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應用對環境教學策略的啟發
林婉玲
台北教育大學社會領域教學碩士班
仁愛國小教師
一、前言
韓愈:「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就現在來說,傳道就是認知,授業是技能,而解惑則是情意。環境教育要透過有效的環境教育教學,培養學生認知、情意、技能的改變,並須借助於教學法運用,認識環境、了解環境問題,獲得治理環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環境問題產生的知識和技能,使在人與環境的關係上樹立正確的態度,進而發展出價值認知和觀念澄清的一種過程。它不僅在求環境問題的解決,更應著眼於生活基礎上,注重其態度的形成與行為的培養。環境教育的教學重點在能落實至日常生活中,所以學習者的生活經驗是教材的基礎。而傳統學習環境教學必須花費相當多的人力及時間來準備,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受到時間及空間的限制(林曉雯,2000),所以若能將環境教學與電腦結合,利用電腦的方便性,取代準備教材的費時、費力;將環境學習與多媒體結合,可以讓學生在不受時間及空間的限制下皆可接受此種教學模式,如此一來,便更能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效、更有意義。
二、多媒體教學策略之理論基礎
早期傳統的幻燈片即被稱為多媒體,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所代表的意義亦隨之擴展。在視訊方面,包含了圖形、動畫、影像和文字等媒介,在音訊方面,則包括了語音、旁白、立體音效和各種音樂等媒介。所以,學習者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媒介來學習,而不再只是教師單一的講授,進一步可以產生較佳的學習效果。
多媒體教學的理論基礎大致可以分為行為主義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兩種。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教學的中心,是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無論是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都應該圍繞這個中心進行,否則,無異于傳統教學。
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教學模式,徹底屏棄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觀念,重新調整了教材、教師、學生、媒體相互間的關係。使教材提供的知識不在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成了學生意義建構的物件。教學媒體也由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變成為學生主動學習,協助探索的工具,而教師和學生也分別由知識的傳播者、灌輸者和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轉變成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應著重考慮:如何通過適當的學習活動,創造問題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思考和邏輯認知,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選擇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習途徑,使學生能夠“自由探索”“自主學習”,並且有效地利用各種工具和資源實現“意義建構”的教學目的。
為了要在教學過程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及要讓學生有多種機會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發現和展示他們的學習的潛能等諸多方面,在教學法中,讓學生具有兩種情境因素:
1.具有“實踐”的可能。如去圖書館、利用網路查閱、蒐集資料。
2.具有“參與”的可能。如進行現場實驗、研究、與工程師,環保工作者等會面接觸等。
此種,將有助於學生多面向的瞭解人類與環境、發展的問題,有利於學生實現對該主題的意義建構。此外重視對學習情景的設計,以促進意義建構,用建構主義的教學思想進行教學設計,就要十分強調“是針對學習環境而非教學環境的設計”因此,教師應著重考慮如何給學生以更多的主動和自由,讓他們有機會在一定的學習情境下交流、協商。
行為主義理論乃根據美國教育學者杜威所提的"做中學"的概念,用來設計成模擬學習環境的架構,孩童可以主動參與學習環境的操作與互動而習得知識。學習對孩童而言,常常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如果能以有趣的結果引起孩童興趣,讓他在學習過程中吸取知識,達到教學效果。並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如何提出適當的問題去找出答案,而非被告知結果,讓本來可能是一種被動式的學習,化為主動是一種很好的教學設計。
