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同性別角色的育兒觀念差異性之探討

 

陳佩瑜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 

壹、前言

個體來到世上,最初猶如白紙般對這個世界懵懂無知,最早接觸的就是家庭環境,父母便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此時父母對我們的教養態度、管教方法、灌輸的觀念及我們與父母的互動方式等,這些早期經驗對個體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這些經驗可能被我們遺忘,但它卻深深地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烙印、痕跡,這些痕跡可能會影響我們成人後對事物的看法、價值觀、表達情感的方式等,甚至是人生觀。隨著時代變遷,社會大眾知識水準普遍提高,對於子女的教養觀念也隨之改變,因此想了解現代父母的育兒觀,與我們這個年代(民國六、七十年)父母對我們的教養方式有何不同,在此將研究方向放在「探討爸爸及媽媽不同性別角色的育兒觀念之差異性」,研究對象為選擇以高雄市家庭來探討父母對子女的教養觀念;對象有○媽媽、○爸爸、○哥哥與○妹妹共四人。研究工具計有,個人基本資料與採訪工具包含有錄音筆、數位相機、電腦、錄音機等工具;以下分別以期待、教養、性別概念、父母背景、人格特質五個方向做進一步的分析與整理。

 

貳、文獻探討

一、期待

國內相關的教育學者對「期待的態度」之解釋:父母把對自己的野心或希望,投射在子女身上,而忽視子女的天資能力與性向,希望子女完全遵從父母的要求,或水準去做。此外,另有學者對於父母期待幼兒而在環境上的改變指出:從兒童生態學來看,家庭環境的佈置與安排,是父母為子女做好「預備環境」的具體表現王連生,民81:19。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父母對於幼兒的期待,可能會因自己過去的經驗而對幼兒有不同面向的期待。在期待之中,父母對於子女的生長環境也有一定的要求,以增強或增加幼兒達到父母所期待的要求。

此外在過程中,我們也了解到幼兒會面臨到,對於父母期待要求無法達到時所產生的情緒,就如學者所提:子女的能力或性向,不能達到父母的要求就容易使子女意志消沉、冷淡、沒有活力、生活上缺乏自治的能力,最後造成自卑感或不良適應(莊千慧,民83)。

總合上述的研究與看法,可以知道父母對於幼兒的期待,很容易影響幼兒的想法或態度以及環境,也會對幼兒造成很深的影響。

、教養

父母的教養態度對於幼兒的身心會造成很大影響,甚至可以讓整個家庭氣氛有不一樣的感受,國內教育學者提過:現代家庭生活的溫馨與美滿,主要於這三種角色的動態關係,必須保持一種和諧、穩定的平衡狀態。當然,父母是維持家庭關係的中心人物王連生,民81:123。由此可知,我們知道父母教養態度的重要性。本組在教養上分有方法及觀念兩個類屬,來進行父母對於幼兒教養的分析。

「教養態度」我們可以先從傳統的教養觀,慢慢談到現代教養觀。傳統上學者提到:在名份上,父母與子女是不變的,所以在倫理教育上,父母是長輩,子女是晚輩;長輩對晚輩的管教,晚輩順受,無可厚非的王連生,民81:32。在過去的時代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父母的教養態度可以說是非常強硬的管教或教育,幼兒沒有權力要求或提出自己的想法。現在可不一樣了,因為時代的改變也隨著教育程度、教育方法的進步,而導致父母的教養觀也不同了,教育學者也提到相關現代教養觀的看法有:所謂民主的教養態度,意指父母以尊重子女為獨立個體的前提,允許她們有獨自的想法、看法、說法、和做法。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要放縱子女,任其生長王連生,民81:68。現代家庭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從角色扮演而言,並不完全是上、下隸屬關係的唯一角色王連生,民81:30。父母為子女家庭適應所設計的社會環境,以增強其社會技能為重點,讓子女在富有民主自由的家庭氣息下,享有表達自己的權益,發展其社交的能力及良好的人際關係王連生,民81:24。有時候父母不必執著長輩的威嚴,這並不意味有失父母的顏面,相反的,它表示父母教育子女的觀念突破王連生,民81:32。由上述的現代教養觀念可得知,現代與傳統教養觀念的不同,但這並不是說明傳統與現代的教養觀念哪好、哪不好。

