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杉語錄

 

林美紅

 

南華教社所研究生

 

耕一畝心田∼談校園有機菜園

雲林縣縣長蘇治芬曾經說過:「勞動,是生活的基本價值。國內外多所校園的實證經驗,校園菜園,可以重拾人們對土地的關懷,對學習者的心靈成長與心智發展,都有重大而正面的意義。」於是作為「農業首都」的雲林縣,在蘇縣長的推動下,從95學年度上學期開始,縣內所有國中小,在校園內必須開闢至少2坪大的有機菜園。筆者與校內同仁初聽此則消息時,皆一致地認為本校校地狹小,且地處偏遠的海邊,常常吹著強烈的海風,這對我們而言根本就是「Mission

impossible」。但是,站在教育最前線的我們,又不得不承認讓愛鄉、愛土的人文情懷深植孩子的內心,是件刻不容緩的事。所以,就是憑著這一股信念,我們開始在校園內尋覓合適的地點。苦思了幾天,我們決定在車棚前一塊狹長的畸零地種菜,這塊地雖不大,但是這裡有圍牆可以阻擋部分海風,可減少蔬菜遭受強風的摧殘,於是,大夥就開始種菜了…。

    整地、育苗、移植、施肥、「抓蟲」到收成,各種蔬菜在全校師生全力的栽培下,終於成熟了。收割的那一天,我看到豐收的喜悅,全寫在孩子的臉上,而我自己從種菜中所體驗到的喜悅更勝學生,因為我是一位遠從台北下鄉來教書的老師,這也是我的第一次。收割後我們將脆綠的蔬菜送到廚房,請廚房阿姨為大家加菜,全校師生吃到自己親手種的蔬菜,個個都「吃在嘴裡,甜在心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抓蟲」這件事,當學生發現有菜蟲正津津有味地吃著我們的蔬菜時,開始計畫抓蟲大作戰,個個挽起袖子,捲起褲管,一隻隻的抓到盒子裡,成果相當豐碩。原以為學生會將這些菜蟲處以極刑,但是,令我訝異的是他們因不忍將它們處死,竟決定要飼養它們,期待有一天能看到它們破繭而出成為一隻美麗的蝴蝶。有一天,學生很得意地秀出一隻站在他手指上的蝴蝶,對我說:「老師,我的菜蟲已經蛻變成美麗的蝴蝶了,它破繭而出的那一剎那,真的好美!只可惜你沒看到。」看著學生露出得意又燦爛的笑容時,我被這群孩子的純真、善良所感動了,也為這群孩子感到高興,因為他們不曉得自己在無形中也蛻變了—認真、負責、懂得關懷自然、尊重生命。孩子的改變是當初決定要種菜時所未預料的,而這不正是教育的目的。

    校園裡的菜成熟了,孩子們的心田也豐碩了。教師要讓孩子學的快樂、活的健康,其實就是這麼簡單,正如福祿貝爾所說:「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以此與所有的教師共勉之。

 

 

流浪教師當警察

96年度四等行政警察人員考試已於3月9日放榜,筆者任教的學校有兩位代理代課教師以高分錄取,校內同仁為此還舉辦了一場慶功宴,恭喜他們總算找到了「歸宿」,不用再到處流浪了。雖然社會上對於流浪教師當警察還是抱著批評、質疑的態度,但是,筆者想為成功轉換跑道的流浪教師發出不平之鳴。

第一、從這兩位同仁口中得知警察缺額的任用方式採「考、訓、用」,意即通過筆試、錄取後,接受九個月的基礎訓練,三個月的實務訓練,訓練期滿成績及格者才正式任用。由此可知,無論是誰參加警察特考,只要能夠通過筆試、通過嚴格的訓練,都有資格成為一位保家衛國的好警察。

第二、此項基層行政警察特考,報考人的學歷資格只要是高級中等以上學校

畢業者,即可應考,而且,正式任用後不分男女性別主要從事分駐(派出)所、交通、保安及刑事偵防等第一線「外勤」工作。所以,相較於社會上很多「眼高手低」的人,一旦自己的成就不如預期時,就會產生恥辱感,成為行動的心理障礙,寧可選擇不工作,流浪教師們願意降低自己的就業選擇標準,我們真該給他們一些掌聲

    第三、21世紀是個多元、強調專業的時代,各行各業都強調專業能力,所以警察的人力素質與專業能力都必須大幅提升,才能提高服務品質,重新建立警察新形象。因此,如果能夠吸納部分教師,再提供教師多元的進修管道,相信教師們在警界應該也能夠有一番作為。

