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形式的意義

 

蔡凱銘

 

南華社會所研究生

 

前言:

1-語言學如同其他社會科學一樣,為了充分描述分析對象而創造新名詞,一方面強化其權威性,也讓非領域的人難以理解。

2-本章將先介紹結構語言學的基本原則,並以圖示來討論語言型態學如何建立現象與參與者的角色。

3-接著介紹後設語言學所注意的概念,並表現出意義的固定面。

4-在調查語言的使用時,意義並非來自於使用者的直觀。

5-語言與詞性(陽性、陰性、中性等)的關係將藉由概念索引與符號的特殊性來圖示說明。

6.1語言分析中的主要方法

1-「語言形式」是語言分析的主要方法。

2-在這主要方法中,語言符號從自然脈絡中取出-就像溝通過程與之後的社會過程-與檢驗就如同抽象的主要系統。

3-Bourdieu的假設來看,語言形式是在言說者的特定集體中所共享,而透過文化與政治的方式使分享成為可能。

4-結構主義與語言學家同樣認為形式-脈絡關係持續不斷的貫穿時間、空間、與言說者-這是特定路徑達到語言描述的部份-以及那個為了語言選擇的社會、文化或心理的暗示或結果,並無法被適切的描述。Chomsky與其學生則是提供此項研究路徑的新版本,就是假定句子結構自主性的觀點。

5-總之,分析的主要方法是立基於假定,也就是是字組意義建造命題的意義。

6.2意義是符號之間的關係

1-語言研究在上個世紀的重要貢獻已經將觀念,亦即意義的基礎,放置在一種關係,亦即符號-字、習慣手勢、街道標示與交通標誌等等-已伴隨著一種特殊系統。

2-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s)與結構主義相信確定的對象(紙上的標記與空氣中的聲波一樣好)能習得意義成為符號,以兩種方式進行:

 -藉由存在時間或空間連結到其他(同質的)元素。這個關係類型稱為syntagmatic

 -藉由存在對立面了解到其他(同質的)可能已被或尚未使用的元素。這種關係類型稱為paradigmatic

3-索緒爾指出,syntagmatic關係就如同鄰近的關係。在句子之中,字藉由存在幾乎是其他的字來獲得意義。以Line這個字為例,例句(1)到(4)傳達了不同概念與指涉世界上得不同對象。

1I cant draw a straight line without a ruler

     沒有尺我不能畫直線。

2People must form a line if they want to served

     如果想要接受服務,人們必須排隊。

3I cant remember a single line of that poem

     我無法記得詩的這一行。

4What is line of argument youre following

     你遵從什麼樣的論述方針?

在例句(1)、(2)中,line的意義藉由動詞drawform凸顯出來。在例句(3)、(4)中,line的意義藉由名詞片語of that poemof argument凸顯出來。

在例句(5)之中,big這個字必須被理解為對比到其他可能被使用的字。

5Paul is a big man.

當我們用big這個字,我們不只用它,我們也不用great這個字。我們知道a great man是不同於a big man。所以有什麼沒說才是重點。

6.3 語音研究的基本屬性

1-人類有生產與知覺語音的能力起因於生理的、神經的集合,認知與檢索元素。在生理上,人的發聲藉由特定外型與尺寸的喉部以及特定外型與長度的supralaryngeal聲道,這動作就像從肺過濾出空氣。成人的呼吸道與新生兒、黑猩猩大不相同。出生後不到一個月,新生兒發育開始解剖學上的不同發展,亦即全領域發聲的產生。到2歲大,小孩就有與成人相似的supralaryngeal聲道。從神經醫學與認知的觀點來看,人類能高速控制、運動其聲音器官來產生語音。

2-人類也能在很快的時間內調和或分辨出另一個發言者其聲音的特定類型。人類能對產生頻率每秒2030段的典型音進行解碼,即使事實上人耳通常無法辨識頻率高於每秒79段的聲音,以及聲音傳送頻率每秒20段或更高時聽起來像是沒有不同的「tone」。語音「圓滑音」對另一人而言,藉著包圍音而感人。這就是語音學家稱為發音。有時子音會因後面的母音而異,以子音k來說在car的發音比起key的發音更回到口中。

