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認知語言學」—女人、火與危險事物

 

吳炳鑫

 

南華亞太所研究生

 

壹、前言

「初探」認知語言學,本文題目中的初探是作為「動詞」,也就是仍在初探的過程中,而並未已完成初探,所以不用「認知語言學之初探」為題目,認知語言學之「初探」的初探應是屬於「名詞」。我們常聽到研究是要「深入淺出」,但所謂的「淺出」是深入探考之後的心得結晶,也就是看雖簡單卻能意涵很精闢的見解於其中,而在要「深入淺出」時所謂的「深入」當然是由「淺」來深入,否則何來深入之動作和過程,而由「淺」深入和深入「淺」出這兩個「淺」所代表的意涵是否一樣呢?這對屬於學生階段的我們是很重要的概念,老師在教我們作研究探考時常說要站在「巨人」的臂膀上,也就是說要知道如何使用運用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來作研究探考的資材,而站在巨人的臂膀上應已高於巨人的高度了,[1]這也就是已具有「深入淺出」的研究功力,而其在作深入之前的「淺」是應用專家學者作深入淺出的成果。

學術知識的研究探考就是「由淺入深」再「深入淺出」這兩個過程的不斷探考進展。前階段「由淺入深」過程的「淺」所代表的是已外顯的知識,是「別人的研究成果」是我們可尋應用的知識,而後階段「深入淺出」的「淺」是我們深入探考所得到的心得的內隱知識,將之形成具體文字成為外顯知識的「自己的研究成果」,而「研究方法論」和「研究方法」應是在教導我們如何運作這兩個過程,來達到自己所「預定」的研究目標和成果。

有淺才有深,同時有淺才能對照出深,這也就是認知科學中「原型效應」、「基本層次效應」、「理想化的認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 ICMs)的意涵,而如何學習和運用認知科學來作研究探考,首先是得了解「範疇的劃分」,再者,因語言是思維、知識外顯傳達的媒介,所以藉由語言這媒介是能反向去探知人的思維模式,因此,「認知語言學」是探考認知科學最佳的工具,但如同「女人、火與危險事物」書中第79頁所述

我們就有必要提出這樣一個一般性的問題:語言所顯示出來的原型和基本層次效應的實證究竟是什麼呢?

這是一個深奧難解的問題。

由於個人目前只是在的初探中,因此還未涉及語言學這一領域,而本文只是個人初探中對認知科學所認知的個人想法、概念和問題探討。

 

貳、個人目前所知的認知科學的想法和概念與問題探討。

在探認知科學首先要探考確立是心智和肉體的關係,心智是否存在於肉體中,也就是心智是可遺傳的是人出生已具有基本心智的遺傳基因,且此一基因是具有普遍性的,雖然目前的科學無法完全去實驗證實,但不能說這種觀念是不科學的,只是我們目前的科學無法完全證實,這就是如同我們常談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目前科學無能力去實驗證實,但仍是普世認定的科學理論。

認知科學範圍是廣泛的,且仍有爭辯和不完全的確立,如第九章傳統觀點的捍衛者,所以只就自己目前所得的想法和概念來談論。

一、傳統和新近兩種範疇劃分的觀點。

1、傳統觀點的範疇劃分,是以經典理論為依據,是遵守傳統的規則來劃分,也就是具有明定制式的劃分規則。

2、新近觀點的範疇劃分,並不完全的推翻否定傳統觀點的範疇劃分方法,而是再加入隱喻、轉喻和內心聯想方式來劃分範疇,也就是範疇的劃分是可具有模糊化但又相關聯。

3、個人想法是新近觀點的範疇劃分是傳統範疇劃分的擴大,也就是傳統觀點範疇劃分方式是被包含在新近的範疇劃分方式之中。所以以下的討論是以新近觀點的範疇劃分方式來探討。

