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對話交流
洪菀蔆
南華大學社會研究所一年級
前言
在上一章中,維根斯坦的語言遊戲指出了一種常被忽略的語言研究類型:對話。對話是不同的對談者交替說話,人們不只說出問題、答案、命令、承諾、道歉的話語,也在一連串的言說行動中建構言談意義、參與對話中每一部分的意義交流。
在英文中,「打招呼」有許多表達方式,例如:hello, hi, how are you, see you later, have a nice day, goodbye等。要真正了解對話間的互動意思,必須視對話雙方的交談過程,如何一方說完,由另一方回應。一般來說,此處所指的對話類型不包括個人獨語,而是指與他人相關聯的,參與並回應他人言談的對話,這樣的對話交流遵循著一定的社交規則。
長久以來對話交流的研究並不受重視,因為語言學家認為它太過混亂無章,充滿錯誤的文法,因此無法作為充分而完整的分析資料。即便如Labov關注實際語用,也是選擇較組織化的訪談方式來進行研究,藉此掌握受訪者的言談方向。
語言學家同樣地忽略對「對話」之研究,他們不是透過個人語彙藉以建立當地親屬與疾病分類,就是搜集當地人所流傳的神話故事,這些研究的共同點是皆以個人敘事為資料蒐集單位。直到1970年代,對話分析才漸受重視,Harvey Sacks和Emmanuel Schegloff便將對話交流視為研究對象,探尋日常言談之社會秩序及其背後的預設,他們的研究排除書面資料(ex:文章、詩歌等),而以日常生活中的討論、電話聊天等作為分析材料,試圖透過蒐集日常生活中的大量資料,呈現出某些特定反覆的模式。對話分析發展出的分析概念包括:對話輪替(turn taking)、發言權(floor)、相鄰對(adjacency pair)、常用語(preference)等。
本章將(1)介紹對話分析的分析單位,以及(2)針對對話分析提出評論。
8.1 對話單位的序列特性(p.247)
對話分析承繼之前學者的研究,視對話中的語言為社會行動的形式之一,但其特殊之處在於根據「自然說出」的日常對話作為研究對象,由於著重分析在不同場合、情境中未加計劃的自然語言,因此對話分析不進行訪談(經設計、控制的對話情境)。
由Sacks對洛杉磯自殺防治中心的電話對談之節錄,可發現對話是由不同的說話者,經由話語接續、輪替形成語句鏈,存在於對話中的這種turn-taking
system形成一種潛在的對話規則,在此規則中,對話的雙方得以避免同時說話導致語句重疊,或是對話停滯陷入沉默。對話規則可能受交談者的身分範疇、特定情境所預先限制或影響,但多數的對話規則,都是在對話雙方互動協調下所產生的。
對話規則中可區分以下兩種要素:
1. 話輪建構要素──以前述電話對談的例子而言,當B在(1)中說“hello”,意思是(3)中的“I can't hear you. ”,對聽者而言這構成一種提示,即接下來輪到他回話了,這個在對話中構成話輪轉換的關鍵點(詞語),稱之為轉換關聯點(transition-relevant point)。有時候當轉換關聯點由於某些因素而延遲,就會造成話輪轉換不順暢,於是對方所預期回話的時間點與前一位說話者產生重疊。
2. 話輪分配要素──此因素指前一位說話者談話結束後,如何選擇下一位說話者,可能情況如下:
(1) 若前一位說話者談話結束時有指定下一位說話者,那麼話輪(發言權)便轉移至前者指定的人身上,由他接著說話。
(2) 若前一位說話者談話結束後並沒有指定下一位說話者,那麼其他對談中的參與者可以自我選擇,首先說話的人就獲得了下一個話輪(發言權)。
(3) 若前一位說話者談話結束後並沒有指定下一位說話者,也沒有人接續主動說話,那麼原本的說話者可能會(並非必須)繼續談話(重新取得發言權)。
對話分析將此種話語交替/轉換的模式看做一種社會組織的形式。在對話中特定的用語總暗示了接下來對方應該回應怎樣的話語,例如打招呼、自我介紹、表示疑問。Sacks和其同事提出以下兩種重要概念。
指兩個說話者各說一次話所構成的一對句子,是會話的基本組成單位。典型的相鄰對包括:問候──問候、提問──回答、給予──接受、給予──拒絕、讚美──接受、評價──同意、評價──不同意、提點──回覆等。Schegloff & Sacks指出相鄰對應具有以下特徵:是一前一後的兩個話輪,這兩個話輪是(i)相鄰的; (ii) 由不同的說話者所說出; (iii)順序分別是第一部分(始發語)和第二部分(應答語); (iv)有一定的類型,即特定的第一部分(始發語)要有特定的第二部分(應答語)相配。
Anita Pomerantz的研究發現,「讚美」這個相鄰對的第一部分,並不僅僅只會導致「同意接受」這個第二部分的回應。它還會產生聽者的「難題」,造成回應所面臨的衝突:是要「同意接受」還是「避免自我讚美」?聽者所採取的策略以兩種:(1)降低受讚美的程度【A:射得好!B:沒有那麼準啦!】;(2)轉移對象【A:你划船划得真好!B:是因為槳很好划,它很輕。】聽者透過重新說明來化解接受讚美時,所產生的回應兩難。
「相鄰對」有助於我們瞭解行動者在對話互動中,如何詮釋自身的行動意義、重新界定事物。以對話架構來分析話語如何相互牽引及交織於對話脈絡中,也呈現了對話雙方的互為主體性、相互理解。Ex:電話對談中,Schegloff & Sacks(1973)