「流浪教師當警察」筆者認為這不僅可以讓部分教師免於流浪之苦,更可以提升基層員警的素質。所以,不要再懷疑拿著粉筆上課的教師,無法擔任稱職的人民保母。

 

一張差點被犧牲的畫作

埔里國小學童施懿芯的畫作「魚」,參加日本「第十四屆兒童繪畫比賽」,在四萬六千多件作品中,勇奪銅牌獎。這次比賽台灣共有3件作品獲得銅牌獎,唯報紙僅大篇幅報導懿芯的作品,是因為這件畫作在苗栗縣內評審時,遭到退件的命運。社教課長說:藝術評審本就無絕對標準,藝術家各人主觀印象不同,所造成的結果。但是,退件的原因真如課長所說嗎?

筆者為偏遠國小教師,曾擔任校內美術比賽初選工作,偏遠地區學童的畫作較樸拙、具童趣,偶有令人驚豔的作品。但是,每年教師辛苦指導的作品,大老遠送至各區參加初選,卻常常全部遭到淘汰,令師生感到非常灰心。筆者為此感到不解,曾詢問過校外具美術專長的老師,他不諱言地說:各區參與初選的評審,在區內多有開設美術班,只要看到自己指導的學生參賽,當然優先入選,而且,這些作品老師或多或少都會幫忙「代筆」。試想,在此種評審制度下,除了藝術家主觀性的價值美感為判準外,是不是也摻雜了某些權力的運作呢?

還記得「魯冰花」嗎?片中的古阿明不會是個案,懿芯這一張差點被犧牲的畫作也不會是最後一張,除非評審制度有所變革,否則不曉得還有多少張畫作會被犧牲。

 

小校裁併停、看、聽

這幾年來台灣正面臨出生人口數逐年減少的問題,社會結構呈現少子化的型態,未來勢必對學校經營與發展造成不小的衝擊,首當其衝的即是國民教育階段的小型學校面臨「裁併」的問題。因為學校規模過小,會導致教育投資使用效益偏低,產生教育資源浪費的情形,所以必須針對經營規模不經濟的學校加以裁併,期能有效統整教育資源,減少政府財政浪費。但是,筆者調查雲林縣國民小學學校分佈位置以及學校規模後,發現因為雲林縣幅員廣大,所以大部分學校彼此相距甚遠,再加上人口數不多,因此縣內156所國民小學中,高達85所學校全校只有6班,其中更多達43所學校學生總數未達100人,若根據國內學者的研究結果—6班以下的學校屬於規模不經濟者,而對雲林縣國民小學進行校數調整,將有43所學校面臨被裁併的命運,此舉不僅使得很多學生上下學距離增加,雖然可考慮以交通車接駁,但是學生上學途中的危險性便相對提高,而社區也失去象徵精神的指標,也讓超額教師問題更形嚴重。因此,雖然將規模不經濟的學校加以裁併固然可以替縣市政府直接省下不少教育經費,但是「教育投資不是要節省,只是不要浪費」,而且其可能導致的問題更不能不審慎評估。

筆者曾任教於北部大型(智類)學校、中部中型(仁類)學校,以及目前任教的小型(勇類)學校,深深感受到學校因為環境、資源條件的不同,導致在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時,會遭遇不同的問題及困境,其中又以小型學校面臨的困境最大。因為小型學校教育資源有限、教育經費不足,且教師人數少,容易出現專長教師不足的情形,在這種先天經營環境不佳的情形下,再加上少子化的衝擊,學生人數勢必不斷地流失,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存廢。

綜上所述,學校經營面臨少子化現象以及政府財政困窘的衝擊下,講求學校最適經營規模,或許可以立即解決目前遭遇的問題,亦可以藉此裁併部分經營不善、學生不斷流失的學校,但是雲林縣絕對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的裁併計畫。所以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能提升學校效能,且又不需要大規模裁併學校,為學校經營困境發現另一扇窗。

 

母語教學的省思

根據教育部規定,從95學年度開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週必須選定一天為母語教學日,並訂定相關教學活動以推廣母語,足見政府為推廣母語的決心。唯筆者針對現行母語教學有幾點想法:

一、母語教學成效有限:大部分學生日常生活習慣用語為國語,父母親在家中皆以國語和孩子交談,只有在學校的鄉土語言課堂上才有機會使用母語,偏偏語言的學習必須長時間的耳濡目染才見效果,所以使得母語教學成效有限。

