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倫
教室內傳來一陣陣小朋友的讀經聲……如果有機會在晨讀這段時間到小學校園走走,你將不難發現這個景象。猶記得三年前,初至K小學實習,早讀時間傳來小朋友的讀經聲,一波波鏗鏘有力的稚嫩的聲音,讓整片校園顯得朝氣蓬勃,生趣盎然。原來K小學是該縣推廣讀經最積極也最落實的學校,每年通過全國讀經會考小狀元的學生也是全縣最多。
近年來國內小學生讀經廣為盛行,不管是學校內教師的要求或甚至有許多家長花錢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讀經班,讀經已獲得許多家長的認同。但是,也有許多人會質疑,小朋友讀經只是拼命背誦,在不理解的狀態下死記,對他們有多大的效用呢?不容否認,許多家長會有這一疑問,係家常便飯,不過事情大可不必急著以利弊來分辨,因為這也很難明顯的判定立即的效果會在哪裡見效。讀經的主要用意在於利用孩子記憶力最好的階段(醫學上指3~13 歲而言),將經典好書背誦起來,待將來長大理解力足夠,再來解釋品味箇中含義,這或許和我們現行的教育觀念相違背,孩子雖不是很了解其意,但是在讀經的過程中能夠有助於增強記憶力,就如同翟老師所言:
正因為讀經並不強調理解,在兒童智力尚未完全開展時,讀經活動並不帶給兒童太多壓力。相反地,正因為現實社會中的諸多差異,造成階級、身份、機會、表現上的不同,讓兒童在學校教育中,從一開始就處於許多不平等的位置。然而,在讀經中,所有兒童都有均等的機會,總都可以背下所要背的經典,以利未來消化反芻之用。理解力的發展,會讓這些熟記的經典有進一步開展運用的可能。
事實上,兒童的記憶力與理解力並不相悖,但發展階段並不一致。記憶力最佳是在三歲到十三歲的階段,而理解力則要遲至十三、四歲才充份發展。於是,讀經就是讓兒童在記憶力最好的時段,將最有用的文化經典寶藏背誦記憶下來,以供未來反芻消化之用。從出生以後,孩童就一直不斷地吸收各種不同的刺激,不要求兒童讀經,他仍不斷地記憶廣告台詞等對人格心靈發展沒有太大用處的東西。
善用孩子記憶力最強的時候,與其看卡通就背卡通人物,看電視就背廣告台詞,倒不如提供先人知識的菁華讓小朋友吸收古人智慧;與其長大後惡補作文漏洞,倒不如從小習得好文佳句,打穩基礎。這不僅可以增強下一代的涵養亦可傳承中國文化。家長陪同孩子讀經,具有引導孩子學習的作用,且有助於親子互動之效,但是,有愈來愈多的家長因為自己限於時間與工作,紛紛將孩子送到讀經班,卻有可惜之處!
