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人類學傳統觀點的捍衛者

 

羅梅香

 

南華教社所研究生

Units of participation             郭隆毅

 

  1920世紀有一個普遍且已經成爲概念化的人類行為作爲一系列相互作用和自治的制度。每一類可以更進一步的分割為小部分。就像我們在第五和第六章節所看到的,在語言學正趨向分解人類話語中的句子、短句、詞彙、詞素、音素和特點。這個工作將讓我們更精細的瞭解人類複雜的話語,不同層次和方法提供了原始材料給其他,但它並沒有回答講者是如何達到連接語言的最小單位在較大的實體等單位參與的討論辦法。在最後兩章都試圖連接語言的形式回答這個問題,透過個人行爲(individual acts)或者是序列的行爲(sequences of acts)。在這一個章節,將擴大討論,提到在這章節探索其他單位的分析。這一次的主要是鎖定在“參與”。

參與——在這裡所談論的是一個層面(程度)人的互動與觀點的分析——是一個概念,吸取各種學校內 ,語言學 ,人類學 ,社會學及心理學。社會語言學家大多會將重點放在個人與團體參與之間的議題上,或更大量的,如網路 (Miiroy1980; Milroy and Milroy 1985)和話語溝通(Hudson 1980; Labov1966; Romaine 1982; Walters1988)。語言人類學,在另一方面,已傾向於學習語言所使用的面對面互動,如禮儀交往、演説表演、敘事活動、笑話和辯論。這兩種不同的對象的調查,部分是由於不同的現場條件,其中的社會語言學和語言人類學的參與。而前者通常在大型城市社區 ,後者則較小,典型的農村社區。雖然參與概念在本章中討論是一項成果(outcome),為一種後期的研究類型,但是其延伸到其他領域的情況和科研事業卻是一項挑戰 ,新世代的語言人類學家的工作,在城市環境應當感到鼓舞以對。

正如曾經在之前的章節,在這裡,將簡要地回顧知識根基的概念引入。將舉例在各種分析,可能成爲框架下的參與概念。作者認爲,應該以參與的單位作爲協助我們與語言方面做一個再結合,在之前的章節,常常會被遺忘人們某層面的經驗,包括扮演講者、團體、物質資源的圍繞以及社會機構所構成的語言習俗。想想講者作爲參與的手段,超越語言、甚至超越將作爲行動包括:充分瞭解它在團體作爲一個成員中的意義。本章匯集了這些不同層面的參與。將從Vygotskian的心理學中的“活動”概念開始(9.1),演講活動的觀念(9.2)。首先是Jakobson's ,而後者是Hymes's。接著,將討論三個相關但不同的分析單位,宣稱能採取參與作爲根本的出發點以進行這項面對面的互動研究(9.3)。高夫曼和其他作者所認可的講者和聽者的解搆概念將引導我們討論原創者、蓄意的和聯合建構解釋(9.4)。然後,將在這一章節延伸至背景分析,對環境的建構和人體與視覺的互動(9.5)。研究面對面的問候將提供一個範例,這種綜合分析有可能把重點放在參與,以利用視覺文獻的建議在第45章。

 

9.1 Vygotskian的心理學中的“活動”概念

維特根斯坦的語言遊戲概念 (第七章)是以“活動”的概念為爲首要進行這項研究的意義。 這是一個重大的轉變 ,在學習語言的行動 ,因為它試圖把語言結合行動 ,它也提供了一種思考較大範圍內的語言運作。而非從話語開始,就像言語行為理論家所作的。Wittgenstein提出由什麼人一起做和記住例子中所使用的名詞 ,像積木、支柱,厚板,梁之間的一個建造者和他的助手,在開始的哲學調查 (見節 7.4 )

        不只是Wittgenstein在思考活動,蘇聯的心理學在同一時間也有類似的做法,它開始於Lev Vygotsky的認知理論作爲發展至關重要的暗示初學者(小孩)與專家(大人)之間促成了活動(2.1.4)。Lev Vygotsky死後,他的弟子闡述了他的思想,而後來稱爲活動理論。Wertsch(1981)的討論,一個基本的問題,活動理論嘗試解決意識和物質世界之間的關係。蘇聯的心理學家像Vygotsky, Leontyev, and Rubinshtein,這個問題所呈現理論地位受到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討論意識形態的影響和馬克思以往批判的唯物主義理論。在他的論文-論費爾巴哈,馬克思強調維持意識和人類的感官之間的關係,實踐活動在世界。

Vygotsky和他的同事質詢如何發展一種人類心智的理論,他們認真對待事實思維對象,不只是想,他們也提出、建構、觸覺和感覺,以上所有,與其他人類和物質實物透過無力與符號活動。這一觀點,經常缺席在北美認知心理學。