另外有學者提出:發現父母的教養觀是在角色規範方面,父母雙方大都認為父親的角色以賺錢養家為主,而母親則以整理家務、教養子女為主,即使母親為就業婦女,其角色責任仍是如此;以教養方式來說,打孩子不見得是最好的方式,能用講的,當然還是用講的;學業表現和品格培養仍是父母重要的教養目標;在孝道方面,父母表示盡孝不一定要在金錢上的奉養,而且父母也不再認為孝就得一定要順從父母,反而父母比較強調主動地關心父母才是孝。最後父母心目中理想的親子關係是子女對自己表現出對長輩應有的尊敬和尊重,不過,父母也不希望因此而與子女的關係疏遠或緊張,父母也希望子女能夠和他們無所不談(林惠雅,2000)。

綜合上述看法與研究,我們可以了解父母對於子女的教養觀,不管是哪一種的屬性,對於幼兒的影響、對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都有非常重要的相關性。不能只是父母單方面想法,必須也要考慮幼兒的感受與想法。

三、性別概念

  性別角色(gender role)是文化認為適合男性和女性,並期待他(她)們表現出來的行為、興趣、態度和技能;性別配合(gender-typing)是兒童學習自己的性別角色;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對男性或女性的行為做誇大的類化,例如:男性得強壯、獨立,女性必須被動、依賴Diane E. Papalia & Sally Wendkos Olds , 黃慧真 譯, 1994:351

  基於此,我們在相關的理論與文獻中發現,心理分析論認為,性別角色的發展是由於性別角色認同的結果;社會學習論則指出,性別角色藉由孩子直接觀察模仿父母而形成;認知發展論認為,幼兒的性別概念是性別化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性別化會隨著幼兒認知程度的改變逐漸發展(黃馨慧、高姿盈、曾怡靜、陳奕、施毓婷, 2003)。

綜合專家學者的報告,本研究擬就「性別概念」分以傳統習俗、基本概念加以探討,在南華大學社會所研究生-楊瓊樺的論文網頁中提到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9/19-25.htm,以中國人的文化來說,傳統社會是一個以父權體系為主的社會,男性是權力的象徵,女性只是附屬於男性之下,可以說沒有任何的地位可言。由傳統習俗及家務的分工上,更可顯見出性別差異。

在閩南的祭祖儀式中,有尊長孫或長男為主祭者的不成文規定,以及家務分工上「男主外,女主內」是傳統社會中普遍的說法且廣為實行的觀念,然而這個觀念已慢慢地在改變中。

在父母的育兒態度上,對於性別概念是否會影響其子女的期待或管教方式,似乎隨著世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認的,自幼形成的性別概念將會限制了兒童對自己和對未來的看法,它們不僅影響個人的例常行事,也影響長遠的人生決策。

四、父母的背景

法國社會學者Raymond Boudon曾分析西方社會在二次大戰後教育的高度發展為何未能對社會不公平產生影響。在檢驗了幾個歐洲國家的資料並導出模型之後,他得到三項結論:第一,雖然就學率與平均教育水準均有提高,但教育的分配也往上移動,各種社會出身者的教育程度均提高,因此較高社會階級的後代仍具有優勢,他們繼續升學率較高、接受教育年限較長、教育程度較高。第二,隨著新的工作人口的教育程度提高,雇主對大多數職位的教育水準要求也提高,並將最好的職位保留給教育條件最佳者。第三,在教育程度相當的應徵者中,雇主會優先考慮社會出身較高者,而這樣的情況是一種惡性循環,使得較低階層的人無法翻身(Matras & Judah , 李明 譯, 1989)。

