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民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實施之困境與因應:以Bourdieu的「文化資本」觀點論述
王盈鶯
嘉大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所
是以時代的脈動與變遷,科技的高度發展促使資訊的傳播訊息速度更甚以往,孩童的學習不再僅限於家庭、學校教師等單一管道,其可透過各種方式,如網際網路、電視媒體、書籍、報章雜誌等來汲取知識,故其訊息的接收已變得更加多元化。尤其在新媒體-網際網路的使用更是普及,但如何選擇與適切運用網路資訊,卻是大部分孩童所欠缺的。因此,孩童的媒體素養教育是極須加強的,以提升對媒體內容的識辨能力,而不至被媒體聲色、圖片的渲染所迷惑。為了協助孩童媒體素養能力之提升,本篇以社區、學校、家庭三種角色在媒體素養教育所扮演的重要性,分別說明之。
社區是影響學生學習發展的一個重要角色,對於弱勢、貧窮的孩童而言,社區提供的資源設備與免費課程教導,在家庭、學校的媒體素養教育之不足,將能獲得部分改善。
就學校的角色,教師在傳遞與教導孩童正確媒體認知與概念上,擔任著重要職責。其有責任幫助孩童建立正向的媒體自主性,以理性的思維辨別資訊內容的意義,區分出媒體與社會真實的落差。
就家庭的角色,家長對媒體觀念的正確灌輸,將有助於孩童辨別與選擇有益的媒體內容,以專業性批判來發掘媒體的不實與誇大。是以,父母對孩童傳達的媒體思辨能力,將會影響孩童本身的媒體素養能力之高低。
總而言之,社區、學校、家庭三者之交互作用,往往形塑了孩童的媒體素養能力之程度。本文從社區、學校、家庭三者來解釋Bourdieu「文化資本」的意義,以檢視媒體素養實施之困境與其可能的因應策略。以下先從Bourdieu的「文化資本」意涵與媒體素養教育之重要性目的談起,再論及媒體素養教育實施之挑戰,最後再以Bourdieu「文化資本」在社區、學校、家庭之作用,加以深入剖析其問題。
壹、Bourdieu「文化資本」的意涵
Bourdieu「文化資本」之探究,以下分別就其概念、傳遞方式、其和教育成就之相關三方面說明之。
一、Bourdieu「文化資本」之概念:
文化資本的概念是由象徵性的資本所組成,如知識。其包含客觀化的物品,如書籍、美術品、高技術的玩具;及制度化的証書與等級形式;或者賦予的性格與態度形體,如在學校裡對於學校課程表、語言形式與班級常規的熟悉。學校是制度化文化資本最主要的場所,其經由等級、形體與非形體的方式被探討;被Bourdieu所詳述的客觀化文化資本,如習性(habitus)、心智與主體性格,其形成乃源自於過去的經驗,尤其是家庭的經驗,其也將影響未來的經驗(Collins, J., & Thompson, F.,1997)。
Bourdieu認為可以用下列各種指標出現的頻率,來判定文化資本高低,其中包括觀賞戲劇、聆聽古典音樂、參觀藝廊、閱讀非專業書籍、不看電視等(戴曉霞,2005)。社經地位高的家庭,其所傳遞的文化資本較精緻與豐富,也是被認定為高水平文化的族群;而低社經地位的家庭,所傳遞的文化較為低俗與粗陋,是被視為低水平文化,是以文化資本高低與社經地位有高度的連結關係。這些文化資本的高低所隱含的效力,是潛在的、不意被發覺的,但往往是影響個人未來生活與發展的重要關鍵。由於「文化資本」概念對於未來成就的決定論述,Bourdieu被視為是十足的「決定論」者(Lareau, A.,1997)。
整體而論,文化資本所獲取的價值與銷路或場域有關。文化資本依勢於有利價值的銷路或場域。在那些社會的競技場裡只認可有權者制定的範圍與等級。假如等級制度與學校體系連成一體,其將以多元方式來涉入學校知識,及高度地把學校分等,此被視作為文化資本在國家教育市場當中有著更多價值性。語言、知識與証書是可轉換成更多的教育和職業機會。文化資本的價值概念,不僅是在於學校中社會背景的差異,更隱含制度上價值與低價值之差異。不論是具體或潛藏的文化資本是努力的來維持或轉換社會位置(Collins, J., & Thompson, F.,1997)。
二、文化資本的傳遞方式:
文化資本的獲致,並沒有經過精心的策畫,而是在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下進行世代之間的傳遞。在傳遞的過程中,文化資本會因社經背景之不同,而決定文化資本之間的價值差異(李威伸、何信慧,2003;陳麗如,2005)。
Bourdieu的「文化資本」概念主要以三種狀態呈現。第一種是形體化的文化資本,主要藉由家庭與所處環境之內在意識及無意識的傳遞,心理與生理經由長期稟性而形成一種習性(habitus)的過程,會影習個體的行為與品味,如談吐、儀態舉止、認知風格、思維模式;第二種是客觀化的文化資本,是家庭轉化其經濟資本成為文化資本,將物質轉化為文化符號;如所擁有的藝術品、書籍、服飾,以及各種須用經濟資本以取得的「物」;
第三種是制度化的文化資本,與教育機構有著密切關係,是藉由教育制度使文化資本超越物質客觀的層次,如學歷、文憑、証書(李文益、黃毅志,2004;許宏儒,2004;陳麗如,2005)。
