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國小教師網路素養現況之研究

 

林玉樹

 

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教學碩士班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小教師網路素養與網路使用現況,並探討不同個人背景變項與網路使用現況的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上差異情形。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國小教師2015人為研究對象,有效問卷1426份,回收率為70.76%。本研究之結論摘要如下:

國小教師的網路素養在網路知識面向表現為中上程度,網路態度面向表現傾向於正向,兩個面向之間具有顯著正相關。

國小教師的網路使用年資五年以上為87.5%;每週上網四次以上為81.5%;每週上網低於9小時佔57.2%74.4%習慣在非假日期間上網;在家中上網佔54.3%;擁有電子信箱佔98.6%;有教學網頁為56.7%;使用即時通訊軟體為62.9%

個人背景變項方面:性別、家中是否可上網、年齡、最高學歷、服務年資、職務現況在網路素養上有顯著差異;學校班級數在網路態度面向有顯著差異。

網路使用現況變項方面:網路使用年資、上網頻率、每週上網時數、上網時段、上網地點、電子信箱個數、有無教學網頁、有無使用即時通訊軟體在網路素養上有顯著差異。

 

關鍵詞:國小教師、網路素養、教學網頁

 

壹、緒論

依據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INC)在20066月間調查,12歲至25歲民眾上網比率已經高達九成五,從調查的數據顯示學生族群在網路方面的使用與取得相當便利,但取得網路便利對學生而言只具正面意義嗎?20069月行政院研考會公布之「95年個人/家戶數位落差調查報告」中,除顯示國中小學童高達99.7%曾使用過電腦上網外,並針對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問題」提出嚴重的呼籲,提醒教師與家長必須正視學生因不當使用網路所造成的影響。

教師身為教育工作的最前線,肩負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任務,主動了解學生遭遇的學習與心理問題,並協助解決是教師的天職。然面臨資訊及網路時代的來臨,若教師本身對資訊教育內涵不了解,沒有具備電腦應用科技的能力,根本無法體會學生在網路世界中所遭遇到的問題,現在學校的資訊教育不只要著重在教如何正確使用電腦的技術,更重要的是指導與協助e世代青少年,建立網路生活的倫理、時間的規劃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習慣,這些都是教師輔導學生必須面臨的新課題。所以現代教師必須具備正確的網路素養,才能教導學生正確使用網際網路的知識、技能與態度,以及遵守網路倫理、法律等。因此了解現代教師是否具備正確的網路素養與網路使用現況,可做為教育主管機關規劃資訊教育與提供國小教師對網路素養認知上的參考,期許在網路新時代教育好未來的新國民。

教育部在91年度認知到教師網路素養對學生的重要影響,開始著手辦理資訊素養與倫理的教育宣導,並且成立了「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http://eteacher.edu.tw)以及每年舉辦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研討會,提供教師獲取正確網路素養的管道,培養教師正確的網路素養(教育部,2006)。雖然教育部用心良苦,宣導正確網路素養、製作教材、網站並每年舉辦相關研討會,但因為網路素養之不足或個人忽視,近年來的網路犯罪率依舊成長,連應該作為表率的教師也有時會因為不當使用網路的行為而觸犯法律成為新聞頭條,令人憂心到底目前教師網路素養情形與當前教育行政單位對提昇教師網路素養的作為到底發揮了多少成效?

一般人都認為傳授有關網路素養知識、技能與態度是學校負責資訊工作人員的責任,尚無法體會「網際網路」已是一種工具,廣泛運用在生活中各個層面。網際網路已成為二十一世紀生活場景的重要部分,學校與教師必須認識這一波挑戰,做好必要的生活教育與輔導培養學生正確的使用方法與態度(盧浩權,2006)。因此全體國小教師能以正確之網路素養培養學生從小面對網際網路正確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對教育長期發展而言相當具有重要性。

承上所述,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ㄧ、暸解國小教師當前的網路素養情形與網路使用現況。

二、探討國小教師個人背景變項在網路素養上的差異情形。

三、探討國小教師網路使用現況變項在網路素養上的差異情形。

 

貳、文獻探討

ㄧ、「素養」的定義

素養是動態演進的,隨著不同時地而改變(Anderson,1975)。HawisherSelfe1997年便提出素養是指「個人在他們文明下進行溝通的能力」(引自吳怡貞,2006),並且利用人類文明發展的四個不同階段來分析素養演變的過程,分別依序為部落文明時期、農業時期、工業時期及電子時期,各時期對素養的定義依照當時自然環境條件與工作環境要求,必須學習應有的生活技能。

Irwin1991)認為「素養」指的是個人讀、寫、說的能力,也是個人要執行工作或生存社會中,所需要的最基本計算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亦是達成個人目標,發展個人知識與潛能的能力。

