(二) 對技能教師之建議:經研究結果顯示,讚美策略能增進師生與同儕間的互動與情誼,增加課後技能練習時數,涵養積極的學習態度,產生有助於實務工作的滿意成果。因此技能領域課程之教授,可將讚美策略融入各專業領域之技能教學歷程中,以激發學習者主動學習的態度,獲得適應職場需求的純熟技能。

(三) 對技能教學評量之建議:技能教學宜採多元性評量(如檔案評量、同儕互評、真實性評量等),不再拘限於學科或術科考試。分別針對學生之特性而採適宜之評量方式。另可運用競賽式評分方法而增加學生之認同感、趣味性及提升學習意願。並於每次課後填寫「上課態度評量表」學生自評及小隊長複評、老師總評,以增加成績之公正性。

(四) 對技能教學教材設計之建議:課程教學中,增加教材之豐富性(如運用資訊融入教學、活動式教學、多媒體、遊戲學習)等,一來提升學生學習慾望,二來並於每次學生完成工作或任務時,立即給予正面回饋,老師的一個微笑、豎起大拇指稱讚、獎勵卡蓋章、言語讚美都是對學生免費且直接的正面幫助。

(五) 對技能教學學習環境營造之建議:技能學習非機械化、填鴨式學習,而是著重於「人」,如何藉由技能學習與技能輔助用具達成和諧、融為一體之契合,環境之營造就更顯重要。給予學習者視、聽、說、嗅、練習皆於學習某項技能息息相關,並放置鼓勵、讚美標語紙卡,給予正向之希望期待,而增加自信心並勇於突破困境。

(六) 掌握雙贏策略當衝突發生,多數教師總想用自己能勝讓步,容忍(甚至縱容)不可接受的行為,以期減少對學生的心靈傷害。解決師生衝突除上述勝敗分明的方式,尚有一種解決之道,亦即共同打造雙贏的局面,跳脫「勝──敗」。雙贏策略的特點:在師生衝突中,雙方共同探求各種可能的解決辦法,關鍵在於能否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解決辦法僅求能為雙方當事人所接受即可,不必求取悅任何人。雙贏策略並非提供標準的解決之道,而是發揮雙方的原創力,針對獨特的問題尋覓特殊而有創意的解決辦法。

 

伍、結語

綜合言之,技能學習是心智活動與肢體動作協調所呈現的行為表現;使學習者在教導之下,依照自己的起點行為與教材難易度,依循由易而難,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由觀察而模仿,由實際具體操作到抽象設計的步驟,再經熟練定位,達到流暢精熟的地步。

教師的讚美往往出於鼓勵學生的心理,但卻可能造成反效果,使學生無形中增添了心理壓力。如某生在平常技能測驗時獲得好佳績,老師當著全班同學面前給予讚美他:「哇!動作純熟表現得很好,檢定時一定會過關!」此言很可能造成該生的心理負擔,他擔心下次無法再達到相同的表現水準。

除了消極地消除「溝通的樊蘺」,尚應積極運用「溝通零距離」:

『讚美』是情意教學重要之技巧之一,教師若能有效及正確的善用讚美對學習者學習上有實質助益,更能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而達有效之學習成效。讚美是欣賞的結果,是欣賞學生的自然流露,是對傾聽和欣賞的鞏固。更是融洽師生關係的不二法寶、愛與真誠關懷,是教育的最佳利器,讓學生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快樂的長大,必將會有一顆開闊和柔軟的心性。

 

參考文獻:

李咏吟(主編)(2001)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台北市:心理。

林宜真(2004)。教師對學生讚美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12(3),131-146。

李堅萍(1996)。提昇技能教學的練習教學法。技術及職業教育,31,40-41。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周弘(2002)。賞識你的孩子。台北:上游出版社。

朱敬先(1986)。學習心理學。台北:千華圖書。

吳知賢(1996)。再論老師的讚美。學生輔導,47,112-121。

張春興(199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國立編譯館(2000)。教育大辭書。台北:文景。

黑幼龍(1999)。如何接受別人的讚美。康健雜誌。60-68

趙志揚、鍾瑞國、張志隆、張鋒偉(1996)。我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機械科學生鉗工技術能力發展之研究。第11 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1996(3),一般技職及人文教育類。台北: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Sykes, G., & Bird, T.(1992). Teacher education and the case idea. In G. Grant(Ed.),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18. Washington, D.C. :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