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效應與學校裁併問題之相關探討

康郁帆、李永挺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研究所

壹、前言

 學校本是傳業、授道、解惑的地方,曾幾何時隨著人口出生率下降,小校裁併議題不斷被提出。而近來隨著跨國婚姻的不斷攀升,台灣組成族群的明顯改變,如何利用這群人力為台灣未來創造更多的奇蹟,也是值得探討的方向。古人曾說「風聲雨聲讀書聲 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 事事關心」地球暖化議題近來也是世界各國焦點之ㄧ,而「京都協議書」於2005216正式生效,雖說台灣並非聯合國成員之ㄧ,但身為地球的一份子愛護地球是人人該做的事。

因此本研究將透過深度文獻探討,將社會現象及國際議題融入學校教育中,以期能集思廣益,運用各校環境、人文優勢及特色行銷,把迷你學校校地變成熱門遊學景點或具特色學校,在裁併與併校之間,走出一條生路。

貳、人口結構生變,少子成趨勢

 2000年到2004年,隨著人口出生率不斷下降,台灣新生兒減少了近30%,並且人口出生率在世界中敬陪末座,已下降至1.18 (楊艾俐2005)。而台灣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台灣國內的總生育率(表2-1),從2004年的一點一八人、到2005年的一點一二人,明顯正在滑落中,去年台灣國內新生兒還有二十萬六千人,按照這樣推估,2007年恐怕連二十萬人都不到,若持續下去,台灣人口面臨零成長的時間點,將由原本預估的2021年提前至2017年。

 根據台灣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國人對婚姻與生育態度」電話調查就發現,二十歲至三十九歲的未婚民眾中,有將近三成的人是不想結婚的「不婚族」。至於不婚的主要原因,則依序為:經濟條件不佳、獨身主義、未遇到合適對象及怕麻煩。由於國人教育程度大幅提高及婚姻觀念的改變,遂使育齡婦女有偶率出現重大變化,晚婚也日趨普遍。年輕一代認為把握時間完成人生的自我實現比生育下一代重要。

                  

大部分家庭認為養育子女成本太高,再加上台灣整體大環境情況不佳下,也影響已婚年輕族群生育下一代的意願,連帶使人口增加率逐年下降(如圖2-1所示)。德國畢勒斐德大學知名的人口學家畢爾克(Herwig Birg)認為,少子化現象的原因包括經濟因素、追求個人享樂、不願承擔責任、不重視家庭價值等。

 

一、學校裁併的影響

隨著少子化的時代來臨,嚴重衝擊到我國國民教育體系,教育部宣佈全國各縣市將從902月開始的新學期展開迷你中小學裁併計畫,不但造成教師的恐慌,也引起偏遠地區居民的疑慮,如楊惠芳(2006)報導,早期臺北縣闊瀨國小及東勢國小,廢校後當地居民紛紛遷移,不但學校裁併,連整個村子都荒廢了。

過去六年來國內小一入學新生維持在三十萬人~三十一萬人,今年(2006)入學小一新生人數只有二十八萬四千五百五十人,較小二學生人數少三萬五千餘人,全國小學減少五百三十六班。教育部發出警訊,未來六年內學齡兒童人數驟降,預估國小減班合計將近一萬班,緊接九十八學年度後少子化衝擊將延伸到國中,未來學生人數過少的國中廢併校勢所難免。

監察院在2006年提案建議行政院減併學生人數一百人以下的小型國中小,根據教育部統計,九十二學年度全國二十五縣市國小學生人數不滿一百人的校數,有五百一十四校,以集中在四十一人~九十九人的校數最多,達四百四十所學校,這些學校多數位在苗栗縣、南投縣、嘉義縣、台東縣及花蓮縣。

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國百人以下小校共五百三十五所。這些學校被評估為對學生學習刺激不力,各縣市政府為了精簡財政經費,除特殊因素考量外,多已研議逐步裁併廢校。不過整併人數過少的學校不只為經費考量,也是為學生的受教品質考慮,既增加同儕互動,也能提供較寬廣的文化刺激。