盧怡秀(2001)依據倪達仁與邱貴發等學者的看法,將素養定義為適應所生存的世代而需具備的各種能力,而這些能力可分為幾個層次:愈低層次的能力可經由非正式學習獲得,目的是為了養成個人基本的生活能力;愈高層次的能力則必須包含各領域正式與非正式的學習累積而得的知識、技能與態度,目的為了成就個人並能造福他人。

從以上對素養的定義,我們可以理解素養是隨時代變遷而變遷,素養是一種動態的定義,歸納以上的中外學者的研究可以發現「素養」即是個人為適應當時社會生存所必須學會的生活基本技能,隨著時代變遷,不同時代所具備的「素養」有所差異,其所需的生活技能涵蓋該領域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各方面。

二、網路素養的定義

McClure1994)是首先提出「網路素養」的概念的學者,認為網路素養是為了解網路資源的價值,及能利用檢索工具在網路上尋取特定的資訊並加以處理應用能力。近年來學者對網路素養的定義除具有一般網路基本的認識並會使用網路搜尋正確資訊外,也應具備網路安全、網路禮儀、網路法律常識等觀念,以及認知到網路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

McClure探討網路素養開始,可以理解專家學者對研究網路素養的興趣始來自網路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希望透過研究與討論來規範網路的應用,導正網路應用的觀念,使網路成為人類進步的有利工具。彙整相關的研究發現,普遍對網路素養的定義是個人了解網路基本的知識,並能利用網路搜尋所需資訊並能加以應用的能力,而近年來因為不當使用網路的情形愈來愈多並引發糾紛與爭議,後期的學者將「網路安全」、「網路禮儀」、「網路相關法律常識」等網路的問題也納入網路素養的範疇。

三、網路素養的內涵

McClure1994)最早認為網路素養包括兩個內涵:

(一)知識方面:了解全球性網路資源及服務的範圍與使用;面臨解決問題時或日常生活中,在網路資訊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及使用方式;了解網路的組成、管理及獲得的方式。

(二)技能方面:學會利用網路的搜尋工具取得所需的資源;遇到在特殊情況時,能藉由結合網路資訊及其他資源來提升網路的價值;透過網路資訊分析、解答工作上或個人問題以提高生活的品質。

張銘棋(2002)認為社會大眾要具備的網路素養有三大面向:

(一)認知方面:瞭解網路化資源及服務的範圍與應用;清楚執行基本生活活動及解決問題方面網路所扮演的角色與用途;知道網路化系統中資訊如何產生、管理、變得可利用。

(二)技能方面:能使用資訊搜尋工具從網路中找出特定用途資訊;會結合其他資源運用網路化資訊,以增加網路化資訊的效用或者此資訊在某種情況下的價值;利用網路化資訊來分析與解決各種決策事項,並獲得服務增進生活品質。

(三)情意方面:必須遵守網路世界中的規範,不因其匿名性而予以破壞,使用者之間能有理性的溝通;網路中的行為仍受法律的保障與約束;尊重網路中的新人際關係(超越時空限制、匿名的隱私性、網路團體)的互動模式;願意避免不當使用或過度沉溺於網路。

早期對網路素養的要求著重在知識與技能面向,以能了解網路的結構、組織、特性、功能與發展歷史(知識層面);操作網路的各種功能、使用網路搜尋資訊用來解決生活或工作面臨的問題(技能層面),為網路素養的內涵。隨著網路的普及,人與人的交流因網路而縮短距離,相對的人與人的關係也變為複雜,加上網路匿名性、即時性、無國界等特性與不當使用網路造成的衝突與法律問題,因此後期學者將網路素養的內涵加入了情意或態度,因為伴隨網路在人類生活的無所不在,人們使用網路的態度影響了網路的發展與應用。

四、教師應具備的網路素養

面對網路科技的洪流,教育人員不能閉門造車,推動學校網路身心健康輔導不只是電腦教師的工作,身為新時代的全體教師都需要具備正確的網路素養。Buckingham2003)認為教師應該ㄧ方面開放機會給青少年學生建構真實與虛擬的多元自我認同空間;一方面又要協助青少年學生培養具有批判且相互尊重的觀點與網路素養。因此在網路新時代教師具備正確之網路素養目的除本身不致迷網造成生活困擾,並可以應用電腦與網路以達到解決生活或工作或教育問題,益於本身更助於教育發展。

教育部(1998)在擴大內需方案中明確訂定「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基本素養指標」,是為國內第一次訂定教師資訊素養與網路素養的起步,內容包含:

(一)資訊課程專業素養:能了解網路禮節、能尊重智慧財產權、能了解電腦為一般教學工具。

(二)套裝軟體及應用軟體操作素養:會使用電腦輔助教學軟體與網路資源、會系統管理及學生資料處理、會系統操作及相關應用。

(三)各科應用網路教學基本素養:能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個人教學活動、能利用網路資源進行參與互動式教學、能利用網路資源進行遠距教學與活動。