BlauDuncan1967年擴充了DuncanHodge1963年的地位取得模式,將教育加入家庭出身與職業成就之間,家庭出身影響教育機會,教育機會關聯到其後的職業機會這樣的基本模型正式建立(Collins & Randall, 1979)。

Teachman1987)提出教育資源的概念,教育資源概念指的是父母提昇家中的物質環境,將能提昇子女的學習動機與成效。其研究的主要假設為:父母的社經地位越高,有越多的能力與動機來提供教育資源,進而提高子女教育成就。張善楠與黃毅志(1997)的研究之中亦得到相同的結果:社經地位高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期望較高,也能提供較豐富的資源,對學業確實有幫助。

家庭是由一男一女所組成,各自的家庭背景多少影響了自我對子女的育兒態度,南華大學社會所研究生-楊瓊樺的論文網頁中提到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9/19-25.htm社會科學家伯拉德(Blood)和華飛(Wolfe)兩人在1960年發表的一個研究結果-資源假設理論,此理論也提到夫妻間權力的擁有程度。資源假設的基本論點是:夫妻間的相對權力是來自於個人的相對資源,這些資源包含教育、職業專長、收入及經驗等等。夫妻中那一方具有較多資源者,就會擁有較多的權力。其理論的結論是配偶個人的權力依賴其擁有的資源和對家庭的貢獻,而非全是靠社會角色的安排和期待。

總而言之,一個家庭中其父母各自的家庭教育、教育程度及生長背景,對於下一代的教養觀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力,所以在研究個體之育兒態度時,父母的背景也是一項重要的探討指標。

五、人格特質

  人們在子宮裡面時,便開始顯示自己獨特的人格。早在出生之前,某種差異就已存在,出生後,個別差異益發明顯。有些嬰兒天生愉悅,有些則常哭而且看來較不快樂,此種特別的情緒反應可能來自氣質的差異。氣質似乎與生俱來,而且主要是由遺傳所決定的,基本氣質的個別差異似乎並非決定於父母的態度或性別、出生序,或社會階級,不尋常的事件或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也能改變氣質的型態Diane E. Papalia & Sally Wendkos Olds , 黃慧真 譯, 1994:241

  現今家庭型態和一世紀以前的家庭已有極大的改變,未來可能還變得更多。今天出生的孩子很可能只有一個手足、母親外出工作、父親對子女生活的參與程度比上一代多。此類家庭生活的改變改寫了社會化──孩子如何學習其文化視為適當的行為──的研究。

  由上所述,可以明瞭父母對孩子採取反應方式,會受到父母本身性別、孩子年齡和人格的影響,雖然,男女嬰剛出生時未呈現差異,但環境卻很早便開始進行對兩性人格的塑造。

六、實證研究

有些研究者以生物因素、文化及社會化面向來探討性別差異,以下分別說明各項之研究結果:

()生物因素:有一類研究試圖以腦部功能和荷爾蒙程度的差異,來解釋男女之間的認知差異。有些研究指出男性大腦兩半球的分化較明顯,但這些差異如此之小,以致於只有複雜的統計分析才足以察覺出來。或許荷爾蒙會設定人們有某種行為的傾向,但這些行為的實際出現則受到環境的影響。在所有這類研究中,樣本都極小。因此結果並不周延。此外,由於同性間的差異大於兩性間的平均差異,所以生物因素無法解釋兩性間行為的大差異。

()文化:在巴基斯坦,當一名阿富汗男孩出生時,會以設宴和鳴槍慶祝,女孩的出世則無人理會。在阿富汗難民營裡,食物短缺,婦女和女孩得等到男性吃飽了才能吃。由此可看出在此種社會中,性別對人格的影響有多大。究竟是社會的力量鼓勵加強了生物上的差異,還是文化本身造成了性別差異?這個問題難以回答。我們只知道在所有社會中,都存有某些角色適合女性,某些角色適合男性的想法。性別角色雖因文化不同而異,但在大多數社會中,男生多較好攻擊競爭有權力,而且此種型態很難改變。