讓小朋友在沒有考試的壓力下培養閱讀能力是當前教育非常值得鼓勵的一件事,週末前夕鄰家的小朋友在客廳寫作業,隨口問了:「你們這禮拜老師有派給你們什麼作業呢?」小朋友回答:「這禮拜有三樣作業,一樣是抄國字,其他兩樣都是我喜歡的閱讀。」我很驚訝的聽到後面這句「我喜歡的閱讀」,之後小朋友接著說:「這禮拜我要看小小百科,我們每個禮拜都會規定看一本書,我覺得這是我最高興的時候。」當學校把閱讀當成是作業,不是為了考試而練習的作業時,小朋友似乎顯得比較有興趣。就如同鼓勵小朋友讀經運動一樣,每天透過朗讀與背誦,培養小朋友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習成效等。非正式的教育在課餘的時間讓小朋友學習到正式課程沒教的,也帶給小朋友在學習上更多的幫助。
回想自己從國小到高中,閱讀往往是被逼著壓著埋頭苦讀的,國小被逼著背成語故事,還有輪流上台背誦的壓力,每每都是挑字最少的成語故事,隨意交差了事;到了國中就變成背誦論語、孟子,因為考試要考所以不得不背;到了高中換成背誦英文小說,默寫默背都成為壓力的來源,也是永遠不會主動去閱讀的理由。因為平時被壓著背誦,在其他空閒時間是不可能再把書拿裡來閱讀的,唯一可能就是「明天要考試」。是阿!這就是我大學以前的背誦教育。不是興趣,而是被逼的。
這也讓我想到之前的新聞「大陸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創的天才兒童少年班,經過近卅年發展和觀察,發現當年的少年班孩童有的變成精神病,有的出了家,有的則是不知去向,這些發現與當年的期望有天壤之別。 」當時「少年班」成員擔負太多社會壓力,加上媒體曝光過度,往往造成人際關係、心理大受影響。然而「壓力」總是讓人無法自在的發展,當前實施的讀經運動在適當的情況下鼓勵小朋友背誦和閱讀,也必須重視小朋友心理的狀況,莫不希望也淪為一種工具,增加能力的工具而強迫小朋友一定要使用,這樣效果是會適得其反的。鼓勵非正式的教育推動,方法是很重要的,並且能把握住好的非正式教育內容的核心,如此一來在快樂的環境下學習,我希望每位小朋友在週末抱著書閱讀時,總是露出笑容的。
教學生涯進入第六個年頭,最近常感到厭惡上班,討厭留在學校。回想三、四年前,滿腦子總是想著如何做好班級經營,讓班上便的更好,還嫌寒、暑假放的太久。怎麼過沒多久,職業倦怠症就已經發生在我身上了。
教育改革美其名使教育變多元,但結果僅是形式上變多元了,本質上不但沒變,反倒喪失了教育最基本的核心價值。現在學校的跟私人企業看齊,凡事講求「業績」與「績效」,計畫、活動辦的越多,就代表學校很努力辦學。但是,經費可是不能隨便亂給,所以上級單位隨時會給予「評鑑」,或是要求「成果」,基層的學校單位只好努力的「做」出「成果」。在這要的情形下,學校的行政單位不再是支援教師教學的助力,而是教師的負擔,教師能付出在學童身上的時間相對減少了許多。
教育是國家的根本,基本上是不能以投資報酬的觀點視之,但若是無謂的浪費,則另當別論。政府單位為了改變大眾對教改失望的印象,積極投入大量的金錢,希望能ㄧ改大眾對教改的觀感。但教育是百年大計,豈可如此急就章的方式施行。結果就是各學校為了怕上級認為自己沒有認真辦學,努力爭取經費,不但沒達到期望的效果,也浪費了人民的納稅錢。有錢不代表ㄧ定能辦好教育,或許我也應該試試讀經教學。
根據《柯曼報告》與《卜勞頓報告》的研究結果顯示:影響兒童學業成就的最主要因素在於父母親的態度,而不是學校資源的投入。
「教育」這一環是神聖卻也最有利可圖的事業。許多父母親在外拼經濟卻沒時間好好的陪子女看看書或寫作業。認為只要把孩子交給安親班、才藝班,小孩就有責任學好把課業念好。其實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方式。但是這卻也是目前台灣地區雙薪家庭為人父母所無法兩兼的困境。
