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盧梭的人類自然發展不確定性之教育理論:一個被忽視的盧梭教育觀點

盧怡姿

德國特里爾大學教育學博士

 

          法國教育學家盧梭 (1712 1778) ,在教育界最著名的貢獻是其首倡孩子個人的權利 (Blankertz 1982, 76) 。盧梭認為人性本善,人們往往到了人的手裡,就因此而變壞 (Rousseau 1981, 9) 。因此,盧梭強調注重孩子個人的權利為教育之基礎,主張孩子的自然發展不能經由教育的過程而扭曲、變化。盧梭的重要貢獻便在於提出一個嶄新的看待孩子之觀點﹕孩子不是不懂事的小孩,亦不是不健全的成人,而是一個能自我主動發育、成長的個體 (Blankertz 1982, 73)。基於此觀點,孩子不再是根據成人的想法和意願所授予的教育任務下之被動個體。在教育史上,盧梭首次提出教育孩子不是基於一個既定的、事先預設好的目的,而是依照孩子的能力、遵循孩子的意願和天性 (Schmidts 1981, 537),這也是盧梭教育理論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所在。換句話說,孩子的本性、以及其獨特性必須在教育的過程裡獲得尊重、贏得應有的重視。

          然而,盧梭還提出一個意義深遠的教育觀點,本文將對此進行闡釋。人類自然發展的不確定性,可視為盧梭另一個創新的教育觀點 (Benner 1999a, 5) ,可惜此觀點在教育界並未受到廣泛的討論。在深入解釋盧梭的人類自然發展之不確定性之前,必須先探討盧梭在愛彌兒一書裡提出的三種教育方式。

 

壹、三種教育方式

        盧梭在愛彌兒一書裡提出的三種教育方式,主要建構於其注重孩子個人權利的教育理論。透過自然來教育孩子是盧梭提出的第一個教育方式 (Rousseau 1981, 10) ,此教育方式便是教育的根本。在盧梭的眼裡,教育的目的亦即自然的目的 (Rousseau 1981, 11) 。換言之,教育的目的在於依循孩子內在的本能、自然的發展。因此,透過自然來教育可教養出孩子的個別性,這主要起因於﹕每個孩子具有不同的內在本能,況且各個孩子的發展各不相同。這個教育方式引伸出一個重要的教育觀點﹕教育的任務並不在培養出特定類型的人們,也不在生產出一致性的人類族群 (Ballauff 1966, 120pp.) 。簡而言之,基於孩子個別的自然性,盧梭認為,孩子必須借由此教育方式來發展出真正的自我,充份發揮自己的本能。

          經由人們來教育孩子是盧梭指出的第二個教育方式,亦即透過人們來協助孩子運用自己的本能與能力 (Rousseau 1981, 10)。在此值得注意的是,經由人們的教育方式在幫助孩子運用其本能時,主要以孩子的自然發展、孩子的興趣為準則 (Blankertz 1982, 75)。此教育方式強調﹕對於孩子施展其能力的決定因素,全然取決於孩子個人的自然性。

          借由事物來教育孩子為盧梭提出的第三個教育方式,其指出﹕孩子可透過接觸事物的過程增加生活體驗 (Rousseau 1981, 10) 。在此,事物便是此教育方式的媒介,教育工作者需讓孩子有直接接觸此媒介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能放任孩子自己去體驗與外界的接觸。因此,此教育方式提醒教育工作者,應盡可能地避免主動去干涉教育的過程,而是盡量讓孩子能自己去認識其所處的外在環境、自己親身去累積生活的體驗。基於此觀點,盧梭稱教育裡的能手為“教育人員”,而不是“老師”,因為真正的教育高手在教育的過程裡,鮮少有教導孩子的機會,大多只是在引導孩子 (Rousseau 1981, 26) 的自我學習而已。盧梭認為在教育裡頭,存在著一個難以駕馭的藝術﹕不是依循既有的規章、準則來引導孩子,而是經由無為而有所作為 (Rousseau 1981, 104)

          此三種教育方式在盧梭的教育理論裡雖然被分開來探討,在教育的過程裡,卻不是可單獨分開來執行的、亦不能讓人們可任意選擇其一來實施的教育方式。此三種教育方式的實施是彼此緊密相連、互相依存的 (Benner 1999b, 320) ,亦即在教育的過程裡,事物是教育的媒介,教育人員具有引導的任務,整個過程必須隨著孩子的自然發展來進行。

 

貳、人類自然發展的不確定性

          盧梭另一個創新的教育觀點在於,其指出﹕不論是經由人們、或是借由事物來教育孩子都得歸結於人們自然發展的不確定性 (Benner 1999b, 320) 。盧梭的三種教育方式,誠如先前所述,主要依循孩子的自然發展,然而,教育人員卻無法真正知曉每個孩子會如何發展。盧梭舉個例子來具體說明﹕那些即將成為教育人員的人們,儘管可以在職業教育的訓練裡,開始從事研究他們未來所要面對的學生,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們並無法從中真正完全瞭解他們未來的學生 (Rousseau 1981, 104)