()社會化又分為以下兩點來探討:

1.父母如何對待兒子和女兒:縱使在較開明的現今社會裡,父母也會受到自身所接受過的文化的影響,對兒子和女兒不同的對待,兒童期早期最為明顯,因而加大了性別的差異。到目前為止,男性被社會化的程度較女孩為高,他們較常被懲罰,但也受到較多的讚美和鼓勵,此外,他們也受到較大的壓力,要做得像個男孩子,不要像個女孩子,女孩在這方面的壓力較小。父親對於兒子的任何娘娘腔行為,反應尤其強烈。女孩在穿著、遊戲、玩伴(男孩或女孩)以及參與的活動上擁有較多的選擇餘地。許多研究指出,父親對孩子性別角色的發展特別重要,原因之一是父親對性別配合一事的關切比母親大得多。母親較能接受女兒玩卡車兒子玩洋娃娃,但這類不合乎性別角色的遊戲較令父親感到困擾,尤其是對兒子。

2.電視的影響:媒體能不能對消滅刻板化印象盡一己之力?回答大概會是:「可以,不過…」。孩子帶著既成的態度來到電視機前,並對訊息做選擇的觀看和運作。男孩比女孩觀看較多的卡通和動作冒險節目,同時他們對於符合自己所持性別刻板印象的電視節目內容,都記得比非刻板印象的節目為牢。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在廣告中看到女性當藥劑師或肉販子的女孩,會變得對此非女性傳統職業較感興趣。觀看一系列非傳統短劇──例如顯示父子兩人一起烹飪的愉快景象──的幼童,比未觀看此劇的孩子較少刻板印象的想法。如果肯投注相當的心力媒體或許可塑造孩子以潛力而非限制來看自己和看別人。

 

二、獨立研究黃馨慧、高姿盈、曾怡靜、陳奕、施毓婷, 2003

  部份研究欲探索影響男性與女性的性別角色發展的相關因素為何?而著手進行父母教養態度與幼兒性別角色的相關研究。以下為其研究結果:

() 父母之性別角色教養態度對幼兒性別角色之影響:結果顯示,父親和母親之性別角色教養態度對男女幼兒的性別角色均無顯著之影響作用。

() 父母之性別特質對幼兒性別角色之影響:本研究發現母親之性別特質對幼兒性別角色有顯著影響。

  綜合上述,本研究只發現父母間的教養態度有所差異外,且母親的性別特質及幼兒的年齡均與幼兒的性別角色有關。

  另一探討父母的不同性別角色及教養態度與子女性別角色及其自尊的關係之研究中也指出,父母性別角色及教養態度未能影響子女的性別角色,一直有許多學者認為子女的性別角色是受到父母性別角色,及教養態度所影響,但依此研究結果顯示,父母的性別角色及教養態度對子女性別角色並無顯著性影響(梁嘉慧, 1995)。

三、網路資源青少年工作資源中心-http://www.socialwork.com.hk

孩子出生之後,就開始細緻長久的養育教導過程。儘管許多研究已顯示,人的個別差異遠高於性別差異,但直到今天,許多人還是習慣以先天生理因素來解釋/決定性別差異,而完全漠視了後天教養,也就是性別文化的影響力。如果我們在體認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先天上的各種複雜的組合與差異之餘,也不要忽視後天種種的教養方式其形塑力量的龐大深遠,恐怕才能明白性別文化對個人以及兩性互動的影響力,並探尋可能的改變之道。

依據青少年工作資源中心之親子關係研究中提到,傳統性別文化建立在兩個基礎點上:一是刻板的性別印象;二是優劣尊卑的價值差異。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即開始以性別二分的方式對待/教養男女孩,它具體而微地表現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從顏色的使用、模樣的打扮、玩具的選擇、食量的設定、哄玩的方式等等,不一而足。藉由這樣區隔二分的教養方式,父母們期待養出「像男孩子的兒子」和「像女孩子的女兒」,一點一滴把兒子和女兒調教成完全不同的兩種人。