周倩在2005年中小學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研討會中發表文章認為現代教師的網路素養需具備之條件:

(一)使用資訊科技能力:如文書處理、上網找尋資料等。

(二)應用資訊科技於教學能力:如利用網路資源製作教學素材、利用網路進行評量考試等。

(三)瞭解學生的網路世界,引導學生安全與合理的使用網路,培養新世代的社會公民(citizen)與網路公民(netizen)

網路時代的來臨勢必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新時代的教師必須瞭解網路帶給教育的新活力,因此教師具備優良之網路素養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而教師具備之網路素養由以上學者專家與教育部的能力指標我們可以瞭解跟一般人網路素養相比較,教師網路素養首重於使用電腦與網路進行教學活動之知識與技能,與日漸受到重視的網路倫理、網路禮節、網路安全、網路相關法律等相關議題,「言教重於身教」,教師具備優良之網路素養才能妥善運用網路,以網路為教學工具達到教學成效。

五、網路使用現況

探討當前網際網路發展情形有助於暸解教師網路使用情形之參考,以下就文獻資料與具有公信力之國內外調查機構所調查有關網路使用之現況與行為進行整理與分析。

(一)網際網路發展現況

1、上網人口狀況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在2006年七月公佈「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整體人口(0-100歲)上網率達67.69%,可以上網的家庭已達525萬戶,普及率高達七成二(72.11%)。經濟部工業局委託資策會FIND進行2006年「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台閩地區家戶電腦普及率為79.3%,家戶連線普及率則達71.7%Point Topic公布了2006年第2季的Global Broadband Statistics報告,以人口為單位計算,台灣的DSL普及率在世界排名第6。由以上具有公信力之國內外機關的調查結果發現我國在網路普及率已經相當高,在世界上的排名相當耀眼,可見我國在網際網路的在硬體的架設與使用的推廣相當成功。

2、連網主機情形

資策會FIND認為連網主機或電腦是觀測網際網路硬體建置規模之重要指標。根據研究單位Internet Systems Consortium的全球連網主機網域調查(Internet Domain Survey)至20067月,全球連網主機數持續成長達4.4億部,由第一層網域看台灣連網主機發展,屬於.tw網域名稱下的主機數排名世界第11名、亞太第3名。

3、連網方式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在2006年七月調查報告指出目前台灣地區可上網家戶中,以ADSL連結上網比例最高,為78.94%。經濟部工業局委託資策會FIND2006127公佈調查結果,我國連網家戶以ADSL為最主要連網方式,每百戶連網家戶中有80.3戶是使用ADSL。兩個機構調查結果,皆可發現目前台灣連網方式以ADSL為主要方式,比例為可連網家戶數之八成左右。

(二)網路使用行為分析

1、上網的動機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6年七月調查,上網人口主要上網的目的是「瀏覽網頁資訊WWW」比例為70.99%;其次是收發電子郵件47.50%。行政院研考會公佈「95年數位落差調查」發現一般民眾上網動機73.0%使用網路傳呼軟體、50.5%透過網路查詢就業情報,另外發現國中小上網動機為玩線上遊戲70.4%、上網找資料、寫作業64.6%。由以上調查研究知道,上網動機因使用者身份之不同而有不同的上網動機,學生族群上網動機在於娛樂等;上班族群上網動機在於就業情報等。

2、上網的地點

資策會FIND200612月調查公佈有上網經驗的民眾中有88.8%主要上網地點在「家中」,其次為「工作地點、辦公場所」為37.5%。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在2006年七月調查報告中指出,有使用寬頻上網之受訪者中,其最常使用寬頻上網之地點以「家中」為最多92.9%、其次為「工作場所」36.93%、再其次為「學校」23.56%。調查結果在家上網比例很高,其次是工作場所這應該是針對成年人而言,而上網地點是學校應該是訪問對象為教師或學生。

3、上網的頻率

資策會FIND200612月調查中將平均每天在家上網時間分為輕度網路使用者、中度網路使用者、重度網路使用者,以表1呈現。其中發現男性重度使用者的比例高於女性。14歲以下與35歲以上大多屬於輕度網路使用者,1534歲重度使用者比例較高。以教育程度來看,小學及以下程度大多屬於輕度使用者,其他的教育程度大多數屬於重度網路使用者。

1資策會FIND網路使用者分類與百分比

網路使用程度分類             每天上網時間                百分比 

輕度使用者                     每天不到1小時               27.5%

中度使用者                  每天1小時~不滿2小時           24.6%

重度使用者                     每天2小時以上               45.8%

資料來源:資策會FIND/經濟部工業局「電信平台應用發展推動計畫」(2006)。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在2006年七月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地區12歲以上民眾平日一天使用寬頻時數,以「1小時以上-未滿2小時」為最多,為17.79%。可見國人每日使用網路的頻率大部分每日是上網1小時到2小時,平均在使用網路頻率上屬中度網路使用者。