3-利伯曼(Lieberman)與其它語音學家運用這些語音的特性去支持聽者從事解讀語言符號的驚人(且很大程度無意識地或自動的)工作。語音學者也展現出在經驗上藉由兩個不同的言說者會習慣把具有不同聽覺特性的聲音傳達成「相同」的語音。語言學家稱這些單位音素,聲音分類像是/t//i//p//θ/可以依序合併在一個形式龐大有意義的單位,例如(拼字為tippitteeth)。

 6.3.1音素

1-音素的概念是被介紹在語言學家所捕捉到並非所有聲音變化都會明顯產生意義不同的事實。以英語來說,我們把/p//b/用不同的字來表示(p168)。語音學者說即使這兩者共享相同的發音區-同樣是雙唇音-與發音型態-同樣是閉塞音/p//b/在聲帶使用上享有不同方式,/b/是聲帶振動(也就是有聲子音),/p/則是聲帶不振動(也就是無聲子音)。聲帶的使用是語音學者所考慮的用來區分音素的決定性特點(特徵)。

2-圍繞在Sapir論述所支持的音素的心理事實。有個例子將圖解說明Sapir的推論。在試著教導Southern Paiute 資訊,Tony Tillohash去寫下語音學上的語言時,Sapir選擇去表達一點,pa:βah (在水中),藉由一個順序形式:無聲雙唇閉塞音(〔p〕),重音長音a(〔a:〕),有聲雙唇磨擦音(〔β〕),輕音短音a(〔a〕),以及語尾送氣音(〔h〕)。

3-對於Sapir來說的「理論事實」是一個伴隨音素/p/,亦即在Southern Paiute的四個不同方式事實上是依賴逾出現在字與片語的何處,隨著〔β〕成為假定在有聲長母音的形式,因此形式pa:βahSouthern Paiute在〔p〕與〔β〕之間輪流出現類似的語音過程在其他語言也有。例如在西班牙文中,在兩個母音之間〔p〕會變成〔β〕,例句(7)變成例句(8)時,字尾多了母音,發音就改變。例句(7)是個同化的典型案例。

 6.3.2 人類學之中的音素(eticemic

1-當兩字之間的一個音不同而產生不同意義時,語言學者說那即是兩字之間有音素的不同。當兩字之間的一個音不同而不會產生不同意義時,我們說那即是兩字之間有語音的不同。從這種區分而言,肯尼斯.派克(Kenneth Pike)介紹為討論關於人們處於有意識與無意識狀態的用語,eticemic

2-60年代對於eticemic的區別變得重要,由田野工作者在研究紀錄中使用並加以區辨。Emic觀念是經由學習後協助共同體成員的觀察,以及嘗試描繪出成員間如何非配意義或是將兩個不同行動給予不同的意義。Etic觀念則是一種文化獨特性的代替以及一種狀態分類的框架。季辛(Keesing)則提出不同的觀點,他認為,etic是相當於「精神」或是「觀念構成」,而emic不是直接取得,而是隨著狀態與可見的行動被加以辨識出來。

3-不少因素使得eticemic難以判定其範圍,也就是在根源上等分的區別語音與人類狀態作為概括性貫穿情境與文化的應用。

6.4 相近的關聯:從音位到詞位

1-早先所提到,除了相對系,符號,包括語音,典型的隨著其他符號而帶入的關係。當音素被有順序的合併在一起,形成詞素,以移動最少的音來形成意義。例如/p//i//n/本身並沒有意義,但依序組合起來就形成英文字pin

2-隨著類似的論述被用來討論變形音素(見6.3.1),語音學者討論到異形詞素,就是被視為有相同基本形式的變異。典型的例子就是英文三種不同的複數結尾(字尾加s發音為s,字尾加s發音為z,字尾加es發音為z,見例句(8p175)。

3-除此之外,需多語言會根據情境與社會關係而使用特別的詞素加以標記。這些詞素通常為表現親密而屬於一般敬語的範疇,也可能是獨立字或詞綴。(見表6.1)。相似的作法也運用在密可羅尼西亞島上語言的研究,學者Keaing稱為humiliativeexaltive形式(見例句(10))。

 

