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論(Theories of
culture)
莊新國
南華教社所研究生
如果前提是語言人類學必須理解為文化習俗,我們語言人類學討論的領域則必須包括文化概念,這個議題在目前別具挑戰性,文化觀念從未如受到各方如此重視及批判。
許多社會科學家--包括一些人類學家--都認為這樣的概念文化是一種認同殖民主義過程,在軍事、政治至上的部分西方列強對世界各地,它不能用於假設一系列二分法天真和誤導,如"我們"和"他們", 被"教化"和"原始","合理"和"無理性","識字"和"文盲",等等。
在19世紀是一個用西方文化概念來解釋其他地區的文化,並且用來征服和殖民這些地區(非洲、南北美洲、澳洲、太平洋群島、亞洲)。
今天,文化是用來解釋為什麼少數民族和邊緣族群不容易同化或融入主流社會。
文化理論六個主要理論:
文化有別於自然(Culture
as distinct from nature)
文化即知識(Culture as knowledge)
文化即社會知識之分類(Culture as socially distributed knowledge)
文化為一個調解系統(Culture as a system of mediation)
文化即運作系統(Culture as a system of practices)
文化即參與的系統 (Culture as a system of participation)
但從人類學的角度討論語言時,只要論及文化概念,語言概念都將是本書所討論的重點。
2.1 文化有別於自然(Culture
as distinct from nature)
(P.24)
對於文化有一個共識,透過語言,我們可以把一些認知、訊息、行動傳給下一個世代。這種文化觀點是可以解釋為什麼任何一個孩子,在一個不同的文化模式下長大,他仍然可以透過文化及語言的涵化,他將習得這個文化及語言獨有的特質及生命。
學習語言的能力是獨立的能力,就連聾人所使用的手語亦是自發性的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更具體地說,語言有助於我們對自然和文化的分類。豐富的分類系統,能提供我們重要線索去學習文化信仰或習俗.。
這種系統的分類是任意的。
2.2 文化即知識(Culture as knowledge) (P.27)
如果文化就是認知,那麼我們以用這個思維來認識世界。這不僅意味著一種文化的成員必須知道某些抽象或具體的事實,這也意味著他們必須分享某些思維方式、方法,推論和預測來認識世界。
在文化的認知觀點、
人所需的知識主管參與社區包括命題知識和程序性知識.(P.28)
心理學家和文化人類學家最近的工作認為人們如何在真實情況提供了另一角度的文化知識.
文化知識是社會共認的分類方式,但(1)個人並不總是最終的訊息接收者(2)不是每個人都獲得同樣的信息或同時使用技巧達到某些目標.
2.3文化即社會知識之分類(Culture as socially distributed knowledge) (P.30)
將文化當作是作為溝通方式的系統制度,即作為一個系統標誌,這是屬於文化的符號學理論。其最基本的觀點認為──文化是代表著世界,一種可以令我們認為是真實的事物,如神話、諺語、
藝術品和表演等。
人們的精神文化產品,例如
神話、禮儀、自然和社會世界的分類,可以看作是自然界藉以與人類建立關係的象徵。
列維-斯特勞斯的二元區分
Jakobson的元音三角(P.34)
列維-斯特勞斯的烹飪三角形(P.35)
二元區分是在"隱喻"及"闡明"之間的轉化(轉喻)行動,好比文化(烹調)、自然(腐爛) 在食品間的轉化.
註:列維-斯特勞斯(C. Claude Levi-Strauss,1908-) 現代西方哲學家、社會學家,結構主義哲學的創始人。生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就學於巴黎大學,獲哲學
格爾茨與列維-斯特勞斯在文化溝通的理解:文化差異並讓人類在無意識抽象思維能力上有所變異。
格爾茨認為文化著重於人類互動所的文化產物,""文化是共有的經驗,不是儲存在個人的腦袋裡"。"culture ... is public
... it does not exist in someone's head..." (P.37)
文化溝通是可以詮釋的,當我們觀察人們從事一項公開辯論,參加了葬禮,到了場球賽等,我們看到人們從事協調行為不僅意味著又產生世界觀、包括當地人的觀念,一個核心概念議題是格爾茨以及許多文化人類學所要理解事項.