隨著孩子的成長,區隔的程度愈來愈明顯,譬如男孩開始玩電動遊戲,學習競爭的本事;女兒則玩洋娃娃,幫忙做家事,學習扮演妻子/媽媽的角色;男孩個性中的好動與攻擊性被縱容,女兒則因為乖巧聽話而受到誇讚。在這種教養方式之下,男孩只能培養出特定的男性特質,女孩也有其特定的女性特質。傳統性別文化的謬誤止於刻板僵化,還加上優劣高低的價值觀,譬如男孩的生命價值高於女孩,男性特質優於女性特質,男孩的人生發展也優先於女孩等等。

這樣的價值觀,顯現在父母與子女之間日常的種種互動,譬如父母對兒子說:「你要好好爭氣,成功賺大錢,將來爸爸媽媽就靠你了!」此話的意思言明兒子是這個的家的正傳,女兒卻會在長大後嫁給別人,成為別人家的人。又譬如,常會聽到這樣描述某某男孩:「他是他爸爸媽媽的寶貝獨生子。」事實上,這個男孩可能有其他的姊妹。女兒的隱形不見,沒有如同兒子般受到重視,逐漸影響其成長過程中對自我價值的看法。

因此,親子關係是一個錯綜複雜的親子交往歷程,父母的社會文化環境因素,如社經地位、宗教信仰、家庭結構等一方面影響父母對子女的知覺印象和教養態度;另一方面,也影響子女對父母的知覺印象及子女的動機、態度、行為方式和成就。而父母對子女的知覺印象和教養態度與子女對父母的知覺印象及子女的動機、態度、行為方式和成就之間又交互影響,彼此回饋,因此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態度不像其他的身心品質呈現較為穩定規則的發展趨勢。子女所覺知的父親和母親各項教養態度,對其人格發展有同等重要的影響(陳貞蓉,民83)。

 

參、研究結果

一、期待方面

經由訪談我們可以知道在育兒教養期待上,爸爸媽媽的觀念並無明顯的差異性,皆認為在為孩子做任何計畫前,都需考量到孩子的個人意願,以尊重其選擇;在學業期待上,都瞭解孩子是有個別差異性的,並不會特別要求孩子要有優異之成績表現,而父母對孩子能力的期待也一致希望孩子能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別養成過度依賴。

在職業及才藝的期待上我們可以看出明顯的差異性及衝突點,爸爸是希望哥哥未來的職業是屬於醫師、律師或工程師之類,屬於學歷高及現今社會地位高的工作類別,而媽媽則是希望哥哥能朝科技業方面發展,這是未來的趨勢行業,媽媽認為有發展之潛能,但反觀這些行業都是需要有一定的學歷背景做基礎,在退回爸爸與媽媽皆認為孩子學歷不重要的觀念下,不難看出其中的矛盾點;就才藝之期待分析發現也是有所差異的,爸爸是認為才藝的學習是為了彌補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媽媽則是認為要看孩子的興趣及學習意願做規劃。

二、教養

爸爸和媽媽教養兒女的方式是凡事讓他們自己來,自己學習獨立,假日時一定在家陪伴孩子或者全家出去玩,因為他們認為童年只有一次。學才藝方面,他們會讓孩子先至實地看上課的內容,孩子確認喜歡了再學;且希望孩子的學習態度應認真學習。

  在教養兒女的觀念上,爸爸和媽媽皆認為孩子應從小學習獨立,會自己判斷事情。在才藝課程方面,他們皆認為既然學了就希望孩子能學東西回來,不然白花冤枉錢。

三、性別概念

由訪談中得知,爸爸對於性別的概念仍受到傳統習俗及一般的性別刻板印象影響,所以他提到女生嫁給別人就別人家的,由此句話便可看出其所持的觀念,所以也認為女生就是一般社會所賦予的角色形象,是比較處於較弱勢一方的。他對哥哥的教養會比較嚴一點,也是因潛意識存有這種觀念,所以此觀念影響了其教養子女的方式。