將結束語分為三個組成部分:話題限制序列、預示結束序列和結束序列。預示結束序列指在會話正式結束之前,雙方都會先發出一些信號,說明雙方一致同意結束會話,這種信號表示常常包含用降調和拖長的聲調說出的“Alright”、“Okay”、“So...”等這樣的詞語。結束序列的表現形式是雙方交換道別語,如“Goodbye”、“Good night”、“See you”。
8.2 常用語(preference)的概念(p.259)
Sacks注意到有些慣用語例如“May I help you?”在很多場合皆會使用,它可能是職場慣用語、社交性禮貌用語,並不必然指涉直接確切的言說行動;而一般人對此多回答“Yes”,在(25)的事例中,打電話的人便拒絕回答慣常的“Yes”。我們在許多情境下都會無形中受制於文化壓力,傾向於回答大眾所能接受的慣常回覆語,當問話者遇到特殊的回答時,其回應會有所延遲、猶豫而不確定。
對話中可能是自身修正前述話語,使意思更加精確,或是由對方、第三方的人提問、更正、修補語句(此類較少)。如果是對話的第三方提出修補或更正,通常會在對話延遲一段時間後才說出,因為第三方會先觀察等待,確定沒有人進行修正後,才說出話來,並通常帶有不甚肯定的語氣。
對話分析中常面臨到的質疑是,該如何去解釋個別行動者的行為動機、心理機制。因為對話分析著重在看行動者在對話情境中,外顯的話語及行動,並且強調行動者的話語選擇是受到社會環境所限制的,所以對話分析中不是針對個人,而是對多個行動者作集體情境定義。對此Sacks(1964)提出建議:當我們要對社會現象進行分析時,會發覺使用對話分析的方法存在著變動太快的問題,首先,忘掉分析對象是怎麼想的,把焦點放在他實際產生的作為與話語效果上。
8.3 對話分析與「脈絡」的爭議(p.264)
對於上述這種對話分析的處理態度,Dell Hymes批評這是去脈絡化的膚淺作法,其忽略了行動者與情境的歷史文化背景脈絡,以及對話雙方的身分差異、階級位置(Ex:p.266),作者認為對話分析也忽略了非語言及面對面的手勢溝通。
對話分析可透過以下兩種方法回應其他學者的批判:自主宣稱、關聯性的議題。
關於對話分析忽略脈絡的批評,Sacks的回應是:對話分析要處理的本來就是微觀、小部分的層次,所以不需要考慮大範圍的背景脈絡,因為這無助於增進分析效力,打個比方,對話分析的研究就像是從機器上拆解標準化零件,據此可組裝成人們欲建構出的事物,因此這些組成要素需被加以界定,以用於其他較大層面的研究。
Besnier(1989)研究Tuvaluan人的對話模式,發現他們閒談間習慣先隱藏一部分重要訊息,待聽者追問後才引出真正的意思或實際指稱的人,這種修補對話、透過聽者與說者的言談互動而使語意完整的方式,突顯了當地社群的特殊互動方式。
對於「去脈絡化」的批評,另一種直接的應對方式便是回答何謂脈絡。Schegloff定義脈絡為「相關聯的問題」,有些學者指責對話分析未周全考慮對話背後的脈絡,他重新形構此問題,將「何種分析方法納入較多的脈絡?」轉換為「哪一種脈絡較為重要?」他認為脈絡層次並非事先給定、先於分析對象的,而須視對話分析的過程中哪些背景脈絡與談話對象產生關聯,此即為分析的脈絡。也有一些脈絡難以單就對話過程的關聯性尋找出,而需使用民族誌方法來掌握對話中持續的情境及適切的時空環境。
換言之,除非我們有辦法擴大特定對話的脈絡,否則我們反而難以確切指涉哪些關聯性是重要的。此外,對於缺乏面對面言談分析的批評,是礙於動作訊息、眼睛注視的時間點難以確切掌握,除非是使用影像錄影、符號標記作為輔助,便能提供歷時性研究,也有助於觀察到對話者一些無意識的說話風格,或刻意顯露的言說策略。Ex:許多人習慣說that uh, oh hi,且這種情形在不同對話中反覆出現。在(40)的例子中,oh所代表的脈絡意涵不只是「我知道是你打給我」,而是「我知道你回覆我電話了」,唯有了解對話緣由,才能理解oh在此處不只是一種隨意的語助詞。
8.4 談話的意義(p.275)
多數語言人類學家所關注的對話分析的研究,偏重於儀式與政治面向,而較少將日常生活的對話視為分析對象,目前尚未有跨文化、整體性的相關研究。對話分析將對話視為一系列具有重複形式的行動結構,以對話當做分析資料,推導出普遍化的對話組織模式。有些人類學家對於相同的人在不同情境下,其對話的轉變特別感興趣,若將對話分析的研究擴展至群體組織中,那麼便可以研究言說社群在對話交流中,如何共享特定的經濟資源、情感規則、社會規範等。
海德格說:「語言是存在的家園,但語言並非存在本身。」經由探究人們在生活中如何使用語言,使我們理解到意義通過言談互動而存在,從而超越對話,也跨越脈絡本身。意即從事件的整體結構而言,人們所交流的不僅僅是語言。在人類學研究中,意義不只存在於語言中,更存在於社會價值、信念、社會關係和交換體系、支持系統中。
8.5 結論(p.277)
本章針對「對話如何得以順利進行」,分析其基本規則,挖掘出日常對話中雙方共享的認知意涵與接續對話的潛在規則;也概述了其他學派批評對話分析的觀點,以及對話分析的研究者如何加以反駁,最後總結對話分析的研究價值,下一章將針對溝通情境中所包含、參與的單元作進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