          為何即將成為教育人員的人士無從真正瞭解未來的學生呢﹖一來,他們無從明瞭未來學生所處的情境,因為他們早已遠離學生們所在的年紀了。就算他們能回憶自己當時在學生們的年紀時之情境,然而,當他們在學生們的那個年紀時,當時的情境和學生們所處的情境已不相同 (Benner 1999a, 7)。二來,這些未來的教育人員即使能夠明瞭一位學生所處的情境、其自然發展的狀況,並無法因此而推演出其他所有學生的自然發展情況。每個學生分別處在不同的生活情境、擁有個別的發展情況。再則,教育人員並無法從學生身上獲得其自然發展的知識,因為學生自己便身處在自我發展的過程裡,學生本身還得先自己尋找出個人發展的機會與可能性,才能明白如何讓自己的本能得到自然的發揮 (Benner 1999a, 7)

          因此,教育人員並無法明確地獲得學生自然發展的知識。透過人們、借由事物的教育方式,在盧梭的教育理論裡以遵循孩子的自然發展性為標桿,突顯追隨孩子自然發展的教育之重要性。然而,教育人員卻無從取得一個確切的孩子自然發展之知識,便無法依照一定的規則來施行上述的三種教育方式。訓練教育人員的過程,因此似乎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

 

參、人類自然發展的不確定性之教育意義

          教育人員要走出這個自相矛盾的處境,便得在功讀教育學科時,明白地認識到﹕人類自然發展的不確定性無從在教育研究的過程中,轉化為明確的知識 (Benner 1999a, 7; 1999b, 318pp.)。教育人員想要肯定地獲得孩子自然發展的知識,是無論如何辦不到的。如此一來,教育學科的意義在哪兒呢﹖教育學科的目的,在提醒教育人員認知到人類自然發展的不確定性,進而在實務工作能夠面對此不確定的知識、作出適當的反映 (Benner 1999a, 9) 。換言之,在透過自然來教育孩子時,教育人員需意識到孩子的個別性、不同的自然性,在與每個孩子互動時,教育人員不能單單只以所學的教育知識來應對,而是從親自與孩子的互動中,一再獲得嶄新的知識,隨時改變其應對之方式。在經由人們來教育孩子時,應以孩子個別的興趣來引導孩子,而不是以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來教導孩子。從每個孩子不同的興趣和潛能中,可不斷增廣教育人員對人類自然發展的知識。借由事物來教育孩子時,外在環境的可變性、孩子與事物互動的活動性,讓教育人員能走出既有的知識框架,隨時因應變化中的教育過程,採取適當的引導。

 

          總而言之,人類自然發展的不確定性在提示教育工作者,孩子不是教育工作者能明確知曉其發展的個體。孩子的發展不是教育工作者能事先規劃、預知的。此不確定性帶來了許多教育的困難度,也同時帶給教育工作者無限的學習契機﹕在不斷與人類自然發展的不確定性之互動中,能一再擴展教育人員的教育知識。教育人員,基於人類自然發展的不確定性,在盧梭的此教育理論裡,需開放接受新的教育知識,而不能一味固守所獲得的學問與知識,此即盧梭理論,不儘在他當時所處的年代,在現代社會試著安排與掌握下一代的發展下,實為創新的教育理論。教育人員必需清楚地意識到孩子自然發展的不確定性,接受無從明瞭孩子之未來發展的事實 (Benner 1999a, 9) ,唯有如此,才能讓自己所學的知識在與孩子的互動中不斷增長,在強調成人教育的當今社會,盧梭提醒教育人員不間斷的學習過程,亦是其理論不可忽視的教育意義。

 

參考書目﹕

Ballauff, Th.: Philosophische Begruendung der Paedagogik. - Die Frage nach Urspruch und Maß der Bildung. Berlin, 1966

Benner, D.: Der Begriff moderner Kindheit und Erziehung bei Rousseau, im Philanthropismus und in der deutschen Klassik. In: Zeitschrift fuer Paedagogik. 45. Jahrgang, 1999a, 1-18

BENNER, D.: Der Andere und Das Andere als Problem und Aufgabe von Erziehung und Bildung. In: Zeitschrift für Paedagogik. 1999b, 315- 327

BLANKERTZ, H.: Die Geschichte der Paedagogik von der Aufklaerung bis zur Gegenwart. Wetzlar, 1982

ROUSSEAU, J.-J.: Emil oder ueber die Erziehung. 5. unveraend. Aufl. Paderborn; u.a., 1981

SCHMIDTS, L.: Jean-Jacques Rousseau, der Philosoph und Paedagoge. In: Rousseau, J. J.: Emil. 5. Aufl. Paderborn, 1981, 535-545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