    從媽媽的訪談可看出其對男女不同性別的觀念是比較開放的,且大部份沒有受到一般傳統性別刻板印象所影響,因此可明顯看出爸爸及媽媽在性別概念上的觀點,有滿大的差異性。

四、影響育兒觀的週邊因素

由訪談中可推論爸爸和媽媽的育兒常識及知識皆來自親友、鄰居、朋友、專業人士及媒體與書籍,這些皆是影響他們育兒觀的種種因素。這代表他們會主動尋求外界的資訊,來補充育兒方面的資訊,但也可明顯看出父母的差異性:爸爸在訪談中否認自己的教養觀受到親友的影響,因此其育兒觀大多來自於書籍、媒體,但根據訪談資料,我覺得其育兒觀有受到一般親友所影響;媽媽則是兩者皆有,也會主動與朋友藉由聊天以增加育兒資訊。

五、父母的背景

爸爸媽媽是來自兩個不同環境、不同家庭背景的人,在家庭經濟環境及學歷有所差異的情況下,卻有相同的育兒觀念,就是讓孩子順性發展不會有所設限,由訪談推論,這也許跟父母各自的年幼經驗有關,爸爸比較偏向彌補心態,而媽媽則是希望自己的經驗別在孩子身上發生,所以儘管背景的不同,卻也能發展出相同的育兒觀;再者爸爸認可家中餐點料理傳統偏女性職掌的家務可由男性掌廚則代表著在家務的分配上並無明顯的男女差異。

六、人格特質

研究家庭中的成員形成四角關係,彼此相互影響。爸爸與媽媽的教養觀相互影響、爸爸的管教態度影響哥哥,而哥哥對其管教的回應又與其再相互影響。生長於同一家庭的兄弟姊妹,會發展出獨特的個性或許就是這個因素。從訪談可發現:

()爸爸及媽媽對於育兒都有其獨特的想法及觀點。

()父母的教養態度、方式會影響子女的發展,例如哥哥的個性比較謹慎,有一部份因素是先天氣質的關係,但另一部份或許和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因爸爸的性別概念認為男生應該保護女生,所以對哥哥的教養比較嚴格,也因此造成哥哥比較不擅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妹妹的個性比較強悍也與父母教養方式相關,因父母對她的教養是比較放任的。

 

肆、結果

本研究主旨在探討父母的不同性別對其子女教養態度的差異性與其相關性,以了解不同背景、不同性別角色的父母,在對兒女在育兒各層面上,是否有其影響之差異性。本章就前述分析之結果,析述本研究之發現,並根據研究提出建議以為參考。

一、期待

我們可以推論出父母親在育兒教養期待上,爸爸媽媽的觀念並無明顯的差異性,皆認為在為孩子做任何計畫前,都需考量到孩子的個人意願,以尊重其選擇。

二、教養

我們可以推論出父母親在育兒教養上之差異性在於:爸爸會希望兒子也能學一些女孩子會做的事務(家務),而對妹妹則無具體要求。另外在教養態度上因為哥哥年紀大,所以會要求哥哥能在任何事情上,儘量讓妹妹,畢竟妹妹年紀較小,所以推論爸爸在教養方法及觀念上是有其性別差異性的;而媽媽對於兒子或女兒在學習態度上皆希望先讓孩子了解學習的甘苦過程,且希望若想學習就應該要去克服困難,無性別上的差異性。

三、性別概念

從上述分析的結果中,可看出爸爸對性別的概念仍受到傳統習俗及一般的性別刻板印象影響,仍侷限於自我性別角色;而從媽媽的訪談可看出其對男女不同性別的觀念是比較開放的,且大部份沒有受到一般傳統性別刻板印象所影響,因此可明顯看出爸爸及媽媽在性別概念上的觀點,有滿大的差異性,這些差異性也影響其育兒觀,如:爸爸對兒子的要求比較嚴。

