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校品德教育之實施

賴良俊

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教學研究生

壹、前言

我國國民教育著重五育均衡健全發展「德、智、體、群、美」,代表品德教育在國民教育的過程中亦佔了相當重要的比例,只是大多數的學校都將品德教育視為生活教育,且不知道該如何落實品德教育及評鑑學生的學習成效。教育部長杜正勝曾強調,品德是做人的根本,但長年以來品德教育從「形式化」進而「虛無化」。當今教育政策應將品德教育融入其他學科之中,全面改善國民教育環境,強調生活教育與品德教育,以培育五育均衡發展的青少年(教育部,2006)。

美國自1980年代開始,校園及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進而發展出「新品德教育」,主要內涵包括: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人格成長三大領域。教育的目標為兼顧正義與關懷,強調多元、民主、活潑,以學校為本位之多元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成為現代化公民(李琪明,2006)。美國總統布希在2002年特別把推動品格教育的預算從二億五千萬美元提高了三倍,顯示美國重視的程度;英國從2002年8月起公民教育已經成為中小學的必修科目,其教育目標為全面發展學生在精神、道德、社會和文化的潛能,道德發展最基本的要求(周慧菁,2003)。

日本在21世紀教育改革的方針中,特別在人文精神層面,大力提倡充實心靈教育。中央教育審議會在2002年中指出年輕人缺乏倫理觀與生活禮節,造成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建議學校在現行教育中應注重自主參與社會形成的公共精神和道德自律意識,強調充實道德教育和心靈教育的重要性 (郭為藩,2003) 。

教育部在2004年提出教育部未來4年施政主軸架構中,提出「創意臺灣、全球布局--培育各盡其才新國民」願景及「現代國民、臺灣主體、全球視野、社會關懷」4大綱領,在社會關懷行動方案中將加強品德教育列為重要施政工作(教育部,2004)。

由上述可知,各國教育改革方針皆包含了道德教育方面,顯示品德教育在21世紀的科技化社會中,逐漸受到重視,主要培養學生具備新時代的公民道德、倫理的價值觀。

 

貳、品德教育推行現況

教育部訓委會依據2003年全國教育發展會議結論,成立品德教育工作小組,邀請教育、輔導、法律學者專家、各級學校長、家長代表及社會人士等,擬訂品德教育促進方案。教育部於95年9月召開諮詢會議,徵詢各界意見及檢討各校實施品德教育的策略方法,並開始修改「品德教育促進方案」;未來規劃建立「品德教育資源網」,收集各校發展品德教育的教學方法與教案,建立評鑑指標,加強品德教育實施成效的評估與獎勵,以提升品德教育的成效。其中訂定品德教育方案目標如下:

一、增進各級學校學生對於當代品德之核心價值及其行為準則,具有思辨、選擇與反省,進而認同、欣賞與實踐之能力。 

二、引導並協助各級學校發展以「學校」結合學群/社區之「品德本位校園文化營造」予以 推動,使全體成員(包括學生、教師、行政人員、家長、或結合社區/民間人士等),於對話溝通與共識凝聚歷程中,建立其品德教育之核心價值、行為準則,及其校園優質文化之方向與願景。

三、提升家長/社區對於品德教育之重視程度,並增進其對於當代品德之核心價值及其行為準則之認識與實踐,進而發揮家庭/社區教育之德育功能,並期與學校教育產生相輔相成之效。

四、結合各級政府、家長與民間(媒體)等資源,強化社會之品德教育功能,並藉以喚醒社會各界對於當代品德之重視與體現,進而提升全民道德文化素養(教育部,2004) 。

 

參、品德教育之理論發展

道德發展的心理學說在哲學上有三種學說,第一種「原罪說」主張成人代表的社會價值對兒童的早期的教育,是靈魂唯一的救助者。第二種「天生純潔說」主張兒童應盡量避免成人社會中的不良影響。第三種「適應的心」主張以獎懲為基礎,使用直接或替代性的增強方法使兒童學習特殊行動與逃避行為。此三大學說對二十世紀道德發展有著深厚的影響(Martin L. Hoffman,1970)。以下將就現今道德發展的三大學派,分別詳加敘述如下:

