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減數位落差,阿里山加油
陳芳哲
南華大學社會所
趁著放假,在網路上瀏覽google關鍵字新聞,看見【縮短數位落差 偏遠鄉村寬頻上網陸續上線[1]】,第一個反應是莫名的高興。以下是該新聞的摘要: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與中華電信今天(8/1)宣佈嘉義縣阿里山鄉里佳村啟用寬頻網路服務。
這項服務為NCC在96年度計劃中的主要工作項目之一,主要目的在配合國家縮短數位落差與原有的普及服務理念下,提供台灣偏遠鄉村均能建置寬頻網路。…在此計劃中將為包括里佳村在內的台灣46個村落,由NCC利用普及基金尋找合適的固網業者合作為其建置寬頻網路。
里佳村是由中華電信於6月底完成從公田機房對里佳山機房以及里佳山機房對里佳村的寬頻微波系統建置,以無線微波方式和當地的有線網路相結合,克服偏遠山區線路佈建與維護不易的問題。佈建完成後,已能提供當地里佳國小師生與村民寬頻上網、市話及公共電話等服務。 NCC指出,這將為偏遠鄉村帶來許多利益,包括縮短城鄉資訊教育落差,讓村落因此而能對外交流訊息,有利於當地觀光、文史等資訊的流通散佈。除了里佳村之外,年底前也將完成剩餘村落的寬頻網路建置,包括由台灣固網預計於8月底完成的阿里山鄉十字村、山美村,及茶山村等村落。而中華電信9月底還將完成霧台鄉好茶村、三地門鄉達來村,以及12月底前其他村落的建置。
筆者的碩士論文是討論原住民的數位落差問題。因為研究,筆者在阿里山的鄒族部落待了一段時間,對當地的數位落差問題雖不能有明確的解釋,但因為長期的接觸,也有點個人心得,加上對於山上的好山好水,實在是流連忘返,因此,對於里佳村的這項「捷報」,實在欣喜若狂。只是,也許是研究所扎實的「龜毛」訓練,在捷報之餘,也不免對此篇報導產生幾個問題,報導上與筆者的這些個人經驗有點出入:也許是因為報導媒體的關係無法深入(所以才需要有專題及研究努力追蹤)、也許是筆者過去的片面經驗、更可能是因為筆者對於其他專業名詞的不甚了解所引起的…。但這些都是可以商議的,網路世界所帶來的其中一項優點,不就是讓我們有更方便與更開放的討論空間?
建立了基本的網路硬體設施,並不是縮減數位落差的結束,反而是縮減落差的開始,我想這是有志對於縮減數位落差問題的戰友們,都是明確而不能忽視的道理了。筆者藉由這篇報導,想對於縮減數位落差的意識與認識的角度著手,但再重申一次,並不是要針對該篇報導進行批評,畢竟記者們對縮減數位落差盡到了它專業的貢獻,大家只是各盡其職罷。只是我們不該對於數位落差的問題,就只是草草的看到了報導上哪裡哪裡又安裝了網路,誰誰誰又捐獻了電腦硬體,就認為我們的數位落差是被完美的消除。
里佳村是筆者認識的阿里山鄒族部落中最小的一個部落了。當時(2004)筆者進行數位落差的田野時,反而是避過里佳村的,原因無他,就因為里佳村是在達邦線的最深ㄧ個部落。小小的一個社區,主要的人口聚落區大概只要十分鐘就可以走完一圈,但是由達邦村接到里佳,也要有將近一個小時彎彎延延的山路,就更別說有急症的患者,要趕到阿里山公路上的醫護站(18號公路接近石桌附近),常常是救護車咿喔吚喔的聲音在山區中盤旋了一個多小時、甚至兩個小時才能到達。當時的里佳村被筆者認為有嚴重的數位落差問題,卻不是筆者適合的觀察田野:電腦硬體、網路加上使用人口的近乎於無,巧婦實難為無米之炊。但就是因為這樣的環境,里佳村也被營造(?)、被保留住最多的山區資源、鄒族的部落原始風味。
問題一:在里佳村設置網路是經過明確、完整計畫的嗎?