行為主義用“刺激反應”論來詮釋學習的過程,認為S-R聯結構成了學習過程的全部。行為主義者強調“鄰近”和“強化”在學習中的價值。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斯金納還提出了“消退”的概念,他認為合理地利用強化和消退,就會使正確的反應得以重複,而不正確的反應就會被消除。由於行為主義教學模式遵循“刺激-反應-強化”的過程,其教學設計強調通過大量的練習來強化學習者對教師講授知識的掌握和記憶輔助教師講授,而很少考慮學生“如何學”的問題。這種遵循行為主義理論模式,以“教”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軟體,已受到越來越嚴峻的挑戰。一方面,大量理論和實踐的探索向人們提出了必須重新考慮學習者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根據當時的教學現狀,斯金納認為,使用教學機器可以解決其中的許多問題,因而許多人開始對教學機器和程式教學感興趣,立志克服傳統教學的弊端。這一觀點對教學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綜合上述,運用多媒體教學特點,發揮其圖文並茂,感染力強的優勢,可以更好地推動環境教育深入紮實地開展並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教學軟體的設計,要提供多媒體的多樣化表達的功能,以"做中學"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吸取知識;在互動的架構上,應讓設計學生主動地親自去使用它,而非被動地觀看;在內容上,教學軟體除了扮演個別化教學的功能外,尚需展現引起學習興趣的事物,容許學生去摸索探究。
三、多媒體教學策略在環境教學上之重要性
現今的教育系統及教學方式經常產生下列問題:(1)學生缺乏多元化思考的知基礎;(2)學生及老師之間尚未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3)教學方式太過傳統被動;(4)教學教材經常局限於理論而與現實脫節;(5)學生學習成果多以考試成績作為評鑑準則。
多媒體結合聲音、圖像、影像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改善目前環境教學的限制。許多教育研究顯示,學習者在好的教師引導之下,以及在具備適當課程的正向學習環境中,可獲得效率更佳的學習成效;而為了促使學生能夠達成有意義的學習,教師必須提供學生更多反省、發表、討論與相互溝通的機會(楊坤原,2000)。因此多媒體教學要幫助學生學習科學概念、發展科學過程技能、科學理解能及高層次之認知能力、提升邏輯思考能力、促進主動學習的動機、培養正向之科學態度;另外,透過學習環教學策略中之「探索」,更要讓學生更穩固地重建科學理解,並讓整個教學活動逐漸轉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以符合建構主義之教學。而環境教育教學策略與電腦或網路結合,在幫助學生概念之學習、改變與科學及電腦態度之培養等方面,都具有值得肯定的正面效果(張煇志,2001;邱瓊慧、張鈺玟和李建樹,2000;吳坤璋,2000)。
由於環境教育教材的內容包羅萬象,旁及生態學、自然、社會、地球科學等知識。許多內容亟需照片、音樂和影片的輔助,方能呈現出生動有趣的風格。多媒體教學全感官的感受加強學習效果,互動式多媒體是結合聲、光及動畫的效果,它帶給學生的感官刺激是全面的,因此,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的使用開啟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橋樑,不同於以往單向的教學方式,當學生創造屬於他自己的學習環境,他可更加從容的學習。
多媒體教學策略在環境教學上的應用,有以下幾個優點:
一、能突破視覺的限制觀察物件,有助於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二、圖文聲像並茂感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
三、動態性,有利於反映概念及過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學困境
四、學生有更多的參與,學習更為主動,並通過創造反思的環境,有利於學生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五、通過多媒體對真實情景的再現和模擬,培養學生的探索、創造能力。
六、大量信息與資料,節約了空間和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研究者在實施環境課程時,常常為講解環境議題無適當且完整之教材所苦,且課本內容資料往往非學生日常所接觸的,加上服務的國小由於位處都會地區,校地狹窄,在沒有教材園或棲地去從事生態觀察,教師如何實施環境教育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學便為可行之教學策略。
四、多媒體教學策略在現今教學的迷思
多媒體教學模式無論採用的教學手段多麼先進,形式多麼新穎,優點多麼突出,概念表述得多麼清楚,都無法取代師生、學生間面對面的直接交流。研究者在教學現場上,發現有以下幾種迷思現象:
1.多媒體的直觀性往往淡化了學生的想像能力,使學生在體驗學習、發現知識的心理歷程上缺失了一個想像、抽象和自主探索的重要環節。
2.有些教師想用多媒體教學,但又擔心操作失誤,就將教材設計成順序式投影片,上課時只需按一個鍵,投影片便按順序播放下去。教師只是把學生的思路引到電腦的既定流程上來。這種忽視學生習得心理過程的課便成了“流水課”,實質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演變成了“以電腦為中心”的教學思想。