二、母語教學師資良莠不齊:各縣市鄉土語言師資多為短期培訓後,便立刻分發至學校任教,且各校視鄉土語言課程為「營養課程」,不甚重視,多安排代課教師擔任授課教師,使得師資素質不一。

三、無力兼顧多元族群:每一所學校至少有2種以上族群的學生,但是大部分的學校因為師資難覓並無法兼顧弱勢族群,導致這些弱勢族群學生被迫一起學習不屬於自己的「母語」,於是鄉土語言課程成為他們的夢魘。

現行的鄉土語言課程一星期只有一節課,筆者看不出這一節課對於學生學習鄉土語言課程有何幫助,或許母語教學日正是教育部欲彌補此一不足而訂定的。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每個人都能認同母語的重要性及其價值,從日常生活對話中落實母語的學習,才是保存母語的不二法門。

 

妥善規劃校外教學

只要提到校外教學,相信大家一定立刻想到「三、六、九」,也就是指「劍湖山、六福村、九族文化村」,這是很多學校校外教學必到之處。為什麼呢?因為學生總認為校外教學就是要到遊樂區玩,若學校校外教學的地點太「枯燥」,他們寧可選擇不去,所以漸漸地造就了國內校外教學之三大勝地。但是,身為教師的我,每年最怕帶一大群學生到校外旅遊,出發前總必須再三叮嚀,深怕學生有任何閃失,一顆懸著的心總得等到學生平安回家才放下。因為學生到了遊樂區,只能用欣喜若「狂」來形容,每一種遊樂設施,總是得玩個十來次才過癮,這一天對我而言真的很漫長。

不過,今年我們學校的校外教學總算是有點不一樣了,這全都得感謝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因為,科博館今年有補助偏遠學校免費到館參觀的服務,我們學校非常幸運地通過申請了。科博館除了補助本校部分參觀經費外,還安排了5堂自然科學教學活動,這些科學活動平常在學校是看不到的。如果,每年的校外教學都能依循這種模式,不僅教師不需過於擔心學生的安危,更可讓學生藉此機會學習到了很多課外的知識。

最後,我還是很想知道究竟是哪一條法令規定學校每年都得舉行校外教學,如果不去行嗎?因為美其名是校外教學,實則是遊樂區一日遊,其意義何在?我想,各校都應該慎選校外教學的地點,妥善規劃校外教學的活動,至於帶孩子出去玩的工作,還是留給家長吧!

 

廣開「課後照顧班」不如「延後上下學時間」

社會變遷快速導致家庭結構的改變—雙薪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等,而這樣的改變伴隨而來的問題是家庭保護、照顧和教育功能被保姆、安親班、補習班取代,至於屬於弱勢家庭的孩子則成了浮萍兒。

筆者任教於偏遠小學,校內亦有幾位課後喜歡四處遊盪的浮萍兒,他們並非無人照料,是因為照顧者為年長的祖父母,無力管教。本校曾申請過教育部開辦之課後照顧補助,但是因為各年級人數過少無法開班,如果勉強湊成一班上課,現行低中高年級放學時間亦不一致,難以配合,所以課後照顧班因此作罷。有鑑於此,筆者想起鄰居的一句話:「國小學生上下學時間難道不能往後延嗎?晚一點上課,讓正在發育、成長中的孩子能夠有充足的睡眠,孩子也能在家裡好好的吃完早餐再上學,我們做家長的上班時間亦比較能配合;晚一點放學,我們當家長的下班順便接回家,也比較安心。」

這句話身為教師者應該都能認同,畢竟時空背景已經全然不同了,的確有必要改革。所以我認為廣開「課後照顧班」不如「延後上下學時間」。

 

美麗的福爾摩沙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資料顯示,截至民國95年底止,我國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約達38.4萬人,為數不少。外籍配偶因為語言、生活習慣、風俗文化差異問題,導致她們面臨跨文化適應的問題,也產生許多家庭問題,因為對於不會說中文的外籍配偶而言,家庭生活習慣的差異會因為溝通不良而造成誤會,與家人產生心結,問題便因此產生。於是她們被形塑成不能發聲的「他者」,社會大眾認為她們大多來自低度開發的國家,沒有能力照顧孩子,血統不良,所以她們的下一代容易有發展遲緩的現象,社會大眾別稱她們的下一代為「新台灣之子」。