 

9.2語言事件:語言社會單位的功能

Grammarians指出學習講話作爲植根於社會的單位是決定了講者和聽者的角色。Karl Bühler提議了説話的模式是由6個因素構成。每一個決定了不同的語言功能。看9.19.2。在這種模式,事實已證明瞭Jakobson的例子包括單一話語,言語活動必須解釋為相當於奧斯汀和塞爾的概念言語行為。這些語言功能,比如包括描述性聲明,明確性説明以及命題直證的詞彙,例如我、你、這裡、那裡、現在。又比如,發言者帶來的情感功能的突出,如:英文中的oh,ah,ugh或某些修改語言音,且不改變指示意義的改變但加一些態度部分的或講者的態度。

9.2.1 人類學研究的語言事件

Samoan的政治舞臺上,我們更容易找到一個混合形式和內容説明Bakhtin(巴赫金)所謂的“heteroglossia,即結合的特點再現,並存的社會和意識形態的矛盾,現在和過去之間 ,不同時代的過去,不同社會群體的思想。這種共存的社會和思想矛盾在討論部分,發現有以下特點:

*      混合不同語音或登記代碼

*      影響更為突出的展示

*      引用人際關係身份

*      使用直接引述話語

*      一些對話,幾乎是會話交流

*      邏輯論證(尤其是"如果-那麼 "的命題)

*      投訴與指責

 

9.3 參與

Hymesde的學生或同僚找到解析的概念以參與作爲研究説話(speaking)的出發點。下來的章節,將討論三個相關而不同的參與單位:Philips的參與結構(見9.3.1),高夫曼的參與架構(見9.3.2),以及M.H.Goodwin的參與架構(見9.3.3)。

9.3.1 參與結構

在他工作的印第安孩子學校進行,Philips推出參與結構的概念,可以理解相遇的參與類型或結構佈局的互動。

教師用不同的參與結構,或與學生用不同的語言互動,溝通的不同類型的教育材料,並提供不同各式的材料維持孩子的興趣。Philips他提出四種基本在教室的參與的結構,來自各地的學生與老師的互動,非語言結構的關注,在規定學生輪流發言。第一種類型的參與者的結構,牽涉到老師整個階級在互動中,因此排除了其他類型的互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嘛選擇某一部分學生發言或全班。這種變形的模式是建構在某些學生受控於老師的特權。“呈現和告知”事項或個人報告中呈現。所有學生,在此變形繼續解決全班教師的更換。事實證明,教師必須提醒學生在教室裡休息。第二種類型是小型群體的參與結構。在這個案例,教師允許學生聚焦互動,通常510位學生。第三種參與結構的類型是一對一,包含教師與個別學生。第四類型與其他類型大不相同,就是一些小孩專著在桌上做事,並沒有合辦上其他人做互動。那種類型需要積極參與的學生?比如,Philips找出印第安學生會比同儕常發問問題回應教師的指示。他們請了老師和另一位. 這些問題往往會問 :在一類參與者的結構下,教師是時間緊迫或想做 保持關注的一整類和可能看到的交談學生之間的破壞性。Philips辯稱 ,美國印第安兒童是社會參與互動 ,與成人及其他兒童的方法 有鮮明對比的參與者結構由非印第安人的教師在課堂

9.3.2 參與架構

Hymes的不同參與類型回應了高夫曼所討論的人與人之間關係(footing)的差別。這包括講者、發送者、聼者、接受者、觀衆與其他人。在footing,高夫曼指出的位置或對準個別在發話某個語言表達的,這包括特定關鍵與解釋要麽是發言者或參與者的角色(講者或聼者)。

在應用編劇法隱喻人類互動,在我們的案例,説話,高夫曼證明演講者在舞臺上,這一觀點迫使我們思考這樣的事實 , 當他們扮演某一種性質的一出戲,就像演員採取不同的個性和表現出不同,發言者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地進入不同的角色,或人在述說經驗。高夫曼,漫畫家 ,作家,主要構成了他所謂的生產方式的話語。

 

9.3.3參與者框架

    (p307)作者綜合GoffmanGoodwin的概念,認為參與者框架包含兩種現象:(1)對話活動的進行會使參與者以獨特的方式向對方進行,對話活動會有不同的順序,以區分說話者與聽話者,此過程也提供了構成社會組織的面對面互動。(2)從對話中可了解參與者的特性和性格。

    Goodwin解釋對話結構包括參與者的聲音和列隊(alignment),並強調男生和女生之間言辭上策略的不同,分析對話中的故事情節如何建構出人們和社會組織之間的關係。