一、精神分析學派

主要的思想起源於盧梭(Rousseau)的浪漫主義,強調教育的環境使個人能力與品德內在「善」得到良好的發展及控制內在「惡」可以受到制約(Kohlberg,1972)。

二十世紀前,許多學者認為個人的良心是控制道德行為的主要因素,而良心是天生俱來的。直到佛洛依德(Freud)提出道德行為與觀念是發展出來的,將人類的道德意識分成三個進程,如表一(葉紹國,2003)。

 

表一 道德發展的三個進程

進 程

    

本 我

個人的本能,以性與攻擊最為顯著。

自 我

透過精神能力產生心理的一種結構,其組成的要素是知能和知覺。主要功能是實現本我。

超 我

是由自我再發展出來的部份,主要分為遵守社會道德規範的良心及培育社會價值值得存在行為以維持自我。

佛洛依德在人格理論對心理與社會發展分成五個主要的階段: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和生殖期。其人格在不同的階段所學習經驗便是道德的形成(沈六,1986)。

二、社會學習論學派

藉由直接教學將兒童發展最要的知識、道德、文化、社會的規範傳授給兒童。文化傳遞學派是以社會中心,學習社會的紀律文化。社會學習論學者班都拉提出當代行為主義的公式,道德的發展是經由模仿、認同和制約的學習且將學習過程的習得之道德價值內化的歷程(J. M. Aronfreed,1968)。

社會學習論認為內在化的價值以獎賞或懲罰被動的內化歷程,以獎賞訓練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以符會社會規範的行為舉止及焦慮反應的制約避免引起某種不良的行為。

三、認知發展論學派

杜威(Dewey,1917)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主張一切教育若能發展有效參與社會生活能力,都是道德教育。強調「道德即生長」,生長是一種歷程,在這歷程中,人類逐漸變得更富理性、社會性,更合乎道德。將道德發展區分為三個層次,分述如表二(曾祥豪,2000)。

 

表二 杜威道德發展的三個層次

層次

    

本能需求層次

滿足本能和基本需求。其目的是非道德的,但其結果是有價值的,動機是外在的。

禮俗的層次

以社會標準的制約。個人在群體之生活表現的行為稱為「群體禮俗」亦稱「禮俗道德」,禮俗是一個文化傳統及其社會約定成俗的準繩,更是一種群體共同贊成的行為或做事方式。

良心的層次

其行為受到理性標準和社會規範的制約。當個人承認權利或自由地選擇善的實現,尋求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就能達到最高的道德層次。

 

這三類學派對道德發展皆有其理論支持論點,精神學派主張的與生俱來;社會學習論學派強調環境的營造,培養道德的發展;認知發展論學派強調認知以連續性、有次序性的、結構性的學習階段有所成長,在道德判斷上形成自我道德原則。葉紹國(2003)歸納這三大學派的論點提出三點:

1.同理心與道德心

    學生要學會關懷他人和常懷感恩心。

2.尚賞與避罰

    獎賞或懲罰使學生在教育的過程中,知道做事需合於社會良好的規範。

3.道德發展不斷的建構

    社會環境的變遷,父母師長需了解當時社會的特性協助學生發展有利的道德發展經驗與環境因素的適應。

肆、品德教育之內涵

Lickona(1991)「品德」具有三個相互關連且具影響之層面:一是道德認知(moral knowing)層面,包含對於道德議題之意識與察覺、理解道德價值、具有角色取替能力、有道德推理能力、能慎思與做決定、以及自我知識統整等內涵;二是道德情感(moral feeling)層面,包括具有良心、自尊、同情、珍愛善價值、自我控制與謙遜等重點;三是道德行動(moral behavior)層面,包括實踐德行之能力、擁有實踐之意願、以及進而養成習慣等內涵。