其實面對這些報導我們可以反問自己:這些東南亞籍媽媽真的沒有照顧孩子的能力嗎?這些「新台灣之子」因為血統不良,所以發展遲緩的比率高,真是如此嗎?筆者從很多研究報告和實務教學經驗中可以明確的告訴各位,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東南亞籍配偶家庭其實也有著雙語家庭的優勢,但是卻因為她們的夫家禁止她們教孩子說母語,使東南亞籍配偶必須以不純熟的、帶有口音的國、台語教養孩子,反而讓孩子的語言發展易受到限制。所以撤掉種族主義的圍籬,肯定每一種語言的價值,放心讓孩子跟著媽媽學母語,跟著爸爸學國語,和阿公、阿媽說台語,讓孩子發展多元語言能力,他們一樣可以贏在起跑點。

第二:如果我們將時間拉回四、五十年前的台灣社會來看,在那個務農的年代裡,受高等教育的父母算是稀有動物,而且家中子女數動輒四、五個以上,那有時間教育子女,也不懂如何教育子女,隨著時間的遞嬗,這些孩子長大了,有人成為大企業家,更有人成為總統。再回過頭來看東南亞籍媽媽的教養情形,她們並非不懂如何教育孩子,也並非文盲,有的甚至是大學畢業,只不過她們的成長環境不在台灣,她們的文化風俗、生活習慣與我們不一樣罷了。所以我們不應亂扣帽子說因為東南亞籍配偶不懂教養孩子,所以這些新台灣之子長大後會影響台灣的競爭力。

第三、筆者服務的學校也有不少新台灣之子,他們的表現絕不輸其他同學,甚至有2位各項表現相當資優者,筆者無法認同媒體所報導的「發展遲緩」情形。

台灣這塊寶島原本就蘊藏著豐富的多元文化,現在隨著東南亞籍配偶的加入,使得豐富的台灣文化又交織著東南亞文化,期待我們一起編織出更美麗的福爾摩沙。

 

「麻」煩藝人該清醒了

藝人不斷惹「麻」煩,一個前腳剛出,另一個後腳準備進勒戒所。藝人們個個果真「藝高膽大」,無視於前車之鑑,而這一連串的事件,透露著什麼呢?

別看藝人們平時披著光鮮亮麗的外衣,站在舞台上,享受著粉絲們的擁戴,其實明星的光環早已讓他們目炫神迷。所以,當有朝一日他發現自己不再受到擁護、愛戴,不再收到通告,或生活中遇到什麼難解之習題時,便脆弱的毫無抵抗之能力,就像「草莓一族」,不堪一擊,甚至乾脆「麻」痺自己,尋求短暫的解脫。但是,當醒來之後呢?問題還是存在,並沒有解決呀!所以,卸下明星的光環吧!你會看的更清楚。凡事積極面對,尋求正當的解決之道,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唯,切記凡事「不二過」。

藝人啊!我無意以高尚的道德標準來檢視你們的行為,但是,請你們務必記得:「你們的一舉一動可是青少年學習、模仿的對象呢!」所以,「麻」煩藝人該清醒了。

 

省籍衝突何時了?

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擁有許多不同的族群。在過去,台灣省籍融合的問題一直被視為是禁忌的課題,但是隨著政治環境的改變,省籍問題受到人們的省思,優勢族群與劣勢族之間所存在的宰製與再製的關係逐漸被檢視,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的對立卻更加的嚴重。

過去台灣的族群融合是一種單向教化的同化,本省人學習了語言、文化,而外省人對本省人的文化及語言、甚至整個族群有偏見,所以這不是相互交流、自然融合的方式。本土意識的抬頭使得台灣人開始覺醒原來我們被教育去接受外省族群的意識型態或規範,為其利益而服務,而他們卻不肯認同我們的文化、語言。現在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彼此溝通的語言很少使用方言,而大部份仍使用國語,同樣地,現代的父母親也是以國語來教導小孩子,種種現象讓人憂心本本土文化會因此產生斷落,因此近十幾年來,不論在政治上、經濟上、教育上及文化上大力倡導本土化政策。

在本省人族群意識的高漲,及二任台灣籍總統的本土化政策使外省人部分的失去了過去在政治權力上所擁有的絕對優勢,進而產生的危機感。因此,常對於本土化政策加以撻伐,認為這是去中國化,具有台獨的意圖。尤其在選舉期間,省籍情結更是撕裂族群的最大因素,候選人訴諸歷史悲情(二二八事件)強調本土意識的堀起,外省籍候選人仍強調中華民國的法統的正當性及大中國思想,認為本土化是一種小鼻子、小眼睛的狹隘做法。