在詮釋文化知識世界中,這不僅意味著一種文化的成員必須知道某些事實或者能夠認識物體地方和人民,這也意味著他們必須分享某些思維方式、方法認識世界,藉以推論和預測
註:詮釋學(hermeneutics)一詞源於希臘神話中的天使Hermes,他是天神宙斯的使者,負責傳遞宙斯的訊息,並「主動地詮釋」宙斯的意思。詮釋學的發展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指詮釋<聖經>的原則,認為詮釋聖經應該以原文為主,找尋其「隱藏的」意義。第二階段是指F.E.D.Schleiermacher(1768-1834)的心理主義與W.Dilthey(1833-1911)的歷史主義的詮釋學。他們共同的思想基礎是客觀主義,主張詮釋者應擺脫自己的偏見及其時代的限制,而進入被理解對象的那個時代及其設身處地的立場。第三個階段是指M.Heidegger與Gadamer的詮釋學。他們把詮釋學從方法論轉向本體論(ontology),從而使詮釋學成為一門真正的哲學理論。
溝通交際的形式有很多,例如(語言表達、圖形標誌、手勢、
現場表演)文化習俗在程度上要假定某些情境或建立特徵才有其意義 (例如:受贈者是說的是什麼, 說和聽之間的相對的社會關係)等,都構成了溝通交際的要件。溝通所要正真要聽的不一定是"描述"的訊息(或其指稱含義),所以有會會聽不懂說話者真正的意涵。
語言學上,把由於兩個事物的特徵上所存在的某一類似之處,而用指一個事物的詞來指代另一個事物的演變模式叫做隱喻(Metaphor)。“隱喻”一詞來自希臘語metaphora,其字源meta意思是“超越”“在…之後”,而pherein的意思則是“傳送”或“轉換”。合起來表達就是“轉換之後的含義”。隱喻是以"相似"(likeness)和"聯想"(association)為基礎的,也即兩個事物的特徵上所存在的某一類似之處。
從功能的觀點看隱喻如何控制我們的社會和自然環境
(From
the functional view of metaphors as ways of controlling our social and natural
environment--Sapir and Crocker 1977) (P.38)
2.4 文化為一個調解系統(Culture as a system of mediation) (P.39)
在我們的生活世界中,基於共同的生活環境及社會情境,語言的使用具有普同性。
The common use of a language is believed to take
place at the same level as the common use of all of the objects which surround
us in the society in which we were born and in which we live. (P.39)
人類藉著「工具」調解物理或社會世界以及人和環境之間的連結,如勞動、狩獵、祭儀…
依據這個觀點,文化包括實物等物品,如雨傘及物體概念、信仰體系及語言代碼。
In this view, culture includes material objects
such as the umbrella and ideational objects such as belief systems and
linguistic codes.
(P.41)
例如,我們要一個人離開一個房間,可以用雙手或工具,也可以用符號達到同樣的目的。
2.5 文化即運作系統(Culture as a system of practices)
(P.43)
2.6 文化即參與的系統 (Culture as a system of participation) (P.46)
文化理念與是具有參與的系統,基於這樣的假設,世界上任何的作為,包括口頭溝通,都具有先天的社會性、集體性和參與的性質。
文詞帶來大量的可能性,這是由於語言能力,讓我們有描述世界的能力
2.7 預測和解讀(Predicting and interpreting)(P.47)
1. 不管社會行動本身或是發言者一定要在日常日活中作預測,否則,他們將生活在混亂和不確定的狀態,而無法保證他們的利益。
Social
actors themselves, and hence speakers, must have ways of making predictions in
their daily life, otherwise they would be living in a state of constant chaos and
uncertainty that would be too unstable to ensure their well being.
2. 社會行動是很複雜的,然而人們都處於複雜的綜合系統。這意味著有可能永遠不會像人們預料的方式(如果不是出乎預料)(例如:有所質疑或覺得笑話不好笑時就不會再有對話).
Social actors, however, are complex
beings who participate in complex systems. This means that there is always the
possibility that people will behave in unpredicted (if not generally
unpredictable) ways (e.g. not speak at all when questioned or not laugh at a
good joke).