二、用具有的材料來作「菜」和先定出要作的「菜」再去找材料,學習和研究。

1、用既有的材料來作菜,這具有的材料一般是別人所給與指定的材料,當然用既有材料所作出來的菜是較制式的,變化和差別有限,這和我們在研究所之前的教育一般是由老師指定的教材和教科書來作為材料,[2]所得出的學識是制式的,這是屬於學習知識的階段。

2、先定所要作的菜再去找材料,這所要作菜可能自己定的也可能是別人定的,但去找的材料一般是自己找的,也因此所找的材料一定是因人而異,所以所作出的菜一定和他人具有差異性,也就是有獨特性,這應是我們所受教育的研究階段。

三、範疇、成員與分類。

1、人基本上是具有天生的將事物分成不同的種類,例如小孩會將各種不同方式的遊戲歸類為遊戲這一範疇,當小孩說我們來玩遊戲時,所指的是所有不同的遊戲的總合,而非單一種遊戲,此時遊戲是為一個範疇,各種不同方式的遊戲是遊戲這一範鑄的成員。

2、我們可以自定範疇並給與名稱,例如我們要研究「美、中、台的關係」,我們可以將之視為一個範疇,然後再去尋找和「美、中、台的關係」有關聯的事物,如國家、軍事戰略、政治經濟因素、國際法…等,這些相關聯的事物就是「美、中、台的關係」這一範疇的成員,而尋找成員這動作可視為分類。

四、原型和基本層次範疇效應

1、原型是範疇中最具代表性的,也就是範疇的中心成員是高於其它成員,如談論現實主義這範疇時,因現實主義範疇最小成員為國家,而最具代表性的成員一般是美國、歐洲等經濟軍事大國,也亦作為原型。國家利益是現實主義最主要目的,所以亦是現實主義原型之一,所以範疇中的原型成員並非限定為單一的。

2、由於範疇的成員也可以是範疇,如談論全球化這範疇時,常以自由主義,國際貿易理論為原型,而探考自由主義,國際貿易理論又牽涉到不同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所以又可成為一個範疇,這種原型的範疇稱為基本層次範疇。

3、由於全球化目前並無法完全去國家化,所以全球化只是國家政策的一部分,所以國家是全球化這基本層次的上位層次範疇。

4、但國家部分政策是和全球化相關的,如加入WTO、聯合國、歐盟等,此時和這些國際事務相關聯的國際關係,是全球化這範疇的下位層次範疇,而牽涉的國家亦為此下位層次範疇的成員之一。

五、原型和基本層次範疇會轉移和可自行來設定。

1、基本層次範疇一般是具有最簡單、最佳、最強、可驗性和經典性等多種特性,是具有一種普遍性的規則,也才有知識是在「基本層次」組織成來的,所以學術探討和交流對話一般也是以基本層次這框架為對照點,這應是正確的,也是具有學術探討對話效率的功能,但並非是為唯一的。

2、基本層次範疇是對照點,整個範疇的中心和支柱,其它非中心成員和範疇圍繞基本層次範疇來作連結,但基本層次範疇應是會隨時空環境情境而會轉移,如全球化一般是以政治經濟作為基本層次範疇來探討,只要政治經濟弄好社會問題自會迎刃而解,在1980年代之前是完全正確的,但1990年代之後因全球化所產生的社會問題如貧富差距、失業問題全球化已無法自行改善解決,社會問題目前已漸成為探討全球化的重點問題,也就是漸成為全球化這範疇的基本層次範疇。

3、既然基本層次範疇會轉移,所以也就可自行來決定基本層次範疇,當然這自行決定的決定者是需具相當的專業能力和其論點是需具說服力的,但也是研究探考創新和超越的動力所在。