6.5 從構詞到項目架構

1-通常在語言學所建立的隨意對於名詞是相對於動詞變形轉變其依附意義的區別。文法學者稱為名詞型態動詞型態。語言常提供言說者在誰對誰做什麼之間去解碼。舉例來說,當一個句子含有一個聲明,兩個名詞,兩個不同的參與者在描述項目時,可以透過名詞或動詞的兩個不同後綴意義來加以區別(見6.5.2小節)。例句(13)可以看出主詞為狼,受詞為狐,動詞是責備。

 6.5.1 深層因素與特徵的階層組織

1-檔案階層:從英語句子組成中,可以發現其結構為主因>媒介>對象。(見例句(23)、(24))。

2-現在進行式:強調現在正在進行的動作,將句子中的動詞型態改變來強調其動作。(見例句(25)到(28))。

3-人稱代名詞:從p185的結構對立表,整理出人稱代名詞在4種元素下的情況(是否包含說話者自我、是否包含對話者、是否呈現為複數、是否有限定),共有AK11種人稱代名詞。

4-語言構詞的規律:英語在構詞中有其特定的規律,其順序依次為是否為你、是否為我、是否為他、是否為人類、是否為有機物、------等等(見表6.1)。

 6.5.2 透過逐字式語言形態學的項目架構

藉由動詞型態來加以判斷語句的意義所在,在語言中常會使用詞素所形成的詞綴來加以說明特定的動作(見表6.3)。

 6.5.3 時事性階層組織

從表6.2列舉的主詞序列原則:

a-人類>非人類

b-明確>模糊

c-相關程度高>相關程度低

d-1人>第2人>第3

 6.5.4 句型與先論結構

及物詞的特性:就語句的結構來看,主動詞與主詞傾向為人類、典型物與明確區辨者;受詞則傾向為非人類、非典型物與模糊者(見表6.2)。

 6.5.5 在文法與談話中及物詞

參與者的角色:及物詞在使用會有類似「前場」、「後場」的作用,而在文法的學習中,不只是語言上的作用,也含有政治或道德的意涵。

6.6 在語言社會化學習中取得的文法

語言社會化-兒童對於語言的文法學習與發展可視為以下兩者:

1-參與社會性與文化性活動

2-被暗中的鼓勵去學習語言

 

6.7       元語言意:從名稱到務實

簡志成(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研究生)

 

過去語言學研究侷限在Jakobson的討論語言「語言功能」(對於外國人而言,此種功能是很必要的-與其他語言分開,而也是此種功能使得字典、文法等可以被記錄下來)

 

元語言意,現今的研究主軸對雙語使用者而言可以用此想法-先簡單的問過再複雜的,單語亦然,他們可以先從簡單的單字學起在開始複雜的文法結構,而這都是透過在場域或熟悉者翻譯文句。

 

語言人類學與社會學家好奇的則是不同語言溝通下如何了解肢體語言或涉及文化關係的語言表述,所以對語言必須要先有概念的累積。

 

Labov針對語言做的研究,指出轉換語言時所含有的意涵,這是在元語言意中被發現的分類。

 

Silverstein指出,對使用者而言,若是語言裡頭的涵義明顯的與主題有關則是容易被辨識的。

 

詞性的變化,一個詞也或許不只一個意義及用法,使得情況有些許複雜。

walk為例,他可以解釋做步行,也可以用來做正在行動的意思;

 

東西的詞性是複雜的,所以都是仰賴語言使用者的釋義才能熟知每句話的真實意涵,換句話說,語言本身可能都不被我們(使用者)所輕易掌握,就像是進入了一個劇本及其背後的文化意涵一般。

 

我們要如何表現情緒:悲傷、快樂、生氣…等。這要與給予情境的人所設想的條件相結合,在某些文化中,有的人獨處就會顯得悲傷,但有些文化中這反倒是一種賞賜。

 

所以對於使用其國家語言的人來說,很難具體描繪出其語言形式與他們實際生活的差異。

 

擴大Jakobson他的元語言意的討論,Silverstein釋出了語言的變化實用的功能,他融合了說與行動之間的觀點。也就是說,語言表達中的情境與脈絡若適當被表現出來,這樣的要求包含語言形式的品質,也就是有能力可以區隔出其文法規則以及實務上的特殊表達,這樣可以幫助聽的人理解其脈絡。

 