若按照社會學的功能論來論教育,此配學者大多都會同意教育可以消弭貧富懸殊或拉近社會地位於先天上的差距。例如:阿扁總統就是台灣的農家子弟。一路上靠著自己的努力不懈,成為台灣地區第一位民選總統。這或許也是許多農家子弟出身的讀書人或農工階級人士所最為欽佩的一點。阿扁的成功更是許多台灣農村子弟的偶像或心裡投射。商業週刊更有一期專門報導陳水扁總統,稱他為「第一名的總統」。
但是站在衝突論的觀點,他們認為「教育」是在複製階級、複製意識型態與文化。美國哈佛的華頓商學院就是一個例子。哈佛的華頓商學院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念的。甚至你有錢也不一定能念的到,進去唸書的小孩爸媽非富及貴。畢業典禮則是畢業生環繞校園一週灑美金。曾有一個大企業家的小孩就讀華頓商學院。有一天放了暑假回到家裡與爸爸聊天,拿起一道會計問題想問老爸怎麼算。沒想到老爸很生氣的把書本摔到地上大罵:「笨!這種事交給你的會計師去算就好。我是要你去那裡交朋友的!誰要你算這數學!」
原來,「教育」是在鞏固既有的利益與維繫彼此的關係。其實,這兩派說的都對!到底「教育」的目的是啥麼?端看您用啥麼樣的角度去看待!我知道我這輩子不可能去就讀華頓商學院了。但是,我可以讀經!現在起步應該還不算太晚。就向我說的「教育」的過程只是幫助你成為「你自己」。
兒童讀經運動的教育學反省意義
《柯曼報告》、《卜勞頓報告》等重要的西方教育研究報告均不約而同指出:「影響兒童學業成就的最主要因素在於父母親的態度,而不是學校資源的投入」,這樣的研究結果的確是顛覆一般人傳統觀念上對學校教育的觀點,尤其是在家長意識(民意)高漲的時代,學校已經背負著所有的教育成敗責任。家長迫不及待的將子女送到學校後,家長的教育責任也似乎已經完成了,剩下的就是要學校負完全的責任。社會上每每發生駭人青少年犯罪事件,在經過輿論的踏伐後也幾乎都可以是被歸納成「教育失敗」,學校動則得咎,教育彷彿也成為學校的一種原罪。
從清朝末年滿清政府大量派留學生到西方取時,就已經將中國未來的教育型態朝向西方為主的模式建構出來,而台灣當然不例外,目前台灣的教育體制大多仿照西方的學制所建構,所依循的理論基礎也是站在西方世界的觀點。回想當年在師專念書時,除了國文課會安排中國古典文章外,其他師資養成課程大多以杜威、皮雅杰、蒙特梭莉、斯基納等西方哲人的理論為核心。在這樣的情形下,西方經驗繼續成為顯學,而中國傳統教育哲學也繼續成為一種負擔,欲去之而後快(很像多數原住民族會放棄傳統的教育方式而採用所謂的主流教育方式),尤其台灣正處於「去中國化」的政治氣氛下,學校推展「非本土」四書五經的也變得有些不自然了。
然平心靜氣而論,必竟我們還是東方人,在文化上的脈絡上我們仍然是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完全皈依以西方分類的觀點所建構的教育制度顯然有許多可議的空間,這大概也是所謂的「畫虎不成反類犬」吧。
讀經班:宏揚傳統文化風氣,增進學習效果
光慧文化教育基金會為倡導兒童讀經的風氣,昨日上午於草屯鎮虎山路光慧文教館舉辦這項「2006傳承禮讚.經典心.文化情.第3屆中區小狀元經典會考」,共有1133名小考生參加會考;總段數第1名的小狀元陳奕廷,年僅10歲就獲32段,據其母親黃雅利透露,陳奕廷自3歲就開始背頌各經文,而今雖然年紀小,都背得滾瓜爛熟,且在校成績都名列前茅,並是參加足球校隊,鋼琴、太極拳亦都非常好。同時他的妹妹陳奕臻僅國小1年級,此次會考亦獲21
段,實屬難得。陳奕廷信心滿滿的表示,明年還要再來挑戰42段。(楊樹煌,中國時報 C3/彰投新聞 2006/12/04有的認真背有的哭出來 小狀元會考 10歲娃奪冠)。