3. 不管是否用統計的方法,在我們看來不管數據如何頻繁,最重要的是如何讓其他研究人員有共同意識,或是經常處於某個現象。
Regardless of whether or not one uses
statistical methods, it is important to give other researchers a sense of how
common or recurrent a given phenomenon is or, rather, how frequently it appears
in our data.
4.某個程度上被視為一種現象的發生,部分原因是較一般類
我們解釋性框架.
The extent to which a given phenomenon
is seen as an occurrence of a more general category is partly due to our
interpretive frame.
5. 社會行動本身,作出了自己的行動詮釋成適合特定"模型"
Social actors themselves are involved
in the work of making their action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s fit into
particular "models."
6. 一般而言,隱喻是好的思考方式,但它們不該阻礙新的思維方式。
In general, metaphors are good to think
with, but they should not get in the way of new ways of thinking about a
problem.。
7. 最後,所有的理論都是有限的、會被淘汰的.
all theories are mortal
2.8 結論(Conclusions)
(P.49)
文化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概念,語言人類學必須包含文化的概念。
語言型塑世界觀
0417語言社會學心得
教社所研一 莊新國
語言型塑世界觀,因為語言的表達除了具體的語法及言語的表徵外,還有社會及文化的層面,不同的文化會用不同的思維模式描述所處的世界,所以每當不同文化在交會之際,如果雙方不能相互理解彼此間的文化差異,衝突就會發生。然而強勢文化通常會主導並取得解釋權,進而產生強勢文化凌駕強弱勢文化的現象。雖然強勢文化所取得的這個解釋權並不合法,但在現實層面會對被解釋的族群文化產生根本上的改變。在鉅觀的部份,十九世紀的中國面對西方文化時是如此,世界各地被西方列強殖民的地區也是如此。在微觀方面,台灣原住民歷經荷、西、清、日本、國民政府的統治,乃至今天何嘗不是一直面對這種現象。
我們經常會聽聞原住民在進行某些傳統活動(如狩獵、取用山森資源)而觸法的新聞,深究其原因,在這看來似乎簡單的法律案中其實蘊含著文化概念的差異,就現實面來說,這些被查獲的原住民的確犯了法,但在文化層面來說,這些人只是從覆著其族群千百年來所做的事,只是這些在過去合法的傳統運作在當今已經變得不合法,因為解釋權已經不在該族群了,更可惜的是,這些掌握解釋權的人都缺乏語言社會學的
語言社會學心得0417
教社一 廖子成
人類生活離不開語言,語言讓我們透過他人溝通聯繫,回應外在的人事物,而文化的不同,對各種事物的指涉,就會產生差異,所以說:「認知」就是帶著各種不同有色眼鏡下的觀察。就以近日的原文文章《語言學的人類學闡述》閱讀,無論是英語文法與字詞、片語所形塑的表層結構,或是必須以透視、分解後才能掌握其蘊含與背景的深層結構,彷彿無字天書一般,難以理解,「我不認識它、它不認識我」,原因何在,不同語言系統呈現的不同文化,需以相同文化下理解與再現。我們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社會脈絡中,所以會有共同的經驗、記憶、特徵、認同價值,彼此使用同樣的語言符號溝通,自然能夠理解對方的意思,而不同文化下的人們,以不同語言來認識外在世界。甚至在不同世代間的語言,也存在著次文化的語彙,例如:「學生腔」、「網路腔」、「黑話」,這些社會方言,就必須以此種社會階層或次文化之下來理解。
