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性別分工探討性別平等
陳燕葶 葉乃嘉
明道教學藝術所 明道資訊系
摘要
本文透過文獻探討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形成的過程,並從兩性的勞動力參與率、失業率和家事分工的數據,說明台灣社會性別角色的變遷。
一、前言
在傳統的父權社會下,社會對性別的文化認知一直是「男尊女卑」,即便女權運動者不斷追求兩性平等,性別角色的桎梏仍深植於家庭中。
二、性別角色的形成
Firestone(1970)曾指出,人類的生殖生理決定了社會組織的形式。早期的社會是弱肉強食、你爭我奪的不文明景象,而男女因生理、體能的差異,自然衍生出這樣的社會分工:體能較佳的男人負責保護家庭,扮演保護者的角色,女人則由於生育的關係,也自然承擔了家庭以內的工作,長久下來,男強女弱、男尊女卑的觀念也就隨之形成。
李美枝(1974)認為,人類認知系統的發展趨勢乃是將人、事、物依照他們共有的特徵加以分門別類。家庭中的性別分工在資本主義的影響下更趨明顯。女性承擔家庭內的工作,拉遠了女性與社會的距離,並因生活環境的需要,衍生「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在這種傳統的家庭責任分配下,男人被視為「經濟來源者」(breadwinner),女人則被視為「家務管理者」(homemaker)。
正因男女生理、體能上的差異,個體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即因性別不同而被交付予不同的行為準則,性別決定了父母教養的態度,教養女孩時,會依自己所認知的女性特質來教養女孩;而面對男孩的教養時,便依據所認知的男性特質為之,這點可由父母購買玩具的種類看出來,女孩的玩具通常是洋娃娃、扮家家酒的器具等,而男孩的玩具通常是小汽車、刀槍或模型等。個體尚未瞭解本身性別時,即已開始接受性別的社會化過程,依性別基模來評價文化與社會對性別的差別待遇,並發展符合其行為表現、態度,也就是男子氣概(masculinity)或女性氣質(feminity)的特質。
個體在三、四歲左右開始對基本性別產生認同(identification),並且開始學習發展出符合自己性別的行為模式。此時,家庭、學校、同儕團體、大眾傳播等社會背景,也成為性別角色形塑時的模仿參考,性別基模[1]一旦確定,個體便會瞭解自己應扮演的性別行為,並順應性別行為的要求與社會規範。
延續性別基模理論發展,兩性的社會行為若過度僵化乃至缺乏彈性時,便容易陷入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的泥淖。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是指社會上多數人以性別為分類基礎,而將某些概括性的特徵分別加諸於兩性之上的信念(陳皎眉等,2003),它是一種文化現象,例如男性應扮演堅強、獨立自主的角色;女性應扮演溫柔、體貼的賢妻良母。這些傳統的角色定位,普遍存在於社會意識中,這樣的性別刻板印象往往遮蔽了個體的差異性。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主要是聚焦於「性格特質」為中心,再由性別的特質化推論到其他範疇中,如能力、角色扮演、及給人的印象上等。一般認為男性的特質多以家庭外之工作有關,如堅強、獨立、果斷、積極、自主、具企圖心等,而女性特質多以情感交流有關,如溫和、親切、順從、富同情心等。簡單的說,一般人對於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大體可分為強調工作特質(instrumental characteristics)的男性化,和強調情感特質(expressive characteristics)的女性化。
四、女性的社會參興
在早期的農業社會中,婦女除了料理家務以外,還得協助丈夫工作,如妻子協助丈夫分擔耕耘、播種等農事,甚至也可以看到婦女背著幼兒工作的情形,這反應出婦女除了家庭責任外,也必須適時提供家庭經濟上的來源。
產業結構改變,也創造適合女性的工作機會,參與就業的婦女人數逐年增長,其所擔當的工作也逐漸深入核心。依國際勞工組織出版的《二○○四年全球婦女就業趨勢》報告中指出,2004年全球約有十二億零八百萬婦女就業,佔整體就業人數四成。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調查「男女勞動參與率」的結果(如表一),女性的勞動參與率由1979年的39.23%,逐年增長至2005年48.12%;男性勞動參與率則由1979年的77.95%,逐年衰退到2005年的67.62%,女性勞動參與的幅度成長8.89%;男性勞動參與率則衰退了10.33%,這也顯示出女性的社會參與及其所創造的社會價值愈來愈高。
表1 勞動力參與率及失業率
|
|
|
|
|
|
單位:% |
項目別 |
勞 動 力 參 與 率 |
失
業
率 |
||||
計 |
男 |
女 |
計 |
男 |
女 |
|
1979年平均 |
58.73
|
77.95
|
39.23
|
1.27
|
1.15
|
1.53
|
1984年平均 |
59.72
|
76.11
|
43.30
|
2.45
|
2.44
|
2.46
|
1989年平均 |
60.12
|
74.84
|
45.35
|
1.57
|
1.57
|
1.56
|
1994年平均 |
58.96
|
72.44
|
45.40
|
1.56
|
1.51
|
1.65
|
1998年平均 |
58.04
|
70.58
|
45.60
|
2.69
|
2.93
|
2.33
|
2004年平均 |
57.66