NCC與政府對於縮減數位落差的努力,其實都是有目共睹的,我們不該以片面的理由就推翻了他們的貢獻。但在筆者的論文當中認為,在有限資源下,要縮減當地數位落差,則必須讓該地的居民有學習的意願與長期應用的可能,但這些條件似乎在筆者印象中的里佳村尚未成形?筆者了解在有限資源下,必定會產生一些犧牲少數的情況出現,但筆者認為這樣的犧牲並不是完全的拋棄,而是在於時間點上,做更廣大的效益應用,時間點到了我們仍然必須回來面對我們所不足的部份,在現象研究上「有足夠的量變才能造成質變」,這些都是不變的道理。筆者認為,有效的數位落差縮減,需要由內(城市)而外(偏遠區)的逐漸擴散,經由人的使用來「傳染」整個使用的氣氛,主要的網路應用必須加入了人的持續嘗試的意願,才叫做真正的踏進了縮減數位落差的第一步。如果NCC只是一昧的以為把網路鋪好了,就以為是解決偏遠地區的問題,那就實在愚昧至極。就更別說NCC只是把這樣的工程當作是業績的一部分,或是虛應故事的年度規劃而已。
在這項報導中,筆者不明白技術上的「寬頻微波系統建置,以無線微波方式和當地的有線網路相結合,克服偏遠山區線路佈建與維護不易的問題。」當時,整個阿里山除了學校和警局等有網路支援外,其實整個地區都陷入了「接網路是個不符合成本利益」的難題之中,在接線是個耗費成本及維護困難的前提下,自然也有人提出無線網路的可能性,以無線的方式增大接觸面積以及減少佈線的成本,但筆者探尋到山上的居民沒有使用的動機。我們一直回到原點:人們的頻繁使用才能讓網路有更多的可能性,可是沒有使用網路習慣的人們就偏偏觸及不到這些可能性,這造成惡性循環:「不用的人越不會想要使用,不想使用的人越不會用」。在山區的居民,他們為了自己的生計,多忙碌於體力勞動之中,實在沒有餘力進行網路的嘗試,而如果當地又沒有有網路經驗的人做出一些示範和引導,又如何展現出網路世界的眾多可能性?
里佳地區的深入山林,實為當地保存了不同的風味與可能,我們先不論引入的網路概念究竟能為當地居民帶來什麼樣的收益或影響,但就當地的工作模式、環境、如果只是建置了網路連線,卻沒有後續的人員進駐或是在教育上的提供,就只會讓這些設備成為一堆廢鐵而已。里佳被高聳的林木圍繞,居民們是到更深的山林裡割筍或其他農作,如果依照這樣的工作模式,他們甚至連聯絡的手機都不一定能收得到訊號,當然就更別說是在網路世界中初入門的文字環境!?而且,他們使用網路的什麼可能?有誰能夠告訴他們嗎?大家都只重複的口號:網路帶來無限生機。但是對於他們來說,是怎麼樣的生機?
問題二:鋪設網路之後的後續與示範拓展功能
在筆者的田野中,鋪設建置完所有的硬體之後,才是真正縮減的層面應用。怎麼用、如何用、用在哪裡…?這些都是需要有嚴格規劃、極大決心與執行力和擁有熱忱的創意人才攜手合作才可以發揮有效的組合。
其實筆者的重點一直是在於「人的使用規劃」。在一個偏遠地方能有網路做為開拓視野的窗口,是一件很值得鼓勵和慶祝的事情,但就如阿里山的達邦社區,當時有多少的資源、有多少的居民與教師一同規劃,才能有目前現在的成績,雖然在我們眼中,也許這樣的成績根本比不上山下都市小學的進步幅度,但是筆者卻瞭解這是在於多方的人員進駐、教育單位、地方政府支援、該地區的優秀條件、當然最不可少的居民努力之下,才能有這些成績。而這些的成就也需要經過反覆的檢討與比較,推廣到相鄰卻不一定相同的四周村落,才算是大功告一小成的第一步。如果只是讓該地多個免費網咖,而沒有落實增加當地社區的資訊便利性,多出來的電腦網路只成為了學生下課時間的電玩遊戲場,或是成為偏遠地區中的一座孤島-沒有辦法支援其他的社區村落,沒有辦法結合同一個族群的力量來營造出屬於自己的創意與環境,這樣即便每個居民都是網路使用高手,卻也終會淪為一個沒有特色、甚至喪失自己語言文化的「遊民」。
問題三:誰的數位應用?