    (p308)Goodwin所談的參與者框架之一是paired counters,指的是第一位發言者所說的話被另一位所反對。

    (6)ChopperTony的位子走過去

           Tony:離開我的腳步(意指不要跟著我)

           Chopper:不,是你跟著我的腳步,我才會跟著你的

    像這樣相互爭論的說話者(ABAB)也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要如何去結束這樣的發言順序。而故事情節的述說就展現一種可以超過2人的參與者框架。當說故事時,說話者可以擴大參與者框架,但卻不讓參與者加入故事的爭論。例(9)ChopperGuess what?來當他故事的序曲(story preface),不需等到大家的授權,Chopper就開始說了,而且從頭到尾Tony都沒有機會反駁。

    (p309)另一個關於參與者框架的研究重點是「性別」,首要的主題為「他人的冒犯」,故事的特性為在場的參與者轉述不在場參與者的行為會因性別而有異。

(p311)OchsTaylor討論家人是如何的講述事件,概念為Father-knows-best,在家庭裡,「父親」為一典型代表,是家中其他成員行為和思想之首要的聽眾、判斷和評論者。他們以英美家庭的晚餐時間為研究題材,發現:(1)小孩通常是晚餐時間講述的主角。(2)父母親會提出請孩子講述故事。(3)父母親為這故事講述的接受者。(4)父親當主要的接受者的重要性超過於母親。

   (p313) 參與的概念是一項重要的工具,透過言談,我們可得知家人和性別角色是如何被建構的。而對語言人類學家來說,所面臨到的挑戰是要去嘗試不同分析單位,以便在面對面的言辭互動和公開的場合和角色之間找到那些看不到或非正式的連結。

9.4說話者的身分(authorship)、意圖和演出的連結

    (p314)語言學的分析不只是要討論說話者與聽話者,言談者的身份更應該再概念化。Jennifer Mandelbaum在發動說話者(teller-driven)和接受故事者(recipient-driven stories)之間做了區隔,前者是由發動說話者主導,並擴大一連串的談話,接受者只會在一旁發出各種信號(mhmh,really?),後者是由說話者與接受者一起共同創造出故事情內容且能被了解。在家庭故事述說的研究中,所有的家庭成員一起參與述說一個故事,被認為是共同說話者(co-tellers)

    (P318)然而,「意圖」可用來解釋人們的行為和言論,但也會造成一些問題,如(1)參與者並不總是照他人的期待表達所說的話。(2)參與者意圖的再建構引賴於互動中有用的資訊。

    (P319)參與者通常不問自己或對方「他指的是什麼?」而是「這樣指的是什麼?」也就是一旦演出了,行為會被基本的社會秩序所評價。

9.5時間和空間的參與:處於建構環境之下的人

    (p322)人和環境都是互動分析中的重要元素,而且這互動包括透過時間和空間所產生的活動。

    (p323)一個關於問候語的執行分析中,表現出一種adjacency pair的交換,已經在房子裡的一大群參與者歡迎新進來的人,而這新來的人則會輪流回應。這說明了要了解這一類型的互動首先要考慮房子裡面空間的概念,把它視為一種社會組織的象徵代表,且是關於正在進行或即將開始的事件。

 

新進者坐在前面地區

          

裡面的人歡迎他

  新進者回應

    個體   A

    言談   B/A

    言談   B

 

 

    (p328)問候的例子也說明了特權階級的構成,一個人是否有被打招呼取決於他的進入是否在公共認知中具有價值。交換問候的參與,所代表的是高度交涉的活動,也是社會中次序再製的一個重要方面。

9.6結論

    (p329)本章以參與的概念來連結各種不同的例子,學習到人類行為,多個參與者的言談活動,並了解到說話者所代表的涵義,和參與者中有說話和沒說話者如何去調解他們的行為。此外,作者強調參與者的概念,理由為:(1)我們可以為說話者的行為連結重新冠上框架。(2)我們可以思考人們不同的說話方式。(3)我們可以藉由對話互動的觀察來研究社會角色和體系。(4)參與概念的強調賦予言談新的框架並引領我們在任何社會情境下對於所看到的有更進一步的考量。

 

蔡曉薇

1.文中一開始就提到導向原型理論的實驗常常得到重複印證,而這些實驗卻沒有受到懷疑。

2.原型效應的存在:對範疇的範例進行分等級的判斷。

3.蘿施提出:所謂的原型,它只是一個簡單而合適的語法虛構,真正指稱的是對原型等級的各種判斷……原型並不構成一個表現範疇的理論。

4.文中就提到,原型效應一直被解釋為直接顯示某種有關人類範疇劃分本質的理論,在70年代,蘿施就對持相反觀點提出這是錯誤的。

對原型效應的兩種錯誤的解釋:

*      效應 = 結構解釋:範例的等級排列是對範疇成員等級的一種直接反映。

*      原型 = 表現解釋:範疇是根據原型(也就是最佳的例子)而被大腦所表現的。其他實體的範疇成員的等級則由其對原型的相似程度來決定。

5.資訊處理模式有兩種主要假設:

   這種資訊處理模式有兩種主要假設:

*  概念是外部現實的內在表現。

*  許多但不是所有的認知過程,在本質上是規則系統的。

 

這兩種解釋都與這些假設有關:

*  原型 = 表現解釋把原型看作是整個範疇結構的一種表現,並把相似看作是在已知原型特徵的情況下推斷其他實體的範疇成員的一種方法。

*  效應 = 結構解釋則反映認知心理學家所使用的一種前提:對研究數據的解釋是盡可能直截了當。

6.有些研究者已把有關羅施實驗的限制性的解釋看作是對原型理論的定義,結果便產生了一種對原型理論的反叛。

7.模棱兩可的詞不只顯示了範疇成員各種等級區分,他還能顯示許多意義。

*  威廉姆是一條魚。

*  威廉姆是一條十足的魚。

博林傑指出十足一詞可以辨別出某些隱喻特徵。

8.客觀主義觀點絕對要求語義學必須完全獨立於語用學。「十足的」這模稜兩可的詞的運用違反了上述情況,因為他使用了語義學中的附屬特徵。

9.凱曾經論證,定義特徵和附屬特徵的區別客觀上是不正確。凱的論證是正確的話,那麼語義學和語用學之間、定義特徵和附屬特徵之間的區別無效性,甚至比當初提出還要大。

 

奧謝爾森與史密斯

10.一開始他們對原型定義如下:原型理論認為從概念延伸的成員是分等級的,是由與這一概念的「最佳」例子來決定的。所以這是在假設效應=結構解釋=表現解釋。但論文中反對這兩種解釋論據。

11.傳統的模糊集合理論只有三個組成複合範疇方法;交叉、聯合何互補。返立正涉及到三幅畫。

*  一張畫著正常形狀的蘋果的線條畫,蘋果上加了幾條條文。

*  一張畫著正常形狀的蘋果的線條畫。

*  一張畫著異常形狀的蘋果的線條畫,蘋果上有一些條文。

從假設中得出以下結論

*  畫(1)中的蘋果的在有條文的蘋果在這一範疇中具有一個高值。

*  畫(1)中的蘋果的在蘋果在這一範疇中具有一個低值。

*  畫(1)中的蘋果的在有條文的範疇中具有一個低值。

這裡有一個普遍的真諦:複合範疇佳例往往是其組成部分範疇的次例。

12.最後一個論點依賴他們的那個假設,原型=表現解釋,而他們做了反例。所有灰熊都棲居在北美洲。假如有一人在火星看見松鼠,由於松鼠在某種程度上是灰熊範疇的成員,因五在火星發現松鼠,則北美洲是灰熊棲居地是錯的。

13. 奧謝爾森與史密斯採用的是一種混和的理論:每個概念都有一個核心一個識別程序。核心根據傳統理論起了作用;識別程序則對實驗中所顯現的原型效應做出解釋。這種混和理論假設,傳統理論實際上是為複合概念工作的。

14. 奧謝爾森與史密斯並沒有考慮複合概念的識別程序會是什麼樣的以及這些程序將如何與其組成部分概念的識別程序相聯繫的問題。或許,該混合理問最錯誤的部份是它把原型現象視作只涉及「識別」。

15.原型現象大部分被用於思想-進行推理、運算、獲得近似值等-和定義範疇、延伸範疇以及表示次範疇間關係的特徵。原型被廣泛用於各種理性活動過程,這就是表明傳統理論將無法對理性思維的所有方面做出解釋。

 

複合的範疇劃分

16.羅施關於基本層次的研究結論是與傳統理論的這些假設相牴觸的,因此有人提出:

*  存在著基本層次的概念,但是他們並不是原子論的概念。

*  意義是建立在人的感知、相互作用和理解的基礎上的,因此意義不是真值條件詞。

17.人們一直再創造新的語句,而且能夠理解他們以前從未聽道過的新語句的意思。人們學習有限的語言表達語句,進而把這些語句放在一起新的語句。

18.這種認知理論所接觸的內心意象,概念過程和其他認知過程,原動性活動的形式,意圖,認知模式和一個極其豐富的知識經驗背景。

19.範疇劃分理論可解決奧謝爾森與史密斯的例子提出解決方法。當眾多ICMs被引起時,就盡可能多地讓其重疊,並與你的背景相同知識相一致。具體的知識比籠統的知識更為重要。