這些年就有一些瀕臨廢校的小學,經歷社區與學校有心人士努力之下,將課程及人力的改造,成為遊學天堂、示範學校。但這種成果絕非偶然,而是使命、熱忱、犧牲奉獻的共識下,寫下學校的新頁。

二、新移民的加入 未來潛力無窮

台灣中小學學生人數日益滑落,但外籍配偶子女人數卻大幅上升,根據教育部(2006)資料顯示,外籍配偶子女(或稱新台灣之子)在台就學人數從91學年度的15,216人上升到94學年度的60,201人如表2-2所示。依教育部推估,到97學年時,外籍配偶子女新生人數將達全國小學新生的八分之ㄧ。

 

此外根據黃以敬(2006)報導指出,目前外籍配偶子女學生中,中國籍配偶子女佔最多,94學年有約21,000人,其次為印尼籍約14,000人,第三名為越南籍10,940人。由內政部(2007)資料顯示,歸化為我國人民的外籍人士有大幅上升的趨勢,如表2-3,其中以越南人數位居首位8,2065位,遠遠高出第二位的印尼2,231位(但統計資料中並不包含大陸及港澳地區人員)。

 

綜合上列數據顯示,台灣的組成族群正走向國際化,而在學校的教育除了強調我國固有文化,也應適度加入符合學生家長原生國之教材,日前桃園縣教育局在桃園市文昌國中閒置教室籌設一座「英語村」,裡面有銀行、賣場、海關等情境教室,不但可提供學生學習之外,也提供鄰近鄉鎮國小五年級教學使用,如此學生可以不用出國就達到實際體驗及探索英文。台灣一向是以貿易維生,台商遍佈世界各地,近年廠商南進不論是越南、印尼、泰國亦不少,語言不通是最大障礙,但對這些外籍配偶及其子女反而是其優勢,如果學校可依其所具備人力及設備,發展出學校特色第三專長語言,或許越南村、印尼村是台灣未來再創經濟奇蹟的基礎。

三、溫室效應 再生能源

人類在20世紀科學技術的發展令人振奮,但環境污染問題隨之出現、加劇,並迅速蔓延全球。吳錦勳(2006)提到,根據聯合國發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統計,台灣竟然僅次於美國及澳洲高居第三名。而過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會導致氣候變遷,如200388台北市氣溫攝氏38.7度打破百年高溫,歐洲方面則經歷過去五百年來最高溫,逾三萬人因此熱死。

除上述溫室效應外,再加上逐漸浮現的能源危機問題,國內各國中、小正積極將環保觀念帶入教學中,如屏東縣崇蘭國小實施「一人一噸,還我酷地球」帶動學生與家長響應廢棄物減量活動;桃園縣莊敬國小裝設太陽能發電設備提供學校基本用電,不但節省電費同時還成為最佳的能教育;桃園縣教育局選定中壢市中正國小作為電源改善示範學校,經過第一期改善工程後,電費由原來的每月七萬多元降到五萬多元。

四、化危機為轉機 創意遊學協會

    自由電子報(2006)指出,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縣市,近年都傳出地方政府編列給國中、小的水電費用不足,各學校對於經費的籌措莫不傷透腦筋,而近年來小校裁併頻傳,不少迷你學校積極尋找生機,根據楊昭瑾(2006)報導,全臺約有一百多名偏遠國小校長鄭醞釀共組「台灣創意遊學協會」,運用各校環境優勢、不同資源打造出偏遠國小的合作平台。

雖說學校並非營利事業,但各個學校普遍面臨經營者能力不足、教師熱誠不足及整合社會資源及市場開發不易等問題。Jay Barncy1991)指出四種企業維持競爭力的方法:有價性;稀少性;不可模仿性;替代品,其最終所強調都是公司或個人具有其他公司或他人所無法模仿的特質或資源。由Jay Barncy的理論可知創意遊學協會若想發揮功能,建立學校特色是儲備未來轉型的能量。

五、本位課程的本位思考

    學校本位課程強調從學校的角度進行課程思考與規劃;因此,要能進行適合學校的課程,學校本身必需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為什麼要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本位課程該如何發展?又有哪些內容值得成為學校本位課程?在邊做邊思考的過中,本校從幾個觀點出發,做為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的立論基礎。