3.由於電腦及網路功能日漸強大,模糊了學習與生活的界線。虛擬空間弱化了部分實地操作體驗的功能。電腦類比真實生活環境具有形象、生動、直接、經濟、有交互能力和使用方便等優點,但是實際環境中的一些感覺特別是嗅覺、味覺和觸覺,學生是無法體驗的,加上模擬的其他不“真實性”,學生也就不能形成對整個實際環境的正確感知,長期以往這種電腦類比勢必造成學生對實際生活的感知缺陷。
因此,教師應該充分體現的“引領”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並及時進行資訊的回饋與交流。讓學生不受傳統觀念的束縛,敢想、敢說、敢做,不同的意見、建議得到重視、尊重。此外,多媒體的製作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多媒體是輔助教學工具,是一種教學手段,本身不能代替課堂教學.教師們在設計使用時,一定要當用則用,否則會進入電腦輔助教學的迷思,也就是說要選擇適合融入電腦教學的教材,而非為了融入而融入。
五、結語
資訊與科技融入教學已是九年一貫新課程中實施資訊教育的重點,也是世界資訊教育的主流,我們應特別加以注意此種發展趨勢,並積極推動(何榮桂,2002)。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已經成了最重要的輔助手段,它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具體的情境可以喚起學生相應的情感,可以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看、去想、去問、去探求,對環境教學,有顯著的作用,同時也為我們進行環境教育教學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手段。理解環境與人們生活之間的關係,以及環境對健康人格養成的積極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樹立保護環境的責任感。環境教育要能在生活上確實執行,應該不只是是一種認知更重要在情感教育,是通過潛移默化的薰陶,促使學生在情感上發生變化,在情感上對環境保護產生一種積極的、不由自主的認同態度。也即用優美生動的多媒體畫面來引導學生感受生活中自然景物的美,引領學生去想像自然協調的生態世界,而強調重視自然環境的同時,還應該進一步提出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提倡建立和諧、自然的人際關係和豁達、平和、寧靜的心境。
學生對自然的情感在一步步加深,由最初的“美感”到“喜愛”,由“喜愛”到“關注”,由“關注”到“思考”,層層遞進,學生的環境意識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而多媒體教學生動活潑的特性,使得學童在學習時,可以非常專心的使用並且與他人互動連繫;這時老師可以觀察到學生整個學習歷程,馬上找出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所在,老師扮演著輔導者、咨詢者、引導者的角色;而學生則轉變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可以適度的調整自己的學習進度、學習內容。因此,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和教學過程的講授者,而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學習環境的開發者,學習者過程的幫助者、調控者和評價者。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促使學生將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儘量和自己已經知道的事物相聯繫,通過各種方法,幫助、指導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利用電腦之方面性,取代備課之耗時、耗力,利用網路之功能,讓學習可以在任何時間及空間下進行,那麼,便可以讓學習更有效率及意義。
六、參考文獻
林曉雯(2001)。國小自然科教師試行「學習環」之合作行動研究。屏東師院學報,第14期,956-986。
何榮桂(2002)。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與策略。資訊與教育,88,1-2。
楊坤原(2000)。教學主義與建構主義對電腦輔助教學設計的意含。視聽教育,第249期,14-27。
邱瓊慧、張鈺玟、李建樹(2000)。探索型學習環電腦輔助學習軟體對國小學童概念改變的影響。台南師院學報,第33期,1-21。
張煇志(2001, 10)。運用網路社群互動協助小學生進行科學探究。論文發表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主辦之「『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彰化。
王全世(民89)。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教育,80,P23-31。
Lawson, A. E.(1996). Introducing
Mendelian GeneticsThrough a Learning Cycle.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58(1),
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