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有理?--大學學費高漲

柳志達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研究生

全國大學校長會議2007年1月11日通過提出以百分之十為上限的大專校院學雜費調整方案,教育部高教司司長陳德華回應表示,大專學雜費調整審議預定四月底前完成,配合五月初開始發售的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招生簡章一起公佈,提供考生選擇校系志願的參考資訊(中央社,2007)。

 

學費問題,基本上不單純只是教育問題,它同時是社會體制的問題,也是政治問題。作為一個教育問題,學費問題所牽涉的可能只是受教育成本的高低與負擔能力,乃至於牽涉到白吃午餐與「使用者付費」之間的爭論(林保華,1998)。的確如此,大學學費的高漲已經成為未來的趨勢,不只台灣面臨此一難題,在許多國家,大學學費問題也都引起相當多的關切與討論。身為金磚四國之一的中國,雖然年年創下超過百分之十以上的經濟成長率,但比起大學學費的漲幅顯然遜色了許多。據統計,中國高校的人均學費20年前是200元,到1995年漲到800元,此後一路飆漲到2005年的5000元,近20年間上漲了25倍,其增長幅度遠遠高於群眾的收入。如果再加上大學期間的住宿費和生活費,平均每個大學生4年花費需4萬多元。 2005年中國農村人均收入只有2936元,也就是說,一名農民辛辛苦苦13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一名大學生。而世界經濟的火車頭美國也不惶多讓,根據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的最新調查,私立大學4年學費從2004-2005年的20045美元到2005-2006年21235美元,大幅提升了6個百分比,同樣比例在公立學校則超過百分之7,從5126美元調高到5491美元。 基於學費負擔重,目前美國學生上大學,都以尋求獎學金、教育補助、學生貸款三方面其最普遍的學費來源。

 

如上所述,學費問題若只是當成教育問題來處理,即落入學費高或低爭議的牢籠裡。學費的高低與否,端視個人對高等教育價值的認知,而有不同。正如哈佛大學校長所言:「大學學費價格高,或是無知的價格更高?」。重點應擺在到底    誰負擔的起學費,誰負擔不起學費。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去年針對近五千名學生進行網路調查,發現公立大學學生四年花費要一百萬元,私立大學要一百三十萬元。未來的孩子想戴上學士帽,除了上百萬的大學學費,還要加上從小到大,父母栽培孩子的各種才藝訓練和補習費用。掐指一算,教養一個孩子成材,起碼要花五百萬元。如果子女要出國念書,費用將以倍數增加。這麼一大筆的費用對一個普通家庭而言的確是個不小的負擔。但若是依據教育部統計處的資料,看起來不是這樣一回事。從統計表中公私立大學學費的差距正逐漸的縮小,並且每年學費佔年所得的比率正逐漸下降。

 

大學學雜費歷年調幅及占平均每人國民所得之比率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年度

附註:1.88學年起實施大學校院學雜費彈性方案。

2.技專校院未列入上項統計。

3.平均每人國民所得係按年度分,改依93SNA編布。(行政院主計處2006.8.17)

 

依照這種情形來看,公私立大學學費正趨於相近,尤其私立大學學費佔每人平均所得的比率正逐漸下降,大學學費對家庭的負擔應該減輕才對,為何還是不時有學生、家長抗議學費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或許下面的訊息可以看出一點端倪。根據主計處最新公布的資料,2006年上半年平均經常性薪資為三五九七八元,年增率一.一七%,扣除上半年平均物價年增率一.四三%,實質薪資呈現負成長。十年來公立大學學費漲了四○%、私立大學學費漲一二%,但受薪階級的工資十年漲幅卻不到八%,大學學雜費漲幅遠超過平均薪資漲幅。在台灣,貧富的差距正逐漸加大,M形社會的形成,中產階級逐漸向下流動,若用平均值視之是不客觀的,付不起學費的人會越來越多。我們應該重視的不適學費貴不貴與否的爭議,而需要重視到底是哪些人付不起高漲的學費。

 

2006年底,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台大校長李嗣涔拋出明年學費二.四%至十%的調漲幅度,引發各界討論,教育部始終未鬆口,但大學校院已逐漸達成共識。許多學校堅持漲價的原因除了學校運作的經費不足外,必須有足夠的經費費才能維持良好的教學品質,另一方面也認為進大學可以找個好工作,相較之下高額的學費支出是必要的。但事實不見得是如此。

 

首先,高學費就能提高銷學品質嗎?教育部指出,調漲學費是保障就學品質的必要手段,但實際上,在學費調漲的同時,學生的就學品質卻處於日漸惡化當中,以每位學生所能享受的教育經費為例,85學年時仍有21.3萬,到92年時下滑到僅有14.9萬;大學的生師比,也從85年的14.51,下滑到93年的20.08,付出更高額的學費,卻不見教育品質的提升。部分學校的辦學品質不佳,卻仍不斷的調漲學費,根據教育部92年及93年的評鑑,這些試圖調漲學費的學校,有多所評鑑成績不佳,其中大多數科系的評鑑成績為二等及三等,這些辦學績效不佳的學校竟能調漲學費。而學校收取的學費,也並未全數用在學生身上,根據統計,調漲學費學校中有4所學校學生的單位成本未達7萬元(不計不動產支出),與此相較,卻也有2所學校的單位成本超過30萬但並未調漲學費。但這些學校每年的學費多高達10萬元以上,如跟國外比較,以美國的哈佛大學為例,學生可享受到的教育經費是學費的4.5倍,反觀台灣,卻只有0.6左右。