根據上述三種文化資本表現的方式,可歸納出兩種傳遞形式,一則為「非物質層面」,即無法實際接觸到與看到的形式,是以潛在的、隱藏性的方式傳遞。如談吐、儀態舉止、藝術品味與知識;一則可表現在「物質層面」,可以藉由實體的物品、具體的事物來觀察與知覺到的,如所擁有的藝術品、餐飲、服飾與家俱所展現的品味(李文益、黃毅志,2004)。
三、與教育成就之相關:
文化資本之影響,可由家庭拓展到學校再延伸到社會,其所表現之形式即孩童在學校的成就表現決定其未來的職業位置(Collins.J andThompson.F,1997)。因此,文化資本透過轉化而成為一種工具。當學校文化與上層階級的文化是相符時,那麼上層階級所擁有的經濟以及文化優勢的資源,就可以藉由教育傳遞給其後代,並在學校教育中得以合法化的傳遞以及再強化,最後則有利於其子女升學與就業。反之,下層階級擁有的是不足的經濟資本以及文化資本,當他們藉由教育傳遞給其後代時,這些孩子帶到學校的文化便獲得了不合法以及不合理的標籤,在學業上的表現也較低落(許宏儒,2004 )。
可知學校教育並不是獨立地對學生起作用,學校教育是在家庭所奠定的基礎上對個人起作用。而且,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家庭又與學校教育產生交互作用。可見學生在教育中的教育機會、學業成就、以及教育意願,與其文化資本有相當大的關係。因此,文化資本在社會中的不均等分配,與社會階級、教育程度有密切的相關。而此種不平等關係,透過學校教育制度而得到加強和鞏固(范信賢,1997;張永德,2002;許宏儒,2004;齊力,2005)。
而以文化資本的角度,檢視媒體素養教育的結果,又何嘗不是一種文化貧富下所產生的結果,後面將進一步的論及此問題。
貳、媒體素養教育之重要性目的
「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 )這名辭的意涵,是在於建立專業批判的能力,及使用的大眾媒體與科技之本質。簡言之,即在各種處境當中存取、理解及產製媒體訊息的能力;而若是加上「教育」,則指的是透過正規與非正規的教育學習,喚醒意識的專業批判,使得能對媒介文本能有更多元的解讀能力,對大眾媒體的運作模式有進一步的了解,展現閱聽人的意識主體性,讓影視消費者、閱讀人與媒體展開平等對話關係,使得反省與再建構成為可能性。就現今媒體報導之誇大渲染與亂象,媒體素養教育的確為時代所需,是學術界討論的新方向,更是親職教育的新導入議題(陳淑敏,2002;吳翠珍,2004)。
媒體素養教育的過程,是為了培養孩童具有辨識分析大眾媒體內容之好壞,以避免個人受到媒體不當影響;而教師的角色,在媒體素養教育的過程中,除了發揮專業教導學生如何思辨媒體,更重要的是教師如何解讀、批判、選擇、評鑑教學媒體、製作教學媒體課程,及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媒體來傳達情感、思想、行為及教學內容的能力(黃雅萍,2000),故教師本身的「媒體素養」能力之培育,也是極重要的一環;而家長本身與整個社區對媒體素養教育之正視,也將影響整個社會之媒體素養發展狀況。
總言之,媒體素養教育之使命,根據教育部2002年所發布的「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有以下幾點要旨:
一、形塑健康媒體的社區和文化環境
二、培養使用媒體、思辨媒體、近用媒體的行動轉化與實踐。
三、了解媒體資訊對民主社會健全發展的影響和重要性。
四、建構民主社會的公民傳播權。
五、培養學生與公民獨立學習和批判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
因此,藉由媒體素養教育的實施,社會公民將能具備瞭解媒體訊息內容、思辦辨媒體再現、反思閱聽人的意義、分析媒體組織、影響和近用媒體等基本能力(教育部,2002)。
參、國民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實施之挑戰
媒體素養教育之落實,不能只依賴學校教育,家庭與社區的相互配合,亦屬相當重要。以下分從社區、學校、家庭三方面談論實施媒體素養教育之困境。
一、社區方面:
(一)資金的不足
城鄉間的落差,在社區間也同樣存在著相同的問題,就媒體素養教育的問題而論,資金的不充裕,造成媒體的近用權無法發揮,因為社區無法提供媒體製作技術與實驗場所。
(二)社區與民眾間的凝聚力低
社區、家庭與學校之間沒有達成合作的共識,在媒體素養教育的實施,社區也就缺乏生存與共的意識,對於各項有助於民眾增進媒體素養能力的活動與課程,也就不會積極努力的發展。
二、學校方面:
(一)媒體素養教育課程編製不易
由於學校間的教師在媒體素養上的不同,對於媒體的體認也就有明顯的差距,尤其在城、鄉間的媒體觀念之落差更大。媒體素養的養成缺乏有系統的規劃;進而導致教師的教學、相關計劃和學習的素材等不夠充實,如何編製一套適用的媒體素養教學,是實施媒體素養教育的首要解決問題(陳淑敏,2002;王英州,2003)。