六、基本層次效應和層次分析。

1、基本層次是中間層次,所以可以有上位層次範疇和下位層次範疇來對應連結,而上位層次範疇和下位層次範疇並非只限定一個是可以有多個上位層次範疇和下位層次範疇,而上位層次範疇和下位層次範疇亦適應「原型理論」,所以各層次範疇可以先橫向探考各自作出總結,然後再以各自的總結來作所有層次範疇的縱向連結探考作出總結論。

2、層次分析可視為多個層次範疇的連結分析,而各範疇包含各自的成員甚至是範疇,所以我們訂定議題範疇後是可以儘可能廣泛收集相關的成員。

七、時序範疇和定位。

1、社會科學的探考常會涉及歷史因素,如探全球化這議題範疇時,因早在十四、五世紀所建立的雄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實已涉及全球化,工業革命、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時代是是全球化的成員範疇,而較早時代的成員範疇自然定位為上位層次,而以現代全球化範疇為基本層次,而上位層次範疇的時間期間是以該範疇相關的時間為期間,如工業革命是十八、十九世紀間,這也就是社會時間。

八、小結

1、以上所探討的議題只是個人現階段的想法和概念,因是在初探中,所以論點並不一定正確,雖然是用肯定句來書寫,不過亦為問題的探討,期盼老師和同學的指正和補充,協助對認知語言學的探討。

 

語言社會學心得

  語言社會學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領域,只有知悉語言是人類文明、文化、歷史、思想哲學…等的源頭,但是為何語言學在一般的學術殿堂很少被提及,[3]而在上了幾堂課後才有一些的概念,[4]以下是我的心得概念。

一、語言是人類思想意識相互傳遞最先的有效工具,也因語言的有效使用才建立起人類社會的結構。

1、約定俗成:語言之所以成為語言的基礎,也是大家共同認同「語言」所代表的意義意思,也就是有一個共同認定且同意的規則,所以語言本身是沒有意義的,而是人們同意約定它代表什麼意義它才是什麼意義,可以代表A意義但人們一致同意改變它代表B意義那它就是代表B意義。

2、約定俗成是人類社會規章形成的基礎思維,也因此建立出我們的社會結構,代表制度的形成,而其基礎是大家一致同意也願意遵守這一規則,而如這些規則制度附於「約束力」也就是大家一定得遵守,則就形成法制。

3、約定俗成所代表的意義,是由誰來訂定這一意義而大家「俗成」遵守,如再加上約束力,則就是此一社會結構中具有權力的擁有者,也因有約束力所以也就有統治者的涵意了。

二、神話,大部分所指的意義是人類發文字記錄歷史之前的口述歷史,也就是在文字發明之前我們探者了解之前的歷史大部分只能靠口語傳述。

1、口語傳述同樣一件事情,經過時間和多人的轉述必會有誤差的,同時也會因後來的各種自然社會因素加以補充和修正,也就是口述歷史會隨時間點改變,直到文字的使用才能將各時間歷史分開明確的記錄。

2、由於文字的使用已一千多年,所以口述歷史一般已具時間縱深至少是在口述至少幾百年前人類世界發生的事情,所以具有歷史意義。

3、既是口述歷史那為何又被稱為神話,因神話一般會有不是很寫實、真實的感覺,這可是因當時代的科學不發達對一些自然現象如大山爆發、地震、大洪水、颱風等的不理解,也就無法去理解和解釋這種情況,同時也可能加上當時代人類的思考文明還不很進步所以形容詞的使用有限,所以會借用其它事物來說明如神、動物,所以才形成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神話。

 

語言人類學的領域

一、語言是什麼呢?

1、語言是一種中介,是人類思考、意思、意識、意志傳達的中介,[5]文字是語言的符號,也是語言可稱為「書面語」,人類因可使用語言來交談、交流、及傳達意識,所以可以建構出一個集體的網絡,也就是共同體,亦可稱為社會。

2、人的意識是抽象的,語言是實象的,[6]用實象來傳導抽象必定有落差,也就是沒法用語言完全的表達出我們完全完整的意識,我們常說我不懂你的意思,或是你誤解我是意思,顯見語言是無法真正的完整傳導意識的,而這還是在同語言同種族的情況下,更何論是不同語言不同種族。

二、什麼是語言?