4、上網時遭遇困擾的問題

資策會FIND200612月調查發現57.7%表示在家「上網沒遇到困擾」,21.2%表示有遇到「傳輸速度過慢」的困擾。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在2006年七月公佈調查指出有使用寬頻上網的家戶中55.08%認為有困擾,有困擾中以「下載速度太慢」佔20.65%最多。由調查結果發現上網遭遇困難比例為一半左右,而最大的問題是「網路頻寬」不夠快,關於網路寬頻政府有感於網路有助於提升國人生活品質,推出「e化台灣計劃」,預定2010年光纖網路到府,屆時網路頻寬可以獲得解決。

5、其他相關之網路使用行為

除以上之網路使用行為,許多研究亦針對相關網路使用行為進行調查,例如接觸網路時間、撥接上網經驗、平日上網時段、電子郵件情形、寬頻付費行為、網路使用意願、網路應用行為、網路公民行為等。

各機構針對網路使用現況之調查數據與報告,可以了解台灣地區網路之使用現況,不僅上網人口成長到七成多,一般民眾之網路使用行為已經慢慢涵蓋生活中各個層面,如使用網路訂購火車票、網路購物、朋友聯繫使用E-mail等,政府機構亦倡導公民網路化,便捷民眾申請公務;教師與學生藉由網路之便利與教材數位化上網,提高學習成效;企業藉由網路傳送資料之快速與遠距視訊會議之便利,提高生產成效。網路使用行為產生多元化的發展。

六、小結

綜合文獻分析及相關研究,本研究「台灣地區國小教師網路素養現況之研究」決定以國小教師之「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服務年資」、「職務現況」、「學校班級數」、「家中是否可上網」、「學校所在地區」等做為背景變項;網路使用現況變項方面以「網路使用年資」、「上網頻率」、「每週上網時數」、「上網時段」、「上網地點」、「電子信箱個數」等為一般探討網路使用現況調查變項,另外加上「有無教學網站」、「有無使用網路即時通訊軟體」兩個變項來探討國小教師網路素養之現況。

 

參、研究方法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以國小教師個人背景變項、網路使用現況變項來探求網路素養(知識、態度)兩個面向,以了解國小教師網路素養之現況。

 

 

 

 

 

 

 

 

 

 

 

 

 

 

 

 

 

 

 

 

 


1 研究架構圖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台灣地區公立國民小學教師,問卷預試對象採立意取樣方式選取彰化縣6所公立國民小學共200人為預試樣本。正式問卷調查實施依分層隨機比率抽取台灣地區北、中、南、東四個地區89所國民小學,發出2015份問卷,經檢查剔除填答不全與隨意填答之問卷得有效樣本1426份,回收可用率70.76%

三、研究工具

(一)個人背景資料及網路使用現況調查表

個人背景變項部分共有八項,分別為: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服務年資、職務現況、學校班級數、家中是否可上網、學校所在地區;網路使用現況變項共有八項,分別為:網路使用年資、上網頻率、每週上網時數、上網時段、上網地點、電子信箱個數、有無教學網頁、有無使用網路即時通訊軟體。

(二)國小教師網路素養問卷

1、網路知識量表

根據文獻探討與教育部2006年新修訂之「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資訊教育議題」,將網路知識量表分為6個項度,其中每個項度研擬5個題目,並根據布魯姆認知能力「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六個層次,編製網路知識量表之雙項細目表做為出題基礎,「網路知識量表」題目以四選一選擇題方式作答,答對給一分,答錯或未作答者不給分也不扣分。量表內容確定後再經指導教授與資訊教育專家審查,然後進行預試,依所得之有效問卷進行試題分析工作,採用戴文雄(1992)以高階程式語言PASCAL所設計之試題分析軟體,此軟體可以分析試題之難易度、鑑別度及整份試題之庫李信度(KR20)。本研究難易度以0.400.80為選擇標準,鑑別度以0.25以上為選擇標準,試題經過分析軟體刪除不符合標準題目。採專家內容效度考驗,經與指導教授研討修正,並依據三位專家學者審查所提供之建議,修正題意不清及修改不佳的題目後,建構本量表內容效度。信度分析採用戴文雄(1992)以高階程式語言PASCAL所設計之試題分析軟體,分析網路知識量表之內容一致性(KR20,庫李信度係數),所得量表KR20值為0.77

2、網路態度量表

根據文獻探討將網路態度量表分為五個向度:網路焦慮性、網路信心、網路有用性、網路喜好、網路倫理,採用李克特式五點量尺方式計分,正向敘述題目以「完全同意」計5分,「大部分同意」計4分,「部分同意」計3分,「大部分不同意」計2分,「完全不同意」計1分,反向敘述題目則反向計分。受試教師在本量表得分愈高者,代表其對網路態度愈傾向正向態度;反之分數愈低代表其對網路態度愈傾向負向態度。量表內容確定後再經指導教授與資訊教育專家審查,然後進行預試,依所得之有效問卷進行試題分析工作。本研究採用SPSS/for Windows 10.0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項目分析刪題後,再進行因素分析,量表累積解釋變異量為63.344%。本研究採用內部一致性係數Crobach α進行信度的考驗,總量表Crobach α係數為0.8739,顯示本網路態度量表內容相當具ㄧ致性。