黃德祥、謝龍卿(2004)認為品德教育主要是教育學生,使之知善、期望善及行善,表現良好行為,並內化成習性的歷程。

林天佑、吳清山(2005)指出品德教育係指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行為與個性,使學生學習如何和他人相處,如何面對問題。

林志任(2005)指出學校中推行品德教育的內涵核心概念如下:

一、人性基本理念:接納自已,尊重他人、兩性平權。

二、日常生活習慣:有禮貌、愛整潔、守秩序,常服務。

三、傳統倫理道德:孝順父母、友愛同學、尊師重道。

四、民主法治信念:奉公守法、社會正義。

五、當代思潮趨勢:愛護資源、環境保護。

六、身心靈的宗教情懷:感恩、服務、奉獻。

從上述得知,品德教育係將品德融入校園整體文化與課程中而營造的一種學校本位德育策略性推動模式,期使學生發展出認識良善(心智習慣)、喜愛良善(心靈習慣)與做出良善(行動習慣)等當代倫理重要價值。

 

伍、學校實施品德教育的原則

美國新品德教育運動強調學校成為「關懷社群」,由學校全體教職員、學生家長和社區人士共同負責推動品德教育,成為「品德教育夥伴」,發展出十一項發展有效品德教育的原則(楊仕裕,2003)。

一、品德教育是促進核心倫理價值為良好品德的基礎。

品德教育需以責任、尊敬、關心、誠實自律、公平、信賴、公民、堅忍、忠誠、勇氣等核心倫理價值觀念作為基礎。

二、品德必須能被定義

品德教育包含認知、情意與行動三層面,品德教育的核心價值不但應被理解,

還要轉化為行動以付諸實現。

三、有效的品德教育必須具有目的、主動的、全面性的推動。品德教育依據學校教

課程目標、教學方法、適性的學習評量與營造品德學習環境共同發展。

四、學校是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社群

五、讓學生需要有實踐道德行為的機會

六、有效的品德教育課程應配合學術課程,教師教導學生發展道德認知。

教師在各學習領域中應融入品德教育的觀念與活動,在各科的教學活動中強調

道德的價值。

七、品德教育應發展學生的內在動機與潛能

八、學校全體教職員必須成為道德學習的社群,分享學生在品德教育的責任,和共

同遵守的核心價值

九、品德教育同時學校教職員和學生彼此間有良好道德示範。

十、學校必須邀請學生家長與社區人士成為品德教育的夥伴。

十一、品德教育之評鑑重點指標是實施成效。

      實施成效主要指學生良好品德行為、學校教職員的行為及學校品德教育的校

園文化特色。 

我國教育部(2004)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中亦提出以下列五種實施原則:  

一、民主過程 
     品德核心價值與行為準則(例如尊重與負責)之產生,宜考量各級學校/社區/縣市之不  同性質與特點,強調「由下而上」社群營造之自主動力,並藉由在群體內核心價值之凝聚與形成歷程,體驗暨展現現代公民社會之精神。 

二、多元參與

品德教育之推動,強調設立多元參與及論辯管道,廣闢學者專家、學校/學群之校長、行政團隊、教師、學生、家長與社區,以及地方教育行政機關、民間組織、媒體等之共同發聲及對話機會,且使每個參與者皆成為品德教育之實踐主體,學校、家庭與社會形成多元教育夥伴關係,並齊力發揮言教、身教與境教之功效。

三、統整融合
品德教育之執行與推動,可在學校既有基礎與特色之上,融合學校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以及校園文化或校風之中;並可結合政府各機關及民間團體資源,共同參與。此外,亦可融入現行教育政策、課程教學或相關活動之推動,諸如人權教育、童軍及兩性教育等重要議題。另並可融合現有青少年輔導、親職教育、媒體素養教育、社會或終身教育等政策的推動,以強化家庭與社會品德教育之功能。

四、創新品質
本方案品德教育之堆動並非復古與教條,亦非否定文化傳統與既有貢獻,目的在於面臨新世紀諸多挑戰與多元價值之際,以創新品質原則,選擇、轉化與重整當代之品德觀,永續之方案目標。 