現在族群對立相當嚴重,這不是大家所樂見,省籍意識的反省其目的不是在挑起仇恨,而是修正過去不正確、不公平的同化政策,或許這是當時時空背景使然。而現今本省籍人士已在各方面取得優勢,應記取過去的教訓而更加的謙卑,本土化政策在施行上也應必避免讓外省族群感到憂心與不安,朝向結構多元主義的族群融合,讓各族群保有自己的文化獨特性,但是在和諧及相互尊重的狀態下共存。

 

流浪教師何去何從~

根據統計,台灣地區有三萬多人擁有教師資格,但每年各縣市所辦理的候用教師甄選,總是僧多粥少,讓一堆待業的合格教師四處流浪,即所謂的「流浪教師」,也充分顯示教育政策的失能。

近年來,台灣地區開始因面臨「少子化」的問題導致國中小班級數急速下降,退休教師的缺額遭控管,甚至遇缺不補,使得聘任教師需求急速下降。其次,超額公費生強制分發各縣市,使得教師缺額所剩無幾,舉例來說,去年台中縣國小教師缺額一百一十人,公費生分發一百五十人,除了公費生,其他沒有機會到台中縣任教。依師資培育法規定,公費生除非從事特教,不然應是分發到偏遠地區,顯示有關單位錯估公費生的需求。由上述二點,可明顯看出因教育政策的錯誤造成教師員額的供需失衡。

目前教育部提出《五年精緻國民教育發展方案》,預定96學年度起每年班級人數減1人,至100學年度平均班級人數約26.6人,以化解超額教師與流浪教師的問題。但是,我們也必須反思,難道待業的合格教師一定要從事教職嗎?有了教師資格就能保障師資工作權嗎?如果每個科系都要保障出路,恐怕會有更多的流浪工會出現,在不景氣的社會中,沒有兩把刷子是無法與人爭長短的,教師也要有能力學習第二專長,九年一貫課程要學生多元學習,教師是否有多元能力教導學生,例如:合作、慎思、溝通、終身學習、統整等能力。現在社會不只三百六十五行,幾千行、幾萬行,都是可以挑選,只看你有沒有應變及適應的能力。因此,師範院校應積極轉型,提供師範生修習第二專長的機會,對未來的工作有更多的選擇。

流浪教師的現象固然是錯誤的教育政策所引發,政府理應積極提出對策解決合格教師出路的問題。然而,我們也呼籲將來有志從事教育工作伙伴們,尤其是師範生,也應慎審思考目前整個大環境狀況,教師工作已不再是「鐵飯碗」了,而且教師缺額又是少之又少,競爭可說是相當慘烈,比起博碩士班的錄取率還低,在大學四年當中,培養自己的第二專長,強化自己的競爭力與適應環境的能力,「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與其拘泥教職工作,不如具備換跑道的能力,只要本身的條件夠強,你就是贏家!

 

外配家庭的隱憂

    在工商業的快速發之下,社會結構的變遷也隨之快速的改變。傳統農業社會的婚姻關係有著本省人與原住民的通婚、本省人與外省人的通婚及外省人與原住民的通婚,轉為與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的女子通婚,東南亞無論在語言、文字或風俗習慣都與本地截然不同,所以在日常生活、下一代子女的教育上都產生了許多的問題。

    外籍新娘在婚姻上其實有著難言之苦,因為絕大部份娶外籍新娘的家庭幾乎屬中下階層,所以,家庭經濟並不寬裕,必須外出種田或工作來貼補家用,而且通常夫家教育水準低落,小孩子的學習能力往往跟不上其他同年齡的小孩,爺爺、奶奶及爸爸有些幾乎都不識字,媽媽又不懂中文,孩子的學習遲緩程度可見一斑,政府必須撥出額外的教育經費實施補教學,來補救這些孩子學習上的不足。

   一般而言,跨國婚姻的家庭多屬弱勢族群,在身體上、智力上有若干缺陷,所以下一代極有可能遺傳到這些先天上的疾病,例如智能不足,使得原本就貧窮的家庭,造成更沈重的負擔,而外籍新娘由於語言不通,加上地處偏壤,尋找工作不易,只能仰賴政府的補助,所以,這些人只能在社會的底層流動,無法在社會與人競爭形成社會流動。  