舉例來說,在學生間流行以「嫩B」罵人,無論男女學生,都用得自然而流利,但聽在老師耳裡,如同以性器官罵人一般的粗俗,查了「奇摩知識」才明瞭其中含意,意思就是說:「你非常的爛」,雖然不雅,卻無想像嚴重(當然還是因為刺耳而制止此類言語)。另一個在網路上流傳「日本微笑」的故事:場景一,在一高級日本料理店,一位美國食客品嚐佳餚時卻發現有一隻蒼蠅在他的湯裡載浮載沈,立刻向餐館提出嚴重抗議,不料日本侍者反而微笑起來…。場景二,某位日本人在宣布親友死訊時,面帶笑容,一副笑容可掬的樣子…。「日本微笑」令人無法理解,是日本人幸災樂禍?還是冷酷無情?答案很簡單:微笑對日本人來說,也可以表示尷尬或哀戚之意,理解了日本文化,即能理解「日本微笑」的象徵意義。
語言是符號系統,也是一種社會行為,不同社會文化共同分享的符號、規則和意義,便形成獨特文化價值和意識形態。知識的理解是如此,人類有形世界的理解亦是如此。
別掉入「網路釣客」的陷阱-他們會假冒可信任的公司發送偽造的Email欺騙您。學習如何
避免將您的相關帳號和密碼暴露給這些人。
台灣國語的文化解讀
洪菀蔆
我們這一代就學時,雖然已是對國語的學習不感困難,但總常聽到父母等長輩談起以前在學校「不准說閩南語,否則要罰錢」的往事,以前在未上小學前,我們家小孩在家中也都講閩南語,但一開始上學後,由於已逐漸習慣國語的學習方式,回到家和姊姊只要一講國語,就會被爸爸罵,對於這種害怕喪失自己本土語言的危機感與焦慮感,我們小孩當然不大懂,總是賭氣地乾脆不講話。爸爸甚至說過,他有一個同事,叫小孩在家不講閩南語就只能講英語,小孩寧願講英語也不講閩南語!
戰後國民政府推行北京話為標準國語,這種統治階級對語言的規範,透過國民教育的推行、教化,普及至台灣各地,即便到了今日,「台灣國語」等於「沒水準、低俗的、鄉下的」這樣的印象依舊存於大眾普遍的思維中,可見其影響力之深遠廣佈。所謂台灣國語,大致上的特徵,是把注音符號中的捲舌音唸成不捲舌音,例如ㄓ唸成ㄗ、ㄔ唸成ㄘ、ㄕ唸成ㄙ、ㄈ和ㄏ不分、ㄢ和ㄤ不分等等,因此公眾人物的發音不標準也時常成為被嘲笑的話題。
什麼樣的「國語」叫做標準?它背後所代表的文化價值與政治意涵,是經特定權力位置的人所制定建構的,而這種標準與社會位置、各地區域之間的關聯,則呈現出多樣的文化。例如在群聚的男性工人中,講閩南語或台灣國語、並夾帶著作為語助詞的粗話,是社群中共享、認可的表達方式,是工人文化的重要組成,而我們似乎比較難以想像,一個操著標準國語、繁複修辭的工人,當然這種雅俗之分,在不同語言中始終都存在,對於一個外來者,無法輕易進入一個社群中,便是由於不了解當中的語言模式與修辭態度,想透過後天的學習,有其困難度,或亦需下相當大的工夫,因為那更涉及文化融入與受他人接納、認可的過程,因此人類學家需要先在田野花上相當長的時間學習當地語言,才能進一步研究內部的文化。
語言社會學
社會所一 蔡曉薇
語言的用法會隨著當地文化而說法不同。當初來台灣的時候,當說聲謝謝的時候,結果別人回答不會,一開始就覺得不是應該說不客氣。在馬來西亞時所回覆的都是不客氣之類的說法用語,到台灣卻聽到不會這兩個字。後來,才明白為什麼在台灣人們會說不會,原因在於台語的回答通常用不會二字。在台灣久了,回到馬來西亞的時候,別人說謝謝,結果就變成自己說不會。結果當場被人問不會什麼?
因此,語言隨著文化演變,不斷創新說法,使原有的辭語不斷再增加,漸漸的混雜許多各種語言的邏輯。就像就是這的或者是話不是這麼說的等等,這個’’的’’以前很少被使用,但現在卻常常聽到別人會用怎麼怎麼的,其原因也在於受到不同文化語言說法的影響。本有語言隨著文化的刺激,最後會產生新的語言,既屬本有的語言,又包含其他文化語言的使用方式。
語言的運用是一種世界觀,當語言越接觸世界,則原有的本國語言會更加豐富,不過,這樣的角度卻是用自己的語言去看其他語言的角度,也就是用本國的文化去觀看其他國家的文化,並不能稱與國際接軌。台灣強調所謂的本土羽言,極力提倡使用鄉土語言,但卻是窄化自己的世界觀。雖然要保留原有鄉土語言,但不能強制讓語言回到原始,而是讓語言豐富拓展,並不是墨守成規。隨著,全球化的來臨,台灣做好準備了嗎?事實上這個世界早已經全球化了!