Silverstein來說,當語言特性被建立在特殊關係與位置情況時,對原來使用其語言的人會很難理解其意義。也就是說,越有脈絡的語言越難被理解。

 

 

6.7.1  代名詞的實務意義

以義大利的代名詞為例:

在其它非英語語言來說,有些動詞並不需要特別被標的出來,但是在義大利文中不管那一種用法都可以被接受,但他們會區辨出其文義上的差別。

 

語言使用這會自己去區別差異,不管是對比或強烈詞語,作者發現在他檢驗義大利文時,第三人稱代名詞有其不同的表語,she / he在許多時候被視為主要的特性,有顯示其取向以及正確的影響。

 

同樣的代名詞不會被使用在小角色中,反而會用questoquello代替。而當使用在重要人物時反而會用負面的評價。作者認為人稱代名詞傾向使用正向影響的用法,而指涉性的則使用負面的,但這對語言使用者而言卻完全不受影響。

 

越靠脈絡理解的語言越難釋出其意義與功能,文法包含語言結構等有足夠條件讓語言使用者可以去找出語言的內涵。

 

近期的元語言意研究顯現在真實生活的內在作用,認為應該注意那原有存在的內在作用。

 

 

6.8       從符號到索引

一般人必須注重其語言使用背後的脈絡,像義大利文而言,食物的影響是不可依其文法規則而預的,很多文法家都盡力避免務實對於語言的影響,而著力在把字當作是標的,重視其語意的表達正確與否。

 

符號其實是隨著表達而改變的,當哲學家與文法家對語言多做努力時,都依賴語言原有的意義在做解釋,但作者認為有兩種從符號出發的不同討論。

 

 

6.8.1  語言的圖化

圖化是隱藏在主題的觀點,但字彙也有其圖化,它會使語言有其固有的意義,而語言的不同用法也是如此,以英語來說sl開頭的字彙都代表不愉快的經驗。

像是slime惹人厭的人、slug動作遲緩的人、sloppy懶散的

 

Hays在重新研究語言的音譜發現Berlin對於語音和語意之間的研究中,還有其他與〔g〕等音都為如此,佐證了Berlin的研究,包括語音學的研究都證明所指涉圖化、聲音與語言之間的關係,而且都與其語言家族有關。

 

近來民族音樂學家和社會文化人類學家研究文本的聲音象徵性在動作及音樂表演上不只是單音的結構。Nuckolls(1992,1995)認為,聲音象徵的字不該只被看作圖像,他更提供其他對於符號與索引上的性質。

 

Peirce他區別了圖像性的不同,包括Haiman所說的形象與表象。圖像提供特性的連結,換句話說,在同類型範疇中的圖像與符號可以幫助語言接收者接收語言更容易。

 

Julius Ceasar說:「我來、我看見、我征服。」這類圖像已被語言的類型學與動機語言論者所理解。

 

以人類學的觀點而言,圖像背後的特殊文化與實踐是相當重要的。Mannheim(1991)指出,連接語言的字句與主題的圖像表達與文化定義發現它與其語言特性相關,它與語言之原意及深層意涵結合在一起,它也反映世界生活。這不僅是對語言意識型態的描述,更假設語音的改變與聲門和氣音有關。

 

索引是語言中認定主題的線索,不是因為其與主題的相似性而是與其一連串的背後關係。

 

雖然語言的指標已經被不同的理論傳統指出,但指標的意義有不同的傳統。

Bally為例,他以法文「indices」這字在1920年代是有表現說話者的情境脈絡的訊息觀點,特殊的代名詞與詞彙選擇與收話者或發話的社會階級相關。

 

以指標index而言是一種與訊息的生產或影響有連帶關係。

 

以功能取逕而言,index也被稱為轉移或替代,他是主詞(Iyou)等。對於其文本與脈絡的替換以deixis(希臘文原文作為指出)為例,他就轉而用作賴以支撐的人或物之意。

 

Hanks(1990)認為deixis有語言的在系統和行動的類型。這是社會建構也是溝通實踐和社會文化系統的關係,Hanks的研究顯示出擴展與言型式的分析到複雜的人們觀念體系延續發話者去釋意他們的現實生活。

 