王財貴認為讀經一年約可認三千字,兩年可有一般大學生國文程度,讀經三年等同大學中文系學生的程度,及至十年後將可全然展現教學成果:「塑造文質彬彬,平衡思考的文明人」。藉由上述新聞的例子可以明顯觀察出來,讀經並不只是單純的文字背誦而已,對於學童的語文能力和校內成績的確有顯著的提升,而且語文能力的進步對於往後的考試、待人處世、溝通能力都能有所幫助。因此國內的教育應該落實讀經教育於其中,透過將傳統文化深耕化,達成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良好認識並且豐富文化的靈活性不至於僵化。
從林助雄醫師針對兒童讀經與潛能開發所指出的「左右腦平衡」的目的來看,我們的教育系統可以說是非常的傾向記憶左腦的開發,即使現在進行的教改,也只是讓這傳統的教育加上新的系統後,卻因著舊思維的桎梏,反而轉變的更加不倫不類,究竟我們遇到了怎麼樣的問題呢?我想就是從科舉傳統以來的「考試」制度,它使得我們總是擺脫不了背誦的命運。
然而「兒童讀經的方式,不求理解,只是背,表面上看來,還是左腦的訓練而已,然而,就因為在讀經的過程當中,完全鬆懈、有趣,使腦波從β波轉換至α波,也就是說,讀經背經的小孩一而再、再而三地有機會舒解身心壓力,並能在α波的腦與潛意識互動過程中加強了創造力、靈感、注意力、判斷力及記憶力。」,如果從此觀點看來,那我們的教育制度還真的不可取,不但將教育綁在考試的大石上,還因此抹殺了我們國人的創造力、靈感、注意力等等(難怪我們總是常常喊沒有靈感),兒童讀經的過程,促進了左右腦的開發,有道是「學習永遠不嫌晚」,看來我們這些讀經的「後生晚輩」要趕緊也跟上讀經的腳步,即使效果不見得比兒童來得佳,但我想對於愚鈍的大家來說,一定相當有助益的,更不論讀經可使人受到經典的潛移默化、陶冶性情等好處。
學校的教育,就我以往的經驗給我感覺,是填鴨式的教學,只有為了升學、為了考試而不斷的考試,學生的學習有限,因為課本就那幾本,讀熟了,就可以考很高的分數,而往往忽略學生的學習態度,只有在有限的知識求生存,印象中好像是不斷的考試,不斷的考試,今天看到老師的文章,我覺得很心酸,也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求學,發現自已努力的成果只有懂僅僅的少少的幾本課本,而忽略了更多值得追求的東西,原來我懂的那麼少,我懂的知識只有在有限的升學的課本中,而考完試後,就忘記了,學不會活用與思考,理解能力也有待加強中,我會覺得很讓人難過。
我覺得學校的教育對學生而言,是比較不親密的接觸,只有不斷的吸收學習,而老師一個人教導的學生如此的多,而學生的個性又不一,很難能夠一個一個的好好教導,昨天去東海大學,聽一篇論文:他提到教師透過基因的發現,以知道學生能力來個別教導學生,評論人批評說: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學生多樣化,而又涉及到人道主義的考量,所以很難去實行。而能個別教學、而讓學生徹底的學習的只有在家裡,只有父母親明白小孩的程度,能個別化教學。
不平等是很難從這社會中去移去的,因為只有不平等,才能顯示人的高貴與自尊、自信,而我覺得教育更難去消除它,因為教育也有階級,在一個學校裡一個小班級中,就有分:好學生與壞學生,應該是說:既使現在是常態分班,但在老師與學生的觀念中就有這樣的畫分了,而更何況一個國家,又分成好學校與壞學校,台大就是好學校…,所以這樣的觀念,已經很難消除了,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去衡量什麼是對我最好的,什麼是對我最有利益的。
讀經我覺得可以增加學習能力,能提昇學習態度,思考與多學習與見識廣,更能達到自我反省的能力,我相信人是本善的,而經能把我那種善的本能能激發出來,但是更重要的是是要靠自已去自動自發,不要用強迫的方式,更不能用考試的方式,應該去從這樣的活動去培養自動自發的精神與找到學習的樂趣。