|
67.78
|
47.71
|
4.44
|
4.83
|
3.89
|
2005年平均 |
57.78 |
67.62 |
48.12 |
4.13 |
4.31 |
3.88 |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人力資源調查」(2006) |
五、需求理論
藉由社會活動的參與,女性自我意識也逐漸覺醒。馬思洛(Maslow)在探討人類需求的研究中指出,個體有不同層次的需求,由低至高分別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隸屬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認知的需求、審美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前四層稱為基本需求(basic needs)或匱乏的需求(deficiency
needs),也是個體生存的基本要件,而後三層稱為成長需求(growth needs),是個體在「基本需求」獲得滿足時會開始追求的需求層次,因此在基本需求獲得滿足後,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成為女性自我肯定的途徑之一。
六、家庭事務的角色分工
從早期提倡的男女平等、女男平等、兩性平等乃至今日的性別平等,其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改善兩性在實際生活上的互動模式,包括家庭事務、政治、教育、社會福利、及就業市場上的參與、兩性享有的資源等等。而兩性間生活的互動就屬家庭事務分工最為頻繁、密切。
行政院主計處2002年統計資料顯示(如表2),兩性在家庭事務的分工主要仍依據自工作特質和情感特質的性別角色印象,男性對於家務的參與投入遠不及女性,女性仍是家庭事務上的主要工作者,這種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角色分工,至今仍主導著社會型態。
提及女性的家庭權責後,當然也不可遺漏傳統男性所扮演的角色,正所謂男主外,傳統男性負責的即是家庭經濟的來源。隨著社會變遷,女性進入職場成為常態,雙薪家庭成為社會上的趨勢,女性不只是「家務管理者」,也開始扮演「經濟來源者」,為家庭的經濟收入提出一份力量。
表2 兩性家事分工概況比例表
單位:%
|
男性 |
女性 |
其它 |
1.按家裡打掃工作分 |
15.69 |
81.71 |
2.59 |
2.按買菜分 |
10.83 |
87.98 |
1.19 |
3.按準備三餐分 |
7.87 |
90.07 |
2.07 |
4.按廚房整理工作分 |
9.48 |
88.17 |
2.34 |
5.按倒垃圾分 |
38.72
|
58.69 |
2.59 |
6.按清洗衣物分 |
10.45 |
87.33 |
2.22 |
7.按房屋、水電及其他家中器物之簡易維修分 |
85.04 |
8.36 |
6.60 |
8.按照顧孩童分 |
7.18 |
91.01 |
1.80 |
9.按照顧老人或病人分 |
18.91 |
73.45 |
7.64 |
資料來源: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社會發展趨勢調查」(2002)
七、結論
隨著性別平等意識發展,刻板的傳統性別角色印象雖會隨時代進步而變遷,但長久累積的觀念並非短期即可推翻、改變,根深蒂固的想法需要時間慢慢修正。
在上述的討論中可發現,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逐年成長,而在家庭分工上,女性又被賦予擔負家庭幸福的重任,換句話說,女性除了提供家庭收入外,也需兼負起家務及家庭情感維繫的工作,這種女性多重角色的處境,普遍存在於現實社會中。
追求性別平等不是為了挑戰或醜化男性,而是希望用更寛廣的思維來建構性別文化,塑造一個自由且平等的性別關係。家庭是兩性互動的基本氛圍。女性在工作下班後,還需面對家務的整理,是社會常見的現象,這種對女性角色的規範應予調整,畢竟家庭需要男女雙方共同投入經營,任何一方都不應推托,如此才能建立一個兩性平權和諧的快樂家庭。
參考文獻
行政院主計處(2002)。「社會發展趨勢調查」
吳宗曄(2005)。性別角色標準的改變。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8。
李安妮(1998)。兩性平等教育的精神與目標。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
李美枝(1987)。性別角色面面觀。台北:聯經。
林雅鈴(2007)。雙薪夫妻性別角色態度與家事分工的關係。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1。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3)。社會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顧燕翎(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ISBN 957-9
[1] 基模是皮亞傑(Piaget)認知學習理論中五個基本觀點之一,它是一種認知結構,它是個人基於過去經驗而形成對某些人、事、物的知識(Markus, 1977; Taylor &
Crocker, 1981,引自陳皎眉等人,2003),簡單的說它是個體對人、事、物特徵的認知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