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談佛洛姆 (Fromm)
對教育之意義
盧怡姿
德國特里爾大學教育學博士
佛洛姆 (Erich Fromm) 是世界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心理分析師、哲學家,以及人文主義者。本文將探討他所提出的注重個體存在理論、鼓勵人們勇於追求自我,以及強調愛情、深信人類的自主能力,對當今教育所具有的意義。
壹、緒論
佛洛姆 1900 年誕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猶太家庭裡,一個已培養出許多位猶太教士的傳統猶太家庭裡。在法蘭克福長大的他,首先在那兒主修法律學,未完成學業便轉學到海德堡,專修社會學、心理學和哲學。 1926 年娶了職業為心理分析師的 Frieda Reichmann ,隨後則到柏林,在佛洛依德的學生 Sachs 那兒進修心理分析師的課程。佛洛姆於1929年在柏林開始從事
" 非正規醫學出身 " 的心理分析師工作。
1930
年,他獲聘為法蘭克福社會研究中心的社會心理部門主任,和好友阿多諾 ( Theodor W. Adorno ) 一起工作。基於他的猶太背景,在二次大戰期間,亦即
1934 年,他與法蘭克福社會研究中心一同移民到美國,不過,在 1939 年,卻因為他和阿多諾發生爭執,而毅然離開此研究中心。他著名的作品 " 逃離自由 " 於1941 年問世。 1949 年他移居到墨西哥,繼續從事他的心理分析工作。之後,他完成了 " 走出不健全的社會" ( 1955 ) 、廣受閱讀的 " 愛的藝術 "
( 1956 ) ,以及" 擁有或存在" ( 1976
) 等作品。佛洛姆於 1980年在瑞士逝世,享年 80 歲 (Funk, 2001)。
基於他的宗教信仰,在社會心理學、心理分析師領域的豐富實務經驗,佛洛姆以哲學家、心理分析師、社會心理學家,以及人文主義者著名。本文將精簡地探討佛洛姆提出的理論,主要針對其理論對當今教育所產生的意義,盼能給予教育工作者些許有助益的工作準則。
貳、" 擁有或存在" 的社會特徵
佛洛姆的教育理論並不受到廣泛的重視,主要因為他的教育觀點深藏在他的宗教、社會,以及心理分析理論裡。再加上他本身不是教育學家,也不曾在這方面進行教學和實務工作,也因此,人們便鮮少把他的名字和教育相提並論。儘管如此,佛洛姆與教育理論的關聯性,較常被提及的是,他和法蘭克福學派的密切關係 (Kessler, 1992),然而,在他不讚同阿多諾的觀點、脫離法蘭克福社會研究中心之後,將他的理論和法蘭克福學派一同探討便具爭議性。本文主要從他的 " 逃離自由 " 、" 愛的藝術 " 、" 擁有或存在 " 等著作裡,來討論他對教育,尤其對家庭教育的意義。在他的這些著作裡,傳遞了許多寶貴的教育訊息,讓他贏得 " 存在的教育學家 " ( Fischer , 2004) 封號。以下將主要從佛洛姆提出的兩個不同的社會特徵 (Gesellschaftscharakter),亦即 " 擁有或存在 "的社會特徵,結合他對愛和自由所下的定義,來說明他的理論在教育理論與實務上的重要性。
一、" 擁有 " 的社會特徵
佛洛姆指出,在一個以 " 擁有 " 為取向的社會裡,不論是人或是物,都是可使人佔為己有的東西。一個人的幸福感,因此建構於能擁有某某人,或是佔有、贏得物品,尤其在佔有和贏得更多的物品之上。佛洛姆指出,這個以 " 擁有 " 為中心的社會是不健康的,因為這幸福感將隨著失去某人,或在無法佔有想要的物品時而消失,人們往往因此而倒下,甚至精神崩潰。
以親子互動為例,多少孩子成為父母的展示品、擁有物。他們獲得父母的關愛,只因為他們滿足了父母的期望、履行了他們應盡的義務 (Fromm, 2005b, 55) 。因此,孩子們必須使勁全力來達到父母的要求、社會對他們的期望。只要他們身體發育健全、課業成績超越其他孩子、最後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嫁娶到一個好伴侶、生下健康的下一代…
,親子雙方便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然而,這樣的親子關係是沈重的,這樣的人際關係是敵視的。做為孩子的,無時無刻不處在恐懼的狀態下,因為,他擔心和害怕自己無法達到父母所定下的標準、滿足大家對他的期望。為人父母的,在少子化的台灣社會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希望更加強烈。多少人因為失敗、或無法達到父母和社會的期望,而與外界隔離、陷入無法自拔、看不到任何一條出路的絕望世界裡 (Fromm,