    有些人蛇集團利用東南亞國家人民進行「假結婚,真打工(賣淫)」等不法的行為,有些外籍新娘來台之後逃跑不知去向,人數持續增日形成治安上的一股隱憂,政府必須花更多的成本來維護社會治安

    綜上所述,跨國婚姻是有相當大社會風險,也必須付出相當的社會成本,我們呼籲政府仔細檢視目前政策的缺失,考慮制定政策來管制跨國婚姻,讓「新新台灣人」能夠健康成長,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挑戰。

 

多元文化教育的省思

台灣本身是一個移民社會,擁有許多不同的族群,過去五十年來,台灣在國民黨政府統治之下,各種文化、價值觀皆呈現以某一社會主流為主,但在解嚴之後,尤其在90年代,「多元文化」的論述,逐漸的受到重視。尤其2000年總統大選,當時陳水扁總統數度特度強調「多元文化是我們的基本國策」,第一次政黨輪替之後,「多元文化」的理念是否已兌現為政策,實施無礙?但是我們所看到的,卻是族群對立日益嚴重,「多元文化」的理念誠如張副所長所言「我們對於多元文化的認知很大一部分是基於我們的資源競爭跟政治對立,還有社會分裂而來。」,多元文化的理念已成為政客政治鬥爭的工具之一,鮮少人真正了解到它的核心理念為何。

    張副所長曾參與民進黨「族群與文化政策白皮書」的寫作,其中他提到「未來的族群關係應該是一個多元文化的想像.。……我的目的並不是在建構一個新的「民族」,而是在建構族群間平等對待,建構民主、族群尊嚴與人與人的自由平等的問題。當時以為,台灣不管是統或是獨,都應該走向多元文化的方向。」在廿一世紀的今天,原住民同胞吶喊著他們的生存權與空間被剝奪,本省的閩南人與外省籍人士正為國家認同的問題,搞成「一邊一國」,彼此為爭奪政治權力而不斷內秏,雙方不斷高喊著族群融合的口號,實為爭奪權力罷了。要建構族群間平等與尊嚴,必須透過理性的溝通,以更寬容的視野包容彼此的差異。「理性的溝通」是多元文化社會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在國內卻很少有機會以這樣的方式來探討高度爭議性的課題,而是運用情緒性的語言撕裂族群情感,也是我們無法在國家認同方面獲得共識的原因。

現代社會由於種族及價值的歧異,儼然已成為多元文化的社會.多元文化教育是針對社會所有成員的教育,其內容不僅涉及種族,還包括不同文化、語言、性別、社會階層、宗教、殘障者及個別差異等主題。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追求教育卓越的運動,旨在促進教育機會均等和公平正義,使不同族群的學生都能公平均等地接受教育;培養一個能夠來往於不同文化間的個體,致力於促進不同文化族群的公平正義與機會均等,所作的終身奉獻。但我們反省一下國內的多元文化教育是否確切的落實嗎?鄉土教育僅是教小朋友一些諺語、介紹地方歷史形成狹隘的「地方沙文主義」,這是在多元文化主流價值確立之後,必須思考該如何的推行多元文化教育以符合社會的公平正義。避免讓多元文化的理念成為另一個霸權,提升到無限上綱,因為多元文化強調尊重與平等。

 

族群關係教育的課程設計

台灣是一個多族群的國家,有閩南人、外省人、客家人及原住民等不同的族群,彼此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與意識型態,在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裡,我們希望各族群間能尊重彼此的差異,理解對方的想法,塑造一個和諧、尊重與沒有歧視的公平正義社會。要達到此一目標,須要透過學校教育的熏陶,因此,族群關係課程方案設計的良窳與否影響著族群教育的成效。

 

族群關係教育課程方案設計有Bank所提出的四種課程類型,其中「轉型模式」改變了主流課程的典範和基本假設,均衡且公平的呈現不同族群的價值與思考模式,讓學生從不同族群文化的觀點,探討概念、事件、問題和爭議議題,以培養學生批判思考,以及形成、驗證和辯護自己的論點和推理的能力。「社會行動模式」進一步鼓勵學生對所探討的概念和議題,做成決定和採取社會行動。

 

在課程中我們讓學生反省歧視、偏見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鼓勵學生發展互相尊重和設身處地的行為,了解民主社會中公平、正義、尊重多元和差異、尊重人權等價值觀。讓我們的社會能達到公平正義的理想境地。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