6.8.2.1     性別的標示和語言結構

發與者在闡述事件與故事時其同時間帶入的東西都能提高其主題的影響性,在我們聽取別人的指示時都會有背後的思考:發話者從何來?其政治階級、他的家族背景、他知識的關係或其政治化真相等。因為語言帶有其社會歷史,這就是社會語言學家和語言人類學家所謂的社會意涵,而指標意涵也是如此。指標的觀念與性別的語言情境也有關係。McConnell-Ginet(1988)介紹了性別指標的語言,他認為語言表達或意義的特殊形式與其語言生產的性別指涉和性別概念是同時被生產出的。

 

Brown (1979, 1980)發現女人都傾向避免否定或支持的語言來表述或重複其發話者的句子。而這就是性別的指標,這與父權體制的社會有關,但這並不表示我們有此可指認出男女的發話者,因為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女人也會用不禮貌的言語來表達意見。

 

(Ochs 1992)就認為沒有唯一的性別和語言的關係,也就是說語言和性別的特性還是得隨發話的情境來論斷。

例:英文的標誌問語「I go straight, dont I ? (直走,不是嗎?)」女性就常用這種發語方式,但也跟其發話時是否猶疑有關。

 

在某些情況Bonnie McElhinny (1995)女性為要在職場顯示出其女子氣概而傾向用較不敬的字眼。這也是Labov (1972)所謂的矯枉過正,而這也是強悍的語言使用,為求被認同以坦米爾語村(南印度與錫蘭島)為例,發誓的字眼都有其階級差異,在這些例子中,性別認同最有其語言特性,但其實許多語言使用並不一定要跟其性別有關。這與其字句和價值觀的特性和其性別認同的生產關係有關,這些研究幫助我們理解文化取向的社會認同包括父權關係等,但跟其抵抗關係也有關。

 

Deborah Tannen提醒我們反對對部分語言型式背後的認同關係不會讓指標的力量過大,但也許是一個力量的工具之一。

 

6.9  結論

如果我們試著了解片語和句子是怎麼告訴我們世上關於人、事、物間的關係,我們必需開始專注於分析他們(指片語和句子)的基本組成的部份,意即--字、詞素及音素。

 

作為一種語言天生的語用者(native speakers),我們大部分時間是憑直覺,但作為研究者,我們就必須系統化,意思就是說,我們需要精緻的分析工具;我們需要在相同條件下產出相同結果的程序。

 

本章一開始即以實例說明區別相反的和相近的關係是「系統化」過程中首要的步驟。在討論近十年語言學者所描述關於文法的部分基本觀點時,我已經大體上給予讀者他們(指語言學者)在研究語言的形式和關係時,所遵循的辯論和陳述的邏輯。我並不評論經驗主義者豐富的資料和描述文法分析領域的理論探討。

 

進一步想追求這些主題者可以在一些的語言學 和 包括話語分析法(discourse analysis)語用學(pragmatics)、語義學(semantics)、語言類型學(language typology)、語法(syntax)、形態學(morphology)、 音系學(phonology)、語音學(phonetics)等次領域的有用介紹間選擇。

 

我已經花了比其它語言學結構的觀點更多的頁次在形態學(morphology)上。我相信了解語言形態學(特別是那些有豐富形態學的語言)對於發展有系統的公式以及創造語用的觀點是很重要的,且也是一個語言人類學研究中重要的議題。

雖然很大部分的文法是以其組成要素及原則被理解,而這些(要素和原則)是凍結的而不易追溯到有脈絡可循的解釋,很多文法的現象自有其成因和說明的領域,這領域大於或等於其文法的自然差異。

 

我已試著藉由討論代詞(agency)、及物動詞(transitivity)和會話中個人的代名詞等的符號去舉例說明。換句話說,雖然文法有其本身部分的邏輯,但重要的是去揭露有多少的邏輯是文法現象中固有的,又有多少是其它因素的產物。特別顯著的是在研究語言的取得和語言社會化。

 

唯有以開放的心智一手去接合結構和用法,另一手以文法對照社會和文化單位,如此語言人類學有希望能建立語言成為探究人類學廣大領域中的一個豐富的對象,也對語言學的描述和理論有貢獻。

 