四、資料分析

問卷施測完畢,將樣本資料利用SPSS for Windows 10.0版的統計套裝軟體處理問卷所得資料,所運用的統計方法有次數分配與百分比、描述性統計、t檢定(t 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若各變異數分析達到顯著水準,則再進一步進行Scheffe’法的事後比較,以考驗各組之間的差異情形以及皮爾森積差相關(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考驗網路知識與網路態度之間相關程度。各統計分析之顯著度訂為α=.05為達到顯著水準。

 

肆、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國小教師網路使用現況之分析

(一)網路使用年資方面

國小教師使用網路年資在8年以上者佔最多數為65.1%,其次網路年資在5年至8年為22.4%,可知教師使用網路的年資超過5年以上者達87.5%

(二)上網頻率方面

國小教師上網頻率以每週四次以上最多為81.5%,與早期相關調查研究比較國小教師使用網路的頻率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應該是學校與家中大部份已經安裝網路裝置有相當大的關連性。

(三)每週上網時數方面

國小教師每週上網時數以每週2-4小時最多為22.1%,每週上網時數9小時以下者佔57.2%,一半以上國小教師每週使用網路時數適當,但每週上網20小時以上者有20.8%,此部份的國小教師是否使用網路時間過長或是其中是否有網路成癮情形,值得後續研究。

(四)上網時段方面

國小教師上網時段以非假日晚上8點至凌晨12點前最多為33.9%,其次是非假日在學校上班時段人數為30.3%,由此可知國小教師上網時段在非假日期間比假日期間上網比率高。

(五)上網地點方面

國小教師中上網地點在家裡最多為54.3%,其次在學校有44.5%,在圖書館上網比率為0.9%。其中朋友家、網路咖啡店各為2人,其他為1人,人數相當少。

(六)電子信箱個數方面

國小教師中擁有兩個電子信箱個數最多為38.5%,沒有電子信箱人數只有1.4%,可知國小教師對電子信箱的使用率高達98.6%

(七)有無教學網頁方面

國小教師擁有教學網頁為56.7%,沒有教學網頁人數為43.3%,由於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與教育行政單位的推廣,教師設立教學網頁有成長的趨勢,教師設立教學網頁除可以增加與學生、家長互動外,亦可提供學生在家上網進行自我學習的機會。

(八)有無使用即時通訊軟體方面

國小教師擁有使用即時通訊軟體為62.9%,沒有使用即時通訊軟體為37.1%,顯示六成以上國小教師有使用即時通訊軟體與其他網路使用者進行溝通習慣。

二、國小教師網路素養之分析

(一)國小教師網路素養量表之得分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量表題目為單選之選擇題共21題,每答對ㄧ題計一分,經統計網路知識量表全體所得平均分數為16.03分,假設以ㄧ百分為滿分,六十分為及格分數來衡量,國小教師網路知識量表的平均分數約七十幾分,因此國小教師網路知識方面的程度屬中上程度;網路態度方面題目是李特克式五點量表共15題,各小題所得分數皆高於中性分數3分,且全量表平均分數除以題數達3.94分,可知國小教師網路態度明顯傾向於正向。

(二)國小教師網路知識與網路態度之相關程度

網路知識與網路態度兩個面向以皮爾森積差相關考驗顯示兩者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p<.001),相關程度r=0.401

三、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上的差異性分析

(一)不同性別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上的差異性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男性教師平均得分17.74,標準差3.23;女性教師平均得分15.07,標準差3.37,可知男性教師在網路知識方面表現優於女教師,在t考驗結果方面t值為14.774p<.001,顯示男、女教師在網路知識方面表現達顯著差異。網路態度方面男性教師平均得分61.71,標準差8.13;女性教師平均得分57.68,標準差7.88,可知男教師在網路態度方面表現優於女教師,在t考驗結果方面t值為9.170p<.001,顯示男、女教師在網路態度方面表現達顯著差異。

(二)家中是否可上網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家中可上網教師平均得分16.16,標準差3.52;家中不行上網教師平均得分14.01,標準差3.66,可知家中可上網之教師在網路知識方面表現比較好,在t考驗結果方面t值為5.489p<.001,顯示家中可與不行上網之教師在網路知識方面表現達顯著差異。網路態度方面家中可上網之教師平均得分59.45,標準差8.11;家中不行上網之教師平均得分54.28,標準差8.22,可知家中可上網之教師在網路態度方面表現比較好,在t考驗結果方面t值為5.728p<.001,顯示家中可與不行上網之教師在網路態度方面表現達顯著差異。