(二)教師對媒體素養教育的基礎知識不足
缺乏媒體素養知能之老師,在實施媒體素養教育,很難正確的傳達對媒體素養的認知與辨別,更何況是對媒體之反省與再建構呢?故教師之媒體素養之落差,由於參差不齊之現象,也就造成媒體素養實施之困難(吳翠珍,2004)。
(三)缺乏有系統的規劃
學校缺乏長、短期的媒體素養教育之規劃、缺乏行政主管的支持,是以學校領導者對於媒體素養教育的不重視,也是造成媒體素養教育不易落實之原因(鄭政卿,2004)。
三、家庭方面:
(一)缺乏媒體素養能力來教導孩童
面對新媒體的產生,家長的態度是憂心與不安的,他們批判媒體與科技容易沈溺孩童的感官,而失去深度意義的思考與追尋,因此許多家長對於媒體所採取的態度是禁止或是幫助學童選擇其認可的媒體,而非教導他們批判性的去選擇、思考與分析媒體,其主要原因來自對於媒體的無法掌控及瞭解的不足,加上家長也未必有能力去行使控制權(楊洲松,2004)。
(二)親子互動、討論之頻率低
在家庭情境中,如果父母在行為上與孩童有所互動、討論,將拉近父母與孩童間的距離,培養家庭與其成員間的和樂,透過平日的親子互動、溝通,家長經由潛移默化之途徑來教導孩童媒體識讀能力(曾文志,2004;李嘉峰,2004)。但許多研究顯示,家長不常與孩童來共視媒體,所以也不瞭解媒體對孩童所產生的影響(吳明玉,2004)。
肆、以「文化資本」角度論述
以下就文化資本的「物質層面」與「非物質層面」來剖析媒體素養教育的施實。
一、物質層面
財務資金充裕的學校,相對於經費不足的學校,較能提供教師進修的管道,透過獎勵等方式,來促進教師與外界媒體的合作,提升學校媒體素養教育之發展,編製一套適用的媒體素養教育課程;偏遠的學校,不只是師資品質較差,與媒體的接觸管道較為陝礙,資金貧乏使得學校不僅沒有辦法改善這些問題,反而造成城、鄉間更大的差距。社區資源的豐厚與否,將會影響社會發展狀況。而社區的資源包含人力、財力、設備、處理問題的能力等。就媒體素養教育上,社區若能提供充裕的社區資源,定期舉辦與媒體素養相關課程的教育活動,加強宣導家長、教師的參與,提供媒體設備,使民眾能發揮近用媒體之功效,其將有利於整個社區的媒體素養教育的提升;反之,社區資源貧乏,其也將無法發揮其功能。
二、非物質層面
在家庭方面,根據林嘉峰(2005)「母親參與子女收視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之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教育程度的父母,在知覺電視媒體的能力有所不同,教育程度為專科或大學的母親,其所知覺到的媒體素養能力相較於低教育程樣的母親來的高;而高社經地位的家庭也比低社經地位在媒體素養教育的認知來的高。在教師方面,由於本身媒體素養能力的不齊,間接地會影響到孩童在媒體素養的能力。在社區方面,若能著重媒體素養之倡導,結合學校、家庭成為一個完整的媒體素養教育實施體系,則整個社區人民將會具備有批判媒體之能力。是以,透過與孩童本身密切接觸的家庭、學校、社區三者的潛藏文化,再經由潛移默化的方式,孩童會因三者之文化資本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
伍、結論
無可否認,學校、家庭和社區對孩子的影響是同時發生的。家庭、學校和社區三者的文化資源實際上對孩子、以及三者的狀況與之間的聯系有著重疊的影響。只有建立學校、家庭和社區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才能根本改善孩子們接受學校教育的質量。
總之,透過三者的攜手合作,讓青少年、兒童能正確運用媒體,幫助他們理性辨別媒體內容的意義,分辨媒體真實與社會真實間的差距,建構對媒體性質與功能正確的認知,提高對負面媒體內容的辨識能力,最後再達到如何使用傳播媒介、如何近用傳播媒介的功能,以發展自我,完成傳播媒體素養教育最終的目標。而對於那些在家庭、學校、社區之文化不利的孩童,應透過政府頒布補償政策,採取適當的措施,幫助他們改善不利環境的限制。
陸、建議
以下針對媒體素養教育實施的困境,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一、提供教師媒體素養進修相關管道
學校可結合媒體機構,增進教師對媒體概念的實務經驗,以提高其媒體素養專業力,進一步與媒體合作,補足其在媒體能力的不足,共同發展適用的教學教材。
二、宣導家長正確的媒體認知與批判
由於家庭教育對孩童的成長、觀念的形成,有極大的影響力。在媒體素養教育上,家長不正確的媒體觀念,並無助於解決媒體對孩童的所造成的負面作用。一昧的限制孩童接觸媒體或者幫助他們選擇媒體內容,不如正確的教導他們如何批判媒體。然家長對媒體觀念的再轉化,是極為重要的,故家長在媒體素養的再教育,可透過社區的辦學教育來達成。
三、家庭、學校與社區攜手合作媒體素養教育