語 言 社 會 學
教社所 羅梅香 4/17
文化是人類的生活方式或生活內容與態度的總和,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所具有可與他族或他國的習俗做區隔的概念,文化是保留在生活中且從生活中表現而來。「文化」與「自然」是相對區隔的一個概念,而一切文化產物即是在生活適應中創造學習而得,因此,把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交給不同國籍的人撫養並在異國成長,他所學習到的語言和透過語言社會化的過程中所吸受到的文化就會和他的撫養者和成長環境相同,而不同於原本血統的文化。
不同文化下成長所擁有的知識與邏輯思考方式也大不相同,包括道德與感情觀,對人和神概念的理解,歷史和文化的背景。而要了解一個文化首先要先了解其所使用的語言,就如同一個人被問及一個問題要分別用英文和中文回答,所答的答案會因所使用的語言不同而有落差,這是因為思考的方式不同,文化內涵也不同的關係。
有了語言,人類可以順暢的溝通,並藉由彼此的溝通來呈現其文化,因此,「語言行為」就成了人類的一個特徵,並且很快地展現其文化特色。人類的文化傳統不斷地在開展演變,我們的語言使用上也不停地在變動,這是因為我們的生活經驗不斷更新。也因此才會有「多學幾種語言就等於多做幾次人」這句話,也在說明能學會多種語言並加以應用,就等於體驗了多種的文化。
等級範疇的陷阱
社會所 蔡凱銘
範疇作為人類認知方式的途徑,其中一種就是給予事物等級與尺度的分類,筆者在此稱為「等級範疇」。從一般生活經驗中,此種分類方式的確是相當方便的準則,無論是大小、溫度、重量、強弱等特性,都能依照這個分類方式來加以理解掌握。舉例來說,當我們想知道三個人之中,誰比較高,誰比較矮,以兩人互比的方式,發現甲的身高高於乙,乙則高過丙,於是我們可以輕易的排列出甲高於乙高於丙的關係,並充分的理解高矮的分類。
但是,這個等級範疇有時會讓我們落入一個不自覺的預設:當三者的先後順序關係定義清楚,也定義了層級的高低。一般情況下,這樣的預設並不會發生問題,但是當三者的情況呈現對稱關係時,這個預設就會受到挑戰。就以一個著名的邏輯問題來說:
到底誰獲獎?
在某次聚餐途中,教授對著三位指導學生說:「你們三個都是我最出色的學生,你們在研究上所投注的熱情也是無人能及!」
「感
「基於你們的才能,我希望給予你們相同的機會,」教授說,「現在,我從洛克菲爾基金會爭取到一份獎學金,你們其中一人將有將有機會獲得它。」
「教授!」湯姆問說,「您是說要從我們當中選出一個人來,但是要怎麼進行選擇?」
比利、喬也懷著相同的疑惑望著教授。
「簡單!」教授說,「你們基本上都有相當的才能,而唯一能加以分別的,就只有競爭意識了。」
「因此,我打算在實驗室門口放置登錄機,以這三天的報到順序來作評斷。誰總是最早到,誰就表現出強烈的動機,獎學金就歸他所有。」
在比賽的三天下來,湯姆發現,他第1天與第2天都晚於比利,對此頗感挫折;同樣的,比利也發現,在第2天與第3天的登錄中,他都比喬還要晚,無疑的,這對自己是不利的情況,也覺得機會有點渺茫。
而喬則是發現自己陷入不利的局面,因為登錄機的紀錄顯示第1天與第3天都比湯姆還慢到。
在結算日的當天,三人都抱持著失落的心情來等待結果。親愛的讀者,請問到底是誰獲得獎學金?理由為何?