一個人唸書,重要的是不是死背,而要靈活的活動,不斷的理解,去活用,才能明白讀書真的是很有趣的東西,用所吸收的東西加以活用,解決事情,我相信更能增加信心與樂趣。
經典教育一直是我國最不重視的一環,從小的升學壓力下,就算國中有基本教材,完全也淪落為為考試而準備的默背。從小不肯讀書的我,直到國中二年級讀論語的啟發,一直至今都受用無窮。經典是具有啟發性,已我們的觀念會認為兒童是讀不懂,但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看小兒童的淺在發展能力。《哈利波特》的作者當初在出版社談《哈利波特》是否可以出書,遭到許多出版社拒絕,其原因在於書中有許多艱深的字,兒童是讀不懂的,只有一間小出版社最後同意出版,但萬萬沒想《哈利波特》竟然成為全球最暢銷的書。這在在顯示,我們對兒童是如此的不了解,並且限制許多兒童可能的發展,這個是我們當前的教育所應該檢討的。
在九年一貫教育學程裡,說明教學以兒童為中心。但實際情況,依舊仍是以老師教學為導向,教育改革並沒有完落實到每一位兒童上。改革的過程,並沒有完整的教學系統,讓老師無法適從。最後老師只能以自己所會自己所想而教學,所以更談何以學生為教學中心。
讀經對兒童真的有用嗎?這是大家所疑惑的。重點在於不是經典有不有用,而在於我們重不重視經典。在教育經典的過程中,教育的方式是否有很大的錯誤。只見教育部開始刪減國文,更談何經典教育的落實呢!
背誦式的學習法,我想是台灣學生最不喜歡的學習方式之首,但無奈我們的教育中,背誦仍是一項重要的學習方式。我的背誦能力和一般人比較來說是比較不好的,在成長過程中,有許多次應該背的不好而被處罰的經驗,總是佩服其他同學能夠一字不缺的把課文背下來,我就是沒辦法,但是也不強求,自尋出路,後來發現越是能把文章完整記下的同學,思考呆板的程度也越高,國小時那些背課高手在一層層的聯考檢驗中越趨弱勢,當然這是只個人的偏見和觀察。之後,我能夠找到自己比其他人較強的部份作為自我評價的標準,雖然不算出類拔萃,但總是能有一片天。那麼其他同樣不擅背誦的同學呢?是不是也能像找到出口?還是就此放棄學習,讓社會少了一個人材…… 我不否認背誦對於學習存在某種重要性,記得在金庸武俠小說裡,主角在習武過程中,也都歷經一段「不知所芸」背誦武學秘集的口訣,日後無意間領悟其道。我在生活中有時也會一陣感觸直上心頭時就吟出了從前背過的詩詞。對於背誦式學習的思考,其實不該是對錯或存癈的問題,我們更該思考,還有那些更好的學習的方式,啟發不同專長的孩子們。
小時候除了學校規定的背書之外,回到家裡,媽媽總會要求我每天背課文給他聽,還有-唐詩三百首、三字經,已經不記得背了幾首唐詩,三字經背到哪個段落了,只記得那個時候懵懵懂懂的我,壓根不知道文裡所要表達的意義是什麼?
儘管不了解,但長輩們總會要求小孩子們背書,讀詩、讀經,他們總覺得透過這樣的過程可以替孩子們累積知識,培養他們念書與靜下心的能力,雖然不知道其他的小朋友們想法如何?但在讀經的過程,我的確享受到那樣的喜悅,部分是讀經會受到長輩們的讚賞,部分是因為全心全意的背書過程,感覺很令人愉悅,那是那個年代的我的感受。
而現在,就讀國小的表妹們,也總是被他們的母親要求到讀經班上課,每個週末他們都必須到讀經班讀經去,在他們的母親眼裡認為,讀經的小孩不會變壞,而且讀書可以訓練小孩的定性,讓他們不會只想著貪玩,所以每當其他小朋友在週末出去遊玩時,他們卻必須去讀經班上課,小朋友們總是會相互比較,而且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們特別喜歡遊玩,於是,非自願性的讀經課,不但沒有讓表妹們訓練出定性,反而更讓他們備感無趣。
時代在改變,小朋友的心理也在改變,如果不能了解他們的心理,給予他們調配適合的教育方式,有時,儘管再多的用心良苦,都比不上他們自發性的學習來得有效。