 

當然,造成這樣的結果,高等教育的擴張瓜分掉有限的教育經費是主要的原因。從下圖中可以看出近十年來大專院校數及學生數的變化,在學校數方面可以看出,從民國85年開始專科和學院陸續改制成大學加上新學校的成立使的大學數量急劇的增加,大學學生數也從338千人成長到938千人。學生人數急速增加的結果,每人所能分配到的教育經費當然大幅的減少,師生比也大幅的提高。

(教育部教育統計資訊)

    如果大學調漲學費的目的是為了提昇教育品質,那是否應該提出實際改善的數據,讓大眾心服甘願接受。但從實際數據看來,可能都不是這樣一回事。當然知識的獲得是不能用金錢來計較的,用金錢來衡量知識的價值是很多贊成學費調漲的學者所批評的。但是,知識取得的用途相當大的原因是用於取得良好的職業。根據教育部調查發現,逾半數大專應屆畢業生不想馬上就業,畢業一年仍只約4成在工作,且近1/4覺得工作與所學無關。教育部去年委託台師大抽樣調查,受訪的13.4萬多名94學年大專應屆畢業生,只約45%畢業後想馬上就業,以家政、觀光、商管、大傳、醫藥類學生最想就業;各類學校中,又以私立科大學生最想就業。針對畢業後工作與就讀科系的相關性,只有近3成4覺得非常相關,近4成2部分相關,近25%覺得無關,仍有不少學生覺得學非所用。這顯示出一個隱憂,相當多大學畢業生並沒在工作上得以發揮其專業,畢業後馬上工作者也以私立大學居多,因為更多國立大學學生繼續攻讀研究所與出國留學。

 

    而很多人老是跟先進國家比高等教育學費,表示我國並不是一個高學費的國家,甚至跟我們所得相近的南韓相較,學費也較之便宜。但這種玩數字遊戲的手法,是忽略了其他的社會要素,而顯的可笑。讀完大學四年,大學畢業生可以找到什麼樣的工作?台灣大學生的起薪在亞洲四小龍裡敬陪末座,在全球景氣回春的2006年,台灣似乎感受不到。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調查報告,2006年台灣大學生起薪平均約27627元,比起香港、南韓都差上一大節。根據美商惠悅(Watson Wyatt)企管顧問公司的薪資調查報告,香港大學畢業生的薪水在2003年因SARS創下新低,總平均僅有9,664港幣(折合新台幣約3萬9千元),但隔年增加至10,047港幣(約新台幣4萬1千元),去年則為10,492港幣(約新台幣4萬3千元),成長率都在4%左右。而根據韓國雇主協會(Korean Employers Federation)的統計,去年四年制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含每月紅利)折合新台幣約62千元,等於比台灣多出1[1]Cheers雜誌,2006)。過多的人力市場,創造台灣眾多的低薪青年(月薪低於25,000)。「低薪青年」每年正以1個百分點的增加速度悄悄擴散中,去年已突破了10%,人數由53千人一舉增加到154千人。等於近5年來,台灣社會多出10萬低薪青年大軍

 

    中央研究院名譽院長李遠哲在今年(2007)全國大學校長會議表示,學雜費問題不應單獨討論,大家應該討論社會應該花多少經費教育下一代,例如人均收入應花多少在教育,確定後,再討論錢從那裡來。國人對教育花很多錢,尤其是補習費,有必要檢討國家在目前情況下,高等教育應花費多少,大學每年說要辦好教育,就要增加學費,立法院則反對。的確如此,在台灣補習猶如上大學的入門票,差別在買了票還不一定能進場。大學學費並非不能調漲,而是調漲後是不是應該提升教學品質,而教學品質又該如何去評鑑,都是該審慎考量的重點。教育部的補助也要補助真正需要補助的學生,而不是把錢丟給學校就可了事。

 

    在今年(2007全國大學校長會議今天傍晚通過提出以百分之十為上限的大專校院學雜費調整方案教育部高教司表示,大專學雜費調整審議預定四月底前完成,配合五月初開始發售的大學考試分發入學招生簡章一起公佈。但學雜費調整政策仍應與學校辦學品質結合,尤其要優先照顧弱勢學生,同時配合健全的資訊揭露、大學評鑑、社會監督參與及雙向調整機制,維持高等教育公共性與社會公平,善盡社會責任。政策立意雖好,但空有遠景,卻不見具體措施,猶如看菜單點菜,付了帳卻不見菜送上桌。

    台灣每年都有背負大筆學貸債務大學生畢業,這些債務在微薄的薪水下更顯其沉重的壓力。「大學學費價格高,或是無知的價格更高?」這個問題的解答,他們應該最清楚吧!



[1]分析背後原因,除了韓國物價較高(約為台灣的11.5倍),以及韓國家庭多靠1位男性養家、女性婚後多不工作,勞工團體以此作為與雇主的薪資談判籌碼有關。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