1、語言既是人意識傳導的中介、工具,所以語言真正的意義是代表人的意識,所有語言是表達方式、構造皆是人意識的表徵,但如前所言這表徵並無法完全完整傳導人的意識,所以我們要完整的了解人所要傳導的意識,就需去探知語言和意識之間的落差,也就是人藉由語言傳導意識時無意或是有意所沒有傳出的意識。

2、語言既是人意識的表徵,也就是人意識中的思考邏輯,所以藉語對語言的探考可以得知人的邏輯思維模式,不同的人其思考邏輯的模式是有差異的,但也有共通共同模式。

三、語言人類學

1、人類社會的所有規章、制度、法律…等的宣導執行皆需透過語言,[7]所以人類的社會是透過語言來建構,語言是是人的思維的表徵,不同族群的語言不同其思維亦有差異,所建構的人類社會內涵亦有差異,也可說是文化是差異的,因此透過對不同的語言的研究探考,可探考不同的文化及至不同的人類社會。

 

從維根斯坦到羅施()

一、基本層次「範疇」

1、範疇決定層次和層次的名稱。

2、基本層次是最人類最根本的界定範疇的能力,這是與生俱來且是全人類皆具有完全相同的這種能力,亦可說是對自然界具有天生的認知界定的能力,如貓、狗、鮮花以及銀幣等。

3、基本層次已可確定是中間層次,[8]然後運用「想像力的結果」向上到上位範疇,向下到下位範疇,如將貓、狗、牛向上歸類為「動物」這個上位範疇,向下將鮮花分為玫瑰花、牡丹花、菊花三種不同的下位範疇。

4、屬和種是生物、植物的分類,種和種是不可再雜交的,也就是已完全沒有共通性,但在「以前」是可以的,因進化使其分別為單獨不同的種,如獅子和老虎以前可能是同一種的,後來才分成兩種。這種概念可運用於「社會科學」作層次的分類,但並不完全適用,[9]因社會科學在「種」這一範疇是沒法完全分隔清楚的,也就是仍可雜交的,也就是具有「札德」所說的「模糊集合論」。[10]

二、基本層次範疇的重要性

1、有了共同基本層次範疇的認知,個人、群體、學術…等才能對話才能溝通才能研究探考。

2、雖然是使用不同語言的不同族群,但因在全世界的全人類在對自然基本認知、「基本層次」的分類、「基本情感」表情的表現…等,有「天生的」完全相同的認知和分類,也因此可藉由這些「天生的」基本層次認知全世界所有的人類才可進行溝通了解。

3、有了「天生的」基本層次範疇的認知,可再由觀察、溝通、學習…等擴大彼此共同基本層次範疇的範圍和層次(往上和往下),也就是擴大所謂的「概念範疇」,進而能擴大彼此對話、溝通、研究探考的層面。即是

事實上,知識主要是在基本層次上被組織起的。P.64

儘管相同的原則可以決定基本層次,但這些原則得以運用的情況決定了產生什麼樣的範疇體系。P.68

三、範疇體系

1、範疇是什麼

a、範疇是一個集合。

b、這個集合由在「一系列」相同特徵、特性,具有一部分或全部相同的這種特徵、特性成員所組成,例如「社會科學」這個範疇是由政治學、經濟學、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學、社會工作…等成員所組成。

2、範疇中的成員也可自為另一個範疇,如政治學、經濟學、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學、社會工作…等,自成一個範疇,也就是自成為一個學門一個系所。