佛洛姆再以學習為例﹕現代的教育體系費盡心思,讓人們能因此擁有更多的知識。知識成為像資產、社會地位一般,可以透過教育制度來讓人們佔有 (Fromm,
二、"存在 "的社會特徵
相反的,在以 " 存在 " 為取向的社會裡,人的存在便是幸福的根源,而愛情則是滋長這幸福根源的重要媒介。在親子關係上,父母親首先因為孩子的誕生而愛他,因為孩子來到人世間,不論他是男孩,還是女孩,他的存在便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Fromm, 2005b,62) ﹗在中國社會裡,重男輕女的觀念,一開始便阻礙 " 存在" 家庭的發展。儘管孩子的誕生,在許多父母心中的確是件美好的事,但多少女孩是在父母親失望的心情下來到世間﹕" 可惜是個女孩啊﹗ "。 佛洛姆強調
" 存在 " 在親子互動的重要性,意指父母必須珍惜每個獨特個體的存在,不論他是男孩,還是女孩﹔是健康,還是不健康﹔美麗,還是醜惡﹔聰明,還是愚笨,都是父母的孩子,都值得贏得父母的疼愛。
佛洛姆進而解釋 " 存在 " 的意義。" 存在 "代表著一個正在進行的過程,意指活動性、移動性,換句話說,與 " 改變 " 的意義緊密相連
(Fromm,
這樣的親子關係將是和諧的,因為父母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裡,以愛相隨,不只在成功、得意的時候相互依持﹔在失敗、沮喪的時候依然互相鼓舞。這是個活生生的親子關係,不因為外在條件而放棄所愛的人。這便是佛洛姆的宗教觀、人文主義理念。真正的愛,是時時刻刻相信對方有自我發展的能力、珍惜對方的獨特自我。也因此,佛洛姆提出﹕個人的發展不在滿足社會的需求,而是在實現真正的自我 (Fromm,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將是友善的。當一個人的人生意義不是以一個人的" 擁有 ",而是以自己的
" 存在 "來衡量時,人們便不會害怕他人來奪取自己的人生意義。試想﹕當人的安全感全然取決於自己、自己的存在本身時,唯有在一個人不存在時,才會喪失他自己的人生意義 (Fromm,
在學習的課題裡,佛洛姆提出,人們應為自己的興趣而學習,為自己的成長而進修。在以 " 存在 " 為中心的學習過程裡,人們不是為了 " 擁有 " 學問、取得學位而學習﹔而是純粹為了自己的持續成長。在 " 存在 " 的學習裡,學習過程不會因取得文憑、得到學問所賦予的權力地位之後而終止﹔學習過程將伴隨個人的存在而持續,換言之,只要人存在一天,學習過程便將永不停息。教育的目的,從這個觀點來看,是支持這不間斷的學習過程,是在鼓勵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強化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意願。
以人文主義理念出發的佛洛姆認為,當學生們沒有學習意願時,教育工作者應首先去了解其原因,是否由於學習內容太枯燥、教學方式太無趣,以致於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有時候,當外在的學習壓力消失之後,同樣的教學內容,以活潑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時,相同的學生卻有不同的學習意願和效果 (Fromm,
然而,在現今的工商社會裡,講究快速且有效的學習成果,尤其是,人們必須強迫自己去吸收沒興趣的學問和知識。一個以經濟結構為中心的社會,培養出一個獨特的社會現象,亦即,培養出人們主動願意去做他們所應該做的事 (Fromm, 2001﹐ 163) ,而不是去做他們想做的事。多少人成為社會中不具個人特色的一分子,成為一個只會工作的機器,並且放棄作他自己 (Fromm, 2005b﹐ 28) ,沒有了自己的夢想、自己的生活目標。在這樣的社會裡,所謂成功的教育,便在引導人們只去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放棄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念頭,甚至在於有效激勵人們在短時間內,學會自己沒興趣的學問和知識。