ㄧ、透過本土化的淬鍊,累積迎向國際化的資本

    許多學校的本位課程使用地區(或稱本土)的材料,其必要性及功能性為何?許多知識建構於西方社會,在西方環境脈絡下所形成的理論與知識,難以運用在不同社會中(楊國樞, 1999)。再者,許多民族的價值觀、知識概念對於國際化知識的發展有幫助,如果沒有進行各地本土研究,將喪失很多人類的資產(Rust,1999)。因此,不同地區文化沒有一定的優劣;就都市與鄉村的文化比較,也許從知識競爭及資訊需求來看,都市文化會比鄉村文化優勢;但對於自然的尊重及人際的關懷而言,鄉村文化也許就比都市文化強多了。我們不該一味揚棄鄉村文化而追求都市文化,每一個地區文化都應,該有其存在的地位。在這種多元文化的觀念中,每一個地區都應進行本土化的研究,這樣的本土化研究,以個體平日接觸、生活的地區為主要範圍,從小學階段的社區開始,逐漸擴及到鄉鎮、縣市及國家;透過這樣的研究,彰顯本身文化的優勢面,做為引用國際化理論的基礎,幫助國際化理論更週延;在了解地區文化優劣的情況下,才能發展優勢、調整劣勢,做為在國際上競爭的最好籌碼。這也是學校本位課程運用地區(本土)素材最大的價值之一。

二、正視環境對學童的影響力,慎選合宜之社區材料融入學校課程

    我國國中小採學區制,在國民教育階段,學童生活在社區中,社區對孩子的影響力,和家庭、學校同等重要,三者如果同時發揮影響力,對於學生的發展更有幫助(Epstein 2001)。社區環境帶給學童的影響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學校如果能謹慎篩選環境材料,轉化成為學校本位課程,則社區環境帶給學童的將是正面的影響力。透過這樣的課程將能促進社區認同及歸屬感、凝聚社區意識、了解社區文化的價值、傳承社區文化、培育社區人才、關心社區、參與社區及帶動社區發展(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 1996 ;陳浙雲、余安邦, 2002)。環境對小學階段學童的影響力尤其大,如果順其自然,則環境的正、負面力量將同時影響學童。因此學校有責任將社區環境中優良的因子教給學童,並透過行動的力量讓學童學習改善社區中不好的因子;如此,則社區環境帶給學童的將都具有教育的意義。

三、教師專業自主意識,成為教育社群運作的穩定基石

    一九九○年在泰國Jomtien 舉行的「世界全民基本教育會議」,不少學者即呼籲,未來的教育改革,應有社區人士的參與,深入探討不同族群之獨立生活方式及認知模式,才能使教育改革符應不同區域的特殊需求(謝文全、楊深坑, 1999)。因此,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過程中,除學校人員外,應結合家長、社區人士和學者專家共同參與,依照學校和社區情境來規畫課程,才能滿足不同社區之需要。學校課程的決定及行使加入家長及社區的共同參與,成了必要的趨勢(林佩璇, 2001)。在這樣的趨勢中,許多人有權利及義務參與學校課程的發展,這股參與的力量可能成為助力,也可能成為困擾。在此,學校人員的專業能力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需要以教育專業為核心,引領眾人的力量朝學校發展方向而行,這樣的教育社群對於學校課程的發展才有幫助。因此,學校領導人有義務喚起教師的專業自主意識,建立起教師團隊運作及專業對話機制,讓教師的教育專業成為教育社群運作的穩定基石。

四、發揮學生與社區優勢條件,成為學校特色的基礎

Gardner 提出多元智慧理論,認為每個人有不同的優勢智慧。Armstrong 將其引用在教學上,認為教師應該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符合不同能力孩子的學習需求。一個孩子如果某學科不行,我們應該從他專長的智慧項目切入去補救有缺失的項目,而不是一直針對他不行的智慧拼命進行練習(李平譯, 1999)。把多元智慧的觀點運用在社區上,每個社區應該都會有其優勢條件。教育部頒佈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也顯示這樣的多元觀念,綱要中明訂:「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應充分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家長期望、學生需要等相關因素,結合全體教師和社區資源,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也就是說,學校本位課程之發展,應依照學生特質、學校環境和社區條件來設計教材,在善用社區優勢條件及啟發學生優勢能力的基礎下,才能發展出具有競爭優勢的學校課程特色,這樣的學校特色才能持久。