五、分享激勵

品德教育之推動乃以激發意願與鼓勵分享為主,輔導並獎勵學校結合學群/社區/縣市發展其特色,成為推動品德教育之合作夥伴,並進而導引親職與社會教育之正向發展。此外,亦可激勵或徵求民間組織或媒體,齊力參與品德教育推動行列。

陸、學校品德教育教學策略

在教育政策的推動下,品德教育的課程逐漸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針對品德教育發展出許多的教學策略供學校在制定學校本位課程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所依據。美國新品德教育運動強調「關懷社群」,由學校、家庭和社區合作成立「品德教育夥伴」(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CEP])共同推動品德教育,黃賀(2007)參考美國「倫理與品格促進中心」發展出「品德教育之六E」多元的教學方法。各專家學者提出品德教育的具體策略如表三。

 

表三 品德教育的具體策略

作者(年代)

具體策略

黃德祥 謝龍卿(2004)

一、學生教室中真實體會合作。

二、鼓勵學生實踐美德。

三、良好師生關係,分享感受。

四、同儕互相溝通價值觀念。

五、教導學生適應社會的技巧。

六、教導學生學會尊重與包容。

七、優良道德的人物,做為教導之典範。

八、設立道德標語。

九、善用批判思考與討論。

十、公開表揚美德的同學。

十一、舉辦提昇道德之活動。

十二、鼓勵學生閱讀勵志書籍。

十三、鼓勵學生家長參與。

十四、營造友善的品德校園。

Center for The Fourth and Fifth Rs, 2004)

一、學校策略

1.喚醒對教室外人、事、物的關懷。

2.建立正向的學校道德文化。

3.結合家長與社區成為品德教育夥伴。

二、班級策略

1.重視教師的角色作用

2.關懷氣氛的教室。

3.道德紀律。

4.創造民主教室環境。

5.透過課程來教導價值。

6.合作學習。

7.事業知覺培養學生學習責任感並關心學習價值。

8.道德反省。

9.衝突管理。

曾元信(2005)

一、營造充滿真善美的優質環境。

二、訂定品德教育月的主題。

三、品德教育融入各領域教學。

四、設計主題教學。

五、規劃體驗教學活動。

六、邀請學生家長及社區人士成為教育的合夥人。

丁亞雯(2006)

一、教師在班級經營中,教導其做人的基本原則。

二、聚焦的策略,由學生票選出共同的核心品格指標,全校師生共同實踐。

三、所有的教導以生命為基礎。

陳仙英(2006)

一、道德領導。

二、步驟規劃。

三、課程設計。

四、深耕閱讀。

五、班級讀書會。

六、資源的整合。

七、評鑑、回饋跟省思。

八、教師與行政人員有系統性、規劃性、統整性。

單文經(2007)

 

一、教師以身作則。

二、建立道德環境。

三、實行道德紀律。

四、開創民主班級。

五、活絡道德教學。

六、採用合作學習。

七、鼓勵道德思考。

八、教導衝突管理。

九、表揚道德楷模。

十、校務行政民主。

十一、社區全民參與。

黃賀(2007)

 

一、示範。

二、解說。

三、勸勉。

四、校園或倫理環境。

五、體驗。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天下雜誌(2003)所調查的研究中指出,學生品德教育最需要培養的是「自律精神」、「同理心」、「挫折忍受力」、「誠信」、「獨立思考」、「有自信」和「勇敢」等。黃德祥、謝龍卿(2004)綜合Gibbs&Earley(1994)、Lickona(2003)、Berger(1996)上述學者所提之品德教育的核心價值,將其內容分成:自我要求、尊人愛物、不斷學習。