佛洛姆,這也是他的理論被認為不切實際的地方,相反的,強調教育的耐心 (Fromm, 2005b﹐125),在以 "
存在 " 為中心的學習過程裡,個人的學習速度才是關鍵,教育不是去揠描助長、去強迫學生學習和進修﹔而是鼓勵學生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從生動的教學中,學會自我學習。實現佛洛姆的理論需要許多時間,在短時間裡也見不到明顯的學習效果,卻是讓學習過程長久持續下去的最佳方式。
總而言之,教育在佛洛姆眼裡,不是一個因佔有而停止、而物化、而忘卻自我存在的過程。教育是陪伴人們存在,亦即伴隨其高潮起落的過程、激發人們的人性化發展、支持每個人追求自我的過程 (Bierhoff, 1993, 182)。在佛洛姆人性化的教育裡,以培養人們的創造力、人們的革命性格為目標 (Rissling, 1991, 127)。當然,毋庸置疑的,在教育孩子時,父母必須擁有一定的權威,佛洛姆強調,父母不能用權威來讓孩子成為只會服從的奴隸,或是全然放棄權威,使孩子成為一味叛逆的造反分子 (Fromm, 1981, 368pp.)。唯有重視每個孩子獨特存在價值、放棄評斷孩子擁有價值的教育,才能培育出具有革命創新性格的人們,強化自我及永續學習的意願。
參、教育意義
在多年從事心理分析工作的經驗裡,佛洛姆深深明白,心理分析過程的主要目的在於﹕讓病人清楚了解自己患病的原因 (Fromm,
而現代人患病的主要原因,佛洛姆認為﹐是在人們不知不覺地將
" 擁有 " 作為自己生命的目的。不容否認的,人要生存下去,必須擁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人際關係等 (Fromm,
這對教育而言,可首先引伸為﹕ 教育工作者在鼓勵人們追求自我發展時,也需幫助人們建立健康的人與事物的關係。這也是為什麼佛洛姆提出,教育在促進個人的發展,個人的發展則不在滿足社會的需求,而是在實現真正的自我 (Fromm,
其次,佛洛姆強調教育工作者必須深信人們的自主能力。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人們,通常處於相當無助與無能的狀態,教育工作者要明白,這無助與無能的狀態只是一個臨時的、過渡的階段,重要的是,人們需要教育和心理工作者的幫助來明瞭病原,進而走出這無助的狀態,有一天能夠自己健康的生活 (Fromm, 2005b﹐ 28)。
可惜在父權社會、沙文主義,以及個人和社會的偏見下,許多處於無助、無能狀態的人們,例如婦女和違背社會規範的青少年,經常因此被當權者壓抑與控制 (Fromm, 2005b﹐ 17)。在 " 逃離自由 " 一書裡,佛洛姆說明,人們因為屈服外在的權威、接受毀滅性的力量,以及一致性的要求,而選擇逃離自由 (Fromm, 2006, 103pp.) 。人們忍受強權、任憑毀滅性力量的擺布、跟隨大眾品味,主要原因是,人們可在裡頭獲得安全感。當人們跨出自我決定、反抗強權的步伐時,就可帶來多少不確定性和危險性,這也是現代人逃離個人自由的主要原因 (Fromm,
佛洛姆的理論可因此運用在心理諮商的工作領域裡,佛洛姆闡明心理工作者的基本原則﹕嘗試去認同病人的存在價值,去了解病人的心裡需求 (Wehr, H.,
肆、結論
具有猶太背景的佛洛姆,親身經歷人與人之間的鬥爭,他的宗教信仰、社會心理、心理分析,以及人文主義論點,因而主要在倡導一個和平共存的社會。他的理論經常被批評太不切實際、過於理想化 (Wehr, H., 1991b, 341),基於社會和政治現實想法太過天真 (Johach,
1991, 50),然而,這正是佛洛姆理論的中心。人們不該讓外在條件來束縛自己向外發展的機會﹔讓社會化的過程使人們忘卻自己的理想。佛洛姆描述一個真實的烏托邦 (Fromm, 1992) ,由教育和心理工作人員以重視每個存在的個體為開端,瓦解經由
" 擁有 " 架構起來的權力互動模式,致力滿足每個存在個體的發展機會,激勵人們去實現和諧社會的理想和夢想。佛洛姆明白的看清﹕一個光以社會發展為目標的教育,只會製造與穩固既有的權力互動模式﹔以愛情和重視存在的教育和心理工作,才能讓人們擺脫這惡性循環的權力架構 (Wehr, H., 1991b, 326)。教育和心理工作人員便是這真實烏托邦的推手,在佛洛姆眼裡,他們因此具有重大的使命,這也正是其教育理論的重要性。
參考書目﹕
Bierhoff, B. (1993): Erich Fromm. Analytische Sozialpsychologie und visionäre Gesellschaftskritik. Opladen