(三)不同年齡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上的差異性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15.722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30歲以下」組與「31-40歲」組的網路知識均顯著高於「41-50歲」組與「51歲以上」組。網路態度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30.062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30歲以下」組與「31-40歲」組的網路態度均顯著的高於「41-50歲」組與「51歲以上」組,而「30歲以下」組的網路態度又顯著高於「31-40歲」組。

(四)不同最高學歷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9.896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研究所以上」組與「師院與師大」組的網路知識均顯著的高於「大學與學院」組。網路態度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10.414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研究所以上」組與「師院與師大」組的網路態度均顯著的高於「大學與學院」組與「師專」組。

(五)不同服務年資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10.834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5年以下」組與「6年至10年」組的網路知識均顯著的高於「21年至30年」組;「5年以下」組又顯著的高於「11年至20年」組。網路態度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25.314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5年以下」組的網路態度均顯著的高於各組,而「6年至10年」組又顯著高於「11年至20年」組與「21年至30年」組。

(六)不同職務現況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19.897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教師兼任行政」組的網路知識顯著的高於「級任教師」組。網路態度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21.016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科任教師」組、「教師兼任行政」組與「代課教師」組的網路態度均顯著的高於「級任教師」組。

(七)不同學校班級數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1.245p=.288>.05,表示不同學校班級數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知識上並無顯著差異。網路態度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6.258p=.002<.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25班以下」組的網路態度顯著的高於「61班以上」組。

(八)不同學校所在地區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1.553p=.199>.05,表示學校所在地區不同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知識面向上並無顯著差異。網路態度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1.397p=.242>.05,表示學校所在地區不同之國小教師在網路態度面向上並無顯著差異。

四、不同網路使用情形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上的差異性分析

(一)不同網路使用年資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52.162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8年以上」組的網路知識均顯著的高於其他各組;而「5年至7年內」組顯著高於「2年以內」組與「2年至5年內」組;「2年至5年內」組又顯著高於「2年以內」組。網路態度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75.661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8年以上」組網路態度顯著高於其他各組;而「5年至7年內」組顯著高於「2年以內」組與「2年至5年內」組。

(二)不同上網頻率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57.200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每週四次以上」組的網路知識顯著高於「少於每週一次」組與「每週一至三次」組。網路態度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108.910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每週四次以上」組的網路態度顯著高於「少於每週一次」組與「每週一至三次」組;「每週一至三次」又顯著高於「少於每週一次」組。

(三)每週上網時數不同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27.633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5-9小時」組、「10-14小時」組、「15-19小時」組與「20小時以上」組的網路知識均顯著高於「2小時以下」組與「2-4小時」組;「20小時以上」組的網路知識又顯著高於「5-9小時」組。網路態度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71.195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2-4小時」組、「5-9小時」組、「10-14小時」組、「15-19小時」組與「20小時以上」組均顯著高於「2小時以下」組;「10-14小時」組、「15-19小時」組與「20小時以上」組均顯著高於「2-4小時」組;「10-14小時」組、「15-19小時」組與「20小時以上」組均顯著高於「5-9小時」組;「20小時以上」組顯著高於「10-14小時」組。

(四)不同上網時段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9.049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非假日晚上8點至凌晨12點前」組的網路知識顯著高於「假日早上8點至中午12點前」組與「非假日在學校上班時段」組。網路態度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4.594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非假日晚上8點至凌晨12點前」組的網路態度顯著高於「假日中午12點至下午6點前」組與「非假日在學校上班時段」組。

(五)不同上網地點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11.836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家裡」組的網路知識顯著高於「學校」組。網路態度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9.644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家裡」組的網路態度顯著高於「學校」組。

(六)電子信箱個數不同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82.067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3個以上」組的網路知識顯著高於其他各組;「2個」組顯著高於「無」組與「1個」組;「1個」組又顯著高於「無」組。網路態度方面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F值為97.752p<.001,表示達顯著差異,以Scheffe’法做事後比較發現「3個以上」組的網路態度顯著高於其他各組;「2個」組顯著高於「無」組與「1個」組;「1個」組又顯著高於「無」組。

(七)有無教學網頁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有教學網頁之教師平均得分16.40,標準差3.49;無教學網頁之教師平均得分15.55,標準差3.60,可知有教學網頁之教師在網路知識方面表現比較好,在t考驗結果方面t值為4.500p<.001,顯示有與無教學網頁之教師在網路知識方面表現達顯著差異。網路態度方面有教學網頁之教師平均得分60.13,標準差8.11;無教學網頁之教師平均得分57.83,標準差8.15,可知有教學網頁之教師在網路態度方面表現比較好於,在t考驗結果方面t值為5.301p<.001,顯示有與無教學網頁之教師在網路態度方面表現達顯著差異。