振興原住民族語言的理想與現實

莊新國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研擬完成「原住民族語言振興六年計畫」,這是有關原住民族語言發展的第一個整體性計畫,將從明年起開始執行六年,把原住民族傳統口說保存語言方式,加上「文字化」的基礎,以達原住民族語言的「活化」與落實「語言權」,及維繫台灣文化多元發展,是政策推行的理想面。

在現實的層面,以本校為例,本校里佳分校辦理母親節慶祝活動,除了邀請活動的主角──部落裡的媽媽們,還邀請鄉長、鄉民代表會代表、村長及地方長老與會。在活動開始時,照例邀請「長官」致詞,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除了部落長老因不會說國語而全程用鄒族外,其他致詞者均先用鄒語向媽媽們表達感恩,可是在叮嚀小朋友要孝順父母親時卻改用國語,深怕小朋友聽不懂,而這種情形在部落中已是常態,大多數家長或長輩們為了迎合小朋友的語言使用模式而使用不怎麼標準的國語來對話,這樣做的結果不但是小朋友的鄒語學不好,連帶國語也說不好。

早期「獨尊國語」政策而導致原住民族語言死寂的不公平現象是事實,但現今多元的社會體系下是有機會讓原住民語言重新活起來,部落與家庭可以說是現今原住民語言唯一可以使用的場域,除非經過特別的安排設計(如學校教學或語言巢),原住民語一旦離開部落很難有使用的場域,但如果政府與部落沒有這個覺悟,政府花再多的經費與人力其效果其實是有限的。

台灣原住民族語言就學術上是屬於「南島語系」中的「台灣南島語」,台灣原住民語保留著最多古南島語詞彙,在不大的幅員裡竟有多達二十餘族南島語言,其並存的多元現象實為世界所罕見。台灣原住民族語言是非常珍貴的,然而它卻是一直隨著時間流逝,一個語言的消失所代表的不只是一個族群的没落,也是象徵這個國家的不文明。台灣原住民族的語言從日治時期開始被大量的改造,而歷經一世紀在國家力量有計劃的改造下還能幸存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今天談語言復興不是一兩年的時間可以達成,語言哪邊消失就要從哪邊開始,這是國家的責任及義務,也是語言使用族群者的使命。

 

廖子成

語言是社會溝通的工具,語言是一個社會文化的總體表現,因此語言反應文化是自然的事,但語言型態(linguistic form上的不同似乎也是基於文化上的差異,以近日在流行歌壇上引發爭論的《中國話》為例,歌詞中出現中國文學以「平仄」來表現詩詞的節奏與聲調,這應該是漢族所獨有的語言型態,型態的差異除了顯現於文學,當然也顯現在稱謂(甥、姪)、姓氏(田中、Smith)、倫理(尊卑)、交際(How are you→吃飽沒)、與事物的分類等等。

許多人類學家也基於此種差異發現各個原始民族在語言、顏色、分類範疇上的不同想像,諸如美國人類語言學家薩披爾(Edward Sapir,1884-1939)和他的學生沃爾夫(B. L. Whorf, 1897-1941)比較美洲印地安語言,證實了:各個民族的時間觀念、空間觀念、色彩觀念、親族觀念、主語賓語觀念都不一樣即是一例。這些民族觀念反應在語言上,個人觀察世界是按照本族語言固有的分類系統和特別的語法來觀察,若以有別於此文化下的理解,會覺得是異想天開的,甚至是滑稽有趣的。就以德伯爾人將宇宙萬物分成四個範疇為例,這些範疇的關連性與分類的原則,幾乎以其日常生活中產生經驗領域的規則性為依據,當然有些是找不到任何解釋的,或是約定俗成的,德伯爾語系的分類體系,也展示了人類劃分範疇的某些類型。也印證了每一個民族的文化會透過獨特的民族語言陶冶每一個民族成員,而形塑個民族的世界觀。

但每一個民族的文化並非是一成不變,歷史的演進加上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使民族文化發生改變,文化改變,語言也隨之改變,這其中隱含著文化上的權力關係,強勢民族往往透過語言的同化「征服」弱勢民族,如許多平埔族的語言早被漢語同化而不復存在,部分高山原住民族的語言也似乎凋零而殘缺不全,可見語言和民族文化具有互相依存的關係,當語言死亡,民族文化當然也隨著滅亡,同時也就是民族的覆亡。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