3、範疇具有最大的區別性。p.72

a、「範疇中的成員」,把能夠被察覺的相似之處擴大到最大限度,也就是只要和範疇集合中「一系列」相同特徵、特性,有「一點點」相同的皆可被納入此範疇的成員。

b、「範疇」之間,把能夠被察覺的相似之處縮小到最小限度,也就是範疇和範疇儘量不要相似。

c、由於範疇成員也可視為成為一個範疇,所以範疇成員之間也具有上列「b」的特性。

4、「範疇中的成員」可能完全獨立不相關,亦可能具有相關聯的特性,如政治學、經濟學、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學可獨立的研究探考,亦可就其相關聯的部分進行跨學門的研究探考。

5、由於範疇成員也可視為成為一個範疇,所以範疇之間也具有上列「4」的特性。

四、羅施的「原型和基本層次範疇理論」(the theory of prototypes and basic-level categories),也叫「原型理論」(prototype theory)P.54

1、一個範疇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員被稱作是「原型」成員。

2、什麼是最具代表性,也就是怎樣才是最具代表性成員。

a、人類天生就能界定的特性成員如中心色彩。

b、範疇中的最佳例子,如最佳著作也就是經典之作、最有力的理論、[11]最大最強的國家…等。

c、最廣為人知、最容易記住的人事物,如著名人物、品牌、貓、狗。

3、原型可以透過學習來了解,並且藉由原型對基本層次範籌的了解,進而對上層和下層範疇和其它相關的範疇的研究探討和了解。

4、相似等級中的不對稱現象

a、較具代表性成員因具有題四、2的特性,所以與相似的成員形成較強勢的現象,並可能能進而影響其它相似的成員。

5、同族相似性

a、「同族相似性」的成員和「相似等級中」的成員不一定相同。

b、較具代表性成員可主導與非具代表性成員之間的關係。

五、問題討論

1、或許思考基本層範疇的最佳方法是這些範疇具有「人的規格」。P.70

a、人類對基本範疇的界定具有天生的相同之處,如「伯林和凱」在色彩範疇的研究中,發現人類對中心色彩的界定是相同一致的。

   事實上,講各種不同語言的人,他們所選出的基本色彩詞語的典型例子是相同的。P.35

  在一次判斷色彩相似性的實驗中,證明講丹尼語的人在記憶中表示色彩的方式與講英語的人是一樣的,【海德(Heider)和奧利維爾(Olivier)1972】。

b、由於人具天生相似的思考邏輯,[12]因此可藉由此相似點來擴大彼此對基本層次範疇的認知,所以具有所謂的「人的規格」。

2、基本層次範疇的「補足物」並不是基本層次的,它們不具有基本層次所具有的各種特徵。P.71

a、如果此題所言為真,那該「補足物」因不具有此基本層次所具有的各種特徵,所以它一定不是此基本層次範疇中的成員,而是其它範疇的成員,或是其它範疇。[13]

b、如上題2和題2a為真,表示該「補足物」是其它範疇的成員,或是其它範疇,所以跨學門的研究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14]

 

回首頁

 



[1] 這也學術研究進步的動力之所在。

[2] 這句中的「一般」指的是大部分並非全部是這樣的。

[3] 或許是自我孤陋寡聞。

[4] 這些概念只是自我心得,不一定是正確仍需老師同學的指正和指導。

[5] 思考、意思、意識、意志或可統稱為意識,或許也可以意識作為是這範疇的名稱。

[6] 語言可先為分為類為語言和文字,也就是語言和文字統稱為語言。

[7] 包括書面語。

[8] 已由專家學者研究確定。

[9] 雖然有人論為是可以完全適用,但目前應已不是主流了。

[10] 「模糊集合論」應是跨學門研究的基礎概念,也是社會科學必需作跨學門研究的理論基礎。

[11] 最具說明力、詮釋力、證實力、預測力、說服力的理論。

[12] 雖然只是一部分但也因此有了相同的認「參照點」。P.56

[13] 因世上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列入各種不同的範疇或是範疇中的成員。

[14] 因必要加入「補足物」來說明來探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