NCC指出,這將為偏遠鄉村帶來許多利益,包括縮短城鄉資訊教育落差,讓村落因此而能對外交流訊息,有利於當地觀光、文史等資訊的流通散佈。
有誰先去瞭解該地區的數位使用情形與機會?我們常自以為是的認為有了網路,當地居民就可以如我們一般的使用、應用、進而為當地產生更大的效益與收入。大家都有個迷思「有了網路後,怎麼你不多用在教育、觀光、文史也不錯呀」可是筆者想爭論,這些東西屬於誰的想法呢?
居民們的工作地點都是更深的山區。就算是民宿業者,也未必得擁有網路才能吸引顧客。民宿的設計是需要配合當地的環境與氣氛來營造吸引遊客的條件,這樣才能擁有源源不絕的客源。「有味道」的民宿才會是人家所願意花錢來享受的地方,所以,網頁建置是輔、民宿氣氛營造才是主,但這樣的概念似乎有被「網路就是唯一」的錯誤想像給蒙蔽住。
而文史文史,講到這個似乎充滿了神聖的光輝,但,這項蒐集的工作誰來做?原住民族不乏優異的藝術家和經驗老到的部落耆老,的確擁有豐富的資源之勢可供挖掘,但是蒐集者和被採訪者也需要生活呀,沒有相關的支援,誰要來進行這種吃力又不討好的長期工作?而這樣的工作,除了要有優渥的條件吸引外地的文史工作者願意進駐之外,讓當地的孩子願意在求學後,還願意回到自己的土地上貢獻的拉力,更是相當重要的力量。這樣的一個嘗試,筆者知道目前母校南華大學的應用社會學系下設了一個阿里山鄒族的教育基金會,正在試著從協助教育的角度著手,除了讓當地孩子有機會出去看見更寬廣的社會之外,也嘗試在部落間營造幾個不同於傳統農業工作的機會,讓願意回鄉的孩子能做一些更屬於非體力性的知識工作。
「天助自助者」、「教育孩子需要整個部落的力量」,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出當地最親近的力量。在養成這些自發力量出現之前,我們的階段性任務,應當是讓更多的外來力量相互與這些地區持續對話與互動。而在未看見有效的方法之前,筆者還是認為能找出一群對此議題有興趣,且又願意不辭辛勞的年輕人[2]進駐到偏遠地區中,一方面是訓練這群年輕人的研究能力與他們探索更大的世界視野之外,另一方面也是讓「山下與山上」有持續對話的可能。當然,這些人選可遇不可求,也許光在訓練方面就會耗費眾多成本還不能見效,但是透過這樣的「進入」、「引導」、「反思」、「溝通」、「融合」,即便在縮減數位落差的腳步上是緩慢的,但是在整體的教育上成效卻也會是最扎實的。
[1]蘇文彬(
[2] 日前看到報導【兩岸青年論壇 關懷數位落差】聯合報(2007.08.16),(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3972452.shtml)發現其實還是有很多的青年學子對於數位落差有很大的興趣。如果能透過政策制定出一些小小的獎勵,我想還是會徵召到不少的自願軍。只是,就筆者的經驗,我們對於該議題的焦點都放在可見的硬體建置,對於研究和輔導,都令人嘿嘿嘿…。其實很多事不能量化的,但為了控管的這項「制度」理由,我們失去了很多有效的行動與方法。這些都有待更多願意承擔且有遠見的政府官員們能與各方力量整合,我想才會有突飛猛進的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