Claßen, J. (1987): Erich Fromm und die Pädagogik. Gesellschaftscharakter und Erziehung. Weinheim
Fischer, S. (2004): Der Weg zur Freiheit und die Flucht vor der Freiheit. Erich Fromm als Pädagoge des Seins. Aspekte der Freie- Pädagogik Nr. 24
Fromm, E. (1981): Sozialistischer Humanismus und humanistische Ethik. Gesamtausgabe IX. Stuttgart
Fromm, E. (1992): Humanismus als reale Utopie. Der Glaube an den Menschen. Weinheim
Fromm, E. (2001): Die Kunst des Lebens. 4. Aufl. Freiburg i. B.
Fromm, E. (
Fromm, E. (2005b): Die Kunst des Liebens. 63. Aufl. München
Fromm, E. (2006): Die Furcht vor der Freiheit. 13. Aufl. München
Funk, R. (2001): Erich Fromm. Mit Selbstzeugnissen und Bilddokumenten dargestellt von R. Funk. 8. Aufl. Reinbek bei Hamburg
Huschke-Rhein, R. (1987): Die Liebe zum Lebendigen (Biophilie) als Grundlage der Erziehung und Bildung. In: Claßen, J. (1987): Erich Fromm und die Pädagogik. Gesellschaftscharakter und Erziehung. Weinheim, p. 43-60
Johach, H. (1991): Erich Fromm und die Kritische Theorie des Subjekts. In: Internationale Erich-Fromm-Gesellschaft: Erich Fromm und die kritische Theorie. Münster, p. 33-54
Kessler, M. (1992): Erich Fromm und die Frankfurter Schule. Tübingen
Pongratz, L. (1991): Lebendiges Lernen mit Texten von Erich Fromm. In: Claßen, J.: Erich Fromm und die kritische Pädagogik. Weinheim, p. 139-159
Rissling, W. (1991): Krativität und revolutionärer Charakter bei Erich Fromm. In: Claßen, J.: Erich Fromm und die kritische Pädagogik. Weinheim, p. 127-138
Wehr, H. (1991b): Die Bedeutung Erich Fromms für die pädagogisch-psychologische Beratung in der Schule. In: Claßen, J.: Erich Fromm und die kritische Pädagogik. Weinheim, p. 160-180
Wehr, H. (1991b): Der Beitrag der kritischen Theorie zur Bewältigung der Krise der Gesellschaft. In: Internationale Erich-Fromm-Gesellschaft: Erich Fromm und die kritische Theorie. Münster, p. 32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