(八)有無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的差異性分析

網路知識方面有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之教師平均得分16.75,標準差3.23;無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之教師平均得分14.81,標準差3.76,可知有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知識方面表現表較好,在t考驗結果方面t值為9.895p<.001,顯示有與無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之教師在網路知識方面表現達顯著差異。網路態度方面有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之教師平均得分61.22,標準差7.85;無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之教師平均得分55.60,標準差7.55,可知有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之教師在網路態度方面表現比較好,在t考驗結果方面t值為13.264p<.001,顯示有與無使用即時通訊軟體之教師在網路態度方面表現達顯著差異。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一)國小教師網路素養現況

依據統計分析結果所知,國小教師在網路知識之表現其程度為中上程度,網路態度方面傾向正向,可知目前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之網路知識與網路態度兩個面向表現達一定水準,另外兩個面向之間具有顯著之正相關,可見教育行政單位對提升教師網路素養之作為有達一定之成效。

(二)國小教師網路使用現況

國小教師網路使用年資超過五年以上者達87.5%;上網頻率每週四次以上者為81.5%;每週上網時數低於9小時佔57.2%74.4%國小教師習慣在非假日期間上網;上網地點選擇在家中上網者佔54.3%;擁有一個電子信箱以上為98.6%,有設立教學網頁為56.7%,有使用網路即時通訊軟體為62.9%

(三)國小教師之不同個人背景變項與網路素養差異情形

性別、家中是否可上網、年齡、最高學歷、服務年資、職務現況為國小教師網路素養(網路知識與網路態度)重要的差異因素,另外學校班級數只在網路態度方面達顯著差異,而國小教師學校所在地區不同並不影響國小教師網路素養表現,顯示各級學校在教育部經費補助下軟硬體建置完備與定期舉辦網路相關研習,因此區域之差異並不明顯。教師個人背景變項中以男性、家中可以上網、年紀輕、學歷高、服務年資淺、教師兼任行政、在網路素養上表現比較良好。而學校班級數低於25班以下之國小教師在網路態度上表現比較良好。

(四)國小教師之不同網路使用現況與網路素養差異情形

網路使用年資、上網頻率、每週上網時數、上網時段、上網地點、電子信箱個數、有無教學網頁、有無使用網路即時通訊軟體為國小教師網路素養重要之差異因素,其中以網路使用年資達8年以上、上網頻率每週四次以上、每週上網時數多、在非假日時段上網、在家中上網、擁有3個電子信箱以上、擁有教學網頁與有使用網路即時通訊軟體之國小教師表現比較良好。

二、建議

(一)對教育行政單位建議

1、辦理「網路素養」研習時,考量影響因素

從研究結果可以了解,國小教師不同背景因素與不同網路使用現況中只有學校所在地區對網路素養並無影響,因此教育行政單位在舉辦網路素養相關研習活動時在場次安排上可以進行分類或指定,例如依照國小教師職務現況進行分類,此方式可以提升不同職務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上成長,其他影響之因素亦可考慮比照辦理。

2、教師「網路素養」之學習成效與評鑑

本研究結果顯示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表現達中上程度,但對身為肩負培育國家未來主人翁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上要求必須比社會各階層人士來的高,因此在規劃網路素養研習或訂定教師資訊能力指標應該要有評鑑標準,不是只要求參加研習或自行參考指標,如此無法提昇教師在網路素養上學習成效,可考慮將教師須具備之網路素養列入「教師評鑑」項目中,對教師而言有鼓勵與督促作用。

3、充實學校網路設備,規劃教師使用網路時間

由研究結果顯示教師在學校上網人數低於在家中上網人數,且上網時段大部分在非假日下班後使用,因此國小教師在學校使用網路機會受限於設備與時間,除無法隨手可得網路設備外,國小教師平均授課時數高於中學以上之教師,建議教育行政單位補助各國小電腦網路設備以及減低國小教師授課時數,然後妥善規劃教師使用網路時間與設備,如此可促使教師利用網路進行蒐集與編製教材,對提升國小教師之網路素養與提升教學品質與教學成效都有很大助益。

(二)對國小教師建議

1、體認具備「網路素養」是教學能力

網際網路的興起對教育產生很深的影響,舉凡學校行政事務、學生成績處理、教學網站、線上測驗等都與網路產生連結,具備網路知識、技能與態度並非只是教授電腦課老師的專利,具備網路素養對一般教師而言,是網路新時代必備的教學能力,根據研究結果顯示網路使用年資長、上網頻率高、設置教學網頁與使用網路即時通訊軟體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上的表現比較良好,因此教師必須體認提升個人網路素養在網路新時代的教育中是必要的教學能力,所以國小教師必須調整個人心態,接受將電腦網路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