20.複合詞不僅可以由其組成部分,也可以由相關的複合詞作為促動因素。假如對背景情況已了解的話那麼這個新的複合詞是完全有意義的。所以,客觀主義範疇採用的是,整體的意義是由其組成部分的各種意義加上其各組成部分間的句法關係的一種可計算的函數。

 

阿姆斯壯、格萊特曼和格萊特曼

21. 阿姆斯壯、格萊特曼和格萊特曼,他們試圖對奧謝爾森與史密斯「核心+識別程序」進行某種論證。

22. 阿姆斯壯、格萊特曼和格萊特曼假設效應=結構解釋。

「一」是給「零」的後續數起的一個名稱,而「二」則給「零」的後續數字的後續數起的一個名稱。而基數十體系之後是二進制體系,該體系以「二」為基數,而且只有兩個個位數名稱零和一。

23.根據認知模式解釋,數的這些原型效應與其成員資格的等級是不相對應的。所有的數就其在數這一個範疇中的成員資格而言都是相同的,但某些數據卻有特權地位。

24.他們假設,奇偶數的這一區別是全是或全無,那麼就不應該有原型效應,因為成員資格等級劃分是根本不存在的。雖然,同樣的實驗證明了認知模式解釋中的原型理論同時,也否定了效應=結構解釋中的原型理論。

 

摘要

25.眾多論據證明,那不正確的原型理論效應=結構原型效應=表示解釋是錯誤的。也沒有證明核心加識別程序的理論是正確的。

26.總之,解釋原型效應的最佳方法似乎是透過一種認知模式的理論。

 

話語情境與角色扮演

洪菀蔆

在第九章中,作者Duranti進一步介紹交談的時空配置、參與者的關係如何呈現出活動圖像。不管是約定俗成、精心設置,這一系列的交談構成了人們如何評價他人、評價自身的規準,正如「沉默」在不同交談情境中象徵著不同意涵──既可能是展現權威,也可能是顯示低階地位;「禮儀」在不同的交談情境中,也是代表著豐富涵義的元素。

在一個交談情境中,若參與者起身致意、相互禮讓、特別介紹某人、遞交發言權給特定對象,所有行禮如儀的社會行動皆透顯出他們正處於相當正式的場合,假如有司儀控制發言程序,那麼即便他是握有發言機會的角色,在整個場合中卻不一定代表著他有高於其他人的地位,有時台下的人可以選擇性的聽從,或是忽略司儀的宣佈事項,但這樣嘈雜的話語情境對大家來說卻又顯得理所當然,我們只要回憶參加過的婚宴場合、頒獎典禮、畢業典禮等,便多能有所體會。

禮儀不僅是正式情境的必要參與元素,談話間重視禮儀也代表著對談雙方的親疏關係、熟識程度。我們時常聽到有人說,某某人喜歡和別人「裝熟」或「裝不熟」,「裝熟」的方法是什麼?這可能包括了省略敬語、以不完整的語法說話、主動說笑話、隨意的肢體動作等等;至於「裝不熟」最常使用的方法,可能是表現出畢恭畢敬的舉止、拘謹簡短的回覆語、有節制的肢體動作等。這種刻意的表演所傳達的訊息也許是玩笑性質的測試,或是有意圖的漠視與宣告關係改變,因此有時過度的禮儀反而會引起別人不自在的感覺,就像是俗民方法論中Garfinkel採行的破壞性實驗一般,對父母來說,完全遵照餐桌禮儀的孩子,是挑戰了父母的權威角色。

除了日常中多變的話語情境及角色扮演外,出於職業需求的交談規則也相當常見。例如在診療情境、諮商輔導情境中,藉由一套經建構的專業語言規則,醫師與諮商師、輔導者的角色從而確認並展演出專業/職業身分,語言更協助其劃分出與病人、被諮商者之間的明確關係,也能藉此避免角色關係越界、情感模糊。例如諮商輔導步驟中,為與案主建立友好關係,如何建構溫暖親切、相互信任的諮商情境是很重要的一環,桌椅安排與面談角度,都涉及諮商技術如傾聽、沉默、開放交流之運用,對諮商輔導者來說,在這過程中,話語的使用必須有高度的自我覺察,隨時進行修正,話語既促成了角色扮演的流暢度,也不斷提醒並指示了說話者的角色所需服膺的規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