五、符應九年一貫課程精神,學校成為課程經營基地

    張嘉育(1998)歸納許多學者的看法後,提出學校本位課程的概念內涵:「以學校為主體,重視人力、資源的運用整合」、「強調社區、學校成員的參與和學習」、「重視教師專業自主、結合課程研究、課程發展與課程實施」、「課程多樣化、地方化與適切性,可立即回應社會、社區、學校與學生之需要」、「強調草根性的課程發展理念」。高新建(2000)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界定為:「以學校的教育理念及學生的需要為核心,以學校的教育人員為主體,以學校的情境及資源為基礎,針對學校課程所進行的規劃、設計、實施與評鑑」。在這樣的概念下,學校可說是課程運作的主要基地,在這個基地上,以學校為主體、以教師的專業為核心,結合社區人員及家長等,共同建構學校課程,以滿足學生與學校的個別需求。

 

參、實施成效

一、現有成果

臺北縣在九十二年時推行「北縣特色學校方案」,讓38所具特色的迷你小學推出結合社區具特色的教學活動,如北縣九份國小推出礦工體驗營遊學活動,藉由柏油創作畫、洗金活動讓學生了解九份的文化。

臺北縣漁光國小在校學生雖只有八人,但一年招收一萬遊學人次,還要接待海內外參訪人次達三萬人以上(郁林君,2005)。『課程主軸』包括了『陽光、森林、蝶舞、智慧』分為四大系列20項主題課程(如表3-1)。

 

此外還有旅遊業者在網站上介紹相關遊學活動,不但把學校特色及活動目的清楚列出,並且把相關訊息傳送給大眾,充分提供小校轉型機會,及一般民眾不需花大錢就可以進行有特色的校外教學及城鄉交流。

肆、結論及建議

    當人類社會邁向二十一世紀時,世界各地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上都發生重大的變遷。這些變遷固然是全球性的,也是國家性的﹙教育部,87﹚。人口成長率的改變,政府就小班政策、小型學校減班、併校、撤校問題、教師需求數減少,儲備教師過剩、超額教師面臨失業危機等問題應作積極的檢討與規劃。

    企業界為了生存,應抱持「隨時改革、因應時勢」的觀念。Jay Barncy1991)指出四種企業維持競爭力的方法:有價性;稀少性;不可模仿性,目前許多的教育制度也學習模仿企業管理與策略,拋棄傳統、封閉、保守的觀念,因應實際的需求而改變。

策略聯盟﹙alliance strategy﹚在目前許多產業已是十分普遍的現象,主要原因是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經營如何在競爭者環伺中求生存,並超前領先,是企業經營者必須深思與解決的重要課題,因此,企業與企業間互相合作、結盟或因理念結合以擴大規模,或為互補長短以各蒙其利﹙沈洪柄,民89;張明輝,民92﹚。學校和企業界依樣不再是單打獨鬥的系統,雖然教育不向企業競爭如此激烈,但是為了「擷優取精」,「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幾個學校結合成區域性的策略聯盟,截長補短,共創新的教育契機。

發展學校的特色性讓學校發揮自己的稀少性,按照著當地的文化風俗更加重視自然及提升人文關懷,不再一味地只有追求改革,以我國教育目標為根本,提升讓我國各校都能成為有品質之學校,把教育脫胎換骨,以迎合二十一世紀的需求,躋身國際,更能與其他世界各國相互競爭。

  

 ()對政府與教育當局的建議

     1.宜建立長期人口趨勢的資訊與教育政策因應的機制。

     2.宜研擬小型學校發展評估指標,採取漸進式整併策略,彙整研究建立

       共識方案

     3.宜推動落實小班制度,提升教學品質,使國民教育更加精緻化並轉型為  

       高等教育。

     4.宜教育資源重新分配,降低幼兒受教年齡,照顧各種弱勢族群

     5.宜善加整合教育資源,發揮整體教育效能

     6.宜採取相關鼓勵生育措施,防止少子化情形繼續惡化

     7.加強對『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以提升人口素質『外籍配偶子女』教

       育加強優先措施:

        (1). 加強教師針對文化差異施以補助及補救教學

        (2). 補助經費開辦外籍配偶子女的課後輔導

        (3). 普及外籍配偶識字班

     8.少子化現象已成為許多先進國家普遍的一種趨勢,我國可以參考其他國

       家對少子化問題的因應之道,做為台灣當局謀求解決相同問題之借鏡。

()對學校方面的建議

     1 、宜轉型學校經營策略 ,發展精緻創新特色

     2. 宜加強溝通師生觀念 ,型塑學校未來願景

     3.  宜採取策略聯盟方式 ,增強學校競爭優勢

     4.  宜融入九年一貫課程,再造學校空間

     5.  宜擬訂超額教師處理辦法,保障超額教師權益

參考資料

內政部(2007)。民國9613,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自由電子報(2006)。e化教學 國中小沒錢繳電費。民國951221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dec/21/today-t1.htm

行政院主計處(2006)。台閩地區育齡婦女總生育率。200613取自: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20-8.xls

行政院主計處(2006)。台閩地區歷年人口增加率。200613取自: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20-1.xls

吳錦勳(2006)。不願面對的真相 全球暖化事件不。今周刊513期,頁數84-88

林郁君(2005)。台北縣 38 所「特色學校」刷新國民教育紀錄。今周刊456期。200717取自:http://www.tcoc.com.tw/newslist/013900/13986.asp

康迅旅遊(2007)。200716取自:
http://www1.payeasy.com.tw/176/school/a1/index.htm

教育部(2006)。民國951223,取http://www.edu.tw/EDU_WEB/Web/STATISTICS/index.php

黃以敬(2006)。外籍配偶子女遽增 教育補助居首。自由時報2006511A8版。

楊艾俐(2005)少子海嘯 娃娃不見了。天下雜誌334118-139

楊惠芳(2006)。廢校等於廢村 轉型才是雙贏。國語日報20061110日,第一版。

劉偉瑩(2006)。老校提升競爭力 從省電節能著手。國語日報20061029,第一版。

劉偉瑩(2006)。閒置教室變身英語村 遊學免出國。國語日報2006119,第一版。

薛承泰 (2003)。台灣地區人口特質與趨勢:對社會福利政策的幾個啟示。 國家政策季刋2(4) 1-22

楊國樞(1999)。社會科學研究的本土化與國際化,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部國家講座主編: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5-28。臺北:揚智。

龔宜 (2004)。我國人口組成變遷與相關政策之思考種族多元社會的文化觀。台灣智庫通訊(13)3-15

教育部﹙民87﹚。教育改革審議委員諮議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鹽川太郎(2006)。少子化和教育問題教改是少子化的原因。台灣教育(640) 21-25

沈洪炳﹙民89﹚。企業群集,雙贏互利。載於齊思賢譯(89),策略聯盟新紀元,9-11。台北市:先覺。

張明輝﹙民92﹚。知識經濟與學校經營。﹙http://www.nioerar.edu.tw:82/ basis3/41/a2.htm

Jay Barncy 1991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17,199-120.

Rust, Val D.1999. Toward a Taiwanese Educational Policy: International and Indigenization(楊忠斌譯)。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部國家講座主編: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31-53。臺北:揚智。

Epstein, J. L.2001.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partnership: Preparing educators and improving schools.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1996)。社區學校化。臺北:心理。

陳浙雲、余安邦(2002)。社區有教室:九年一貫課程與社區學校化的實踐。教育研究資訊,103),29-48

謝文全、楊深坑(1999)。序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部國家講座主編: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臺北:揚智。

林佩璇(2001)。臺灣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背景與理念。論文發表於2001111兩岸三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Armstrong, T.1999. 經營多元智慧(李平譯)。臺北:遠流。

高新建(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意涵與實施。論文發表於2000年學校本位課發展工作坊。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