此項問題就是在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預設,若是我們以等級範疇的預設來看,我們會發現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說明為何每個人都有晚於其他兩人的紀錄。從此可發現範疇並非解釋一切,而是有其限制;而這樣的限制往往在例外的情況發生時,才得以凸顯。
語言社會學心得0417
教社一 廖子成
人類生活離不開語言,語言讓我們透過他人溝通聯繫,回應外在的人事物,而文化的不同,對各種事物的指涉,就會產生差異,所以說:「認知」就是帶著各種不同有色眼鏡下的觀察。就以近日的原文文章《語言學的人類學闡述》閱讀,無論是英語文法與字詞、片語所形塑的表層結構,或是必須以透視、分解後才能掌握其蘊含與背景的深層結構,彷彿無字天書一般,難以理解,「我不認識它、它不認識我」,原因何在,不同語言系統呈現的不同文化,需以相同文化下理解與再現。我們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社會脈絡中,所以會有共同的經驗、記憶、特徵、認同價值,彼此使用同樣的語言符號溝通,自然能夠理解對方的意思,而不同文化下的人們,以不同語言來認識外在世界。甚至在不同世代間的語言,也存在著次文化的語彙,例如:「學生腔」、「網路腔」、「黑話」,這些社會方言,就必須以此種社會階層或次文化之下來理解。
舉例來說,在學生間流行以「嫩B」罵人,無論男女學生,都用得自然而流利,但聽在老師耳裡,如同以性器官罵人一般的粗俗,查了「奇摩知識」才明瞭其中含意,意思就是說:「你非常的爛」,雖然不雅,卻無想像嚴重(當然還是因為刺耳而制止此類言語)。另一個在網路上流傳「日本微笑」的故事:場景一,在一高級日本料理店,一位美國食客品嚐佳餚時卻發現有一隻蒼蠅在他的湯裡載浮載沈,立刻向餐館提出嚴重抗議,不料日本侍者反而微笑起來…。場景二,某位日本人在宣布親友死訊時,面帶笑容,一副笑容可掬的樣子…。「日本微笑」令人無法理解,是日本人幸災樂禍?還是冷酷無情?答案很簡單:微笑對日本人來說,也可以表示尷尬或哀戚之意,理解了日本文化,即能理解「日本微笑」的象徵意義。
語言是符號系統,也是一種社會行為,不同社會文化共同分享的符號、規則和意義,便形成獨特文化價值和意識形態。知識的理解是如此,人類有形世界的理解亦是如此。
語言人類學的領域
吳炳鑫
一、語言是什麼呢?
1、語言是一種中介,是人類思考、意思、意識、意志傳達的中介,[1]文字是語言的符號,也是語言可稱為「書面語」,人類因可使用語言來交談、交流、及傳達意識,所以可以建構出一個集體的網絡,也就是共同體,亦可稱為社會。
2、人的意識是抽象的,語言是實象的,[2]用實象來傳導抽象必定有落差,也就是沒法用語言完全的表達出我們完全完整的意識,我們常說我不懂你的意思,或是你誤解我是意思,顯見語言是無法真正的完整傳導意識的,而這還是在同語言同種族的情況下,更何論是不同語言不同種族。
二、什麼是語言?
1、語言既是人意識傳導的中介、工具,所以語言真正的意義是代表人的意識,所有語言是表達方式、構造皆是人意識的表徵,但如前所言這表徵並無法完全完整傳導人的意識,所以我們要完整的了解人所要傳導的意識,就需去探知語言和意識之間的落差,也就是人藉由語言傳導意識時無意或是有意所沒有傳出的意識。
2、語言既是人意識的表徵,也就是人意識中的思考邏輯,所以藉語對語言的探考可以得知人的邏輯思維模式,不同的人其思考邏輯的模式是有差異的,但也有共通共同模式。
三、語言人類學
1、人類社會的所有規章、制度、法律…等的宣導執行皆需透過語言,所以人類的社會是透過語言來建構,語言是是人的思維的表徵,不同族群的語言不同其思維亦有差異,所建構的人類社會內涵亦有差異,也可說是文化是差異的,因此透過對不同的語言的研究探考,可探考不同的文化及至不同的人類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