媒體素養教育推行時,不但強調經由正規教育的涵養,非正規教育的作用也不容小視,學校可邀請具有媒體素養的社區人士或家長,來學校進行輔助教育;社區可舉辦媒體教育教學活動,來宣導對媒體內容批判的重要性;而家長角色則在於配合學校、社區,來轉化本身不正確的觀念,幫助孩童養成對媒體資訊自主獨立的思辨能力養成,進而建立起以公民為主的媒體素養教育社區,透過媒體主動表達社區意見,營造社區的媒體文化品味,達成健康媒體社區的目標。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英州(2003)。教學媒體融入教學面臨的阻礙。資訊與教育。95。75-79
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吳玉明(2004)。推動媒體識讀教育的途徑。師友月刊。450。59-61
吳翠珍(1998)。兒童收看電視卡通行為研究-兼論媒體素養。教育資料文摘。42(6)。48-75
吳翠珍(2003)。媒體素養教育教什麼?師友月刊。436。17-24
吳翠珍(2004)。台灣媒體教育的實驗與反省。台灣教育。629。28-39
李文益、黃毅志(2004)。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師院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2)。23-58
林嘉峰(2005) 。母親參與子女收視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洪玉芬(2004)。論媒體教育的困境與展望-省思媒體之亂象,重新學習看媒體。台灣教育。629。62-64
范信賢(1997)。文化資本與學校教育:波狄爾觀點的探討。研習資訊。14(2)。70-78張德永(2002)。學校社區化的社會學理論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7。11-30
教育部(2002)。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月1日。網址: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OCIETY/EDU8465001/old/report/index1.htm
許宏儒(2004)。Bourdieu的「文化資本」概念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解釋。教育研究資訊。12(3)。75-102
陳東園(2004)。媒體素養教育對青少年社會化的影響。空大學訊。333。84-90
陳淑敏(2002)。媒體素養的理論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47。100-105
陳麗如(2005)。父母對子女學習的影響—家庭資源之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9。121-152
曾文志(2004)。真實與虛擬的拔河:如何和孩子談新聞報導。師友。447。68-74
黃雅萍(2000)。從教師專業發展看媒體素養的重要性。迎接廿一世紀師資培育-教師專業知能的省思研討會論文集。III51-III67
楊洲松(2004)。解放與賦權-媒體素養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台灣教育。629。2-8
鄭政卿(2004)。資訊社會中高中職教師的專業成長。師說。179。47-50
羅文輝、鍾蔚文(1988)。家庭傳播形態在兒童對電視廣告的認知、態度及行為上所扮演的角色。新聞研究。40。111-139
外文部分
Collins, J., & Thompson, F. (1997). Family, school, and cultural
capital. In Saha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618-622). Oxford: Elsevier Science Ltd.
Epstein, J. L., & Sanders, M. G. (1997).Connecting home, school,
and community: New directions for social research. In Hallian (Ed.) Handbook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lenum Publishers.
Lareau, A. (1997). Socail class differences in family-school relations: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apit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0, 7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