品德教育雖然各專家學者提出之策略不盡完全相同,最終將品德教育發展融入學校整體文化與課程中,期使學生成為對品德核心價值有所認知、關心與實際行動。

柒、結論

     傳統部訂課程方案無法顧及地方特性、學校特色與學生的差異、導致課程的僵化,而面對社會的急遽變遷與知識、科技的快速進展,許多社會問題不斷浮現。目前教育部推動教育改革的重心是課程改革與創新知識,課程改革給予學校辦學的自主空間,賦予學校更大的課程發展機制與彈性,學校品德教育發展應以社會為背景,以學校為中心,結合社區資源,建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機制,發展學校特色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多元的品德教學方法,多樣的道德體驗和省思學習活動,才能真正落實品德教育,提升品德教育的效益。學校可由以下目標實施,培育品德健全的有為青年。

一、培育肯吃苦、會思考、知感恩的有為青年。

二、實現全人教育、溫馨校園、終身學習。

三、落實生活教育、道德教育和親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宏觀的器識。

四、促進同儕及師生間良好的互動與人際關係,了解待人處世的道理,建立和諧校園倫理。

五、因應學校環境,規劃各項活動,透過實際體驗,以培育學生愛護物品、珍惜自然、感恩惜福的生活態度。

六、結合家庭、學校及社會教育,發揮制教及境教功能,以強化學生尊師敬長、孝親友愛的道德理念。

七、塑造校園民主法治氣氛,啟迪學生自發自律精神及養成崇法負責態度,以奠定祥和社會基礎。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教育部(2006)。品德教育生活中學。教育部電子報,226期。2007年10月26日,取自http://epaper.edu.tw/old/226/main01.html

教育部(2006)。推動學校品德教育。教育部電子報,226期。2007年10月26日,取自http://epaper.edu.tw/old/226/main03.html

李琪明(2006)。道德教育研究之國際化趨勢──2005至2006年JME內容探究與啟示。中等教育雙月刊, 57(5),154-171。

周慧菁(2003)。品格:新世紀的第一堂。台北市:天下,14。

郭為藩(2003)。近年日本和韓國教育改革分析。教育政策論壇,6(1),3。

教育部(2004)。教育部未來4年施政主軸架構。檢索日期,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ECRETARY/EDU8354001/2005_2008/a931022.doc

教育部(2004) 。教育部93年12月16日台訓(一)字第0930168331號函  。

葉紹國(2003)。從道德性的起源論品格教育之重要概念。教育雙月刊,119,119。

沈六(1986)。道德發展與行為之研究。台北:水牛出版圖書,34。

曾祥豪(2000)。杜威的「教育倫理」對我國「道德教育」的啟示。訓育研究,39(3),43。

黃德祥,謝龍卿(2004)。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20,36-38。

林天佑,吳清山(2005)。品格教育、品德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64,149。

林志任(2005)。學校實施品格教育之具體做法。南投文教。22,18。

楊仕裕(2003)。品德教育理論與實務之探討-以規劃學生領袖品德研習營為例。42(4),24-25。

黃賀,施俊名(2007)。商管學院正直品格教育之課程設計。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5,109。

曾元信。國民中小學推動品格教育之策略。南投文教。22,20-22。

丁亞雯(2006)。中小學品德教育的挑戰與經營對策。中等教育57(3 ),180-208。

單文經(2000)。兼論道德氣質成份與道德教育的策略。台灣教育。595,6-13。

房華齡,江怡宣(2006)。紮根品德教育營造友善校園。南投文教。24,143。

西文部份:

Martin L. Hoffman(1970).Moral Development.In Paul H.Mussen,(Ed.).Carmichael’s Manual of Child Psychology.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261-262.

Lawrence Kohlberg and Rochelle Mayer(1972).Development as the Aim of Education.In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42(4),451-452.

J. M. Aronfreed,Conduct and Conscience(1968).The Socialization of Internalized Control over Behavior.New York:Academice.

Lickona(1991).Educating for character: How our schools can teach 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N.Y.: Bantam Books.

Center for The Fourth and Fifth Rs (2004),A 12-point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character education. Retrieved January 26, from http://www.cortland.edu/c4n5rs/12pnt_iv.asp

回首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