2、組織學習團隊,建立資源分享

研究結果發現,不同職務現況與學歷之國小教師在網路素養上表現有差異,若能藉由網路素養上能力好的教師協助並組織學習團隊,相信比起個人單獨學習更具成效,並可以將資源分享達到最大效果,另外研究結果發現目前擁有教學網頁之國小教師約佔全體樣本五成六,表示超過一半以上之國小教師嘗試使用網路進行教學,若教師能組織成學習團隊,分工合作製作課程各科目之教學網頁,不僅達到資源分享目的,更可藉由合作學習過程提升教師網路之知識、技能與態度。

3、善用「網路」為溝通工具,建立親師溝通橋樑

研究變項中,電子信箱個數、設置教學網頁與使用網路即時通訊軟體是教師藉由網際網路與外界溝通的工具,其中擁有電子信箱之國小教師達九成八,有設置教學網頁達五成六,有使用網路即時通訊軟體達六成二,顯示國小教師藉由網路與其他網路使用者溝通的情形相當活躍,若能使用網際網路與家長進行親師溝通,不啻是提供另一種溝通方式,台北地區有國小教師在教室內架設網路攝影機,提供家長隨時可以上網觀看學生學習情形,並與教師進行線上互動,促進親師合作,減少彼此隔閡,相信教師若能善用「網路」為溝通工具,建立與家長良好溝通管道,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將可相輔相成。

(三)對後續研究建議

1、網路素養量表設計方面

本研究於文獻探討中討論網路素養之定義與內涵,其中專家學者大部份認為網路素養是變動的,隨著時空變動而有所改變,例如網路連網方式,目前仍以ADSL為連線方式主流,但政府在95年推出「e化台灣計劃」預定將台灣連網方式朝「光纖到府」邁進,往後之調查研究須將此相關議題納入研究,因此本研究之網路素養量表題項是以目前網際網路發展為參考依據,後續研究有關國小教師網路素養者,應針對當時網際網路與資訊教育發展訂定合適之網路素養量表為研究工具。

2、網路素養之網路技能測驗實施方面

本研究因研究範圍廣及全台灣,限於人力、財力與物力,在網路技能方面無法實際電腦上機測驗,僅針對網路素養之網路知識與網路態度兩個面向進行研究,若後續研究者希望了解國小教師在網路技能上表現,建議後續研究可尋求各縣市縣網中心協助,探討台灣地區國小教師網路技能表現情形與網路素養之關係。

3、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以個人背景變項與網路使用現況為自變項來探討國小教師網路素養,實際影響網路素養之因素並非只有國小教師本身因素,教師身處學校環境中,校長的領導風格、行政的支援度、學校設備情形皆有可能影響國小教師之網路素養,而本研主要針對國小教師的網路使用現況對網路素養之影響進行探討,建議後續研究者可針對學校環境中對國小教師之網路素養有影響之因素進行研究。

 

回首頁

 

參考文獻

行政院研考會(2006)。95年個人/家戶數位落差調查報告。20069月,取自http://www.digitaldivide.nat.gov.tw/

吳怡貞(2006)國小學童網路素養課程之系統化教學設計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摘要,094NTPTC790001

周倩(2005)。網路倫理與素養。20058月,取自http://eteacher.edu.tw/conference/200508/02_chou_literacy.pdf

教育部(1998)擴大內需方案實施作業計畫。取自http://www.edu.tw/information/expand/extplan.html

教育部(2006)。學生的網路使用行為教育與宣導。20068月,取自http://epaper.edu.tw/950809/950809a.htm

教育部(2006)。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資訊教育議題。20065月,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JE/EDU5147002/9CC/9CC.html

張銘棋(2002)。學習型態與電腦網路素養之關係暨網路使用現況調查-以彰化縣高職教師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摘要,091YUNT5396005

資策會(2006)。20067月連網主機觀測報告200611月,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147

資策會(2006)。2006年我國家庭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200612月,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

資策會(2006)。Point Topic2006Q2全球DSL寬頻用戶破16400萬。20069月,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4490

榮欽科技主筆室(1997),最新網際網路&電腦隨身字典。台北:松崗。

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06)。臺灣網際網路使用調查。20068月,取自http://www.twnic.net.tw/total/total_01.htm

盧怡秀(2000)高雄市高中生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摘要,089NKNU0036016

盧浩權(2006)。認識青少年網路沉迷現象與因應。中等教育,57(2)114-127

戴文雄(1992)。高工學生認知型態與空間觀念對機械製圖學習成效之研究。高雄市:復文出版社。

Anderson, J. (l975). Testing for literacy. In C. Elliott & J.Anderson (Eds.) Literacya focus on the future. Adelide: Australian Reading Association.

Buckingham,d.(2003).Media education and the end of the critical consumer.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73(3),309-327.

Irwin,P.M(1991).National literacy Act of 1991:Major Provisions of P.L. 102-73.CRS Report for Congress.

McClure, C. R. (1994).  Network literacy: a role for librar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13(2), 115-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