四、影響育兒觀的週邊因素

父母的差異性:爸爸在訪談中否認自己的教養觀受到親友的影響,因此其育兒觀大多來自於書籍、媒體,但根據訪談資料,我們覺得其育兒觀有受到一般親友所影響;媽媽則是兩者皆有,也會主動與朋友藉由聊天以增加育兒資訊。

五、父母的背景

爸爸媽媽是來自兩個不同環境、不同家庭背景的人,在家庭經濟環境及學歷有所差異的情況下,卻有相同的育兒觀念,就是讓孩子順性發展不會有所設限,由訪談推論,這也許跟父母各自的年幼經驗有關,爸爸比較偏向彌補心態,而媽媽則是希望自己的經驗別在孩子身上發生,所以儘管背景的不同,卻也能發展出相同的育兒觀

六、人格特質

研究家庭中的成員形成四角關係,「父母教養     子女回應」,生長於同一家庭的兄弟姊妹,會發展出獨特的個性就是這個因素。訪談中發現:

()爸爸及媽媽對於育兒都有其獨特的想法及觀點。

()父母的教養態度、方式會影響子女的發展。哥哥的個性比較謹慎,妹妹的個性比較強悍,有兩個因素造成,一是先天氣質的關係,另一和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

七、統整分析

父親對於兒子的任何娘娘腔行為較母親反應強烈。女孩在穿著、遊戲、玩伴(男孩或女孩)以及參與的活動上擁有較多的選擇餘地。母親較能接受女兒玩卡車兒子玩洋娃娃,但這類不合乎性別角色的遊戲較令父親感到困擾,尤其是對兒子。此研究結果與本研究對象在對子女之性別角色期待部份相符。

    本研究受訪父母性別特質對幼兒性別角色並無非常顯著之影響,但父親在教養子女觀念及方法卻與母親有些微差異,我們覺得父親的育兒觀仍侷限於自我的性別概念;母親在子女教養方式上較父親開放許多。

    綜合上述,父母親在育兒觀上,並沒有很明顯地因本身的性別角色而有差異性,大致而言,本研究對象之父母親於性別角色育兒觀方面並沒有很大的差異性。

 

伍、建議

對於將來欲探討相關主題研究的人士有以下建議:

一、在進行研究計畫時不要預設立場,因受訪者的談話內容可能會朝向自己感興趣的方向走,所以應先進行第一次訪談後再確定研究目的。

二、如於事先就設定很明確的研究主題,應在訪談前做好事前準備工作,如文獻蒐集、做好心理建設,才可在訪談中隨機應變,適時引導受訪者回到主題,不要提及太多偏離主題的言論。

三、在進行正式訪談前應先與研究對象多方接觸,以免在訪問過程中有疏離感,導致無法對研究者敞開心胸、暢所欲言。

 

回首頁

 

參考文獻

1.王連生(民81)。親職與幼教。台北:師大書苑

2.莊千慧(民83)。出生序與父母管教態度對兒童的社會及人格適應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黃慧真(譯)(1994)。兒童發展原作者:Diane E. Papalia & Sally Wendkos Olds)。台北:桂冠圖書。

4.黃馨慧、高姿盈、曾怡靜、陳奕、施毓婷(民92)。父母教養態度與幼兒性別角色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畢業論文。

5.李明(譯)。教育對地位取得與流動的影響原作者:Matras & Judah。台北:桂冠圖書。

6.張善楠、黃毅志(1997)。原漢族別社區與學童學業成績關聯性之因果機制。少數族群漢原住民教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東師院。

7.陳貞蓉(民83)。國中資優班學生家庭環境、親子關係與其人格特質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8.網路資料來源

台北市西湖國小輔導室發表之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兩性教育http://www.hhups.tp.edu.tw/organ/org05/a7/a7-43.htm

9.南華大學社會所研究生-楊瓊樺的論文網頁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19/19-25.htm

青少年工作資源中心 http://www.socialwork.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